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期中學情檢測(時間:30分鐘滿分:50分)一、我會選(每題1.5分,21分)1.面對冒犯和侮辱,我們可以()。A.忍氣吞聲城B.要求對方道歉C.聽之任之D.找人報復2.以下反映了全球變暖問題的是()A.島嶼正遭受海平面上升的威脅B.海洋上大面積的石油泄漏0.亞馬孫熱帶雨林遭受破壞3.一個寬容的人()。A.必然能夠獲得成功B.更容易受到大家的歡迎C.實質上是一種假惺惺的行為4.當泥石流發生時,我們應該怎么做()。A.站在泥石流下方不動B.向泥石流流的方向跑C.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動方向的山坡上跑然5.下列自然災害與防災措施對應錯誤的是()。A.西北防護林一防御風沙B.砍伐森林一防治滑坡C.設置防護網一防崩塌6.關于反思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反思的過程不重要,反思的結果很重要B.反思時時都能進行,反思能從中得到經驗或教訓C.我喜歡作業完成后,把當天的事情在眼前“過電影”,這時候反思正合適7.下列行為不利于保護地球的是()。A.垃圾分類B.乘坐公交車上下班C.使用一次性子8.一家工廠往河里排放污水,導致魚蝦死亡,這個做法觸犯了()。A.《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B.《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C.《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9.“宰相肚里能撐船”這句話啟示我們要()。A.尊重他人B.平等待人C.寬容大度10.“生物圈2號”,一年后實驗宣告失敗曾建成一個模擬地球生態系統的的國家是0。A.英國B.中國C.美國11.下列不屬于清潔能源的是()。A.煤炭B.生物能C.太陽能12.下列不屬于自然災害的是()。A洪澇B.溺水C.病蟲下列不是反思的作用的是()。A避免犯同樣的錯誤B.繼續發揚優點C.不利于目標的實現打破地球萬物和諧最主要的破壞者是()。A動物B.人類C.自然二、我會判斷(對的打“V”,錯的打“x”,每題1分,20分)1.人類生活中的不合理行為一定會導致自然災害。()2.尊重他人是一個人內在素養的外在表現。()3反思時時都能進行,事事都能反思。()4.人類對大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這是無法抗拒的規律。()5.在非洲草原上,人們建造冰屋來避暑。()6.當我們回憶和思考的時候,其實就是在反思。()7.小明犯了錯誤,為了維護自己,他拒絕接受別人的批評。()8.反思是自我完善的一種方式。()9.環衛工人的工作苦臟累,我們每個公民都應該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10.垃圾分類有利于資源循環利用。()11.自然災害發生時有父母照顧我,其他的我不關心。()12.周末到田野里放松放松,只要心情好,怎么玩都可以。()3.寬容就是無限度的遷就好朋友,哪怕是好朋友做了錯事。()14.地球約有61%的面積被海洋覆蓋。()15.所謂“綠色食品”就是顏色包裝盒,都是綠色的食品。()16.宇宙空間有數不清的星球,離開地球,我們人類也能生存。()17.在我們取得成功后,可以反思成功的原因,再接再厲。()18.我國氣象災害預警信號中表示最嚴重的顏色是橙色。()19.化石燃料燃燒排放的大量溫室氣體,不會導致全球氣候變暖。()20.煤炭石油天然氣屬于不可再生資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