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一單元 第2課時 組成細胞的無機物、糖類和脂質(課件 學案 練習,共3份)2026屆高中生物學大一輪復習(人教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一單元 第2課時 組成細胞的無機物、糖類和脂質(課件 學案 練習,共3份)2026屆高中生物學大一輪復習(人教版)

資源簡介

第2課時 組成細胞的無機物、糖類和脂質
選擇題1~2題,每小題5分,3~14題,每小題6分,共82分。
一、選擇題
1.(2021·天津,4)富營養(yǎng)化水體中,藻類是吸收磷元素的主要生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磷是組成藻類細胞的微量元素
B.磷是構成藻類生物膜的必要元素
C.藻類的ATP和淀粉都是含磷化合物
D.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磷循環(huán)在水生生物群落內完成
2.(2022·湖北,1)水是生命的源泉,節(jié)約用水是每個人應盡的責任,下列有關水在生命活動中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水是酶促反應的環(huán)境
B.參與血液中緩沖體系的形成
C.可作為維生素D等物質的溶劑
D.可作為反應物參與生物氧化過程
3.(2024·濰坊期末)糧食的儲存與水密切相關。唐《倉庫令》有租糧收納入倉時“皆令干凈”的記載。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入倉時曬干糧食是為了降低自由水含量
B.活性蛋白失去結合水后再得到水,蛋白活性不能恢復
C.曬干后的糧食中仍有水分子與蛋白質、脂肪等相結合
D.水分子間氫鍵不斷地斷裂與形成,維持了常溫下水的存在形態(tài)
4.(2024·福建寧德第一中學期中)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了鋅金屬的第一個伴侶蛋白ZNG1,它可將鋅運送到需要鋅的蛋白質處發(fā)揮作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鋅在細胞中的含量很少但功能不可替代,因此是組成細胞的微量元素
B.ZNG1運送鋅的功能與其氨基酸的排列順序及肽鏈的盤曲、折疊方式有關
C.該實例說明細胞中的無機鹽和有機物相互配合才能保證某些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
D.鋅是組成ZNG1的重要元素,說明無機鹽可以參與構成細胞內的重要化合物
5.(2024·重慶渝中區(qū)質檢)亳州“古井貢酒”生產發(fā)酵中需用麥芽漿,對萌發(fā)且?guī)в行⊙康拇篼湷浞盅心ズ螅^濾得到組織樣液。往組織樣液中加入下列試劑后振蕩搖勻,有關實驗現(xiàn)象及結論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若待測樣液中不含蛋白質,則加入雙縮脲試劑后樣液顏色不變
B.若加入蘇丹Ⅲ染液,溶液呈橘黃色,則說明發(fā)芽的大麥中含有脂肪
C.加入碘液,溶液呈藍色,說明發(fā)芽的大麥中含有淀粉
D.加入斐林試劑并水浴加熱,溶液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說明發(fā)芽的大麥中含有還原糖
6.(2024·湖南長郡中學校考)中醫(yī)是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之一, 中醫(yī)視甘薯為良藥,《本草綱目》記有“甘薯補虛,健脾開胃,強腎陰”。甘薯被人食用后不會出現(xiàn)在人體細胞內的糖是(  )
A.淀粉 B.果糖
C.脫氧核糖 D.葡萄糖
7.(2023·北京,1)PET-CT是一種使用示蹤劑的影像學檢查方法。所用示蹤劑由細胞能量代謝的主要能源物質改造而來,進入細胞后不易被代謝,可以反映細胞攝取能源物質的量。由此可知,這種示蹤劑是一種改造過的(  )
A.維生素 B.葡萄糖 C.氨基酸 D.核苷酸
8.(2023·新課標,1)葡萄糖是人體所需的一種單糖。下列關于人體內葡萄糖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葡萄糖是人體血漿的重要組成成分,其含量受激素的調節(jié)
B.葡萄糖是機體能量的重要來源,能經自由擴散通過細胞膜
C.血液中的葡萄糖進入肝細胞可被氧化分解或轉化為肝糖原
D.血液中的葡萄糖進入人體脂肪組織細胞可轉變?yōu)楦视腿?br/>9.某種脂質的分子結構式如圖所示(R表示化學基團)。下列關于該種脂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該種脂質具有儲能、保溫等功能
B.圖中分子由三分子脂肪酸和一分子甘油反應形成
C.該種脂質可能是構成細胞膜和多種細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D.該種脂質可促進人腸道對鈣、磷的吸收
10.(2024·新課標,1)大豆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大豆油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熔點較低,室溫時呈液態(tài)
B.大豆的蛋白質、脂肪和淀粉可在人體內分解產生能量
C.大豆中的蛋白質含有人體細胞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
D.大豆中的脂肪和磷脂均含有碳、氫、氧、磷4種元素
11.(2023·湖北,3)維生素D3可從牛奶、魚肝油等食物中獲取,也可在陽光下由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轉化而來,活化維生素D3可促進小腸和腎小管等部位對鈣的吸收。研究發(fā)現(xiàn),腎臟合成和釋放的羥化酶可以促進維生素D3的活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腎功能下降可導致機體出現(xiàn)骨質疏松
B.適度的戶外活動,有利于少年兒童的骨骼發(fā)育
C.小腸吸收鈣減少可導致細胞外液滲透壓明顯下降
D.腎功能障礙時,補充維生素D3不能有效緩解血鈣濃度下降
12.(2024·貴州,1)種子萌發(fā)形成幼苗離不開糖類等能源物質,也離不開水和無機鹽。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種子吸收的水與多糖等物質結合后,水仍具有溶解性
B.種子萌發(fā)過程中糖類含量逐漸下降,有機物種類不變
C.幼苗細胞中的無機鹽可參與細胞構建,水不參與
D.幼苗中的水可參與形成NADPH,也可參與形成NADH
13.科研人員將某油料作物種子置于條件適宜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定期檢測種子萌發(fā)過程中(含幼苗)脂肪的相對含量和種子干重,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c點幼苗開始進行光合作用
B.導致ab段種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C
C.ab段種子干重增加說明光合速率一定大于呼吸速率
D.在種子萌發(fā)初期,脂肪轉化為糖類可導致有機物的總量增加
14.(2025·河南適應性演練)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某傳統(tǒng)美食口味獨特,配料豐富(有海帶、面筋、粉條和香油等)。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海帶中的碘元素可用于合成甲狀腺激素
B.香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可用于合成磷脂
C.面筋中的蛋白質變性后生物活性喪失但理化性質不變
D.粉條中的淀粉徹底水解后可產生合成糖原的基本單位
二、非選擇題
15.(18分)土壤鹽漬化是指土壤底層或地下水的鹽分隨地下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發(fā)后,使鹽分積累在表層土壤中的過程。改善此問題的重要研究方向就是篩選耐鹽植物以及提高作物的耐鹽性。
(1)鹽漬化土壤中含有大量Na+、Cl-,它們在細胞中大量積累,會造成P、N等重要元素的虧缺,這些元素對植物的生長、發(fā)育具有重要作用,如N是構成蛋白質、核酸及____________(寫出2種即可)等化合物的重要元素。
(2)(8分)在鹽脅迫作用下,細胞內會出現(xiàn)許多過氧化物自由基,這些過氧化物自由基對細胞具有一定的危害,引起細胞損傷。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能夠與這些過氧化物自由基結合,對植物起到保護作用。因此,SOD含量也是判斷植物體耐鹽性的重要指標之一。研究人員利用不同濃度的鹽水來澆灌園林植物進行實驗。實驗設計5個處理,分別為鹽濃度1.8 g/kg(A)、鹽濃度2.4 g/kg(B)、鹽濃度3.2 g/kg(C)、鹽濃度3.8 g/kg(D),以清水為對照(CK),得到如圖實驗結果:
該實驗的自變量為____________。由實驗結果可知,以上樹種中適合作為濱海鹽漬土的綠化樹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個即可)。依據(j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分)為提高作物的耐鹽性,科學家進行了各方面的研究。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葡萄糖可以通過己糖激酶K(葡萄糖感受器)提高蘋果幼苗耐鹽性,請設計實驗驗證該結論(提供的實驗材料:蘋果幼苗若干、4%葡萄糖溶液、己糖激酶K抑制劑、200 mmol·L-1的NaCl溶液。已知可通過檢測葉片過氧化物MDA的含量作為細胞損傷指標),寫出實驗思路和預期結果。
實驗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預期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課時 組成細胞的無機物、糖類和脂質(解析版)
選擇題1~2題,每小題5分,3~14題,每小題6分,共82分。
一、選擇題
1.(2021·天津,4)富營養(yǎng)化水體中,藻類是吸收磷元素的主要生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磷是組成藻類細胞的微量元素
B.磷是構成藻類生物膜的必要元素
C.藻類的ATP和淀粉都是含磷化合物
D.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磷循環(huán)在水生生物群落內完成
答案 B
解析 磷屬于大量元素,A錯誤;淀粉只含有C、H、O三種元素,C錯誤。
2.(2022·湖北,1)水是生命的源泉,節(jié)約用水是每個人應盡的責任,下列有關水在生命活動中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水是酶促反應的環(huán)境
B.參與血液中緩沖體系的形成
C.可作為維生素D等物質的溶劑
D.可作為反應物參與生物氧化過程
答案 C
解析 血液中的緩沖對是由離子組成的,離子溶解在水中才能形成緩沖體系,B正確;維生素D屬于脂質,脂質通常不溶于水,C錯誤;水可作為反應物參與生物氧化過程,如有氧呼吸的第二階段,D正確。
3.(2024·濰坊期末)糧食的儲存與水密切相關。唐《倉庫令》有租糧收納入倉時“皆令干凈”的記載。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入倉時曬干糧食是為了降低自由水含量
B.活性蛋白失去結合水后再得到水,蛋白活性不能恢復
C.曬干后的糧食中仍有水分子與蛋白質、脂肪等相結合
D.水分子間氫鍵不斷地斷裂與形成,維持了常溫下水的存在形態(tài)
答案 C
解析 脂肪是疏水性物質,不與水結合,細胞內結合水的存在形式主要是水與蛋白質、多糖等相結合,C錯誤。
4.(2024·福建寧德第一中學期中)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了鋅金屬的第一個伴侶蛋白ZNG1,它可將鋅運送到需要鋅的蛋白質處發(fā)揮作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鋅在細胞中的含量很少但功能不可替代,因此是組成細胞的微量元素
B.ZNG1運送鋅的功能與其氨基酸的排列順序及肽鏈的盤曲、折疊方式有關
C.該實例說明細胞中的無機鹽和有機物相互配合才能保證某些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
D.鋅是組成ZNG1的重要元素,說明無機鹽可以參與構成細胞內的重要化合物
答案 D
解析 根據(jù)題意,ZNG1作為鋅的伴侶蛋白,可以運輸鋅,但鋅并不是組成ZNG1的元素,D錯誤。
5.(2024·重慶渝中區(qū)質檢)亳州“古井貢酒”生產發(fā)酵中需用麥芽漿,對萌發(fā)且?guī)в行⊙康拇篼湷浞盅心ズ螅^濾得到組織樣液。往組織樣液中加入下列試劑后振蕩搖勻,有關實驗現(xiàn)象及結論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若待測樣液中不含蛋白質,則加入雙縮脲試劑后樣液顏色不變
B.若加入蘇丹Ⅲ染液,溶液呈橘黃色,則說明發(fā)芽的大麥中含有脂肪
C.加入碘液,溶液呈藍色,說明發(fā)芽的大麥中含有淀粉
D.加入斐林試劑并水浴加熱,溶液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說明發(fā)芽的大麥中含有還原糖
答案 A
解析 若待測樣液中不含蛋白質,則加入雙縮脲試劑后樣液顯示的是雙縮脲試劑的顏色(藍色),A錯誤。
6.(2024·湖南長郡中學校考)中醫(yī)是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之一, 中醫(yī)視甘薯為良藥,《本草綱目》記有“甘薯補虛,健脾開胃,強腎陰”。甘薯被人食用后不會出現(xiàn)在人體細胞內的糖是(  )
A.淀粉 B.果糖
C.脫氧核糖 D.葡萄糖
答案 A
解析 果糖是單糖,可以被人體細胞吸收,B不符合題意;脫氧核糖是組成DNA分子的物質,動物和植物細胞都含有,C不符合題意;葡萄糖為單糖,動、植物細胞內都含有,D不符合題意。
7.(2023·北京,1)PET-CT是一種使用示蹤劑的影像學檢查方法。所用示蹤劑由細胞能量代謝的主要能源物質改造而來,進入細胞后不易被代謝,可以反映細胞攝取能源物質的量。由此可知,這種示蹤劑是一種改造過的(  )
A.維生素 B.葡萄糖 C.氨基酸 D.核苷酸
答案 B
解析 分析題意可知,該示蹤劑是由細胞能量代謝的主要能源物質改造而來,應是糖類;且又知該物質進入細胞后不易被代謝,可以反映細胞攝取能源物質的量,則該物質應是被稱為“生命的燃料”的葡萄糖,B符合題意。
8.(2023·新課標,1)葡萄糖是人體所需的一種單糖。下列關于人體內葡萄糖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葡萄糖是人體血漿的重要組成成分,其含量受激素的調節(jié)
B.葡萄糖是機體能量的重要來源,能經自由擴散通過細胞膜
C.血液中的葡萄糖進入肝細胞可被氧化分解或轉化為肝糖原
D.血液中的葡萄糖進入人體脂肪組織細胞可轉變?yōu)楦视腿?br/>答案 B
解析 葡萄糖是人體血漿的重要組成成分,血液中的糖稱為血糖,血糖含量受胰島素、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的調節(jié),A正確;葡萄糖是細胞生命活動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質,是機體能量的重要來源,葡萄糖通過細胞膜進入紅細胞屬于協(xié)助擴散,進入其他細胞一般通過主動運輸,B錯誤;血糖濃度升高時,在胰島素作用下,血糖可以進入肝細胞進行氧化分解或合成肝糖原,進入脂肪組織細胞轉變?yōu)楦视腿ィ珻、D正確。
9.某種脂質的分子結構式如圖所示(R表示化學基團)。下列關于該種脂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該種脂質具有儲能、保溫等功能
B.圖中分子由三分子脂肪酸和一分子甘油反應形成
C.該種脂質可能是構成細胞膜和多種細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D.該種脂質可促進人腸道對鈣、磷的吸收
答案 C
解析 具有儲能、保溫等功能的脂質是脂肪,脂肪含有C、H、O三種元素,該種脂質的組成元素含P,不是脂肪,A錯誤;結合A選項分析可知,圖中分子不是由三分子脂肪酸和一分子甘油反應形成的脂肪,B錯誤;該種脂質不可能是維生素D,維生素D能有效地促進人和動物腸道對鈣和磷的吸收,D錯誤。
10.(2024·新課標,1)大豆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大豆油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熔點較低,室溫時呈液態(tài)
B.大豆的蛋白質、脂肪和淀粉可在人體內分解產生能量
C.大豆中的蛋白質含有人體細胞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
D.大豆中的脂肪和磷脂均含有碳、氫、氧、磷4種元素
答案 D
解析 脂肪的組成元素只有C、H、O三種,D錯誤。
11.(2023·湖北,3)維生素D3可從牛奶、魚肝油等食物中獲取,也可在陽光下由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轉化而來,活化維生素D3可促進小腸和腎小管等部位對鈣的吸收。研究發(fā)現(xiàn),腎臟合成和釋放的羥化酶可以促進維生素D3的活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腎功能下降可導致機體出現(xiàn)骨質疏松
B.適度的戶外活動,有利于少年兒童的骨骼發(fā)育
C.小腸吸收鈣減少可導致細胞外液滲透壓明顯下降
D.腎功能障礙時,補充維生素D3不能有效緩解血鈣濃度下降
答案 C
解析 腎功能下降會導致維生素D3的活性下降,進而小腸和腎小管等部位對鈣的吸收減少,導致機體出現(xiàn)骨質疏松,A正確;因為陽光下皮膚中可以進行維生素D3的轉化,進而促進對鈣的吸收,因此適度的戶外活動,有利于少年兒童的骨骼發(fā)育,B正確;細胞外液滲透壓主要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提供,小腸吸收鈣減少并不會導致細胞外液滲透壓明顯下降,C錯誤;腎功能障礙時,維生素D3的活化受阻,只有活化的維生素D3才能促進小腸和腎小管等部位對鈣的吸收,因此補充維生素D3不能有效緩解血鈣濃度下降,D正確。
12.(2024·貴州,1)種子萌發(fā)形成幼苗離不開糖類等能源物質,也離不開水和無機鹽。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種子吸收的水與多糖等物質結合后,水仍具有溶解性
B.種子萌發(fā)過程中糖類含量逐漸下降,有機物種類不變
C.幼苗細胞中的無機鹽可參與細胞構建,水不參與
D.幼苗中的水可參與形成NADPH,也可參與形成NADH
答案 D
解析 種子吸收的水與蛋白質、多糖等物質結合后,失去了流動性和溶解性,這部分水以結合水的形式存在,成為生物體的構成成分,A、C錯誤;種子萌發(fā)過程中進行旺盛的細胞呼吸,因此糖類含量逐漸下降,并產生許多中間代謝產物,導致有機物種類增加,B錯誤;幼苗中的水可參與光合作用形成NADPH,也可通過有氧呼吸第二階段與丙酮酸反應生成NADH,D正確。
13.科研人員將某油料作物種子置于條件適宜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定期檢測種子萌發(fā)過程中(含幼苗)脂肪的相對含量和種子干重,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c點幼苗開始進行光合作用
B.導致ab段種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C
C.ab段種子干重增加說明光合速率一定大于呼吸速率
D.在種子萌發(fā)初期,脂肪轉化為糖類可導致有機物的總量增加
答案 D
解析 幼苗可以進行光合作用,當光合作用強度大于細胞呼吸強度時,有機物開始積累,所以c點后,幼苗光合作用強度大于細胞呼吸強度,種子干重增加,所以c點前幼苗已開始進行光合作用,A錯誤;種子萌發(fā)過程中,種子中的脂肪會轉變成糖類,脂肪含量減少,與同質量的脂肪相比,糖類含有較多的O原子,所以有機物的總量增加,因此導致ab段種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O,但是不能說明此時光合速率一定大于呼吸速率,B、C錯誤,D正確。
14.(2025·河南適應性演練)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某傳統(tǒng)美食口味獨特,配料豐富(有海帶、面筋、粉條和香油等)。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海帶中的碘元素可用于合成甲狀腺激素
B.香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可用于合成磷脂
C.面筋中的蛋白質變性后生物活性喪失但理化性質不變
D.粉條中的淀粉徹底水解后可產生合成糖原的基本單位
答案 C
解析 碘是構成甲狀腺激素的元素,海帶中的碘元素可用于合成甲狀腺激素,A正確;磷脂由甘油、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磷酸及其衍生物組成,香油中的脂肪屬于植物脂肪,植物脂肪一般為不飽和脂肪酸,B正確;蛋白質在高溫、過酸或過堿等條件下會因空間結構發(fā)生改變而變性,變性后的蛋白質其生物活性喪失,從而導致其理化性質發(fā)生改變,C錯誤;粉條中的淀粉徹底水解后可產生葡萄糖,葡萄糖是合成糖原的基本單位,D正確。
二、非選擇題
15.(18分)土壤鹽漬化是指土壤底層或地下水的鹽分隨地下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發(fā)后,使鹽分積累在表層土壤中的過程。改善此問題的重要研究方向就是篩選耐鹽植物以及提高作物的耐鹽性。
(1)鹽漬化土壤中含有大量Na+、Cl-,它們在細胞中大量積累,會造成P、N等重要元素的虧缺,這些元素對植物的生長、發(fā)育具有重要作用,如N是構成蛋白質、核酸及____________(寫出2種即可)等化合物的重要元素。
(2)(8分)在鹽脅迫作用下,細胞內會出現(xiàn)許多過氧化物自由基,這些過氧化物自由基對細胞具有一定的危害,引起細胞損傷。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能夠與這些過氧化物自由基結合,對植物起到保護作用。因此,SOD含量也是判斷植物體耐鹽性的重要指標之一。研究人員利用不同濃度的鹽水來澆灌園林植物進行實驗。實驗設計5個處理,分別為鹽濃度1.8 g/kg(A)、鹽濃度2.4 g/kg(B)、鹽濃度3.2 g/kg(C)、鹽濃度3.8 g/kg(D),以清水為對照(CK),得到如圖實驗結果:
該實驗的自變量為____________。由實驗結果可知,以上樹種中適合作為濱海鹽漬土的綠化樹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個即可)。依據(j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分)為提高作物的耐鹽性,科學家進行了各方面的研究。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葡萄糖可以通過己糖激酶K(葡萄糖感受器)提高蘋果幼苗耐鹽性,請設計實驗驗證該結論(提供的實驗材料:蘋果幼苗若干、4%葡萄糖溶液、己糖激酶K抑制劑、200 mmol·L-1的NaCl溶液。已知可通過檢測葉片過氧化物MDA的含量作為細胞損傷指標),寫出實驗思路和預期結果。
實驗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預期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某些磷脂、ATP、葉綠素 (2)樹種、鹽濃度 南洋杉、黃槿、山菅蘭 南洋杉、黃槿、山菅蘭的SOD含量均隨鹽濃度的上升而上升,表明這3種植物耐鹽性較強,適合在鹽度相對高的濱海鹽漬土生長 (3)將生長狀況相近的蘋果幼苗均分為四組,編號1、2、3、4。1組不做處理,2組加入200 mmol·L-1的NaCl溶液,3組加入200 mmol·L-1的NaCl溶液、4%葡萄糖溶液,4組加入200 mmol·L-1的NaCl溶液、4%葡萄糖溶液以及己糖激酶K抑制劑。將四組放在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然后檢測四組蘋果幼苗葉片中過氧化物MDA的含量 一段時間后葉片過氧化物MDA的含量為2組>4組>3組>1組
解析 (2)據(jù)圖可知,該實驗的自變量為樹種和鹽濃度。已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對植物起到保護作用,因此SOD含量可作為判斷植物體耐鹽性的重要指標之一。據(jù)圖可知,南洋杉、黃槿、山菅蘭的SOD含量均隨鹽濃度的上升而上升,表明這3種植物耐鹽性較強,適合在鹽度相對高的濱海鹽漬土生長,因此可作為濱海鹽漬土的綠化樹種。(3)本實驗的目的是驗證葡萄糖可以通過己糖激酶K(葡萄糖感受器)提高蘋果幼苗耐鹽性,因此自變量為不同鹽濃度下是否加入葡萄糖溶液及己糖激酶K是否發(fā)揮作用,因此實驗思路為將生長狀況相近的蘋果幼苗均分為四組,編號1、2、3、4。1組不做處理,2組加入200 mmol·L-1的NaCl溶液,3組加入200 mmol·L-1的NaCl溶液、4%葡萄糖溶液,4組加入200 mmol·L-1的NaCl溶液、4%葡萄糖溶液以及己糖激酶K抑制劑。將四組放在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然后檢測四組蘋果幼苗葉片中過氧化物MDA的含量;若葡萄糖可以通過己糖激酶K(葡萄糖感受器)提高蘋果幼苗耐鹽性,則4組己糖激酶K被己糖激酶K抑制劑抑制,不能使葡萄糖很好地發(fā)揮作用,因此葉片過氧化物MDA的含量高于3組、低于2組,1組為對照組,葉片過氧化物MDA的含量最低,因此一段時間后葉片過氧化物MDA的含量為2組>4組>3組>1組。第2課時 組成細胞的無機物、糖類和脂質
課標要求 1.說出細胞主要由C、H、O、N、P、S等元素構成。2.指出水大約占細胞重量的2/3,以自由水和結合水的形式存在,賦予了細胞許多特性,在生命活動中具有重要作用。3.舉例說出無機鹽在細胞內含量雖少,但與生命活動密切相關。4.概述糖類有多種類型,它們既是細胞的重要結構成分,又是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5.舉例說出不同種類的脂質對維持細胞結構和功能有重要作用。6.活動: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
考情分析 1.組成細胞的元素 2024·重慶·T2 2021·天津·T4
2.水和無機鹽 2024·貴州·T1 2024·新課標·T2 2022·全國甲·T1 2022·湖北·T1 2021·全國乙·T3 2021·河北·T19
3.糖類和脂質 2024·甘肅·T1 2024·新課標·T1 2023·北京·T1 2023·新課標·T1 2023·湖北·T3 2023·重慶·T2 2021·重慶·T1 2021·海南·T1
4.檢測糖類、脂肪和蛋白質 2022·海南·T10 2022·重慶·T11 2022·江蘇·T13
考點一 組成細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無機物
1.組成細胞的元素
(1)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在元素種類和含量上的關系
(2)組成細胞的元素的來源、分類和存在形式
2.組成細胞的化合物
3.細胞中的水
(1)細胞中水的存在形式和功能
(2)水的結構和性質
[提醒] 氫鍵是一種弱的靜電引力,氫鍵的大小介于化學鍵與范德華力之間。
(3)自由水/結合水與代謝、抗逆性的關系
4.細胞中的無機鹽
 ??紵o機鹽的功能
(1)由葡萄糖合成糖原的過程中一定有H2O產生(2021·山東,16A)( √ )
(2)無機鹽參與維持細胞的酸堿平衡,不參與有機物的合成(2020·江蘇,1C)( × )
提示 無機鹽也參與有機物的合成,如Mg2+參與構成葉綠素。
(3)在酸性土壤中,小麥可吸收利用土壤中N2和NO( × )
提示 小麥不能吸收N2。
細胞中水和無機鹽的作用
1.“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合理施肥是充分發(fā)揮肥料的增產作用,實現(xiàn)高產、穩(wěn)產、低成本的重要措施。農田施肥的同時,往往需要適當澆水,此時澆水的原因是什么?(答出1點即可)
提示 肥料中的礦質元素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作物的根系吸收。
2.Zn2+是激活色氨酸合成酶的必要成分,缺乏Zn2+會影響生長素合成導致植物生長受阻,通常會出現(xiàn)節(jié)間縮短,葉片變小呈簇生狀,俗稱“小葉病”。
(1)鋅屬于微量元素(填“大量元素”或“微量元素”),該現(xiàn)象說明無機鹽的作用是維持細胞和生物體的正常生命活動。
(2)為探究小葉病是否由缺鋅引起,對照組應使用完全培養(yǎng)液,實驗組使用缺鋅的完全培養(yǎng)液。實驗步驟:將長勢相同的幼苗分成兩等份,分別培養(yǎng)在上述兩種培養(yǎng)液中;放在適宜的條件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觀察幼苗的生長發(fā)育狀況。
(3)若實驗證明小葉病是由缺鋅引起的,從科學研究的嚴謹角度出發(fā),還應增加的實驗步驟是什么?增加步驟后的實驗結果是什么?
提示 在實驗組缺鋅的完全培養(yǎng)液中再加入一定量的含鋅的無機鹽,培養(yǎng)一段時間。一段時間后小葉病消失,植株恢復正常生長。
 驗證某礦質元素的生理功能的實驗設計
a.對照組:植物+完全培養(yǎng)液→正常生長。
b.實驗組
考向一 分析組成細胞的元素、化合物和無機物
1.(2024·重慶,2)如表據(jù)《中國膳食指南》得到女性3種營養(yǎng)元素每天推薦攝入量,據(jù)表推測,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元素 攝入量 年齡段 鈣(mg/d) 鐵(mg/d) 碘(μg/d)
0.5~1歲 350 10 115
25~30歲(未孕) 800 18 120
25~30歲(孕中期) 800 25 230
65~75歲 800 10 120
A.以單位體重計,嬰兒對碘的需求高于成人
B.與孕前期相比,孕中期女性對氧的需求量升高
C.對25歲與65歲女性,大量元素的推薦攝入量不同
D.即使按推薦量攝入鈣,部分女性也會因缺維生素D而缺鈣
答案 C
解析 由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嬰兒對碘每天的攝入量為115 μg,成人為120 μg,相差不大,但成人的體重遠高于嬰兒,所以以單位體重計,嬰兒對碘的需求高于成人,A正確;鐵是血紅蛋白的重要成分,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孕中期鐵的攝入量高于未孕,由此推測孕中期胎兒發(fā)育加快,孕婦的新陳代謝加快,與孕前期相比,孕中期女性對氧的需求量升高,B正確;大量元素主要有C、H、O、N、P、S、K、Ca、Mg,由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對25歲與65歲女性,鈣的推薦攝入量均為800 mg/d,C錯誤;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的吸收,所以即使按推薦量攝入鈣,部分女性也會因缺維生素D而缺鈣,D正確。
2.(2024·新課標,2)干旱缺水條件下,植物可通過減小氣孔開度減少水分散失。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葉片萎蔫時葉片中脫落酸的含量會降低
B.干旱缺水時進入葉肉細胞的CO2會減少
C.植物細胞失水時胞內結合水與自由水比值增大
D.干旱缺水不利于植物對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和運輸
答案 A
解析 脫落酸能促進葉片的衰老和脫落,在葉片萎蔫時,葉片中脫落酸的含量會增加,A錯誤。
3.(2022·全國甲,1)鈣在骨骼生長和肌肉收縮等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曬太陽有助于青少年骨骼生長,預防老年人骨質疏松。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中有以無機離子形式存在的鈣
B.人體內Ca2+可自由通過細胞膜的磷脂雙分子層
C.適當補充維生素D可以促進腸道對鈣的吸收
D.人體血液中鈣離子濃度過低易出現(xiàn)抽搐現(xiàn)象
答案 B
解析 人體內Ca2+不能自由通過細胞膜的磷脂雙分子層,需要載體協(xié)助,B錯誤。
考點二 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
1.細胞中的糖類
[注意] (1)半乳糖、乳糖并非動物細胞特有的糖類,乳糖也存在于連翹屬花的雄性器官中,并已從人心果樹的成熟果實中獲得。常春藤果實中存在游離的D 半乳糖。(2)果糖也不是植物細胞特有的。(3)糖原也能在細菌(如大腸桿菌)和個別植物(如甜玉米)中找到。(4)海洋無脊椎動物被囊類外套膜中含有相當多的纖維素。
[教材隱性知識] (1)源于必修1 P24“圖2-3”:構成淀粉、糖原和纖維素的基本單位都是葡萄糖分子,但是葡萄糖的數(shù)量、連接方式等不同。
(2)源于必修1 P25“批判性思維”:膳食纖維能夠促進胃腸的蠕動和排空。所以,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排便就會通暢,并且減少患大腸癌的機會,還有利于降低過高的血脂和血糖等,從而有利于維護心腦血管的健康、預防糖尿病、維持正常體重等。因此一些科學家把它稱作人類的“第七類營養(yǎng)素”。
2.細胞中的脂質
[教材隱性知識] (1)源于教材P26正文小字部分:構成脂肪的脂肪酸的種類和分子長短不相同,若脂肪酸長鏈中的碳原子之間都以單鍵連接,則為飽和脂肪酸,若脂肪酸長鏈中碳原子之間存在雙鍵,則為不飽和脂肪酸。植物脂肪大多數(shù)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在室溫時呈液態(tài),而大多數(shù)動物脂肪含有飽和脂肪酸,室溫時呈固態(tài)。
(2)源于必修1 P27“練習與應用·概念檢測”:磷脂是所有細胞(填“真核細胞”“原核細胞”或“所有細胞”)必不可少的脂質。
3.細胞中糖類與脂質的關系
(1)纖維素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2021·重慶,1A改編)( √ )
(2)糖類、脂質、蛋白質和核酸等有機物都是生物大分子(2020·江蘇,2B)( × )
提示 單糖、二糖和脂質等不是生物大分子。
(3)磷脂水解的終產物為甘油和脂肪酸(2020·海南,1B)( × )
提示 甘油和脂肪酸是脂肪水解的終產物。
(4)維生素D是構成骨骼的主要成分,缺乏維生素D會影響骨骼發(fā)育(2020·海南,1D)( × )
提示 CaCO3是構成骨骼的主要成分。
細胞中糖類和脂肪的比較及相互轉化
花生種子中儲藏的物質以脂肪(油)為主,并儲藏在細胞的油體(植物細胞的一種細胞器)中。種子萌發(fā)時,脂肪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脂肪酸和甘油又分別在多種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葡萄糖,最后轉變成蔗糖,并轉運至胚軸,供給胚的生長和發(fā)育。請回答下列問題:
(1)花生種子萌發(fā)初期(真葉長出之前),干重先增加、后減少,導致種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O(填“C”“N”或“O”)。真葉長出之后,干重增加,原因是真葉通過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機物(多于細胞呼吸消耗的有機物)。
(2)實驗證明,相同質量的脂肪徹底氧化分解所釋放的能量比糖類多。從化學元素含量上分析原因:脂肪分子中氧的含量遠遠低于糖類,而氫的含量更高。從氧化分解時消耗的氧氣多少的角度分析,相比于淀粉類作物種子,種植油料作物種子時,播種要淺一些(填“淺一些”或“深一些”)。
考向二 糖類、脂質的種類和作用
4.(2024·甘肅,1)甘肅隴南的“武都油橄欖”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其果肉呈黃綠色,子葉呈乳白色,均富含脂肪。由其生產的橄欖油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可廣泛用于食品、醫(yī)藥和化工等領域。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不飽和脂肪酸的熔點較低,不容易凝固,橄欖油在室溫下通常呈液態(tài)
B.蘇丹Ⅲ染液處理油橄欖子葉,在高倍鏡下可觀察到橘黃色的脂肪顆粒
C.油橄欖種子萌發(fā)過程中有機物的含量減少,有機物的種類不發(fā)生變化
D.脂肪在人體消化道內水解為脂肪酸和甘油后,可被小腸上皮細胞吸收
答案 C
解析 由題干可知,橄欖油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的熔點較低,不容易凝固,因此橄欖油在室溫下通常呈液態(tài),A正確;油橄欖子葉富含脂肪,脂肪可被蘇丹Ⅲ染液染成橘黃色,因此用蘇丹Ⅲ染液處理油橄欖子葉,在高倍鏡下可觀察到橘黃色的脂肪顆粒,B正確;由于細胞呼吸的消耗,油橄欖種子萌發(fā)過程中有機物的含量減少,但由于發(fā)生了有機物的分解,產生許多中間代謝產物,故有機物的種類增多,C錯誤;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與一分子甘油發(fā)生反應而形成的酯,脂肪在人體消化道內水解為脂肪酸和甘油后,可被小腸上皮細胞吸收,D正確。
5.(2023·重慶,2)幾丁質是昆蟲外骨骼和真菌細胞壁的重要成分。中國科學家首次解析了幾丁質合成酶的結構,進一步闡明了幾丁質合成的過程,該研究結果在農業(yè)生產上具有重要意義。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核是真菌合成幾丁質的控制中心
B.幾丁質是由多個單體構成的多糖物質
C.細胞通過跨膜運輸將幾丁質運到胞外
D.幾丁質合成酶抑制劑可用于防治病蟲害
答案 C
解析 據(jù)圖分析可知,幾丁質的合成是在細胞膜上進行的,所以幾丁質運到細胞外的過程沒有通過跨膜運輸,C錯誤。
考向三 糖類和脂質的相互轉化
6.(2024·連云港期中)如圖甲和圖乙分別表示油菜種子在發(fā)育和萌發(fā)過程中糖類和脂肪的變化曲線。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種子形成時,脂肪水解酶的活性較低
B.種子萌發(fā)時,脂肪轉變?yōu)榭扇苄蕴?,說明可溶性糖是種子生命活動的直接供能物質
C.甘油和脂肪酸組成的脂肪中氧的含量比糖類高,所以單位質量所含能量也比糖類多
D.種子發(fā)育過程中,由于可溶性糖更多地轉變?yōu)橹?,種子需要的氮元素增加
答案 A
解析 種子形成時,光合作用的產物往種子運輸,并在種子中儲存起來,而具有儲存功能的物質在此時水解比較弱,因此可推測此時脂肪水解酶的活性較低,A正確;種子萌發(fā)時,脂肪轉變?yōu)榭扇苄蕴?,但此時種子生命活動的直接供能物質是ATP,B錯誤;由于脂肪中的碳、氫比例高,所以單位質量的糖類和脂肪中,所含有的能量脂肪多于糖類,C錯誤;由圖甲可知,種子發(fā)育過程中,可溶性糖更多地轉變?yōu)橹?,脂肪的組成元素是C、H、O,故不會導致種子需要的氮元素增加,D錯誤。
 種子形成和萌發(fā)過程中糖類和脂質的變化
種子類型 變化 非油料作物種子(如小麥) 油料作物種子(如大豆)
種子形成時 可溶性糖(還原糖)→淀粉 糖類→脂肪
種子萌發(fā)時 淀粉→可溶性糖(還原糖) 脂肪→甘油、脂肪酸→糖類
種子形成時,光合作用產物的輸入導致其干重增加。種子萌發(fā)時,吸收水分導致其鮮重增加,非油料作物的種子進行細胞呼吸導致干重減少,油料作物種子萌發(fā)初期干重有所增加(是因為脂肪轉化為糖類的過程中增加了氧元素),然后再減少。
7.如圖是人體內葡萄糖轉化成脂肪的部分過程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葡萄糖和脂肪的元素組成相同
B.長期偏愛高糖膳食的人,圖示過程會加強,從而導致體內脂肪積累
C.若物質 X 能與脂肪酸結合生成脂肪,則 X 代表甘油
D.糖類可以轉化為脂肪,脂肪不能轉化為糖類
答案 D
解析 糖類在供應充足的情況下,可以大量轉化為脂肪,脂肪一般只在糖類供能不足時,才會分解供能,而且不能大量轉化為糖類,D錯誤。
考點三 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
1.還原糖的檢測
[提醒]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麥芽糖和乳糖等是還原糖,可以用斐林試劑檢測。蔗糖和所有的多糖都不具有還原性,不能與斐林試劑發(fā)生反應。
2.脂肪的檢測
(1)檢測原理:脂肪+蘇丹Ⅲ染液→橘黃色。
(2)檢測步驟
3.蛋白質的檢測
1.斐林試劑與雙縮脲試劑的區(qū)別
2.注意事項
(1)斐林試劑不可久置,否則Cu(OH)2沉淀到試管底部后無法使用。
(2)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肽鍵的化合物皆可與雙縮脲試劑產生紫色反應,顏色深淺與蛋白質濃度成正比。
(3)雙縮脲試劑使用時,B液過多會導致生成的藍色Cu(OH)2遮蓋產生的紫色。
(4)斐林試劑甲液和雙縮脲試劑A液完全相同,將斐林試劑乙液用蒸餾水稀釋5倍后便成為雙縮脲試劑B液,可用于蛋白質的檢測。
(5)物質檢測實驗一般不設立對照實驗,若需設立對照實驗,對照組應加入成分已知的物質,如驗證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質,對照組可加入稀釋的雞蛋清。
(1)觀察蘇丹Ⅲ染色的花生子葉細胞時,橘黃色顆粒大小不一是由取材不當引起的(2024·北京,14A)( × )
提示 橘黃色顆粒大小不一是由細胞中的脂肪含量不同引起的,不是取材不當引起。
(2)鑒定脂肪時,子葉臨時切片先用體積分數(shù)為50%的乙醇浸泡,再用蘇丹Ⅲ染液染色(2024·江蘇,3D)( × )
提示 鑒定脂肪時,子葉臨時切片先用蘇丹Ⅲ染液染色,然后用體積分數(shù)為50%的乙醇洗去浮色。
(3)蛋白質徹底水解的產物可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作用,產生紫色反應(2023·海南,2C)( × )
提示 蛋白質徹底水解的產物為氨基酸,不能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作用產生紫色反應。
(4)檢測生物組織中的還原糖實驗,在待測液中先加NaOH溶液,再加CuSO4溶液(2021·湖南,2A)( × )
提示 斐林試劑的甲液和乙液應混合使用,并現(xiàn)配現(xiàn)用。
(5)在新鮮的梨汁中加入斐林試劑,混勻后在加熱條件下由無色變成磚紅色(2020·江蘇,17A)( × )
提示 斐林試劑實際上是新配制的Cu(OH)2,呈藍色,不是無色。
考向四 還原糖、脂肪和蛋白質的檢測
8.(2022·江蘇,13)下列物質的鑒定實驗中所用試劑與現(xiàn)象對應關系錯誤的是(  )
A.還原糖-斐林試劑-磚紅色
B.DNA-臺盼藍染液-藍色
C.脂肪-蘇丹Ⅲ染液-橘黃色
D.淀粉-碘液-藍色
答案 B
解析 還原糖與斐林試劑在水浴加熱的條件下產生磚紅色沉淀,A正確;在沸水浴條件下,DNA與二苯胺反應呈現(xiàn)藍色,B錯誤;蘇丹Ⅲ染液將脂肪染成橘黃色,C正確;淀粉遇碘變藍,D正確。
9.(2022·重慶,11)在一定條件下,斐林試劑可與葡萄糖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去除沉淀后的溶液藍色變淺,測定其吸光值可用于計算葡萄糖含量。如表是用該方法檢測不同樣本的結果,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樣本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吸光值 0.616 0.606 0.595 0.583 0.571 0.564
葡萄糖含量(mg/mL) 0 0.1 0.2 0.3 0.4 0.5
A.斐林試劑與樣本混合后立即生成磚紅色沉淀
B.吸光值與樣本的葡萄糖含量有關,與斐林試劑的用量無關
C.若某樣本的吸光值為0.578,則其葡萄糖含量大于0.4 mg/mL
D.在一定范圍內葡萄糖含量越高,反應液去除沉淀后藍色越淺
答案 D
解析 斐林試劑可用于鑒定還原糖,在水浴加熱的條件下,會產生磚紅色沉淀,A錯誤;吸光值與溶液的濃度有關,故與樣本的葡萄糖含量和斐林試劑的用量均有關,B錯誤;由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葡萄糖含量越高,吸光值越小,若某樣本的吸光值為0.578,則其葡萄糖含量小于0.4 mg/mL,即葡萄糖含量在0.3 mg/mL~0.4 mg/mL之間,C錯誤。
一、過教材
1.下列關于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組成細胞的元素總能在無機環(huán)境中找到,體現(xiàn)了生物界與非生物界的統(tǒng)一性
B.在不同的細胞中各種化學元素的種類基本相同,但含量有差別
C.Ca、Fe、Zn、Mn、Cu、B是細胞中的微量元素
D.組成細胞的元素大多以離子的形式存在,根據(jù)含量分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E.肌肉細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機化合物是蛋白質
答案 CD
解析 Ca是細胞中的大量元素,C錯誤;組成細胞的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D錯誤。
2.下列關于物質鑒定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檢測還原糖時,要在加入斐林試劑甲液搖勻后,再加乙液
B.加入斐林試劑并水浴加熱,溶液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說明毒蠅傘中含有麥芽糖
C.鑒定蛋白質時,先加1 mL雙縮脲試劑A液搖勻,再加B液4滴搖勻,實質是在酸性環(huán)境下Cu2+與含肽鍵的物質發(fā)生紫色反應
D.斐林試劑和雙縮脲試劑的組成物質和濃度都相同,只是使用的方法不同
E.脂肪的檢測可以借助顯微鏡觀察被染成橘黃色的脂肪顆粒
F.脂肪鑒定實驗中50%酒精的作用是洗去切片上的浮色
答案 EF
解析 用斐林試劑鑒定還原糖時,應將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勻后再加入,A錯誤;加入斐林試劑并水浴加熱,溶液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說明毒蠅傘中含有還原糖,但不一定是麥芽糖,B錯誤;鑒定蛋白質時,實質是在堿性環(huán)境下Cu2+與含肽鍵的物質發(fā)生紫色反應,C錯誤;斐林試劑的乙液是質量濃度為0.05 g/mL的CuSO4溶液,雙縮脲試劑的B液是0.01 g/mL的CuSO4溶液,所以構成斐林試劑和雙縮脲試劑的CuSO4溶液濃度不同,D錯誤。
3.下列關于細胞中的水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同一株植物中,通常老葉細胞比幼葉細胞中自由水的含量高
B.水是極性分子決定其是細胞內良好的溶劑
C.水分子之間的氫鍵不斷地斷裂和形成,使水具有流動性
D.水有較高的比熱容,其溫度相對較難發(fā)生改變
E.細胞內的許多生化反應都需要結合水的參與
F.生物體內參與運輸營養(yǎng)物質和代謝廢物的水是自由水
G.結合水失去了流動性和溶解性,結合水的功能與自由水不同
H.種子萌發(fā)時自由水與結合水的比值比休眠時相對更高
I.儲藏農作物的種子時應保證其不含水分,使種子保持休眠狀態(tài),以達到長時間留種的目的
答案 AEI
解析 同一株植物中,幼葉細胞新陳代謝旺盛,細胞中自由水的含量通常高于老葉,A錯誤;細胞內的自由水參與許多生化反應,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E錯誤;因為細胞內自由水比例越大,細胞代謝越旺盛,因此,儲藏農作物的種子時應保證其含有較低的水分(不含水分會使種子失活),使種子保持休眠狀態(tài),以達到長時間留種的目的,I錯誤。
4.下列關于細胞中的無機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中的無機鹽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B.無機鹽在細胞中含量很少,所含元素都屬于微量元素
C.Mg2+是葉綠素的成分之一,缺少Mg2+影響光合作用
D.缺鐵性貧血是因為體內缺少鐵,血紅素合成受阻
E.能維持生物體的正常生命活動
F.能維持生物體內的正常酸堿平衡
G.哺乳動物血液中Ca2+濃度過高會發(fā)生抽搐
H.人體內Na+缺乏會引起神經、肌肉細胞的興奮性降低,最終引發(fā)肌肉酸痛、無力等
答案 ABG
解析 大多數(shù)無機鹽以離子形式存在,A錯誤;無機鹽在細胞中含量很少,但并非所含元素都屬于微量元素,如Ca屬于大量元素,B錯誤;哺乳動物血液中Ca2+濃度過低會發(fā)生抽搐,G錯誤。
5.下列關于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組成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的組成元素都是C、H、O
B.常見的單糖有果糖、核糖、葡萄糖等,可被人體直接吸收
C.乳糖可以被小腸上皮細胞直接吸收利用
D.淀粉和蔗糖均是谷物中含量豐富的多糖
E.生物體內的糖類絕大多數(shù)以多糖的形式存在
F.葡萄糖是細胞生命活動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質,常被形容為“生命的燃料”
G.核糖是構成HIV病毒遺傳物質的必需成分
H.多糖都可以作為細胞中的能源物質
I.糖原和淀粉的徹底水解產物雖然不同,但都是能源物質
J.肝糖原在適宜條件下能與斐林試劑反應產生磚紅色沉淀
K.纖維素先在人體腸道中水解為葡萄糖,再氧化分解提供能量
L.血糖濃度下降時,肝糖原水解為葡萄糖和果糖,使血糖濃度升高
M.幾丁質是一種廣泛存在于甲殼類動物和昆蟲外骨骼中的脂質
答案 BEFG
解析 糖類分子一般由C、H、O三種元素構成,組成脂質的化學元素主要是C、H、O,有些脂質還含有P和N,A錯誤;乳糖屬于二糖,二糖不能被細胞直接吸收,C錯誤;淀粉是谷物中含量豐富的多糖,蔗糖是二糖,D錯誤;纖維素是細胞壁的成分,不是能源物質,H錯誤;糖原和淀粉的水解產物均是葡萄糖,I錯誤;肝糖原不屬于還原糖,不能與斐林試劑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J錯誤;人體不能分解纖維素,K錯誤;血糖濃度下降時,肝糖原水解為葡萄糖,L錯誤;幾丁質是一種廣泛存在于甲殼類動物和昆蟲外骨骼中的多糖,M錯誤。
6.下列關于脂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脂質分子中氫的含量遠遠少于糖類,而氧的含量比糖類多
B.相同質量的糖原與脂肪比較,脂肪釋放的能量更多
C.脂肪是由三分子甘油與一分子脂肪酸組成的
D.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其熔點較高,易凝固
E.在動物皮下結締組織中含量豐富的儲能物質是糖原
F.肝糖原和磷脂共有的元素是C、H、O、N
G.磷脂分子由甘油、磷酸和脂肪酸等組成,廣泛分布于所有細胞中
H.某些糖類和脂質能作為細胞內的儲能物質
I.固醇包括了脂肪、性激素、維生素D
J.膽固醇是構成動物細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體內還參與血液中脂質的運輸
K.某些固醇類物質在細胞的調節(jié)等生命活動中具有重要功能
L.維生素D能有效地促進人和動物腸道對鈣和磷的吸收
M.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并且相互轉化程度相同
答案 BGHJKL
解析 脂質分子中氫的含量遠遠多于糖類,而氧的含量比糖類少,故細胞消耗等質量的脂質和糖類,脂質消耗的氧氣多,釋放的能量也多,A錯誤,B正確;脂肪是由一分子甘油與三分子脂肪酸組成的,C錯誤;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其熔點較低,不易凝固,一般在室溫下為液態(tài),D錯誤;在動物皮下結締組織中含量豐富的儲能物質是脂肪,E錯誤;肝糖原的組成元素是C、H、O,磷脂除了含有C、H、O外,還含有P甚至N,F(xiàn)錯誤;固醇包括了膽固醇、性激素、維生素D,I錯誤;糖類可以大量轉化為脂肪,而脂肪一般只在糖類代謝發(fā)生障礙,引起供能不足時才少量轉化為糖類,M錯誤。
二、過高考
(2021·河北,19節(jié)選)植物細胞中自由水的生理作用包括細胞內良好的溶劑;能夠參與生物化學反應;能為細胞提供液體環(huán)境;能運送營養(yǎng)物質和代謝廢物等(寫出兩點即可)。補充水分可以促進玉米根系對氮的吸收,提高植株氮供應水平。(共110張PPT)
組成細胞的無機物、糖類和脂質
生物





第2課時
課標要求
1.說出細胞主要由C、H、O、N、P、S等元素構成。
2.指出水大約占細胞重量的2/3,以自由水和結合水的形式存在,賦予了細胞許多特性,在生命活動中具有重要作用。
3.舉例說出無機鹽在細胞內含量雖少,但與生命活動密切相關。
4.概述糖類有多種類型,它們既是細胞的重要結構成分,又是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
5.舉例說出不同種類的脂質對維持細胞結構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6.活動: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
考情分析
1.組成細胞的元素 2024·重慶·T2 2021·天津·T4
2.水和無機鹽 2024·貴州·T1 2024·新課標·T2 2022·全國甲·T1 2022·湖北·T1 2021·全國乙·T3 2021·河北·T19
3.糖類和脂質 2024·甘肅·T1 2024·新課標·T1 2023·北京·T1 2023·新課標·T1 2023·湖北·T3 2023·重慶·T2 2021·重慶·T1 2021·海南·T1
4.檢測糖類、脂肪和蛋白質 2022·海南·T10 2022·重慶·T11 2022·江蘇·T13
內容索引
考點一 組成細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無機物
考點二 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
考點三 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
課時精練
組成細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無機物
< 考點一 >
必備知識
整合
1.組成細胞的元素
(1)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在元素種類和含量上的關系
統(tǒng)一
差異
(2)組成細胞的元素的來源、分類和存在形式
Fe、Mn、Zn、Cu、B、Mo
化合物
2.組成細胞的化合物

無機鹽
蛋白質
核酸
3.細胞中的水
(1)細胞中水的存在形式和功能
生物化學反應
液體環(huán)境
(2)水的結構和性質
流動性
比熱容
氫鍵是一種弱的靜電引力,氫鍵的大小介于化學鍵與范德華力之間。
(3)自由水/結合水與代謝、抗逆性的關系
旺盛



4.細胞中的無機鹽


葉綠素
血紅素
Na+缺乏
抽搐
酸堿平衡和滲透壓


常考無機鹽的功能
歸納總結
(1)由葡萄糖合成糖原的過程中一定有H2O產生(2021·山東,16A)(  )
(2)無機鹽參與維持細胞的酸堿平衡,不參與有機物的合成(2020·江蘇,1C)
(  )
提示 無機鹽也參與有機物的合成,如Mg2+參與構成葉綠素。

×
判斷正誤
提示 小麥不能吸收N2。
×
細胞中水和無機鹽的作用
1.“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合理施肥是充分發(fā)揮肥料的增產作用,實現(xiàn)高產、穩(wěn)產、低成本的重要措施。農田施肥的同時,往往需要適當澆水,此時澆水的原因是什么?(答出1點即可)
關鍵能力
提升
提示 肥料中的礦質元素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作物的根系吸收。
2.Zn2+是激活色氨酸合成酶的必要成分,缺乏Zn2+會影響生長素合成導致植物生長受阻,通常會出現(xiàn)節(jié)間縮短,葉片變小呈簇生狀,俗稱“小葉病”。
(1)鋅屬于 (填“大量元素”或“微量元素”),該現(xiàn)象說明無機鹽的作用是 。
(2)為探究小葉病是否由缺鋅引起,對照組應使用 培養(yǎng)液,實驗組使用 培養(yǎng)液。實驗步驟:將長勢相同的幼苗分成兩等份,分別培養(yǎng)在上述兩種培養(yǎng)液中;放在 的條件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觀察幼苗的生長發(fā)育狀況。
微量元素
維持細胞和生物體的正常生命活動
完全
缺鋅的完全
適宜
(3)若實驗證明小葉病是由缺鋅引起的,從科學研究的嚴謹角度出發(fā),還應增加的實驗步驟是什么?增加步驟后的實驗結果是什么?
提示 在實驗組缺鋅的完全培養(yǎng)液中再加入一定量的含鋅的無機鹽,培養(yǎng)一段時間。一段時間后小葉病消失,植株恢復正常生長。
驗證某礦質元素的生理功能的實驗設計
a.對照組:植物+完全培養(yǎng)液→正常生長。
b.實驗組
歸納總結
遷移應用
評價
考向一 分析組成細胞的元素、化合物和無機物
1.(2024·重慶,2)如表據(jù)《中國膳食指南》得到女性3種營養(yǎng)元素每天推薦攝入量,據(jù)表推測,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元素 攝入量 年齡段 鈣(mg/d) 鐵(mg/d) 碘(μg/d)
0.5~1歲 350 10 115
25~30歲(未孕) 800 18 120
25~30歲(孕中期) 800 25 230
65~75歲 800 10 120
A.以單位體重計,嬰兒對碘的需求高于成人
B.與孕前期相比,孕中期女性對氧的需求量升高
C.對25歲與65歲女性,大量元素的推薦攝入量不同
D.即使按推薦量攝入鈣,部分女性也會因缺維生素D而缺鈣
元素 攝入量 年齡段 鈣(mg/d) 鐵(mg/d) 碘(μg/d)
0.5~1歲 350 10 115
25~30歲(未孕) 800 18 120
25~30歲(孕中期) 800 25 230
65~75歲 800 10 120

由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嬰兒對碘每天的攝入量為115 μg,成人為120 μg,相差不大,但成人的體重遠高于嬰兒,所以以單位體重計,嬰兒對碘的需求高于成人,A正確;
元素 攝入量 年齡段 鈣(mg/d) 鐵(mg/d) 碘(μg/d)
0.5~1歲 350 10 115
25~30歲(未孕) 800 18 120
25~30歲(孕中期) 800 25 230
65~75歲 800 10 120
鐵是血紅蛋白的重要成分,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孕中期鐵的攝入量高于未孕,由此推測孕中期胎兒發(fā)育加快,孕婦的新陳代謝加快,與孕前期相比,孕中期女性對氧的需求量升高,B正確;
元素 攝入量 年齡段 鈣(mg/d) 鐵(mg/d) 碘(μg/d)
0.5~1歲 350 10 115
25~30歲(未孕) 800 18 120
25~30歲(孕中期) 800 25 230
65~75歲 800 10 120
大量元素主要有C、H、O、N、P、S、K、Ca、Mg,由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對25歲與65歲女性,鈣的推薦攝入量均為800 mg/d,C錯誤;
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的吸收,所以即使按推薦量攝入鈣,部分女性也會因缺維生素D而缺鈣,D正確。
元素 攝入量 年齡段 鈣(mg/d) 鐵(mg/d) 碘(μg/d)
0.5~1歲 350 10 115
25~30歲(未孕) 800 18 120
25~30歲(孕中期) 800 25 230
65~75歲 800 10 120
2.(2024·新課標,2)干旱缺水條件下,植物可通過減小氣孔開度減少水分散失。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葉片萎蔫時葉片中脫落酸的含量會降低
B.干旱缺水時進入葉肉細胞的CO2會減少
C.植物細胞失水時胞內結合水與自由水比值增大
D.干旱缺水不利于植物對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和運輸

脫落酸能促進葉片的衰老和脫落,在葉片萎蔫時,葉片中脫落酸的含量會增加,A錯誤。
3.(2022·全國甲,1)鈣在骨骼生長和肌肉收縮等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曬太陽有助于青少年骨骼生長,預防老年人骨質疏松。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中有以無機離子形式存在的鈣
B.人體內Ca2+可自由通過細胞膜的磷脂雙分子層
C.適當補充維生素D可以促進腸道對鈣的吸收
D.人體血液中鈣離子濃度過低易出現(xiàn)抽搐現(xiàn)象

人體內Ca2+不能自由通過細胞膜的磷脂雙分子層,需要載體協(xié)助,B
錯誤。
返回
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
< 考點二 >
必備知識
整合
1.細胞中的糖類
C、H、O
麥芽糖
乳糖
淀粉
纖維素
糖原
麥芽糖
幾丁質
葡萄糖
淀粉
糖原
(1)半乳糖、乳糖并非動物細胞特有的糖類,乳糖也存在于連翹屬花的雄性器官中,并已從人心果樹的成熟果實中獲得。常春藤果實中存在游離的D-半乳糖。(2)果糖也不是植物細胞特有的。(3)糖原也能在細菌(如大腸桿菌)和個別植物(如甜玉米)中找到。(4)海洋無脊椎動物被囊類外套膜中含有相當多的纖維素。
(1)源于必修1 P24“圖2-3”:構成淀粉、糖原和纖維素的基本單位都是葡萄糖分子,但是葡萄糖的數(shù)量、連接方式等不同。
(2)源于必修1 P25“批判性思維”:膳食纖維能夠促進胃腸的蠕動和排空。所以,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排便就會通暢,并且減少患大腸癌的機會,還有利于降低過高的血脂和血糖等,從而有利于維護心腦血管的健康、預防糖尿病、維持正常體重等。因此一些科學家把它稱作人類的“第七類營養(yǎng)素”。
教材隱性知識
2.細胞中的脂質
C、H、O
脂肪酸
甘油
儲能
保溫
緩沖
減壓
除了C、H、O外,還含有P甚至N
甘油
脂肪酸
磷酸
細胞膜
細胞器膜
C、H、O
膽固醇
動物細胞膜
血液中脂質的
運輸
生殖器官的
發(fā)育
生殖細胞的形成
(1)源于教材P26正文小字部分:構成脂肪的脂肪酸的種類和分子長短不相同,若脂肪酸長鏈中的碳原子之間都以單鍵連接,則為______
,若脂肪酸長鏈中碳原子之間存在雙鍵,則為 。植物脂肪大多數(shù)含有 ,在室溫時呈 ,而大多數(shù)動物脂肪含有 ,室溫時呈 。
(2)源于必修1 P27“練習與應用·概念檢測”:磷脂是 (填“真核細胞”“原核細胞”或“所有細胞”)必不可少的脂質。
教材隱性知識
飽和脂
肪酸
不飽和脂肪酸
不飽和脂肪酸
液態(tài)
飽和脂肪酸
固態(tài)
所有細胞
3.細胞中糖類與脂質的關系
脂肪
供能不足
大量
(1)纖維素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2021·重慶,1A改編)(  )
(2)糖類、脂質、蛋白質和核酸等有機物都是生物大分子(2020·江蘇,2B)
(  )
提示 單糖、二糖和脂質等不是生物大分子。

×
判斷正誤
(3)磷脂水解的終產物為甘油和脂肪酸(2020·海南,1B)(  )
提示 甘油和脂肪酸是脂肪水解的終產物。
×
判斷正誤
(4)維生素D是構成骨骼的主要成分,缺乏維生素D會影響骨骼發(fā)育
(2020·海南,1D)(  )
提示 CaCO3是構成骨骼的主要成分。
×
細胞中糖類和脂肪的比較及相互轉化
花生種子中儲藏的物質以脂肪(油)為主,并儲藏在細胞的油體(植物細胞的一種細胞器)中。種子萌發(fā)時,脂肪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脂肪酸和甘油又分別在多種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葡萄糖,最后轉變成蔗糖,并轉運至胚軸,供給胚的生長和發(fā)育。請回答下列問題:
(1)花生種子萌發(fā)初期(真葉長出之前),干重先增加、后減少,導致種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 (填“C”“N”或“O”)。真葉長出之后,干重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關鍵能力
提升
O
真葉通過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機物(多于細胞呼吸消耗的
有機物)
(2)實驗證明,相同質量的脂肪徹底氧化分解所釋放的能量比糖類多。從化學元素含量上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從氧化分解時消耗的氧氣多少的角度分析,相比于淀粉類作物種子,種植油料作物種子時,播種要 (填“淺一些”或“深一些”)。
脂肪分子中氧的含量遠遠低于糖類,而氫的
含量更高
淺一些
考向二 糖類、脂質的種類和作用
4.(2024·甘肅,1)甘肅隴南的“武都油橄欖”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其果肉呈黃綠色,子葉呈乳白色,均富含脂肪。由其生產的橄欖油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可廣泛用于食品、醫(yī)藥和化工等領域。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不飽和脂肪酸的熔點較低,不容易凝固,橄欖油在室溫下通常呈液態(tài)
B.蘇丹Ⅲ染液處理油橄欖子葉,在高倍鏡下可觀察到橘黃色的脂肪顆粒
C.油橄欖種子萌發(fā)過程中有機物的含量減少,有機物的種類不發(fā)生變化
D.脂肪在人體消化道內水解為脂肪酸和甘油后,可被小腸上皮細胞吸收

遷移應用
評價
由題干可知,橄欖油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的熔點較低,不容易凝固,因此橄欖油在室溫下通常呈液態(tài),A正確;
油橄欖子葉富含脂肪,脂肪可被蘇丹Ⅲ染液染成橘黃色,因此用蘇丹Ⅲ染液處理油橄欖子葉,在高倍鏡下可觀察到橘黃色的脂肪顆粒,B正確;
由于細胞呼吸的消耗,油橄欖種子萌發(fā)過程中有機物的含量減少,但由于發(fā)生了有機物的分解,產生許多中間代謝產物,故有機物的種類增多,C錯誤;
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與一分子甘油發(fā)生反應而形成的酯,脂肪在人體消化道內水解為脂肪酸和甘油后,可被小腸上皮細胞吸收,D正確。
5.(2023·重慶,2)幾丁質是昆蟲外骨骼和真菌細胞壁的重要成分。中國科學家首次解析了幾丁質合成酶的結構,進一步闡明了幾丁質合成的過程,該研究結果在農業(yè)生產上具有重要意義。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核是真菌合成幾丁質的控制中心
B.幾丁質是由多個單體構成的多糖物質
C.細胞通過跨膜運輸將幾丁質運到胞外
D.幾丁質合成酶抑制劑可用于防治病蟲害

據(jù)圖分析可知,幾丁質的合成是在細胞膜上進行的,所以幾丁質運到細胞外的過程沒有通過跨膜運輸,C錯誤。
考向三 糖類和脂質的相互轉化
6.(2024·連云港期中)如圖甲和圖乙分別表示油菜種子在發(fā)育和萌發(fā)過程中糖類和脂肪的變化曲線。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種子形成時,脂肪水解酶的活性較低
B.種子萌發(fā)時,脂肪轉變?yōu)榭扇苄?br/>糖,說明可溶性糖是種子生命活
動的直接供能物質
C.甘油和脂肪酸組成的脂肪中氧的含量比糖類高,所以單位質量所含能量也比
糖類多
D.種子發(fā)育過程中,由于可溶性糖更多地轉變?yōu)橹?,種子需要的氮元素增加

種子萌發(fā)時,脂肪轉變?yōu)榭扇苄蕴?,但此時種子生命活動的直接供能物質是ATP,B錯誤;
由于脂肪中的碳、氫比例高,所以單位質量的糖類和脂肪中,所含有的能量脂肪多于糖類,C錯誤;
種子形成時,光合作用的產物往種子運輸,并在種子中儲存起來,而具有儲存功能的物質在此時水解比較弱,因此可推測此時脂肪水解酶的活性較低,A正確;
由圖甲可知,種子發(fā)育過程中,可溶性糖更多地轉變?yōu)橹?,脂肪的組成元素是C、H、O,故不會導致種子需要的氮元素增加,D錯誤。
歸納總結
種子形成和萌發(fā)過程中糖類和脂質的變化
種子類型 變化 非油料作物種子(如小麥) 油料作物種子(如大豆)
種子形成時 可溶性糖(還原糖)→淀粉 糖類→脂肪
種子萌發(fā)時 淀粉→可溶性糖(還原糖) 脂肪→甘油、脂肪酸→糖類
種子形成時,光合作用產物的輸入導致其干重增加。種子萌發(fā)時,吸收水分導致其鮮重增加,非油料作物的種子進行細胞呼吸導致干重減少,油料作物種子萌發(fā)初期干重有所增加(是因為脂肪轉化為糖類的過程中增加了氧元素),然后再減少。
7.如圖是人體內葡萄糖轉化成脂肪的部分過程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葡萄糖和脂肪的元素組成相同
B.長期偏愛高糖膳食的人,圖示過程
會加強,從而導致體內脂肪積累
C.若物質 X 能與脂肪酸結合生成脂肪,則 X 代表甘油
D.糖類可以轉化為脂肪,脂肪不能轉化為糖類

糖類在供應充足的情況下,可以大量轉化為脂肪,脂肪一般只在糖類供能不足時,才會分解供能,而且不能大量轉化為糖類,D錯誤。
返回
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
< 考點三 >
必備知識
整合
1.還原糖的檢測
磚紅色
還原糖

紅色
沉淀
還原糖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麥芽糖和乳糖等是還原糖,可以用斐林試劑檢測。蔗糖和所有的多糖都不具有還原性,不能與斐林試劑發(fā)生反應。
2.脂肪的檢測
(1)檢測原理:脂肪+蘇丹Ⅲ染液→橘黃色。
(2)檢測步驟
蘇丹Ⅲ
50%的酒精
3.蛋白質的檢測
雙縮脲
紫色
1 mL
紫色
歸納總結
1.斐林試劑與雙縮脲試劑的區(qū)別
歸納總結
2.注意事項
(1)斐林試劑不可久置,否則Cu(OH)2沉淀到試管底部后無法使用。
(2)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肽鍵的化合物皆可與雙縮脲試劑產生紫色反應,顏色深淺與蛋白質濃度成正比。
(3)雙縮脲試劑使用時,B液過多會導致生成的藍色Cu(OH)2遮蓋產生的紫色。
(4)斐林試劑甲液和雙縮脲試劑A液完全相同,將斐林試劑乙液用蒸餾水稀釋5倍后便成為雙縮脲試劑B液,可用于蛋白質的檢測。
(5)物質檢測實驗一般不設立對照實驗,若需設立對照實驗,對照組應加入成分已知的物質,如驗證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質,對照組可加入稀釋的雞蛋清。
(1)觀察蘇丹Ⅲ染色的花生子葉細胞時,橘黃色顆粒大小不一是由取材不當引起的(2024·北京,14A)(  )
提示 橘黃色顆粒大小不一是由細胞中的脂肪含量不同引起的,不是取材不當引起。
×
判斷正誤
(2)鑒定脂肪時,子葉臨時切片先用體積分數(shù)為50%的乙醇浸泡,再用蘇丹Ⅲ染液染色(2024·江蘇,3D)(  )
提示 鑒定脂肪時,子葉臨時切片先用蘇丹Ⅲ染液染色,然后用體積分數(shù)為50%的乙醇洗去浮色。
×
判斷正誤
(3)蛋白質徹底水解的產物可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作用,產生紫色反應
(2023·海南,2C)(  )
提示 蛋白質徹底水解的產物為氨基酸,不能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作用產生紫色反應。
×
判斷正誤
(4)檢測生物組織中的還原糖實驗,在待測液中先加NaOH溶液,再加CuSO4溶液(2021·湖南,2A)(  )
提示 斐林試劑的甲液和乙液應混合使用,并現(xiàn)配現(xiàn)用。
×
(5)在新鮮的梨汁中加入斐林試劑,混勻后在加熱條件下由無色變成磚紅色(2020·江蘇,17A)(  )
提示 斐林試劑實際上是新配制的Cu(OH)2,呈藍色,不是無色。
×
判斷正誤
考向四 還原糖、脂肪和蛋白質的檢測
8.(2022·江蘇,13)下列物質的鑒定實驗中所用試劑與現(xiàn)象對應關系錯誤的是
A.還原糖-斐林試劑-磚紅色 B.DNA-臺盼藍染液-藍色
C.脂肪-蘇丹Ⅲ染液-橘黃色 D.淀粉-碘液-藍色

遷移應用
評價
還原糖與斐林試劑在水浴加熱的條件下產生磚紅色沉淀,A正確;
在沸水浴條件下,DNA與二苯胺反應呈現(xiàn)藍色,B錯誤;
蘇丹Ⅲ染液將脂肪染成橘黃色,C正確;
淀粉遇碘變藍,D正確。
9.(2022·重慶,11)在一定條件下,斐林試劑可與葡萄糖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去除沉淀后的溶液藍色變淺,測定其吸光值可用于計算葡萄糖含量。如表是用該方法檢測不同樣本的結果,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斐林試劑與樣本混合后立即生成磚紅色沉淀
B.吸光值與樣本的葡萄糖含量有關,與斐林試劑的用量無關
C.若某樣本的吸光值為0.578,則其葡萄糖含量大于0.4 mg/mL
D.在一定范圍內葡萄糖含量越高,反應液去除沉淀后藍色越淺
樣本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吸光值 0.616 0.606 0.595 0.583 0.571 0.564
葡萄糖含(mg/mL) 0 0.1 0.2 0.3 0.4 0.5

斐林試劑可用于鑒定還原糖,在水浴加熱的條件下,會產生磚紅色沉淀,A錯誤;
吸光值與溶液的濃度有關,故與樣本的葡萄糖含量和斐林試劑的用量均有關,B錯誤;
由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葡萄糖含量越高,吸光值越小,若某樣本的吸光值為0.578,則其葡萄糖含量小于0.4 mg/mL,即葡萄糖含量在0.3 mg/mL~0.4 mg/mL之間,C錯誤。
樣本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吸光值 0.616 0.606 0.595 0.583 0.571 0.564
葡萄糖含(mg/mL) 0 0.1 0.2 0.3 0.4 0.5
一、過教材
1.下列關于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敘述,錯誤的是
A.組成細胞的元素總能在無機環(huán)境中找到,體現(xiàn)了生物界與非生物界的統(tǒng)一性
B.在不同的細胞中各種化學元素的種類基本相同,但含量有差別
C.Ca、Fe、Zn、Mn、Cu、B是細胞中的微量元素
D.組成細胞的元素大多以離子的形式存在,根據(jù)含量分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E.肌肉細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機化合物是蛋白質


Ca是細胞中的大量元素,C錯誤;
組成細胞的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D錯誤。
2.下列關于物質鑒定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檢測還原糖時,要在加入斐林試劑甲液搖勻后,再加乙液
B.加入斐林試劑并水浴加熱,溶液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說明毒蠅傘中含有
麥芽糖
C.鑒定蛋白質時,先加1 mL雙縮脲試劑A液搖勻,再加B液4滴搖勻,實
質是在酸性環(huán)境下Cu2+與含肽鍵的物質發(fā)生紫色反應
D.斐林試劑和雙縮脲試劑的組成物質和濃度都相同,只是使用的方法不同
E.脂肪的檢測可以借助顯微鏡觀察被染成橘黃色的脂肪顆粒
F.脂肪鑒定實驗中50%酒精的作用是洗去切片上的浮色


用斐林試劑鑒定還原糖時,應將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勻后再加入,A錯誤;
加入斐林試劑并水浴加熱,溶液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說明毒蠅傘中含有還原糖,但不一定是麥芽糖,B錯誤;
鑒定蛋白質時,實質是在堿性環(huán)境下Cu2+與含肽鍵的物質發(fā)生紫色反應,C錯誤;
斐林試劑的乙液是質量濃度為0.05 g/mL的CuSO4溶液,雙縮脲試劑的B液是0.01 g/mL的CuSO4溶液,所以構成斐林試劑和雙縮脲試劑的CuSO4溶液濃度不同,D錯誤。
3.下列關于細胞中的水的說法,錯誤的是
A.同一株植物中,通常老葉細胞比幼葉細胞中自由水的含量高
B.水是極性分子決定其是細胞內良好的溶劑
C.水分子之間的氫鍵不斷地斷裂和形成,使水具有流動性
D.水有較高的比熱容,其溫度相對較難發(fā)生改變
E.細胞內的許多生化反應都需要結合水的參與
F.生物體內參與運輸營養(yǎng)物質和代謝廢物的水是自由水
G.結合水失去了流動性和溶解性,結合水的功能與自由水不同
H.種子萌發(fā)時自由水與結合水的比值比休眠時相對更高
I.儲藏農作物的種子時應保證其不含水分,使種子保持休眠狀態(tài),以達到長時
間留種的目的



同一株植物中,幼葉細胞新陳代謝旺盛,細胞中自由水的含量通常高于老葉,A錯誤;
細胞內的自由水參與許多生化反應,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E錯誤;
因為細胞內自由水比例越大,細胞代謝越旺盛,因此,儲藏農作物的種子時應保證其含有較低的水分(不含水分會使種子失活),使種子保持休眠狀態(tài),以達到長時間留種的目的,I錯誤。
4.下列關于細胞中的無機鹽的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中的無機鹽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B.無機鹽在細胞中含量很少,所含元素都屬于微量元素
C.Mg2+是葉綠素的成分之一,缺少Mg2+影響光合作用
D.缺鐵性貧血是因為體內缺少鐵,血紅素合成受阻
E.能維持生物體的正常生命活動
F.能維持生物體內的正常酸堿平衡
G.哺乳動物血液中Ca2+濃度過高會發(fā)生抽搐
H.人體內Na+缺乏會引起神經、肌肉細胞的興奮性降低,最終引發(fā)肌肉
酸痛、無力等



大多數(shù)無機鹽以離子形式存在,A錯誤;
無機鹽在細胞中含量很少,但并非所含元素都屬于微量元素,如Ca屬于大量元素,B錯誤;
哺乳動物血液中Ca2+濃度過低會發(fā)生抽搐,G錯誤。
5.下列關于糖的敘述,正確的是
A.組成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的組成元素都是C、H、O
B.常見的單糖有果糖、核糖、葡萄糖等,可被人體直接吸收
C.乳糖可以被小腸上皮細胞直接吸收利用
D.淀粉和蔗糖均是谷物中含量豐富的多糖
E.生物體內的糖類絕大多數(shù)以多糖的形式存在
F.葡萄糖是細胞生命活動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質,常被形容為“生命的
燃料”



G.核糖是構成HIV病毒遺傳物質的必需成分
H.多糖都可以作為細胞中的能源物質
I.糖原和淀粉的徹底水解產物雖然不同,但都是能源物質
J.肝糖原在適宜條件下能與斐林試劑反應產生磚紅色沉淀
K.纖維素先在人體腸道中水解為葡萄糖,再氧化分解提供能量
L.血糖濃度下降時,肝糖原水解為葡萄糖和果糖,使血糖濃度升高
M.幾丁質是一種廣泛存在于甲殼類動物和昆蟲外骨骼中的脂質

糖類分子一般由C、H、O三種元素構成,組成脂質的化學元素主要是C、H、O,有些脂質還含有P和N,A錯誤;
乳糖屬于二糖,二糖不能被細胞直接吸收,C錯誤;
淀粉是谷物中含量豐富的多糖,蔗糖是二糖,D錯誤;
纖維素是細胞壁的成分,不是能源物質,H錯誤;
糖原和淀粉的水解產物均是葡萄糖,I錯誤;
肝糖原不屬于還原糖,不能與斐林試劑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J錯誤;
人體不能分解纖維素,K錯誤;
血糖濃度下降時,肝糖原水解為葡萄糖,L錯誤;
幾丁質是一種廣泛存在于甲殼類動物和昆蟲外骨骼中的多糖,M錯誤。
6.下列關于脂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A.脂質分子中氫的含量遠遠少于糖類,而氧的含量比糖類多
B.相同質量的糖原與脂肪比較,脂肪釋放的能量更多
C.脂肪是由三分子甘油與一分子脂肪酸組成的
D.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其熔點較高,易凝固
E.在動物皮下結締組織中含量豐富的儲能物質是糖原
F.肝糖原和磷脂共有的元素是C、H、O、N
G.磷脂分子由甘油、磷酸和脂肪酸等組成,廣泛分布于所有細胞中


H.某些糖類和脂質能作為細胞內的儲能物質
I.固醇包括了脂肪、性激素、維生素D
J.膽固醇是構成動物細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體內還參與血液中脂質的
運輸
K.某些固醇類物質在細胞的調節(jié)等生命活動中具有重要功能
L.維生素D能有效地促進人和動物腸道對鈣和磷的吸收
M.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并且相互轉化程度相同




脂質分子中氫的含量遠遠多于糖類,而氧的含量比糖類少,故細胞消耗等質量的脂質和糖類,脂質消耗的氧氣多,釋放的能量也多,A錯誤,B正確;
脂肪是由一分子甘油與三分子脂肪酸組成的,C錯誤;
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其熔點較低,不易凝固,一般在室溫下為液態(tài),D錯誤;
在動物皮下結締組織中含量豐富的儲能物質是脂肪,E錯誤;
肝糖原的組成元素是C、H、O,磷脂除了含有C、H、O外,還含有P甚至N,F(xiàn)錯誤;
固醇包括了膽固醇、性激素、維生素D,I錯誤;
糖類可以大量轉化為脂肪,而脂肪一般只在糖類代謝發(fā)生障礙,引起供能不足時才少量轉化為糖類,M錯誤。
二、過高考
(2021·河北,19節(jié)選)植物細胞中自由水的生理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寫出兩點即可)。補充水分可以促進玉米根系對氮的 ,提高植株氮供應水平。
細胞內良好的溶
劑;能夠參與生物化學反應;能為細胞提供液體環(huán)境;能運送營養(yǎng)物質
和代謝廢物
吸收
返回
課時精練
對一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C C D A A B B
題號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C D C D D C
(1)某些磷脂、ATP、葉綠素
(2)樹種、鹽濃度 南洋杉、黃槿、山菅蘭 南洋杉、黃槿、山菅蘭的SOD含量均隨鹽濃度的上升而上升,表明這3種植物耐鹽性較強,適合在鹽度相對高的濱海鹽漬土生長
1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
(3)將生長狀況相近的蘋果幼苗均分為四組,編號1、2、3、4。1組不做處理,2組加入200 mmol·L-1的NaCl溶液,3組加入200 mmol·L-1的NaCl溶液、4%葡萄糖溶液,4組加入200 mmol·L-1的NaCl溶液、4%葡萄糖溶液以及己糖激酶K抑制劑。將四組放在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然后檢測四組蘋果幼苗葉片中過氧化物MDA的含量 一段時間后葉片過氧化物MDA的含量為2組>4組>3組>1組
1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
一、選擇題
1.(2021·天津,4)富營養(yǎng)化水體中,藻類是吸收磷元素的主要生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磷是組成藻類細胞的微量元素
B.磷是構成藻類生物膜的必要元素
C.藻類的ATP和淀粉都是含磷化合物
D.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磷循環(huán)在水生生物群落內完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磷屬于大量元素,A錯誤;
淀粉只含有C、H、O三種元素,C錯誤。

2.(2022·湖北,1)水是生命的源泉,節(jié)約用水是每個人應盡的責任,下列有關水在生命活動中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A.水是酶促反應的環(huán)境
B.參與血液中緩沖體系的形成
C.可作為維生素D等物質的溶劑
D.可作為反應物參與生物氧化過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血液中的緩沖對是由離子組成的,離子溶解在水中才能形成緩沖體系,B正確;
維生素D屬于脂質,脂質通常不溶于水,C錯誤;
水可作為反應物參與生物氧化過程,如有氧呼吸的第二階段,D正確。
答案
3.(2024·濰坊期末)糧食的儲存與水密切相關。唐《倉庫令》有租糧收納入倉時“皆令干凈”的記載。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入倉時曬干糧食是為了降低自由水含量
B.活性蛋白失去結合水后再得到水,蛋白活性不能恢復
C.曬干后的糧食中仍有水分子與蛋白質、脂肪等相結合
D.水分子間氫鍵不斷地斷裂與形成,維持了常溫下水的存在形態(tài)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脂肪是疏水性物質,不與水結合,細胞內結合水的存在形式主要是水與蛋白質、多糖等相結合,C錯誤。
答案

4.(2024·福建寧德第一中學期中)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了鋅金屬的第一個伴侶蛋白ZNG1,它可將鋅運送到需要鋅的蛋白質處發(fā)揮作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鋅在細胞中的含量很少但功能不可替代,因此是組成細胞的微量元素
B.ZNG1運送鋅的功能與其氨基酸的排列順序及肽鏈的盤曲、折疊方式有關
C.該實例說明細胞中的無機鹽和有機物相互配合才能保證某些生命活動的正常
進行
D.鋅是組成ZNG1的重要元素,說明無機鹽可以參與構成細胞內的重要化合物
根據(jù)題意,ZNG1作為鋅的伴侶蛋白,可以運輸鋅,但鋅并不是組成ZNG1的元素,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5.(2024·重慶渝中區(qū)質檢)亳州“古井貢酒”生產發(fā)酵中需用麥芽漿,對萌發(fā)且?guī)в行⊙康拇篼湷浞盅心ズ?,過濾得到組織樣液。往組織樣液中加入下列試劑后振蕩搖勻,有關實驗現(xiàn)象及結論的敘述,錯誤的是
A.若待測樣液中不含蛋白質,則加入雙縮脲試劑后樣液顏色不變
B.若加入蘇丹Ⅲ染液,溶液呈橘黃色,則說明發(fā)芽的大麥中含有脂肪
C.加入碘液,溶液呈藍色,說明發(fā)芽的大麥中含有淀粉
D.加入斐林試劑并水浴加熱,溶液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說明發(fā)芽的大麥中含有還原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若待測樣液中不含蛋白質,則加入雙縮脲試劑后樣液顯示的是雙縮脲試劑的顏色(藍色),A錯誤。
6.(2024·湖南長郡中學???中醫(yī)是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之一, 中醫(yī)視甘薯為良藥,《本草綱目》記有“甘薯補虛,健脾開胃,強腎陰”。甘薯被人食用后不會出現(xiàn)在人體細胞內的糖是
A.淀粉 B.果糖
C.脫氧核糖 D.葡萄糖

果糖是單糖,可以被人體細胞吸收,B不符合題意;
脫氧核糖是組成DNA分子的物質,動物和植物細胞都含有,C不符合題意;
葡萄糖為單糖,動、植物細胞內都含有,D不符合題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7.(2023·北京,1)PET-CT是一種使用示蹤劑的影像學檢查方法。所用示蹤劑由細胞能量代謝的主要能源物質改造而來,進入細胞后不易被代謝,可以反映細胞攝取能源物質的量。由此可知,這種示蹤劑是一種改造過的
A.維生素 B.葡萄糖 C.氨基酸 D.核苷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分析題意可知,該示蹤劑是由細胞能量代謝的主要能源物質改造而來,應是糖類;且又知該物質進入細胞后不易被代謝,可以反映細胞攝取能源物質的量,則該物質應是被稱為“生命的燃料”的葡萄糖,B符合題意。
8.(2023·新課標,1)葡萄糖是人體所需的一種單糖。下列關于人體內葡萄糖的敘述,錯誤的是
A.葡萄糖是人體血漿的重要組成成分,其含量受激素的調節(jié)
B.葡萄糖是機體能量的重要來源,能經自由擴散通過細胞膜
C.血液中的葡萄糖進入肝細胞可被氧化分解或轉化為肝糖原
D.血液中的葡萄糖進入人體脂肪組織細胞可轉變?yōu)楦视腿?br/>√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葡萄糖是人體血漿的重要組成成分,血液中的糖稱為血糖,血糖含量受胰島素、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的調節(jié),A正確;
葡萄糖是細胞生命活動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質,是機體能量的重要來源,葡萄糖通過細胞膜進入紅細胞屬于協(xié)助擴散,進入其他細胞一般通過主動運輸,B錯誤;
血糖濃度升高時,在胰島素作用下,血糖可以進入肝細胞進行氧化分解或合成肝糖原,進入脂肪組織細胞轉變?yōu)楦视腿?,C、D正確。
答案
9.某種脂質的分子結構式如圖所示(R表示化學基團)。下列關于該種脂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A.該種脂質具有儲能、保溫等功能
B.圖中分子由三分子脂肪酸和一分子甘油
反應形成
C.該種脂質可能是構成細胞膜和多種細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D.該種脂質可促進人腸道對鈣、磷的吸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具有儲能、保溫等功能的脂質是脂肪,脂肪含有C、H、O三種元素,該種脂質的組成元素含P,不是脂肪,A錯誤;
結合A選項分析可知,圖中分子不是由三分子脂肪酸和一分子甘油反應形成的脂肪,B錯誤;
該種脂質不可能是維生素D,維生素D能有效地促進人和動物腸道對鈣和磷的吸收,D錯誤。
10.(2024·新課標,1)大豆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大豆油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熔點較低,室溫時呈液態(tài)
B.大豆的蛋白質、脂肪和淀粉可在人體內分解產生能量
C.大豆中的蛋白質含有人體細胞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
D.大豆中的脂肪和磷脂均含有碳、氫、氧、磷4種元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脂肪的組成元素只有C、H、O三種,D錯誤。
11.(2023·湖北,3)維生素D3可從牛奶、魚肝油等食物中獲取,也可在陽光下由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轉化而來,活化維生素D3可促進小腸和腎小管等部位對鈣的吸收。研究發(fā)現(xiàn),腎臟合成和釋放的羥化酶可以促進維生素D3的活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腎功能下降可導致機體出現(xiàn)骨質疏松
B.適度的戶外活動,有利于少年兒童的骨骼發(fā)育
C.小腸吸收鈣減少可導致細胞外液滲透壓明顯下降
D.腎功能障礙時,補充維生素D3不能有效緩解血鈣濃度下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腎功能下降會導致維生素D3的活性下降,進而小腸和腎小管等部位對鈣的吸收減少,導致機體出現(xiàn)骨質疏松,A正確;
因為陽光下皮膚中可以進行維生素D3的轉化,進而促進對鈣的吸收,因此適度的戶外活動,有利于少年兒童的骨骼發(fā)育,B正確;
細胞外液滲透壓主要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提供,小腸吸收鈣減少并不會導致細胞外液滲透壓明顯下降,C錯誤;
腎功能障礙時,維生素D3的活化受阻,只有活化的維生素D3才能促進小腸和腎小管等部位對鈣的吸收,因此補充維生素D3不能有效緩解血鈣濃度下降,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2.(2024·貴州,1)種子萌發(fā)形成幼苗離不開糖類等能源物質,也離不開水和無機鹽。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種子吸收的水與多糖等物質結合后,水仍具有溶解性
B.種子萌發(fā)過程中糖類含量逐漸下降,有機物種類不變
C.幼苗細胞中的無機鹽可參與細胞構建,水不參與
D.幼苗中的水可參與形成NADPH,也可參與形成NAD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種子吸收的水與蛋白質、多糖等物質結合后,失去了流動性和溶解性,這部分水以結合水的形式存在,成為生物體的構成成分,A、C錯誤;
種子萌發(fā)過程中進行旺盛的細胞呼吸,因此糖類含量逐漸下降,并產生許多中間代謝產物,導致有機物種類增加,B錯誤;
幼苗中的水可參與光合作用形成NADPH,也可通過有氧呼吸第二階段與丙酮酸反應生成NADH,D正確。
13.科研人員將某油料作物種子置于條件適宜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定期檢測種子萌發(fā)過程中(含幼苗)脂肪的相對含量和種子干重,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c點幼苗開始進行光合作用
B.導致ab段種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C
C.ab段種子干重增加說明光合速率一定大
于呼吸速率
D.在種子萌發(fā)初期,脂肪轉化為糖類可導致有機物的總量增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種子萌發(fā)過程中,種子中的脂肪會轉變成糖類,脂肪含量減少,與同質量的脂肪相比,糖類含有較多的O原子,所以有機物的總量增加,因此導致ab段種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O,但是不能說明此時光合速率一定大于呼吸速率,B、C錯誤,D正確。
幼苗可以進行光合作用,當光合作用強度大于細胞呼吸強度時,有機物開始積累,所以c點后,幼苗光合作用強度大于細胞呼吸強度,種子干重增加,所以c點前幼苗已開始進行光合作用,A錯誤;
14.(2025·河南適應性演練)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某傳統(tǒng)美食口味獨特,配料豐富(有海帶、面筋、粉條和香油等)。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海帶中的碘元素可用于合成甲狀腺激素
B.香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可用于合成磷脂
C.面筋中的蛋白質變性后生物活性喪失但理化性質不變
D.粉條中的淀粉徹底水解后可產生合成糖原的基本單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碘是構成甲狀腺激素的元素,海帶中的碘元素可用于合成甲狀腺激素,A正確;
磷脂由甘油、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磷酸及其衍生物組成,香油中的脂肪屬于植物脂肪,植物脂肪一般為不飽和脂肪酸,B正確;
蛋白質在高溫、過酸或過堿等條件下會因空間結構發(fā)生改變而變性,變性后的蛋白質其生物活性喪失,從而導致其理化性質發(fā)生改變,C錯誤;
粉條中的淀粉徹底水解后可產生葡萄糖,葡萄糖是合成糖原的基本單位,D正確。
二、非選擇題
15.土壤鹽漬化是指土壤底層或地下水的鹽分隨地下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發(fā)后,使鹽分積累在表層土壤中的過程。改善此問題的重要研究方向就是篩選耐鹽植物以及提高作物的耐鹽性。
(1)鹽漬化土壤中含有大量Na+、Cl-,它們在細胞中大量積累,會造成P、N等重要元素的虧缺,這些元素對植物的生長、發(fā)育具有重要作用,如N是構成蛋白質、核酸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2種即可)等化合物的重要元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某些磷脂、ATP、葉綠素
(2)在鹽脅迫作用下,細胞內會出現(xiàn)許多過氧化物自由基,這些過氧化物自由基對細胞具有一定的危害,引起細胞損傷。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能夠與這些過氧化物自由基結合,對植物起到保護作用。因此,SOD含量也是判斷植物體耐鹽性
的重要指標之一。研究人員利用不同濃度的鹽水來澆灌園林植物進行實驗。實驗設計5個處理,分別為鹽濃度1.8 g/kg(A)、鹽濃度2.4 g/kg(B)、鹽濃度3.2 g/kg(C)、鹽濃度3.8 g/kg(D),以清水為對照(CK),得到如圖實驗結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該實驗的自變量為______________。由實驗結果可知,以上樹種中適合作為濱海鹽漬土的綠化樹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個即可)。依據(j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樹種、鹽濃度
南洋杉、黃槿、山菅蘭
南洋杉、黃槿、山菅蘭的SOD含量均隨鹽濃度的上升而上升,表明這3種植物耐鹽性較強,適合在鹽度相對高的濱海鹽漬土生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據(jù)圖可知,該實驗的自變量為樹種和鹽濃度。已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對植物起到保護作用,因此SOD含量可作為判斷植物體耐鹽性的重要指標之一。據(jù)圖可知,南洋杉、黃槿、山菅蘭的SOD
含量均隨鹽濃度的上升而上升,表明這3種植物耐鹽性較強,適合在鹽度相對高的濱海鹽漬土生長,因此可作為濱海鹽漬土的綠化樹種。
(3)為提高作物的耐鹽性,科學家進行了各方面的研究。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葡萄糖可以通過己糖激酶K(葡萄糖感受器)提高蘋果幼苗耐鹽性,請設計實驗驗證該結論(提供的實驗材料:蘋果幼苗若干、4%葡萄糖溶液、己糖激酶K抑制劑、200 mmol·L-1的NaCl溶液。已知可通過檢測葉片過氧化物MDA的含量作為細胞損傷指標),寫出實驗思路和預期結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實驗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預期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將生長狀況相近的蘋果幼苗均分為四組,編號1、2、3、4。1組不做處理,2組加入200 mmol·L-1的NaCl溶液,3組加入200 mmol·L-1的NaCl溶液、4%葡萄糖溶液,4組加入200 mmol·L-1的NaCl溶液、4%葡萄糖溶液以及己糖激酶K抑制劑。將四組放在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然后檢測四組蘋果幼苗葉片中過氧化物MDA的含量
一段時間后葉片過氧化物MDA的含量為2組>4組>3組>1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本實驗的目的是驗證葡萄糖可以通過己糖激酶K(葡萄糖感受器)提高蘋果幼苗耐鹽性,因此自變量為不同鹽濃度下是否加入葡萄糖溶液及己糖激酶K是否發(fā)揮作用,因此實驗思路為將生長狀況相近的蘋果幼苗均分為四組,編號1、2、3、4。1組不做處理,2組加入200 mmol·L-1的NaCl溶液,3組加入200 mmol·L-1的NaCl溶液、4%葡萄糖溶液,4組加入
200 mmol·L-1的NaCl溶液、4%葡萄糖溶液以及己糖激酶K抑制劑。將四組放在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然后檢測四組蘋果幼苗葉片中過氧化物MDA的含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若葡萄糖可以通過己糖激酶K(葡萄糖感受器)提高蘋果幼苗耐鹽性,則4組己糖激酶K被己糖激酶K抑制劑抑制,不能使葡萄糖很好地發(fā)揮作用,因此葉片過氧化物MDA的含量高于3組、低于2組,1組為對照組,葉片過氧化物MDA的含量最低,因此一段時間后葉片過氧化物MDA的含量為
2組>4組>3組>1組。
返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孝义市| 温泉县| 余江县| 南皮县| 长泰县| 九寨沟县| 毕节市| 东海县| 广汉市| 谷城县| 花莲县| 富阳市| 克拉玛依市| 陵川县| 红原县| 奎屯市| 阜新市| 临沂市| 沙洋县| 卫辉市| 泗洪县| 启东市| 浙江省| 拜泉县| 宜宾县| 凉城县| 诸城市| 兴业县| 英德市| 兴城市| 会理县| 马龙县| 武穴市| 格尔木市| 宣汉县| 师宗县| 麦盖提县| 喀喇沁旗| 万载县| 海阳市| 无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