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嘉興市北師大南湖附校綜合性檢測試題卷(2025.04) 九年級科學學科一、選擇題(本題有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浙江省嘉興市北師大南湖附校綜合性檢測試題卷(2025.04) 九年級科學學科)中國科學院正式向社會發(fā)布118號元素“ ”,是人類合成的最重元素,其相對原子質(zhì)量達到297。則一個“ ”原子中所含的質(zhì)子數(shù)和電子數(shù)分別是( ?。?br/>A.118, 179 B.179, 297 C.118, 118 D.179, 1792.(2024九下·杭州模擬)茶葉文化是浙江的一張金名片,浙江人種茶、飲茶歷史悠久,茶葉中含有的茶氨酸具有清熱解毒降壓消脂等功效。下列有關茶氨酸的說法正確的是( ?。?br/>A.茶氨酸由碳原子、氫原子、氧原子、氮原子構成B.茶氨酸分子中含有一個氮分子C.相對分子質(zhì)量是174gD.茶氨酸是一種有機物3.(2024九下·杭州模擬)如圖為某志愿者的電子獻血證,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血樣可輸給A型血患者 B.血中含有血細胞和血漿C.獻血時針頭插入的是動脈 D.針眼處起凝血作用的是白細胞4.(2024九下·紹興模擬)當膀胱內(nèi)儲存的尿量達到400~500毫升時,產(chǎn)生的壓力會刺激膀胱壁感受器,從而引起排尿反射。過程如下,據(jù)圖分析“逼尿肌括約肌”屬于反射弧中的( ?。?br/>A.感受器 B.傳入神經(jīng) C.神經(jīng)中樞 D.效應器5.(浙江省嘉興市北師大南湖附校綜合性檢測試題卷(2025.04) 九年級科學學科)罌粟,其果汁可制成鴉片等毒品,我國法律規(guī)定嚴禁種植。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鴉片、嗎啡和海洛因都是常見的毒品B.鴉片等毒品具有很強的成癮性,一旦吸食很難戒除C.罌粟能開花結果,可判斷它屬于被子植物D.罌粟開花結果的過程屬于有性生殖,其果實由胚珠發(fā)育而成6.(2024八下·吳興期中)新能源汽車因綠色低碳逐漸取代燃油汽車,電動汽車是常見的一種新能源汽車。電動機為電動汽車提供動力,其工作原理如下圖中的( )A. B.C. D.7.(2023·杭州)青霉素作為治療細菌感染的特效藥被廣泛使用,但濫用青霉素導致其使用效果下降。下列解釋符合達爾文進化理論的是( )A.自然界中本來沒有耐藥細菌個體,濫用青霉素才導致耐藥細菌出現(xiàn)B.細菌對青霉素進行定向選擇,導致青霉素的使用效果下降C.在長期濫用青霉素的環(huán)境中,耐藥細菌比不耐藥細菌更具生存優(yōu)勢D.在抵抗青霉素作用時,細菌體內(nèi)的某些結構會發(fā)生“用進廢退”現(xiàn)象8.(2023·杭州)下列現(xiàn)象,主要由地球自轉引起的是( )①晝夜更替 ②四季更替 ③晝夜長短變化 ④太陽東升西落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9.(2023·杭州)小金用腳將足球踢出,足球在地面上運動了一段距離后停下。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br/>A.踢球時腳也受到球的作用力,是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球離腳后能在地面上繼續(xù)運動,是因為球具有慣性C.球運動越來越慢最后停下來,是因為球受到阻力的作用D.球在運動過程中,如果一切外力突然消失,球將立即靜止10.將平行光射向某一個光學元件,光路如圖所示。該元件是( )A.平面鏡 B.凸透鏡 C.凹透鏡 D.反光鏡11.(2023·杭州)如圖所示為多檔位加熱器的電路圖,電熱絲R1的電阻小于電熱絲R2的電阻。閉合S1和S2時,對電路的分析正確的是( ?。?br/>A.R1和R2串聯(lián)B.R1兩端的電壓小于R2兩端的電壓C.流過R1的電流大于流過R2的電流D.如果R1斷了,R2也不能工作12.(2024九下·余姚模擬)如圖是“竹筷提米”實驗。玻璃杯和米被慢慢提起后,使玻璃杯不掉下的力是( ?。?br/>A.米對竹筷產(chǎn)生的壓力 B.米對玻璃杯的摩擦力C.竹筷對米的摩擦力 D.手對竹筷向上的提力13.(浙江省嘉興市北師大南湖附校綜合性檢測試題卷(2025.04) 九年級科學學科)下列化學反應中y與x的關系,可以用如圖曲線表示的是 ( )A.一定量的高錳酸鉀在加熱條件下分解,x表示反應時間,y表示固體中鉀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B.一定量的鎂片中滴加稀鹽酸,x表示加入稀鹽酸的質(zhì)量,y表示氫氣的質(zhì)量↑yC.一定量的氧化鐵中加入稀鹽酸,x表示加入稀鹽酸的質(zhì)量,y表示溶液中溶質(zhì)的總質(zhì)量D.一定量的稀鹽酸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x表示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質(zhì)量,y表示溶液的pH14.(浙江省嘉興市北師大南湖附校綜合性檢測試題卷(2025.04) 九年級科學學科)將裝滿水的溢水杯放在天平左盤,砝碼放右盤,調(diào)節(jié)天平至指針指向分度盤中央。向溢水杯里輕放一個密度比水小的蠟塊,待蠟塊靜止,排開的水全部流入量筒后(如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br/>A.天平指針仍指向分度盤中央刻度B.蠟塊受到的浮力大于蠟塊的重力C.量筒中水的質(zhì)量小于蠟塊的質(zhì)量D.量筒中水的體積等于蠟塊的體積15.(2023·舟山)對所學知識進行及時整理,有利于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下列科學概念間的關系中,符合①包含②和③,②包含④和⑤,且②與③并列,④與⑤并列的是( )A.B.C.D.二、填空題(本題有7小題,20空格,每空2分,共40分)16.(浙江省嘉興市北師大南湖附校綜合性檢測試題卷(2025.04) 九年級科學學科)某校針對今年春季高發(fā)的甲流,開展了制作“傳染病校園宣傳手冊”的實踐活動。小明制作的手冊如圖所示,請結合手冊,回答相關問題。(1)從傳染病角度,甲型流感病毒是導致甲流的 。(2)在“對付甲流有妙招”中,能夠切斷傳播途徑的措施有 。 (選填序號)。(3)該疫苗 (選填“能”或“不能”)預防乙肝病毒。(4)注射甲流疫苗可以預防甲流的原因是 。17.(浙江省嘉興市北師大南湖附校綜合性檢測試題卷(2025.04) 九年級科學學科)浙江省博物館聞名遐邇。(1)省博物館展出的青銅器和金器使游客穿越進幾千年前的歷史中,青銅是銅錫合金,其硬度比純銅 (填“大”或“小”)。(2)古代煉錫的方法為在高溫條件下,利用木炭將錫從錫砂(主要成分 中還原出來,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屬于 反應(填基本反應類型)。18.(浙江省嘉興市北師大南湖附校綜合性檢測試題卷(2025.04) 九年級科學學科)《天工開物》記載的“生鐵、熟鐵連續(xù)生成工藝”處于當時世界領先地位,是現(xiàn)代冶金工藝的雛形。其流程圖如下所示:(1)熔煉過程中,氧化鐵與一氧化碳在高溫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通過攪拌向生鐵中“充氧”可降低生鐵的含碳量,此過程體現(xiàn)了氧氣的 (選填“氧化性”或“還原性”)?!昂谏珴衲唷?有效成分為磷酸鐵) 作為熔劑可加快反應,磷酸鐵屬于 類物質(zhì)(選填“酸”“堿”或“鹽”)。19.(浙江省嘉興市北師大南湖附校綜合性檢測試題卷(2025.04) 九年級科學學科)模型可揭示現(xiàn)象和解釋本質(zhì),幫助我們認識和理解一些復雜的事物。在人體消化系統(tǒng)中,酶催化脂肪分解的過程模型如圖,A代表 ,脂肪在A作用下最終分解物 ,A在反應前后,具有化學性質(zhì)不變的特性。該過程發(fā)生在 ,它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20.(2024九下·紹興開學考)小舟和小嘉在綠道上快走,若小舟和小嘉的速度分別為1.5米/秒和2米/秒,以小舟為參照物,小嘉是 (選填“運動”或“靜止”)的。小舟的前腳跟剛著地時(如圖),它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 。(選填“向前”或“向后”)。21.(2023·舟山)福建艦是我國完全自主設計制造的第三艘航母,其配置的電磁彈射是當今世界少數(shù)國家掌握的先進技術。電磁彈射的結構示意如圖甲,其科學原理如圖乙。(1)航母上的發(fā)射軌道相當于圖乙中兩根金屬導軌,彈射車相當于金屬棒ab,通電后磁場對彈射車產(chǎn)生 ,從而使彈射車牽引飛機快速運動,當彈射車運動到軌道末端停下來時,由于飛機具有 而保持原來的運 動狀態(tài),并在發(fā)動機動力的作用下加速飛離甲板。(2)電磁彈射原理雖簡單,但是建造所需的技術難度極高。如電磁彈射需要強大的電力儲能系統(tǒng),能在3秒內(nèi)提供1.2×108焦的電能,將幾十噸的飛機加速到幾百米/秒,該系統(tǒng)的功率至少達 瓦。22.(浙江省嘉興市北師大南湖附校綜合性檢測試題卷(2025.04) 九年級科學學科)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可以方便測量物體相對運動時摩擦力的大小。術板A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塊B放置在水平的木板A上,細繩跨過定滑輪,一端與木塊B相連,另一端與上端固定的彈簧測力計的秤鉤相連,且細繩的 ab段保持豎直,cd段保持水平。 (木板A足夠長,____不計細繩重力和滑輪摩擦)(1)用水平向右的拉力 F拉動木板A向右運動,待木塊B靜止后,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3N,此時木塊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 N。接著將拉力F增大一倍,木塊 B 受到的摩擦力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2)撤去水平拉力F后,當木板A和木塊B都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仍為3N,此時木板A受到地面施加的摩擦力方向為水平 (選填“向右”或“向左”)。三、實驗探究題(本題有5小題,每空2分,共40分)23.(浙江省嘉興市北師大南湖附校綜合性檢測試題卷(2025.04) 九年級科學學科)小科發(fā)現(xiàn)許多人胸前佩戴除菌卡,除菌卡除菌效果怎么樣呢 于是他進行了如下實驗:【實驗目的】探究不同環(huán)境下除菌卡的除菌效果【實驗場所】A: 密閉空間——____ ____兩個(編號A1、A2)B:半開放空間——教室兩間(編號B1、B2)C:開放空間——操場東西兩側(編號C1、C2)【實驗步驟】①殺菌:在A1、B1、C1分別放置1張除菌卡,對實驗場所進行殺菌。A2、B2、C2不放除菌卡。4小時后,取出除菌卡。②取樣:在A1、B1、C1和A2、B2、C2中各放置1個裝有培養(yǎng)基的無菌培養(yǎng)皿,打開蓋子,讓空氣中的菌種落在培養(yǎng)皿中,40分鐘后完成取樣。③培養(yǎng):將6個培養(yǎng)皿取出,并蓋上蓋子,分別寫上對應的場所編號。將培養(yǎng)皿都放在30℃的恒溫箱中培養(yǎng)48小時。④觀察:觀察各培養(yǎng)皿中菌落的生長情況,結果記錄如下表【實驗結果】 (“+”多表示菌落數(shù)量多)實驗場所 A:密閉空間 ——____ ____兩個 B:半開放空間——教室兩間 C:開放空間—操場東西兩側編號 A1 A2 B1 B2 C1 C2有無除菌卡 有 無 有 無 有 無菌落數(shù)量 + 【分析交流】(1)細菌細胞在結構上沒有 ,屬于原核生物。(2) 實驗場所A中“ ”處可填寫 。(3)小科通過 來比較除菌卡的除菌效果。(4)根據(jù)本次實驗結果,可得到的結論是 。24.(浙江省嘉興市北師大南湖附校綜合性檢測試題卷(2025.04) 九年級科學學科)甲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和乙圖是用蠟燭和燒瓶來“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1)實驗甲中,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好處是 ,在確定蠟燭B和蠟燭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時,人眼的觀察位置應該是 (填字母)。A.從玻璃板后觀察蠟燭B.在玻璃板前蠟燭A這一側C. A與B 都需要(2)實驗乙調(diào)整蠟燭和燒瓶至如圖所示位置,在墻壁上得到清晰的 實像(填像的性質(zhì))。(3)實驗中,不改變蠟燭的位置,把甲中M玻璃板和乙中燒瓶分別都豎直向上移,則甲和乙所成的像的位置如何變化 答: 。25.(浙江省嘉興市北師大南湖附校綜合性檢測試題卷(2025.04) 九年級科學學科)小舟在學習“常見的堿”過程中,將新配制的飽和 Ca(OH)2溶液滴入到FeCl3溶液中,發(fā)現(xiàn)沒有出現(xiàn)預期的紅褐色沉淀。這是為什么呢 小舟查閱資料,獲取如下信息:①Ca(OH)2微溶于水;②FeCl3溶液呈酸性。于是他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一: Ca(OH)2沒有參加化學反應。 猜想二:滴入的 Ca(OH)2溶液中OH·數(shù)量太少。猜想三: FeCl3溶液呈酸性, Fe(OH)3沉淀不能存在。(1)小舟用pH試紙測 Ca(OH)2和FeCl3混合液的酸堿度,測得pH<7說明溶液中沒有 。該現(xiàn)象 (選填“支持”或“不支持”)猜想一。(2)為增加OH-的數(shù)量,換用濃NaOH溶液滴加到FeCl3溶液中(如圖甲),若猜想二正確,則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3)經(jīng)過實驗,猜想三驗證成立。然后,小舟將FeCl3溶液遂滴滴加到飽和( 溶液中(如圖乙),先觀察到紅褐色沉淀產(chǎn)生,持續(xù)滴加后沉淀又消失了,請你解釋沉淀會消失的原因 。26.(浙江省嘉興市北師大南湖附校綜合性檢測試題卷(2025.04) 九年級科學學科)思維模型的建構既方便于問題的解決,又能促進深度學習。某科學研究小組同學,在研究了氣體檢驗專題內(nèi)容后,認為氣體檢驗的關鍵是干擾氣體的界定,判斷標準是對后續(xù)實驗是否會產(chǎn)生干擾。于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對解決“氣體檢驗”類問題建構了如下思維模型:氣體檢驗一氣體凈化一氣體轉化→氣體檢驗一尾氣處理【模型應用】同學們?yōu)闄z驗天然氣燃燒后的氣體產(chǎn)物成分,應用思維模型設計了如圖實驗方案(固定裝置未畫出;,將天然氣在氧氣中燃燒后得到的混合氣體通過該方案進行實驗。(1)實驗過程中觀察到A裝置中的無水硫酸銅變藍,此變化屬于 變化,同時觀察到B. F裝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均變渾濁, D裝置中的澄清石灰水不變渾濁,由此可得出該氣體產(chǎn)物的成分為 ;由此推測裝置E中的實驗現(xiàn)象是 ?。?br/>(2)如圖實驗方案中,思維模型中的“尾氣處理”環(huán)節(jié)的裝置G可能是 。27.(浙江省嘉興市北師大南湖附校綜合性檢測試題卷(2025.04) 九年級科學學科)如圖甲所示為家用掃地機器人,其底部安裝有滾刷,內(nèi)置集塵器。機器人在除塵時先“脫灰”(滾刷將灰塵從地面上脫離附著),后“吸灰”(將脫附的灰塵轉移進集塵器)。小金對影響滾刷在地毯上“脫灰”效果的因素開展探究;小金認為:在“吸灰”效果一定時,“脫灰”效果可以用“除塵能力C”來表示,其測量和表達如下:第一步:選取長、寬一定的干凈地毯,均勻撒上質(zhì)量為m的灰;第二步:測出干凈集塵器的質(zhì)量m1,將被測機器人放在地毯上直線運行清掃10次,完成后測出集塵器質(zhì)量m2;月用 表示除塵能力;小金提出:滾刷在地毯上的“脫灰”效果與滾刷的滾速、刷毛的粗細和刷毛與地毯的間距三個因素有.關;小金保持“吸灰”效果一定的情況下,對滾刷的滾速這個因素進行了實驗,得到如圖乙所示的結果;(1)吸塵器“吸灰”的原理是 ;(2)除塵能力C的數(shù)值越大,表示除塵能力越 (選填“強”或“弱”);(3)在研究滾刷“脫灰”效果與滾刷的滾速關系時,實驗中需要控制刷毛的粗細和 保持不變,改變滾刷的滾速,測定除塵能力C;(4)根據(jù)圖乙得出的結論是: 。四、解答題(本大題共35分)28.(浙江省嘉興市北師大南湖附校綜合性檢測試題卷(2025.04) 九年級科學學科)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高發(fā)時期。(1)從傳染病角度分析,諾如病患者屬于 。(2)為補充患者體內(nèi)糖分和維持水鹽平衡,需輸人葡精糖氧化鈉注射液,葡萄糖(C6H12O6)是人體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葡萄糖分子中C、H、O三種原子個數(shù)之比是 。(3)某患者一次性輸人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1袋,標簽部分信息如圖。通過輸液補充的氯化鈉質(zhì)量是多少克 (注射液密度約為1 克/厘米3)29.(浙江省嘉興市北師大南湖附校綜合性檢測試題卷(2025.04) 九年級科學學科)小科用過量的稀鹽酸和石灰石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得到了含有鹽酸和氯化鈣的混合溶液。為了探究混合溶液中氯化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小科進行了如下實驗:取100克混合溶液于燒杯中,然后將240g碳酸鈉溶液分六次加入其中,每次充分反應后稱量相關質(zhì)量,所測數(shù)據(jù)如下表。實驗次數(shù) 第 1 次 第 2 次 第3 次 第4次 第5 次 第 6 次加入碳酸鈉溶液的質(zhì)量/g 40 40 40 40 40 40每次產(chǎn)生氣體的質(zhì)量/g 4.4 4.4 2.2 0 0 0每次產(chǎn)生沉淀的質(zhì)量/g 0 0 5 m 10 0請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解答下列問題:(1) m的數(shù)值為 。(2)求混合溶液中氯化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 (3)如圖甲表示原混合溶液中的離子種類和數(shù)量,請在圖乙中畫出第3次加入碳酸鈉溶液充分反應后的相關離子數(shù)量柱狀圖 。30.(2025九下·定海月考)【設計背景】我國設計的“蛟龍?zhí)枴睗撍ё畲笙聺撋疃冗_到7062米,希望同學們也能像我國潛艇設計師一樣設計出一艘屬于自己的潛水艇!【產(chǎn)品設計】項目小組利用硬質(zhì)塑料瓶制作潛水艇,塑料瓶厚度不計,兩個艙之間密封不連通,水艙與注射器通過塑料軟管相連,移動注射器活塞可以實現(xiàn)潛水器的浮沉,模型如圖甲。【檢驗產(chǎn)品】如表為該小組制定的量表: 自制潛水艇評價量表驗收等級 優(yōu)秀 合格 待改進功能倉分區(qū)設計 生活艙和水艙獨立分開,生活艙不進水,且生活艙較大 生活艙和水艙沒有獨立分開浮沉情況 潛水艇能順利實現(xiàn)下潛、上浮、懸浮、漂浮 潛水艇能下潛、上浮、懸浮、漂浮,但較困難 潛水艇不能實現(xiàn)下潛、上浮、漂浮(1)為實驗潛水艇的上浮,小組同學的操作是: ,從而排出水艙內(nèi)的水,實現(xiàn)上浮;(2)請在表格中填入“合格”的評價內(nèi)容 ??;(3)如圖乙所示,潛水艇完成從B到A上浮的過程,其浮力變化情況是 ??;(4)已知某小組同學采用的材料總質(zhì)量0.5千克,體積650cm3,現(xiàn)有100毫升和200毫升兩種規(guī)格的注射器,請通過計算說明應該選擇哪種規(guī)格的注射器能實現(xiàn)在水中懸浮。31.(浙江省嘉興市北師大南湖附校綜合性檢測試題卷(2025.04) 九年級科學學科)用兩種不同充電樁,對同一輛純電動汽車充滿電的相關數(shù)據(jù)如下表,不計充電過程中的能量損失。充電樁 電池初始狀態(tài) 充電電壓/V 充電電流/A 充滿電的時間/h普通充電樁 相同 220 30 10快充充電樁 600 100 (1)一輛電車的質(zhì)量為1500千克,輪胎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總和為0.2平方米,停在水平地面上對地面的壓強為多少 (2)用普通充電樁充滿電,消耗的電能為多少千瓦時 (3)用快充充電樁充滿電,需要多少小時 (4)目前存在普通充電樁充電時間長,充電樁緊缺等問題。為解決此問題,除用快充充電樁充電外,再提出一種設想。32.(浙江省嘉興市北師大南湖附校綜合性檢測試題卷(2025.04) 九年級科學學科) 2060年前我國要實現(xiàn)“碳中和”目標,其中碳減排、碳封存是實現(xiàn)碳中和的主要途徑。(1)人們常說“電動汽車比燃油車環(huán)?!?,為了探明電動和燃油兩種汽車的碳排放量,科學家對A品牌某款電動汽車和B 品牌某款燃油汽車進行四個維度的對比,相關信息如下表。對比維度 電動汽車 燃油車汽車生產(chǎn)及回收 每生產(chǎn)和回收一輛共排放約20.5噸碳(其中生產(chǎn)回收鋰電池約占一半的碳排放) 每生產(chǎn)和回收一輛共排放約10.1 噸碳能源生成 使用綠色能源為其供電,年均消耗的電能相當于排放約0.7噸碳 動力來自化石燃料的燃燒,年均排放約3.3噸碳使用維護 一年保養(yǎng)維護排放約0.15 噸碳 一年保養(yǎng)維護排放約0.15 噸碳電池使用年限 鋰電池組平均壽命8年 根據(jù)以上信息,從碳排放的角度來看,你是否贊同“電動汽車比燃油車環(huán)?!边@個觀點,并說明理由。(2)該電動汽車勻速通過高速公路上一段3km的平直路段,用時0.03h,消耗的電能為2.25×106J。請計算:①汽車行駛的速度。②若消耗電能的80%用于驅動汽車前進,汽車在該路段行駛時受到的阻力。(3)全球排放的CO2,大約有30%~40%被海洋吸收,導致海水酸化。捕獲海水中的CO2比捕獲空氣中的成本更低,科學家計劃從海水中捕獲CO2,收集后壓縮成液態(tài),再注入海底廢棄的油田封存。①封存CO2,能有效減緩 效應。②為實現(xiàn)碳中和目標,我們應該如何踐行低碳生活 。A.天天使用一次性筷子B.節(jié)約紙張,節(jié)約用水用電C.減少或拒絕使用一次性塑料袋D.走路、騎車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學放學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識點】原子的構成【解析】【分析】根據(jù)在原子中,原子序數(shù)=質(zhì)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進行解答。【解答】 根據(jù)在原子中,原子序數(shù)=質(zhì)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它是118號元素,可知該元素原子的質(zhì)子數(shù)和電子數(shù)都為118;故選C。2.【答案】D【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A、根據(jù)茶氨酸的微觀構成,進行分析判斷。B、根據(jù)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進行分析判斷。C、相對分子質(zhì)量單位是“1”,不是“g”。D、根據(jù)有機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簡稱有機物(碳的氧化物、碳酸鹽、碳酸等除外),進行分析判斷。【解答】A、茶氨酸是由茶氨酸分子構成的,茶氨酸分子由碳原子、氫原子、氧原子、氮原子構成,故選項說法錯誤;B、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茶氨酸分子中含有氮原子,不含氮分子,故選項說法錯誤;C、相對分子質(zhì)量單位是“1”,不是“g”,常常省略不寫,故選項說法錯誤;D、茶氨酸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物,故選項說法正確。故答案為:D。3.【答案】B【知識點】血液;血型與輸血【解析】【分析】輸血時應該以輸同型血為原則,但在緊急情況下,AB血型的人可以少量接受任何血型的血,O型血可以少量輸給任何血型的人。如果異血型者之間輸血輸?shù)锰焯啵斶M來的凝集素來不及稀釋,也可能引起凝集反應。【解答】A、輸血需遵循輸同型血原則,否則會引起紅細胞凝集成團阻礙血液循環(huán)而引起生命危險。依據(jù)電子獻血證可知,該獻血者為AB型血,可輸給AB型血患者,A錯誤。B、獻全血是指抽取獻血者體內(nèi)血液的全部成分,即包括血細胞和血漿,B正確。C、獻血時針頭插入的是靜脈,不是動脈,C錯誤。D、針眼處起凝血作用的是血小板,白細胞的作用是吞噬病菌,起防御和保護作用,D錯誤。故答案為:B。4.【答案】D【知識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組成及其功能【解析】【分析】反射是指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參與下,人體對內(nèi)外環(huán)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規(guī)律性的反應。神經(jīng)調(diào)節(jié)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結構基礎稱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jīng)、神經(jīng)中樞、傳出神經(jīng)和效應器。【解答】完成排尿反射的結構基礎稱為反射弧,由感受器、傳入神經(jīng)、神經(jīng)中樞、傳出神經(jīng)和效應器五部分組成,反射的傳導途徑是:感受器→傳入神經(jīng)→神經(jīng)中樞→傳出神經(jīng)→效應器,因此據(jù)圖分析,逼尿肌括約肌屬于反射弧中的效應器。故答案為:D。5.【答案】D【知識點】種子植物;植物的有性生殖;毒品的危害【解析】【分析】 AB.毒品能損害人體多種系統(tǒng)的功能,降低人體免疫力。長期吸食毒品會使人在生理上和精神上產(chǎn)生對毒品的依賴。吸毒者常共用注射器,很容易感染艾滋病。吸毒能摧毀一個人的意志,使人喪失辨別是非的能力,甚至喪失理智。毒品能誘發(fā)各種違反犯罪活動,擾亂社會治安,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給社會安定帶來巨大的威脅。B.被子植物的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C.根據(jù)有性生殖的定義分析判斷。【解答】 A.鴉片、嗎啡和海洛因都是常見的毒品,對人體的危害很大,故A正確不合題意;B.鴉片等毒品具有很強的成癮性,一旦吸食很難戒除,為了獲得巨額毒資,有人就會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故B正確不合題意;C.罌粟能開花結果,可判斷它屬于被子植物,故C正確不合題意;D.罌粟開花結果的過程屬于有性生殖,其果實由子房發(fā)育而成,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6.【答案】A【知識點】通電直導線周圍的磁場;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電磁感應【解析】【分析】根據(jù)圖片分析各個選項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再與電動機的工作原理對照即可。【解答】 電動機為電動汽車提供動力, 原理是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A.閉合開關后,通過電流的導線在磁場中會受到力的作用而運動起來,故A符合題意;B.當導線中有電流經(jīng)過是,小磁針的指向發(fā)生偏轉,說明通電導線周圍存在磁場,故B不符合題意;C.調(diào)節(jié)變阻器的滑片,改變通過電磁鐵的電流大小,吸引大頭針的數(shù)量改變,說明電磁鐵的磁場強弱與電流大小有關,故C不符合題意;D.圖中閉合回路的一部分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會產(chǎn)生感應電流,為電磁感應現(xiàn)象,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7.【答案】C【知識點】生物進化的理論;生物進化的主要歷程與規(guī)律【解析】【分析】 達爾文進化論認為:生物最初是由非生物發(fā)展起來的,現(xiàn)存的各種生物擁有共同的祖先。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是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等到高等,從水生到陸生。自然界中的生物通過激烈的生存斗爭,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應者則被淘汰,這就是自然選擇。【解答】A.變異會出現(xiàn)耐藥菌和不耐藥菌,青霉素選擇了耐藥菌;B. 青霉素對細菌進行了定向選擇;C.青霉素對細菌進行了定向選擇,使大量的耐藥菌存活了下來;D. 用進廢退 為拉馬克的進化理論。故答案為:C8.【答案】C【知識點】地球自轉;晝夜長短變化【解析】【分析】地球的自轉指的是繞著地軸,自西向東的轉動,自轉周期為24h。【解答】地球自轉引起的是 晝夜更替,太陽東升西落 ;地球公轉引起四季更替,晝夜長短變化 。故答案為:C9.【答案】D【知識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力與運動的關系【解析】【分析】(1)甲對乙施加力的作用時,乙也對甲施加反作用力,這就是力的作用的相互性;(2)物體保持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叫慣性;(3)根據(jù)力與運動的關系判斷;(4)根據(jù)牛頓第一定律判斷。【解答】A.踢球時腳也受到球的作用力,是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正確不合題意;B.球離腳后能在地面上繼續(xù)運動,是因為球具有慣性,故B正確不合題意;C.球運動越來越慢最后停下來,是因為球受到阻力的作用,故C正確不合題意;D.根據(jù)牛頓第一定律可知,球在運動過程中,如果一切外力突然消失,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10.【答案】B【知識點】透鏡及其特點與分類【解析】【分析】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解答】根據(jù)圖片可知,平行光線經(jīng)過透鏡后,折射光線會聚到一點,因此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應該為凸透鏡,故B正確,而A、C、D錯誤。故選B。11.【答案】C【知識點】基本電路與電路圖;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電功率【解析】【分析】如圖所示電路中,當開關S1和S2均閉合時,電熱絲R1和R2為并聯(lián)關系,此時電路中的總電阻最大,相同時間內(nèi)產(chǎn)生的熱量最多。【解答】A.由圖可知R1和R2為并聯(lián)關系;B.R1和R2為并聯(lián)關系,故兩端電壓相等;C.電壓相同時,電阻越大,電流越小,故其正確;D.并聯(lián)電路兩條支路不會相互影響。故答案為:C12.【答案】B【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摩擦力的存在【解析】【分析】玻璃杯不掉落說明受力平衡,地球給的重力和米給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窘獯稹繉⒅窨瓴迦氩AП拿字?,米中倒入少量的水,等候一段時間,米膨脹,米和玻璃杯之間產(chǎn)生壓力,產(chǎn)生了摩擦力,玻璃杯靜止在空中,受到重力和米對玻璃杯的摩擦力,玻璃杯沒有掉下來是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答案為:B。13.【答案】B【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zhì)【解析】【分析】 根據(jù)圖示可知,隨著x的加入,y的量從0開始逐漸增加,至完全反應不再發(fā)生改變,進行分析判斷。【解答】 A.高錳酸鉀在加熱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反應前后鉀元素的質(zhì)量不變;隨著反應的進行,氧氣逸出,剩余固體的質(zhì)量減少,則鉀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逐漸增大,至完全反應不再發(fā)生改變,但反應前固體中鉀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不為零,不能用如圖曲線表示,故A錯誤;B.一定量的鎂片中滴加稀鹽酸,氫氣的質(zhì)量逐漸增加,至完全反應不再發(fā)生改變,能用如圖曲線表示,故B正確;C.一定量的氧化鐵中加入稀鹽酸,氧化鐵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溶質(zhì)的質(zhì)量逐漸增加,但完全反應后,繼續(xù)加入稀鹽酸,盡管溶質(zhì)的質(zhì)量始終在增加,但產(chǎn)物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不再發(fā)生改變,能用如圖曲線表示,故C錯誤;D.一定量的稀鹽酸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pH的變化是從小于7逐漸的增大到等于7、大于7,不能用如圖曲線表示,故D錯誤。故選B。14.【答案】A【知識點】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蠟塊在水中靜止時,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開水的重力,浮力也等于物體的重力。【解答】 調(diào)節(jié)天平至指針指向分度盤中央,向溢水杯里輕放一個密度比水小的蠟塊,待蠟塊靜止時,它排開水的重力等于它的重力,故天平指針仍指向分度盤中央刻度。故選A。15.【答案】D【知識點】種子植物;孢子植物;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原子的構成;銀河系和宇宙【解析】【分析】原子包含了原子核和核外電子,原子核包含了質(zhì)子和中子;物質(zhì)的性質(zhì)包含了化學性質(zhì)和物理性質(zhì);化學性質(zhì)有酸堿性,毒性,氧化性,還原性等;宇宙包含了銀河系和河外星系,銀河系包含了太陽系,太陽系包含了地月系;【解答】A.原子包含了原子核和核外電子,原子核包含了質(zhì)子和中子,A錯誤;B.物質(zhì)的性質(zhì)包含了化學性質(zhì)和物理性質(zhì);延展性不是化學性質(zhì),是物理性質(zhì),所以B錯誤;C.宇宙包含了銀河系和河外星系,銀河系包含了太陽系,太陽系包含了地月系,所以C錯誤;D.種子植物分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分為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D正確;故答案為:D.16.【答案】(1)病原體(2)①②③(3)不能(4)注射疫苗后體內(nèi)會產(chǎn)生抵抗甲型流感病毒的抗體,從而提高對甲流的抵抗力【知識點】傳染病及其傳播;傳染病的預防措施【解析】【分析】 (1)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夠在生物體之間傳播的一種疾病,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等特點。傳染病能夠在人群中流行,必須具備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這三個環(huán)節(jié),缺少其中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傳染病就不能流行。(2)傳染病的預防措施包括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等措施。(3)根據(jù)特異性免疫的知識解答;(4)疫苗是由低毒的、滅活的病原體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種疫苗能產(chǎn)生免疫力,有效的預防某種傳染病。【解答】 (1)病原體是能引起人和動植物傳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蟲的統(tǒng)稱,甲型流感病毒是導致甲流的病原體。(2)傳染病的預防措施包括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在“對付甲流有妙招”中,能夠切斷傳播途徑的措施有①②③,④⑤屬于保護易感人群。(3)甲流疫苗對其它的病原體不起作用,這種免疫屬特異性免疫,注射甲流疫苗后體內(nèi)會產(chǎn)生甲流抗體,從而提高對甲流的抵抗力,但不能預防乙肝病毒。(4)接種甲流疫苗到人體后,會刺激人體內(nèi)的淋巴細胞產(chǎn)生相應的抗體,從而提高對特定傳染病的免疫作用。17.【答案】(1)大(2)置換【知識點】合金與合金的性質(zhì);置換反應及其應用【解析】【分析】 (1)根據(jù)合金的強度和硬度都比純金屬高進行分析。(2)根據(jù)置換反應是一種單質(zhì)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zhì)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進行分析。【解答】 (1)合金的強度和硬度都比純金屬高,青銅是銅錫合金,其硬度比純銅大。(2)置換反應是一種單質(zhì)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zhì)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 則 屬于置換反應。18.【答案】(1)Fe2O3+3CO2Fe+3CO2(2)氧化性;鹽【知識點】氧化反應;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解析】【分析】 (1)根據(jù)赤鐵礦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熔煉過程中,主要是利用CO的還原性,在高溫下和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進行分析解答。(2)根據(jù)通過攪拌向生鐵中“充氧”可降低生鐵的含碳量,即碳和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磷酸鐵是由鐵離子和硫酸根離子構成的,進行分析解答。【解答】 (1)赤鐵礦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熔煉過程中,主要是利用CO的還原性,在高溫下和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3CO2Fe+3CO2。(2)通過攪拌向生鐵中“充氧”可降低生鐵的含碳量,即碳和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此過程體現(xiàn)了氧氣的氧化性。磷酸鐵是由鐵離子和硫酸根離子構成的,屬于鹽。19.【答案】脂肪酶;甘油和脂肪酸;小腸【知識點】酶及其催化作用;食物的消化與吸收【解析】【分析】 (1)酶是活細胞產(chǎn)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其中絕大多數(shù)酶是蛋白質(zhì),酶具有高效性、專一性、作用條件較溫和的特性。(2)在小腸中,首先在肝臟分泌的膽汁作用下,脂肪被乳化成脂肪微粒,加大了脂肪與消化酶的接觸面積;然后在小腸中的腸液和胰液所含脂肪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解答】 圖中A在反應前后沒有變化,所以A表示的是脂肪酶。B表示的是底物,C和D表示的是產(chǎn)物,即脂肪在A作用下最終分解為甘油和脂肪酸。在人體消化系統(tǒng)中,脂肪的消化發(fā)生在小腸中,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20.【答案】運動;向后【知識點】參照物及其選擇;摩擦力的存在【解析】【分析】運動與靜止是相對于參照物而言,判斷是運動還是靜止要根據(jù)參照物相對于研究對象的位置變化情況來判斷。摩擦力方向是與相對運動方向或者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解答】(1)小舟和小嘉在綠道上快走,若小舟和小嘉的速度分別為1.5米/秒和2米/秒,以小舟為參照物,小嘉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是運動的。故答:運動(2)小舟的前腳跟剛著地時,腳向前蹭地,前腳相對于地面的運動趨勢是向前,因此其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向后。故答:向后21.【答案】(1)力的作用;慣性(2)4×107【知識點】慣性;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電動機的原理是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轉動,原理是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慣性的概念:物體保持靜止或者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的性質(zhì)叫做慣性;功率是指單位時間內(nèi)所做的功,表示物體做功的快慢;【解答】(1) 該裝置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原理是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運動;慣性的概念是物體保持靜止或者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的性質(zhì)叫做慣性;所以該模型中通電后磁場對彈射車產(chǎn)生力的作用, 從而使彈射車牽引飛機快速運動,當彈射車運動到軌道末端停下來時,由于飛機具有慣性;而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并在發(fā)動機動力的作用下加速飛離甲板。 ,(2)P=W/t= 1.2×108焦 /3s=4×107w;故答案為:(1)力的作用,慣性(2) 4×10722.【答案】(1)3;不變(2)向右【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解析】【分析】 (1)木塊B靜止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此時木塊B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時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2)撤去水平拉力F后,當木板A和木塊B都靜止時,木板A和木塊B在水平方向上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據(jù)此分析。【解答】 (1)木塊B靜止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此時木塊B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時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f=F=3N;將拉力F增大一倍,木板的運動速度變快,但木塊B對木板A的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粗糙程度都不變,所以木塊B受到的摩擦力不變。(2)撤去水平拉力F后,當木板A和木塊B都靜止時,木板A和木塊B在水平方向上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此時,木塊B受到木板A的摩擦力與測力計對木塊B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木板A受到木塊B的摩擦力與木板A受到地面施加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測力計對木塊B的拉力方向水平向左,所以木塊B受到木板A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則木板A受到木塊B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木板A受到地面施加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23.【答案】(1)成形的細胞核(2)密閉的房間(3)觀察各培養(yǎng)皿中菌落數(shù)量(4)在密閉和半開放空間中,除菌卡有一定的除菌效果,但在開放空間中,除菌卡的除菌效果不明顯【知識點】細菌與人的關系【解析】【分析】(1)根據(jù)細菌細胞的結構特點解答;(2)對照實驗是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其中不同的條件就是實驗變量。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3)培養(yǎng)皿中菌落數(shù)量越小,則除菌卡的除菌效果更好;(4)根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分析除菌卡的除菌效果即可。【解答】(1)細菌細胞在結構上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屬于原核生物。(2)為了與BC形成對照,實驗場所A中“?”處可填寫儲物柜(書包、抽屜、衣柜、箱子等密閉空間)。(3)ABC形成以不同場所為變量的對照實驗,因此,小科通過比較不同場所培養(yǎng)皿中菌落數(shù)量的變化量來比較除菌卡的除菌效果。(4)根據(jù)本次實驗結果,可得到的結論是:在密閉和半開放空間中,除菌卡有一定的除菌效果,但在開放空間中,除菌卡的除菌效果不明顯。24.【答案】(1)便于確定像的位置;B(2)放大(3)甲成像位置不變,乙成像位置向上移【知識點】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xiàn)象【解析】【分析】(1)根據(jù)玻璃板半透明的特點分析解答。只有反射光線射入眼睛,才能看到蠟燭的像;(2)比較像距和物距的大小,從而確定成像特點;(3)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對稱性分析甲的像的變化。根據(jù)凸透鏡成像的倒立性分析乙中像的位置變化。【解答】(1)玻璃板是半透明的,雖然成像沒有平面鏡清晰,但是透過它可以看到后面的蠟燭,變異確定像的位置。蠟燭A發(fā)出的光在玻璃板上發(fā)生反射,反射光線在蠟燭A同一側,因此人眼的觀察位置在蠟燭A這一側,故選B。(2)燒瓶相當于凸透鏡,此時像距大于物距,則墻壁上成倒立放大的實像;(3)把甲中的玻璃板向上移動,平面鏡所在的平面的位置不變,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對稱性”可知,像的位置不變。燒瓶向上移動,相當于凸透鏡向上移動,則乙成像的位置向上移動。25.【答案】(1)氫氧根離子;不支持(2)產(chǎn)生紅褐色沉淀(3)開始溶液中OH-的數(shù)量較多,產(chǎn)生沉淀,隨著反應的進行,OH-的數(shù)量逐漸減少,溶液顯酸性,當溶液過量時,產(chǎn)生的沉淀在酸性溶液中又消失了【知識點】堿的化學性質(zhì)【解析】【分析】 (1)根據(jù)猜想一是Ca(OH)2沒有參加化學反應,進行分析解答。(2)根據(jù)堿的化學性質(zhì),進行分析解答。(3)根據(jù)猜想三驗證成立,即FeCl3溶液呈酸性,F(xiàn)e(OH)3沉淀不能存在,進行分析解答。【解答】 (1)小舟用pH試紙測Ca(OH)2和FeCl3混合液的酸堿度,測得pH<7,說明溶液顯酸性,則氫氧化鈣參加了化學反應,沒有氫氧根離子,即該現(xiàn)象不支持猜想一。(2)為增加OH-的數(shù)量,換用濃NaOH溶液滴加到FeCl3溶液中,若猜想二正確,氫氧化鈉和氯化鐵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和氯化鈉,則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產(chǎn)生紅褐色沉淀。(3)經(jīng)過實驗,猜想三驗證成立。然后,小舟將FeCl3溶液逐滴滴加到飽和Ca(OH)2溶液中,先觀察到紅褐色沉淀產(chǎn)生,持續(xù)滴加后沉淀又消失了,沉淀會消失,是因為:始溶液中OH-的數(shù)量較多,產(chǎn)生沉淀,隨著反應的進行,OH-的數(shù)量逐漸減少,溶液顯酸性,當溶液過量時,產(chǎn)生的沉淀在酸性溶液中又消失了。26.【答案】(1)化學;水蒸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黑色固體逐漸變成紅色(2)燃著的酒精燈【知識點】氣體裝置的裝配、連接、選擇與氣密性檢查【解析】【分析】(1)①化學變化的本質(zhì)為有新物質(zhì)生成;②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推測該氣體的成分。根據(jù)一氧化碳和氧化銅的反應產(chǎn)物確定E中的現(xiàn)象;(2)根據(jù)一氧化碳的可燃性確定尾氣的處理方法。【解答】 (1)①A裝置中的無水硫酸銅變藍,生成了新的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變化;②因為無水硫酸銅遇水變藍,所以說明氣體產(chǎn)物中含有水;B裝置中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氣體產(chǎn)物中含有二氧化碳;D裝置中的澄清石灰水不變渾濁,說明經(jīng)過C裝置中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后,二氧化碳已被除盡;F裝置中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經(jīng)過E裝置反應后又生成了二氧化碳,即E裝置中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生成了二氧化碳,所以氣體產(chǎn)物中還含有一氧化碳;綜上,該氣體產(chǎn)物的成分為H2O、CO2、CO;裝置E中的實驗現(xiàn)象:因為E裝置中發(fā)生的反應是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氧化銅是黑色粉末,銅是紅色固體,所以實驗現(xiàn)象是黑色粉末逐漸變紅;(2)“尾氣處理”環(huán)節(jié)是為了處理未反應完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采用點燃的方法進行處理,所以裝置G可能是燃著的酒精燈。27.【答案】(1)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2)強(3)刷毛與地毯的間距(4)除塵能力與滾刷的滾速有關,滾速越快,除塵能力越強【知識點】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解析】【分析】1)流體壓強與流速有關,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2)根據(jù)除塵能力用的公式分析;(3)滾刷在地毯上的“脫灰”效果與滾刷的滾速、刷毛的粗細和刷毛與地毯的間距三個因素有關,在研究“脫灰”效果與滾刷的滾速的關系時,要控制另外兩個變量相同;(4)結合圖象分析得出結論。【解答】(1)吸塵器“吸灰”的原理是:滾輪的轉動帶動灰塵上方的空氣流速增大,此處氣體壓強減小,大氣壓把灰塵從地面上脫離附著向吸塵器。(2)除塵能力用表示,其中m是均勻撒上的灰的質(zhì)量,m1是干凈集塵器的質(zhì)量,這兩個量在實驗過程中是不變的,除塵能力C的數(shù)值越大表明m2的質(zhì)量越大,即收集到的灰(m2-m1)越多,除塵能力就越強;(3)滾刷在地毯上的“脫灰”效果與滾刷的滾速、刷毛的粗細和刷毛與地毯的間距三個因素有關,在研究“脫灰”效果與滾刷的滾速的關系時,要控制另外兩個變量相同,即實驗中需要控制刷毛的粗細和刷毛與地毯的間距保持不變,改變滾刷的滾速,測定除塵能力C。(4)由圖可知,當滾刷的滾速越快時,除塵能力越強,可得出結論:除塵能力與滾刷的滾速有關,滾速越快,除塵能力越強。28.【答案】(1)傳染源(2)1:2:1(3)500mL合500cm3,注射液質(zhì)量=ρV=1g/cm3×500cm3=500g;通過輸液補充的氯化鈉質(zhì)量=500g×0.9%=4.5g。答:通過輸液補充的氯化鈉質(zhì)量是4.5g。【知識點】傳染病及其傳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及相關計算;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 (1) 傳染病要想流行起來,必須同時具備三個環(huán)節(jié):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2)根據(jù)1個葡萄糖分子的構成,進行分析解答。(3)根據(jù)溶質(zhì)質(zhì)量=溶液質(zhì)量×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進行分析解答。【解答】(1) 從傳染病角度分析,諾如病患者屬于傳染源;(2)根據(jù)化學式 C6H12O6)可知,1個葡萄糖分子是由6個碳原子、12個氫原子和6個氧原子構成的,則葡萄糖分子中C、H、O三種原子個數(shù)之比是6:12:6=1:2:1。29.【答案】(1)10(2)生成碳酸鈣沉淀的質(zhì)量為5g+10g+10g=25g,設:混合溶液中氯化鈣的質(zhì)量是x。;解得:x=27.25g混合溶液中氯化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答:混合溶液中氯化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27.75%(3)【知識點】根據(jù)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解析】【分析】 (1)根據(jù)碳酸鈉先與鹽酸反應,再與氯化鈣反應,再結合題中數(shù)據(jù)來分析解答;(2)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結合化學方程式先求得氯化鈣的質(zhì)量,然后進一步分析解答;(3)根據(jù)反應的情況進行分析。【解答】 (1)向鹽酸和氯化鈣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鈉溶液時,碳酸鈉先與鹽酸反應,再與氯化鈣反應,第1、2次加入碳酸鈉溶液都生成4.4g二氧化碳,說明每40g碳酸鈉溶液完全反應生成4.4g二氧化碳,第3次加入碳酸鈉溶液只生成2.2g二氧化碳,說明只有20g碳酸鈉溶液與鹽酸反應,還有20g碳酸鈉溶液與氯化鈣溶液反應生成5g碳酸鈣沉淀,由于第5次加入碳酸鈉溶液還能生成碳酸鈣沉淀,說明第4次加入碳酸鈉溶液,充分反應后溶液中還有氯化鈣剩余,則第4次加入的碳酸鈉溶液完全反應,則生成碳酸鈣沉淀的質(zhì)量為5g×2=10g,故m的數(shù)值為10;(3)第3次加入碳酸鈉溶液,充分反應后,溶液中的氯化氫完全反應,則溶液中的氫離子完全反應,氫離子的數(shù)目減小為0,由于一共生成了25g沉淀,第3次只生成5g碳酸鈣沉淀,說明第3次只消耗五分之一的鈣離子,則鈣離子的數(shù)目會減小為2格,第3次加入碳酸鈉溶液,充分反應后,溶液中溶質(zhì)為氯化鈣和氯化鈉,由于氯化鈣中鈣離子和氯離子的個數(shù)比為1:2,則鈣離子結合的氯離子數(shù)目共占4格,從而與鈉離子結合的氯離子共6格,由于氯化鈉中鈉離子和氯離子的個數(shù)比為1:1,則鈉離子也應該有6格,故相關離子數(shù)量如圖所示: 30.【答案】(1)推動活塞,向潛水艇打氣(2)生活艙和水艙獨立分開,生活艙不進水(3)先不變,后減小(4)F浮=ρgV排=1.0X103kg/m3x10N/KGx650x106m3=6.5N材料總質(zhì)量為0.5kg,則需注水動需注水體積 故選200mL注射器【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 (1)潛水艇是通過改變自身重力從而實現(xiàn)上浮、下潛或者懸浮的;(2) 根據(jù)題意進行分析;(3)分析潛水器從B到A上浮的過程排開水的體積變化,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潛水器受到浮力的變化情況;(4)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和物體的沉浮條件進行解答,即求出注入(或抽出)水的重力,再根據(jù)密度公式和重力公式求出注入(或抽出)水的體積,而注射器的體積至少應等于注入(或抽出)水的體積。【解答】 (1)為實驗潛水艇的上浮,小組同學的操作是:推動活塞,向潛水艇打氣,排出水艙內(nèi)的水,潛水艇浮力大于重力時實現(xiàn)上浮,漂浮在水面上時,浮力等于重力;(2)根據(jù)量表進行分析可知,“合格”的評價內(nèi)容為:生活艙和水艙獨立分開,生活艙不進水;(3)潛水器完成從B到A上浮的過程,露出水面之前,排開水的體積不變,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其受到的浮力不變;露出水面后,排開水的體積減小,則浮力變?。凰哉麄€過程中其浮力變化情況是先不變后變小;(4)要使?jié)撍鲗崿F(xiàn)在水中的懸浮,則浮力應等于潛水器的總重力,該潛水器懸浮時受到的浮力為:F浮=ρ水gV排=ρ水gV=1×103kg/m3×10N/kg×650×10-6m3=6.5N;材料的總質(zhì)量為0.5kg,則材料的總重力為:G=0.5kg×10N/kg=5N,因該潛水器材料的總重力小于懸浮時的浮力,所以需在水艙內(nèi)注水,則需注入水的重力為:ΔG=F浮-G=6.5N-5N=1.5N,需注入水的體積為:,假設注射器抽出多少氣體就有多少體積的水進入水艙,則注射器的體積應大于等于150mL,因此應選200mL的注射器。31.【答案】(1)解:電車對地面的壓力為:F=G=mg=1500kg×10N/kg=15000N;電車對地面的壓強:。(2)解:普通充電樁充滿電,消耗的電能W=UIt=220V×30A×10h=6600W×10h=6.6kW×10h=66kW h。(3)解:用快充充電樁充滿電,消耗的電能不變,W=66kW h;則充電時間為:。(4)多安裝一些充電樁,設立電池交換站等【知識點】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電功計算公式的應用;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jù)F=G=mg計算電車對地面的壓力,再根據(jù)計算電車對地面的壓強;(2)根據(jù)W=UIt求出用普通充電樁充滿電,消耗的電能;(3)使用普通充電樁充滿電和使用快充充電樁充滿電所消耗的電能相同,根據(jù)求出用快充充電樁充滿電,需要的時間;(4)根據(jù)題中的存在普通充電樁充電時間長,充電樁緊缺等問題分析解答。【解答】(4)目前存在普通充電樁充電時間長,充電樁緊缺等問題。采用快充可以減小充電時間,多安裝一些充電樁可以解決充電樁緊缺。32.【答案】(1)贊同,燃油車和電動汽車按照8年的使用年限來計算,電動汽車排放的碳為20.5t+0.7t×8+0.15t×8=27.3t;燃油車排放的碳為10.1t+3.3t×8+0.15t×8=37.7t;電動汽車的碳排放量低于燃油車的碳排放量(2)①汽車行駛的速度為:;②若消耗電能的80%用于驅動汽車前進,汽車在該路段行駛時的牽引力為:;因為汽車勻速行駛時,牽引力和阻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有:f=F=600N。(3)溫室;BCD【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全球性大氣環(huán)境問題(酸雨、溫室效應、臭氧空洞)【解析】【分析】 (1)根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計算和分析。(2)①根據(jù)速度公式計算;②根據(jù)計算汽車受到的牽引力,再更加平衡力的知識計算它受到的阻力。(3)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減緩溫室效應;減少紙張、木材、塑料的使用都是踐行低碳生活的有效措施。【解答】 (1)我贊同這個觀點,理由是:燃油車和電動汽車按照8年的使用年限來計算,電動汽車排放的碳為20.5t+0.7t×8+0.15t×8=27.3t;燃油車排放的碳為10.1t+3.3t×8+0.15t×8=37.7t;電動汽車的碳排放量低于燃油車的碳排放量。(3)①封存CO2能有效減緩溫室效應;②A.天天使用一次性筷子,增加木材的使用,不利于低碳生活,故A不符合題意;B.節(jié)約紙張,節(jié)約用水用電,有利于低碳生活,故B符合題意;C.減少或拒絕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有利于低碳生活,故C符合題意;D.走路、騎車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學放學,有利于低碳生活,故D符合題意。故選BCD。1 / 1浙江省嘉興市北師大南湖附校綜合性檢測試題卷(2025.04) 九年級科學學科一、選擇題(本題有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浙江省嘉興市北師大南湖附校綜合性檢測試題卷(2025.04) 九年級科學學科)中國科學院正式向社會發(fā)布118號元素“ ”,是人類合成的最重元素,其相對原子質(zhì)量達到297。則一個“ ”原子中所含的質(zhì)子數(shù)和電子數(shù)分別是( ?。?br/>A.118, 179 B.179, 297 C.118, 118 D.179, 179【答案】C【知識點】原子的構成【解析】【分析】根據(jù)在原子中,原子序數(shù)=質(zhì)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進行解答。【解答】 根據(jù)在原子中,原子序數(shù)=質(zhì)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它是118號元素,可知該元素原子的質(zhì)子數(shù)和電子數(shù)都為118;故選C。2.(2024九下·杭州模擬)茶葉文化是浙江的一張金名片,浙江人種茶、飲茶歷史悠久,茶葉中含有的茶氨酸具有清熱解毒降壓消脂等功效。下列有關茶氨酸的說法正確的是( ?。?br/>A.茶氨酸由碳原子、氫原子、氧原子、氮原子構成B.茶氨酸分子中含有一個氮分子C.相對分子質(zhì)量是174gD.茶氨酸是一種有機物【答案】D【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A、根據(jù)茶氨酸的微觀構成,進行分析判斷。B、根據(jù)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進行分析判斷。C、相對分子質(zhì)量單位是“1”,不是“g”。D、根據(jù)有機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簡稱有機物(碳的氧化物、碳酸鹽、碳酸等除外),進行分析判斷。【解答】A、茶氨酸是由茶氨酸分子構成的,茶氨酸分子由碳原子、氫原子、氧原子、氮原子構成,故選項說法錯誤;B、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茶氨酸分子中含有氮原子,不含氮分子,故選項說法錯誤;C、相對分子質(zhì)量單位是“1”,不是“g”,常常省略不寫,故選項說法錯誤;D、茶氨酸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物,故選項說法正確。故答案為:D。3.(2024九下·杭州模擬)如圖為某志愿者的電子獻血證,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r/>A.該血樣可輸給A型血患者 B.血中含有血細胞和血漿C.獻血時針頭插入的是動脈 D.針眼處起凝血作用的是白細胞【答案】B【知識點】血液;血型與輸血【解析】【分析】輸血時應該以輸同型血為原則,但在緊急情況下,AB血型的人可以少量接受任何血型的血,O型血可以少量輸給任何血型的人。如果異血型者之間輸血輸?shù)锰焯?,輸進來的凝集素來不及稀釋,也可能引起凝集反應。【解答】A、輸血需遵循輸同型血原則,否則會引起紅細胞凝集成團阻礙血液循環(huán)而引起生命危險。依據(jù)電子獻血證可知,該獻血者為AB型血,可輸給AB型血患者,A錯誤。B、獻全血是指抽取獻血者體內(nèi)血液的全部成分,即包括血細胞和血漿,B正確。C、獻血時針頭插入的是靜脈,不是動脈,C錯誤。D、針眼處起凝血作用的是血小板,白細胞的作用是吞噬病菌,起防御和保護作用,D錯誤。故答案為:B。4.(2024九下·紹興模擬)當膀胱內(nèi)儲存的尿量達到400~500毫升時,產(chǎn)生的壓力會刺激膀胱壁感受器,從而引起排尿反射。過程如下,據(jù)圖分析“逼尿肌括約肌”屬于反射弧中的( ?。?br/>A.感受器 B.傳入神經(jīng) C.神經(jīng)中樞 D.效應器【答案】D【知識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組成及其功能【解析】【分析】反射是指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參與下,人體對內(nèi)外環(huán)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規(guī)律性的反應。神經(jīng)調(diào)節(jié)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結構基礎稱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jīng)、神經(jīng)中樞、傳出神經(jīng)和效應器。【解答】完成排尿反射的結構基礎稱為反射弧,由感受器、傳入神經(jīng)、神經(jīng)中樞、傳出神經(jīng)和效應器五部分組成,反射的傳導途徑是:感受器→傳入神經(jīng)→神經(jīng)中樞→傳出神經(jīng)→效應器,因此據(jù)圖分析,逼尿肌括約肌屬于反射弧中的效應器。故答案為:D。5.(浙江省嘉興市北師大南湖附校綜合性檢測試題卷(2025.04) 九年級科學學科)罌粟,其果汁可制成鴉片等毒品,我國法律規(guī)定嚴禁種植。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鴉片、嗎啡和海洛因都是常見的毒品B.鴉片等毒品具有很強的成癮性,一旦吸食很難戒除C.罌粟能開花結果,可判斷它屬于被子植物D.罌粟開花結果的過程屬于有性生殖,其果實由胚珠發(fā)育而成【答案】D【知識點】種子植物;植物的有性生殖;毒品的危害【解析】【分析】 AB.毒品能損害人體多種系統(tǒng)的功能,降低人體免疫力。長期吸食毒品會使人在生理上和精神上產(chǎn)生對毒品的依賴。吸毒者常共用注射器,很容易感染艾滋病。吸毒能摧毀一個人的意志,使人喪失辨別是非的能力,甚至喪失理智。毒品能誘發(fā)各種違反犯罪活動,擾亂社會治安,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給社會安定帶來巨大的威脅。B.被子植物的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C.根據(jù)有性生殖的定義分析判斷。【解答】 A.鴉片、嗎啡和海洛因都是常見的毒品,對人體的危害很大,故A正確不合題意;B.鴉片等毒品具有很強的成癮性,一旦吸食很難戒除,為了獲得巨額毒資,有人就會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故B正確不合題意;C.罌粟能開花結果,可判斷它屬于被子植物,故C正確不合題意;D.罌粟開花結果的過程屬于有性生殖,其果實由子房發(fā)育而成,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6.(2024八下·吳興期中)新能源汽車因綠色低碳逐漸取代燃油汽車,電動汽車是常見的一種新能源汽車。電動機為電動汽車提供動力,其工作原理如下圖中的( ?。?br/>A. B.C. D.【答案】A【知識點】通電直導線周圍的磁場;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電磁感應【解析】【分析】根據(jù)圖片分析各個選項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再與電動機的工作原理對照即可。【解答】 電動機為電動汽車提供動力, 原理是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A.閉合開關后,通過電流的導線在磁場中會受到力的作用而運動起來,故A符合題意;B.當導線中有電流經(jīng)過是,小磁針的指向發(fā)生偏轉,說明通電導線周圍存在磁場,故B不符合題意;C.調(diào)節(jié)變阻器的滑片,改變通過電磁鐵的電流大小,吸引大頭針的數(shù)量改變,說明電磁鐵的磁場強弱與電流大小有關,故C不符合題意;D.圖中閉合回路的一部分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會產(chǎn)生感應電流,為電磁感應現(xiàn)象,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7.(2023·杭州)青霉素作為治療細菌感染的特效藥被廣泛使用,但濫用青霉素導致其使用效果下降。下列解釋符合達爾文進化理論的是( )A.自然界中本來沒有耐藥細菌個體,濫用青霉素才導致耐藥細菌出現(xiàn)B.細菌對青霉素進行定向選擇,導致青霉素的使用效果下降C.在長期濫用青霉素的環(huán)境中,耐藥細菌比不耐藥細菌更具生存優(yōu)勢D.在抵抗青霉素作用時,細菌體內(nèi)的某些結構會發(fā)生“用進廢退”現(xiàn)象【答案】C【知識點】生物進化的理論;生物進化的主要歷程與規(guī)律【解析】【分析】 達爾文進化論認為:生物最初是由非生物發(fā)展起來的,現(xiàn)存的各種生物擁有共同的祖先。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是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等到高等,從水生到陸生。自然界中的生物通過激烈的生存斗爭,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應者則被淘汰,這就是自然選擇。【解答】A.變異會出現(xiàn)耐藥菌和不耐藥菌,青霉素選擇了耐藥菌;B. 青霉素對細菌進行了定向選擇;C.青霉素對細菌進行了定向選擇,使大量的耐藥菌存活了下來;D. 用進廢退 為拉馬克的進化理論。故答案為:C8.(2023·杭州)下列現(xiàn)象,主要由地球自轉引起的是( )①晝夜更替 ②四季更替 ③晝夜長短變化 ④太陽東升西落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答案】C【知識點】地球自轉;晝夜長短變化【解析】【分析】地球的自轉指的是繞著地軸,自西向東的轉動,自轉周期為24h。【解答】地球自轉引起的是 晝夜更替,太陽東升西落 ;地球公轉引起四季更替,晝夜長短變化 。故答案為:C9.(2023·杭州)小金用腳將足球踢出,足球在地面上運動了一段距離后停下。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br/>A.踢球時腳也受到球的作用力,是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球離腳后能在地面上繼續(xù)運動,是因為球具有慣性C.球運動越來越慢最后停下來,是因為球受到阻力的作用D.球在運動過程中,如果一切外力突然消失,球將立即靜止【答案】D【知識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力與運動的關系【解析】【分析】(1)甲對乙施加力的作用時,乙也對甲施加反作用力,這就是力的作用的相互性;(2)物體保持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叫慣性;(3)根據(jù)力與運動的關系判斷;(4)根據(jù)牛頓第一定律判斷。【解答】A.踢球時腳也受到球的作用力,是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正確不合題意;B.球離腳后能在地面上繼續(xù)運動,是因為球具有慣性,故B正確不合題意;C.球運動越來越慢最后停下來,是因為球受到阻力的作用,故C正確不合題意;D.根據(jù)牛頓第一定律可知,球在運動過程中,如果一切外力突然消失,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10.將平行光射向某一個光學元件,光路如圖所示。該元件是( )A.平面鏡 B.凸透鏡 C.凹透鏡 D.反光鏡【答案】B【知識點】透鏡及其特點與分類【解析】【分析】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解答】根據(jù)圖片可知,平行光線經(jīng)過透鏡后,折射光線會聚到一點,因此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應該為凸透鏡,故B正確,而A、C、D錯誤。故選B。11.(2023·杭州)如圖所示為多檔位加熱器的電路圖,電熱絲R1的電阻小于電熱絲R2的電阻。閉合S1和S2時,對電路的分析正確的是( ?。?br/>A.R1和R2串聯(lián)B.R1兩端的電壓小于R2兩端的電壓C.流過R1的電流大于流過R2的電流D.如果R1斷了,R2也不能工作【答案】C【知識點】基本電路與電路圖;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電功率【解析】【分析】如圖所示電路中,當開關S1和S2均閉合時,電熱絲R1和R2為并聯(lián)關系,此時電路中的總電阻最大,相同時間內(nèi)產(chǎn)生的熱量最多。【解答】A.由圖可知R1和R2為并聯(lián)關系;B.R1和R2為并聯(lián)關系,故兩端電壓相等;C.電壓相同時,電阻越大,電流越小,故其正確;D.并聯(lián)電路兩條支路不會相互影響。故答案為:C12.(2024九下·余姚模擬)如圖是“竹筷提米”實驗。玻璃杯和米被慢慢提起后,使玻璃杯不掉下的力是( ?。?br/>A.米對竹筷產(chǎn)生的壓力 B.米對玻璃杯的摩擦力C.竹筷對米的摩擦力 D.手對竹筷向上的提力【答案】B【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摩擦力的存在【解析】【分析】玻璃杯不掉落說明受力平衡,地球給的重力和米給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窘獯稹繉⒅窨瓴迦氩AП拿字校字械谷肷倭康乃?,等候一段時間,米膨脹,米和玻璃杯之間產(chǎn)生壓力,產(chǎn)生了摩擦力,玻璃杯靜止在空中,受到重力和米對玻璃杯的摩擦力,玻璃杯沒有掉下來是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答案為:B。13.(浙江省嘉興市北師大南湖附校綜合性檢測試題卷(2025.04) 九年級科學學科)下列化學反應中y與x的關系,可以用如圖曲線表示的是 ( )A.一定量的高錳酸鉀在加熱條件下分解,x表示反應時間,y表示固體中鉀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B.一定量的鎂片中滴加稀鹽酸,x表示加入稀鹽酸的質(zhì)量,y表示氫氣的質(zhì)量↑yC.一定量的氧化鐵中加入稀鹽酸,x表示加入稀鹽酸的質(zhì)量,y表示溶液中溶質(zhì)的總質(zhì)量D.一定量的稀鹽酸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x表示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質(zhì)量,y表示溶液的pH【答案】B【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zhì)【解析】【分析】 根據(jù)圖示可知,隨著x的加入,y的量從0開始逐漸增加,至完全反應不再發(fā)生改變,進行分析判斷。【解答】 A.高錳酸鉀在加熱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反應前后鉀元素的質(zhì)量不變;隨著反應的進行,氧氣逸出,剩余固體的質(zhì)量減少,則鉀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逐漸增大,至完全反應不再發(fā)生改變,但反應前固體中鉀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不為零,不能用如圖曲線表示,故A錯誤;B.一定量的鎂片中滴加稀鹽酸,氫氣的質(zhì)量逐漸增加,至完全反應不再發(fā)生改變,能用如圖曲線表示,故B正確;C.一定量的氧化鐵中加入稀鹽酸,氧化鐵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溶質(zhì)的質(zhì)量逐漸增加,但完全反應后,繼續(xù)加入稀鹽酸,盡管溶質(zhì)的質(zhì)量始終在增加,但產(chǎn)物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不再發(fā)生改變,能用如圖曲線表示,故C錯誤;D.一定量的稀鹽酸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pH的變化是從小于7逐漸的增大到等于7、大于7,不能用如圖曲線表示,故D錯誤。故選B。14.(浙江省嘉興市北師大南湖附校綜合性檢測試題卷(2025.04) 九年級科學學科)將裝滿水的溢水杯放在天平左盤,砝碼放右盤,調(diào)節(jié)天平至指針指向分度盤中央。向溢水杯里輕放一個密度比水小的蠟塊,待蠟塊靜止,排開的水全部流入量筒后(如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br/>A.天平指針仍指向分度盤中央刻度B.蠟塊受到的浮力大于蠟塊的重力C.量筒中水的質(zhì)量小于蠟塊的質(zhì)量D.量筒中水的體積等于蠟塊的體積【答案】A【知識點】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蠟塊在水中靜止時,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開水的重力,浮力也等于物體的重力。【解答】 調(diào)節(jié)天平至指針指向分度盤中央,向溢水杯里輕放一個密度比水小的蠟塊,待蠟塊靜止時,它排開水的重力等于它的重力,故天平指針仍指向分度盤中央刻度。故選A。15.(2023·舟山)對所學知識進行及時整理,有利于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下列科學概念間的關系中,符合①包含②和③,②包含④和⑤,且②與③并列,④與⑤并列的是( )A.B.C.D.【答案】D【知識點】種子植物;孢子植物;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原子的構成;銀河系和宇宙【解析】【分析】原子包含了原子核和核外電子,原子核包含了質(zhì)子和中子;物質(zhì)的性質(zhì)包含了化學性質(zhì)和物理性質(zhì);化學性質(zhì)有酸堿性,毒性,氧化性,還原性等;宇宙包含了銀河系和河外星系,銀河系包含了太陽系,太陽系包含了地月系;【解答】A.原子包含了原子核和核外電子,原子核包含了質(zhì)子和中子,A錯誤;B.物質(zhì)的性質(zhì)包含了化學性質(zhì)和物理性質(zhì);延展性不是化學性質(zhì),是物理性質(zhì),所以B錯誤;C.宇宙包含了銀河系和河外星系,銀河系包含了太陽系,太陽系包含了地月系,所以C錯誤;D.種子植物分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分為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D正確;故答案為:D.二、填空題(本題有7小題,20空格,每空2分,共40分)16.(浙江省嘉興市北師大南湖附校綜合性檢測試題卷(2025.04) 九年級科學學科)某校針對今年春季高發(fā)的甲流,開展了制作“傳染病校園宣傳手冊”的實踐活動。小明制作的手冊如圖所示,請結合手冊,回答相關問題。(1)從傳染病角度,甲型流感病毒是導致甲流的 。(2)在“對付甲流有妙招”中,能夠切斷傳播途徑的措施有 。 (選填序號)。(3)該疫苗 (選填“能”或“不能”)預防乙肝病毒。(4)注射甲流疫苗可以預防甲流的原因是 。【答案】(1)病原體(2)①②③(3)不能(4)注射疫苗后體內(nèi)會產(chǎn)生抵抗甲型流感病毒的抗體,從而提高對甲流的抵抗力【知識點】傳染病及其傳播;傳染病的預防措施【解析】【分析】 (1)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夠在生物體之間傳播的一種疾病,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等特點。傳染病能夠在人群中流行,必須具備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這三個環(huán)節(jié),缺少其中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傳染病就不能流行。(2)傳染病的預防措施包括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等措施。(3)根據(jù)特異性免疫的知識解答;(4)疫苗是由低毒的、滅活的病原體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種疫苗能產(chǎn)生免疫力,有效的預防某種傳染病。【解答】 (1)病原體是能引起人和動植物傳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蟲的統(tǒng)稱,甲型流感病毒是導致甲流的病原體。(2)傳染病的預防措施包括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在“對付甲流有妙招”中,能夠切斷傳播途徑的措施有①②③,④⑤屬于保護易感人群。(3)甲流疫苗對其它的病原體不起作用,這種免疫屬特異性免疫,注射甲流疫苗后體內(nèi)會產(chǎn)生甲流抗體,從而提高對甲流的抵抗力,但不能預防乙肝病毒。(4)接種甲流疫苗到人體后,會刺激人體內(nèi)的淋巴細胞產(chǎn)生相應的抗體,從而提高對特定傳染病的免疫作用。17.(浙江省嘉興市北師大南湖附校綜合性檢測試題卷(2025.04) 九年級科學學科)浙江省博物館聞名遐邇。(1)省博物館展出的青銅器和金器使游客穿越進幾千年前的歷史中,青銅是銅錫合金,其硬度比純銅 (填“大”或“小”)。(2)古代煉錫的方法為在高溫條件下,利用木炭將錫從錫砂(主要成分 中還原出來,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屬于 反應(填基本反應類型)。【答案】(1)大(2)置換【知識點】合金與合金的性質(zhì);置換反應及其應用【解析】【分析】 (1)根據(jù)合金的強度和硬度都比純金屬高進行分析。(2)根據(jù)置換反應是一種單質(zhì)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zhì)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進行分析。【解答】 (1)合金的強度和硬度都比純金屬高,青銅是銅錫合金,其硬度比純銅大。(2)置換反應是一種單質(zhì)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zhì)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 則 屬于置換反應。18.(浙江省嘉興市北師大南湖附校綜合性檢測試題卷(2025.04) 九年級科學學科)《天工開物》記載的“生鐵、熟鐵連續(xù)生成工藝”處于當時世界領先地位,是現(xiàn)代冶金工藝的雛形。其流程圖如下所示:(1)熔煉過程中,氧化鐵與一氧化碳在高溫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通過攪拌向生鐵中“充氧”可降低生鐵的含碳量,此過程體現(xiàn)了氧氣的 (選填“氧化性”或“還原性”)?!昂谏珴衲唷?有效成分為磷酸鐵) 作為熔劑可加快反應,磷酸鐵屬于 類物質(zhì)(選填“酸”“堿”或“鹽”)。【答案】(1)Fe2O3+3CO2Fe+3CO2(2)氧化性;鹽【知識點】氧化反應;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解析】【分析】 (1)根據(jù)赤鐵礦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熔煉過程中,主要是利用CO的還原性,在高溫下和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進行分析解答。(2)根據(jù)通過攪拌向生鐵中“充氧”可降低生鐵的含碳量,即碳和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磷酸鐵是由鐵離子和硫酸根離子構成的,進行分析解答。【解答】 (1)赤鐵礦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熔煉過程中,主要是利用CO的還原性,在高溫下和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3CO2Fe+3CO2。(2)通過攪拌向生鐵中“充氧”可降低生鐵的含碳量,即碳和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此過程體現(xiàn)了氧氣的氧化性。磷酸鐵是由鐵離子和硫酸根離子構成的,屬于鹽。19.(浙江省嘉興市北師大南湖附校綜合性檢測試題卷(2025.04) 九年級科學學科)模型可揭示現(xiàn)象和解釋本質(zhì),幫助我們認識和理解一些復雜的事物。在人體消化系統(tǒng)中,酶催化脂肪分解的過程模型如圖,A代表 ,脂肪在A作用下最終分解物 ,A在反應前后,具有化學性質(zhì)不變的特性。該過程發(fā)生在 ,它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答案】脂肪酶;甘油和脂肪酸;小腸【知識點】酶及其催化作用;食物的消化與吸收【解析】【分析】 (1)酶是活細胞產(chǎn)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其中絕大多數(shù)酶是蛋白質(zhì),酶具有高效性、專一性、作用條件較溫和的特性。(2)在小腸中,首先在肝臟分泌的膽汁作用下,脂肪被乳化成脂肪微粒,加大了脂肪與消化酶的接觸面積;然后在小腸中的腸液和胰液所含脂肪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解答】 圖中A在反應前后沒有變化,所以A表示的是脂肪酶。B表示的是底物,C和D表示的是產(chǎn)物,即脂肪在A作用下最終分解為甘油和脂肪酸。在人體消化系統(tǒng)中,脂肪的消化發(fā)生在小腸中,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20.(2024九下·紹興開學考)小舟和小嘉在綠道上快走,若小舟和小嘉的速度分別為1.5米/秒和2米/秒,以小舟為參照物,小嘉是 ?。ㄟx填“運動”或“靜止”)的。小舟的前腳跟剛著地時(如圖),它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 。(選填“向前”或“向后”)。【答案】運動;向后【知識點】參照物及其選擇;摩擦力的存在【解析】【分析】運動與靜止是相對于參照物而言,判斷是運動還是靜止要根據(jù)參照物相對于研究對象的位置變化情況來判斷。摩擦力方向是與相對運動方向或者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解答】(1)小舟和小嘉在綠道上快走,若小舟和小嘉的速度分別為1.5米/秒和2米/秒,以小舟為參照物,小嘉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是運動的。故答:運動(2)小舟的前腳跟剛著地時,腳向前蹭地,前腳相對于地面的運動趨勢是向前,因此其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向后。故答:向后21.(2023·舟山)福建艦是我國完全自主設計制造的第三艘航母,其配置的電磁彈射是當今世界少數(shù)國家掌握的先進技術。電磁彈射的結構示意如圖甲,其科學原理如圖乙。(1)航母上的發(fā)射軌道相當于圖乙中兩根金屬導軌,彈射車相當于金屬棒ab,通電后磁場對彈射車產(chǎn)生 ,從而使彈射車牽引飛機快速運動,當彈射車運動到軌道末端停下來時,由于飛機具有 而保持原來的運 動狀態(tài),并在發(fā)動機動力的作用下加速飛離甲板。(2)電磁彈射原理雖簡單,但是建造所需的技術難度極高。如電磁彈射需要強大的電力儲能系統(tǒng),能在3秒內(nèi)提供1.2×108焦的電能,將幾十噸的飛機加速到幾百米/秒,該系統(tǒng)的功率至少達 瓦。【答案】(1)力的作用;慣性(2)4×107【知識點】慣性;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電動機的原理是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轉動,原理是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慣性的概念:物體保持靜止或者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的性質(zhì)叫做慣性;功率是指單位時間內(nèi)所做的功,表示物體做功的快慢;【解答】(1) 該裝置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原理是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運動;慣性的概念是物體保持靜止或者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的性質(zhì)叫做慣性;所以該模型中通電后磁場對彈射車產(chǎn)生力的作用, 從而使彈射車牽引飛機快速運動,當彈射車運動到軌道末端停下來時,由于飛機具有慣性;而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并在發(fā)動機動力的作用下加速飛離甲板。 ,(2)P=W/t= 1.2×108焦 /3s=4×107w;故答案為:(1)力的作用,慣性(2) 4×10722.(浙江省嘉興市北師大南湖附校綜合性檢測試題卷(2025.04) 九年級科學學科)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可以方便測量物體相對運動時摩擦力的大小。術板A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塊B放置在水平的木板A上,細繩跨過定滑輪,一端與木塊B相連,另一端與上端固定的彈簧測力計的秤鉤相連,且細繩的 ab段保持豎直,cd段保持水平。 (木板A足夠長,____不計細繩重力和滑輪摩擦)(1)用水平向右的拉力 F拉動木板A向右運動,待木塊B靜止后,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3N,此時木塊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 N。接著將拉力F增大一倍,木塊 B 受到的摩擦力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2)撤去水平拉力F后,當木板A和木塊B都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仍為3N,此時木板A受到地面施加的摩擦力方向為水平 (選填“向右”或“向左”)。【答案】(1)3;不變(2)向右【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解析】【分析】 (1)木塊B靜止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此時木塊B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時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2)撤去水平拉力F后,當木板A和木塊B都靜止時,木板A和木塊B在水平方向上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據(jù)此分析。【解答】 (1)木塊B靜止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此時木塊B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時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f=F=3N;將拉力F增大一倍,木板的運動速度變快,但木塊B對木板A的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粗糙程度都不變,所以木塊B受到的摩擦力不變。(2)撤去水平拉力F后,當木板A和木塊B都靜止時,木板A和木塊B在水平方向上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此時,木塊B受到木板A的摩擦力與測力計對木塊B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木板A受到木塊B的摩擦力與木板A受到地面施加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測力計對木塊B的拉力方向水平向左,所以木塊B受到木板A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則木板A受到木塊B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木板A受到地面施加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三、實驗探究題(本題有5小題,每空2分,共40分)23.(浙江省嘉興市北師大南湖附校綜合性檢測試題卷(2025.04) 九年級科學學科)小科發(fā)現(xiàn)許多人胸前佩戴除菌卡,除菌卡除菌效果怎么樣呢 于是他進行了如下實驗:【實驗目的】探究不同環(huán)境下除菌卡的除菌效果【實驗場所】A: 密閉空間——____ ____兩個(編號A1、A2)B:半開放空間——教室兩間(編號B1、B2)C:開放空間——操場東西兩側(編號C1、C2)【實驗步驟】①殺菌:在A1、B1、C1分別放置1張除菌卡,對實驗場所進行殺菌。A2、B2、C2不放除菌卡。4小時后,取出除菌卡。②取樣:在A1、B1、C1和A2、B2、C2中各放置1個裝有培養(yǎng)基的無菌培養(yǎng)皿,打開蓋子,讓空氣中的菌種落在培養(yǎng)皿中,40分鐘后完成取樣。③培養(yǎng):將6個培養(yǎng)皿取出,并蓋上蓋子,分別寫上對應的場所編號。將培養(yǎng)皿都放在30℃的恒溫箱中培養(yǎng)48小時。④觀察:觀察各培養(yǎng)皿中菌落的生長情況,結果記錄如下表【實驗結果】 (“+”多表示菌落數(shù)量多)實驗場所 A:密閉空間 ——____ ____兩個 B:半開放空間——教室兩間 C:開放空間—操場東西兩側編號 A1 A2 B1 B2 C1 C2有無除菌卡 有 無 有 無 有 無菌落數(shù)量 + 【分析交流】(1)細菌細胞在結構上沒有 ,屬于原核生物。(2) 實驗場所A中“ ”處可填寫 。(3)小科通過 來比較除菌卡的除菌效果。(4)根據(jù)本次實驗結果,可得到的結論是 。【答案】(1)成形的細胞核(2)密閉的房間(3)觀察各培養(yǎng)皿中菌落數(shù)量(4)在密閉和半開放空間中,除菌卡有一定的除菌效果,但在開放空間中,除菌卡的除菌效果不明顯【知識點】細菌與人的關系【解析】【分析】(1)根據(jù)細菌細胞的結構特點解答;(2)對照實驗是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其中不同的條件就是實驗變量。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3)培養(yǎng)皿中菌落數(shù)量越小,則除菌卡的除菌效果更好;(4)根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分析除菌卡的除菌效果即可。【解答】(1)細菌細胞在結構上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屬于原核生物。(2)為了與BC形成對照,實驗場所A中“?”處可填寫儲物柜(書包、抽屜、衣柜、箱子等密閉空間)。(3)ABC形成以不同場所為變量的對照實驗,因此,小科通過比較不同場所培養(yǎng)皿中菌落數(shù)量的變化量來比較除菌卡的除菌效果。(4)根據(jù)本次實驗結果,可得到的結論是:在密閉和半開放空間中,除菌卡有一定的除菌效果,但在開放空間中,除菌卡的除菌效果不明顯。24.(浙江省嘉興市北師大南湖附校綜合性檢測試題卷(2025.04) 九年級科學學科)甲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和乙圖是用蠟燭和燒瓶來“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1)實驗甲中,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好處是 ,在確定蠟燭B和蠟燭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時,人眼的觀察位置應該是 (填字母)。A.從玻璃板后觀察蠟燭B.在玻璃板前蠟燭A這一側C. A與B 都需要(2)實驗乙調(diào)整蠟燭和燒瓶至如圖所示位置,在墻壁上得到清晰的 實像(填像的性質(zhì))。(3)實驗中,不改變蠟燭的位置,把甲中M玻璃板和乙中燒瓶分別都豎直向上移,則甲和乙所成的像的位置如何變化 答: 。【答案】(1)便于確定像的位置;B(2)放大(3)甲成像位置不變,乙成像位置向上移【知識點】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xiàn)象【解析】【分析】(1)根據(jù)玻璃板半透明的特點分析解答。只有反射光線射入眼睛,才能看到蠟燭的像;(2)比較像距和物距的大小,從而確定成像特點;(3)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對稱性分析甲的像的變化。根據(jù)凸透鏡成像的倒立性分析乙中像的位置變化。【解答】(1)玻璃板是半透明的,雖然成像沒有平面鏡清晰,但是透過它可以看到后面的蠟燭,變異確定像的位置。蠟燭A發(fā)出的光在玻璃板上發(fā)生反射,反射光線在蠟燭A同一側,因此人眼的觀察位置在蠟燭A這一側,故選B。(2)燒瓶相當于凸透鏡,此時像距大于物距,則墻壁上成倒立放大的實像;(3)把甲中的玻璃板向上移動,平面鏡所在的平面的位置不變,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對稱性”可知,像的位置不變。燒瓶向上移動,相當于凸透鏡向上移動,則乙成像的位置向上移動。25.(浙江省嘉興市北師大南湖附校綜合性檢測試題卷(2025.04) 九年級科學學科)小舟在學習“常見的堿”過程中,將新配制的飽和 Ca(OH)2溶液滴入到FeCl3溶液中,發(fā)現(xiàn)沒有出現(xiàn)預期的紅褐色沉淀。這是為什么呢 小舟查閱資料,獲取如下信息:①Ca(OH)2微溶于水;②FeCl3溶液呈酸性。于是他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一: Ca(OH)2沒有參加化學反應。 猜想二:滴入的 Ca(OH)2溶液中OH·數(shù)量太少。猜想三: FeCl3溶液呈酸性, Fe(OH)3沉淀不能存在。(1)小舟用pH試紙測 Ca(OH)2和FeCl3混合液的酸堿度,測得pH<7說明溶液中沒有 。該現(xiàn)象 (選填“支持”或“不支持”)猜想一。(2)為增加OH-的數(shù)量,換用濃NaOH溶液滴加到FeCl3溶液中(如圖甲),若猜想二正確,則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3)經(jīng)過實驗,猜想三驗證成立。然后,小舟將FeCl3溶液遂滴滴加到飽和( 溶液中(如圖乙),先觀察到紅褐色沉淀產(chǎn)生,持續(xù)滴加后沉淀又消失了,請你解釋沉淀會消失的原因 。【答案】(1)氫氧根離子;不支持(2)產(chǎn)生紅褐色沉淀(3)開始溶液中OH-的數(shù)量較多,產(chǎn)生沉淀,隨著反應的進行,OH-的數(shù)量逐漸減少,溶液顯酸性,當溶液過量時,產(chǎn)生的沉淀在酸性溶液中又消失了【知識點】堿的化學性質(zhì)【解析】【分析】 (1)根據(jù)猜想一是Ca(OH)2沒有參加化學反應,進行分析解答。(2)根據(jù)堿的化學性質(zhì),進行分析解答。(3)根據(jù)猜想三驗證成立,即FeCl3溶液呈酸性,F(xiàn)e(OH)3沉淀不能存在,進行分析解答。【解答】 (1)小舟用pH試紙測Ca(OH)2和FeCl3混合液的酸堿度,測得pH<7,說明溶液顯酸性,則氫氧化鈣參加了化學反應,沒有氫氧根離子,即該現(xiàn)象不支持猜想一。(2)為增加OH-的數(shù)量,換用濃NaOH溶液滴加到FeCl3溶液中,若猜想二正確,氫氧化鈉和氯化鐵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和氯化鈉,則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產(chǎn)生紅褐色沉淀。(3)經(jīng)過實驗,猜想三驗證成立。然后,小舟將FeCl3溶液逐滴滴加到飽和Ca(OH)2溶液中,先觀察到紅褐色沉淀產(chǎn)生,持續(xù)滴加后沉淀又消失了,沉淀會消失,是因為:始溶液中OH-的數(shù)量較多,產(chǎn)生沉淀,隨著反應的進行,OH-的數(shù)量逐漸減少,溶液顯酸性,當溶液過量時,產(chǎn)生的沉淀在酸性溶液中又消失了。26.(浙江省嘉興市北師大南湖附校綜合性檢測試題卷(2025.04) 九年級科學學科)思維模型的建構既方便于問題的解決,又能促進深度學習。某科學研究小組同學,在研究了氣體檢驗專題內(nèi)容后,認為氣體檢驗的關鍵是干擾氣體的界定,判斷標準是對后續(xù)實驗是否會產(chǎn)生干擾。于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對解決“氣體檢驗”類問題建構了如下思維模型:氣體檢驗一氣體凈化一氣體轉化→氣體檢驗一尾氣處理【模型應用】同學們?yōu)闄z驗天然氣燃燒后的氣體產(chǎn)物成分,應用思維模型設計了如圖實驗方案(固定裝置未畫出;,將天然氣在氧氣中燃燒后得到的混合氣體通過該方案進行實驗。(1)實驗過程中觀察到A裝置中的無水硫酸銅變藍,此變化屬于 變化,同時觀察到B. F裝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均變渾濁, D裝置中的澄清石灰水不變渾濁,由此可得出該氣體產(chǎn)物的成分為 ??;由此推測裝置E中的實驗現(xiàn)象是 ??;(2)如圖實驗方案中,思維模型中的“尾氣處理”環(huán)節(jié)的裝置G可能是 。【答案】(1)化學;水蒸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黑色固體逐漸變成紅色(2)燃著的酒精燈【知識點】氣體裝置的裝配、連接、選擇與氣密性檢查【解析】【分析】(1)①化學變化的本質(zhì)為有新物質(zhì)生成;②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推測該氣體的成分。根據(jù)一氧化碳和氧化銅的反應產(chǎn)物確定E中的現(xiàn)象;(2)根據(jù)一氧化碳的可燃性確定尾氣的處理方法。【解答】 (1)①A裝置中的無水硫酸銅變藍,生成了新的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變化;②因為無水硫酸銅遇水變藍,所以說明氣體產(chǎn)物中含有水;B裝置中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氣體產(chǎn)物中含有二氧化碳;D裝置中的澄清石灰水不變渾濁,說明經(jīng)過C裝置中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后,二氧化碳已被除盡;F裝置中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經(jīng)過E裝置反應后又生成了二氧化碳,即E裝置中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生成了二氧化碳,所以氣體產(chǎn)物中還含有一氧化碳;綜上,該氣體產(chǎn)物的成分為H2O、CO2、CO;裝置E中的實驗現(xiàn)象:因為E裝置中發(fā)生的反應是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氧化銅是黑色粉末,銅是紅色固體,所以實驗現(xiàn)象是黑色粉末逐漸變紅;(2)“尾氣處理”環(huán)節(jié)是為了處理未反應完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采用點燃的方法進行處理,所以裝置G可能是燃著的酒精燈。27.(浙江省嘉興市北師大南湖附校綜合性檢測試題卷(2025.04) 九年級科學學科)如圖甲所示為家用掃地機器人,其底部安裝有滾刷,內(nèi)置集塵器。機器人在除塵時先“脫灰”(滾刷將灰塵從地面上脫離附著),后“吸灰”(將脫附的灰塵轉移進集塵器)。小金對影響滾刷在地毯上“脫灰”效果的因素開展探究;小金認為:在“吸灰”效果一定時,“脫灰”效果可以用“除塵能力C”來表示,其測量和表達如下:第一步:選取長、寬一定的干凈地毯,均勻撒上質(zhì)量為m的灰;第二步:測出干凈集塵器的質(zhì)量m1,將被測機器人放在地毯上直線運行清掃10次,完成后測出集塵器質(zhì)量m2;月用 表示除塵能力;小金提出:滾刷在地毯上的“脫灰”效果與滾刷的滾速、刷毛的粗細和刷毛與地毯的間距三個因素有.關;小金保持“吸灰”效果一定的情況下,對滾刷的滾速這個因素進行了實驗,得到如圖乙所示的結果;(1)吸塵器“吸灰”的原理是 ;(2)除塵能力C的數(shù)值越大,表示除塵能力越 (選填“強”或“弱”);(3)在研究滾刷“脫灰”效果與滾刷的滾速關系時,實驗中需要控制刷毛的粗細和 保持不變,改變滾刷的滾速,測定除塵能力C;(4)根據(jù)圖乙得出的結論是: 。【答案】(1)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2)強(3)刷毛與地毯的間距(4)除塵能力與滾刷的滾速有關,滾速越快,除塵能力越強【知識點】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解析】【分析】1)流體壓強與流速有關,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2)根據(jù)除塵能力用的公式分析;(3)滾刷在地毯上的“脫灰”效果與滾刷的滾速、刷毛的粗細和刷毛與地毯的間距三個因素有關,在研究“脫灰”效果與滾刷的滾速的關系時,要控制另外兩個變量相同;(4)結合圖象分析得出結論。【解答】(1)吸塵器“吸灰”的原理是:滾輪的轉動帶動灰塵上方的空氣流速增大,此處氣體壓強減小,大氣壓把灰塵從地面上脫離附著向吸塵器。(2)除塵能力用表示,其中m是均勻撒上的灰的質(zhì)量,m1是干凈集塵器的質(zhì)量,這兩個量在實驗過程中是不變的,除塵能力C的數(shù)值越大表明m2的質(zhì)量越大,即收集到的灰(m2-m1)越多,除塵能力就越強;(3)滾刷在地毯上的“脫灰”效果與滾刷的滾速、刷毛的粗細和刷毛與地毯的間距三個因素有關,在研究“脫灰”效果與滾刷的滾速的關系時,要控制另外兩個變量相同,即實驗中需要控制刷毛的粗細和刷毛與地毯的間距保持不變,改變滾刷的滾速,測定除塵能力C。(4)由圖可知,當滾刷的滾速越快時,除塵能力越強,可得出結論:除塵能力與滾刷的滾速有關,滾速越快,除塵能力越強。四、解答題(本大題共35分)28.(浙江省嘉興市北師大南湖附校綜合性檢測試題卷(2025.04) 九年級科學學科)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高發(fā)時期。(1)從傳染病角度分析,諾如病患者屬于 。(2)為補充患者體內(nèi)糖分和維持水鹽平衡,需輸人葡精糖氧化鈉注射液,葡萄糖(C6H12O6)是人體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葡萄糖分子中C、H、O三種原子個數(shù)之比是 。(3)某患者一次性輸人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1袋,標簽部分信息如圖。通過輸液補充的氯化鈉質(zhì)量是多少克 (注射液密度約為1 克/厘米3)【答案】(1)傳染源(2)1:2:1(3)500mL合500cm3,注射液質(zhì)量=ρV=1g/cm3×500cm3=500g;通過輸液補充的氯化鈉質(zhì)量=500g×0.9%=4.5g。答:通過輸液補充的氯化鈉質(zhì)量是4.5g。【知識點】傳染病及其傳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及相關計算;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 (1) 傳染病要想流行起來,必須同時具備三個環(huán)節(jié):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2)根據(jù)1個葡萄糖分子的構成,進行分析解答。(3)根據(jù)溶質(zhì)質(zhì)量=溶液質(zhì)量×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進行分析解答。【解答】(1) 從傳染病角度分析,諾如病患者屬于傳染源;(2)根據(jù)化學式 C6H12O6)可知,1個葡萄糖分子是由6個碳原子、12個氫原子和6個氧原子構成的,則葡萄糖分子中C、H、O三種原子個數(shù)之比是6:12:6=1:2:1。29.(浙江省嘉興市北師大南湖附校綜合性檢測試題卷(2025.04) 九年級科學學科)小科用過量的稀鹽酸和石灰石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得到了含有鹽酸和氯化鈣的混合溶液。為了探究混合溶液中氯化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小科進行了如下實驗:取100克混合溶液于燒杯中,然后將240g碳酸鈉溶液分六次加入其中,每次充分反應后稱量相關質(zhì)量,所測數(shù)據(jù)如下表。實驗次數(shù) 第 1 次 第 2 次 第3 次 第4次 第5 次 第 6 次加入碳酸鈉溶液的質(zhì)量/g 40 40 40 40 40 40每次產(chǎn)生氣體的質(zhì)量/g 4.4 4.4 2.2 0 0 0每次產(chǎn)生沉淀的質(zhì)量/g 0 0 5 m 10 0請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解答下列問題:(1) m的數(shù)值為 。(2)求混合溶液中氯化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 (3)如圖甲表示原混合溶液中的離子種類和數(shù)量,請在圖乙中畫出第3次加入碳酸鈉溶液充分反應后的相關離子數(shù)量柱狀圖 。【答案】(1)10(2)生成碳酸鈣沉淀的質(zhì)量為5g+10g+10g=25g,設:混合溶液中氯化鈣的質(zhì)量是x。;解得:x=27.25g混合溶液中氯化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答:混合溶液中氯化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27.75%(3)【知識點】根據(jù)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解析】【分析】 (1)根據(jù)碳酸鈉先與鹽酸反應,再與氯化鈣反應,再結合題中數(shù)據(jù)來分析解答;(2)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結合化學方程式先求得氯化鈣的質(zhì)量,然后進一步分析解答;(3)根據(jù)反應的情況進行分析。【解答】 (1)向鹽酸和氯化鈣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鈉溶液時,碳酸鈉先與鹽酸反應,再與氯化鈣反應,第1、2次加入碳酸鈉溶液都生成4.4g二氧化碳,說明每40g碳酸鈉溶液完全反應生成4.4g二氧化碳,第3次加入碳酸鈉溶液只生成2.2g二氧化碳,說明只有20g碳酸鈉溶液與鹽酸反應,還有20g碳酸鈉溶液與氯化鈣溶液反應生成5g碳酸鈣沉淀,由于第5次加入碳酸鈉溶液還能生成碳酸鈣沉淀,說明第4次加入碳酸鈉溶液,充分反應后溶液中還有氯化鈣剩余,則第4次加入的碳酸鈉溶液完全反應,則生成碳酸鈣沉淀的質(zhì)量為5g×2=10g,故m的數(shù)值為10;(3)第3次加入碳酸鈉溶液,充分反應后,溶液中的氯化氫完全反應,則溶液中的氫離子完全反應,氫離子的數(shù)目減小為0,由于一共生成了25g沉淀,第3次只生成5g碳酸鈣沉淀,說明第3次只消耗五分之一的鈣離子,則鈣離子的數(shù)目會減小為2格,第3次加入碳酸鈉溶液,充分反應后,溶液中溶質(zhì)為氯化鈣和氯化鈉,由于氯化鈣中鈣離子和氯離子的個數(shù)比為1:2,則鈣離子結合的氯離子數(shù)目共占4格,從而與鈉離子結合的氯離子共6格,由于氯化鈉中鈉離子和氯離子的個數(shù)比為1:1,則鈉離子也應該有6格,故相關離子數(shù)量如圖所示: 30.(2025九下·定海月考)【設計背景】我國設計的“蛟龍?zhí)枴睗撍ё畲笙聺撋疃冗_到7062米,希望同學們也能像我國潛艇設計師一樣設計出一艘屬于自己的潛水艇!【產(chǎn)品設計】項目小組利用硬質(zhì)塑料瓶制作潛水艇,塑料瓶厚度不計,兩個艙之間密封不連通,水艙與注射器通過塑料軟管相連,移動注射器活塞可以實現(xiàn)潛水器的浮沉,模型如圖甲。【檢驗產(chǎn)品】如表為該小組制定的量表: 自制潛水艇評價量表驗收等級 優(yōu)秀 合格 待改進功能倉分區(qū)設計 生活艙和水艙獨立分開,生活艙不進水,且生活艙較大 生活艙和水艙沒有獨立分開浮沉情況 潛水艇能順利實現(xiàn)下潛、上浮、懸浮、漂浮 潛水艇能下潛、上浮、懸浮、漂浮,但較困難 潛水艇不能實現(xiàn)下潛、上浮、漂浮(1)為實驗潛水艇的上浮,小組同學的操作是: ,從而排出水艙內(nèi)的水,實現(xiàn)上?。?br/>(2)請在表格中填入“合格”的評價內(nèi)容 ;(3)如圖乙所示,潛水艇完成從B到A上浮的過程,其浮力變化情況是 ??;(4)已知某小組同學采用的材料總質(zhì)量0.5千克,體積650cm3,現(xiàn)有100毫升和200毫升兩種規(guī)格的注射器,請通過計算說明應該選擇哪種規(guī)格的注射器能實現(xiàn)在水中懸浮。【答案】(1)推動活塞,向潛水艇打氣(2)生活艙和水艙獨立分開,生活艙不進水(3)先不變,后減小(4)F浮=ρgV排=1.0X103kg/m3x10N/KGx650x106m3=6.5N材料總質(zhì)量為0.5kg,則需注水動需注水體積 故選200mL注射器【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 (1)潛水艇是通過改變自身重力從而實現(xiàn)上浮、下潛或者懸浮的;(2) 根據(jù)題意進行分析;(3)分析潛水器從B到A上浮的過程排開水的體積變化,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潛水器受到浮力的變化情況;(4)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和物體的沉浮條件進行解答,即求出注入(或抽出)水的重力,再根據(jù)密度公式和重力公式求出注入(或抽出)水的體積,而注射器的體積至少應等于注入(或抽出)水的體積。【解答】 (1)為實驗潛水艇的上浮,小組同學的操作是:推動活塞,向潛水艇打氣,排出水艙內(nèi)的水,潛水艇浮力大于重力時實現(xiàn)上浮,漂浮在水面上時,浮力等于重力;(2)根據(jù)量表進行分析可知,“合格”的評價內(nèi)容為:生活艙和水艙獨立分開,生活艙不進水;(3)潛水器完成從B到A上浮的過程,露出水面之前,排開水的體積不變,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其受到的浮力不變;露出水面后,排開水的體積減小,則浮力變??;所以整個過程中其浮力變化情況是先不變后變??;(4)要使?jié)撍鲗崿F(xiàn)在水中的懸浮,則浮力應等于潛水器的總重力,該潛水器懸浮時受到的浮力為:F浮=ρ水gV排=ρ水gV=1×103kg/m3×10N/kg×650×10-6m3=6.5N;材料的總質(zhì)量為0.5kg,則材料的總重力為:G=0.5kg×10N/kg=5N,因該潛水器材料的總重力小于懸浮時的浮力,所以需在水艙內(nèi)注水,則需注入水的重力為:ΔG=F浮-G=6.5N-5N=1.5N,需注入水的體積為:,假設注射器抽出多少氣體就有多少體積的水進入水艙,則注射器的體積應大于等于150mL,因此應選200mL的注射器。31.(浙江省嘉興市北師大南湖附校綜合性檢測試題卷(2025.04) 九年級科學學科)用兩種不同充電樁,對同一輛純電動汽車充滿電的相關數(shù)據(jù)如下表,不計充電過程中的能量損失。充電樁 電池初始狀態(tài) 充電電壓/V 充電電流/A 充滿電的時間/h普通充電樁 相同 220 30 10快充充電樁 600 100 (1)一輛電車的質(zhì)量為1500千克,輪胎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總和為0.2平方米,停在水平地面上對地面的壓強為多少 (2)用普通充電樁充滿電,消耗的電能為多少千瓦時 (3)用快充充電樁充滿電,需要多少小時 (4)目前存在普通充電樁充電時間長,充電樁緊缺等問題。為解決此問題,除用快充充電樁充電外,再提出一種設想。【答案】(1)解:電車對地面的壓力為:F=G=mg=1500kg×10N/kg=15000N;電車對地面的壓強:。(2)解:普通充電樁充滿電,消耗的電能W=UIt=220V×30A×10h=6600W×10h=6.6kW×10h=66kW h。(3)解:用快充充電樁充滿電,消耗的電能不變,W=66kW h;則充電時間為:。(4)多安裝一些充電樁,設立電池交換站等【知識點】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電功計算公式的應用;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jù)F=G=mg計算電車對地面的壓力,再根據(jù)計算電車對地面的壓強;(2)根據(jù)W=UIt求出用普通充電樁充滿電,消耗的電能;(3)使用普通充電樁充滿電和使用快充充電樁充滿電所消耗的電能相同,根據(jù)求出用快充充電樁充滿電,需要的時間;(4)根據(jù)題中的存在普通充電樁充電時間長,充電樁緊缺等問題分析解答。【解答】(4)目前存在普通充電樁充電時間長,充電樁緊缺等問題。采用快充可以減小充電時間,多安裝一些充電樁可以解決充電樁緊缺。32.(浙江省嘉興市北師大南湖附校綜合性檢測試題卷(2025.04) 九年級科學學科) 2060年前我國要實現(xiàn)“碳中和”目標,其中碳減排、碳封存是實現(xiàn)碳中和的主要途徑。(1)人們常說“電動汽車比燃油車環(huán)?!?,為了探明電動和燃油兩種汽車的碳排放量,科學家對A品牌某款電動汽車和B 品牌某款燃油汽車進行四個維度的對比,相關信息如下表。對比維度 電動汽車 燃油車汽車生產(chǎn)及回收 每生產(chǎn)和回收一輛共排放約20.5噸碳(其中生產(chǎn)回收鋰電池約占一半的碳排放) 每生產(chǎn)和回收一輛共排放約10.1 噸碳能源生成 使用綠色能源為其供電,年均消耗的電能相當于排放約0.7噸碳 動力來自化石燃料的燃燒,年均排放約3.3噸碳使用維護 一年保養(yǎng)維護排放約0.15 噸碳 一年保養(yǎng)維護排放約0.15 噸碳電池使用年限 鋰電池組平均壽命8年 根據(jù)以上信息,從碳排放的角度來看,你是否贊同“電動汽車比燃油車環(huán)?!边@個觀點,并說明理由。(2)該電動汽車勻速通過高速公路上一段3km的平直路段,用時0.03h,消耗的電能為2.25×106J。請計算:①汽車行駛的速度。②若消耗電能的80%用于驅動汽車前進,汽車在該路段行駛時受到的阻力。(3)全球排放的CO2,大約有30%~40%被海洋吸收,導致海水酸化。捕獲海水中的CO2比捕獲空氣中的成本更低,科學家計劃從海水中捕獲CO2,收集后壓縮成液態(tài),再注入海底廢棄的油田封存。①封存CO2,能有效減緩 效應。②為實現(xiàn)碳中和目標,我們應該如何踐行低碳生活 。A.天天使用一次性筷子B.節(jié)約紙張,節(jié)約用水用電C.減少或拒絕使用一次性塑料袋D.走路、騎車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學放學【答案】(1)贊同,燃油車和電動汽車按照8年的使用年限來計算,電動汽車排放的碳為20.5t+0.7t×8+0.15t×8=27.3t;燃油車排放的碳為10.1t+3.3t×8+0.15t×8=37.7t;電動汽車的碳排放量低于燃油車的碳排放量(2)①汽車行駛的速度為:;②若消耗電能的80%用于驅動汽車前進,汽車在該路段行駛時的牽引力為:;因為汽車勻速行駛時,牽引力和阻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有:f=F=600N。(3)溫室;BCD【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全球性大氣環(huán)境問題(酸雨、溫室效應、臭氧空洞)【解析】【分析】 (1)根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計算和分析。(2)①根據(jù)速度公式計算;②根據(jù)計算汽車受到的牽引力,再更加平衡力的知識計算它受到的阻力。(3)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減緩溫室效應;減少紙張、木材、塑料的使用都是踐行低碳生活的有效措施。【解答】 (1)我贊同這個觀點,理由是:燃油車和電動汽車按照8年的使用年限來計算,電動汽車排放的碳為20.5t+0.7t×8+0.15t×8=27.3t;燃油車排放的碳為10.1t+3.3t×8+0.15t×8=37.7t;電動汽車的碳排放量低于燃油車的碳排放量。(3)①封存CO2能有效減緩溫室效應;②A.天天使用一次性筷子,增加木材的使用,不利于低碳生活,故A不符合題意;B.節(jié)約紙張,節(jié)約用水用電,有利于低碳生活,故B符合題意;C.減少或拒絕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有利于低碳生活,故C符合題意;D.走路、騎車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學放學,有利于低碳生活,故D符合題意。故選BCD。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嘉興市北師大南湖附校綜合性檢測試題卷(2025.04) 九年級科學學科(學生版).docx 浙江省嘉興市北師大南湖附校綜合性檢測試題卷(2025.04) 九年級科學學科(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