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一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質量監測九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注意事項:1.用黑色簽字筆將答策直接寫在答題紙上,書寫在試題上的答案無效。2.答題前將密封線內的項目寫清楚。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題的4個備選答案中,只有1個是最符合題意的,將所選答案寫在答題紙對應的方格內,每小題2分,共40分)1.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刻苦訓練成就天才少女。在第33屆巴黎奧運會上,17歲的全紅嬋獲得女子跳水冠軍,成為中國奧運史上最年輕的三金王。她告訴我們做更好的自己,需要()A.接納自己的優點B,正確接受他人的評價C.不斷激發自己的潛能D.為他人、社會謀福祉2.余華和莫言的緣分始于文字,兩人一見如故,惺惺相情了30多年,兩個人都甘于寂寞,埋頭寫作,沒有太多朋友,實在無聊了,就給對方打電話。莫言曾在書中表白對余華的欣賞,還感概:余華的書少他一半,但影響力多他一半。而余華在面對激烈的“諾獎第一人之爭”時,不惜得罪一眾作家同行,力挺莫言。他們有聊不完的話題,就算相對無言也能心意相通。余華和莫言的友誼給我們的啟示()①友誼是一種親密的關系;②友誼是心靈的相通;③我們是平等的、雙向的;④競爭并不傷害友誼。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2024年12月4日,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一春節,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春節來臨,回家過年是中國人內心最熱切的期盼。因為()①家是我們心靈的港灣:②家里有溫暖和親情,沒有矛盾和沖突;③家是代代傳承、血脈相連的生活共同體;④只有回家,才能與雙親長輩保持親近、融洽的關系,傾聽他們的心聲。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九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第1頁共8頁4.帶著“讓每一分鐘都精彩,爭取把奧運獎牌的顏色變成金色”的共同追求,中國花樣游泳隊的姑娘們相互支持,并肩作戰,最終圓夢巴黎,創造歷史。她們的成功證明了()A.集體的力量來源于成員共同的目標和團結協作。B.美好集體激發成員張揚個性,注重自我:C.積極參與集體生活,個人的夢想就能實現;8D.有共同的目標和愿景,集體成員就能團結一致,取得成功。5.新修訂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第17條規定: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應當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提高自身網絡素養,規范自身使用網絡的行為,加強對未成年人使用網絡行為的教育、示范,引導和監督。此規定說明()。A.改府要加強監管,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B.青少年應遵守規則,提高網絡媒介素養;C.國家要完善相關法律,加強對未成年人的網絡保護;D.家長要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尊重、教育和引導未成年人。6.《道德與法治》課上,八年級1班的同學們分享了他們的寒假生活。以下片段告訴我們()小穆:我和父母一起準備年夜飯,我學會了包餃子。小靜:我參觀了“鐵道游擊隊紀念館”,感悟到了紅色精神的魅力。小李:有空就刷視頻,《哪吒2》我看了好幾遍,寒假作業沒有做完。①社會實踐是我們獲取知識的唯一源泉;②青少年要提高媒介素養,學會“信息節食”③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我們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④我們只能通過參觀走訪的方式參與社會生活,養成親社會習慣。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7.中央電視臺播出以“中華驕傲”為主題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主持人董卿采訪了96歲翻譯家許淵沖先生。采訪過程中,董卿3分鐘跪地三次,被網友稱贊為跪出了“最美中華驕傲”,因為()①尊重他人必定能贏得他人尊重;②尊重他人是一個人內在涵養的外在表現:③尊重他人,要學會換位思考,欣賞他人:④尊重使社會生活和諧融洽,維系良好人際關系,是社會文明的重要特征。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九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