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杭州市西溪中學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3月七年級科學月考考卷
1.(2025七下·杭州月考)正常情況下,人的體細胞分裂后,新細胞和原細胞所含有的遺傳物質( )
A.不一樣 B.完全一樣 C.不一定 D.以上都可能
2.(2025七下·杭州月考) 骨髓移植能夠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是因為健康人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能不斷產生新的血細胞(如圖),這一過程稱為細胞的( ?。?br/>A.分裂 B.分化 C.生長 D.癌變
3.(2025七下·杭州月考)杜鵑鳥是一種只產卵不孵卵的特殊鳥類,杜鵑花(俗名映山紅)則是一種綠色開花植物。下列關于杜鵑與杜鵑花的敘述,正確的是( ?。?br/>A.杜鵑花的花、果實、種子屬于營養器官
B.杜鵑鳥有保護組織、神經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
C.杜鵑鳥和杜鵑花的結構層次都是細胞→組織→器官→個體
D.杜鵑鳥和杜鵑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都是細胞
4.(2025七下·杭州月考)檸檬中含有豐富的檸檬酸它的果實汁多肉脆,有濃郁的芳香氣檸檬富含維生素 C,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
A.果皮屬于上皮組織起到保護作用
B.果肉屬于營養組織起到儲存作用
C.白色的纖維屬于輸導組織起到運輸作用
D.果實是生殖器官由多種組織組成
5.(2025七下·杭州月考)從受精卵形成到胎兒成熟產出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 )
A.受精卵經數次細胞分裂形成早期胚胎,植入子宮內膜,稱為妊娠
B.胚胎是懸浮在羊水中的,能夠減少震動對胚胎發育的影響
C.胚胎發育至第九周只有核桃般大小,但已初具人形,稱為胎兒
D.胎兒血液和母體血液通過臍帶直接混合,有利于進行物質交換
6.(2025七下·杭州月考)“義烏小鯢”目前僅見于浙江省少數地區,屬于中國稀有兩棲動物之一,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下列關于“義烏小鯢”的敘述,正確的是( ?。?br/>A.屬于無脊椎動物
B.受精方式為體內受精
C.受精卵通過分裂可以直接形成多種組織
D.一生要經歷出生、生長發育、生殖、死亡等生長時期
7.(2025七下·杭州月考)對下列四種生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①②的結構層次依次為細胞、組織、器官和生物體
B.①④的基本組織為上皮組織、肌肉組織和輸導組織
C.①④的細胞基本結構為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
D.③④的細胞分裂時,細胞質先分成兩份,細胞核再分裂
8.(2025七下·杭州月考) 解剖一朵花的子房時,看到的一些白色小顆粒是( )。
A.胚 B.胚珠 C.花藥 D.花粉
9.(2025七下·杭州月考)將甜玉米的胚與老玉米的胚乳(如圖)嫁接,長出的植株的種子是( )
A. B.
C. D.
10.(2025七下·杭州月考)下列是菜豆種子萌發的不同階段,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br/>①種子吸收水分
②胚根發育,突破種皮,發育成根
③子葉里的營養物質轉運給胚根、胚軸和胚芽
④胚軸伸長,胚芽發育成莖和葉
A.②①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①②③④
11.(2025七下·杭州月考)自然界中有一種名為“落地生根”的植物。當其葉片掉落地面后,有時能夠生根發芽,發育成一株獨立生 活的新植株。這種繁殖方式屬于( )
A.分根 B.嫁接 C.營養繁殖 D.有性生殖
12.(2025七下·杭州月考) 如圖表示桃花的結構,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br/>A.①是花藥,里面有花粉 B.⑥和⑦是花的主要結構
C.⑧受精后將發育成種子的胚 D.花粉落到④上的過程稱為受精
13.(2025七下·杭州月考)圖中的甲發育成一粒帶殼葵花籽,乙發育成一粒南瓜子。下列關于向日葵和南瓜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葵花籽和南瓜子分別是由植物的胚珠和子房發育而來的
B.向日葵和南瓜都屬于被子植物的雙子葉植物
C.向日葵和南瓜開花后要經過傳粉、受精才能形成葵花籽和南瓜子
D.向日葵和南瓜的花最重要的結構是雌蕊和雄蕊
14.(2025七下·杭州月考)我們食用的大米是稻谷加工處理后的精白米,加工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水稻種子沒有子葉
B.精白米能萌發長成幼苗
C.水稻種子由子房壁發育而成
D.水稻種子的營養物質儲存在胚乳中
15.(2025七下·杭州月考)破傷風是傷口感染破傷風桿菌引起的,當傷口暴露于外時,破傷風桿菌是不能繁殖的,只有當傷口深、壞組織多、隔絕空氣時,破傷風桿菌才能生長繁殖。這說明破傷風桿菌的生長繁殖不需要( ?。?br/>A.有機物 B.水分 C.適宜的溫度 D.氧氣
16.(2025七下·杭州月考)下列關于菌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從菌落的形態、顏色和大小來確定它是細菌菌落還是真菌菌落
B.培養菌落時,制作培養基是為細菌真菌提供營養物質
C.和真菌的菌落相比,細菌的菌落要小得多
D.一個菌落里含有多種細菌或者真菌
17.(2025七下·杭州月考)河南賈湖遺址發現距今約9000年前釀酒痕跡,說明中國古人很早就開始使用酵母菌。關于酵母菌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酵母菌是原核生物,細胞中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B.酵母菌能通過出芽生殖產生后代
C.酵母菌能通過發酵作用產生酒精
D.利用酵母菌發酵可以制作饅頭、面包等食物
18.(2025七下·杭州月考)絲綢是由經濟型昆蟲家蠶在發育過程中分泌的絲蛋白經人類加工編制而成的。下列有關家蠶生殖發育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br/>A.家蠶的發育過程經歷三個時期
B.家蠶的生殖方式屬于有性生殖
C.飛動的蠶蛾是成蟲,能分泌蠶絲
D.家蠶的發育過程與蝗蟲相同
19.(2025七下·杭州月考)根據玉米植株及其傳粉過程示意圖,判斷玉米花是 ( )
A.單性花、自花傳粉 B.兩性花、自花傳粉
C.單性花、異花傳粉 D.兩性花、異花傳粉
20.(2025七下·杭州月考)如圖為葉片結構示意圖,以下敘述不正確的是( )
A.③為輸導組織,起運輸養料的作用
B.②④為營養組織,能制造營養物質
C.⑥為氣孔,是植物蒸騰失水的“門戶”
D.①⑤為上皮組織,具有保護作用
21.(2025七下·杭州月考)如圖為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結構模式圖,錯誤的是( )
A.菜豆種子中將來發育成莖和葉的結構是①7
B.在玉米種子的縱切面上滴碘液,變藍的部位是b
C.菜豆種子的⑥和玉米種子的g都是新植物的幼體
D.菜豆種子的④和玉米種子的c都是子葉,但是數量不同
22.(2025七下·杭州月考)1996年,英國科學家用該項技術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莉。多莉綿羊的培育過程如圖。請據如圖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與多莉的產生相應的受精和生殖方式分別是體外受精、胎生
B.重組細胞發育初期所需要的營養來自甲綿羊乳腺細胞中的卵黃
C.克隆技術和植物組織培養技術都屬于無性生殖
D.丙綿羊為多莉提供了胚胎發育的場所,因此多莉的外形特征與丙綿羊相似
23.(2025七下·杭州月考)在“觀察草履蟲”的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應該從培養液的底層吸取培養液,因為底層的營養物質多
B.應該把載玻片上的水吸干,其目的是限制草履蟲的運動
C.草履蟲是一種單細胞植物
D.草履蟲用纖毛進行運動
24.(2025七下·杭州月考)下列有關植物生殖方式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①是嫁接,是人工營養繁殖
B.②是組織培養,植物繁殖的速度很快
C.營養繁殖后代可保持優良性狀
D.①②③都是無性生殖
25.(2025七下·杭州月考)青春期是一個人生長發育的黃金時期。下列關于青春期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進入青春期,大腦的體積和質量迅速增長,結構和功能不斷完善
B.青春期男孩出現遺精和女孩會來月經,這都是正常生理現象
C.男性進入青春期,主要在雄性激素作用下出現喉結突出等第二性征
D.進入青春期形態發育最顯著特點是身高和體重的迅速增長
26.(2025七下·杭州月考) 圖中A~E表示人體的不同結構層次,請據圖回答問題。
(1)整個人體都是由A 細胞發育而成的,A細胞是 。
(2)A細胞通過 形成B。在此過程中,細胞核里的 經過復制而數量倍增,均分成完全相同的兩份分別進入兩個新的細胞中。
(3)B通過 形成C。在此過程中,細胞的形態、結構和功能產生了差異。
(4)心臟能夠不斷地跳動是因為含有 組織,若你的手指不慎被劃傷感覺到痛,這種痛覺說明皮膚中含有 組織。
27.(2025七下·杭州月考)生物體都能通過不同的生殖方式來繁衍后代,這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如圖是與人類生殖有關的示意圖,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是精子的示意圖,它是由男性的 產生的(填名稱)。
(2)圖乙是卵細胞的示意圖,它是由丙圖中的 產生的(填字母)。
(3)精子和卵細胞融合的過程叫 ,此過程發生在丙圖中的 (填字母)。
(4)因病摘除子宮的婦女, (填“能”或“不能”)產生卵細胞。
28.(2025七下·杭州月考)如圖是胎兒發育期間營養供應的相關結構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請標出B和C的名稱:[B] ??;[C] 。
(2)受精卵分裂和胚胎發育初期的營養由 提供。
(3)胚胎植入子宮內壁后,在胚胎與子宮壁接觸的部分形成[A] 。
(4)胎兒通過[A]和[B],從母體內獲得 和 ,并將代謝產生的廢物排入母體的血液,由母體排出。
29.(2025七下·杭州月考) 為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在甲、乙、丙、丁四個培養皿內分別放等量的棉花,在棉花的上面都放入25粒大小基本相同的豌豆種子,然后將它們放在不同條件下進行培養,數日后記錄種子萌發的情況如下表。
組別 甲 乙 丙 丁
場所 陽光下 陽光下 黑暗中 黑暗中
溫度(℃) 23 23 23 23
棉花干濕狀態 潮濕 (含一定水分) 干燥 潮濕 (含一定水分) 干燥
種子萌發數量(粒) 23 0 24 0
(1) 根據該同學的實驗設計可以推測,本實驗探究了水分和 是否為影響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
(2)實驗甲和乙對照,變量是 。通過這組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3) 根據實驗甲和 的結果判斷,光照不是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作出這種判斷的理由是
(4) 實驗甲中有2粒種子沒有萌發,其可能的原因是:
30.(2025七下·杭州月考)細菌的抗藥性是困擾醫藥界的難題。細菌的抗藥性是原已存在的,還是抗生素使用后誘導出來的 對此,研究人員開展了“青霉素對細菌抗藥性選擇”的研究。
【實驗方案】
I.菌落培養:將金黃色葡萄球菌培養在普通培養基 A 上,如圖甲所示。
Ⅱ.原位接種:將滅菌絨布在培養基 A 上按 一下,使絨布表面沾上菌落,然后再按到含有青霉素的系列培養基 )上,完成菌落的接種(使細菌在培養基B上的位置和菌落在培養基 A 上的位置一 一對應),如圖乙所示。
(1)實驗所用絨布需要滅菌,其目的是 。
(2)實驗所用培養基 A 和 B 的成分差別是 。
(3) 【預期結果】
一段時間后,如果系列培養基B上沒有細菌長出,說明接種的這些菌落都沒有抗藥性。如果系列培養基B上都有部分菌落長出,且它們的數目和位置都是一樣的(如圖丙所示),則說明這些菌落對青霉素 (選填“已具有”或“未具有”)抗藥性。
31.(2025七下·杭州月考) 某科學小組開展了“各種污染物對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響”的探究活動。
提出問題:各種污染物能降低青蛙受精卵的孵化率嗎
實驗假設:各種污染物會降低青蛙受精卵的孵化率。
他們采集了一定數量的青蛙受精卵,以化肥、洗滌劑作為污染物,在魚缸中進行實驗,實驗設置如下表所示。 (青蛙受精卵隨機分組)
實驗組別 青蛙受精卵數量 模擬環境
① 100 A
② 100 清水和化肥
③ B 清水和洗滌劑
(1)將表格數據補充完整:實驗①中,A應是 ??;實驗③中,B應是 ,原因是為了控制除環境外的其他條件相同。
(2)實驗時需要定時觀察記錄的內容是 。
(3)支持上述假設的實驗結果是 。
32.(2025七下·杭州月考) 某生物興趣小組為探究鳥類的產蛋率受何種因素影響,設計了如下實驗:將大小、長勢相同的產蛋雞60只,隨機分為3組,每組20只,分別飼養在條件相同且適宜的3個雞舍內。實驗過程及獲得數據如下圖。請回答問題。 (注:“W”為功率單位,瓦數越大,光照越強。)
組別 光照強度 (雞舍燈泡) 光照時間 產蛋率
甲 10個3W 18小時/天 85%
乙 10個4W 18小時/天 91%
丙 10個4W 12小時/天 81%
(1)若要探究光照時間對雞產蛋率的影響,應選擇 兩組作為一組對照實驗。
(2)表中 兩組不可以做為一組對照實驗。理由是 。
(3)實驗中選擇大小、長勢等因素均相近60只產蛋雞,其目的是 。
(4)通過對表中實驗數據的分析,得出的實驗結論是:在不影響雞健康的情況下,適當 ,能夠提高雞的產蛋率。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識點】細胞的分裂、生長與分化
【解析】【分析】細胞分裂的結果是細胞的數目變多,新細胞與原細胞外形相同,但新細胞體積較小。
【解答】細胞在分裂前會進行染色體的復制,在分裂時將遺傳物質平均分成兩份,分配到子細胞中,可知子細胞中的遺傳物質與原細胞完全相同。
故答案為:B。
2.【答案】B
【知識點】細胞的分裂、生長與分化;組織
【解析】【分析】細胞分裂: 定義:由原來的一個細胞分裂成兩個細胞的過程叫做細胞分裂。 意義:細胞分裂可產生多個細胞,進而形成組織,組織又合成器官,植物體。如果是動物體的話還可形成系統。 細胞生長: 定義:細胞由小長大的過程叫細胞的生長。 意義:細胞 只有通過這個過程長到一定的程度才能進行分裂。 細胞分化 定義:在正常情況下,經過細胞分裂產生的新細胞,在遺傳物質的作用下,其形態、結構、功能隨著細胞的 生長出現了差異,這就是細胞的分化。 意義:經過細胞分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細胞群。
【解答】 骨髓移植能夠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是因為健康人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能不斷產生新的血細胞(如圖),這一過程稱為細胞的 分化,形成了不同形態和功能的細胞;
故答案為:B
3.【答案】D
【知識點】組織;結構與層次;細胞是生物體結構與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解析】【分析】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由微觀到宏觀依次是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與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相比,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無系統,即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解答】A、被杜鵑花的花、果實、種子屬生殖器官,根、莖、葉屬于營養器官,A錯誤;
B、杜鵑鳥有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結締組織等,保護、營養屬于植物組織,B錯誤;
C、杜鵑鳥屬于動物,它的結構層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杜鵑花屬于植物,結構層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因此,杜鵑鳥比杜鵑花多系統這一結構層次,C錯誤;
D、杜鵑鳥和杜鵑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都是細胞,D正確;
故選D。
4.【答案】A
【知識點】組織;器官和系統
【解析】【分析】保護組織,是覆蓋植物體表面起保護作用的組織,由一層或幾層細胞組成,其功能主要是避免水分過度散失,調節植物與環境的氣體交換,保護外界免受風雨和病蟲害,防止機械和化學損傷。輸導組織,又名維管束組織,是由多個組織組成的復合組織,是植物中承擔物質長距離運輸的主要組織,是高等植物特有的組織,水分、無機鹽和有機物的輸送、植物體各部分之間經常進行的物質的再分配和移動都是由輸送組織進行的。營養組織,營養組織又稱薄壁組織、基本組織,是植物的幾種主要組織之一,也是構成植物體的最基本組織。機械組織,對植物起主要支持和保護作用的組織,抗壓能力強,抗張能力強,抗彎能力強,植物具有一定的硬度,枝條伸長,樹葉伸長,能承受暴風雨和其他外力,也與這種組織的存在有關。分生組織,在植物的一定部位具有持續或周期性分裂能力的細胞群,分裂引起的細胞排列緊密,無細胞間隙,細胞壁薄、細胞質濃厚、細胞體積小,一般呈等徑多面體,細胞核大,小部分仍保持高度分裂能力,大部分相繼生長分化為具有一定形態特征和生理功能的細胞,構成植物體的其他各種組織,使臟器生長或新生。
【解答】A. 果皮屬于保護組織起到保護作用,錯誤;
B. 果肉屬于營養組織起到儲存作用,正確;
C.白色的纖維屬于輸導組織起到運輸作用 ,正確;
D. 果實是生殖器官由多種組織組成 ,正確;
故答案為:A.
5.【答案】D
【知識點】人的受精、胚胎發育、分娩和哺乳過程
【解析】【分析】從受精卵形成到胎兒成熟產出,經歷了一系列復雜的變化。妊娠是指受精卵植入子宮內膜。胚胎發育過程中,羊水起到保護和減震作用。胎兒在發育到一定階段后初具人形。胎盤是胎兒和母體進行物質交換的場所。
【解答】A.受精卵經多次有絲分裂形成早期胚胎,然后植入子宮內膜,這個過程被稱為妊娠。這是胚胎在母體內生長發育的開始,故A正確。
B.胚胎懸浮在羊水中,羊水為胚胎提供了一個相對穩定和安全的環境。當外界有震動時,羊水可以起到緩沖作用,從而減少震動對胚胎發育的不良影響,有利于胚胎的正常發育,故B正確。
C.胚胎在發育到第九周時,身體的各個器官和系統已經初步形成,外形上已經具有了人的基本特征,只有核桃般大小,此時被稱為胎兒,之后會繼續生長和發育,故C正確。
D.胎兒和母體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結構是胎盤,而不是通過臍帶讓胎兒血液和母體血液直接混合。胎盤由胎兒部分的羊膜和葉狀絨毛膜以及母體部分的底蛻膜構成。胎盤內有 母體和胎兒兩套血液循環,兩者的血液在各自的封閉管道內循環,互不相通,但可以通過胎盤上的絨毛進行物質交換,比如胎兒通過胎盤從母體獲得氧氣和營養物質,同時將代 謝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通過胎盤排到母體血液中,由母體排出體外,故D錯誤。
故答案為:D。
6.【答案】D
【知識點】常見的脊椎動物
【解析】【分析】脊椎動物分為: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
【解答】義烏小鯢屬于脊椎動物中的兩棲類動物,體外受精、卵生。受精卵經過分裂細胞的數目變多,細胞經過分化形成不同的組織。一生要經歷出生、生長發育、生殖、死亡等生長時期。
故答案為:D。
7.【答案】C
【知識點】細胞的結構;細胞的分裂、生長與分化;組織;結構與層次
【解析】【分析】動、植物細胞結構的區別:
植物細胞 動物細胞
相同點 都有細胞核、細胞膜、細胞質
不同點 有細胞壁和液泡,綠色部分的細胞內有葉綠體 沒有細胞壁和液泡,也沒有葉綠體
【解答】A、①貓 的結構層次依次為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和生物體;②腎蕨的結構層次依次為細胞、組織、器官和生物體,A不符合題意。
B、①貓,④家鴿,都是動物,動物的基本組織為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結締組織、神經組織,B不符合題意。
C、①貓,④家鴿,都是動物,動物的細胞基本結構為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C符合題意。
D、動植物細胞分裂時,細胞核先分成兩份,細胞質再分裂,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8.【答案】B
【知識點】花的結構
【解析】【分析】傳粉是指雄蕊花藥中的成熟花粉粒傳送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 ;花主要的結構是花蕊,花蕊有雄蕊和雌蕊,雄蕊是由花藥和花絲構成的;雌蕊是由柱頭、花柱和子房三部分構成的;
【解答】 解剖一朵花的子房時,看到的一些白色小顆粒是子房里面的胚珠,胚珠里面有受精卵,受精卵將來發育成種子里的胚,胚珠發育成種子;花藥是雄蕊的結構,其里面的劃分落到雌蕊的柱頭上,萌發成花粉管,花粉管里面產生精子,一直通向子房中的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所以ACD 錯誤;B正確;
故答案為:B
9.【答案】B
【知識點】種子的結構
【解析】【分析】遺傳物質決定生物的性狀。
【解答】胚由受精卵發育而來,遺傳物質在胚中,胚乳的作用是在種子萌發時提供營養物質,可知長出的植株的種子應和提供遺傳物質的甜玉米相同。
故答案為:B。
10.【答案】B
【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
【解析】【分析】種子萌發的過程是:種子吸收水分后,體積脹大,子葉里的營養物質(雙子葉植物種子)或胚乳中的營養物質經過子葉(單子葉植物種子)轉運給胚根、胚軸、胚芽。隨后,胚根發育,突破種皮,形成根,胚軸伸長,胚芽發育成芽,芽進一步發育成莖和葉。并伸出土面,長成幼苗。
【解答】菜豆是雙子葉植物,其種子萌發的順序是:種子吸收水分,子葉里的營養物質轉運給胚根、胚軸和胚芽,胚根發育,突破種皮,發育成根,胚軸伸長,胚芽發育成莖和葉。
故答案為:B
11.【答案】C
【知識點】植物的無性生殖
【解析】【分析】有性生殖是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無性生殖是不需要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
【解答】“落地生根”的植物,當其葉片掉落地面后,能夠生根發芽,發育成一株獨立生活的新植株,這種繁殖方式沒有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因此屬于無性生殖,葉片屬于營養器官,也屬于營養繁殖。
故答案為:C
12.【答案】D
【知識點】花的結構
【解析】【分析】一朵花主要的結構時花蕊,因為與果實和種子隊的形成有直接關系,花只有經過傳粉和受精兩個生理過程后才能結出果實,形成種子,圖中①花藥,②花絲,④柱頭,⑤花柱,③卵細胞,⑥雄蕊,⑦雌蕊,⑧子房。
【解答】雌蕊和雄蕊是花的主要結構,雌蕊包括④柱頭、⑤花柱、③子房,雄蕊包括①花藥和②花絲,雌蕊和雄蕊與果實和種子的形成有直接關系。⑧卵細胞受精后形成受精卵,將來發育成胚。雄蕊中①花藥中的花粉通過一定的方式落到④柱頭上的過程叫傳粉。
13.【答案】A
【知識點】種子的結構;花的結構;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分析】受精卵發育成胚、胚珠發育成種子、珠被發育成種皮、子房發育成果實、子房壁發育成果皮。
【解答】A、由圖可知,葵瓜子是果實,由子房發育而來,南瓜子是種子,由胚珠發育而來,故A符合題意;
B、向日葵和南瓜的種子均含有兩片子葉,沒有胚乳,可知向日葵和南瓜都屬于被子植物的雙子葉植物,故B不符合題意;
C、被子植物要經過開花、傳粉、受精形成受精卵,才能形成種子和果實,故C不符合題意;
D、雄蕊和雌蕊與果實和種子的形成有直接關系,所以花最重要的結構時雌蕊和雄蕊,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14.【答案】D
【知識點】種子的結構;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花的結構
【解析】【分析】單子葉植物的營養物質儲存在胚乳中,雙子葉植物營養物質儲存在子葉中。
【解答】A、水稻種子中有胚乳,屬于單子葉植物,種子中有一片子葉,故A錯誤;
B、由圖可知,精白米去除了全部的種皮的胚,不再能萌發,故B錯誤;
C、種子由胚珠發育而來,故C錯誤;
D、水稻是單子葉植物,營養物質儲存在胚乳中,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15.【答案】D
【知識點】細菌的主要特點
【解析】【分析】根據細菌的結構及其生活特性知識解題。
【解答】解:通過對題文的分析可知,破傷風桿菌的生長繁殖屬于厭氧型,因為有氧氣時,不能繁殖,隔絕空氣時,大量繁殖;
故答案為:D。
16.【答案】D
【知識點】細菌的主要特點;真菌的主要特點;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解析】【分析】細菌和真菌的區別是: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細菌和真菌都沒有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
【解答】A、細菌菌落較小,一般為白色,真菌菌落一般呈現絨毛狀、絮狀或者蛛網狀,多有光澤,表面常有不同顏色的孢子,所以可以從菌落的形態、顏色和大小來確定它是細菌菌落還是真菌菌落,故A不符合題意;
B、細菌和真菌細胞中沒有葉綠體,要依靠現存的有機物生存,所以培養菌落時,要制作培養基為細菌和真菌提供營養物質,故B不符合題意;
C、細菌的菌落較小,真菌的菌落較大,故C不符合題意;
D、一個菌落中含有一種細菌或者真菌,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17.【答案】A
【知識點】真菌的主要特點
【解析】【分析】 酵母是一種單細胞真菌,在有氧和無氧環境下都能生存,屬于兼性厭氧菌。酵母菌能通過出芽生殖產生后代,利用酵母菌發酵可以制作饅頭、面包等食物,酵母菌能通過發酵作用產生酒精 ,有成形的細胞核,屬于真核生物;
【解答】A.酵母菌是真核生物,細胞中有成形的細胞核,A錯誤;
B. 酵母菌能通過出芽生殖產生后代 ,B正確;
C. 酵母菌能通過發酵作用產生酒精 ,C正確;
D. 利用酵母菌發酵可以制作饅頭、面包等食物 ,D正確;
故答案為:A.
18.【答案】B
【知識點】昆蟲的生殖方式;昆蟲的發育過程
【解析】【分析】(1)完全變態發育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時期。完全變態發育的昆蟲幼蟲與成蟲在形態構造和生活習性上明顯不同,差異很大。如蚊子、蒼蠅、家蠶、菜粉蝶等。
(2)不完全變態發育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不完全變態發育的昆蟲幼體與成體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發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螻蛄、蝗蟲等。
【解答】AD、家蠶的發育經過受精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時期,屬于完全變態變態,蝗蟲的發育經過受精卵、幼蟲和成蟲三個時期??梢娂倚Q的發育過程比蝗蟲多了蛹時期,AD錯誤;
B、家蠶個體發育的起點是受精卵,屬于有性生殖,B正確;
C、蠶蛾的幼蟲能分泌絲蛋白,C錯誤。
故答案為:B。
19.【答案】C
【知識點】花的結構;傳粉及其途徑
【解析】【分析】單性花:指一朵花中只有雌蕊或者雄蕊。
【解答】由圖可知,玉米花有的只有雌蕊,有的只有雄蕊,可知屬于單性花;玉米雄花的花粉由風力傳播到其它雌花的柱頭上,可知屬于異花傳粉。
故答案為:C。
20.【答案】D
【知識點】組織;葉的形態結構;蒸騰作用
【解析】【分析】上皮組織是動物的組織,植物的組織有:機械組織、保護組織、營養組織、疏導組織和分生組織。
【解答】A、③是葉脈,有導管和篩管,是疏導組織,運輸水分、無機鹽和有機物,故A不符合題意;
B、②④是葉肉,屬于營養物質,含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營養物質,故B不符合題意;
C、⑥是氣孔,由半月形的保衛細胞構成,是水分散失的“門戶”,故C不符合題意;
D、①⑤是保護組織,排列緊密,起保護作用,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21.【答案】A
【知識點】種子的結構
【解析】【分析】①是胚軸、②是胚芽、③是胚根、④是子葉、⑤是種皮、⑥是胚。a是種皮和果皮、b是胚乳、c是子葉、d是胚芽、e是胚軸、f是胚根,g是胚。
【解答】A、胚芽發育成莖和葉,由圖可知①是胚軸,②是胚芽,故A符合題意;
B、玉米屬于單子葉植物,營養物質儲存在胚乳中,所以滴加碘液變藍的是胚乳,即圖中的b,
故B不符合題意;
C、新植物的幼苗是胚,菜豆種子的⑥和玉米種子的g表示的是胚,胚由胚軸、胚根、胚芽和子葉構成,
故C符合題意;
D、菜豆種子的④和玉米種子的c都是子葉,菜豆種子中含有兩片子葉,玉米種子只含有一片子葉,
子葉數量不同,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22.【答案】C
【知識點】動物克隆技術的進展
【解析】【分析】有性生殖需要兩性細胞細胞的細胞核融合形成受精卵。
【解答】A、克隆屬于無性生殖,不需要形成受精卵,所以不屬于體外受精,故A錯誤;
B、由圖可知,重組細胞發育初期所需要的營養來自乙綿羊卵細胞中的卵黃,故B錯誤;
C、克隆和植物的組織培養都不需要兩性細胞的結合,不形成受精卵,屬于無性生殖,故C正確;
D、遺傳物質決定生物的性狀,甲綿羊提供了細胞核,內含有遺傳物質,所以多莉的外形特征與甲綿羊
相似,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23.【答案】D
【知識點】單細胞生物
【解析】【分析】草履蟲,是膜口目草履蟲科草履蟲屬的纖毛蟲動物。草履蟲的身體很小,圓筒形,只有一個細胞構成,是單細胞動物,雌雄同體。最常見的是尾草履蟲,體長只有80~300微米。身體表面包著一層膜,膜上密密地長著許多纖毛。草履蟲因身體形狀從平面角度看上去像一只倒放的草鞋底,故名草履蟲。草履蟲分布于中國各地;是產于淡水中的纖毛蟲,喜生于陽光充足、腐植質多的水溝、池塘、水田及湖泊中,在微堿性而且有大量腐生細菌的淡水中,幾乎都能找到;主要以吞噬細菌和藻類為食。草履蟲最簡單的生殖方式是無性生殖,身體中部橫縊,一分為二,繁殖很快;另有一種結合生殖,是一種特殊的有性生殖方式,兩蟲的口溝部分粘合,互相交換一個小核然后分開,體內經過一系列的變化,蟲體同時進行兩次分裂,形成4個新蟲體。
【解答】A. 應該從培養液的表層吸取培養液,因為表層氧氣豐富,A錯誤;
B. 應該在載玻片上放幾絲棉花,其目的是限制草履蟲的運動,B錯誤;
C. 草履蟲是一種單細胞動物,C錯誤;
D. 草履蟲用纖毛進行運動 ,D正確;
故答案為:D.
24.【答案】D
【知識點】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無性生殖
【解析】【分析】精子和卵細胞在胚珠中結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發育成胚,胚珠發育成種子,可知利用種子繁殖屬于有性生殖。
【解答】A、由圖可知,①是嫁接,屬于無性生殖中的營養繁殖,成功的關鍵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要緊貼,故A不符合題意;
B、由圖可知,②是組織培養,屬于無性生殖,繁殖速度快且能保持親本的優良性狀,故B不符合題意;
C、營養繁殖屬于無性生殖,不需要兩性細胞的細胞核融合,后代與親代的遺傳物質相同,所以能保持親本的優良性狀,故C不符合題意;
D、①②屬于無性生殖,③利用種子繁殖,屬于有性生殖,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25.【答案】A
【知識點】青春期的變化
【解析】【分析】第二性征指的是生殖器官以外的男孩和女孩身體存在的差異。
【解答】A、大腦在兒童時期體積和質量迅速增長,在青春期大腦的結構和功能進一步完善,故A符合題意;
B、進入青春期后性器官發育成熟,分泌性激素,出現第二性征,男孩出現遺精,女孩會來月經,故B不符合題意;
C、進入青春期,男孩的睪丸發育成熟,分泌雄性激素,激發第二性征,例如出現喉結突出等特征,故C不符合題意;
D、進入青春期后最顯著的特點是身高和體重的迅速增大,最突出的特征是性器官的發育和性功能的成熟,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26.【答案】(1)受精卵
(2)細胞分裂;染色體
(3)細胞分化
(4)肌肉;神經
【知識點】細胞的分裂、生長與分化;組織;結構與層次;人的受精、胚胎發育、分娩和哺乳過程
【解析】【分析】(1)A表示細胞;C表示組織;D表示器官;E表示系統。
(2)細胞分裂產生的新細胞與原細胞形態相同,但體積略小。
(2)細胞分化后形成形態、功能不同的細胞。
(4)人體的四大組織: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和神經組織。
【解答】(1)受精卵是生命的起點,整個人體都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的。
(2)由圖可知,A和B細胞形態相同,但B中細胞數目更多,可知A經過細胞分裂形成B。細胞在分裂前,會進行染色體的復制,在分裂時平均分到兩個子細胞中。
(3)由圖可知,C中細胞形態與B不同,可知由B到C,屬于細胞分化過程,細胞分化的結果是形成不同的組織。
(4)肌肉組織能收縮和舒張,促使心臟不斷跳動。
感覺在大腦皮層形成,皮膚能將信息傳遞給大腦形成感覺,說明皮膚中含有神經組織。
27.【答案】(1)睪丸
(2)A
(3)受精(或受精作用);B
(4)能
【知識點】人的受精、胚胎發育、分娩和哺乳過程;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解析】【分析】睪丸能夠產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卵巢能夠產生卵細胞,分泌雌性激素;精子和卵細胞在輸卵管中結合形成受精卵;子宮是胚胎發育的場所;
【解答】(1) 圖甲是精子的示意圖,它是由男性的睪丸產生的,睪丸同時還能產生雄性激素,維持男性的與特征;
(2) 圖乙是卵細胞的示意圖,它是由丙圖中的A卵巢產生的,卵巢還能分泌雌性激素,維持女性的第二性征;
(3) 精子和卵細胞融合的過程叫受精,此過程發生在丙圖中的B輸卵管中;
(4)因病摘除子宮的婦女,能產生卵細胞。因為卵細胞是由卵巢產生的,子宮是提供胚胎發育的場所;
故答案為:(1)睪丸(2)A(3)受精(或受精作用)、B(4)能
28.【答案】(1)臍帶;子宮
(2)卵黃
(3)胎盤
(4)氧氣;營養物質
【知識點】人的受精、胚胎發育、分娩和哺乳過程;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解析】【分析】受精卵分裂和胚胎發育初期由卵黃提供營養.胚胎植入子宮壁后,胎兒通過胎盤和臍帶,胚胎從母體獲得各種養料和氧氣,并將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廢物排入母體血液,由母體的腎臟和呼吸系統排出。
【解答】(1)[B]是臍帶;[C]是子宮。
(2)受精卵分裂和胚胎發育初期的營養由卵黃提供。
(3)胚胎植入子宮內壁后,在胚胎與子宮壁接觸的部分形成[A]胎盤。
(4)胎兒通過[A]和[B],從母體內獲得氧氣和營養物質,并將代謝產生的廢物排入母體的血液,由母體排出。
故答案為:(1)臍帶;子宮(2)卵黃(3)胎盤(4)氧氣;營養物質
29.【答案】(1)光照
(2)水分;種子萌發需要水分
(3)丙;無論是否有光照,種子萌發數量相當
(4)種子的胚不完整、種子在休眠期、種子不夠飽滿等。
【知識點】控制變量法;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
【解析】【分析】(1)認真分析表中數據,找出變量。
(2)種子有水則萌發,沒有水就沒有萌發,可知水是種子萌發的條件之一。
(3)由控制變量法可知,探究某一因素的影響時,應控制其它條件相同,據此分析表中數據找出另一組實驗。
(4)種子的萌發與外界條件和自身條件有關,外界條件適宜但種子未萌發,應該是種子自身的問題,據此分析。
【解答】(1)由表中數據可知,除了水分以外,還有一個變量是是否有光照。
(2)由表中數據可知,甲和乙之間唯一的變量是水分,甲中有水分和乙組沒有水分,甲中種子萌發率高而乙中種子沒有萌發,可知種子的萌發需要水分。
(3)要探究光照是否是種子萌發的條件,則應控制除光照以外的條件相同,結合表中數據可知,應選擇甲和丙進行分析。甲和丙種子的萌發數量相當,可知光照不是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
(4)甲中外界環境適應,而種子沒有萌發,說明是種子自身的問題,可知種子沒有萌發可能是因為種子的胚不完整、種子在休眠期、種子不夠飽滿等。
30.【答案】(1)除去絨布上的雜菌,避免對實驗造成干擾
(2)A培養基沒有青霉素,B培養基有青霉素
(3)已具有
【知識點】細菌的主要特點
【解析】【分析】(1)為排出干擾,應確保絨布上沒有其他菌類。
(2)根據實驗步驟找到唯一變量。
(3)有耐藥性的細菌在青霉素的環境中可以生存,據此分析。
【解答】(1)絨布上沾有其它菌類,會干擾實驗,實驗實驗所用的絨布需要進行滅菌處理。
(2)根據實驗方案可知,AB培養基的區別是有無青霉素。
(3)沒有細菌產生,說明細菌均被青霉素殺死,不具有耐藥性;若有菌落且數目和位置相同,說明在青霉素環境中細菌仍能生存,可知細菌已具有耐藥性。
31.【答案】(1)清水;100
(2)孵化的受精卵的數目
(3)實驗①的孵化率高于實驗②和實驗③
【知識點】控制變量法;兩棲動物的生殖方式
【解析】【分析】(1)對照組不需要進行改變,即不添加污染物。
(2)根據實驗探究的目的來判斷觀察記錄的內容。
(3)根據實驗假設確定實驗結果,污染物會降低孵化率,則實驗①的孵化率最高。
【解答】(1)實驗①為對照組,只需要添加清水即可。
由表中數據結合控制變量法可知,每組實驗所用的蝌蚪數量相同,所以B應是100。
(2)實驗探究的是各種污染物對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響,所以應統計每組實驗中孵化的受精卵的數目,計算出孵化率進行判斷。
(3)假設是污染物會降低青蛙受精卵的孵化率,所以對應的實驗結果為:實驗①的孵化率高于實驗②和實驗③。
32.【答案】(1)乙丙
(2)甲丙;沒有控制單一變量
(3)保證變量唯一,較小誤差
(4)增強光照強度和延長光照時間
【知識點】控制變量法;鳥的生殖方式
【解析】【分析】(1)根據控制變量法結合額表中數據進行分析判斷。
(2)由控制變量法可知,探究某一因素的影響時,要控制其它因素相同。
(3)為了避免其它因素對實驗造成干擾 ,應選擇各種情況都相近的雞進行實驗。
(4)根據表中數據,分別得出光照強度和光照時間對產蛋率的影響,并據此選擇合適的條件。
【解答】(1)由控制變量法可知,要探究光照時間對雞產蛋的影響,應控制除光照時間以外的條件相同,由表中數據可知,應選擇乙丙兩組實驗進行探究。
(2)由表中數據可知,實驗甲和丙光照強度和光照時間都不相同,存在兩個變量,所以不能做為一組對照實驗。
(3)使用大小、長勢等因素均相近60只產蛋雞,可以避免因雞不同導致的誤差,保證變量唯一。
(4)由表中數據可知,甲乙兩組光照時間相同,乙的光照強度更大,產蛋率更高;乙丙兩組光照強度相同,乙的光照時間更長,產蛋率更高,可知要提高產蛋率,應適當增強光照強度和延長光照時間。
1 / 1浙江省杭州市西溪中學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3月七年級科學月考考卷
1.(2025七下·杭州月考)正常情況下,人的體細胞分裂后,新細胞和原細胞所含有的遺傳物質( )
A.不一樣 B.完全一樣 C.不一定 D.以上都可能
【答案】B
【知識點】細胞的分裂、生長與分化
【解析】【分析】細胞分裂的結果是細胞的數目變多,新細胞與原細胞外形相同,但新細胞體積較小。
【解答】細胞在分裂前會進行染色體的復制,在分裂時將遺傳物質平均分成兩份,分配到子細胞中,可知子細胞中的遺傳物質與原細胞完全相同。
故答案為:B。
2.(2025七下·杭州月考) 骨髓移植能夠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是因為健康人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能不斷產生新的血細胞(如圖),這一過程稱為細胞的( )
A.分裂 B.分化 C.生長 D.癌變
【答案】B
【知識點】細胞的分裂、生長與分化;組織
【解析】【分析】細胞分裂: 定義:由原來的一個細胞分裂成兩個細胞的過程叫做細胞分裂。 意義:細胞分裂可產生多個細胞,進而形成組織,組織又合成器官,植物體。如果是動物體的話還可形成系統。 細胞生長: 定義:細胞由小長大的過程叫細胞的生長。 意義:細胞 只有通過這個過程長到一定的程度才能進行分裂。 細胞分化 定義:在正常情況下,經過細胞分裂產生的新細胞,在遺傳物質的作用下,其形態、結構、功能隨著細胞的 生長出現了差異,這就是細胞的分化。 意義:經過細胞分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細胞群。
【解答】 骨髓移植能夠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是因為健康人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能不斷產生新的血細胞(如圖),這一過程稱為細胞的 分化,形成了不同形態和功能的細胞;
故答案為:B
3.(2025七下·杭州月考)杜鵑鳥是一種只產卵不孵卵的特殊鳥類,杜鵑花(俗名映山紅)則是一種綠色開花植物。下列關于杜鵑與杜鵑花的敘述,正確的是( ?。?br/>A.杜鵑花的花、果實、種子屬于營養器官
B.杜鵑鳥有保護組織、神經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
C.杜鵑鳥和杜鵑花的結構層次都是細胞→組織→器官→個體
D.杜鵑鳥和杜鵑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都是細胞
【答案】D
【知識點】組織;結構與層次;細胞是生物體結構與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解析】【分析】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由微觀到宏觀依次是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與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相比,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無系統,即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解答】A、被杜鵑花的花、果實、種子屬生殖器官,根、莖、葉屬于營養器官,A錯誤;
B、杜鵑鳥有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結締組織等,保護、營養屬于植物組織,B錯誤;
C、杜鵑鳥屬于動物,它的結構層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杜鵑花屬于植物,結構層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因此,杜鵑鳥比杜鵑花多系統這一結構層次,C錯誤;
D、杜鵑鳥和杜鵑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都是細胞,D正確;
故選D。
4.(2025七下·杭州月考)檸檬中含有豐富的檸檬酸它的果實汁多肉脆,有濃郁的芳香氣檸檬富含維生素 C,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br/>A.果皮屬于上皮組織起到保護作用
B.果肉屬于營養組織起到儲存作用
C.白色的纖維屬于輸導組織起到運輸作用
D.果實是生殖器官由多種組織組成
【答案】A
【知識點】組織;器官和系統
【解析】【分析】保護組織,是覆蓋植物體表面起保護作用的組織,由一層或幾層細胞組成,其功能主要是避免水分過度散失,調節植物與環境的氣體交換,保護外界免受風雨和病蟲害,防止機械和化學損傷。輸導組織,又名維管束組織,是由多個組織組成的復合組織,是植物中承擔物質長距離運輸的主要組織,是高等植物特有的組織,水分、無機鹽和有機物的輸送、植物體各部分之間經常進行的物質的再分配和移動都是由輸送組織進行的。營養組織,營養組織又稱薄壁組織、基本組織,是植物的幾種主要組織之一,也是構成植物體的最基本組織。機械組織,對植物起主要支持和保護作用的組織,抗壓能力強,抗張能力強,抗彎能力強,植物具有一定的硬度,枝條伸長,樹葉伸長,能承受暴風雨和其他外力,也與這種組織的存在有關。分生組織,在植物的一定部位具有持續或周期性分裂能力的細胞群,分裂引起的細胞排列緊密,無細胞間隙,細胞壁薄、細胞質濃厚、細胞體積小,一般呈等徑多面體,細胞核大,小部分仍保持高度分裂能力,大部分相繼生長分化為具有一定形態特征和生理功能的細胞,構成植物體的其他各種組織,使臟器生長或新生。
【解答】A. 果皮屬于保護組織起到保護作用,錯誤;
B. 果肉屬于營養組織起到儲存作用,正確;
C.白色的纖維屬于輸導組織起到運輸作用 ,正確;
D. 果實是生殖器官由多種組織組成 ,正確;
故答案為:A.
5.(2025七下·杭州月考)從受精卵形成到胎兒成熟產出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 )
A.受精卵經數次細胞分裂形成早期胚胎,植入子宮內膜,稱為妊娠
B.胚胎是懸浮在羊水中的,能夠減少震動對胚胎發育的影響
C.胚胎發育至第九周只有核桃般大小,但已初具人形,稱為胎兒
D.胎兒血液和母體血液通過臍帶直接混合,有利于進行物質交換
【答案】D
【知識點】人的受精、胚胎發育、分娩和哺乳過程
【解析】【分析】從受精卵形成到胎兒成熟產出,經歷了一系列復雜的變化。妊娠是指受精卵植入子宮內膜。胚胎發育過程中,羊水起到保護和減震作用。胎兒在發育到一定階段后初具人形。胎盤是胎兒和母體進行物質交換的場所。
【解答】A.受精卵經多次有絲分裂形成早期胚胎,然后植入子宮內膜,這個過程被稱為妊娠。這是胚胎在母體內生長發育的開始,故A正確。
B.胚胎懸浮在羊水中,羊水為胚胎提供了一個相對穩定和安全的環境。當外界有震動時,羊水可以起到緩沖作用,從而減少震動對胚胎發育的不良影響,有利于胚胎的正常發育,故B正確。
C.胚胎在發育到第九周時,身體的各個器官和系統已經初步形成,外形上已經具有了人的基本特征,只有核桃般大小,此時被稱為胎兒,之后會繼續生長和發育,故C正確。
D.胎兒和母體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結構是胎盤,而不是通過臍帶讓胎兒血液和母體血液直接混合。胎盤由胎兒部分的羊膜和葉狀絨毛膜以及母體部分的底蛻膜構成。胎盤內有 母體和胎兒兩套血液循環,兩者的血液在各自的封閉管道內循環,互不相通,但可以通過胎盤上的絨毛進行物質交換,比如胎兒通過胎盤從母體獲得氧氣和營養物質,同時將代 謝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通過胎盤排到母體血液中,由母體排出體外,故D錯誤。
故答案為:D。
6.(2025七下·杭州月考)“義烏小鯢”目前僅見于浙江省少數地區,屬于中國稀有兩棲動物之一,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下列關于“義烏小鯢”的敘述,正確的是( ?。?br/>A.屬于無脊椎動物
B.受精方式為體內受精
C.受精卵通過分裂可以直接形成多種組織
D.一生要經歷出生、生長發育、生殖、死亡等生長時期
【答案】D
【知識點】常見的脊椎動物
【解析】【分析】脊椎動物分為: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
【解答】義烏小鯢屬于脊椎動物中的兩棲類動物,體外受精、卵生。受精卵經過分裂細胞的數目變多,細胞經過分化形成不同的組織。一生要經歷出生、生長發育、生殖、死亡等生長時期。
故答案為:D。
7.(2025七下·杭州月考)對下列四種生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①②的結構層次依次為細胞、組織、器官和生物體
B.①④的基本組織為上皮組織、肌肉組織和輸導組織
C.①④的細胞基本結構為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
D.③④的細胞分裂時,細胞質先分成兩份,細胞核再分裂
【答案】C
【知識點】細胞的結構;細胞的分裂、生長與分化;組織;結構與層次
【解析】【分析】動、植物細胞結構的區別:
植物細胞 動物細胞
相同點 都有細胞核、細胞膜、細胞質
不同點 有細胞壁和液泡,綠色部分的細胞內有葉綠體 沒有細胞壁和液泡,也沒有葉綠體
【解答】A、①貓 的結構層次依次為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和生物體;②腎蕨的結構層次依次為細胞、組織、器官和生物體,A不符合題意。
B、①貓,④家鴿,都是動物,動物的基本組織為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結締組織、神經組織,B不符合題意。
C、①貓,④家鴿,都是動物,動物的細胞基本結構為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C符合題意。
D、動植物細胞分裂時,細胞核先分成兩份,細胞質再分裂,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8.(2025七下·杭州月考) 解剖一朵花的子房時,看到的一些白色小顆粒是( )。
A.胚 B.胚珠 C.花藥 D.花粉
【答案】B
【知識點】花的結構
【解析】【分析】傳粉是指雄蕊花藥中的成熟花粉粒傳送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 ;花主要的結構是花蕊,花蕊有雄蕊和雌蕊,雄蕊是由花藥和花絲構成的;雌蕊是由柱頭、花柱和子房三部分構成的;
【解答】 解剖一朵花的子房時,看到的一些白色小顆粒是子房里面的胚珠,胚珠里面有受精卵,受精卵將來發育成種子里的胚,胚珠發育成種子;花藥是雄蕊的結構,其里面的劃分落到雌蕊的柱頭上,萌發成花粉管,花粉管里面產生精子,一直通向子房中的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所以ACD 錯誤;B正確;
故答案為:B
9.(2025七下·杭州月考)將甜玉米的胚與老玉米的胚乳(如圖)嫁接,長出的植株的種子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識點】種子的結構
【解析】【分析】遺傳物質決定生物的性狀。
【解答】胚由受精卵發育而來,遺傳物質在胚中,胚乳的作用是在種子萌發時提供營養物質,可知長出的植株的種子應和提供遺傳物質的甜玉米相同。
故答案為:B。
10.(2025七下·杭州月考)下列是菜豆種子萌發的不同階段,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br/>①種子吸收水分
②胚根發育,突破種皮,發育成根
③子葉里的營養物質轉運給胚根、胚軸和胚芽
④胚軸伸長,胚芽發育成莖和葉
A.②①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①②③④
【答案】B
【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
【解析】【分析】種子萌發的過程是:種子吸收水分后,體積脹大,子葉里的營養物質(雙子葉植物種子)或胚乳中的營養物質經過子葉(單子葉植物種子)轉運給胚根、胚軸、胚芽。隨后,胚根發育,突破種皮,形成根,胚軸伸長,胚芽發育成芽,芽進一步發育成莖和葉。并伸出土面,長成幼苗。
【解答】菜豆是雙子葉植物,其種子萌發的順序是:種子吸收水分,子葉里的營養物質轉運給胚根、胚軸和胚芽,胚根發育,突破種皮,發育成根,胚軸伸長,胚芽發育成莖和葉。
故答案為:B
11.(2025七下·杭州月考)自然界中有一種名為“落地生根”的植物。當其葉片掉落地面后,有時能夠生根發芽,發育成一株獨立生 活的新植株。這種繁殖方式屬于( ?。?br/>A.分根 B.嫁接 C.營養繁殖 D.有性生殖
【答案】C
【知識點】植物的無性生殖
【解析】【分析】有性生殖是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無性生殖是不需要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
【解答】“落地生根”的植物,當其葉片掉落地面后,能夠生根發芽,發育成一株獨立生活的新植株,這種繁殖方式沒有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因此屬于無性生殖,葉片屬于營養器官,也屬于營養繁殖。
故答案為:C
12.(2025七下·杭州月考) 如圖表示桃花的結構,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br/>A.①是花藥,里面有花粉 B.⑥和⑦是花的主要結構
C.⑧受精后將發育成種子的胚 D.花粉落到④上的過程稱為受精
【答案】D
【知識點】花的結構
【解析】【分析】一朵花主要的結構時花蕊,因為與果實和種子隊的形成有直接關系,花只有經過傳粉和受精兩個生理過程后才能結出果實,形成種子,圖中①花藥,②花絲,④柱頭,⑤花柱,③卵細胞,⑥雄蕊,⑦雌蕊,⑧子房。
【解答】雌蕊和雄蕊是花的主要結構,雌蕊包括④柱頭、⑤花柱、③子房,雄蕊包括①花藥和②花絲,雌蕊和雄蕊與果實和種子的形成有直接關系。⑧卵細胞受精后形成受精卵,將來發育成胚。雄蕊中①花藥中的花粉通過一定的方式落到④柱頭上的過程叫傳粉。
13.(2025七下·杭州月考)圖中的甲發育成一粒帶殼葵花籽,乙發育成一粒南瓜子。下列關于向日葵和南瓜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葵花籽和南瓜子分別是由植物的胚珠和子房發育而來的
B.向日葵和南瓜都屬于被子植物的雙子葉植物
C.向日葵和南瓜開花后要經過傳粉、受精才能形成葵花籽和南瓜子
D.向日葵和南瓜的花最重要的結構是雌蕊和雄蕊
【答案】A
【知識點】種子的結構;花的結構;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分析】受精卵發育成胚、胚珠發育成種子、珠被發育成種皮、子房發育成果實、子房壁發育成果皮。
【解答】A、由圖可知,葵瓜子是果實,由子房發育而來,南瓜子是種子,由胚珠發育而來,故A符合題意;
B、向日葵和南瓜的種子均含有兩片子葉,沒有胚乳,可知向日葵和南瓜都屬于被子植物的雙子葉植物,故B不符合題意;
C、被子植物要經過開花、傳粉、受精形成受精卵,才能形成種子和果實,故C不符合題意;
D、雄蕊和雌蕊與果實和種子的形成有直接關系,所以花最重要的結構時雌蕊和雄蕊,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14.(2025七下·杭州月考)我們食用的大米是稻谷加工處理后的精白米,加工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水稻種子沒有子葉
B.精白米能萌發長成幼苗
C.水稻種子由子房壁發育而成
D.水稻種子的營養物質儲存在胚乳中
【答案】D
【知識點】種子的結構;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花的結構
【解析】【分析】單子葉植物的營養物質儲存在胚乳中,雙子葉植物營養物質儲存在子葉中。
【解答】A、水稻種子中有胚乳,屬于單子葉植物,種子中有一片子葉,故A錯誤;
B、由圖可知,精白米去除了全部的種皮的胚,不再能萌發,故B錯誤;
C、種子由胚珠發育而來,故C錯誤;
D、水稻是單子葉植物,營養物質儲存在胚乳中,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15.(2025七下·杭州月考)破傷風是傷口感染破傷風桿菌引起的,當傷口暴露于外時,破傷風桿菌是不能繁殖的,只有當傷口深、壞組織多、隔絕空氣時,破傷風桿菌才能生長繁殖。這說明破傷風桿菌的生長繁殖不需要( ?。?br/>A.有機物 B.水分 C.適宜的溫度 D.氧氣
【答案】D
【知識點】細菌的主要特點
【解析】【分析】根據細菌的結構及其生活特性知識解題。
【解答】解:通過對題文的分析可知,破傷風桿菌的生長繁殖屬于厭氧型,因為有氧氣時,不能繁殖,隔絕空氣時,大量繁殖;
故答案為:D。
16.(2025七下·杭州月考)下列關于菌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從菌落的形態、顏色和大小來確定它是細菌菌落還是真菌菌落
B.培養菌落時,制作培養基是為細菌真菌提供營養物質
C.和真菌的菌落相比,細菌的菌落要小得多
D.一個菌落里含有多種細菌或者真菌
【答案】D
【知識點】細菌的主要特點;真菌的主要特點;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解析】【分析】細菌和真菌的區別是: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細菌和真菌都沒有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
【解答】A、細菌菌落較小,一般為白色,真菌菌落一般呈現絨毛狀、絮狀或者蛛網狀,多有光澤,表面常有不同顏色的孢子,所以可以從菌落的形態、顏色和大小來確定它是細菌菌落還是真菌菌落,故A不符合題意;
B、細菌和真菌細胞中沒有葉綠體,要依靠現存的有機物生存,所以培養菌落時,要制作培養基為細菌和真菌提供營養物質,故B不符合題意;
C、細菌的菌落較小,真菌的菌落較大,故C不符合題意;
D、一個菌落中含有一種細菌或者真菌,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17.(2025七下·杭州月考)河南賈湖遺址發現距今約9000年前釀酒痕跡,說明中國古人很早就開始使用酵母菌。關于酵母菌的敘述,錯誤的是( ?。?br/>A.酵母菌是原核生物,細胞中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B.酵母菌能通過出芽生殖產生后代
C.酵母菌能通過發酵作用產生酒精
D.利用酵母菌發酵可以制作饅頭、面包等食物
【答案】A
【知識點】真菌的主要特點
【解析】【分析】 酵母是一種單細胞真菌,在有氧和無氧環境下都能生存,屬于兼性厭氧菌。酵母菌能通過出芽生殖產生后代,利用酵母菌發酵可以制作饅頭、面包等食物,酵母菌能通過發酵作用產生酒精 ,有成形的細胞核,屬于真核生物;
【解答】A.酵母菌是真核生物,細胞中有成形的細胞核,A錯誤;
B. 酵母菌能通過出芽生殖產生后代 ,B正確;
C. 酵母菌能通過發酵作用產生酒精 ,C正確;
D. 利用酵母菌發酵可以制作饅頭、面包等食物 ,D正確;
故答案為:A.
18.(2025七下·杭州月考)絲綢是由經濟型昆蟲家蠶在發育過程中分泌的絲蛋白經人類加工編制而成的。下列有關家蠶生殖發育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br/>A.家蠶的發育過程經歷三個時期
B.家蠶的生殖方式屬于有性生殖
C.飛動的蠶蛾是成蟲,能分泌蠶絲
D.家蠶的發育過程與蝗蟲相同
【答案】B
【知識點】昆蟲的生殖方式;昆蟲的發育過程
【解析】【分析】(1)完全變態發育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時期。完全變態發育的昆蟲幼蟲與成蟲在形態構造和生活習性上明顯不同,差異很大。如蚊子、蒼蠅、家蠶、菜粉蝶等。
(2)不完全變態發育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不完全變態發育的昆蟲幼體與成體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發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螻蛄、蝗蟲等。
【解答】AD、家蠶的發育經過受精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時期,屬于完全變態變態,蝗蟲的發育經過受精卵、幼蟲和成蟲三個時期??梢娂倚Q的發育過程比蝗蟲多了蛹時期,AD錯誤;
B、家蠶個體發育的起點是受精卵,屬于有性生殖,B正確;
C、蠶蛾的幼蟲能分泌絲蛋白,C錯誤。
故答案為:B。
19.(2025七下·杭州月考)根據玉米植株及其傳粉過程示意圖,判斷玉米花是 ( )
A.單性花、自花傳粉 B.兩性花、自花傳粉
C.單性花、異花傳粉 D.兩性花、異花傳粉
【答案】C
【知識點】花的結構;傳粉及其途徑
【解析】【分析】單性花:指一朵花中只有雌蕊或者雄蕊。
【解答】由圖可知,玉米花有的只有雌蕊,有的只有雄蕊,可知屬于單性花;玉米雄花的花粉由風力傳播到其它雌花的柱頭上,可知屬于異花傳粉。
故答案為:C。
20.(2025七下·杭州月考)如圖為葉片結構示意圖,以下敘述不正確的是( )
A.③為輸導組織,起運輸養料的作用
B.②④為營養組織,能制造營養物質
C.⑥為氣孔,是植物蒸騰失水的“門戶”
D.①⑤為上皮組織,具有保護作用
【答案】D
【知識點】組織;葉的形態結構;蒸騰作用
【解析】【分析】上皮組織是動物的組織,植物的組織有:機械組織、保護組織、營養組織、疏導組織和分生組織。
【解答】A、③是葉脈,有導管和篩管,是疏導組織,運輸水分、無機鹽和有機物,故A不符合題意;
B、②④是葉肉,屬于營養物質,含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營養物質,故B不符合題意;
C、⑥是氣孔,由半月形的保衛細胞構成,是水分散失的“門戶”,故C不符合題意;
D、①⑤是保護組織,排列緊密,起保護作用,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21.(2025七下·杭州月考)如圖為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結構模式圖,錯誤的是( )
A.菜豆種子中將來發育成莖和葉的結構是①7
B.在玉米種子的縱切面上滴碘液,變藍的部位是b
C.菜豆種子的⑥和玉米種子的g都是新植物的幼體
D.菜豆種子的④和玉米種子的c都是子葉,但是數量不同
【答案】A
【知識點】種子的結構
【解析】【分析】①是胚軸、②是胚芽、③是胚根、④是子葉、⑤是種皮、⑥是胚。a是種皮和果皮、b是胚乳、c是子葉、d是胚芽、e是胚軸、f是胚根,g是胚。
【解答】A、胚芽發育成莖和葉,由圖可知①是胚軸,②是胚芽,故A符合題意;
B、玉米屬于單子葉植物,營養物質儲存在胚乳中,所以滴加碘液變藍的是胚乳,即圖中的b,
故B不符合題意;
C、新植物的幼苗是胚,菜豆種子的⑥和玉米種子的g表示的是胚,胚由胚軸、胚根、胚芽和子葉構成,
故C符合題意;
D、菜豆種子的④和玉米種子的c都是子葉,菜豆種子中含有兩片子葉,玉米種子只含有一片子葉,
子葉數量不同,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22.(2025七下·杭州月考)1996年,英國科學家用該項技術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莉。多莉綿羊的培育過程如圖。請據如圖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與多莉的產生相應的受精和生殖方式分別是體外受精、胎生
B.重組細胞發育初期所需要的營養來自甲綿羊乳腺細胞中的卵黃
C.克隆技術和植物組織培養技術都屬于無性生殖
D.丙綿羊為多莉提供了胚胎發育的場所,因此多莉的外形特征與丙綿羊相似
【答案】C
【知識點】動物克隆技術的進展
【解析】【分析】有性生殖需要兩性細胞細胞的細胞核融合形成受精卵。
【解答】A、克隆屬于無性生殖,不需要形成受精卵,所以不屬于體外受精,故A錯誤;
B、由圖可知,重組細胞發育初期所需要的營養來自乙綿羊卵細胞中的卵黃,故B錯誤;
C、克隆和植物的組織培養都不需要兩性細胞的結合,不形成受精卵,屬于無性生殖,故C正確;
D、遺傳物質決定生物的性狀,甲綿羊提供了細胞核,內含有遺傳物質,所以多莉的外形特征與甲綿羊
相似,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23.(2025七下·杭州月考)在“觀察草履蟲”的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應該從培養液的底層吸取培養液,因為底層的營養物質多
B.應該把載玻片上的水吸干,其目的是限制草履蟲的運動
C.草履蟲是一種單細胞植物
D.草履蟲用纖毛進行運動
【答案】D
【知識點】單細胞生物
【解析】【分析】草履蟲,是膜口目草履蟲科草履蟲屬的纖毛蟲動物。草履蟲的身體很小,圓筒形,只有一個細胞構成,是單細胞動物,雌雄同體。最常見的是尾草履蟲,體長只有80~300微米。身體表面包著一層膜,膜上密密地長著許多纖毛。草履蟲因身體形狀從平面角度看上去像一只倒放的草鞋底,故名草履蟲。草履蟲分布于中國各地;是產于淡水中的纖毛蟲,喜生于陽光充足、腐植質多的水溝、池塘、水田及湖泊中,在微堿性而且有大量腐生細菌的淡水中,幾乎都能找到;主要以吞噬細菌和藻類為食。草履蟲最簡單的生殖方式是無性生殖,身體中部橫縊,一分為二,繁殖很快;另有一種結合生殖,是一種特殊的有性生殖方式,兩蟲的口溝部分粘合,互相交換一個小核然后分開,體內經過一系列的變化,蟲體同時進行兩次分裂,形成4個新蟲體。
【解答】A. 應該從培養液的表層吸取培養液,因為表層氧氣豐富,A錯誤;
B. 應該在載玻片上放幾絲棉花,其目的是限制草履蟲的運動,B錯誤;
C. 草履蟲是一種單細胞動物,C錯誤;
D. 草履蟲用纖毛進行運動 ,D正確;
故答案為:D.
24.(2025七下·杭州月考)下列有關植物生殖方式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①是嫁接,是人工營養繁殖
B.②是組織培養,植物繁殖的速度很快
C.營養繁殖后代可保持優良性狀
D.①②③都是無性生殖
【答案】D
【知識點】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無性生殖
【解析】【分析】精子和卵細胞在胚珠中結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發育成胚,胚珠發育成種子,可知利用種子繁殖屬于有性生殖。
【解答】A、由圖可知,①是嫁接,屬于無性生殖中的營養繁殖,成功的關鍵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要緊貼,故A不符合題意;
B、由圖可知,②是組織培養,屬于無性生殖,繁殖速度快且能保持親本的優良性狀,故B不符合題意;
C、營養繁殖屬于無性生殖,不需要兩性細胞的細胞核融合,后代與親代的遺傳物質相同,所以能保持親本的優良性狀,故C不符合題意;
D、①②屬于無性生殖,③利用種子繁殖,屬于有性生殖,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25.(2025七下·杭州月考)青春期是一個人生長發育的黃金時期。下列關于青春期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進入青春期,大腦的體積和質量迅速增長,結構和功能不斷完善
B.青春期男孩出現遺精和女孩會來月經,這都是正常生理現象
C.男性進入青春期,主要在雄性激素作用下出現喉結突出等第二性征
D.進入青春期形態發育最顯著特點是身高和體重的迅速增長
【答案】A
【知識點】青春期的變化
【解析】【分析】第二性征指的是生殖器官以外的男孩和女孩身體存在的差異。
【解答】A、大腦在兒童時期體積和質量迅速增長,在青春期大腦的結構和功能進一步完善,故A符合題意;
B、進入青春期后性器官發育成熟,分泌性激素,出現第二性征,男孩出現遺精,女孩會來月經,故B不符合題意;
C、進入青春期,男孩的睪丸發育成熟,分泌雄性激素,激發第二性征,例如出現喉結突出等特征,故C不符合題意;
D、進入青春期后最顯著的特點是身高和體重的迅速增大,最突出的特征是性器官的發育和性功能的成熟,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26.(2025七下·杭州月考) 圖中A~E表示人體的不同結構層次,請據圖回答問題。
(1)整個人體都是由A 細胞發育而成的,A細胞是 。
(2)A細胞通過 形成B。在此過程中,細胞核里的 經過復制而數量倍增,均分成完全相同的兩份分別進入兩個新的細胞中。
(3)B通過 形成C。在此過程中,細胞的形態、結構和功能產生了差異。
(4)心臟能夠不斷地跳動是因為含有 組織,若你的手指不慎被劃傷感覺到痛,這種痛覺說明皮膚中含有 組織。
【答案】(1)受精卵
(2)細胞分裂;染色體
(3)細胞分化
(4)肌肉;神經
【知識點】細胞的分裂、生長與分化;組織;結構與層次;人的受精、胚胎發育、分娩和哺乳過程
【解析】【分析】(1)A表示細胞;C表示組織;D表示器官;E表示系統。
(2)細胞分裂產生的新細胞與原細胞形態相同,但體積略小。
(2)細胞分化后形成形態、功能不同的細胞。
(4)人體的四大組織: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和神經組織。
【解答】(1)受精卵是生命的起點,整個人體都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的。
(2)由圖可知,A和B細胞形態相同,但B中細胞數目更多,可知A經過細胞分裂形成B。細胞在分裂前,會進行染色體的復制,在分裂時平均分到兩個子細胞中。
(3)由圖可知,C中細胞形態與B不同,可知由B到C,屬于細胞分化過程,細胞分化的結果是形成不同的組織。
(4)肌肉組織能收縮和舒張,促使心臟不斷跳動。
感覺在大腦皮層形成,皮膚能將信息傳遞給大腦形成感覺,說明皮膚中含有神經組織。
27.(2025七下·杭州月考)生物體都能通過不同的生殖方式來繁衍后代,這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如圖是與人類生殖有關的示意圖,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是精子的示意圖,它是由男性的 產生的(填名稱)。
(2)圖乙是卵細胞的示意圖,它是由丙圖中的 產生的(填字母)。
(3)精子和卵細胞融合的過程叫 ,此過程發生在丙圖中的 (填字母)。
(4)因病摘除子宮的婦女, (填“能”或“不能”)產生卵細胞。
【答案】(1)睪丸
(2)A
(3)受精(或受精作用);B
(4)能
【知識點】人的受精、胚胎發育、分娩和哺乳過程;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解析】【分析】睪丸能夠產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卵巢能夠產生卵細胞,分泌雌性激素;精子和卵細胞在輸卵管中結合形成受精卵;子宮是胚胎發育的場所;
【解答】(1) 圖甲是精子的示意圖,它是由男性的睪丸產生的,睪丸同時還能產生雄性激素,維持男性的與特征;
(2) 圖乙是卵細胞的示意圖,它是由丙圖中的A卵巢產生的,卵巢還能分泌雌性激素,維持女性的第二性征;
(3) 精子和卵細胞融合的過程叫受精,此過程發生在丙圖中的B輸卵管中;
(4)因病摘除子宮的婦女,能產生卵細胞。因為卵細胞是由卵巢產生的,子宮是提供胚胎發育的場所;
故答案為:(1)睪丸(2)A(3)受精(或受精作用)、B(4)能
28.(2025七下·杭州月考)如圖是胎兒發育期間營養供應的相關結構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請標出B和C的名稱:[B] ??;[C] 。
(2)受精卵分裂和胚胎發育初期的營養由 提供。
(3)胚胎植入子宮內壁后,在胚胎與子宮壁接觸的部分形成[A] 。
(4)胎兒通過[A]和[B],從母體內獲得 和 ,并將代謝產生的廢物排入母體的血液,由母體排出。
【答案】(1)臍帶;子宮
(2)卵黃
(3)胎盤
(4)氧氣;營養物質
【知識點】人的受精、胚胎發育、分娩和哺乳過程;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解析】【分析】受精卵分裂和胚胎發育初期由卵黃提供營養.胚胎植入子宮壁后,胎兒通過胎盤和臍帶,胚胎從母體獲得各種養料和氧氣,并將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廢物排入母體血液,由母體的腎臟和呼吸系統排出。
【解答】(1)[B]是臍帶;[C]是子宮。
(2)受精卵分裂和胚胎發育初期的營養由卵黃提供。
(3)胚胎植入子宮內壁后,在胚胎與子宮壁接觸的部分形成[A]胎盤。
(4)胎兒通過[A]和[B],從母體內獲得氧氣和營養物質,并將代謝產生的廢物排入母體的血液,由母體排出。
故答案為:(1)臍帶;子宮(2)卵黃(3)胎盤(4)氧氣;營養物質
29.(2025七下·杭州月考) 為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在甲、乙、丙、丁四個培養皿內分別放等量的棉花,在棉花的上面都放入25粒大小基本相同的豌豆種子,然后將它們放在不同條件下進行培養,數日后記錄種子萌發的情況如下表。
組別 甲 乙 丙 丁
場所 陽光下 陽光下 黑暗中 黑暗中
溫度(℃) 23 23 23 23
棉花干濕狀態 潮濕 (含一定水分) 干燥 潮濕 (含一定水分) 干燥
種子萌發數量(粒) 23 0 24 0
(1) 根據該同學的實驗設計可以推測,本實驗探究了水分和 是否為影響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
(2)實驗甲和乙對照,變量是 。通過這組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3) 根據實驗甲和 的結果判斷,光照不是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作出這種判斷的理由是
(4) 實驗甲中有2粒種子沒有萌發,其可能的原因是:
【答案】(1)光照
(2)水分;種子萌發需要水分
(3)丙;無論是否有光照,種子萌發數量相當
(4)種子的胚不完整、種子在休眠期、種子不夠飽滿等。
【知識點】控制變量法;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
【解析】【分析】(1)認真分析表中數據,找出變量。
(2)種子有水則萌發,沒有水就沒有萌發,可知水是種子萌發的條件之一。
(3)由控制變量法可知,探究某一因素的影響時,應控制其它條件相同,據此分析表中數據找出另一組實驗。
(4)種子的萌發與外界條件和自身條件有關,外界條件適宜但種子未萌發,應該是種子自身的問題,據此分析。
【解答】(1)由表中數據可知,除了水分以外,還有一個變量是是否有光照。
(2)由表中數據可知,甲和乙之間唯一的變量是水分,甲中有水分和乙組沒有水分,甲中種子萌發率高而乙中種子沒有萌發,可知種子的萌發需要水分。
(3)要探究光照是否是種子萌發的條件,則應控制除光照以外的條件相同,結合表中數據可知,應選擇甲和丙進行分析。甲和丙種子的萌發數量相當,可知光照不是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
(4)甲中外界環境適應,而種子沒有萌發,說明是種子自身的問題,可知種子沒有萌發可能是因為種子的胚不完整、種子在休眠期、種子不夠飽滿等。
30.(2025七下·杭州月考)細菌的抗藥性是困擾醫藥界的難題。細菌的抗藥性是原已存在的,還是抗生素使用后誘導出來的 對此,研究人員開展了“青霉素對細菌抗藥性選擇”的研究。
【實驗方案】
I.菌落培養:將金黃色葡萄球菌培養在普通培養基 A 上,如圖甲所示。
Ⅱ.原位接種:將滅菌絨布在培養基 A 上按 一下,使絨布表面沾上菌落,然后再按到含有青霉素的系列培養基 )上,完成菌落的接種(使細菌在培養基B上的位置和菌落在培養基 A 上的位置一 一對應),如圖乙所示。
(1)實驗所用絨布需要滅菌,其目的是 。
(2)實驗所用培養基 A 和 B 的成分差別是 。
(3) 【預期結果】
一段時間后,如果系列培養基B上沒有細菌長出,說明接種的這些菌落都沒有抗藥性。如果系列培養基B上都有部分菌落長出,且它們的數目和位置都是一樣的(如圖丙所示),則說明這些菌落對青霉素 (選填“已具有”或“未具有”)抗藥性。
【答案】(1)除去絨布上的雜菌,避免對實驗造成干擾
(2)A培養基沒有青霉素,B培養基有青霉素
(3)已具有
【知識點】細菌的主要特點
【解析】【分析】(1)為排出干擾,應確保絨布上沒有其他菌類。
(2)根據實驗步驟找到唯一變量。
(3)有耐藥性的細菌在青霉素的環境中可以生存,據此分析。
【解答】(1)絨布上沾有其它菌類,會干擾實驗,實驗實驗所用的絨布需要進行滅菌處理。
(2)根據實驗方案可知,AB培養基的區別是有無青霉素。
(3)沒有細菌產生,說明細菌均被青霉素殺死,不具有耐藥性;若有菌落且數目和位置相同,說明在青霉素環境中細菌仍能生存,可知細菌已具有耐藥性。
31.(2025七下·杭州月考) 某科學小組開展了“各種污染物對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響”的探究活動。
提出問題:各種污染物能降低青蛙受精卵的孵化率嗎
實驗假設:各種污染物會降低青蛙受精卵的孵化率。
他們采集了一定數量的青蛙受精卵,以化肥、洗滌劑作為污染物,在魚缸中進行實驗,實驗設置如下表所示。 (青蛙受精卵隨機分組)
實驗組別 青蛙受精卵數量 模擬環境
① 100 A
② 100 清水和化肥
③ B 清水和洗滌劑
(1)將表格數據補充完整:實驗①中,A應是 ;實驗③中,B應是 ,原因是為了控制除環境外的其他條件相同。
(2)實驗時需要定時觀察記錄的內容是 。
(3)支持上述假設的實驗結果是 。
【答案】(1)清水;100
(2)孵化的受精卵的數目
(3)實驗①的孵化率高于實驗②和實驗③
【知識點】控制變量法;兩棲動物的生殖方式
【解析】【分析】(1)對照組不需要進行改變,即不添加污染物。
(2)根據實驗探究的目的來判斷觀察記錄的內容。
(3)根據實驗假設確定實驗結果,污染物會降低孵化率,則實驗①的孵化率最高。
【解答】(1)實驗①為對照組,只需要添加清水即可。
由表中數據結合控制變量法可知,每組實驗所用的蝌蚪數量相同,所以B應是100。
(2)實驗探究的是各種污染物對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響,所以應統計每組實驗中孵化的受精卵的數目,計算出孵化率進行判斷。
(3)假設是污染物會降低青蛙受精卵的孵化率,所以對應的實驗結果為:實驗①的孵化率高于實驗②和實驗③。
32.(2025七下·杭州月考) 某生物興趣小組為探究鳥類的產蛋率受何種因素影響,設計了如下實驗:將大小、長勢相同的產蛋雞60只,隨機分為3組,每組20只,分別飼養在條件相同且適宜的3個雞舍內。實驗過程及獲得數據如下圖。請回答問題。 (注:“W”為功率單位,瓦數越大,光照越強。)
組別 光照強度 (雞舍燈泡) 光照時間 產蛋率
甲 10個3W 18小時/天 85%
乙 10個4W 18小時/天 91%
丙 10個4W 12小時/天 81%
(1)若要探究光照時間對雞產蛋率的影響,應選擇 兩組作為一組對照實驗。
(2)表中 兩組不可以做為一組對照實驗。理由是 。
(3)實驗中選擇大小、長勢等因素均相近60只產蛋雞,其目的是 。
(4)通過對表中實驗數據的分析,得出的實驗結論是:在不影響雞健康的情況下,適當 ,能夠提高雞的產蛋率。
【答案】(1)乙丙
(2)甲丙;沒有控制單一變量
(3)保證變量唯一,較小誤差
(4)增強光照強度和延長光照時間
【知識點】控制變量法;鳥的生殖方式
【解析】【分析】(1)根據控制變量法結合額表中數據進行分析判斷。
(2)由控制變量法可知,探究某一因素的影響時,要控制其它因素相同。
(3)為了避免其它因素對實驗造成干擾 ,應選擇各種情況都相近的雞進行實驗。
(4)根據表中數據,分別得出光照強度和光照時間對產蛋率的影響,并據此選擇合適的條件。
【解答】(1)由控制變量法可知,要探究光照時間對雞產蛋的影響,應控制除光照時間以外的條件相同,由表中數據可知,應選擇乙丙兩組實驗進行探究。
(2)由表中數據可知,實驗甲和丙光照強度和光照時間都不相同,存在兩個變量,所以不能做為一組對照實驗。
(3)使用大小、長勢等因素均相近60只產蛋雞,可以避免因雞不同導致的誤差,保證變量唯一。
(4)由表中數據可知,甲乙兩組光照時間相同,乙的光照強度更大,產蛋率更高;乙丙兩組光照強度相同,乙的光照時間更長,產蛋率更高,可知要提高產蛋率,應適當增強光照強度和延長光照時間。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