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儲能學校2024學年九年級下學期開學考科學試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有15小題,共45分,每小題3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正確,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 “寒號鳥”的學名為復齒鼯鼠。為中國特有物種。它全身被毛,可滑翔飛行,每年繁殖一次,每胎通常產1~2仔,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寒號鳥”屬于鳥類B.“寒號鳥”體溫恒定,用肺呼吸C.“寒號鳥”的繁殖方式是胎生哺乳D."寒號鳥"身體的結構和功能基本單位是細胞【答案】A【知識點】生物的分類方法和分類單位【解析】【分析】 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體表有毛,牙齒分化,體腔內有膈,心臟四腔,用肺呼吸,大腦發達,體溫恒定,胎生、哺乳。【解答】 寒號鳥”能夠飛行,但不屬于鳥類,而是屬于哺乳類。主要理由是:寒號鳥”的生殖發育特點是胎生、哺乳,而不像鳥類那樣卵生,這一特征證明“寒號鳥”是名副其實的哺乳動物。故B、C、D正確不合題意,而A錯誤符合題意。故選A。2.(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如圖,在北半球用照相機對著北極星附近的星空長時間曝光拍攝,可得到以北極星為圓心的星跡影像,原因是 ( )A.地球繞著北極星運動 B.北極星位于銀河系中心C.恒星都繞著北極星公轉 D.地球的自轉軸對著北極星附近【答案】D【知識點】人類對宇宙的認識【解析】【分析】 北極星指示正北方向,而相機對準北極星,附近星辰軌跡則是以北極星為中心的同心圓。【解答】 A.地球繞著太陽運動,故A錯誤;B.太陽位于銀河系中心,故B錯誤;C.恒星都繞著太陽公轉,故C錯誤;D.地球的自轉軸正對著北極星,北極星位于北極點,故D正確。故選D。3.(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在我國古代,簡單機械就有了許多巧妙的應用,護城河上安裝的吊橋裝置就是一個例子,如圖所示。在拉起吊橋過程中( )A.吊橋是省力杠桿 B.A 點是吊橋的支點C.拉力的力臂先變小后變大 D.滑輪C起到省力的作用【答案】A【知識點】杠桿及其五要素;杠桿的平衡條件;力臂的畫法【解析】【分析】AB.杠桿轉動時圍繞著不動的點為支點,比較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從而確定杠桿的分類;C.力臂是從杠桿的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垂直距離;D.根據定滑輪的特點判斷。【解答】 AB.由圖可知吊橋繞著B點轉動,所以護城河上安裝的吊橋的支點是B點;在勻速拉起吊橋時,拉力的作用點是A點,阻力的作用點是橋AB的中點,過支點B做力作用線的垂線得到的線段,即為力臂,比較兩力臂的大小可知,它的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屬于一個省力杠桿,故A正確、B錯誤;C.根據力臂的定義可知,吊橋被拉起的過程中,拉力的力臂先變大后變小,故C錯誤;D.定滑輪的作用是改變力的方向,而不能省力,故D錯誤。故選A。4.(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一名初中生將2個雞蛋從地面舉高至頭頂,對這2個雞蛋做的功約為( )A.0.2J B.2J C.20J D.200J【答案】B【知識點】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根據W=Gh估算托起兩個雞蛋做的功。【解答】托起2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為1N,而初中生舉起手臂后的高度大約為2m。那么對2個雞蛋做功:W=Gh=1N×2m=2J。故選B。5.(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馬老師在抖音上買了一個葡萄酒電動開瓶器,通過正反轉按鈕可實現金屬螺旋旋入瓶塞和將瓶塞整體拔出,以下電路圖可實現上述功能的是()A. B. C. D.【答案】C【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設計【解析】【分析】 根據題意分析開關的連接方式、電動機的連接方式,然后選出正確的電路圖。【解答】 根據題意可知,開瓶器可以通過正轉按鈕和反轉按鈕可實現金屬螺旋旋入瓶塞和將瓶塞整體拔出,這說明兩種情況下通過電動機的電流是不同的,故C正確,而A、B、D錯誤。故選C。6.(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 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發生泥石流時,應使出吃奶的力氣拼命往下游方向逃生B.地震是地殼巖石在地球內力的作用下,發生斷裂或錯位而引起的震動現象C.“海底擴張說”解決了“大陸漂移說”動力來源問題D.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巖石圈由六大板塊組成,這些板塊“漂浮”在軟流層上【答案】A【知識點】地震的預報和防范;我國主要氣象災害與防災減災【解析】【分析】地殼運動是由內應力引起地殼結構改變、地殼內部物質變位的構造運動,它可以引起巖石圈的演變,促使大陸、洋底的增生和消亡,并形成海溝和山脈,同時還導致發生地震、火山爆發等。【解答】A. 泥石流中的物質主要是受重力作用而滾下來的,因此一定要避開低洼地區,同時馬上向與泥石流成垂直方向的一側山坡上面爬,絕對不能向泥石流的流動方向逃生,故A錯誤符合題意。B.地震是地殼變動的表現形式之一,是地殼在內力作用下發生斷裂或者錯位,引起了地面振動,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海底擴張說是海底地殼生長和運動擴張的一種學說,是對大陸漂移說的進一步發展,海底擴張促使大陸漂,解決了大陸漂移說的動力問題,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巖石圈由六大板塊組成,這些板塊“漂浮”在軟流層上,并且板塊之間還會相互運動,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A。7.(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如圖是我國某森林生態系統的碳循環示意圖。箭頭表示碳元素傳遞方向,字母表示碳元素傳遞途徑。下列各項敘述錯誤的是 ( )A.碳在生物與環境之間的循環主要是以二氧化碳循環的形式進行B.自然界中存在著的氧、氮、磷等元素的循環也同樣可以用此圖表示C.a途徑是通過光合作用實現的,b、d、g是通過呼吸作用實現的D.碳從植物體流入動物體主要是通過動物攝取食物中的有機物來實現【答案】B【知識點】自然界中的氧循環、碳循環和氮循環【解析】【分析】①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在不停的循環流動,物質循環是帶有全球性的,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間物質可以反復出現,反復利用.②綠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葉綠體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機物,并且把光能轉化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這個過程就叫光合作用③活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叫作呼吸作用.【解答】A.碳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之間的循環主要是通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進行,故A正確不合題意;B.物質循環示意圖主要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關系出發,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呼吸作用吸收氧氣,釋放二氧化碳,體現了綠色植物在維持自然界中的碳—氧平衡的作用,故B錯誤符合題意;C.由圖形分析已知,a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b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d表示動物的呼吸作用、g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呼吸作用),故C正確不合題意;D.碳元素在植物體內以含碳有機物的形式被動物攝食,并使得能量流入動物體內,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B。8.(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下列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鑒別碳酸鈉和氯化鈉溶液 加入硝酸銀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B 鑒別固體 NaNO3與NH4NO3 取樣,分別溶于水中,測量溶液溫度變化C 干燥二氧化碳氣體 將氣體通過濃H2SO4中后進行收集D 用稀硫酸溶液制取少量稀鹽酸 加入氯化鋇溶液直到不再產生沉淀后過濾A.A B.B C.C D.D【答案】A【知識點】物質的鑒別、推斷;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AB.鑒別物質種類時,要求出現明顯不同的現象;C.干燥氣體時,氣體不能與試劑反應;D.根據稀硫酸和氯化鋇的反應產物判斷。【解答】A.二者都與硝酸銀反應,且都生成白色沉淀,無法鑒別,故A錯誤符合題意;B.硝酸鈉溶于水時溫度沒有變化,硝酸銨溶于水時溫度降低,故B正確不合題意;C.濃硫酸具有吸水性,不和二氧化碳反應,可以干燥二氧化碳,故C正確不合題意;D.稀硫酸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和稀鹽酸,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A。9.(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如圖是一條剛裝好的家庭電路,在未裝保險絲之前,先把燈泡L0接在裝保險盒的兩個接線柱上,當只閉合S1時,L0正常發光;當只閉合S2時,L0和L2發光都偏暗;當只閉合S3時,L0不發光。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四只燈泡的額定電壓均為220V) ( )A.燈泡L1所在支路正常B.燈泡L2所在支路正常C.燈泡L3所在支路正常D.裝好保險絲,合上所有開關后,只有L2能正常發光【答案】B【知識點】家庭電路的組成與連接;家庭電路的故障分析【解析】【分析】 家庭電路一般由兩根進戶線(也叫電源線)、電能表、閘刀開關(現一般為空氣開關)漏電保護器、保險設備(空氣開關等其他類型符合標準的熔斷器)、用電器、插座、導線、開關等組成(大多為并聯,少數情況串聯) 。【解答】A. 在未裝保險絲之前,先把燈泡L0接在裝保險盒的兩個接線柱上,當只閉合S1時,L0正常發光;說明電壓全部給了L0, 說明 燈泡L1所在支路短路,A錯誤;B. 當只閉合S2時,L0和L2發光都偏暗;說明總電壓分給L0和L2兩個燈泡, 說明 燈泡L2所在支路正常 ,B正確;C. 當只閉合S3時,L0不發光。 說明 燈泡L3所在支路短斷路,C錯誤;D. 裝好保險絲,合上所有開關后,保險絲燒斷,其他的燈泡都不亮,因為L1短路,引起電流過大,D錯誤;故答案為:B10.(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如圖是科學實驗操作考試時某同學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人體口腔上皮細胞的物像,若從物像A變成物像B,需進行以下操作 ( )①低倍鏡換成高倍鏡 ②玻片向右下方移動 ③玻片向左上方移動 ④轉動細準焦螺旋A.①②④ B.②①④ C.③①④ D.①③④【答案】C【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解析】【分析】 要將物像A變成物像B,需進行的主要操作有:移動玻片→轉動轉換器→轉動細準焦螺旋。【解答】 顯微鏡觀察到的像是倒像,因此玻片的移動方向與物像的移動方向相反。故要將物像移到視野中央,③應向左上方移動玻片;再轉動裝轉換器,將①低倍物鏡換成高倍物鏡;物像放大后會不夠清晰,細準焦螺旋能小幅度的升降鏡筒,使物像更清晰,故最后④轉動細準焦螺旋,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11.(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晶體熔化實驗時用到的海波化學名為硫代硫酸鈉(Na2S2O3),其中硫代硫酸根離子(S2O32-)的結構與硫酸根類似,相當于將硫酸根中一個氧原子用硫原子替代,則S2O32-中硫元素的兩種化合價為( )A.+2、 +2 B.-2、 +4 C.-2、 +6 D.-2、 +8【答案】C【知識點】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解析】【分析】 根據硫代硫酸根離子 S2O32- 的結構與硫酸根離子類似,相當于將硫酸根離子中的一個氧原子用硫原子替代,結合原子團中元素的化合價代數和等于原子團的化合價,進行分析判斷。【解答】 硫代硫酸根離子的結構與硫酸根離子類似,相當于將硫酸根離子中的一個氧原子用硫原子替代,氧元素顯-2價,替代氧原子的硫原子的化合價為-2價;化合價的數值等于離子所帶電荷的數值,且符號一致,則硫代硫酸根顯-2價,其中一個硫原子顯-2價,氧元素顯-2價,設硫代硫酸根中一個硫原子的化合價是x,由原子團中元素的化合價代數和等于原子團的化合價,可得:x+(-2)+(-2)×3=-2,則x=+6價。故選C。12.(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鹽酸是實驗室的重要物質,能與許多物質反應。關于如圖的概念圖,下列描述中正確的是( )A.不可能是鹽類物質B.堿可以是可溶性堿,也可以是難溶性堿C.可能是硫酸鋇D.若D是紅色,則指示劑可能是無色酚酞試液【答案】B【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根據酸的化學通性分析判斷。【解答】A.碳酸鈉就是鹽,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氣體,故A錯誤;B.氫氧化銅為難溶性堿,氫氧化鈉為可溶性堿,二者都能與稀鹽酸反應,故B正確;C.硫酸鋇與稀鹽酸不反應,故C錯誤;D.若D是紅色,則指示劑可能是紫色石蕊試液,故D錯誤。故選B。13.(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如圖中X代表某一生物學概念,其內容包括①②③④等,下列與此概念相關的描述正確的是 ( )A.若X為細菌的細胞,則①~④可表示:成形的細胞核、細胞質、細胞膜、細胞壁B.若X表示寧波沿海能捕撈到的魚類資源,則①~④可表示墨魚、大黃魚、馬鮫魚、鯧鳊魚C.若X表示動物的主要組織,則①~④可表示保護組織、肌肉組織、結締組織、神經組織D.若X表示植物的生命活動,則①~④可表示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騰作用、根的吸收作用【答案】D【知識點】細胞的結構;組織;生命活動中物質與能量的變化【解析】【分析】根據生物學概念之間的關系分析判斷,【解答】A.細菌細胞中沒有成型的細胞核,故A錯誤;B. 墨魚是深海魚,不是近海魚類,故B錯誤;C. 若X表示動物的主要組織,則①~④可表示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結締組織、神經組織,故C錯誤;D.若X表示植物的生命活動,則①~④可表示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騰作用、根的吸收作用,故D正確。故選D。14.(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為比較金屬M與 Fe、Zn的金屬活動性強弱,實驗小組設計了如圖裝置。待甲中充分反應后打開K1,使甲中溶液全部進入乙中,乙中無明顯現象,打開K2使乙中溶液全部進入丙中,Zn片表面變黑(金屬片均足量)。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中反應后得到黃色溶液B.丙中反應后溶液質量減小C.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 Zn>Fe>MD.將M片和 Zn片互換位置仍能達到實驗目的【答案】C【知識點】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解析】【分析】 A.根據鐵與稀鹽酸的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分析;B.根據鋅與氯化亞鐵反應生成鐵和氯化鋅分析;C.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和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生成鹽和氫氣,排在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它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分析;D.根據將M片與Zn片互換位置,不能比較M與Fe的金屬活動性分析。【解答】A.甲中發生鐵與稀鹽酸的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溶液由無色變為淺綠色,故A錯誤;B.丙中發生鋅與氯化亞鐵反應生成鐵和氯化鋅,因為鋅的相對原子質量與鐵相比較大,所以反應后溶液的質量增大,故B錯誤;C.因為乙中無明顯現象,說明M與氯化亞鐵不反應,則M的金屬活動性比Fe小,故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Zn>Fe>M,故C正確;D.將M片與Zn片互換位置,只能得到Zn>Fe、Zn>M的結論,并不能比較M與Fe的金屬活動性,故D錯誤;故選C。15.(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已知圖甲中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為50Ω,圖乙為一個等邊三角形電阻,由一根導線和兩段阻值為1:2的金屬材料制成。當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為20Ω時,將兩觸頭直接接觸,閉合開關,電流表示數為0.6A;將兩觸頭分別接觸圖乙中a、c兩點,兩表示數不發生變化;將兩觸頭分別接觸a、b兩點,電流表示數變為0.4A。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三角形電阻中 ab段電阻可能是 bc段的兩倍B.兩觸頭分別接觸a、b時,移動滑片P到最左端,電流表示數為1.2AC.兩觸頭分別接觸b、c時,移動滑片P,滑動變阻器消耗的最大功率為3.6WD.兩觸頭分別接觸a、c時,移動滑片P到最右端,整個電路的總功率為2.4W【答案】D【知識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A.根據“ 將兩觸頭分別接觸圖乙中a、c兩點,兩表示數不發生變化 ”分析三角形電阻中導線的位置,進而確定ab和bc端的阻值之比;B. 將兩觸頭直接接觸,閉合開關,電流表示數為0.6A ,根據這個狀態利用歐姆定律計算出電源電壓。 兩觸頭分別接觸a、b時, 電流表示數變為0.4A ,根據這個狀態計算出三角形電阻的阻值。 兩觸頭分別接觸a、b時,移動滑片P到最左端, 此時只有三角形電阻,根據歐姆定律計算此時電流表的示數;C.當變阻器的阻值和與串聯的定值電阻阻值相等時,它的電功率最大;D. 兩觸頭分別接觸a、c時,移動滑片P到最右端, 根據計算此時電路的總功率。【解答】A.根據題意可知, 將兩觸頭分別接觸圖乙中a、c兩點,兩表示數不發生變化,說明ac之間阻值為零,那么ac應該為導線,那么ab段和bc段為電阻,二者的阻值之比為1:2,故A正確不合題意;B.將兩觸頭直接接觸,閉合開關,電流表示數為0.6A ,此時只有變阻器,那么電源電壓為:U總=I總R總=0.6A×20Ω=12V;將兩觸頭分別接觸a、b兩點,電流表示數變為0.4A,此時變阻器與三角形電阻串聯,則三角形電阻的阻值;兩觸頭分別接觸a、b時,移動滑片P到最左端, 此時只有三角形電阻,那么此時電流表的示數:,故B正確不合題意;C. 兩觸頭分別接觸b、c時,此時三角形電阻的阻值還是10Ω,當變阻器的阻值等于三角形的電阻10Ω時電功率最大,即:,故C正確不合題意;D. 兩觸頭分別接觸a、c時,三角形電阻為0,移動滑片P到最右端,此時變阻器的阻值為50Ω,則電路功率為:,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二、填空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空2分,共40分)16.(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周末,小科去超市采購了大米、豬肉、鯽魚、牛奶,準備做一頓午餐。(1)牛奶的外包裝是一種塑料制品,塑料屬于 (填“天然有機高分子”或“有機合成”)材料。(2)從均衡營養的角度考慮,你會建議小科再采購食材____(填字母)。A.雞蛋 B.豆腐 C.青菜(3)寧波禁止在超市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這舉措的意義是____(填字母)。A.增加超市收入 B.減少“白色污染”【答案】(1)有機合成(2)C(3)B【知識點】食物與營養;空氣污染與保護;塑料、橡膠、纖維等有機合成材料的特點【解析】【分析】 (1)根據材料的分類來分析;(2)根據人體所需的六大營養素來分析;(3)根據防治白色污染的措施來分析。【解答】 (1)塑料屬于有機合成材料;(2)大米富含糖類,豬肉富含無機鹽、油脂與蛋白質,鯽魚富含無機鹽、油脂與蛋白質,牛奶富含蛋白質、水等,還應補充維生素。雞蛋富含蛋白質,豆腐富含蛋白質,青菜富含維生素;故選C;(3)寧波禁止在超市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該舉措的意義是減少“白色污染”;故選B。17.(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焊接鋼軌時要用到鋁熱反應,其原理為(1)該反應屬于 、應(填基本反應類型)。(2)在該反應中 Al能奪取氧化鐵中的氧,說明 Al具有 性。【答案】(1)置換(2)還原【知識點】氧化反應;置換反應及其應用【解析】【分析】 (1)根據化學反應的特點來分析;(2)根據得氧、失氧來分析。【解答】 (1)由化學方程式可知,該反應是由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與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2)在該反應中Al能奪取氧化鐵中的氧,說明Al具有還原性。18.(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將質量初溫相同的鋁、銅、鐵三個球,浸沒在沸水中煮較長的一段時間,則三個球的溫度 (填“相同”或“不同”)。從沸水中吸熱最多的是 球。(已知 )【答案】相同;鋁【知識點】熱量的計算【解析】【分析】 利用控制變量法進行分析,結合熱量公式Q=cmΔt求解水溫度的變化,吸收的熱量。【解答】 由于熱傳遞的結果,所以煮較長的一段時間后三者的溫度一樣;根據熱量公式Q=cmΔt分析可知,三種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比熱容大的吸收的熱量多,比熱容小的吸收的熱量少,所以鋁球吸收的熱量最多,銅球吸收的熱量最少。19.(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小科、小紅、小剛為了在興趣課上表演化學魔術,用同樣材料但不同的方法制作了各自表演的道具:小科在一張濾紙上用酚酞繪制了一些圖案,用吹風機吹干備用,等表演時通過向濾紙上噴稀氫氧化鈉溶液,便可使白紙顯示神奇的紅色圖案;小紅在制作時用稀氫氧化鈉溶液繪制圖案,并自然晾干備用,等表演時噴灑酚酞試液便可達到同樣效果;(1)小剛對小紅的做法提出了質疑:NaOH 因吸收空氣中的CO2而變質,將導致表演失敗。但小紅認為沒有關系,因為她的理由是變質后生成的 ,其水溶液也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2)老師肯定了小紅的理由,但否定了小紅的做法,否定的理由與NaOH的 性有關。【答案】(1)碳酸鈉(2)腐蝕【知識點】堿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1)碳酸鈉雖然是鹽,但是它的水溶液呈堿性,可以使酚酞試液變紅;(2)根據氫氧化鈉的腐蝕性解答。【解答】(1)小對小紅的做法提出了質疑:NaOH 因吸收空氣中的CO2而變質,將導致表演失敗。但小紅認為沒有關系,因為她的理由是變質后生成的碳酸鈉,其水溶液也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2)氫氧化鈉具有強烈的腐蝕性,接觸皮膚或燒傷,因此:老師肯定了小紅的理由,但否定了小紅的做法,否定的理由與NaOH的腐蝕性有關。20.(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大S、小S是臺灣娛樂圈著名的藝人,1月29日,大S在已有感冒癥狀的情況下,從臺北飛往東京,2月1日被東京大醫院確診為甲流,后發展成肺炎,2月2日不幸因“敗血癥”離世。請回答下面的問題:(1)大小S是一對親姐妹,她們都有一張漂亮的“瓜子臉”,從遺傳學角度看,這是由 決定的;(2)甲流病毒侵入人體后,會觸發機體的免疫應答,在這個過程中,機體可能產生過度的炎癥反應。從免疫學角度看,侵入人體的甲流病毒稱為 (填“抗原”或“抗體”), “機體產生炎癥反應”屬于 免疫(填“特異性”或“非特異性”);(3)如果大S及時就醫,也許可以避免悲劇發生。若醫生通過靜脈注射給她進行針對性治療,則藥物從進入身體后到達肺部病灶需要進出心臟各幾次 ;(4)有專家稱:大S的情況應屬于甲流引發肺炎,出現肺部功能的損傷,導致呼吸衰竭,甲流病毒和繼發感染的細菌又在體內擴散,引發了不可控的炎癥風暴,最終導致多個器官的損傷和功能障礙(即“敗血癥”),死亡風險按小時遞增。以上事例說明:流感可能致命,為了避免這類悲劇發生,正確的做法是____,A.主觀上要高度重視,多休息B.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C.注射流感疫苗進行預防【答案】(1)基因(2)抗原;特異性(3)1(4)A【知識點】血液循環;人體的免疫功能;基因工程【解析】【分析】(1)基因控制生物的形狀;(2) 抗體就是病原體入體后,能夠刺激淋巴細胞產生一種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引起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叫抗原。特異性免疫具有特異性,只針對某一種特定的微生物而產生;非特異性免疫由于生來就有,所以反應種類有限。(3)根據血液循環的路徑解答;(4)根據對傳染性疾病的治療方法解答。【解答】(1)大小S是一對親姐妹,她們都有一張漂亮的“瓜子臉”,從遺傳學角度看,這是由基因決定的;(2)從免疫學角度看,侵入人體的甲流病毒稱為抗原, “機體產生炎癥反應”屬于特異性免疫;(3) 救治新冠肺炎患者時,醫生給予手臂靜脈注射藥物先經上腔靜脈到達右心房、右心室,再由右心室經肺動脈到達肺部病灶。可見藥物到達肺部病灶處需經過心臟1次。(4)流感可能致命,為了避免這類悲劇發生,正確的做法是:主觀上要高度重視,多休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注射流感疫苗進行預防,故選ABC。21.(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有一包固體粉末A,可能含有碳酸鈉、氧化鐵、硫酸鈉、硫酸銅中的一種或集中。為了確定其成分,小寧進行了如下實驗,現象如圖所示(部分生成物未標出,假設每步反應都充分進行)。(1)寫出紅褐色沉淀B的化學式 。(2)固體粉末A中存在的物質是 (寫化學式)。(3)寫出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 。【答案】(1)Fe(OH)3(2)Fe2O3、Na2SO4(3)Na2SO4+Ba(OH)2═BaSO4↓+2NaOH【知識點】物質的鑒別、推斷【解析】【分析】 根據硫酸銅溶液顯藍色,氧化鐵和鹽酸反應會生成黃色的氯化鐵溶液,氯化鐵和堿反應會生成紅褐色的氫氧化鐵沉淀,硫酸根離子和鋇離子反應會生成不溶于稀鹽酸白色硫酸鋇沉淀等知識進行分析。【解答】 固體粉末中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得到固體A和無色溶液,所以固體粉末中一定不含硫酸銅,固體A為氧化鐵。氧化鐵與稀鹽酸反應生成了黃色氯化鐵溶液和水。無色溶液加入氫氧化鋇會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不溶于稀鹽酸,該沉淀為硫酸鋇,所以固體粉末中一定含有硫酸鈉,不含有碳酸鈉。硫酸鈉與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氫氧化鈉,氫氧化鈉與氯化鐵反應生成紅褐色的氫氧化鐵沉淀和氯化鈉,所以紅褐色沉淀B為氫氧化鐵沉淀。(1)紅褐色沉淀B是氫氧化鐵,化學式是Fe(OH)3;(2)固體粉末A中存在的物質是氧化鐵和硫酸鈉,化學式分別是Fe2O3、Na2SO4。(3)反應②是硫酸鈉與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氫氧化鈉,化學方程式是Na2SO4+Ba(OH)2═BaSO4↓+2NaOH。22.(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如圖所示, 此時物體A 相對于地面靜止,物體B 以0.1m/s的速度在物體A 表面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不計彈簧測力計、滑輪和繩子的自重及滑輪和繩子之間的摩擦)。(1)彈簧測力計讀數為為 N;(2)物體A和地面之間的摩擦力 N;(3)如果增大F2,物體A是否有可能向左運動 (填“有可能”或“不可能”)。【答案】(1)9(2)2(3)不可能,AB間,以及A與地面間摩擦力不變,A仍舊靜止。【知識點】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解析】【分析】 (1)不計彈簧測力計、滑輪和繩子的自重及滑輪和繩子之間的摩擦,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即定滑輪受到向左的拉力等于拉力F2的3倍;(2)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的趨勢時,則兩物體之間就產生摩擦力;根據運動趨勢判斷出摩擦力的方向,根據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判斷物體B對物體A的摩擦力的大小;(3)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先分析A受到B的摩擦力的大小變化,再確定A的運動狀態是否變化。【解答】 (1)根據圖片可知,左邊滑輪上有三段繩子,則三段繩子的拉力和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即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3F2=3×3N=9N;(2)根據圖片可知,水平使用滑輪組,承擔拉力的繩子段數n=2,那么fB=2F2=2×3N=6N,則物體A和地面之間的摩擦力:f=fB-F1=6N-4N=2N;(3)如果增大F2,B將做加速運動,B對A的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B與A之間的摩擦力不變,A受力不變,同理可知,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也不變,即A的受力情況不變,還是處于靜止狀態。三、實驗與探究題(本大題共5小題,除注明處外,其余每空2分,共38分)23.(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小科在實驗室發現一枚鋼針,為能快速利用小磁針判斷,小科畫出思維導圖,并按圖進行了科學實驗,則①處應該填 ;請用線把另兩個實驗結果與相應的結論相連。【答案】a【知識點】磁體、磁極、磁化;磁極間的相互作用;物體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斷方法;磁場和磁感線【解析】【分析】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磁鐵具有磁性,磁性是指吸引鐵鈷鎳等物質的性質;【解答】小科在實驗室發現一枚鋼針,為能快速利用小磁針判斷,小科畫出思維導圖,并按圖進行了科學實驗,則①處應該填 a,因為a端靠近N極,相互吸引,a端靠近S極,相互吸引,鋼棒無磁性;相互排斥,鋼棒有磁性,a端是S極;相互排斥,鋼棒有磁性,a端是N極;故答案為:a;24.(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除H2、CO能還原氧化銅外,CH4及其它一些具有還原性的氣體也能與氧化銅發生反應。如:加熱時,CH4能與CuO反應生成 Cu、CO2和H2O。某拓展小組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實驗裝置(夾持裝置省略),分別對有關氣體問題進行探究。請按要求回答相關問題。(1)【探究Ⅰ】對已知氣體性質的探究。將CH4氣體按如圖所示裝置進行規范實驗,可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有____;A.A裝置中的黑色粉末變成光亮的紅色物質B.B裝置中的固體由白色變藍色C.C裝置中溶液變渾濁(2)【探究Ⅱ】對氣體組成的探究。氣體X可能由H2、CH4中的一種或兩種組成,同學們按如圖所示實驗裝置對其組成進行探究。①若C裝置中溶液變渾濁,根據 定律可知,氣體X中含有 ;②根據B裝置中的固體由白色變藍色的現象,得出氣體X中含有H2的結論,此結論 (填“正確”或“錯誤”) (1分),理由是 .(3)【探究Ⅲ】對未知氣體的探究。將某火箭燃料X通過如圖所示裝置,觀察到A裝置中的黑色粉末變成光亮的紅色物質;B裝置中的固體由白色變藍色,C裝置中溶液不變渾濁。C中導出的氣體是空氣中含量最多的物質。已知燃料X是由2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其相對分子質量為32.根據現象及信息推斷并寫出A裝置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答案】(1)A;B;C(2)質量守恒定律;CH4;錯誤;因為 加熱時,CH4能與CuO反應生成 Cu、CO2和H2O,也有水產生;(3)N2H4+2CuO2Cu+2H2O+N2;【知識點】化合物之間的相互轉化;還原反應與金屬的冶煉【解析】【分析】 金屬冶煉,是把金屬從化合態變為游離態的過程,常用方法為用碳、一氧化碳、氫氣等還原劑與金屬氧化物在高溫下發生還原反應,獲得金屬單質。【解答】(1) 加熱時,CH4能與CuO反應生成 Cu、CO2和H2O。 所以ABC的現象都有;(2) ①若C裝置中溶液變渾濁,說明產生二氧化碳氣體,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定律可知,氣體X中含有CH4;②根據B裝置中的固體由白色變藍色的現象,得出氣體X中含有H2的結論,此結論錯誤,理由是因為 加熱時,CH4能與CuO反應生成 Cu、CO2和H2O。 也有水產生;(3)B裝置中的固體由白色變藍色 說明X中有H元素; C中導出的氣體是空氣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氮氣,說明X中有N元素, 已知燃料X是由2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其相對分子質量為32 可知該物質為N2H4;所以化學方程式為N2H4+2CuO2Cu+2H2O+N2;故答案為:(1)ABC(2)質量守恒定律;CH4;錯誤;因為 加熱時,CH4能與CuO反應生成 Cu、CO2和H2O, 也有水產生;(3)N2H4+2CuO2Cu+2H2O+N2;25.(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在研究電流與電阻關系的實驗中,小能設計了如圖電路進行實驗。實驗組別 1 2 3電阻 R/Ω 20 10 5電流 I/A 0.10 0.20 0.40(1)閉合開關前經檢查發現電路連接錯誤,請你幫助小能改正(只改一條導線,錯誤處打×)。(2)本實驗中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是 、 。(3)小寧完成了表中第1組實驗后,想把20歐的電阻換成10歐的電阻繼續實驗,從操作規范和器材安全角度考慮,以下操作順序最合理的順序是____。①閉合開關; ②斷開開關 ③記錄電流表示數;④將滑動變阻器滑片移到最右端; ⑤取下20Ω的電阻,接入 10Ω的電阻:⑥眼睛看著電壓表,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到適當位置。A.②⑤④①⑥③ B.②⑤①④⑥③ C.②④①⑤⑥③(4)小寧完成三次實驗后將數據填入表中,并得出電壓一定時,電流與電阻成反比。有同學認為這樣的實驗結論不具有普遍意義,需要再多一些實驗和數據才能得出。為使實驗結論更具普遍意義,你給小寧的建議是: 。【答案】(1) (2)保護電路;調節定值電阻兩端電壓相等(3)A(4)至少再設定兩個不同的電壓值,重復上述實驗【知識點】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實驗【解析】【分析】(1)根據電壓表的接線方法分析解答;(2)在探究電流與電阻關系的實驗中,要通過滑動變阻器控制電阻的電壓相等。在閉合開關前,要將滑片調到阻值最大的位置,從而保護電路;(3) 為保護電路,拆接電路的過程中開關應斷開,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電阻最大;研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時,要控制電阻兩端的電壓不變,再記下電流表的示數,據此分析合理的實驗操作順序;(4) 用歸納法得出普遍性的結論,一要選用的樣本有代表性,二要數量足夠多。【解答】(1)在實驗中,電壓表應該與定值電阻并聯。根據圖片可知,此時可以將電源負極與定值電阻相連的導線從電阻上拆下,改接在電阻的左邊接線柱上即可,如下圖所示:(2) 本實驗中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是:保護電路,調節定值電阻兩端電壓相等;(3)為保護電路,拆接電路的過程中開關應斷開,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電阻最大;研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要控制電阻的電壓不變,再記下電流表的示數,故從安全和規范角度考慮,正確的順序是:斷開開關,取下20歐的電阻,接入10歐的電阻,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右端,閉合開關;眼睛看著電壓表,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到適當位置,記錄電流表示數,即②⑤④①⑥③,故選A;(4)研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時,要控制電阻兩端的電壓不變,為使實驗結論更具普遍意義,應至少再設定兩個不同的電壓值,重復上述實驗。26.(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校園科技節開展水火箭的項目化學習研究:【項目內容】利用可樂瓶制作一個一級水火箭。【項目研究】試飛:在瓶內裝入一定量的水,然后用充氣筒往瓶內充氣,等到氣體沖到一定氣壓后,水火箭尾部橡皮塞被沖開,水火箭拖著長長的水柱急速升空,如圖所示。以下是甲乙兩組為制作水火箭分別準備的材料清單:甲組 可樂瓶、橡皮塞、氣門芯、彩紙、玻璃膠、密封膠乙組 可樂瓶、橡皮塞、棉線、降落傘材料、氣門芯、彩紙、玻璃膠、密封膠【項目評價】下表是此次水火箭制作的評價標準:等級 優秀 良好 待改進指標 制作精美,氣密性好,能成功升空,且升空高度不低于50米,落地后火箭主體部分完好,能反復回收使用。 制作精美,氣密性好,能成功升空,但升空高度較低,落地后火箭主體部分基本完好,簡單加固后能再次使用。 制作粗糙,少許漏氣,無法升空,或升空高度較低,落地后火箭主體部分受損,且無修復價值。【項目迭代】利用可樂瓶等制作二級、三級水火箭。(1)分析甲、乙兩組的材料,結合評價標準,乙組中的棉線和降落傘材料的作用 。(2)在實驗過程中,乙組不斷改變水火箭發射時的仰角,他們想要探究的問題是 。(3)項目迭代(即制作多級火箭)的技術關鍵是 。 (答出一點即得分)【答案】(1)能防止或減輕水火箭落地時的受損程度(2)水火箭發射的高度與發射時的仰角的關系(3)火箭分離技術、錯時噴射技術或分級回收技術等【知識點】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解析】【分析】 (1)根據“評價標準中的“落地后火箭主體部分完好,能反復回收使用”的要求分析棉線和降落傘的作用;(2)根據描述確定實驗的變量,進而確定他們要探究的問題。(3)項目迭代是指在水火箭制作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和升級,以制作出更高級別的水火箭(如二級、三級水火箭)。在這個過程中,技術關鍵是實現火箭的分離、錯時噴射以及分級回收等功能。【解答】 (1)分析甲、乙兩組的材料清單,我們可以看到乙組比甲組多了棉線和降落傘材料。結合評價標準中的“落地后火箭主體部分完好,能反復回收使用”這一要求,我們可以推斷出棉線和降落傘材料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水火箭在落地時的緩沖,從而防止或減輕水火箭落地時的受損。因此,乙組中的棉線和降落傘材料的作用是:能防止或減輕水火箭落地時受損。(2)在實驗過程中,乙組不斷改變水火箭發射時的仰角,并觀察記錄每次發射的高度。這種操作方式明顯是在探究水火箭發射的高度與發射時的仰角之間的關系。因此,他們想要探究的問題是:水火箭發射的高度與發射時的仰角的關系。(3)確保水火箭在發射過程中能夠按照預定的程序進行分離和噴射,從而提高水火箭的飛行高度和穩定性。因此,項目迭代的技術關鍵包括火箭分離技術、錯時噴射技術以及分級回收技術等。27.(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元宵佳節,皮皮魯和魯西西一起設計了一個“彩燈游戲”,游戲規則如下:在“電源開關”處填入一種化合物,使其與三條支路上的燈籠對應的物質均能發生反應,三盞彩燈即可同時亮起。(1)電源開關處化合物的化學式可以是 ; (填寫一種)(2)圖2為燈籠中三種物質的二歧分類檢索表,表示CO2的是 (選填“甲”“乙”或“丙”);(3)根據(1)所選試劑,寫出C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答案】(1)NaOH(2)乙(3)3NaOH+FeCl3=Fe(OH)3↓+3NaCl【知識點】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化合物之間的相互轉化【解析】【分析】 (1)根據氫氧化鈉能和二氧化碳、硫酸、氯化鐵反應來分析;(2)根據二氧化碳由兩種元素組成,并且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來分析;(3)根據氫氧化鈉和氯化鐵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和氯化鈉來分析。【解答】 (1)氫氧化鈉能和二氧化碳、硫酸、氯化鐵反應,則電源開關處化合物可以是氫氧化鈉,化學式是:NaOH;(2)圖2為燈籠中三種物質的二歧分類檢索表,二氧化碳由兩種元素組成,并且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所以表示CO2的是乙;(3)C中發生的反應是氫氧化鈉和氯化鐵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和氯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NaOH+FeCl3=Fe(OH)3↓+3NaCl。四、綜合題(本大題共5小題,28題6分,29、31、32題各8分, 30題12分, 共42分)28.(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華夏之美,燦若繁花。中國古人從自然萬物、天地四時中發現了色彩,又賦予它們雅致動聽的名字。桃紅、凝脂、湘葉、群青、沉香………這滿庭芳的國色中也蘊藏著獨特的化學內涵。(1)桃紅: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古代的桃紅胭脂可由紅花汁制成,紅花的染色成分為紅花素 紅花素 (選填“是”或“不是”)氧化物,其中碳、氧元素質量比是 (填最簡整數比)。(2)群青: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群青顏料在古代是由貴重的青金石研磨制成,是一種昂貴的高級顏料。青金石是指堿性鋁硅酸鹽礦物,其中含有 Na、Al、Si、S、Cl、O等元素,試從原子結構的角度說明,不同種元素的本質區別是 。【答案】(1)不是;12×15:6×16=15:8(2)質子數不同【知識點】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相對原子質量;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 化學元素就是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從哲學角度解析,元素是原子的質子數目發生量變而導致質變的結果。【解答】(1)桃紅: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古代的桃紅胭脂可由紅花汁制成,紅花的染色成分為紅花素 紅花素不是氧化物,因為氧化物是指只有兩種元素,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其中碳、氧元素質量比是15:8(填最簡整數比)。(2) 群青: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群青顏料在古代是由貴重的青金石研磨制成,是一種昂貴的高級顏料。青金石是指堿性鋁硅酸鹽礦物,其中含有 Na、Al、Si、S、Cl、O等元素,試從原子結構的角度說明,不同種元素的本質區別是 質子數不同;故答案為:(1)不是;15:8(2)質子數不同29.(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氣溫逐漸回升,我們注意到在農貿市場海鮮產品處,魚兒總在水的上層游動或者探頭到水面。為了保魚的正常生命活動,賣家通常在魚池內使用增氧泵或增氧劑CaO2(過氧化鈣)。查閱資料:①如圖是某類似打點計時器的增氧泵的原理圖。其工作原理是將空氣壓入水中,讓空氣中的氧氣與水體充分接觸,使氧氣溶入水中從而增加水體的溶解氧。②增氧劑CaO2與水反應:試管中先放入CaO2,再加入水,有少量細小氣泡冒出。第二天,振蕩試管仍有少量細小氣泡緩慢冒出。根據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為確保增氧泵正常使用,必須使用 (填“交流電”或“直流電”);(2)當小磁鐵被吸引下來后,橡皮碗被壓縮,空氣被壓入水中;當小磁鐵彈起后,橡皮帽恢復原來形狀,空氣被吸進氣室。跟氣室相連的有兩根空氣導管,分別為a和b,請根據閥門K1和K2的朝向,分析與外界聯通的空氣導管為 (填“a”或“b”);(3)請寫出CaO2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4)CaO2與水反應產生的氧氣總量并不多,試解釋賣家仍使用它的原因: (寫出一點即得分)。【答案】(1)交流電(2)a(3)2CaO2+2H2O=2Ca(OH)2+O2↑(4)增氧劑要能持續供氧,且反應生成物Ca(OH)2微溶于水,對魚的生命活動影響小。【知識點】通電導體在磁場中的受力方向的判斷;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解析】【分析】 (1)根據右手螺旋定則及增氧泵工作方式分析;(2)根據空氣的流向及氣體被壓縮時的氣壓變化分析;(3) 根據CaO2與水反應氫氧化鈣和氧氣分析;(4)根據增氧劑要能持續供氧分析。【解答】 (1)由右手螺旋定則可知,電磁鐵上方是S極,根據異名磁極相互吸引,小磁鐵被吸引時下端為N極。增氧泵正常使用時,小磁鐵需要時上時下,磁極方向需要改變,所以必須使用交流電。(2)由圖可知,當小磁鐵被吸引下來后,橡皮碗被壓縮,閥門K2被壓開以便將空氣壓入水中;當小磁鐵彈起后,橡皮帽恢復原來形狀,碗內氣壓變小,外界氣壓壓開閥門K1以便空氣被吸進氣室。所以與外界聯通的空氣導管為a;(3) CaO2能與水反應生成一種堿和氧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堿只能是氫氧化鈣,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2CaO2+2H2O=2Ca(OH)2+O2↑。(4)CaO2與水反應產生的氧氣總量并不多,但賣家仍使用它的原因是:增氧劑要能持續供氧,且反應生成物Ca(OH)2微溶于水,對魚的生命活動影響小。30.(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馬鈴薯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糧食作物,如圖是馬鈴薯植株示意圖。小朋友格外喜歡馬鈴薯制成的薯條,家長認為利用空氣炸鍋比油炸更加健康。圖乙是某種型號能設定加熱溫度的家用空氣炸鍋,其簡化電路如圖丙所示,它是通過工作電路中的電熱絲 R1來加熱空氣,從而加熱食物,達到設定加熱溫度后,開關斷開。控制電路電源電壓恒定,通過調節變阻器R3接入電路的阻值來設置加熱溫度,熱敏電阻R2置于溫度測量區域,它的阻值隨溫度變化的關系如圖丁所示。(1)人們食用馬鈴薯的部位是植物的 (填寫器官名稱);馬鈴薯中的主要營養成分是淀粉,攝入人體后主要在消化系統的 (填寫器官名稱)中被消化吸收。(2)科學種植是保證馬鈴薯產量的有效手段,若馬鈴薯葉子發黃,此時應施加的肥料是 。(選填“氮肥”、 “磷肥”、 “鉀肥”)。(3)若把空氣炸鍋單獨接入家庭電路中持續工作2min,電能表上標有3000r/(kW·h)的字樣,其轉盤正好轉了100轉,這段時間空氣炸鍋內200g的薯條溫度升高了80℃,求薯條吸收的熱量和此時空氣炸鍋的實際電功率。(4)在保證電路安全的條件下,小寧想提高空氣炸鍋內的溫度,可以采用的措施是什么 (答一種)【答案】(1)莖;小腸(2)氮肥(3)解:薯條吸收的熱量Q=cmΔt=3.6×103J/(kg ℃)×200×10-3kg×80℃=5.76×104J;3000r/(kW h) 表示電路中電器每消耗1kW h電能。電能表的轉盤轉過3000轉;則轉盤轉了100轉,空氣炸鍋消耗的電能;空氣炸鍋的實際功率為。(4)盡量將鍋密閉,增大鍋內的壓強【知識點】食物與營養;食物的消化與吸收;電能表參數的理解與電能的求法;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鹽與化肥【解析】【分析】 (1)根據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過程進行分析;(2)根據常見化肥的種類和作用進行分析;(3)根據Q=cmΔt及進行計算;(4)根據空氣炸鍋的原理及使用方法進行分析。【解答】 (1)馬鈴薯的食用部分是植物的莖,馬鈴薯中的主要營養成分是淀粉,淀粉的消化是從口腔開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初步分解為麥芽糖,再到小腸中在腸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徹底分解為葡萄糖;最終通過呼吸作用氧化分解,為人體生命活動能提供能量。(2)科學種植是保證馬鈴薯產量的有效手段,若馬鈴薯葉子發黃,此時應施加的肥料是氮肥;(4)在保證電路安全的條件下,小濱想提高空氣炸鍋內的溫度,盡量將鍋密閉,增大鍋內的壓強。31.(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某工地上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勻速提升質量為240kg的物體,在物體上升0.8m的過程中,此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不計繩重和摩擦,求:(1)滑輪組做的有用功。(2)拉力F的大小。(3)動滑輪的重力。(4)若用該滑輪組吊起4400N的重物,則此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多少?【答案】(1)解:W有=Gh=2400N×0.8m=1920J(2)解:根據可知,(3)解:根據();(4)解:【知識點】滑輪組及其工作特點;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機械效率的計算;機械效率的測量實驗【解析】【分析】 (1)知道物體的質量,可利用公式G=mg計算出物體的重力,又知道物體上升的高度,可利用公式W有=Gh計算出滑輪組做的有用功;(2)根據滑輪組裝置確定繩子股數,利用η求出拉力F ;(3) 不計繩重和摩擦,根據F=(G+G動)求出動滑輪的重力 ;(4) 不計繩重和摩擦,根據η表達式分析回答。32.(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時,選擇合適溶質質量分數的鹽酸,有利于減少鹽酸浪費。小明分別取400克溶質質量分數為7.3%、14.6%、21.9%的鹽酸與足量的石灰石反應,進行A、B、C三組實驗,產生二氧化碳的快慢與時間關系如圖所示,算得鹽酸利用率如表(鹽酸利用率是指收集到的氣體體積理論上所需要的鹽酸量與實際消耗的鹽酸總量的比值)。鹽酸利用率與鹽酸溶質質量分數的關系組別 A B C鹽酸溶質質量分數 7.3% 14.6% 21.9%鹽酸利用率 82.5% 81.5% 72.1%(1)小明在實驗過程中發現,發生裝置中的錐形瓶外壁發燙。推測圖中c組在第5~10分鐘時反應快速變慢的主要原因是 。(2)小明用400克鹽酸進行A組實驗,可收集到二氧化碳氣體約多少升 (常溫常壓下二氧化碳的密度約為2克/升)(3)實驗中,小明想在10分鐘內制取10升二氧化碳氣體,綜合考慮各種因素,選用哪種溶質質量分數的鹽酸更合適,并說明理由。選 、理由是 。【答案】(1)鹽酸質量分數越大,越容易揮發,溫度越高,加快鹽酸的揮發,反應速度越快,消耗的鹽酸越多;上述結果會引起鹽酸溶質質量分數快速減小,所以反應速度變慢(2)參加反應的鹽酸的質量=400g×7.3%×82.5%=24.09g設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X2HCl+CaCO3=CaCl2+H2O+CO2↑73 4424.09g X= X= 14.52g 14.52g/(2g/L)=7.26L(3)選鹽酸的質量分數為14.6%的這一組;;因為前10分鐘反應快慢適中,鹽酸的利用率較高,能滿足收集10L二氧化碳的要求【知識點】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及用途;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步驟、收集與注意事項;二氧化碳的檢驗和驗滿;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取。反應方程式:2HCl+CaCO3=CaCl2+H2O+CO2↑收集方法: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且能與水反應,所以采用向上排空氣法;檢驗方法:將生成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證明該氣體為二氧化碳;驗滿方法:用燃著的木條被在集氣瓶口,注意不能伸入瓶內,如果火焰熄滅,證明已集滿。【解答】(1) 小明在實驗過程中發現,發生裝置中的錐形瓶外壁發燙。推測圖中c組在第5~10分鐘時反應快速變慢的主要原因是 鹽酸質量分數越大,越容易揮發,溫度越高,加快鹽酸的揮發,反應速度越快,消耗的鹽酸越多;上述結果會引起鹽酸溶質質量分數快速減小,所以反應速度變慢;(3) 實驗中,小明想在10分鐘內制取10升二氧化碳氣體,綜合考慮各種因素,選用哪種溶質質量分數的鹽酸更合適,并說明理由。選 選鹽酸的質量分數為14.6%的這一組;因為前10分鐘反應快慢適中,鹽酸的利用率較高,能滿足收集10L二氧化碳的要求故答案為:(1)鹽酸溶質質量分數快速減小,所以反應速度變慢(2)7.26L (3)選 選鹽酸的質量分數為14.6%的這一組;因為前10分鐘反應快慢適中,鹽酸的利用率較高,能滿足收集10L二氧化碳的要求1 / 1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儲能學校2024學年九年級下學期開學考科學試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有15小題,共45分,每小題3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正確,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 “寒號鳥”的學名為復齒鼯鼠。為中國特有物種。它全身被毛,可滑翔飛行,每年繁殖一次,每胎通常產1~2仔,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寒號鳥”屬于鳥類B.“寒號鳥”體溫恒定,用肺呼吸C.“寒號鳥”的繁殖方式是胎生哺乳D."寒號鳥"身體的結構和功能基本單位是細胞2.(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如圖,在北半球用照相機對著北極星附近的星空長時間曝光拍攝,可得到以北極星為圓心的星跡影像,原因是 ( )A.地球繞著北極星運動 B.北極星位于銀河系中心C.恒星都繞著北極星公轉 D.地球的自轉軸對著北極星附近3.(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在我國古代,簡單機械就有了許多巧妙的應用,護城河上安裝的吊橋裝置就是一個例子,如圖所示。在拉起吊橋過程中( )A.吊橋是省力杠桿 B.A 點是吊橋的支點C.拉力的力臂先變小后變大 D.滑輪C起到省力的作用4.(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一名初中生將2個雞蛋從地面舉高至頭頂,對這2個雞蛋做的功約為( )A.0.2J B.2J C.20J D.200J5.(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馬老師在抖音上買了一個葡萄酒電動開瓶器,通過正反轉按鈕可實現金屬螺旋旋入瓶塞和將瓶塞整體拔出,以下電路圖可實現上述功能的是()A. B. C. D.6.(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 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發生泥石流時,應使出吃奶的力氣拼命往下游方向逃生B.地震是地殼巖石在地球內力的作用下,發生斷裂或錯位而引起的震動現象C.“海底擴張說”解決了“大陸漂移說”動力來源問題D.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巖石圈由六大板塊組成,這些板塊“漂浮”在軟流層上7.(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如圖是我國某森林生態系統的碳循環示意圖。箭頭表示碳元素傳遞方向,字母表示碳元素傳遞途徑。下列各項敘述錯誤的是 ( )A.碳在生物與環境之間的循環主要是以二氧化碳循環的形式進行B.自然界中存在著的氧、氮、磷等元素的循環也同樣可以用此圖表示C.a途徑是通過光合作用實現的,b、d、g是通過呼吸作用實現的D.碳從植物體流入動物體主要是通過動物攝取食物中的有機物來實現8.(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下列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鑒別碳酸鈉和氯化鈉溶液 加入硝酸銀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B 鑒別固體 NaNO3與NH4NO3 取樣,分別溶于水中,測量溶液溫度變化C 干燥二氧化碳氣體 將氣體通過濃H2SO4中后進行收集D 用稀硫酸溶液制取少量稀鹽酸 加入氯化鋇溶液直到不再產生沉淀后過濾A.A B.B C.C D.D9.(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如圖是一條剛裝好的家庭電路,在未裝保險絲之前,先把燈泡L0接在裝保險盒的兩個接線柱上,當只閉合S1時,L0正常發光;當只閉合S2時,L0和L2發光都偏暗;當只閉合S3時,L0不發光。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四只燈泡的額定電壓均為220V) ( )A.燈泡L1所在支路正常B.燈泡L2所在支路正常C.燈泡L3所在支路正常D.裝好保險絲,合上所有開關后,只有L2能正常發光10.(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如圖是科學實驗操作考試時某同學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人體口腔上皮細胞的物像,若從物像A變成物像B,需進行以下操作 ( )①低倍鏡換成高倍鏡 ②玻片向右下方移動 ③玻片向左上方移動 ④轉動細準焦螺旋A.①②④ B.②①④ C.③①④ D.①③④11.(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晶體熔化實驗時用到的海波化學名為硫代硫酸鈉(Na2S2O3),其中硫代硫酸根離子(S2O32-)的結構與硫酸根類似,相當于將硫酸根中一個氧原子用硫原子替代,則S2O32-中硫元素的兩種化合價為( )A.+2、 +2 B.-2、 +4 C.-2、 +6 D.-2、 +812.(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鹽酸是實驗室的重要物質,能與許多物質反應。關于如圖的概念圖,下列描述中正確的是( )A.不可能是鹽類物質B.堿可以是可溶性堿,也可以是難溶性堿C.可能是硫酸鋇D.若D是紅色,則指示劑可能是無色酚酞試液13.(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如圖中X代表某一生物學概念,其內容包括①②③④等,下列與此概念相關的描述正確的是 ( )A.若X為細菌的細胞,則①~④可表示:成形的細胞核、細胞質、細胞膜、細胞壁B.若X表示寧波沿海能捕撈到的魚類資源,則①~④可表示墨魚、大黃魚、馬鮫魚、鯧鳊魚C.若X表示動物的主要組織,則①~④可表示保護組織、肌肉組織、結締組織、神經組織D.若X表示植物的生命活動,則①~④可表示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騰作用、根的吸收作用14.(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為比較金屬M與 Fe、Zn的金屬活動性強弱,實驗小組設計了如圖裝置。待甲中充分反應后打開K1,使甲中溶液全部進入乙中,乙中無明顯現象,打開K2使乙中溶液全部進入丙中,Zn片表面變黑(金屬片均足量)。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中反應后得到黃色溶液B.丙中反應后溶液質量減小C.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 Zn>Fe>MD.將M片和 Zn片互換位置仍能達到實驗目的15.(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已知圖甲中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為50Ω,圖乙為一個等邊三角形電阻,由一根導線和兩段阻值為1:2的金屬材料制成。當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為20Ω時,將兩觸頭直接接觸,閉合開關,電流表示數為0.6A;將兩觸頭分別接觸圖乙中a、c兩點,兩表示數不發生變化;將兩觸頭分別接觸a、b兩點,電流表示數變為0.4A。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三角形電阻中 ab段電阻可能是 bc段的兩倍B.兩觸頭分別接觸a、b時,移動滑片P到最左端,電流表示數為1.2AC.兩觸頭分別接觸b、c時,移動滑片P,滑動變阻器消耗的最大功率為3.6WD.兩觸頭分別接觸a、c時,移動滑片P到最右端,整個電路的總功率為2.4W二、填空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空2分,共40分)16.(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周末,小科去超市采購了大米、豬肉、鯽魚、牛奶,準備做一頓午餐。(1)牛奶的外包裝是一種塑料制品,塑料屬于 (填“天然有機高分子”或“有機合成”)材料。(2)從均衡營養的角度考慮,你會建議小科再采購食材____(填字母)。A.雞蛋 B.豆腐 C.青菜(3)寧波禁止在超市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這舉措的意義是____(填字母)。A.增加超市收入 B.減少“白色污染”17.(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焊接鋼軌時要用到鋁熱反應,其原理為(1)該反應屬于 、應(填基本反應類型)。(2)在該反應中 Al能奪取氧化鐵中的氧,說明 Al具有 性。18.(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將質量初溫相同的鋁、銅、鐵三個球,浸沒在沸水中煮較長的一段時間,則三個球的溫度 (填“相同”或“不同”)。從沸水中吸熱最多的是 球。(已知 )19.(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小科、小紅、小剛為了在興趣課上表演化學魔術,用同樣材料但不同的方法制作了各自表演的道具:小科在一張濾紙上用酚酞繪制了一些圖案,用吹風機吹干備用,等表演時通過向濾紙上噴稀氫氧化鈉溶液,便可使白紙顯示神奇的紅色圖案;小紅在制作時用稀氫氧化鈉溶液繪制圖案,并自然晾干備用,等表演時噴灑酚酞試液便可達到同樣效果;(1)小剛對小紅的做法提出了質疑:NaOH 因吸收空氣中的CO2而變質,將導致表演失敗。但小紅認為沒有關系,因為她的理由是變質后生成的 ,其水溶液也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2)老師肯定了小紅的理由,但否定了小紅的做法,否定的理由與NaOH的 性有關。20.(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大S、小S是臺灣娛樂圈著名的藝人,1月29日,大S在已有感冒癥狀的情況下,從臺北飛往東京,2月1日被東京大醫院確診為甲流,后發展成肺炎,2月2日不幸因“敗血癥”離世。請回答下面的問題:(1)大小S是一對親姐妹,她們都有一張漂亮的“瓜子臉”,從遺傳學角度看,這是由 決定的;(2)甲流病毒侵入人體后,會觸發機體的免疫應答,在這個過程中,機體可能產生過度的炎癥反應。從免疫學角度看,侵入人體的甲流病毒稱為 (填“抗原”或“抗體”), “機體產生炎癥反應”屬于 免疫(填“特異性”或“非特異性”);(3)如果大S及時就醫,也許可以避免悲劇發生。若醫生通過靜脈注射給她進行針對性治療,則藥物從進入身體后到達肺部病灶需要進出心臟各幾次 ;(4)有專家稱:大S的情況應屬于甲流引發肺炎,出現肺部功能的損傷,導致呼吸衰竭,甲流病毒和繼發感染的細菌又在體內擴散,引發了不可控的炎癥風暴,最終導致多個器官的損傷和功能障礙(即“敗血癥”),死亡風險按小時遞增。以上事例說明:流感可能致命,為了避免這類悲劇發生,正確的做法是____,A.主觀上要高度重視,多休息B.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C.注射流感疫苗進行預防21.(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有一包固體粉末A,可能含有碳酸鈉、氧化鐵、硫酸鈉、硫酸銅中的一種或集中。為了確定其成分,小寧進行了如下實驗,現象如圖所示(部分生成物未標出,假設每步反應都充分進行)。(1)寫出紅褐色沉淀B的化學式 。(2)固體粉末A中存在的物質是 (寫化學式)。(3)寫出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 。22.(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如圖所示, 此時物體A 相對于地面靜止,物體B 以0.1m/s的速度在物體A 表面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不計彈簧測力計、滑輪和繩子的自重及滑輪和繩子之間的摩擦)。(1)彈簧測力計讀數為為 N;(2)物體A和地面之間的摩擦力 N;(3)如果增大F2,物體A是否有可能向左運動 (填“有可能”或“不可能”)。三、實驗與探究題(本大題共5小題,除注明處外,其余每空2分,共38分)23.(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小科在實驗室發現一枚鋼針,為能快速利用小磁針判斷,小科畫出思維導圖,并按圖進行了科學實驗,則①處應該填 ;請用線把另兩個實驗結果與相應的結論相連。24.(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除H2、CO能還原氧化銅外,CH4及其它一些具有還原性的氣體也能與氧化銅發生反應。如:加熱時,CH4能與CuO反應生成 Cu、CO2和H2O。某拓展小組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實驗裝置(夾持裝置省略),分別對有關氣體問題進行探究。請按要求回答相關問題。(1)【探究Ⅰ】對已知氣體性質的探究。將CH4氣體按如圖所示裝置進行規范實驗,可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有____;A.A裝置中的黑色粉末變成光亮的紅色物質B.B裝置中的固體由白色變藍色C.C裝置中溶液變渾濁(2)【探究Ⅱ】對氣體組成的探究。氣體X可能由H2、CH4中的一種或兩種組成,同學們按如圖所示實驗裝置對其組成進行探究。①若C裝置中溶液變渾濁,根據 定律可知,氣體X中含有 ;②根據B裝置中的固體由白色變藍色的現象,得出氣體X中含有H2的結論,此結論 (填“正確”或“錯誤”) (1分),理由是 .(3)【探究Ⅲ】對未知氣體的探究。將某火箭燃料X通過如圖所示裝置,觀察到A裝置中的黑色粉末變成光亮的紅色物質;B裝置中的固體由白色變藍色,C裝置中溶液不變渾濁。C中導出的氣體是空氣中含量最多的物質。已知燃料X是由2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其相對分子質量為32.根據現象及信息推斷并寫出A裝置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5.(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在研究電流與電阻關系的實驗中,小能設計了如圖電路進行實驗。實驗組別 1 2 3電阻 R/Ω 20 10 5電流 I/A 0.10 0.20 0.40(1)閉合開關前經檢查發現電路連接錯誤,請你幫助小能改正(只改一條導線,錯誤處打×)。(2)本實驗中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是 、 。(3)小寧完成了表中第1組實驗后,想把20歐的電阻換成10歐的電阻繼續實驗,從操作規范和器材安全角度考慮,以下操作順序最合理的順序是____。①閉合開關; ②斷開開關 ③記錄電流表示數;④將滑動變阻器滑片移到最右端; ⑤取下20Ω的電阻,接入 10Ω的電阻:⑥眼睛看著電壓表,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到適當位置。A.②⑤④①⑥③ B.②⑤①④⑥③ C.②④①⑤⑥③(4)小寧完成三次實驗后將數據填入表中,并得出電壓一定時,電流與電阻成反比。有同學認為這樣的實驗結論不具有普遍意義,需要再多一些實驗和數據才能得出。為使實驗結論更具普遍意義,你給小寧的建議是: 。26.(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校園科技節開展水火箭的項目化學習研究:【項目內容】利用可樂瓶制作一個一級水火箭。【項目研究】試飛:在瓶內裝入一定量的水,然后用充氣筒往瓶內充氣,等到氣體沖到一定氣壓后,水火箭尾部橡皮塞被沖開,水火箭拖著長長的水柱急速升空,如圖所示。以下是甲乙兩組為制作水火箭分別準備的材料清單:甲組 可樂瓶、橡皮塞、氣門芯、彩紙、玻璃膠、密封膠乙組 可樂瓶、橡皮塞、棉線、降落傘材料、氣門芯、彩紙、玻璃膠、密封膠【項目評價】下表是此次水火箭制作的評價標準:等級 優秀 良好 待改進指標 制作精美,氣密性好,能成功升空,且升空高度不低于50米,落地后火箭主體部分完好,能反復回收使用。 制作精美,氣密性好,能成功升空,但升空高度較低,落地后火箭主體部分基本完好,簡單加固后能再次使用。 制作粗糙,少許漏氣,無法升空,或升空高度較低,落地后火箭主體部分受損,且無修復價值。【項目迭代】利用可樂瓶等制作二級、三級水火箭。(1)分析甲、乙兩組的材料,結合評價標準,乙組中的棉線和降落傘材料的作用 。(2)在實驗過程中,乙組不斷改變水火箭發射時的仰角,他們想要探究的問題是 。(3)項目迭代(即制作多級火箭)的技術關鍵是 。 (答出一點即得分)27.(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元宵佳節,皮皮魯和魯西西一起設計了一個“彩燈游戲”,游戲規則如下:在“電源開關”處填入一種化合物,使其與三條支路上的燈籠對應的物質均能發生反應,三盞彩燈即可同時亮起。(1)電源開關處化合物的化學式可以是 ; (填寫一種)(2)圖2為燈籠中三種物質的二歧分類檢索表,表示CO2的是 (選填“甲”“乙”或“丙”);(3)根據(1)所選試劑,寫出C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四、綜合題(本大題共5小題,28題6分,29、31、32題各8分, 30題12分, 共42分)28.(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華夏之美,燦若繁花。中國古人從自然萬物、天地四時中發現了色彩,又賦予它們雅致動聽的名字。桃紅、凝脂、湘葉、群青、沉香………這滿庭芳的國色中也蘊藏著獨特的化學內涵。(1)桃紅: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古代的桃紅胭脂可由紅花汁制成,紅花的染色成分為紅花素 紅花素 (選填“是”或“不是”)氧化物,其中碳、氧元素質量比是 (填最簡整數比)。(2)群青: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群青顏料在古代是由貴重的青金石研磨制成,是一種昂貴的高級顏料。青金石是指堿性鋁硅酸鹽礦物,其中含有 Na、Al、Si、S、Cl、O等元素,試從原子結構的角度說明,不同種元素的本質區別是 。29.(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氣溫逐漸回升,我們注意到在農貿市場海鮮產品處,魚兒總在水的上層游動或者探頭到水面。為了保魚的正常生命活動,賣家通常在魚池內使用增氧泵或增氧劑CaO2(過氧化鈣)。查閱資料:①如圖是某類似打點計時器的增氧泵的原理圖。其工作原理是將空氣壓入水中,讓空氣中的氧氣與水體充分接觸,使氧氣溶入水中從而增加水體的溶解氧。②增氧劑CaO2與水反應:試管中先放入CaO2,再加入水,有少量細小氣泡冒出。第二天,振蕩試管仍有少量細小氣泡緩慢冒出。根據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為確保增氧泵正常使用,必須使用 (填“交流電”或“直流電”);(2)當小磁鐵被吸引下來后,橡皮碗被壓縮,空氣被壓入水中;當小磁鐵彈起后,橡皮帽恢復原來形狀,空氣被吸進氣室。跟氣室相連的有兩根空氣導管,分別為a和b,請根據閥門K1和K2的朝向,分析與外界聯通的空氣導管為 (填“a”或“b”);(3)請寫出CaO2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4)CaO2與水反應產生的氧氣總量并不多,試解釋賣家仍使用它的原因: (寫出一點即得分)。30.(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馬鈴薯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糧食作物,如圖是馬鈴薯植株示意圖。小朋友格外喜歡馬鈴薯制成的薯條,家長認為利用空氣炸鍋比油炸更加健康。圖乙是某種型號能設定加熱溫度的家用空氣炸鍋,其簡化電路如圖丙所示,它是通過工作電路中的電熱絲 R1來加熱空氣,從而加熱食物,達到設定加熱溫度后,開關斷開。控制電路電源電壓恒定,通過調節變阻器R3接入電路的阻值來設置加熱溫度,熱敏電阻R2置于溫度測量區域,它的阻值隨溫度變化的關系如圖丁所示。(1)人們食用馬鈴薯的部位是植物的 (填寫器官名稱);馬鈴薯中的主要營養成分是淀粉,攝入人體后主要在消化系統的 (填寫器官名稱)中被消化吸收。(2)科學種植是保證馬鈴薯產量的有效手段,若馬鈴薯葉子發黃,此時應施加的肥料是 。(選填“氮肥”、 “磷肥”、 “鉀肥”)。(3)若把空氣炸鍋單獨接入家庭電路中持續工作2min,電能表上標有3000r/(kW·h)的字樣,其轉盤正好轉了100轉,這段時間空氣炸鍋內200g的薯條溫度升高了80℃,求薯條吸收的熱量和此時空氣炸鍋的實際電功率。(4)在保證電路安全的條件下,小寧想提高空氣炸鍋內的溫度,可以采用的措施是什么 (答一種)31.(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某工地上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勻速提升質量為240kg的物體,在物體上升0.8m的過程中,此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不計繩重和摩擦,求:(1)滑輪組做的有用功。(2)拉力F的大小。(3)動滑輪的重力。(4)若用該滑輪組吊起4400N的重物,則此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多少?32.(2025九下·海曙開學考)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時,選擇合適溶質質量分數的鹽酸,有利于減少鹽酸浪費。小明分別取400克溶質質量分數為7.3%、14.6%、21.9%的鹽酸與足量的石灰石反應,進行A、B、C三組實驗,產生二氧化碳的快慢與時間關系如圖所示,算得鹽酸利用率如表(鹽酸利用率是指收集到的氣體體積理論上所需要的鹽酸量與實際消耗的鹽酸總量的比值)。鹽酸利用率與鹽酸溶質質量分數的關系組別 A B C鹽酸溶質質量分數 7.3% 14.6% 21.9%鹽酸利用率 82.5% 81.5% 72.1%(1)小明在實驗過程中發現,發生裝置中的錐形瓶外壁發燙。推測圖中c組在第5~10分鐘時反應快速變慢的主要原因是 。(2)小明用400克鹽酸進行A組實驗,可收集到二氧化碳氣體約多少升 (常溫常壓下二氧化碳的密度約為2克/升)(3)實驗中,小明想在10分鐘內制取10升二氧化碳氣體,綜合考慮各種因素,選用哪種溶質質量分數的鹽酸更合適,并說明理由。選 、理由是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識點】生物的分類方法和分類單位【解析】【分析】 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體表有毛,牙齒分化,體腔內有膈,心臟四腔,用肺呼吸,大腦發達,體溫恒定,胎生、哺乳。【解答】 寒號鳥”能夠飛行,但不屬于鳥類,而是屬于哺乳類。主要理由是:寒號鳥”的生殖發育特點是胎生、哺乳,而不像鳥類那樣卵生,這一特征證明“寒號鳥”是名副其實的哺乳動物。故B、C、D正確不合題意,而A錯誤符合題意。故選A。2.【答案】D【知識點】人類對宇宙的認識【解析】【分析】 北極星指示正北方向,而相機對準北極星,附近星辰軌跡則是以北極星為中心的同心圓。【解答】 A.地球繞著太陽運動,故A錯誤;B.太陽位于銀河系中心,故B錯誤;C.恒星都繞著太陽公轉,故C錯誤;D.地球的自轉軸正對著北極星,北極星位于北極點,故D正確。故選D。3.【答案】A【知識點】杠桿及其五要素;杠桿的平衡條件;力臂的畫法【解析】【分析】AB.杠桿轉動時圍繞著不動的點為支點,比較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從而確定杠桿的分類;C.力臂是從杠桿的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垂直距離;D.根據定滑輪的特點判斷。【解答】 AB.由圖可知吊橋繞著B點轉動,所以護城河上安裝的吊橋的支點是B點;在勻速拉起吊橋時,拉力的作用點是A點,阻力的作用點是橋AB的中點,過支點B做力作用線的垂線得到的線段,即為力臂,比較兩力臂的大小可知,它的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屬于一個省力杠桿,故A正確、B錯誤;C.根據力臂的定義可知,吊橋被拉起的過程中,拉力的力臂先變大后變小,故C錯誤;D.定滑輪的作用是改變力的方向,而不能省力,故D錯誤。故選A。4.【答案】B【知識點】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根據W=Gh估算托起兩個雞蛋做的功。【解答】托起2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為1N,而初中生舉起手臂后的高度大約為2m。那么對2個雞蛋做功:W=Gh=1N×2m=2J。故選B。5.【答案】C【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設計【解析】【分析】 根據題意分析開關的連接方式、電動機的連接方式,然后選出正確的電路圖。【解答】 根據題意可知,開瓶器可以通過正轉按鈕和反轉按鈕可實現金屬螺旋旋入瓶塞和將瓶塞整體拔出,這說明兩種情況下通過電動機的電流是不同的,故C正確,而A、B、D錯誤。故選C。6.【答案】A【知識點】地震的預報和防范;我國主要氣象災害與防災減災【解析】【分析】地殼運動是由內應力引起地殼結構改變、地殼內部物質變位的構造運動,它可以引起巖石圈的演變,促使大陸、洋底的增生和消亡,并形成海溝和山脈,同時還導致發生地震、火山爆發等。【解答】A. 泥石流中的物質主要是受重力作用而滾下來的,因此一定要避開低洼地區,同時馬上向與泥石流成垂直方向的一側山坡上面爬,絕對不能向泥石流的流動方向逃生,故A錯誤符合題意。B.地震是地殼變動的表現形式之一,是地殼在內力作用下發生斷裂或者錯位,引起了地面振動,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海底擴張說是海底地殼生長和運動擴張的一種學說,是對大陸漂移說的進一步發展,海底擴張促使大陸漂,解決了大陸漂移說的動力問題,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巖石圈由六大板塊組成,這些板塊“漂浮”在軟流層上,并且板塊之間還會相互運動,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A。7.【答案】B【知識點】自然界中的氧循環、碳循環和氮循環【解析】【分析】①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在不停的循環流動,物質循環是帶有全球性的,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間物質可以反復出現,反復利用.②綠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葉綠體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機物,并且把光能轉化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這個過程就叫光合作用③活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叫作呼吸作用.【解答】A.碳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之間的循環主要是通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進行,故A正確不合題意;B.物質循環示意圖主要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關系出發,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呼吸作用吸收氧氣,釋放二氧化碳,體現了綠色植物在維持自然界中的碳—氧平衡的作用,故B錯誤符合題意;C.由圖形分析已知,a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b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d表示動物的呼吸作用、g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呼吸作用),故C正確不合題意;D.碳元素在植物體內以含碳有機物的形式被動物攝食,并使得能量流入動物體內,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B。8.【答案】A【知識點】物質的鑒別、推斷;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AB.鑒別物質種類時,要求出現明顯不同的現象;C.干燥氣體時,氣體不能與試劑反應;D.根據稀硫酸和氯化鋇的反應產物判斷。【解答】A.二者都與硝酸銀反應,且都生成白色沉淀,無法鑒別,故A錯誤符合題意;B.硝酸鈉溶于水時溫度沒有變化,硝酸銨溶于水時溫度降低,故B正確不合題意;C.濃硫酸具有吸水性,不和二氧化碳反應,可以干燥二氧化碳,故C正確不合題意;D.稀硫酸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和稀鹽酸,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A。9.【答案】B【知識點】家庭電路的組成與連接;家庭電路的故障分析【解析】【分析】 家庭電路一般由兩根進戶線(也叫電源線)、電能表、閘刀開關(現一般為空氣開關)漏電保護器、保險設備(空氣開關等其他類型符合標準的熔斷器)、用電器、插座、導線、開關等組成(大多為并聯,少數情況串聯) 。【解答】A. 在未裝保險絲之前,先把燈泡L0接在裝保險盒的兩個接線柱上,當只閉合S1時,L0正常發光;說明電壓全部給了L0, 說明 燈泡L1所在支路短路,A錯誤;B. 當只閉合S2時,L0和L2發光都偏暗;說明總電壓分給L0和L2兩個燈泡, 說明 燈泡L2所在支路正常 ,B正確;C. 當只閉合S3時,L0不發光。 說明 燈泡L3所在支路短斷路,C錯誤;D. 裝好保險絲,合上所有開關后,保險絲燒斷,其他的燈泡都不亮,因為L1短路,引起電流過大,D錯誤;故答案為:B10.【答案】C【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解析】【分析】 要將物像A變成物像B,需進行的主要操作有:移動玻片→轉動轉換器→轉動細準焦螺旋。【解答】 顯微鏡觀察到的像是倒像,因此玻片的移動方向與物像的移動方向相反。故要將物像移到視野中央,③應向左上方移動玻片;再轉動裝轉換器,將①低倍物鏡換成高倍物鏡;物像放大后會不夠清晰,細準焦螺旋能小幅度的升降鏡筒,使物像更清晰,故最后④轉動細準焦螺旋,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11.【答案】C【知識點】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解析】【分析】 根據硫代硫酸根離子 S2O32- 的結構與硫酸根離子類似,相當于將硫酸根離子中的一個氧原子用硫原子替代,結合原子團中元素的化合價代數和等于原子團的化合價,進行分析判斷。【解答】 硫代硫酸根離子的結構與硫酸根離子類似,相當于將硫酸根離子中的一個氧原子用硫原子替代,氧元素顯-2價,替代氧原子的硫原子的化合價為-2價;化合價的數值等于離子所帶電荷的數值,且符號一致,則硫代硫酸根顯-2價,其中一個硫原子顯-2價,氧元素顯-2價,設硫代硫酸根中一個硫原子的化合價是x,由原子團中元素的化合價代數和等于原子團的化合價,可得:x+(-2)+(-2)×3=-2,則x=+6價。故選C。12.【答案】B【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根據酸的化學通性分析判斷。【解答】A.碳酸鈉就是鹽,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氣體,故A錯誤;B.氫氧化銅為難溶性堿,氫氧化鈉為可溶性堿,二者都能與稀鹽酸反應,故B正確;C.硫酸鋇與稀鹽酸不反應,故C錯誤;D.若D是紅色,則指示劑可能是紫色石蕊試液,故D錯誤。故選B。13.【答案】D【知識點】細胞的結構;組織;生命活動中物質與能量的變化【解析】【分析】根據生物學概念之間的關系分析判斷,【解答】A.細菌細胞中沒有成型的細胞核,故A錯誤;B. 墨魚是深海魚,不是近海魚類,故B錯誤;C. 若X表示動物的主要組織,則①~④可表示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結締組織、神經組織,故C錯誤;D.若X表示植物的生命活動,則①~④可表示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騰作用、根的吸收作用,故D正確。故選D。14.【答案】C【知識點】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解析】【分析】 A.根據鐵與稀鹽酸的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分析;B.根據鋅與氯化亞鐵反應生成鐵和氯化鋅分析;C.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和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生成鹽和氫氣,排在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它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分析;D.根據將M片與Zn片互換位置,不能比較M與Fe的金屬活動性分析。【解答】A.甲中發生鐵與稀鹽酸的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溶液由無色變為淺綠色,故A錯誤;B.丙中發生鋅與氯化亞鐵反應生成鐵和氯化鋅,因為鋅的相對原子質量與鐵相比較大,所以反應后溶液的質量增大,故B錯誤;C.因為乙中無明顯現象,說明M與氯化亞鐵不反應,則M的金屬活動性比Fe小,故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Zn>Fe>M,故C正確;D.將M片與Zn片互換位置,只能得到Zn>Fe、Zn>M的結論,并不能比較M與Fe的金屬活動性,故D錯誤;故選C。15.【答案】D【知識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A.根據“ 將兩觸頭分別接觸圖乙中a、c兩點,兩表示數不發生變化 ”分析三角形電阻中導線的位置,進而確定ab和bc端的阻值之比;B. 將兩觸頭直接接觸,閉合開關,電流表示數為0.6A ,根據這個狀態利用歐姆定律計算出電源電壓。 兩觸頭分別接觸a、b時, 電流表示數變為0.4A ,根據這個狀態計算出三角形電阻的阻值。 兩觸頭分別接觸a、b時,移動滑片P到最左端, 此時只有三角形電阻,根據歐姆定律計算此時電流表的示數;C.當變阻器的阻值和與串聯的定值電阻阻值相等時,它的電功率最大;D. 兩觸頭分別接觸a、c時,移動滑片P到最右端, 根據計算此時電路的總功率。【解答】A.根據題意可知, 將兩觸頭分別接觸圖乙中a、c兩點,兩表示數不發生變化,說明ac之間阻值為零,那么ac應該為導線,那么ab段和bc段為電阻,二者的阻值之比為1:2,故A正確不合題意;B.將兩觸頭直接接觸,閉合開關,電流表示數為0.6A ,此時只有變阻器,那么電源電壓為:U總=I總R總=0.6A×20Ω=12V;將兩觸頭分別接觸a、b兩點,電流表示數變為0.4A,此時變阻器與三角形電阻串聯,則三角形電阻的阻值;兩觸頭分別接觸a、b時,移動滑片P到最左端, 此時只有三角形電阻,那么此時電流表的示數:,故B正確不合題意;C. 兩觸頭分別接觸b、c時,此時三角形電阻的阻值還是10Ω,當變阻器的阻值等于三角形的電阻10Ω時電功率最大,即:,故C正確不合題意;D. 兩觸頭分別接觸a、c時,三角形電阻為0,移動滑片P到最右端,此時變阻器的阻值為50Ω,則電路功率為:,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16.【答案】(1)有機合成(2)C(3)B【知識點】食物與營養;空氣污染與保護;塑料、橡膠、纖維等有機合成材料的特點【解析】【分析】 (1)根據材料的分類來分析;(2)根據人體所需的六大營養素來分析;(3)根據防治白色污染的措施來分析。【解答】 (1)塑料屬于有機合成材料;(2)大米富含糖類,豬肉富含無機鹽、油脂與蛋白質,鯽魚富含無機鹽、油脂與蛋白質,牛奶富含蛋白質、水等,還應補充維生素。雞蛋富含蛋白質,豆腐富含蛋白質,青菜富含維生素;故選C;(3)寧波禁止在超市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該舉措的意義是減少“白色污染”;故選B。17.【答案】(1)置換(2)還原【知識點】氧化反應;置換反應及其應用【解析】【分析】 (1)根據化學反應的特點來分析;(2)根據得氧、失氧來分析。【解答】 (1)由化學方程式可知,該反應是由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與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2)在該反應中Al能奪取氧化鐵中的氧,說明Al具有還原性。18.【答案】相同;鋁【知識點】熱量的計算【解析】【分析】 利用控制變量法進行分析,結合熱量公式Q=cmΔt求解水溫度的變化,吸收的熱量。【解答】 由于熱傳遞的結果,所以煮較長的一段時間后三者的溫度一樣;根據熱量公式Q=cmΔt分析可知,三種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比熱容大的吸收的熱量多,比熱容小的吸收的熱量少,所以鋁球吸收的熱量最多,銅球吸收的熱量最少。19.【答案】(1)碳酸鈉(2)腐蝕【知識點】堿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1)碳酸鈉雖然是鹽,但是它的水溶液呈堿性,可以使酚酞試液變紅;(2)根據氫氧化鈉的腐蝕性解答。【解答】(1)小對小紅的做法提出了質疑:NaOH 因吸收空氣中的CO2而變質,將導致表演失敗。但小紅認為沒有關系,因為她的理由是變質后生成的碳酸鈉,其水溶液也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2)氫氧化鈉具有強烈的腐蝕性,接觸皮膚或燒傷,因此:老師肯定了小紅的理由,但否定了小紅的做法,否定的理由與NaOH的腐蝕性有關。20.【答案】(1)基因(2)抗原;特異性(3)1(4)A【知識點】血液循環;人體的免疫功能;基因工程【解析】【分析】(1)基因控制生物的形狀;(2) 抗體就是病原體入體后,能夠刺激淋巴細胞產生一種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引起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叫抗原。特異性免疫具有特異性,只針對某一種特定的微生物而產生;非特異性免疫由于生來就有,所以反應種類有限。(3)根據血液循環的路徑解答;(4)根據對傳染性疾病的治療方法解答。【解答】(1)大小S是一對親姐妹,她們都有一張漂亮的“瓜子臉”,從遺傳學角度看,這是由基因決定的;(2)從免疫學角度看,侵入人體的甲流病毒稱為抗原, “機體產生炎癥反應”屬于特異性免疫;(3) 救治新冠肺炎患者時,醫生給予手臂靜脈注射藥物先經上腔靜脈到達右心房、右心室,再由右心室經肺動脈到達肺部病灶。可見藥物到達肺部病灶處需經過心臟1次。(4)流感可能致命,為了避免這類悲劇發生,正確的做法是:主觀上要高度重視,多休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注射流感疫苗進行預防,故選ABC。21.【答案】(1)Fe(OH)3(2)Fe2O3、Na2SO4(3)Na2SO4+Ba(OH)2═BaSO4↓+2NaOH【知識點】物質的鑒別、推斷【解析】【分析】 根據硫酸銅溶液顯藍色,氧化鐵和鹽酸反應會生成黃色的氯化鐵溶液,氯化鐵和堿反應會生成紅褐色的氫氧化鐵沉淀,硫酸根離子和鋇離子反應會生成不溶于稀鹽酸白色硫酸鋇沉淀等知識進行分析。【解答】 固體粉末中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得到固體A和無色溶液,所以固體粉末中一定不含硫酸銅,固體A為氧化鐵。氧化鐵與稀鹽酸反應生成了黃色氯化鐵溶液和水。無色溶液加入氫氧化鋇會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不溶于稀鹽酸,該沉淀為硫酸鋇,所以固體粉末中一定含有硫酸鈉,不含有碳酸鈉。硫酸鈉與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氫氧化鈉,氫氧化鈉與氯化鐵反應生成紅褐色的氫氧化鐵沉淀和氯化鈉,所以紅褐色沉淀B為氫氧化鐵沉淀。(1)紅褐色沉淀B是氫氧化鐵,化學式是Fe(OH)3;(2)固體粉末A中存在的物質是氧化鐵和硫酸鈉,化學式分別是Fe2O3、Na2SO4。(3)反應②是硫酸鈉與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氫氧化鈉,化學方程式是Na2SO4+Ba(OH)2═BaSO4↓+2NaOH。22.【答案】(1)9(2)2(3)不可能,AB間,以及A與地面間摩擦力不變,A仍舊靜止。【知識點】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解析】【分析】 (1)不計彈簧測力計、滑輪和繩子的自重及滑輪和繩子之間的摩擦,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即定滑輪受到向左的拉力等于拉力F2的3倍;(2)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的趨勢時,則兩物體之間就產生摩擦力;根據運動趨勢判斷出摩擦力的方向,根據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判斷物體B對物體A的摩擦力的大小;(3)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先分析A受到B的摩擦力的大小變化,再確定A的運動狀態是否變化。【解答】 (1)根據圖片可知,左邊滑輪上有三段繩子,則三段繩子的拉力和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即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3F2=3×3N=9N;(2)根據圖片可知,水平使用滑輪組,承擔拉力的繩子段數n=2,那么fB=2F2=2×3N=6N,則物體A和地面之間的摩擦力:f=fB-F1=6N-4N=2N;(3)如果增大F2,B將做加速運動,B對A的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B與A之間的摩擦力不變,A受力不變,同理可知,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也不變,即A的受力情況不變,還是處于靜止狀態。23.【答案】a【知識點】磁體、磁極、磁化;磁極間的相互作用;物體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斷方法;磁場和磁感線【解析】【分析】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磁鐵具有磁性,磁性是指吸引鐵鈷鎳等物質的性質;【解答】小科在實驗室發現一枚鋼針,為能快速利用小磁針判斷,小科畫出思維導圖,并按圖進行了科學實驗,則①處應該填 a,因為a端靠近N極,相互吸引,a端靠近S極,相互吸引,鋼棒無磁性;相互排斥,鋼棒有磁性,a端是S極;相互排斥,鋼棒有磁性,a端是N極;故答案為:a;24.【答案】(1)A;B;C(2)質量守恒定律;CH4;錯誤;因為 加熱時,CH4能與CuO反應生成 Cu、CO2和H2O,也有水產生;(3)N2H4+2CuO2Cu+2H2O+N2;【知識點】化合物之間的相互轉化;還原反應與金屬的冶煉【解析】【分析】 金屬冶煉,是把金屬從化合態變為游離態的過程,常用方法為用碳、一氧化碳、氫氣等還原劑與金屬氧化物在高溫下發生還原反應,獲得金屬單質。【解答】(1) 加熱時,CH4能與CuO反應生成 Cu、CO2和H2O。 所以ABC的現象都有;(2) ①若C裝置中溶液變渾濁,說明產生二氧化碳氣體,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定律可知,氣體X中含有CH4;②根據B裝置中的固體由白色變藍色的現象,得出氣體X中含有H2的結論,此結論錯誤,理由是因為 加熱時,CH4能與CuO反應生成 Cu、CO2和H2O。 也有水產生;(3)B裝置中的固體由白色變藍色 說明X中有H元素; C中導出的氣體是空氣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氮氣,說明X中有N元素, 已知燃料X是由2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其相對分子質量為32 可知該物質為N2H4;所以化學方程式為N2H4+2CuO2Cu+2H2O+N2;故答案為:(1)ABC(2)質量守恒定律;CH4;錯誤;因為 加熱時,CH4能與CuO反應生成 Cu、CO2和H2O, 也有水產生;(3)N2H4+2CuO2Cu+2H2O+N2;25.【答案】(1) (2)保護電路;調節定值電阻兩端電壓相等(3)A(4)至少再設定兩個不同的電壓值,重復上述實驗【知識點】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實驗【解析】【分析】(1)根據電壓表的接線方法分析解答;(2)在探究電流與電阻關系的實驗中,要通過滑動變阻器控制電阻的電壓相等。在閉合開關前,要將滑片調到阻值最大的位置,從而保護電路;(3) 為保護電路,拆接電路的過程中開關應斷開,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電阻最大;研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時,要控制電阻兩端的電壓不變,再記下電流表的示數,據此分析合理的實驗操作順序;(4) 用歸納法得出普遍性的結論,一要選用的樣本有代表性,二要數量足夠多。【解答】(1)在實驗中,電壓表應該與定值電阻并聯。根據圖片可知,此時可以將電源負極與定值電阻相連的導線從電阻上拆下,改接在電阻的左邊接線柱上即可,如下圖所示:(2) 本實驗中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是:保護電路,調節定值電阻兩端電壓相等;(3)為保護電路,拆接電路的過程中開關應斷開,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電阻最大;研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要控制電阻的電壓不變,再記下電流表的示數,故從安全和規范角度考慮,正確的順序是:斷開開關,取下20歐的電阻,接入10歐的電阻,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右端,閉合開關;眼睛看著電壓表,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到適當位置,記錄電流表示數,即②⑤④①⑥③,故選A;(4)研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時,要控制電阻兩端的電壓不變,為使實驗結論更具普遍意義,應至少再設定兩個不同的電壓值,重復上述實驗。26.【答案】(1)能防止或減輕水火箭落地時的受損程度(2)水火箭發射的高度與發射時的仰角的關系(3)火箭分離技術、錯時噴射技術或分級回收技術等【知識點】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解析】【分析】 (1)根據“評價標準中的“落地后火箭主體部分完好,能反復回收使用”的要求分析棉線和降落傘的作用;(2)根據描述確定實驗的變量,進而確定他們要探究的問題。(3)項目迭代是指在水火箭制作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和升級,以制作出更高級別的水火箭(如二級、三級水火箭)。在這個過程中,技術關鍵是實現火箭的分離、錯時噴射以及分級回收等功能。【解答】 (1)分析甲、乙兩組的材料清單,我們可以看到乙組比甲組多了棉線和降落傘材料。結合評價標準中的“落地后火箭主體部分完好,能反復回收使用”這一要求,我們可以推斷出棉線和降落傘材料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水火箭在落地時的緩沖,從而防止或減輕水火箭落地時的受損。因此,乙組中的棉線和降落傘材料的作用是:能防止或減輕水火箭落地時受損。(2)在實驗過程中,乙組不斷改變水火箭發射時的仰角,并觀察記錄每次發射的高度。這種操作方式明顯是在探究水火箭發射的高度與發射時的仰角之間的關系。因此,他們想要探究的問題是:水火箭發射的高度與發射時的仰角的關系。(3)確保水火箭在發射過程中能夠按照預定的程序進行分離和噴射,從而提高水火箭的飛行高度和穩定性。因此,項目迭代的技術關鍵包括火箭分離技術、錯時噴射技術以及分級回收技術等。27.【答案】(1)NaOH(2)乙(3)3NaOH+FeCl3=Fe(OH)3↓+3NaCl【知識點】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化合物之間的相互轉化【解析】【分析】 (1)根據氫氧化鈉能和二氧化碳、硫酸、氯化鐵反應來分析;(2)根據二氧化碳由兩種元素組成,并且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來分析;(3)根據氫氧化鈉和氯化鐵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和氯化鈉來分析。【解答】 (1)氫氧化鈉能和二氧化碳、硫酸、氯化鐵反應,則電源開關處化合物可以是氫氧化鈉,化學式是:NaOH;(2)圖2為燈籠中三種物質的二歧分類檢索表,二氧化碳由兩種元素組成,并且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所以表示CO2的是乙;(3)C中發生的反應是氫氧化鈉和氯化鐵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和氯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NaOH+FeCl3=Fe(OH)3↓+3NaCl。28.【答案】(1)不是;12×15:6×16=15:8(2)質子數不同【知識點】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相對原子質量;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 化學元素就是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從哲學角度解析,元素是原子的質子數目發生量變而導致質變的結果。【解答】(1)桃紅: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古代的桃紅胭脂可由紅花汁制成,紅花的染色成分為紅花素 紅花素不是氧化物,因為氧化物是指只有兩種元素,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其中碳、氧元素質量比是15:8(填最簡整數比)。(2) 群青: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群青顏料在古代是由貴重的青金石研磨制成,是一種昂貴的高級顏料。青金石是指堿性鋁硅酸鹽礦物,其中含有 Na、Al、Si、S、Cl、O等元素,試從原子結構的角度說明,不同種元素的本質區別是 質子數不同;故答案為:(1)不是;15:8(2)質子數不同29.【答案】(1)交流電(2)a(3)2CaO2+2H2O=2Ca(OH)2+O2↑(4)增氧劑要能持續供氧,且反應生成物Ca(OH)2微溶于水,對魚的生命活動影響小。【知識點】通電導體在磁場中的受力方向的判斷;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解析】【分析】 (1)根據右手螺旋定則及增氧泵工作方式分析;(2)根據空氣的流向及氣體被壓縮時的氣壓變化分析;(3) 根據CaO2與水反應氫氧化鈣和氧氣分析;(4)根據增氧劑要能持續供氧分析。【解答】 (1)由右手螺旋定則可知,電磁鐵上方是S極,根據異名磁極相互吸引,小磁鐵被吸引時下端為N極。增氧泵正常使用時,小磁鐵需要時上時下,磁極方向需要改變,所以必須使用交流電。(2)由圖可知,當小磁鐵被吸引下來后,橡皮碗被壓縮,閥門K2被壓開以便將空氣壓入水中;當小磁鐵彈起后,橡皮帽恢復原來形狀,碗內氣壓變小,外界氣壓壓開閥門K1以便空氣被吸進氣室。所以與外界聯通的空氣導管為a;(3) CaO2能與水反應生成一種堿和氧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堿只能是氫氧化鈣,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2CaO2+2H2O=2Ca(OH)2+O2↑。(4)CaO2與水反應產生的氧氣總量并不多,但賣家仍使用它的原因是:增氧劑要能持續供氧,且反應生成物Ca(OH)2微溶于水,對魚的生命活動影響小。30.【答案】(1)莖;小腸(2)氮肥(3)解:薯條吸收的熱量Q=cmΔt=3.6×103J/(kg ℃)×200×10-3kg×80℃=5.76×104J;3000r/(kW h) 表示電路中電器每消耗1kW h電能。電能表的轉盤轉過3000轉;則轉盤轉了100轉,空氣炸鍋消耗的電能;空氣炸鍋的實際功率為。(4)盡量將鍋密閉,增大鍋內的壓強【知識點】食物與營養;食物的消化與吸收;電能表參數的理解與電能的求法;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鹽與化肥【解析】【分析】 (1)根據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過程進行分析;(2)根據常見化肥的種類和作用進行分析;(3)根據Q=cmΔt及進行計算;(4)根據空氣炸鍋的原理及使用方法進行分析。【解答】 (1)馬鈴薯的食用部分是植物的莖,馬鈴薯中的主要營養成分是淀粉,淀粉的消化是從口腔開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初步分解為麥芽糖,再到小腸中在腸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徹底分解為葡萄糖;最終通過呼吸作用氧化分解,為人體生命活動能提供能量。(2)科學種植是保證馬鈴薯產量的有效手段,若馬鈴薯葉子發黃,此時應施加的肥料是氮肥;(4)在保證電路安全的條件下,小濱想提高空氣炸鍋內的溫度,盡量將鍋密閉,增大鍋內的壓強。31.【答案】(1)解:W有=Gh=2400N×0.8m=1920J(2)解:根據可知,(3)解:根據();(4)解:【知識點】滑輪組及其工作特點;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機械效率的計算;機械效率的測量實驗【解析】【分析】 (1)知道物體的質量,可利用公式G=mg計算出物體的重力,又知道物體上升的高度,可利用公式W有=Gh計算出滑輪組做的有用功;(2)根據滑輪組裝置確定繩子股數,利用η求出拉力F ;(3) 不計繩重和摩擦,根據F=(G+G動)求出動滑輪的重力 ;(4) 不計繩重和摩擦,根據η表達式分析回答。32.【答案】(1)鹽酸質量分數越大,越容易揮發,溫度越高,加快鹽酸的揮發,反應速度越快,消耗的鹽酸越多;上述結果會引起鹽酸溶質質量分數快速減小,所以反應速度變慢(2)參加反應的鹽酸的質量=400g×7.3%×82.5%=24.09g設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X2HCl+CaCO3=CaCl2+H2O+CO2↑73 4424.09g X= X= 14.52g 14.52g/(2g/L)=7.26L(3)選鹽酸的質量分數為14.6%的這一組;;因為前10分鐘反應快慢適中,鹽酸的利用率較高,能滿足收集10L二氧化碳的要求【知識點】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及用途;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步驟、收集與注意事項;二氧化碳的檢驗和驗滿;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取。反應方程式:2HCl+CaCO3=CaCl2+H2O+CO2↑收集方法: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且能與水反應,所以采用向上排空氣法;檢驗方法:將生成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證明該氣體為二氧化碳;驗滿方法:用燃著的木條被在集氣瓶口,注意不能伸入瓶內,如果火焰熄滅,證明已集滿。【解答】(1) 小明在實驗過程中發現,發生裝置中的錐形瓶外壁發燙。推測圖中c組在第5~10分鐘時反應快速變慢的主要原因是 鹽酸質量分數越大,越容易揮發,溫度越高,加快鹽酸的揮發,反應速度越快,消耗的鹽酸越多;上述結果會引起鹽酸溶質質量分數快速減小,所以反應速度變慢;(3) 實驗中,小明想在10分鐘內制取10升二氧化碳氣體,綜合考慮各種因素,選用哪種溶質質量分數的鹽酸更合適,并說明理由。選 選鹽酸的質量分數為14.6%的這一組;因為前10分鐘反應快慢適中,鹽酸的利用率較高,能滿足收集10L二氧化碳的要求故答案為:(1)鹽酸溶質質量分數快速減小,所以反應速度變慢(2)7.26L (3)選 選鹽酸的質量分數為14.6%的這一組;因為前10分鐘反應快慢適中,鹽酸的利用率較高,能滿足收集10L二氧化碳的要求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儲能學校2024學年九年級下學期開學考科學試題(學生版).docx 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儲能學校2024學年九年級下學期開學考科學試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