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二單元 第8課時 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及影響因素(課件 學案 練習,共3份)2026屆高中生物學大一輪復習(人教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二單元 第8課時 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及影響因素(課件 學案 練習,共3份)2026屆高中生物學大一輪復習(人教版)

資源簡介

第8課時 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及影響因素
選擇題1~6題,每小題5分,7~15題,每小題6分,共84分。
一、選擇題
1.(2024·江西,2)營養物質是生物生長發育的基礎。依據表中信息,下列有關小腸上皮細胞吸收營養物質方式的判斷,錯誤的是(  )
方式 細胞外相對濃度 細胞內相對濃度 需要提供能量 需要轉運蛋白
甲 低 高 是 是
乙 高 低 否 是
丙 高 低 是 是
丁 高 低 否 否
A.甲為主動運輸 B.乙為協助擴散
C.丙為胞吞作用 D.丁為自由擴散
2.(2023·遼寧,4)血腦屏障的生物膜體系在控制物質運輸方式上與細胞膜類似。表中相關物質不可能存在的運輸方式是(  )
選項 通過血腦屏障生物膜體系的物質 運輸方式
A 神經生長因子蛋白 胞吞、胞吐
B 葡萄糖 協助擴散
C 谷氨酸 自由擴散
D 鈣離子 主動運輸
3.(2023·全國甲,1)物質輸入和輸出細胞都需要經過細胞膜。下列有關人體內物質跨膜運輸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乙醇是有機物,不能通過自由擴散方式跨膜進入細胞
B.血漿中的K+進入紅細胞時需要載體蛋白并消耗ATP
C.抗體在漿細胞內合成時消耗能量,其分泌過程不耗能
D.葡萄糖可通過主動運輸但不能通過協助擴散進入細胞
4.(2025·山東新高考聯合體聯考)高溫脅迫下,水稻水通道蛋白(AQP)基因的表達水平在花藥中增加,在穎片中下降;經干旱處理后,水稻各組織AQP基因的表達水平均出現不同程度下調。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若破壞AQP,水分子仍可進出細胞
B.通過AQP跨膜轉運物質時不消耗細胞內化學反應產生的能量
C.高溫脅迫下,水稻不同的組織器官應對熱傷害的途徑可不同
D.干旱處理后AQP基因表達量降低可導致膜的透水性升高
5.(2025·河南適應性演練)醛固酮可誘導腎小管和集合管的管壁上皮細胞合成多種蛋白質,如頂端膜上的鈉離子通道和基底膜上的鈉鉀泵,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Na+的重吸收,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醛固酮促進Na+重吸收的同時也促進K+的排出
B.血Na+和血K+濃度升高均可促進醛固酮的分泌
C.Na+由管腔進入血管的方式既有主動運輸又有被動運輸
D.頂端膜上的K+外流依賴基底膜上鈉鉀泵的正常活動
6.(2024·湖北監利市第一中學模擬)轉運蛋白是協助物質跨膜運輸的重要膜組分,它分為載體蛋白和通道蛋白兩種類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載體蛋白在轉運物質時需與被轉運物質結合,構象也會發生改變
B.通道蛋白只容許與自身孔徑大小和電荷適宜的物質通過,不與被轉運物質結合
C.神經纖維上的離子通道轉運鈉離子時,通道蛋白的構象會發生改變
D.葡萄糖進入小腸絨毛上皮細胞需要載體蛋白的協助,并消耗消化道內的ATP
7.(2025·四川適應性演練)葡萄糖轉運蛋白4(GLUT4)是一種存在于脂肪細胞中的蛋白質。在胰島素的刺激下,GLUT4會從脂肪細胞內的囊泡膜上轉移至細胞膜上,葡萄糖借助細胞膜上的GLUT4進入脂肪細胞。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脂肪細胞中GLUT4以氨基酸為原料,在核糖體中合成
B.GLUT4轉移至細胞膜所需要的能量主要來自線粒體
C.GLUT4每次轉運葡萄糖時,其自身構象都會發生改變
D.當血糖濃度升高時,脂肪細胞膜上的GLUT4數量減少
8.(2024·莆田檢測)革蘭氏陰性菌的細胞界限由三部分——內膜、外膜和周質間隙(細胞間質)組成,而革蘭氏陽性菌只有單層膜。革蘭氏陰性菌對甘露糖的轉運過程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外膜轉運甘露糖無須消耗ATP
B.甘露糖通過主動運輸從周質間隙中運輸到細胞內
C.周質蛋白與主動運輸泵的結合不具有特異性
D.革蘭氏陰性菌較陽性菌可能更具有耐藥性
9.(2024·梅州一模)口服藥物進入小腸后常見的轉運方式如圖所示。已知小腸上皮細胞間存在水溶性孔道,OATP 和P-gp 兩種膜轉運蛋白分別參與圖中C 和D途徑。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藥物中的親水性小分子物質可能更容易通過細胞間途徑被吸收
B.OATP 和P-gp 兩種膜轉運蛋白發揮作用時體現了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
C.當甲側藥物分子濃度低于乙側并通過C 途徑跨膜轉運時,有可能需要ATP 供能
D.提高P-gp的活性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藥物吸收障礙而造成的口服藥效降低
10.(2024·廈門期中)海水稻是一種介于野生稻和栽培稻之間,普遍生長在海邊灘涂地區,具有耐鹽堿特點的水稻。某些物質進出海水稻根細胞的方式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Na+和NO進入根細胞有利于其適應鹽堿環境
B.NO和H+進入根細胞的方式均為協助擴散
C.蛋白B具有物質運輸、催化功能
D.當鹽堿地發生水澇時,根細胞吸收NO的量減少
11.(2024·重慶市巴蜀中學質檢)甲狀腺濾泡細胞內的I-濃度約是血漿中I-濃度的30倍。血漿中I-進入濾泡上皮細胞是由鈉碘同向轉運體(NIS)介導的(如圖所示)。哇巴因是鈉鉀泵抑制劑,硝酸根離子(NO)可與I-競爭NIS。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Na+通過 NIS 進入甲狀腺濾泡細胞的方式是主動運輸
B.K+通過鈉鉀泵進入甲狀腺濾泡細胞的方式是主動運輸
C.哇巴因可抑制I-進入細胞,從而影響甲狀腺激素的合成
D.NO可以抑制I-進入細胞,從而影響甲狀腺激素的合成
12.(2024·重慶八中檢測)大腸桿菌中存在一種轉運并同時磷酸化糖類的系統——PTS 轉運系統(如圖所示)。PTS 轉運系統由三類蛋白質構成,分別是酶Ⅰ(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依賴性蛋白激酶Ⅰ)、HPr及酶Ⅱ(包括酶Ⅱ a、酶Ⅱ b、酶Ⅱ c三個結構域,分別具有不同的作用)。以葡萄糖吸收為例,細胞內的高能化合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的磷酸基團通過酶Ⅰ的作用轉移到 HPr 并將 HPr 激活,細胞膜中酶Ⅱ c能特異性識別、轉運葡萄糖,同時將其磷酸化為磷酸糖,磷酸糖可被細胞迅速利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圖示運輸方式中,PEP 是磷酸基團供體
B.酶Ⅱ c轉運葡萄糖的過程中其結構不發生變化
C.葡萄糖進入細胞質所需要的能量可能由轉移來的磷酸基團提供
D.以這種方式運輸葡萄糖,可避免細胞中葡萄糖積累過多而影響代謝
13.(2024·黃岡一模)某生物小組將哺乳動物的成熟紅細胞和肌肉細胞分別培養在含有5%的葡萄糖培養液中,一定時間后,測定各培養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培養條件和實驗結果如表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組別 培養條件 肌肉細胞 成熟紅細胞
第一組 加入葡萄糖載體抑制劑 5% 5%
第二組 加入呼吸抑制劑 4.8% 3.5%
第三組 不加入葡萄糖載體抑制劑和呼吸抑制劑 2.5% 3.5%
A.第一組和第二組為實驗組,第三組為對照組
B.本實驗共有3種自變量,分析該實驗需遵循單一變量原則
C.分析第一、三組可知,兩種細胞吸收葡萄糖均需要載體蛋白的協助
D.分析第二、三組可知,肌肉細胞和成熟紅細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分別為主動運輸、協助擴散
14.(2024·黃石模擬)小腸的吸收是指食物消化后的產物、水和無機鹽等通過小腸上皮細胞進入血液和淋巴液的過程。0.9%的NaCl溶液是與兔的體液滲透壓相等的生理鹽水。某同學將處于麻醉狀態下的兔的一段排空小腸結扎成甲、乙、丙、丁4個互不相通、長度相等的腸袋(血液循環正常),并進行實驗,實驗步驟和結果如表。
實驗步驟 甲 乙 丙 丁
向腸袋中注入等量的溶液,使其充盈 0.7% NaCl 10 mL 0.9% NaCl 10 mL 1.1% NaCl 10 mL 0.9%NaCl+微量Na+載體蛋白的抑制劑共10 mL
維持正常體溫半小時后,測腸袋內NaCl溶液的量 1 mL 3 mL 5 mL 9.9 mL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實驗開始時,水在腸腔和血液之間的移動方向是甲組從腸腔進入血液,丙組從血液進入腸腔
B.實驗結束時甲、乙、丙腸袋中溶液的量均減少,說明水可以通過主動運輸的方式被吸收
C.比較乙和丁的實驗結果,可推測小腸在吸收Na+時,需要Na+載體蛋白的參與
D.Na+通過什么方式被吸收還需要繼續設計實驗來驗證
15.(2023·湖南,14改編)鹽堿化是農業生產的主要障礙之一。植物可通過質膜H+泵把Na+排出細胞,也可通過液泡膜H+泵和液泡膜NHX載體把Na+轉入液泡內,以維持細胞質基質Na+穩態。如圖是NaCl處理模擬鹽脅迫,釩酸鈉(質膜H+泵的專一抑制劑)和甘氨酸甜菜堿(GB)影響玉米Na+的轉運和相關載體活性的結果。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溶質的跨膜轉運都會引起細胞膜兩側滲透壓的變化
B.GB可能通過調控質膜H+泵活性增強Na+外排,從而減少細胞內Na+的積累
C.GB引起鹽脅迫下液泡中Na+濃度的顯著變化,與液泡膜NHX載體活性有關
D.鹽脅迫下細胞質基質Na+排出細胞或轉入液泡都能增強植物的耐鹽性
二、非選擇題
16.(16分)(2024·德州期末)胃酸主要由胃壁細胞分泌,部分過程如圖1所示。抑制胃酸分泌一直是胃潰瘍治療的重要研究方向。回答下列問題:
(1)(6分)據圖1分析,通過質子泵運輸K+和H+的方式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判斷依據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分)研究發現質子泵是一種ATP酶,它可催化 ATP 分解成ADP 及無機磷,因此通過測定無機磷的變化量可判斷質子泵活力的高低。雷貝拉唑鈉是質子泵抑制劑類的胃酸抑制藥,研究發現楹樹提取物也可抑制胃酸分泌,欲探究楹樹提取物的作用機制和效果與雷貝拉唑鈉是否相同,利用大鼠胃壁細胞為實驗材料設計實驗,請寫出簡要的實驗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分)研究發現,當組胺與胃壁細胞膜上的 H2受體結合后,會活化胞內信號通路,促進含有質子泵的囊泡移動并與細胞膜融合,從而實現胃酸的分泌。已知藥物 H2RA可與H2受體結合,因此它能通過影響膜上的____________來減少胃酸分泌。有人推測楹樹提取物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機制可能與 H2RA相似。為探究該推測是否正確,科研人員利用細胞熒光染色法檢測胃壁細胞在不同狀態下質子泵的分布情況,結果如圖2 所示。
該實驗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8課時 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及影響因素(解析版)
選擇題1~6題,每小題5分,7~15題,每小題6分,共84分。
一、選擇題
1.(2024·江西,2)營養物質是生物生長發育的基礎。依據表中信息,下列有關小腸上皮細胞吸收營養物質方式的判斷,錯誤的是(  )
方式 細胞外相對濃度 細胞內相對濃度 需要提供能量 需要轉運蛋白
甲 低 高 是 是
乙 高 低 否 是
丙 高 低 是 是
丁 高 低 否 否
A.甲為主動運輸 B.乙為協助擴散
C.丙為胞吞作用 D.丁為自由擴散
答案 C
解析 由題意可知,表中表示的是“有關小腸上皮細胞吸收營養物質方式的判斷”,甲表示的運輸方向是逆濃度梯度的,需要消耗能量,并通過轉運蛋白轉運,因此為主動運輸,A正確;乙為順濃度梯度進行,不需要消耗能量,但需要轉運蛋白,因此為協助擴散,B正確;胞吞作用需要消耗能量,但不需要轉運蛋白,而丙需要轉運蛋白,C錯誤;丁為順濃度梯度進行,不需要消耗能量,也不需要轉運蛋白,因此為自由擴散,D正確。
2.(2023·遼寧,4)血腦屏障的生物膜體系在控制物質運輸方式上與細胞膜類似。表中相關物質不可能存在的運輸方式是(  )
選項 通過血腦屏障生物膜體系的物質 運輸方式
A 神經生長因子蛋白 胞吞、胞吐
B 葡萄糖 協助擴散
C 谷氨酸 自由擴散
D 鈣離子 主動運輸
答案 C
解析 神經生長因子蛋白是生物大分子,以胞吞、胞吐方式通過生物膜,與生物膜的流動性有關,A不符合題意;葡萄糖進入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的方式為協助擴散,故其通過血腦屏障生物膜體系可能為協助擴散,B不符合題意;谷氨酸跨膜運輸需要轉運蛋白的協助,不是自由擴散,當谷氨酸作為神經遞質出細胞時為胞吐,也不是自由擴散,C符合題意;鈣離子通過生物膜需要載體蛋白,方式可能為主動運輸,D不符合題意。
3.(2023·全國甲,1)物質輸入和輸出細胞都需要經過細胞膜。下列有關人體內物質跨膜運輸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乙醇是有機物,不能通過自由擴散方式跨膜進入細胞
B.血漿中的K+進入紅細胞時需要載體蛋白并消耗ATP
C.抗體在漿細胞內合成時消耗能量,其分泌過程不耗能
D.葡萄糖可通過主動運輸但不能通過協助擴散進入細胞
答案 B
解析 乙醇是脂溶性的小分子有機物,與細胞膜中的磷脂相似相溶,可以通過自由擴散進入細胞,A錯誤;血漿中K+含量低,紅細胞內K+含量高,逆濃度梯度的跨膜運輸方式為主動運輸,需要載體蛋白并消耗ATP,B正確;抗體為分泌蛋白,分泌方式為胞吐,其分泌過程需要消耗能量,C錯誤;葡萄糖進入小腸上皮細胞等為主動運輸,進入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為協助擴散,D錯誤。
4.(2025·山東新高考聯合體聯考)高溫脅迫下,水稻水通道蛋白(AQP)基因的表達水平在花藥中增加,在穎片中下降;經干旱處理后,水稻各組織AQP基因的表達水平均出現不同程度下調。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若破壞AQP,水分子仍可進出細胞
B.通過AQP跨膜轉運物質時不消耗細胞內化學反應產生的能量
C.高溫脅迫下,水稻不同的組織器官應對熱傷害的途徑可不同
D.干旱處理后AQP基因表達量降低可導致膜的透水性升高
答案 D
解析 若破壞AQP,水分子仍可通過自由擴散進出細胞,A正確;通過AQP跨膜轉運物質的方式為協助擴散,不消耗細胞內化學反應產生的能量,B正確;根據“高溫脅迫下,水稻水通道蛋白(AQP)基因的表達水平在花藥中增加,在穎片中下降”可知,高溫脅迫下,水稻不同的組織器官應對熱傷害的途徑可不同,C正確;干旱處理后AQP基因表達量降低可導致膜的透水性降低,D錯誤。
5.(2025·河南適應性演練)醛固酮可誘導腎小管和集合管的管壁上皮細胞合成多種蛋白質,如頂端膜上的鈉離子通道和基底膜上的鈉鉀泵,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Na+的重吸收,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醛固酮促進Na+重吸收的同時也促進K+的排出
B.血Na+和血K+濃度升高均可促進醛固酮的分泌
C.Na+由管腔進入血管的方式既有主動運輸又有被動運輸
D.頂端膜上的K+外流依賴基底膜上鈉鉀泵的正常活動
答案 B
解析 據題圖分析可知,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Na+的重吸收,并增加K+的排出,A正確;醛固酮的分泌主要受血Na+濃度的調節,當血Na+濃度降低時,醛固酮的分泌會增加,以促進Na+的重吸收并恢復血Na+濃度的平衡,而血K+濃度的升高則會抑制醛固酮的分泌,因為K+濃度的升高會促進K+的排出,而醛固酮的作用是促進K+的排出,所以血K+濃度的升高會負反饋抑制醛固酮的分泌,B錯誤;據題圖分析可知,Na+由管腔進入血管的過程包括兩個步驟:首先通過頂端膜上的鈉離子通道以協助擴散的方式(一種被動運輸方式)進入上皮細胞,然后通過基底膜上的鈉鉀泵以主動運輸的方式泵出上皮細胞進入血管,C正確;頂端膜上的K+外流依賴順濃度梯度進行,即K+在細胞內的濃度高于在管腔中的濃度,且細胞膜對K+具有通透性,但這個過程的持續進行需要基底膜上鈉鉀泵的正常活動來維持,鈉鉀泵通過消耗ATP將Na+從細胞內泵出并將K+泵入細胞內,從而維持了細胞內外的Na+和K+濃度差,為頂端膜上的K+外流提供了動力,D正確。
6.(2024·湖北監利市第一中學模擬)轉運蛋白是協助物質跨膜運輸的重要膜組分,它分為載體蛋白和通道蛋白兩種類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載體蛋白在轉運物質時需與被轉運物質結合,構象也會發生改變
B.通道蛋白只容許與自身孔徑大小和電荷適宜的物質通過,不與被轉運物質結合
C.神經纖維上的離子通道轉運鈉離子時,通道蛋白的構象會發生改變
D.葡萄糖進入小腸絨毛上皮細胞需要載體蛋白的協助,并消耗消化道內的ATP
答案 D
解析 離子通道蛋白受到外部刺激,如某些小分子配體(神經遞質、激素等)與通道蛋白結合,繼而引起通道蛋白構象改變,從而使離子通道開啟或關閉,C正確;葡萄糖進入小腸絨毛上皮細胞需要載體蛋白的協助,并消耗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內的ATP,D錯誤。
7.(2025·四川適應性演練)葡萄糖轉運蛋白4(GLUT4)是一種存在于脂肪細胞中的蛋白質。在胰島素的刺激下,GLUT4會從脂肪細胞內的囊泡膜上轉移至細胞膜上,葡萄糖借助細胞膜上的GLUT4進入脂肪細胞。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脂肪細胞中GLUT4以氨基酸為原料,在核糖體中合成
B.GLUT4轉移至細胞膜所需要的能量主要來自線粒體
C.GLUT4每次轉運葡萄糖時,其自身構象都會發生改變
D.當血糖濃度升高時,脂肪細胞膜上的GLUT4數量減少
答案 D
解析 葡萄糖轉運蛋白4(GLUT4)是一種存在于脂肪細胞中的蛋白質,蛋白質合成的原料是氨基酸,合成的場所是核糖體,A正確;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是能量代謝中心,因此GLUT4轉移至細胞膜所需要的能量主要來自線粒體,B正確;葡萄糖轉運蛋白4(GLUT4)是葡萄糖進入脂肪細胞的載體蛋白,每次轉運葡萄糖時GLUT4的構象會發生改變,C正確;當血糖濃度升高時,胰島素分泌增加,會有更多的葡萄糖通過細胞膜上的GLUT4進入脂肪細胞,因此脂肪細胞膜上的GLUT4數量增加,D錯誤。
8.(2024·莆田檢測)革蘭氏陰性菌的細胞界限由三部分——內膜、外膜和周質間隙(細胞間質)組成,而革蘭氏陽性菌只有單層膜。革蘭氏陰性菌對甘露糖的轉運過程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外膜轉運甘露糖無須消耗ATP
B.甘露糖通過主動運輸從周質間隙中運輸到細胞內
C.周質蛋白與主動運輸泵的結合不具有特異性
D.革蘭氏陰性菌較陽性菌可能更具有耐藥性
答案 C
解析 由題圖分析可知,外膜轉運甘露糖的方式為協助擴散,需要借助轉運蛋白,但不需要消耗ATP,A正確;甘露糖從周質間隙運輸到細胞內借助載體蛋白,需要消耗ATP,所以此方式是主動運輸,B正確;周質蛋白與主動運輸泵的結合具有特異性(結合點在圖中周質蛋白右側),C錯誤;革蘭氏陰性菌的細胞界限由三部分——內膜、外膜和周質間隙(細胞間質)組成,而革蘭氏陽性菌只有單層膜,所以革蘭氏陰性菌較陽性菌可能更具有耐藥性,D正確。
9.(2024·梅州一模)口服藥物進入小腸后常見的轉運方式如圖所示。已知小腸上皮細胞間存在水溶性孔道,OATP 和P-gp 兩種膜轉運蛋白分別參與圖中C 和D途徑。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藥物中的親水性小分子物質可能更容易通過細胞間途徑被吸收
B.OATP 和P-gp 兩種膜轉運蛋白發揮作用時體現了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
C.當甲側藥物分子濃度低于乙側并通過C 途徑跨膜轉運時,有可能需要ATP 供能
D.提高P-gp的活性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藥物吸收障礙而造成的口服藥效降低
答案 D
解析 小腸上皮細胞間存在水溶性孔道,故藥物中的親水性小分子物質可能更容易通過細胞間途徑被吸收,A正確;P-gp可以把藥物從上皮細胞中排出到腸腔,限制藥物的吸收,從而造成藥物口服生物利用度降低,因此抑制P-gp的功能可緩解藥物吸收障礙而造成的口服藥效降低,D錯誤。
10.(2024·廈門期中)海水稻是一種介于野生稻和栽培稻之間,普遍生長在海邊灘涂地區,具有耐鹽堿特點的水稻。某些物質進出海水稻根細胞的方式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Na+和NO進入根細胞有利于其適應鹽堿環境
B.NO和H+進入根細胞的方式均為協助擴散
C.蛋白B具有物質運輸、催化功能
D.當鹽堿地發生水澇時,根細胞吸收NO的量減少
答案 B
解析 Na+和NO進入根細胞,使細胞液濃度變大,有利于其適應鹽堿環境,A正確;NO借助H+順濃度梯度運輸產生的電化學勢能運進細胞,H+進入根細胞內的方式為協助擴散,NO進入根細胞內的方式為主動運輸,B錯誤;蛋白B既有物質運輸功能(運輸H+),也有酶的催化功能(催化ATP水解),C正確;當鹽堿地發生水澇的時候,細胞呼吸產生的ATP減少,H+排出的量減少,細胞內外的H+濃度差減小,H+進入根細胞減少,吸收的NO也減少,D正確。
11.(2024·重慶市巴蜀中學質檢)甲狀腺濾泡細胞內的I-濃度約是血漿中I-濃度的30倍。血漿中I-進入濾泡上皮細胞是由鈉碘同向轉運體(NIS)介導的(如圖所示)。哇巴因是鈉鉀泵抑制劑,硝酸根離子(NO)可與I-競爭NIS。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Na+通過 NIS 進入甲狀腺濾泡細胞的方式是主動運輸
B.K+通過鈉鉀泵進入甲狀腺濾泡細胞的方式是主動運輸
C.哇巴因可抑制I-進入細胞,從而影響甲狀腺激素的合成
D.NO可以抑制I-進入細胞,從而影響甲狀腺激素的合成
答案 A
解析 由“甲狀腺濾泡細胞內的I-濃度是血漿中I-濃度的30倍”可知,血漿中I-進入濾泡上皮細胞是逆濃度梯度進行的,是主動運輸,Na+進入細胞是從高濃度向低濃度,為協助擴散,A錯誤;鈉鉀泵通過主動運輸將細胞外的K+逆濃度梯度運入細胞,B正確;哇巴因是鈉鉀泵抑制劑,阻礙了Na+排出細胞,細胞外Na+濃度減少則會抑制NIS運輸I-,從而影響甲狀腺激素的合成,C正確;NO可以與I-競爭NIS,影響了I-進入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D正確。
12.(2024·重慶八中檢測)大腸桿菌中存在一種轉運并同時磷酸化糖類的系統——PTS 轉運系統(如圖所示)。PTS 轉運系統由三類蛋白質構成,分別是酶Ⅰ(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依賴性蛋白激酶Ⅰ)、HPr及酶Ⅱ(包括酶Ⅱ a、酶Ⅱ b、酶Ⅱ c三個結構域,分別具有不同的作用)。以葡萄糖吸收為例,細胞內的高能化合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的磷酸基團通過酶Ⅰ的作用轉移到 HPr 并將 HPr 激活,細胞膜中酶Ⅱ c能特異性識別、轉運葡萄糖,同時將其磷酸化為磷酸糖,磷酸糖可被細胞迅速利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圖示運輸方式中,PEP 是磷酸基團供體
B.酶Ⅱ c轉運葡萄糖的過程中其結構不發生變化
C.葡萄糖進入細胞質所需要的能量可能由轉移來的磷酸基團提供
D.以這種方式運輸葡萄糖,可避免細胞中葡萄糖積累過多而影響代謝
答案 B
解析 PEP的磷酸基團通過酶Ⅰ的作用轉移到HPr,因此PEP 是磷酸基團供體,A正確;PEP的磷酸基團通過酶Ⅰ的作用將HPr激活,并通過酶Ⅱ a、酶Ⅱ b,接著與結合葡萄糖的酶Ⅱ c結合,形成磷酸糖,最后釋放到細胞質中,此過程需要消耗能量,屬于主動運輸,因此酶Ⅱ c作為轉運葡萄糖的載體,在轉運過程中其結構發生變化,B錯誤;通過基團移位的方式運輸葡萄糖,進入細胞質的為磷酸化的葡萄糖,可直接參與糖酵解,被細胞迅速利用,因此可避免細胞中葡萄糖積累過多而影響代謝,D正確。
13.(2024·黃岡一模)某生物小組將哺乳動物的成熟紅細胞和肌肉細胞分別培養在含有5%的葡萄糖培養液中,一定時間后,測定各培養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培養條件和實驗結果如表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組別 培養條件 肌肉細胞 成熟紅細胞
第一組 加入葡萄糖載體抑制劑 5% 5%
第二組 加入呼吸抑制劑 4.8% 3.5%
第三組 不加入葡萄糖載體抑制劑和呼吸抑制劑 2.5% 3.5%
A.第一組和第二組為實驗組,第三組為對照組
B.本實驗共有3種自變量,分析該實驗需遵循單一變量原則
C.分析第一、三組可知,兩種細胞吸收葡萄糖均需要載體蛋白的協助
D.分析第二、三組可知,肌肉細胞和成熟紅細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分別為主動運輸、協助擴散
答案 D
解析 由于第一組加入葡萄糖載體抑制劑,第二組加入呼吸抑制劑,而第三組不加入葡萄糖載體抑制劑和呼吸抑制劑,所以該實驗中,第一組和第二組為實驗組,第三組為對照組,A正確;本實驗的自變量分別為是否進行葡萄糖抑制劑處理、是否進行呼吸抑制劑處理、細胞類型,故有3種自變量,分析該實驗需遵循單一變量原則,B正確;第一組與第三組相比較,第一組培養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更高,可得出的結論是肌肉細胞和紅細胞吸收葡萄糖均需要載體蛋白的協助,C正確;第二組與第三組相比較,第二組肌肉細胞的培養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更高,說明肌肉細胞可通過主動運輸吸收葡萄糖,通過第二組與第三組對比,只能說明紅細胞吸收葡萄糖不需要能量,是被動運輸,再結合第一組的結果,才能說明紅細胞吸收葡萄糖還需要轉運蛋白的協助,方式為協助擴散,D錯誤。
14.(2024·黃石模擬)小腸的吸收是指食物消化后的產物、水和無機鹽等通過小腸上皮細胞進入血液和淋巴液的過程。0.9%的NaCl溶液是與兔的體液滲透壓相等的生理鹽水。某同學將處于麻醉狀態下的兔的一段排空小腸結扎成甲、乙、丙、丁4個互不相通、長度相等的腸袋(血液循環正常),并進行實驗,實驗步驟和結果如表。
實驗步驟 甲 乙 丙 丁
向腸袋中注入等量的溶液,使其充盈 0.7% NaCl 10 mL 0.9% NaCl 10 mL 1.1% NaCl 10 mL 0.9%NaCl+微量Na+載體蛋白的抑制劑共10 mL
維持正常體溫半小時后,測腸袋內NaCl溶液的量 1 mL 3 mL 5 mL 9.9 mL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實驗開始時,水在腸腔和血液之間的移動方向是甲組從腸腔進入血液,丙組從血液進入腸腔
B.實驗結束時甲、乙、丙腸袋中溶液的量均減少,說明水可以通過主動運輸的方式被吸收
C.比較乙和丁的實驗結果,可推測小腸在吸收Na+時,需要Na+載體蛋白的參與
D.Na+通過什么方式被吸收還需要繼續設計實驗來驗證
答案 B
解析 0.9%的NaCl溶液是兔體液的等滲溶液,甲組腸腔滲透壓小于血液,實驗開始時水在腸腔和血液之間的移動方向是從腸腔進入血液,丙組腸腔滲透壓大于血液,丙組水從血液進入腸腔,A正確;水分子進出細胞的方式為自由擴散或協助擴散,B錯誤;該實驗只能知道小腸在吸收Na+時,需要Na+載體蛋白的參與,需要載體蛋白的運輸可能是主動運輸也可能是協助擴散,故Na+通過什么方式被吸收還需要繼續設計實驗來驗證,C、D正確。
15.(2023·湖南,14改編)鹽堿化是農業生產的主要障礙之一。植物可通過質膜H+泵把Na+排出細胞,也可通過液泡膜H+泵和液泡膜NHX載體把Na+轉入液泡內,以維持細胞質基質Na+穩態。如圖是NaCl處理模擬鹽脅迫,釩酸鈉(質膜H+泵的專一抑制劑)和甘氨酸甜菜堿(GB)影響玉米Na+的轉運和相關載體活性的結果。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溶質的跨膜轉運都會引起細胞膜兩側滲透壓的變化
B.GB可能通過調控質膜H+泵活性增強Na+外排,從而減少細胞內Na+的積累
C.GB引起鹽脅迫下液泡中Na+濃度的顯著變化,與液泡膜NHX載體活性有關
D.鹽脅迫下細胞質基質Na+排出細胞或轉入液泡都能增強植物的耐鹽性
答案 A
解析 溶質的跨膜轉運不一定都會引起細胞膜兩側的滲透壓變化,如正常細胞為維持滲透壓一直在進行的跨膜轉運,再如單細胞生物在跨膜轉運時,細胞外側滲透壓幾乎很難改變,A錯誤;對比分析上兩個題圖可知,NaCl脅迫時,加GB使Na+外排顯著增加,釩酸鈉處理抑制了質膜H+泵后,NaCl脅迫時,加GB使Na+外排略微增加,說明GB可能通過調控質膜H+泵活性來增強Na+外排,從而減少細胞內Na+的積累,B正確;對比分析下兩個題圖可知,NaCl脅迫時,加GB使液泡膜NHX載體活性明顯增強,而液泡膜H+泵活性幾乎無變化,所以GB引起鹽脅迫下液泡中Na+濃度的顯著變化,與液泡膜NHX載體活性有關,而與液泡膜H+泵活性無關,C正確;由題意可知,植物通過質膜H+泵把Na+排出細胞,也可通過液泡膜NHX載體和液泡膜H+泵把Na+轉入液泡內,以維持細胞質基質Na+穩態,增強植物的耐鹽性,D正確。
二、非選擇題
16.(16分)(2024·德州期末)胃酸主要由胃壁細胞分泌,部分過程如圖1所示。抑制胃酸分泌一直是胃潰瘍治療的重要研究方向。回答下列問題:
(1)(6分)據圖1分析,通過質子泵運輸K+和H+的方式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判斷依據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分)研究發現質子泵是一種ATP酶,它可催化 ATP 分解成ADP 及無機磷,因此通過測定無機磷的變化量可判斷質子泵活力的高低。雷貝拉唑鈉是質子泵抑制劑類的胃酸抑制藥,研究發現楹樹提取物也可抑制胃酸分泌,欲探究楹樹提取物的作用機制和效果與雷貝拉唑鈉是否相同,利用大鼠胃壁細胞為實驗材料設計實驗,請寫出簡要的實驗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分)研究發現,當組胺與胃壁細胞膜上的 H2受體結合后,會活化胞內信號通路,促進含有質子泵的囊泡移動并與細胞膜融合,從而實現胃酸的分泌。已知藥物 H2RA可與H2受體結合,因此它能通過影響膜上的____________來減少胃酸分泌。有人推測楹樹提取物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機制可能與 H2RA相似。為探究該推測是否正確,科研人員利用細胞熒光染色法檢測胃壁細胞在不同狀態下質子泵的分布情況,結果如圖2 所示。
該實驗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相同 胃腔中有大量鹽酸,H+濃度大于胃壁細胞,通過質子泵逆濃度梯度運輸H+的方式為主動運輸,而K+借助鉀離子通道順濃度梯度運輸的方式是協助擴散,K+通過質子泵是逆濃度梯度運輸,方式也為主動運輸 (2)將生理狀態基本相似且良好的大鼠胃壁細胞隨機均分為A、B、C三組并置于等量的完全培養液中,同時檢測培養液中的無機磷的含量,然后A組不作處理,B組培養液中加入適量的雷貝拉唑鈉,C組培養液中加入等量的楹樹提取物,再將三組培養液置于相同且適宜的環境下培養,一段時間后檢測培養液中無機磷的含量并比較其變化量 (3)質子泵(的分布或數量) 楹樹提取物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機制與 H2RA不同
解析 (3)由題意可知,組胺與胃壁細胞膜上的 H2受體結合后,會促進含有質子泵的囊泡移動并與細胞膜融合,從而促進胃酸的分泌。而藥物 H2RA與H2受體結合,會減少胃酸分泌,據此推測該藥物能通過影響膜上的質子泵(的分布和數量)來減少胃酸分泌。實驗結果表明,胃壁細胞在組胺刺激+楹樹提取物作用下與組胺刺激作用下膜上的質子泵分布情況相似,且與對照組不同,說明楹樹提取物不是通過影響膜上的質子泵來抑制胃酸分泌的。 據此可得出的結論:楹樹提取物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機制與 H2RA不同。第8課時 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及影響因素
課標要求 1.闡明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2.舉例說明有些物質順濃度梯度進出細胞,不需要消耗能量,有些物質逆濃度梯度進出細胞,需要能量和載體蛋白。3.舉例說明大分子物質可以通過胞吞、胞吐進出細胞。
考情分析 1.水通道蛋白 2024·黑吉遼·T18 2022·湖北·T3 2022·遼寧·T9
2.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發生條件 2024·貴州·T4 2024·江西·T2 2024·甘肅·T2 2024·山東·T1  2024·北京·T3 2023·全國甲·T1 2023·湖南·T14 2023·遼寧·T4 2022·山東·T3 2022·海南· T16 2022·湖北·T3 2022·重慶·T2 2022·遼寧·T9 2021·全國甲·T29 2021·山東·T2 2021·江蘇·T3 2021·河北·T4 2020·江蘇·T5 2020·海南·T18
3.物質運輸速率的影響因素 2023·湖北·T15 2022·全國乙·T29
1.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
(1)被動運輸
①概念:物質以擴散方式進出細胞,不需要消耗細胞內化學反應所釋放的能量,這種物質跨膜運輸方式稱為被動運輸。
②類型
[提醒] ①帶電粒子不能溶于磷脂,因此,即使是最簡單的H+,也無法通過自由擴散方式進出磷脂雙分子層。
②無機鹽離子的運輸方式不一定是主動運輸,如興奮產生和恢復過程中的Na+內流和K+外流的方式均為協助擴散。
(2)主動運輸
(3)胞吞、胞吐
2.協助擴散中轉運蛋白的類型
3.影響物質跨膜運輸速率因素的分析
(1)物質濃度
(2)O2濃度
(3)溫度
(1)物質進出細胞方式中的被動運輸過程與膜蛋白無關(2021·浙江6月選考,4C)( × )
提示 被動運輸有兩種方式——自由擴散和協助擴散,其中協助擴散需要膜蛋白的參與。
(2)腎小管上皮細胞通過主動運輸方式重吸收氨基酸(2021·江蘇,3D)( √ )
(3)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不需要消耗能量(2021·福建,2C)( × )
提示 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的方式為胞吐,需要耗能。
一、探究耐鹽堿植物的水策略——耐鹽堿植物根細胞膜上有大量的水通道蛋白
1.比較生物膜和人工膜(雙層磷脂)對多種物質的通透性,結果如圖。請解釋生物膜對水分子通透性大于人工膜的原因。
提示 生物膜上存在協助水分子通過的通道蛋白。
2.請選用下面的材料、儀器和技術,設計巧妙的方法,通過測定水通透速率來證明蛋白A參與了水的跨膜運輸。
提示 將爪蟾卵母細胞隨機均分為兩組,一組不作處理,向另一組細胞內注入(顯微注射技術)蛋白A的mRNA,兩組細胞在相同且適宜的環境中培養一定時間后,轉入到低滲溶液中并分別測定細胞的水通透速率,結果:注入蛋白A mRNA的一組細胞水通透速率高于不作處理的一組。
二、探究耐鹽堿植物的鹽策略
1.檉柳是強耐鹽植物,其根部吸收無機鹽離子(如:Ca2+、K+)是主動運輸還是被動運輸?如果要設計實驗加以證明,請完善實驗思路:
取甲、乙兩組生長狀態基本相同的檉柳幼苗,放入適宜濃度的含有Ca2+、K+的溶液中;甲組給予正常的細胞呼吸條件,乙組抑制細胞呼吸;一段時間后測定兩組植株根系對Ca2+、K+的吸收速率,若兩組植株對Ca2+、K+的吸收速率相同,說明檉柳從土壤中吸收無機鹽為被動運輸;若乙組吸收速率明顯小于甲組吸收速率,說明檉柳從土壤中吸收無機鹽是主動運輸。
2.細胞質中積累的Na+會抑制胞質酶的活性,植物根部細胞通過多種“策略”降低細胞質中Na+濃度,從而降低鹽脅迫的損害,部分生理過程如圖所示。
(1)請據圖在表中歸納概括與耐鹽植物抗逆性相關的物質跨膜運輸方式。
物質跨膜運輸方式 自由擴散 協助擴散 主動運輸
圖中實例 水經磷脂雙分子層進入細胞 水經通道蛋白進入細胞、H+經載體蛋白從細胞外或液泡進入細胞質、Na+經通道蛋白進入細胞質 H+經載體蛋白運至細胞外或液泡內、Na+經載體蛋白由細胞質運至細胞外或液泡內
(2)據圖可知,圖示各結構中H+濃度存在明顯差異,這種差異主要由位于細胞膜和液泡膜上的H+-ATP泵來維持。此過程中,H+-ATP泵作為載體蛋白在轉運H+時發生的變化是什么?這種離子跨膜運輸方式對于細胞的意義是什么?
提示 ATP水解釋放的磷酸基團使載體蛋白發生磷酸化,導致其空間結構改變。通過主動運輸來選擇吸收所需要的物質,排出代謝廢物和對細胞有害的物質,從而保證細胞和個體生命活動的需要。
(3)H+的這種分布特點可將Na+轉運到胞外或液泡內,Na+轉運到胞外或液泡內是由細胞膜或液泡膜兩側的H+濃度差所驅動的。若使用ATP抑制劑處理細胞,Na+的排出量會明顯減少,其原因是什么?
提示 Na+的運輸能量來自H+的電化學梯度,使用ATP抑制劑處理導致ATP合成量減少,排出H+量減少,膜內外H+濃度梯度降低,使得轉運蛋白排出Na+量減少。
(4)耐鹽植物的根細胞膜對無機鹽離子具有選擇透過性的結構基礎是細胞膜上轉運蛋白的種類和數量,轉運蛋白空間結構的變化。
(5)有分析認為,大量Na+進入植物根細胞也可提高耐鹽植物根細胞的吸水能力,其機理是大量的Na+進入細胞提高了細胞液濃度,有利于根細胞對水分的吸收。
(6)據圖分析,鹽脅迫條件下,植物根部細胞降低Na+毒害的“策略”是使Na+進入液泡或排出細胞。
(7)某耐鹽堿植物的葉片背面有一粒粒白色的鹽分結晶,它們是由鹽腺細胞中大量的小囊泡經過膜融合過程分泌出來的,該過程體現了細胞膜的流動性。請問:該過程中被轉運的物質一定是大分子物質嗎?
提示 不一定,該過程中被轉運的物質是小分子物質。
1.主動運輸的三種類型
注:協同轉運類型中的轉運蛋白有同向協同轉運蛋白和反向協同轉運蛋白。
2.胞吞、胞吐的易錯點
(1)胞吐不是只能運輸大分子物質,也可以運輸小分子物質,如神經遞質。
(2)被動運輸和主動運輸主要體現了膜的選擇透過性,胞吞、胞吐主要體現了膜的流動性。
3.探究物質跨膜運輸方式的實驗設計思路
(1)探究是主動運輸還是被動運輸
(2)探究是自由擴散還是協助擴散
考向一 辨析水通道蛋白
1.(2024·黑吉遼,18改編)研究人員對小鼠進行致病性大腸桿菌接種,構建腹瀉模型。用某種草藥進行治療,發現草藥除了具有抑菌作用外,對于空腸、回腸黏膜細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3(AQP3)的相對表達量也有影響,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水的吸收以自由擴散為主、水通道蛋白的協助擴散為輔
B.模型組空腸黏膜細胞對腸腔內水的吸收減少,引起腹瀉
C.治療后空腸、回腸AQP3相對表達量提高,緩解腹瀉,減少致病菌排放
D.治療后回腸AQP3相對表達量高于對照組,可使回腸對水的轉運增加
答案 A
解析 水分子跨膜運輸的主要方式是經過水通道蛋白的協助擴散,A錯誤;模型組空腸AQP3相對表達量降低,空腸黏膜細胞對腸腔內水的吸收減少,引起腹瀉,B正確。
2.(2022·遼寧,9)水通道蛋白(AQP)是一類細胞膜通道蛋白。檢測人唾液腺正常組織和水腫組織中3種AQP基因mRNA含量,發現AQP1和AQP3基因mRNA含量無變化,而水腫組織AQP5基因mRNA含量是正常組織的2.5倍。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人唾液腺正常組織細胞中AQP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相同
B.AQP蛋白與水分子可逆結合,轉運水進出細胞不需要消耗ATP
C.檢測結果表明,只有AQP5蛋白參與人唾液腺水腫的形成
D.正常組織與水腫組織的水轉運速率不同,與AQP蛋白的數量有關
答案 D
解析 AQP基因有3種,AQP蛋白應該也有3種,故人唾液腺正常組織細胞中AQP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不相同,A錯誤;AQP蛋白是一類細胞膜水通道蛋白,水分子通過時不需要與其結合,B錯誤;根據題干信息“AQP1和AQP3基因mRNA含量無變化,而水腫組織AQP5基因mRNA含量是正常組織的2.5倍”可知,AQP5基因mRNA含量在水腫組織和正常組織中有差異,但不能說明只有AQP5蛋白參與人唾液腺水腫的形成,C錯誤;AQP5基因mRNA含量在水腫組織和正常組織中有差異,故合成的AQP蛋白的數量有差異,導致正常組織與水腫組織的水轉運速率不同,D正確。
考向二 物質跨膜運輸方式的判斷
3.(2024·甘肅,2)維持細胞的Na+平衡是植物的耐鹽機制之一。鹽脅迫下,植物細胞膜(或液泡膜)上的H+-ATP酶(質子泵)和Na+-H+逆向轉運蛋白可將Na+從細胞質基質中轉運到細胞外(或液泡中),以維持細胞質基質中的低Na+水平(見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膜上的H+-ATP酶磷酸化時伴隨著空間構象的改變
B.細胞膜兩側的H+濃度梯度可以驅動Na+轉運到細胞外
C.H+-ATP酶抑制劑會干擾H+的轉運,但不影響Na+轉運
D.鹽脅迫下Na+-H+逆向轉運蛋白的基因表達水平可能提高
答案 C
解析 細胞膜上的H+-ATP酶既是載體蛋白又可催化ATP水解,在其作用下,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團脫離下來與H+-ATP酶結合,使H+-ATP磷酸化從而導致其空間結構發生變化,A正確;觀察題圖可知,H+順濃度梯度進入細胞所釋放的勢能是驅動Na+轉運到細胞外的直接動力,B正確;H+-ATP酶抑制劑干擾H+的轉運,進而影響膜兩側H+濃度,對Na+的運輸會產生干擾,C錯誤;由題干“鹽脅迫下,植物細胞膜(或液泡膜)上的H+-ATP酶(質子泵)和Na+-H+逆向轉運蛋白可將Na+從細胞質基質中轉運到細胞外(或液泡中),以維持細胞質基質中的低Na+水平”可知,為了適應環境,鹽脅迫下Na+-H+逆向轉運蛋白的基因表達水平可能提高,D正確。
4.(2024·貴州,4)茶樹根細胞膜上的硫酸鹽轉運蛋白可轉運硒酸鹽。硒酸鹽被根細胞吸收后,隨著植物的生長,吸收的大部分硒與胞內蛋白結合形成硒蛋白,硒蛋白轉移到細胞壁中儲存。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硒酸鹽以離子的形式才能被根細胞吸收
B.硒酸鹽與硫酸鹽進入細胞可能存在競爭關系
C.硒蛋白從細胞內轉運到細胞壁需轉運蛋白
D.利用呼吸抑制劑可推測硒酸鹽的吸收方式
答案 C
解析 硒酸鹽是無機鹽,必須以離子的形式才能被根細胞吸收,A正確;根據題意可知,根細胞膜上的硫酸鹽轉運蛋白可轉運硒酸鹽,故硒酸鹽與硫酸鹽進入細胞可能存在競爭關系,B正確;硒蛋白屬于大分子物質,從細胞內轉運到細胞壁是通過胞吐的方式實現的,故不需轉運蛋白,C錯誤;利用呼吸抑制劑處理根細胞,根據處理前后根細胞吸收硒酸鹽的量可判斷硒酸鹽的吸收是否需要消耗能量,從而進一步推測硒酸鹽的吸收方式,D正確。
考向三 影響物質跨膜運輸的因素分析
5.(2023·湖北,15)心肌細胞上廣泛存在Na+-K+泵和Na+-Ca2+交換體(轉入Na+的同時排出Ca2+),兩者的工作模式如圖所示。已知細胞質中鈣離子濃度升高可引起心肌收縮。某種藥物可以特異性阻斷細胞膜上的Na+-K+泵。關于該藥物對心肌細胞的作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心肌收縮力下降
B.細胞內液的鉀離子濃度升高
C.動作電位期間鈉離子的內流量減少
D.細胞膜上Na+-Ca2+交換體的活動加強
答案 C
解析 該藥物可以特異性阻斷細胞膜上的Na+-K+泵,膜外Na+減少,細胞膜上的Na+-Ca2+交換體(即細胞外Na+進入細胞內的同時細胞內Ca2+流出細胞外)活動減弱,使細胞外Na+進入細胞內減少,Ca2+外流減少,細胞內Ca2+濃度增加,心肌收縮力加強,A、D錯誤,C正確;該種藥物可以特異性阻斷細胞膜上的Na+-K+泵,導致K+內流、Na+外流減少,故細胞內液的鈉離子濃度升高,鉀離子濃度降低,B錯誤。
6.(2022·山東,3)NO和NH是植物利用的主要無機氮源,NH的吸收由根細胞膜兩側的電位差驅動,NO的吸收由H+濃度梯度驅動,相關轉運機制如圖。銨肥施用過多時,細胞內NH的濃度增加和細胞外酸化等因素引起植物生長受到嚴重抑制的現象稱為銨毒。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NH通過AMTs進入細胞消耗的能量直接來自ATP
B.NO通過SLAH3轉運到細胞外的方式屬于被動運輸
C.銨毒發生后,增加細胞外的NO會加重銨毒
D.載體蛋白NRT1.1轉運NO和H+的速度與二者在膜外的濃度呈正相關
答案 B
解析 由題干信息可知,NH的吸收是根細胞膜兩側的電位差驅動的,所以NH通過AMTs進入細胞消耗的能量不是來自ATP,A錯誤;由題圖分析可知,NO進入根細胞膜是H+的濃度梯度驅動,進行的逆濃度梯度運輸,所以NO通過SLAH3轉運到細胞外是順濃度梯度運輸,屬于被動運輸,B正確;銨毒發生后,H+在細胞外更多,增加細胞外的NO,可以促使H+向細胞內轉運,減少細胞外的H+,從而減輕銨毒,C錯誤;據圖可知,載體蛋白NRT1.1轉運NO屬于主動運輸,主動運輸的速率與其濃度無必然關系,運輸H+屬于協助擴散,協助擴散在一定范圍內與濃度呈正相關,D錯誤。
一、過教材
1.下列關于被動運輸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自由擴散和協助擴散都是順濃度梯度運輸,都不需要細胞提供能量和轉運蛋白,因此屬于被動運輸
B.氣體以及甘油、乙醇、苯等脂溶性小分子進出細胞的方式是自由擴散
C.小分子或離子都可以通過自由擴散進入細胞
D.人的紅細胞吸收葡萄糖的過程,需要載體蛋白和ATP供能
E.在一定范圍內,水分子以協助擴散方式跨膜運輸的速率大于自由擴散
F.被動運輸可以降低膜兩側的濃度差
G.轉運蛋白的數量一般不會影響協助擴散的運輸速率
H.物質通過脂質雙分子層的擴散速率與脂溶性有關
答案 ACDG
解析 協助擴散需借助膜上的轉運蛋白,A錯誤;離子有的需要通過協助擴散或主動運輸進入細胞,C錯誤;人的紅細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協助擴散,不需要消耗能量,D錯誤;協助擴散需要轉運蛋白,轉運蛋白的數量一般會影響協助擴散的運輸速率,G錯誤。
2.下列關于主動運輸及物質進出細胞速率的影響因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
A.一般情況下,主動運輸的物質分子從低濃度一側運輸到高濃度一側
B.主動運輸需要消耗能量,能量都是由線粒體提供的
C.主動運輸可保證活細胞能夠按照生命活動的需要,主動選擇吸收所需要的物質
D.主動運輸可以使被運輸離子在細胞內外濃度趨于相同
E.如果X跨膜運輸的方式是自由擴散,則在一定范圍內,其運輸速率與物質濃度成正比
F.如果X(氧氣除外)跨膜運輸的方式是被動運輸,則其運輸速率與氧氣濃度無關
G.在一定范圍內,甘氨酸進入小腸上皮細胞的速率與載體蛋白數量呈正相關
H.同一種物質進出不同細胞時,運輸方式可能不同
I.自由擴散、協助擴散和主動運輸均能體現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
J.在大分子或顆粒物的跨膜運輸過程中,胞吞、胞吐是普遍存在的現象,這個過程不需要膜蛋白的參與
K.細胞膜上轉運蛋白的種類和數量,或轉運蛋白空間結構的變化,對許多物質的跨膜運輸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這是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的結構基礎
答案 BDJ
解析 能量并非都是由線粒體提供的,真核細胞的細胞質基質也可以提供,B錯誤;主動運輸逆濃度梯度進行,使被運輸離子在細胞內外維持一定的濃度差,D錯誤;胞吞、胞吐過程需要膜上受體蛋白的參與,J錯誤。
3.下列關于轉運蛋白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轉運蛋白包括載體蛋白和通道蛋白兩種類型
B.通道蛋白跨膜運輸物質不消耗能量,載體蛋白跨膜運輸物質都消耗能量
C.載體蛋白在每次轉運時會發生自身構象的改變
D.通道蛋白只容許與自身通道的直徑和形狀相適配、大小和電荷相適宜的分子或離子通過,分子或離子通過通道蛋白時,需要和通道蛋白結合
E.載體蛋白只容許與自身結合部位相適應的分子或離子通過
答案 ACE
解析 載體蛋白既可參與協助擴散也可參與主動運輸,協助擴散不消耗能量,B錯誤;分子或離子通過通道蛋白時,不需要和通道蛋白結合,D錯誤。
二、過高考
1.(2022·海南,16節選)細胞膜上存在的多種蛋白質參與細胞的生命活動。回答下列問題:
(1)細胞膜上的H+-ATP酶是一種轉運H+的載體蛋白,能催化ATP水解,利用ATP水解釋放的能量將H+泵出細胞,導致細胞外的pH降低;此過程中,H+-ATP酶作為載體蛋白在轉運H+時發生的變化是載體蛋白發生磷酸化,自身構象改變(導致其空間結構改變)。
(2)植物根細胞借助細胞膜上的轉運蛋白逆濃度梯度吸收磷酸鹽,不同溫度下吸收速率的變化趨勢如圖。與25 ℃相比,4 ℃條件下磷酸鹽吸收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溫度降低,酶的活性降低,抑制根細胞的呼吸作用,使根細胞產生的能量減少,而磷酸鹽的吸收方式為主動運輸,需要消耗能量。
2.(2021·全國甲,29)植物的根細胞可以通過不同方式吸收外界溶液中的K+。回答下列問題:
(1)細胞外的K+能夠通過離子通道進入植物的根細胞。離子通道是由蛋白質復合物構成的,其運輸的特點是一種離子通道只允許一種離子通過(答出1點即可)。
(2)細胞外的K+可以通過載體蛋白逆濃度梯度進入植物的根細胞。在有呼吸抑制劑的條件下,根細胞對K+的吸收速率降低,原因是K+通過載體蛋白逆濃度梯度運輸需要消耗能量,呼吸抑制劑使細胞呼吸產生的能量減少。
3.(2022·全國乙,29節選)農業生產中,農作物生長所需的氮元素可以NO的形式由根系從土壤中吸收。一定時間內作物甲和作物乙的根細胞吸收NO的速率與O2濃度的關系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由圖可判斷NO進入根細胞的運輸方式是主動運輸,判斷的依據是主動運輸需要細胞呼吸提供能量,O2濃度小于a點,根細胞對NO的吸收速率與O2濃度呈正相關。
(2)O2濃度大于a時作物乙吸收NO的速率不再增加,推測其原因是主動運輸需要載體蛋白,此時載體蛋白數量達到飽和。
(3)作物甲和作物乙各自在NO最大吸收速率時,作物甲根細胞的呼吸速率大于作物乙,判斷的依據是甲的NO最大吸收速率大于乙,甲需要能量多,消耗O2多。(共100張PPT)
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及影響因素
生物





第8課時
課標要求
1.闡明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
2.舉例說明有些物質順濃度梯度進出細胞,不需要消耗能量,有些物質逆濃度梯度進出細胞,需要能量和載體蛋白。
3.舉例說明大分子物質可以通過胞吞、胞吐進出細胞。
考情分析
1.水通道蛋白 2024·黑吉遼·T18 2022·湖北·T3 2022·遼寧·T9
2.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發生條件 2024·貴州·T4 2024·江西·T2 2024·甘肅·T2 2024·山東·T1 
2024·北京·T3 2023·全國甲·T1 2023·湖南·T14 2023·遼寧·T4
2022·山東·T3 2022·海南· T16 2022·湖北·T3 2022·重慶·T2
2022·遼寧·T9 2021·全國甲·T29 2021·山東·T2 2021·江蘇·T3
2021·河北·T4 2020·江蘇·T5 2020·海南·T18
3.物質運輸速率的影響因素 2023·湖北·T15 2022·全國乙·T29
必備知識
整合
1.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
(1)被動運輸
①概念:物質以 方式進出細胞, 消耗細胞內化學反應所釋放的能量,這種物質跨膜運輸方式稱為被動運輸。
擴散
不需要
②類型
轉運




不需要
蛋白
不消耗
①帶電粒子不能溶于磷脂,因此,即使是最簡單的H+,也無法通過自由擴散方式進出磷脂雙分子層。
②無機鹽離子的運輸方式不一定是主動運輸,如興奮產生和恢復過程中的Na+內流和K+外流的方式均為協助擴散。
提醒
(2)主動運輸

載體蛋白
需要


載體蛋白
主動運輸
代謝廢物
對細胞有害
(3)胞吞、胞吐
2.協助擴散中轉運蛋白的類型
載體蛋白類:只容許與 相適應的分子或離子通過,而
且每次轉運時都會發生 的改變
通道蛋白類
只容許與自身通道的直徑和 相適配、大小和電荷
相適宜的分子或離子通過。分子或離子 與通
道蛋白結合
實例
水分子可以借助水通道蛋白以協助擴散的方式
進出細胞
細胞膜上的一些無機鹽離子的通道蛋白
自身結合部位
形狀
自身構象
不需要
3.影響物質跨膜運輸速率因素的分析
(1)物質濃度
自由擴散
轉運蛋白
協助擴散或主動運輸
(2)O2濃度
自由擴散或協助擴散
主動運輸
(3)溫度
流動性
(1)物質進出細胞方式中的被動運輸過程與膜蛋白無關
(2021·浙江6月選考,4C)(  )
提示 被動運輸有兩種方式——自由擴散和協助擴散,其中協助擴散需要膜蛋白的參與。

×
判斷正誤
(2)腎小管上皮細胞通過主動運輸方式重吸收氨基酸
(2021·江蘇,3D)(  )
(3)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不需要消耗能量(2021·福建,2C)(  )
提示 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的方式為胞吐,需要耗能。
×
一、探究耐鹽堿植物的水策略——耐鹽堿植物根細胞膜上有大量的水通道蛋白
關鍵能力
提升
提示 生物膜上存在協助水分子通過的通道蛋白。
1.比較生物膜和人工膜(雙層磷脂)對多種物質的通透性,結果如圖。請解釋生物膜對水分子通透性大于人工膜的原因。
2.請選用下面的材料、儀器和技術,設計巧妙的方法,通過測定水通透速率來證明蛋白A參與了水的跨膜運輸。
提示 將爪蟾卵母細胞隨機均分為兩組,一組不作處理,向另一組細胞內注入(顯微注射技術)蛋白A的mRNA,兩組細胞在相同且適宜的環境中培養一定時間后,轉入到低滲溶液中并分別測定細胞的水通透速率,結果:注入蛋白A mRNA的一組細胞水通透速率高于不作處理的一組。
二、探究耐鹽堿植物的鹽策略
1.檉柳是強耐鹽植物,其根部吸收無機鹽離子(如:Ca2+、K+)是主動運輸還是被動運輸?如果要設計實驗加以證明,請完善實驗思路:
取甲、乙兩組 的檉柳幼苗,放入適宜濃度的含有Ca2+、K+的溶液中;甲組給予正常的細胞呼吸條件,乙組 ;一段時間后測定兩組植株根系對Ca2+、K+的吸收速率,若兩組植株對Ca2+、K+的吸收速率 ,說明檉柳從土壤中吸收無機鹽為被動運輸;若
,說明檉柳從土壤中吸收無機鹽是主動運輸。
生長狀態基本相同
抑制細胞呼吸
相同
乙組吸收速率明顯小于甲組吸收速率
2.細胞質中積累的Na+會抑制胞質酶的活性,植物根部細胞通過多種“策略”降低細胞質中Na+濃度,從而降低鹽脅迫的損害,部分生理過程如圖所示。
(1)請據圖在表中歸納概括與耐鹽植物抗逆性相關的物質跨膜運輸方式。
物質跨膜運輸方式 自由擴散 協助擴散 主動運輸
圖中實例 水經磷脂雙分子層進入細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經通道蛋白進入細胞、H+經載體蛋白從細胞外或液泡進入細胞質、Na+經通道蛋白進入細胞質
H+經載體蛋白運至細
胞外或液泡內、Na+經載體蛋白由細胞質運至細胞外或液泡內
(2)據圖可知,圖示各結構中H+濃度存在明顯差異,這種差異主要由位于_____
上的H+-ATP泵來維持。此過程中,H+-ATP泵作為載體蛋白在轉運H+時發生的變化是什么?這種離子跨膜運輸方式對于細胞的意義是什么?
細胞
膜和液泡膜
提示 ATP水解釋放的磷酸基團使載體蛋白發生磷酸化,導致其空間結構改變。通過主動運輸來選擇吸收所需要的物質,排出代謝廢物和對細胞有害的物質,從而保證細胞和個體生命活動的需要。
(3)H+的這種分布特點可將Na+轉運到胞外或液泡內,Na+轉運到胞外或液泡內是由 所驅動的。若使用ATP抑制劑處理細胞,Na+的排出量會明顯減少,其原因是什么?
細胞膜或液泡膜兩側的H+濃度差
提示 Na+的運輸能量來自H+的電化學梯度,使用ATP抑制劑處理導致ATP合成量減少,排出H+量減少,膜內外H+濃度梯度降低,使得轉運蛋白排出Na+量減少。
(4)耐鹽植物的根細胞膜對無機鹽離子具有選擇透過性的結構基礎是___________
,轉運蛋白空間結構的變化。
(5)有分析認為,大量Na+進入植物根細胞也可提高耐鹽植物根細胞的吸水能力,
其機理是 ,有利于根細胞對水分的吸收。
細胞膜上轉
運蛋白的種類和數量
大量的Na+進入細胞提高了細胞液濃度
(6)據圖分析,鹽脅迫條件下,植物根部細胞降低Na+毒害的“策略”是_______

(7)某耐鹽堿植物的葉片背面有一粒粒白色的鹽分結晶,它們是由鹽腺細胞中大量的小囊泡經過膜融合過程分泌出來的,
該過程體現了細胞膜的 性。請問:該過程中被轉運的物質一定是大分子物質嗎?
提示 不一定,該過程中被轉運的物質是小分子物質。
使Na+
進入液泡或排出細胞
流動
1.主動運輸的三種類型
歸納總結
注:協同轉運類型中的轉運蛋白有同向協同轉運蛋白和反向協同轉運蛋白。
歸納總結
2.胞吞、胞吐的易錯點
(1)胞吐不是只能運輸大分子物質,也可以運輸小分子物質,如神經遞質。
(2)被動運輸和主動運輸主要體現了膜的選擇透過性,胞吞、胞吐主要體現了膜的流動性。
3.探究物質跨膜運輸方式的實驗設計思路
(1)探究是主動運輸還是被動運輸
歸納總結
(2)探究是自由擴散還是協助擴散
考向一 辨析水通道蛋白
1.(2024·黑吉遼,18改編)研究人員對小鼠進行致病性大腸桿菌接種,構建腹瀉模型。用某種草藥進行治療,發現草藥除了具有抑菌作用外,對于空腸、回腸黏膜細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3(AQP3)的相對表達量也有影響,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水的吸收以自由擴散為主、水通道蛋白的協助
擴散為輔
B.模型組空腸黏膜細胞對腸腔內水的吸收減少,引起腹瀉
C.治療后空腸、回腸AQP3相對表達量提高,緩解腹瀉,減少致病菌排放
D.治療后回腸AQP3相對表達量高于對照組,可使回腸對水的轉運增加

遷移應用
評價
水分子跨膜運輸的主要方式是經過水通道蛋白的協助擴散,A錯誤;
模型組空腸AQP3相對表達量降低,空腸黏膜細胞對腸腔內水的吸收減少,引起腹瀉,B正確。
2.(2022·遼寧,9)水通道蛋白(AQP)是一類細胞膜通道蛋白。檢測人唾液腺正常組織和水腫組織中3種AQP基因mRNA含量,發現AQP1和AQP3基因mRNA含量無變化,而水腫組織AQP5基因mRNA含量是正常組織的2.5倍。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人唾液腺正常組織細胞中AQP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相同
B.AQP蛋白與水分子可逆結合,轉運水進出細胞不需要消耗ATP
C.檢測結果表明,只有AQP5蛋白參與人唾液腺水腫的形成
D.正常組織與水腫組織的水轉運速率不同,與AQP蛋白的數量有關

AQP基因有3種,AQP蛋白應該也有3種,故人唾液腺正常組織細胞中AQP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不相同,A錯誤;
AQP蛋白是一類細胞膜水通道蛋白,水分子通過時不需要與其結合,B錯誤;
根據題干信息“AQP1和AQP3基因mRNA含量無變化,而水腫組織AQP5基因mRNA含量是正常組織的2.5倍”可知,AQP5基因mRNA含量在水腫組織和正常組織中有差異,但不能說明只有AQP5蛋白參與人唾液腺水腫的形成,C錯誤;
AQP5基因mRNA含量在水腫組織和正常組織中有差異,故合成的AQP蛋白的數量有差異,導致正常組織與水腫組織的水轉運速率不同,D正確。
考向二 物質跨膜運輸方式的判斷
3.(2024·甘肅,2)維持細胞的Na+平衡是植物的耐鹽機制之一。鹽脅迫下,植物細胞膜(或液泡膜)上的H+-ATP酶(質子泵)和Na+-H+逆向轉運蛋白可將Na+從細胞質基質中轉運到細胞外(或液泡中),以維持細胞質基質中的低Na+水平(見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膜上的H+-ATP酶磷酸化時
伴隨著空間構象的改變
B.細胞膜兩側的H+濃度梯度可以驅
動Na+轉運到細胞外
C.H+-ATP酶抑制劑會干擾H+的轉運,但不影響Na+轉運
D.鹽脅迫下Na+-H+逆向轉運蛋白的基因表達水平可能提高

細胞膜上的H+-ATP酶既是載體蛋白又可催化ATP水解,在其作用下,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團脫離下來與H+-ATP酶結合,使H+-ATP磷酸化從而導致其空間結構發生變化,A正確;
觀察題圖可知,H+順濃度梯度進入細胞所釋放的勢能是驅動Na+轉運到細胞外的直接動力,B正確;
H+-ATP酶抑制劑干擾H+的轉運,進而影響膜兩側H+濃度,對Na+的運輸會產生干擾,C錯誤;
由題干“鹽脅迫下,植物細胞膜(或液泡膜)上的H+-ATP酶(質子泵)和Na+-H+逆向轉運蛋白可將Na+從細胞質基質中轉運到細胞外(或液泡中),以維持細胞質基質中的低Na+水平”可知,為了適應環境,鹽脅迫下Na+-H+逆向轉運蛋白的基因表達水平可能提高,D正確。
4.(2024·貴州,4)茶樹根細胞膜上的硫酸鹽轉運蛋白可轉運硒酸鹽。硒酸鹽被根細胞吸收后,隨著植物的生長,吸收的大部分硒與胞內蛋白結合形成硒蛋白,硒蛋白轉移到細胞壁中儲存。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硒酸鹽以離子的形式才能被根細胞吸收
B.硒酸鹽與硫酸鹽進入細胞可能存在競爭關系
C.硒蛋白從細胞內轉運到細胞壁需轉運蛋白
D.利用呼吸抑制劑可推測硒酸鹽的吸收方式

硒酸鹽是無機鹽,必須以離子的形式才能被根細胞吸收,A正確;
根據題意可知,根細胞膜上的硫酸鹽轉運蛋白可轉運硒酸鹽,故硒酸鹽與硫酸鹽進入細胞可能存在競爭關系,B正確;
硒蛋白屬于大分子物質,從細胞內轉運到細胞壁是通過胞吐的方式實現的,故不需轉運蛋白,C錯誤;
利用呼吸抑制劑處理根細胞,根據處理前后根細胞吸收硒酸鹽的量可判斷硒酸鹽的吸收是否需要消耗能量,從而進一步推測硒酸鹽的吸收方式,D正確。
考向三 影響物質跨膜運輸的因素分析
5.(2023·湖北,15)心肌細胞上廣泛存在Na+-K+泵和Na+-Ca2+交換體(轉入Na+的同時排出Ca2+),兩者的工作模式如圖所示。已知細胞質中鈣離子濃度升高可引起心肌收縮。某種藥物可以特異性阻斷細胞膜上的Na+-K+泵。關于該藥物對心肌細胞的作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心肌收縮力下降
B.細胞內液的鉀離子濃度升高
C.動作電位期間鈉離子的內流量減少
D.細胞膜上Na+-Ca2+交換體的活動加強

該藥物可以特異性阻斷細胞膜上的Na+-K+泵,膜外Na+減少,細胞膜上的Na+-Ca2+交換體(即細胞外Na+進入細胞內的同時細胞內Ca2+流出細胞外)活動減弱,使細胞外Na+進入細胞內減少,Ca2+外流減少,細胞內Ca2+濃度增加,心肌收縮力加強,A、D錯誤,C正確;
該種藥物可以特異性阻斷細胞膜上的Na+-K+泵,導致K+內流、Na+外流減少,故細胞內液的鈉離子濃度升高,鉀離子濃度降低,B錯誤。

一、過教材
1.下列關于被動運輸的敘述,錯誤的是
A.自由擴散和協助擴散都是順濃度梯度運輸,都不需要細胞提供能量和轉運蛋白,
因此屬于被動運輸
B.氣體以及甘油、乙醇、苯等脂溶性小分子進出細胞的方式是自由擴散
C.小分子或離子都可以通過自由擴散進入細胞
D.人的紅細胞吸收葡萄糖的過程,需要載體蛋白和ATP供能
E.在一定范圍內,水分子以協助擴散方式跨膜運輸的速率大于自由擴散
F.被動運輸可以降低膜兩側的濃度差
G.轉運蛋白的數量一般不會影響協助擴散的運輸速率
H.物質通過脂質雙分子層的擴散速率與脂溶性有關




協助擴散需借助膜上的轉運蛋白,A錯誤;
離子有的需要通過協助擴散或主動運輸進入細胞,C錯誤;
人的紅細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協助擴散,不需要消耗能量,D錯誤;
協助擴散需要轉運蛋白,轉運蛋白的數量一般會影響協助擴散的運輸速率,G錯誤。
2.下列關于主動運輸及物質進出細胞速率的影響因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A.一般情況下,主動運輸的物質分子從低濃度一側運輸到高濃度一側
B.主動運輸需要消耗能量,能量都是由線粒體提供的
C.主動運輸可保證活細胞能夠按照生命活動的需要,主動選擇吸收所需
要的物質
D.主動運輸可以使被運輸離子在細胞內外濃度趨于相同
E.如果X跨膜運輸的方式是自由擴散,則在一定范圍內,其運輸速率與
物質濃度成正比
F.如果X(氧氣除外)跨膜運輸的方式是被動運輸,則其運輸速率與氧氣濃
度無關


G.在一定范圍內,甘氨酸進入小腸上皮細胞的速率與載體蛋白數量呈正
相關
H.同一種物質進出不同細胞時,運輸方式可能不同
I.自由擴散、協助擴散和主動運輸均能體現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
J.在大分子或顆粒物的跨膜運輸過程中,胞吞、胞吐是普遍存在的現象,
這個過程不需要膜蛋白的參與
K.細胞膜上轉運蛋白的種類和數量,或轉運蛋白空間結構的變化,對許
多物質的跨膜運輸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這是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的
結構基礎

能量并非都是由線粒體提供的,真核細胞的細胞質基質也可以提供,B錯誤;
主動運輸逆濃度梯度進行,使被運輸離子在細胞內外維持一定的濃度差,D錯誤;
胞吞、胞吐過程需要膜上受體蛋白的參與,J錯誤。
3.下列關于轉運蛋白的說法,正確的是
A.轉運蛋白包括載體蛋白和通道蛋白兩種類型
B.通道蛋白跨膜運輸物質不消耗能量,載體蛋白跨膜運輸物質都消耗能量
C.載體蛋白在每次轉運時會發生自身構象的改變
D.通道蛋白只容許與自身通道的直徑和形狀相適配、大小和電荷相適宜的
分子或離子通過,分子或離子通過通道蛋白時,需要和通道蛋白結合
E.載體蛋白只容許與自身結合部位相適應的分子或離子通過



載體蛋白既可參與協助擴散也可參與主動運輸,協助擴散不消耗能量,B錯誤;
分子或離子通過通道蛋白時,不需要和通道蛋白結合,D錯誤。
二、過高考
1.(2022·海南,16節選)細胞膜上存在的多種蛋白質參與細胞的生命活動。回答下列問題:
(1)細胞膜上的H+-ATP酶是一種轉運H+的載體蛋白,能催化ATP水解,利用ATP水解釋放的能量將H+泵出細胞,導致細胞外的pH ;此過程中,H+-ATP酶作為載體蛋白在轉運H+時發生的變化是____________

降低
載體蛋白發生
磷酸化,自身構象改變(導致其空間結構改變)
(2)植物根細胞借助細胞膜上的轉運蛋白逆濃度梯度吸收磷酸鹽,不同溫度下吸收速率的變化趨勢如圖。與25 ℃相比,4 ℃條件下磷酸鹽吸收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度降低,酶的活性降低,抑制根細胞的呼吸作用,
使根細胞產生的能量減少,而磷酸鹽的吸收方式為主動運輸,需要消耗能量
2.(2021·全國甲,29)植物的根細胞可以通過不同方式吸收外界溶液中的K+。回答下列問題:
(1)細胞外的K+能夠通過離子通道進入植物的根細胞。離子通道是由
復合物構成的,其運輸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1點即可)。
(2)細胞外的K+可以通過載體蛋白逆濃度梯度進入植物的根細胞。在有呼吸抑制劑的條件下,根細胞對K+的吸收速率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蛋白質
一種離子通道只允許一種離子
通過
K+通過載體
蛋白逆濃度梯度運輸需要消耗能量,呼吸抑制劑使細胞呼吸產生的能量減少
(1)由圖可判斷 進入根細胞的運輸方式是主動運輸,判斷的依據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O2濃度大于a時作物乙吸收 的速率不再增加,推測其原因是_____

主動運輸需要細胞呼吸提供能量,O2濃度小于a點,根細胞對 的吸收速率與O2濃度呈正相關
主動
運輸需要載體蛋白,此時載體蛋白數量達到飽和
(3)作物甲和作物乙各自在 最大吸收速率時,作物甲根細胞的呼吸速率大于作物乙,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量多,消耗O2多
課時精練
對一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C B D B D D C
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A B D B A
(1)相同 胃腔中有大量鹽酸,H+濃度大于胃壁細胞,通過質子泵逆濃度梯度運輸H+的方式為主動運輸,而K+借助鉀離子通道順濃度梯度運輸的方式是協助擴散,K+通過質子泵是逆濃度梯度運輸,方式也為主動運輸
(2)將生理狀態基本相似且良好的大鼠胃壁細胞隨機均分為A、B、C三組并置于等量的完全培養液中,同時檢測培養液中的無機磷的含量,然后A組不作處理,B組培養液中加入適量的雷貝拉唑鈉,C組培養液中加入等量的楹樹提取物,再將三組培養液置于相同且適宜的環境下培養,一段時間后檢測培養液中無機磷的含量并比較其變化量
(3)質子泵(的分布或數量) 楹樹提取物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機制與H2RA不同
16.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
一、選擇題
1.(2024·江西,2)營養物質是生物生長發育的基礎。依據表中信息,下列有關小腸上皮細胞吸收營養物質方式的判斷,錯誤的是
A.甲為主動運輸 B.乙為協助擴散
C.丙為胞吞作用 D.丁為自由擴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方式 細胞外相對濃度 細胞內相對濃度 需要提供能量 需要轉運蛋白
甲 低 高 是 是
乙 高 低 否 是
丙 高 低 是 是
丁 高 低 否 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由題意可知,表中表示的是“有關小腸上皮細胞吸收營養物質方式的判斷”,甲表示的運輸方向是逆濃度梯度的,需要消耗能量,并通過轉運蛋白轉運,因此為主動運輸,A正確;
答案
方式 細胞外相對濃度 細胞內相對濃度 需要提供能量 需要轉運蛋白
甲 低 高 是 是
乙 高 低 否 是
丙 高 低 是 是
丁 高 低 否 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乙為順濃度梯度進行,不需要消耗能量,但需要轉運蛋白,因此為協助擴散,B正確;
胞吞作用需要消耗能量,但不需要轉運蛋白,而丙需要轉運蛋白,C錯誤;
丁為順濃度梯度進行,不需要消耗能量,也不需要轉運蛋白,因此為自由擴散,D正確。
方式 細胞外相對濃度 細胞內相對濃度 需要提供能量 需要轉運蛋白
甲 低 高 是 是
乙 高 低 否 是
丙 高 低 是 是
丁 高 低 否 否
2.(2023·遼寧,4)血腦屏障的生物膜體系在控制物質運輸方式上與細胞膜類似。表中相關物質不可能存在的運輸方式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選項 通過血腦屏障生物膜體系的物質 運輸方式
A 神經生長因子蛋白 胞吞、胞吐
B 葡萄糖 協助擴散
C 谷氨酸 自由擴散
D 鈣離子 主動運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神經生長因子蛋白是生物大分子,以胞吞、胞吐方式通過生物膜,與生物膜的流動性有關,A不符合題意;
葡萄糖進入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的方式為協助擴散,故其通過血腦屏障生物膜體系可能為協助擴散,B不符合題意;
谷氨酸跨膜運輸需要轉運蛋白的協助,不是自由擴散,當谷氨酸作為神經遞質出細胞時為胞吐,也不是自由擴散,C符合題意;
鈣離子通過生物膜需要載體蛋白,方式可能為主動運輸,D不符合題意。
答案
3.(2023·全國甲,1)物質輸入和輸出細胞都需要經過細胞膜。下列有關人體內物質跨膜運輸的敘述,正確的是
A.乙醇是有機物,不能通過自由擴散方式跨膜進入細胞
B.血漿中的K+進入紅細胞時需要載體蛋白并消耗ATP
C.抗體在漿細胞內合成時消耗能量,其分泌過程不耗能
D.葡萄糖可通過主動運輸但不能通過協助擴散進入細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乙醇是脂溶性的小分子有機物,與細胞膜中的磷脂相似相溶,可以通過自由擴散進入細胞,A錯誤;
血漿中K+含量低,紅細胞內K+含量高,逆濃度梯度的跨膜運輸方式為主動運輸,需要載體蛋白并消耗ATP,B正確;
抗體為分泌蛋白,分泌方式為胞吐,其分泌過程需要消耗能量,C錯誤;
葡萄糖進入小腸上皮細胞等為主動運輸,進入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為協助擴散,D錯誤。
答案
4.(2025·山東新高考聯合體聯考)高溫脅迫下,水稻水通道蛋白(AQP)基因的表達水平在花藥中增加,在穎片中下降;經干旱處理后,水稻各組織AQP基因的表達水平均出現不同程度下調。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若破壞AQP,水分子仍可進出細胞
B.通過AQP跨膜轉運物質時不消耗細胞內化學反應產生的能量
C.高溫脅迫下,水稻不同的組織器官應對熱傷害的途徑可不同
D.干旱處理后AQP基因表達量降低可導致膜的透水性升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若破壞AQP,水分子仍可通過自由擴散進出細胞,A正確;
通過AQP跨膜轉運物質的方式為協助擴散,不消耗細胞內化學反應產生的能量,B正確;
根據“高溫脅迫下,水稻水通道蛋白(AQP)基因的表達水平在花藥中增加,在穎片中下降”可知,高溫脅迫下,水稻不同的組織器官應對熱傷害的途徑可不同,C正確;
干旱處理后AQP基因表達量降低可導致膜的透水性降低,D錯誤。
答案
5.(2025·河南適應性演練)醛固酮可誘導腎小管和集合管的管壁上皮細胞合成多種蛋白質,如頂端膜上的鈉離子通道和基底膜上的鈉鉀泵,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Na+的重吸收,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醛固酮促進Na+重吸收的同時也促進K+的排出
B.血Na+和血K+濃度升高均可促進醛固酮的分泌
C.Na+由管腔進入血管的方式既有主動運輸又有
被動運輸
D.頂端膜上的K+外流依賴基底膜上鈉鉀泵的正
常活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據題圖分析可知,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Na+的重吸收,并增加K+的排出,A正確;
醛固酮的分泌主要受血Na+濃度的調節,當血Na+濃度降低時,醛固酮的分泌會增加,以促進
Na+的重吸收并恢復血Na+濃度的平衡,而血K+濃度的升高則會抑制醛固酮的分泌,因為K+濃度的升高會促進K+的排出,而醛固酮的作用是促進K+的排出,所以血K+濃度的升高會負反饋抑制醛固酮的分泌,B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據題圖分析可知,Na+由管腔進入血管的過程包括兩個步驟:首先通過頂端膜上的鈉離子通道以協助擴散的方式(一種被動運輸方式)進入上皮細胞,然后通過基底膜上的鈉鉀泵以主動運輸的方式泵出上皮細胞進入血管,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頂端膜上的K+外流依賴順濃度梯度進行,即K+在細胞內的濃度高于在管腔中的濃度,且細胞膜對K+具有通透性,但這個過程的持續進行需要基底膜上鈉鉀泵的正常活動來維持,鈉鉀泵通過消耗ATP將Na+從細胞內泵出并將K+泵入
細胞內,從而維持了細胞內外的Na+和K+濃度差,為頂端膜上的K+外流提供了動力,D正確。
6.(2024·湖北監利市第一中學模擬)轉運蛋白是協助物質跨膜運輸的重要膜組分,它分為載體蛋白和通道蛋白兩種類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載體蛋白在轉運物質時需與被轉運物質結合,構象也會發生改變
B.通道蛋白只容許與自身孔徑大小和電荷適宜的物質通過,不與被轉運
物質結合
C.神經纖維上的離子通道轉運鈉離子時,通道蛋白的構象會發生改變
D.葡萄糖進入小腸絨毛上皮細胞需要載體蛋白的協助,并消耗消化道內
的ATP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離子通道蛋白受到外部刺激,如某些小分子配體(神經遞質、激素等)與通道蛋白結合,繼而引起通道蛋白構象改變,從而使離子通道開啟或關閉,C正確;
葡萄糖進入小腸絨毛上皮細胞需要載體蛋白的協助,并消耗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內的ATP,D錯誤。
7.(2025·四川適應性演練)葡萄糖轉運蛋白4(GLUT4)是一種存在于脂肪細胞中的蛋白質。在胰島素的刺激下,GLUT4會從脂肪細胞內的囊泡膜上轉移至細胞膜上,葡萄糖借助細胞膜上的GLUT4進入脂肪細胞。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脂肪細胞中GLUT4以氨基酸為原料,在核糖體中合成
B.GLUT4轉移至細胞膜所需要的能量主要來自線粒體
C.GLUT4每次轉運葡萄糖時,其自身構象都會發生改變
D.當血糖濃度升高時,脂肪細胞膜上的GLUT4數量減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葡萄糖轉運蛋白4(GLUT4)是一種存在于脂肪細胞中的蛋白質,蛋白質合成的原料是氨基酸,合成的場所是核糖體,A正確;
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是能量代謝中心,因此GLUT4轉移至細胞膜所需要的能量主要來自線粒體,B正確;
葡萄糖轉運蛋白4(GLUT4)是葡萄糖進入脂肪細胞的載體蛋白,每次轉運葡萄糖時GLUT4的構象會發生改變,C正確;
當血糖濃度升高時,胰島素分泌增加,會有更多的葡萄糖通過細胞膜上的GLUT4進入脂肪細胞,因此脂肪細胞膜上的GLUT4數量增加,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8.(2024·莆田檢測)革蘭氏陰性菌的細胞界限由三部分——內膜、外膜和周質間隙(細胞間質)組成,而革蘭氏陽性菌只有單層膜。革蘭氏陰性菌對甘露糖的轉運過程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外膜轉運甘露糖無須消耗ATP
B.甘露糖通過主動運輸從周質間
隙中運輸到細胞內
C.周質蛋白與主動運輸泵的結合
不具有特異性
D.革蘭氏陰性菌較陽性菌可能更具有耐藥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周質蛋白與主動運輸泵的結合具有特異性(結合點在圖中周質蛋白右側),C錯誤;
革蘭氏陰性菌的細胞界限由三部分——內膜、外膜和周質間隙(細胞間質)組成,而革蘭氏陽性菌只有單層膜,所以革蘭氏陰性菌較陽性菌可能更具有耐藥性,D正確。
由題圖分析可知,外膜轉運甘露糖的方式為協助擴散,需要借助轉運蛋白,但不需要消耗ATP,A正確;
甘露糖從周質間隙運輸到細胞內借助載體蛋白,需要消耗ATP,所以此方式是主動運輸,B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9.(2024·梅州一模)口服藥物進入小腸后常見的轉運方式如圖所示。已知小腸上皮細胞間存在水溶性孔道,OATP 和P-gp 兩種膜轉運蛋白分別參與圖中C 和D途徑。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藥物中的親水性小分子物質可能更容易
通過細胞間途徑被吸收
B.OATP 和P-gp 兩種膜轉運蛋白發揮作用
時體現了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
C.當甲側藥物分子濃度低于乙側并通過C 途徑跨膜轉運時,有可能需要ATP 供能
D.提高P-gp的活性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藥物吸收障礙而造成的口服藥效降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小腸上皮細胞間存在水溶性孔道,故藥物中的親水性小分子物質可能更容易通過細胞間途徑被吸收,A正確;
P-gp可以把藥物從上皮細胞中排出到腸腔,限制藥物的吸收,從而造成藥物
口服生物利用度降低,因此抑制P-gp的功能可緩解藥物吸收障礙而造成的口服藥效降低,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蛋白B既有物質運輸功能(運輸H+),也有酶的催化功能(催化ATP水解),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由“甲狀腺濾泡細胞內的I-濃度是血漿中I-濃度的30倍”可知,血漿中I-進入濾泡上皮細胞是逆濃度梯度進行的,是主動運輸,Na+進入細胞是從高濃度向低濃度,為協助擴散,A錯誤;
鈉鉀泵通過主動運輸將細胞外的K+逆濃度梯度運入細胞,B正確;
哇巴因是鈉鉀泵抑制劑,阻礙了Na+排出細胞,細胞外Na+濃度減少則會抑制NIS運輸I-,從而影響甲狀腺激素的合成,C正確;
可以與I-競爭NIS,影響了I-進入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2.(2024·重慶八中檢測)大腸桿菌中存在一種轉運并同時磷酸化糖類的系統——PTS 轉運系統(如圖所示)。PTS 轉運系統由三類蛋白質構成,分別是酶Ⅰ(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依賴性蛋白激酶Ⅰ)、HPr及酶Ⅱ(包括酶Ⅱ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酶Ⅱ b、酶Ⅱ c三個結構域,分別具有不同的作用)。以葡萄糖吸收為例,細胞內的高能化合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的磷酸基團通過酶Ⅰ的作用轉移到 HPr 并將 HPr 激活,細胞膜中酶Ⅱ c能特異性識別、轉運葡萄糖,同時將其磷酸化為磷酸糖,磷酸糖可被細胞迅速利用。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圖示運輸方式中,PEP 是磷酸基團供體
B.酶Ⅱc轉運葡萄糖的過程中其結構不發生
變化
C.葡萄糖進入細胞質所需要的能量可能由轉
移來的磷酸基團提供
D.以這種方式運輸葡萄糖,可避免細胞中葡萄糖積累過多而影響代謝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PEP的磷酸基團通過酶Ⅰ的作用轉移到HPr,因此PEP 是磷酸基團供體,A正確;
PEP的磷酸基團通過酶Ⅰ的作用將HPr激活,并通過酶Ⅱa、酶Ⅱb,接著與結合葡萄糖的酶Ⅱc結合,形
成磷酸糖,最后釋放到細胞質中,此過程需要消耗能量,屬于主動運輸,因此酶Ⅱc作為轉運葡萄糖的載體,在轉運過程中其結構發生變化,B錯誤;
通過基團移位的方式運輸葡萄糖,進入細胞質的為磷酸化的葡萄糖,可直接參與糖酵解,被細胞迅速利用,因此可避免細胞中葡萄糖積累過多而影響代謝,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3.(2024·黃岡一模)某生物小組將哺乳動物的成熟紅細胞和肌肉細胞分別培養在含有5%的葡萄糖培養液中,一定時間后,測定各培養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培養條件和實驗結果如表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組別 培養條件 肌肉細胞 成熟紅細胞
第一組 加入葡萄糖載體抑制劑 5% 5%
第二組 加入呼吸抑制劑 4.8% 3.5%
第三組 不加入葡萄糖載體抑制劑和呼吸抑制劑 2.5% 3.5%
A.第一組和第二組為實驗組,第三組為對照組
B.本實驗共有3種自變量,分析該實驗需遵循單一變量原則
C.分析第一、三組可知,兩種細胞吸收葡萄糖均需要載體蛋白的協助
D.分析第二、三組可知,肌肉細胞和成熟紅細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分別
為主動運輸、協助擴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組別 培養條件 肌肉細胞 成熟紅細胞
第一組 加入葡萄糖載體抑制劑 5% 5%
第二組 加入呼吸抑制劑 4.8% 3.5%
第三組 不加入葡萄糖載體抑制劑和呼吸抑制劑 2.5% 3.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由于第一組加入葡萄糖載體抑制劑,第二組加入呼吸抑制劑,而第三組不加入葡萄糖載體抑制劑和呼吸抑制劑,所以該實驗中,第一組和第二組為實驗組,第三組為對照組,A正確;
本實驗的自變量分別為是否進行葡萄糖抑制劑處理、是否進行呼吸抑制劑處理、細胞類型,故有3種自變量,分析該實驗需遵循單一變量原則,B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第一組與第三組相比較,第一組培養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更高,可得出的結論是肌肉細胞和紅細胞吸收葡萄糖均需要載體蛋白的協助,C正確;
第二組與第三組相比較,第二組肌肉細胞的培養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更高,說明肌肉細胞可通過主動運輸吸收葡萄糖,通過第二組與第三組對比,只能說明紅細胞吸收葡萄糖不需要能量,是被動運輸,再結合第一組的結果,才能說明紅細胞吸收葡萄糖還需要轉運蛋白的協助,方式為協助擴散,D錯誤。
14.(2024·黃石模擬)小腸的吸收是指食物消化后的產物、水和無機鹽等通過小腸上皮細胞進入血液和淋巴液的過程。0.9%的NaCl溶液是與兔的體液滲透壓相等的生理鹽水。某同學將處于麻醉狀態下的兔的一段排空小腸結扎成甲、乙、丙、丁4個互不相通、長度相等的腸袋(血液循環正常),并進行實驗,實驗步驟和結果如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實驗步驟 甲 乙 丙 丁
向腸袋中注入等量的溶液,使其充盈 0.7% NaCl 10 mL 0.9% NaCl 10 mL 1.1% NaCl 10 mL 0.9%NaCl+微量Na+載體蛋白的抑制劑共10 mL
維持正常體溫半小時后,測腸袋內NaCl溶液的量 1 mL 3 mL 5 mL 9.9 mL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實驗開始時,水在腸腔和血液之間的移動方向是甲組從腸腔進入血液,
丙組從血液進入腸腔
B.實驗結束時甲、乙、丙腸袋中溶液的量均減少,說明水可以通過主動
運輸的方式被吸收
C.比較乙和丁的實驗結果,可推測小腸在吸收Na+時,需要Na+載體蛋白
的參與
D.Na+通過什么方式被吸收還需要繼續設計實驗來驗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0.9%的NaCl溶液是兔體液的等滲溶液,甲組腸腔滲透壓小于血液,實驗開始時水在腸腔和血液之間的移動方向是從腸腔進入血液,丙組腸腔滲透壓大于血液,丙組水從血液進入腸腔,A正確;
水分子進出細胞的方式為自由擴散或協助擴散,B錯誤;
該實驗只能知道小腸在吸收Na+時,需要Na+載體蛋白的參與,需要載體蛋白的運輸可能是主動運輸也可能是協助擴散,故Na+通過什么方式被吸收還需要繼續設計實驗來驗證,C、D正確。
15.(2023·湖南,14改編)鹽堿化是農業生產的主要障礙之一。植物可通過質膜H+泵把Na+排出細胞,也可通過液泡膜H+泵和液泡膜NHX載體把Na+轉入液泡內,以維持細胞質基質Na+穩態。如圖是NaCl處理模擬鹽脅迫,釩酸鈉(質膜H+泵的專一抑制劑)和甘氨酸甜菜堿(GB)影響玉米Na+的轉運和相關載體活性的結果。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溶質的跨膜轉運都會引起細胞膜兩側滲透壓的變化
B.GB可能通過調控質膜H+泵活性增強Na+外排,從而減少細胞內Na+的積累
C.GB引起鹽脅迫下液泡中Na+濃度的顯著變化,與液泡膜NHX載體活性有關
D.鹽脅迫下細胞質基質Na+排出細胞或轉入液泡都能增強植物的耐鹽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溶質的跨膜轉運不一定都會引起細胞膜兩側的滲透壓變化,如正常細胞為維持滲透壓一直在進行的跨膜轉運,再如單細胞生物在跨膜轉運時,細胞外側滲透壓幾乎很難改變,A錯誤;
對比分析上兩個題圖可知,NaCl脅迫時,加GB使Na+外排顯著增加,釩酸鈉處理抑制了質膜H+泵后,NaCl脅迫時,加GB使Na+外排略微增加,說明GB可能通過調控質膜H+泵活性來增強Na+外排,從而減少細胞內Na+的積累,B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對比分析下兩個題圖可知,NaCl脅迫時,加GB使液泡膜NHX載體活性明顯增強,而液泡膜H+泵活性幾乎無變化,所以GB引起鹽脅迫下液泡中Na+濃度的顯著變化,與液泡膜NHX載體活性有關,而與液泡膜H+泵活性無關,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由題意可知,植物通過質膜H+泵把Na+排出細胞,也可通過液泡膜NHX載體和液泡膜H+泵把Na+轉入液泡內,以維持細胞質基質Na+穩態,增強植物的耐鹽性,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二、非選擇題
16.(2024·德州期末)胃酸主要由胃壁細胞分泌,部分過程如圖1所示。抑制胃酸分泌一直是胃潰瘍治療的重要研究方向。回答下列問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據圖1分析,通過質子泵運輸K+和H+的方式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判斷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同
胃腔中有大量鹽酸,H+濃度大于胃壁細胞,通過質子泵逆濃度梯度運輸H+的方式為主動運輸,而K+借助鉀離子通道順濃度梯度運輸的方式是協助擴散,K+通過質子泵是逆濃度梯度運輸,方式也為主動運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2)研究發現質子泵是一種ATP酶,它可催化 ATP 分解成ADP 及無機磷,因此通過測定無機磷的變化量可判斷質子泵活力的高低。雷貝拉唑鈉是質子泵抑制劑類的胃酸抑制藥,研究發現楹樹提取物也可抑制胃酸分泌,欲探究楹樹提取物的作用機制和效果與雷貝拉唑鈉是否相同,利用大鼠胃壁細胞為實驗材料設計實驗,請寫出簡要的實驗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將生理狀態基本相似且良好的大鼠胃壁細胞隨機均分為A、B、C三組并置于等量的完全培養液中,同時檢測培養液中的無機磷的含量,然后A組不作處理,B組培養液中加入適量的雷貝拉唑鈉,C組培養液中加入等量的楹樹提取物,再將三組培養液置于相同且適宜的環境下培養,一段時間后檢測培養液中無機磷的含量并比較其變化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3)研究發現,當組胺與胃壁細胞膜上的 H2受體結合后,會活化胞內信號通路,促進含有質子泵的囊泡移動并與細胞膜融合,從而實現胃酸的分泌。已知藥物 H2RA可與H2受體結合,因此它能通過影響膜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減少胃酸分泌。有人推測楹樹提取物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機制可能與 H2RA相
質子泵(的分布或數量)
似。為探究該推測是否正確,科研人員利用細胞熒光染色法檢測胃壁細胞在不同狀態下質子泵的分布情況,結果如圖2 所示。
該實驗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楹樹提取物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機制與 H2RA不同
由題意可知,組胺與胃壁細胞膜上的 H2受體結合后,會促進含有質子泵的囊泡移動并與細胞膜融合,從而促進胃酸的分泌。而藥物 H2RA與H2受體結合,會減
少胃酸分泌,據此推測該藥物能通過影響膜上的質子泵(的分布和數量)來減少胃酸分泌。實驗結果表明,胃壁細胞在組胺刺激+楹樹提取物作用下與組胺刺激作用下膜上的質子泵分布情況相似,且與對照組不同,說明楹樹提取物不是通過影響膜上的質子泵來抑制胃酸分泌的。 據此可得出的結論:楹樹提取物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機制與 H2RA不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黄县| 华池县| 沅江市| 黄龙县| 阿拉尔市| 博乐市| 沛县| 竹山县| 焦作市| 修武县| 枞阳县| 普宁市| 桐柏县| 锡林郭勒盟| 民勤县| 济南市| 兰坪| 县级市| 龙门县| 白山市| 华坪县| 高平市| 溧水县| 曲阜市| 永定县| 东方市| 蕲春县| 昭觉县| 东乡| 镇安县| 普安县| 丰都县| 宁津县| 涡阳县| 乌拉特后旗| 绍兴市| 积石山| 南昌县| 鹿邑县| 红原县| 墨竹工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