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崇德實驗學校2024學年第二學期獨立作業九年級科學模擬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崇德實驗學校2024學年第二學期獨立作業九年級科學模擬卷

資源簡介

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崇德實驗學校2024學年第二學期獨立作業九年級科學模擬卷
1.(2025九下·永嘉月考)2025年新春,永嘉發起的“來楠溪江過大宋年”活動受到國內外游客的青睞。下列年俗活動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 B.
C. D.
2.(2025九下·永嘉月考)生活中處處有科學,下列日常工具在使用時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
A. B.
C. D.
3.(2025九下·永嘉月考)在做有關酸的性質實驗中,下列操作規范的是(  )
A. B.
C. D.
4.(2025九下·永嘉月考)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實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推理概括出來的,這種研究方法稱為科學推理法。下列實驗中采用了該方法的是(  )
A.研究植物蒸騰作用的影響因素
B.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C.模擬星系運動
D.研究聲音傳播需要介質
5.(2025九下·永嘉月考)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下列關于地球的認識正確的是(  )
A.地球自轉的方向為自東向西
B.地球是一個正球體
C.火山和地震多發生在板塊內部
D.地球從內到外分為地核、地幔、地殼三層
6.(2025九下·永嘉月考)甌江中一艘貨船因偏離航道擱淺(如圖)。為使該貨船能回到航道繼續航行,下列措施一定不可行的是 (  )
A.借助浮筒使船上浮 B.將貨物搬到甲板上
C.清除貨船底部淤泥 D.將貨船拖回到航道
7.(2025九下·永嘉月考)小明將小球豎直向上拋出,小球先上升后下落。不計空氣阻力,小球從離開手后到落回手中之前,此過程中能量變化的分析,正確的是 (  )
A.動能先增大后減小 B.勢能先減小后增大
C.機械能先減小后增大 D.機械能保持不變
8.(2025九下·永嘉月考)小明同學研究滑輪的作用,用重為0.2牛的滑輪,把2牛的鉤碼勻速提升1米。在不計繩重和摩擦的情況下,拉力F做的功為(  )
A.2.2焦 B.1.1焦 C.0焦 D.4.4焦
9.(2025九下·永嘉月考)小明透過水杯看見《科學作業本》上的“科”字呈如圖所示的放大效果。下列選項中與其成像規律相同的是 (  )
A. B.
C. D.
10.(2025九下·永嘉月考)為了減少汽車油耗,科學家通過研發新型泡沫金屬材料,來減輕汽車的自重。要實現減輕汽車自重的目的,泡沫金屬材料應具有的性質是(  )
A.熔點低 B.密度小 C.硬度大 D.著火點高
11.(2025九下·永嘉月考)永嘉麥餅的主要原料有:麥粉、雞蛋、梅干菜、鮮肉等。麥餅進入人體后要經過一系列復雜的過程,才能為人體提供營養物質和大量熱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膽汁中的消化酶參與麥餅中脂肪的乳化
B.麥餅中的蛋白質可被消化系統直接吸收
C.麥餅中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主要在小腸
D.麥餅中的淀粉在小腸中開始被消化
12.(2025九下·永嘉月考) 位于溫州市蒼南縣的浙江三澳核電站二期工程將采用我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關于核電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核電站實現了核能→機械能→內能→電能的能量轉化
B.三澳核電站利用了核聚變為電站提供能量
C.核電站周圍核輻射嚴重,所以核電站要遠離城市
D.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線有α射線、β射線和γ射線
13.(2025九下·永嘉月考)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常需經歷一個不斷修正和完善的過程,如對酸的認識就是如此。下列各項是不同時期對酸的認識,其中與我們現在所學酸的定義最相近的是(  )
A.有酸味的物質
B.一切酸中都含有氧
C.只有氫才是酸不可缺少的元素
D.與堿作用時失去原有性質的物質
14.(2025九下·永嘉月考)利用顯微鏡觀察到的兩個視野分別為甲和乙,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若裝片往左移,則像也會往左移
B.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和反光鏡,則甲比乙亮
C.甲中所觀察到的實際范圍比乙中的小
D.若在甲視野看到模糊的像,則改換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像
15.(2025九下·永嘉月考)向氯化鐵溶液中滴入幾滴氫氧化鈉溶液,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
A. B.
C. D.
16.(2025九下·永嘉月考)我國自主研發的“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達到10909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記錄。“奮斗者”號外殼堅硬,下潛過程中體積保持不變,依靠調整配備的壓載鐵來實現下潛和上浮。
(1)潛水器浸沒后在下潛的過程中所受的液體壓強逐漸    。
(2)潛水器懸浮在海水中時,所受的浮力   重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7.(2025九下·永嘉月考)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如圖A和B為實驗室中常見的氣體發生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a的名稱是   。
(2)實驗室用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發生裝置應選擇   (選填“A”或“B”)。
(3)圖C為過氧化氫分解的過程示意圖,請將生成物的微觀粒子模型補充完整:   。
18.(2025九下·永嘉月考)現代醫學技術的發展,給病人帶來了福音。
(1)ECMO(體外肺膜氧合)技術應用于呼吸困難重癥患者的搶救。該技術是在體外將脈血變成動脈血,實現人體與外界的   交換。
(2)試管嬰兒技術滿足了不能自然生育夫婦的愿望。試管嬰兒是用人工方法讓卵細胞和精子在體外受精并發育成早期胚胎,再移植到母體   內發育而誕生的嬰兒。
(3)人工腎應用于慢性腎炎和晚期尿毒癥的治療。人工腎的透析膜相當于腎臟中   ,起濾過作用。
19.(2025九下·永嘉月考)為了比較液體a和液體b的比熱大小,小明分別稱取相同質量的a和b,在初溫相同條件下,利用如圖所示裝置在沸水中加熱。
(1)做功和熱傳遞是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途徑。本實驗中,液體a、b內能增加的途徑是    。
(2)實驗過程中,小明觀察到溫度計甲的示數變化始終比乙快。由此可知, 液體a的比熱   液體b的比熱(填“>”或“=”或“<”)
20.(2025九下·永嘉月考)某項目化小組制作了如圖所示的“人體血液循環模型”(“→”表示血液流動方向)。
利用器材有:塑料管、小水泵(為“血液”循環提供動力.需外接電源)、水、單向閥、塑料瓶(2大2小, 上下連通)、肺泡模型、組織細胞模型等。請回答:
(1)靜脈注射時,醫生將藥液注射到患者手臂靜脈中,該靜脈流的是   。(選填“動脈血”或“靜脈血”)
(2)項目組通過本模型模擬該過程,藥液首先進入模型中的   (選填瓶①、瓶②、瓶③、瓶④)
21.(2025九下·永嘉月考)思維模型是依據事物發展內在規律建立的解決問題的基本框架,能引導有序思維、增進深度理解,促進問題解決。小明建構了“物質除雜”的思維模型(如圖)。
(1)海水淡化是將海水中的鹽與水分開,常用加熱蒸餾法將海水加熱形成水蒸氣。該方法屬于上述模型中的   (選填“分離轉移”或“反應轉化”)。
小明設計并制作了如圖的咸水淡化裝置,同時針對該裝置設計了評價表。“咸水淡化裝置”評價表(節選)
評價指標 優秀 合格 待改進
指標一:裝置結構 結構完整,有加熱、冷卻和收集裝置 結構較完整,缺少較好的冷卻裝置 結構不完整,有1處以上缺失
指標二:淡化效果 能從咸水中制得淡水,速度較快、連續穩定 能從咸水中制得淡水,但效果不明顯 不能從咸水中制得淡水
指標三: …… ······ ……·
(2)易拉罐中的咸水先經過汽化,后經過    (填勿態變化名稱)變成淡水流入容器。
(3)根據評價需要,請你提出一項評價指標寫在指標三“ ”處。   。
22.(2025九下·永嘉月考)氫氧化鈉和鹽酸能發生反應,下面我們從不同角度來分析這一反應。
(1)宏觀分析:如圖1所示,將天平調平,取下錐形瓶,擠壓膠頭滴管,再將錐形瓶放回托盤。觀察到反應后天平    ,得出化學反應前后物質質量不變。
(2)微觀分析:圖2表示反應前后錐形瓶內溶液中存在的離子,其中的大圈“ ”表示    。(填離子符號)
(3)建立模型: 。定量分析:反應過程中消耗的氫氧化鈉和生成的氯化鈉的質量比是    。
23.(2025九下·永嘉月考)室外的鐵制欄桿在多雨季節易生銹,小明對鐵生銹的條件進行了探索,實驗裝置如圖。3天后,發現只有裝置C中的鐵絲生銹了。
(1)裝置A中生石灰的作用是    。
(2)裝置B、C中的實驗現象說明與    接觸是鐵生銹的條件之一。
24.(2025九下·永嘉月考)圖甲是一個“水綿傘”:透明塑料袋中裝滿水和水綿(水生藻類植物),袋口的吸管能與外界連通,調節配重能使其直立于水底。光照一段時間后,發現“水綿傘”浮到水面。某同學自制了兩個相同的“水綿傘”,置于離光源距離不同的水底(水中各處溫度相同且不變),如圖乙,以驗證光合作用的影響因素。
(1)本實驗驗證的是   對光合作用的影響。
(2)實驗過程中,需要觀測的是   。
(3)該同學觀察了一整天,都沒發現“水綿傘”上浮。可如何改進實驗 (寫出一種)
25.(2025九下·永嘉月考)小明同學組裝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試管里裝有等量的粉狀碳酸鈣和塊狀碳酸鈣,膠頭滴管里裝著相同濃度和體積的稀鹽酸,實驗開始時,將滴管中的稀鹽酸同時加入到小試管中,發現小試管中產生氣體的速度裝置A明顯快于裝置B。
(1)寫出試管內發生的化學方程式:   。
(2)小明同學所設計的這個實驗,其目的是驗證在相同條件下,化學反應速率與   有關。
(3)實驗過程中,小試管內產生氣體能使裝置A、B中的紅墨水沿著細長玻璃導管上升。
①紅墨水上升速度較快的是裝置    (選填“A”或“B”)。
②你認為試管內產生的氣體體積和細長玻璃導管中紅墨水上升的體積相等嗎 請做出判斷,并說明理由。   。
26.(2025九下·永嘉月考)在“測量小燈泡額定功率”實驗中,同學們進行如下研究。
【實驗器材】干電池3節,小燈泡(額定電壓為3.8V、電阻約為15Ω),滑動變阻器(4Ω 1A), 電流表,電壓表,開關, 導線若干(所有器材均完好)
【實驗方案】將量程為0~15V的電壓表并聯到小燈泡兩端,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使小燈泡正常發光,讀出并記錄電流表的示數。
(1)閉合開關S前,應先將滑片移至最    (選填“左”或“右”)端。
(2)實驗時閉合開關,若發現燈泡不亮,接下來最合理的操作是____。
A.更換小燈泡
B.檢查電路是否短路
C.觀察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
(3)當電壓表讀數為3.8V時,電流表示數如圖乙所示,該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   W。
【實驗反思】小明認為,電壓表選用0~15V量程進行實驗,因該量程下每一小格為0.5V,3.8V讀數不夠精確,導致計算得到的額定功率誤差較大。若電壓表換用0~3V的量程,將其并聯到滑動變阻器兩端,調節滑片使電壓表示數為0.7V,即可減小誤差。
【實驗改進】于是小明設計了如圖丙所示電路圖,電壓表V1選用0~15V量程,電壓表V2選用0~3V量程。進行實驗,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得到三次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
試驗次數 小燈泡兩端電壓 (V) 變阻器兩端電壓 (V) 電流 (A)
1 3.0 1.1 0.24
2 3.4 0.7 0.26
3 3.8 0.3 0.28
(4)小明按反思后的思路,利用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為0.7V時所測的數據,計算得到的小燈泡“額定功率”比真實的小燈泡額定功率    (選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反思交流】小金發現測得的小燈泡兩端電壓與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之和小于電源電壓。帶著這一疑問,繼續探究……
27.(2025九下·永嘉月考)為探究物體的動能跟哪些因素有關,利用斜槽、鋼球、木塊等器材在同一水平面上進行探究活動。鋼球從高為h的斜槽上滾下,在水平面上運動,運動的鋼球碰上木塊后,能將木塊撞出一段距離s,如圖所示。
(1)實驗中探究的“物體的動能”是指____(選填字母)
A.鋼球在斜面上的動能
B.鋼球撞擊木塊時的動能
C.木塊被撞擊后的動能
(2)若水平面是光滑的,   (選填“能”或“不能”)達到探究目的。
(3)實驗過程中,發現木塊移動的距離較短而不易觀察和比較。對此請寫出一條改進措施   。
(4)改進后用同一鋼球A先后從不同高度h1和h2的斜槽上由靜止滾下,將同一水平面上的木塊撞出的距離分別為s1和s2,如圖所示:可得出的結論為   。
28.(2025九下·永嘉月考)某實驗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微型實驗裝置模擬工業煉鐵。
【查閱資料】甲酸(HCOOH)在熱濃硫酸存在時發生的反應:
【實驗步驟】
①如圖甲連接裝置,再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②裝入藥品,……,點燃酒精噴燈。
③實驗結束時,先停止加熱,等裝置冷卻到室溫后停止通入CO。
(1)為確保實驗安全,請將步驟②中“點燃酒精噴燈”前的具體操作補充完整:   。
(2)甲圖實驗中沒有對尾氣進行處理,會污染環境,若用圖乙的裝置進行收集,氣體應從    (選填“a”或“b”) 口導入。
(3)甲圖B處玻璃管中可觀察到紅棕色固體變為黑色,此處反應體現了CO的    (選填“氧化性”或“還原性”)。
(4)該微型實驗裝置的優點:   (寫出兩點)。
29.(2025九下·永嘉月考)朱利葉斯因感知溫度研究領域所作出的貢獻,被授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材料一:在一段時間內,科學家們猜測,神經細胞對不同刺激的不同反應,很可能依賴于細胞的某種離子通道受體,它的開放與關閉影響著細胞內外離子的進出。
材料二:朱利葉斯以辣椒為切入點,于1997年發現辣椒素能激活某種細胞的敏感離子通道受體,并發現該受體也可被43℃以上的高溫激活,激活之后會產生興奮,從而感知到熱。
(1)分析材料可知,該離子通道受體位于    (填細胞結構);
(2)吃辣椒會感覺到熱,是因為辣椒素與高溫一樣會激活神經細胞的    。
30.(2025九下·永嘉月考)滅火器是常見的消防設備,有多種類型,某項目化小組計劃制作一款簡易泡沫滅火器模型。
【項目學習】在一個密閉的容器中裝有兩種物質,并添加發泡劑(混入氣體時能產生大量泡沫)。滅火器不使用時,兩種物質彼此分離;使用時,將兩種物質混合能快速產生大量氣體,將液體、泡沫從管口噴出。
【產品設計】器材:吸濾瓶,小試管,橡皮塞,乳膠管,細線等。
試劑:濃鹽酸,碳酸鈉粉末,飽和碳酸鈉溶液,發泡劑。裝置:如圖所示。
【評價量表】
指標 優秀 合格 待改進
指標一:噴射物的速度 液體、泡沫噴射距離大 液體、泡沫噴射距離較大 液體、泡沫噴射距離小
指標二:泡沫的量 泡沫多、均勻 泡沫多、不均勻 泡沫少、不均勻
指標三:噴出液體的安全性 酸性物質和堿性物質恰好完全反應 反應后酸性物質或堿性物質有少量剩余 噴出的液體酸性或堿性較強
【產品制作】
(1)從指標一考慮,小組需要選擇與鹽酸反應的碳酸鈉。經討論,大家一致認定選用飽和碳酸鈉溶液比碳酸鈉粉末效果好,其原因是   。
(2)泡沫滅火器產生的泡沫中含有水分,泡沫里的一個個“泡泡”也會幫助二氧化碳更好地“粘附”在燃燒物表面。請你解釋發泡劑能提升滅火效果的原理   。
(3)將含有5.3克溶質的飽和碳酸鈉溶液裝入吸濾瓶,小試管中裝入20克質量分數為36.5%濃鹽酸,按照指標三等級,該項目是否符合優秀標準   (選填“符合”或“不符合”),通過計算說明。
31.(2025九下·永嘉月考)我國設計生產的無人機世界領先,具有高效、輕巧、功率大等特點,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軍事等領域。如圖為某型號農用無人機,主要用于播種、施肥、打藥等,銘牌上的部分參數如下表所示。完成下列問題:
整機型號 N420
最大起飛質量 56kg
藥箱額定容量 30L
作業速度 1~12m/s
(1)這款無人機以5m/s的作業速度共水平飛行3.6km,需要多少小時
(2)這款無人機以最大起飛質量停放在水平地面,對地面的壓強約7000Pa,無人機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約為多少m2
(3)若這款無人機以最大起飛質量,1.2m/s速度豎直向上勻速飛行,不計空氣阻力,則按此要求計算無人機的功率至少是多少w
32.(2025九下·永嘉月考)建筑工地上經常用長臂大吊車來輸送建筑材料,安裝建筑構件,圖甲是其鋼絲繩纏繞簡化示意圖(其中動滑輪重、繩重及摩擦均不計)。喜歡實踐的小明同學,自己也嘗試設計了類似的吊車模型(如圖乙),其中AP為粗細均勻的直棒,長1.8米,質量為1千克,凳子寬度為40厘米,A端固定一個鉛塊M(忽略寬度大小)。
(1)若鋼絲繩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 牛,則能吊起貨物的質量不能超過    千克。
(2)若將重為 牛的貨物由地面沿豎直方向勻速提升30米,再沿水平方向移動20米,則此過程中克服貨物重力做功多少焦
(3)乙圖模型中AO1為30厘米,在沒掛物體時直棒剛好有繞O1點轉動的趨勢,則配重M的質量為多少千克
33.(2025九下·永嘉月考)某學習小組開展“自制豆芽機”項目化學習活動,主要包括產品設計、功能調試、評價改進三個環節。
【產品設計】圖甲是小組成員完成的設計草圖,內容包括發育盒、淋水系統和控溫裝置。發育盒上有瀝水孔;淋水系統由水泵驅動,豆芽機中的水可通過內部管道和瀝水孔按箭頭方向流動,使用時可通過調節水流大小控制發育盒中的積水量。控溫裝置內部電路如圖乙所示,可實現加熱、保溫兩擋自動切換,其中R0是定值電阻, 為電熱絲,R 為熱敏電阻。
【功能調試】小組成員購置了相關配件進行產品制作與調試。配件的具體參數如下:控制電路電源電壓U為3V,R0為25Ω,R1為440Ω,R 的阻值與溫度的關系如圖丙所示,電磁鐵銜鐵在電流大于 60mA時吸合,小于30mA時釋放。
【評價改進】小科設計了評價量規(部分指標如表),并以此作為豆芽機評價改進的依據。
評價指標 作品等級
優秀 合格 待改進
氧氣提供 能夠提供充足的氧氣,不會出現缺氧情況 能夠提供充足的氧氣,偶爾出現缺氧情況 不能提供充足的氧氣,經常出現缺氧情況
溫度控制 能實現自動控溫并能提供適宜的溫度 能實現自動控溫但溫度偏高或偏低 不能自動控溫
(1)圖甲中,蓋上有孔和控制發育盤中積水量的目的是   。
(2)功能調試時,小科測得豆芽機的保溫功率為55W,請計算其加熱功率(寫出計算過程)。
(3)小科查閱資料發現綠豆萌發的適宜溫度范圍是20℃-25℃,根據評價量規,試通過數據分析來評定此款豆芽機“溫度控制”指標,你將其評定為   (填“優秀”、“合格”或“待改進”),通過計算說明理由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
【解析】【分析】 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屬于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
【解答】 根據題意可知,磨豆腐、搗年糕和貼春聯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發生物理變化,沒有發生化學變化,故A、B、C不合題意;
放煙花的過程中,煙花燃燒爆炸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氣體,發生化學變化,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2.【答案】B
【知識點】杠桿的分類
【解析】【分析】 判斷杠桿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關系,再判斷它是屬于哪種類型的杠桿。
【解答】 A.獨輪車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故A不合題意;
B.釣魚竿在使用時,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故B符合題意;
C.開瓶器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故C不合題意;
D.大鍘刀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故D不合題意。
故選B。
3.【答案】A
【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
【解析】【分析】根據常見實驗操作的規范分析判斷。
【解答】A.向試管中傾倒液體試劑時,瓶塞要倒放,標簽要向著手心,瓶口緊挨試管口;圖中瓶塞沒有倒放、標簽沒有向著手心,故A正確;
B.使用膠頭滴管滴加少量液體時,注意膠頭滴管不能伸入到試管內或接觸試管內壁,故B錯誤;
C.向試管中放入鐵釘時,先將試管橫放,再將鐵釘放入試管內,然后慢慢將試管立起來,故C錯誤;
D.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方法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試紙,用潔凈、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滴到pH試紙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讀出pH。不能將pH試紙伸入待測液中,以免污染待測液,故D錯誤。
故選A。
4.【答案】D
【知識點】實驗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
【解析】【分析】分析各個選項中使用的物理研究方法即可。
【解答】A.研究植物蒸騰作用的影響因素,屬于實驗法,故A不符合題意;
B.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屬于實驗法,故B不符合題意;
C.模擬星系運動,屬于模擬實驗法,故C不符合題意;
D.研究聲音傳播需要介質,無法真正將鐘罩變為真空,而是通過不斷抽走鐘罩內的空氣是,發現聲音越來越弱,從而推理真空不能傳聲,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5.【答案】D
【知識點】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地球內部的結構;世界上火山地震帶的分布;地球自轉
【解析】【分析】地球是一個兩級稍扁,赤道略鼓的橢球體,地球從內到外分為地核、地幔、地殼三層,地球自轉的方向為自西向東;
【解答】A. 地球自轉的方向為自西向東,A錯誤;
B. 地球是一個兩級稍扁,赤道略鼓的橢球體,B錯誤;
C. 火山和地震多發生在板塊和板塊的交界處,C錯誤;
D. 地球從內到外分為地核、地幔、地殼三層 ,D正確;
故答案為:D.
6.【答案】D
【知識點】浮力的變化
【解析】【分析】 根據增大浮力的方法和物體的浮沉條件分析。
【解答】 A.借助浮筒能增大浮力,可以使船上浮,故A不符合題意;
B.將貨船拖回到航道,可以使船繼續航行,故B不符合題意;
C.清除貨船底部淤泥,能增大船排開的水的體積,從而增大浮力,故C不符合題意;
D.將貨物搬到甲板上,船和貨物的總重力不變,在浮力不變的情況下,不能繼續航行,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7.【答案】D
【知識點】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
【解析】【分析】動能與質量和速度有關,重力勢能與質量和高度有關,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 將小球豎直向上拋出,小球先上升后下落,上升的過程中,高度變大,速度變小,故重力勢能變大,動能變小;
下落的過程中,重力勢能變小,動能變大;
因不計空氣阻力,小球的機械能守恒。
故選D。
8.【答案】A
【知識點】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動滑輪及其工作特點
【解析】【分析】根據動滑輪的特點計算拉力,根據s=nh計算自由端移動的距離,最后根據W=Fs計算拉力做的功。
【解答】 不計繩重和摩擦,拉力:;
拉力端移動的距離:s=2h=2×1m=2m,
拉力做功:W=Fs=1.1N×2m=2.2J。
故選A。
9.【答案】D
【知識點】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探究實驗
【解析】【分析】 由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知,當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內時,得到正立、放大的虛像。
【解答】 由圖可知,透過水杯看到了正立、放大的“科”字的虛像,由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當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內時,得到正立、放大的虛像,選項D中,燭焰位于焦點與凸透鏡之間,成像規律相同。
故選D。
10.【答案】B
【知識點】常見金屬與金屬的物理性質及用途;金屬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重力的計算公式:G=mg;質量的計算公式:m=ρv
【解答】 要實現減輕汽車自重的目的, 就要減輕汽車的質量,在汽車體積不變的情況下,減輕質量的關鍵是要選取密度小的金屬材料;
故答案為:B.
11.【答案】C
【知識點】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解析】【分析】根據對食物消化和消化酶的知識分析判斷。
【解答】 A.膽汁中的沒有消化酶,膽汁參與胡辣湯中脂肪的乳化,故A錯誤;
B.胡辣湯中的蛋白質是大分子物質,必須消化成氨基酸才能被消化系統吸收,故B錯誤;
C.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所以胡辣湯中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主要在小腸,故C正確;
D. 淀粉的消化從口腔開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夠將部分淀粉分解為麥芽糖, 故D錯誤。
故選C。
12.【答案】D
【知識點】核電站及其工作原理
【解析】【分析】 根據有關核電站的工作原理、過程、能量轉化以及能源與環境的知識分析判斷。
【解答】A.核電站發電的能量轉化過程是:核能→內能→機械能→電能,故A錯誤;
B. 三澳核電站的核反應堆中發生的是核裂變,故B錯誤;
C.核電站采用了有效的防護手段,在它的周圍核輻射稍高,故C錯誤;
D.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線有α射線、β射線和γ射線,故D正確。
故選D。
13.【答案】C
【知識點】酸、堿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據酸的定義分析。
【解答】酸是離解成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所以氫是酸中必不可缺少的元素,可能含有氧可能不含有氧;
故選C。
14.【答案】B
【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
【解析】【分析】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大所觀察到的范圍越小,觀察到的細胞數目就越少,細胞體積就越大;反之,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小所觀察到的范圍越大,觀察到的細胞數目就越多,細胞體積就越小.因此,顯微鏡放大倍數越大,看到的細胞個數越少,細胞越大。
【解答】A、顯微鏡成的是倒像,若玻片往左移,則像應向右移動,A不符合題意;
B、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小看到的細胞數目越多,物像的放大倍數越小,體積變小,視野變得越亮,甲的放大倍數比乙小,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和反光鏡,甲的視野應比乙亮,B符合題意;
C、甲的放大倍數比乙小,甲視野能看到的細胞數目就比乙多,故甲中所觀察到的實際范圍比乙中的大,C不符合題意;
D、影像是否模糊,有多方面因素,換成乙后放大倍數過大,不一定清晰,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15.【答案】A
【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據氯化鐵和氫氧化鈉的反應產物分析判斷。
【解答】根據題意可知,氯化鐵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和氯化鈉,那么會觀察到下面有紅褐色沉淀生成,上層溶液變為黃色。
故A正確,而B、C、D錯誤。
故選A。
16.【答案】(1)增大
(2)等于
【知識點】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液體壓強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液體壓強計算公式p=ρ液gh可判斷潛水器在海水中下潛時受到的壓強的變化;
(2)根據物體懸浮條件分析解答。
【解答】 (1)“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在下潛的過程中,海水密度不變,深度變大,由p=ρ液gh可知,潛水器所受海水的壓強將逐漸增大;
(2)根據物體懸浮條件可知,潛水器懸浮在海水中時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重力。
17.【答案】(1)分液漏斗
(2)B
(3)
【知識點】氣體裝置的裝配、連接、選擇與氣密性檢查
【解析】【分析】(1)根據所指儀器的名稱解答;
(2)根據反應器的狀態和反應條件選擇合適的發生裝置;
(3)根據過氧化氫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確定生成物的種類,再確定粒子模型。
【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 儀器a的名稱是分液漏斗;
(2)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應該選擇“固液常溫型”,故選B;
(3)根據過氧化氫分解的方程式得到,生成物為2個水分子和1個氧分子,則補充的微粒模型為: 。
18.【答案】(1)氣體
(2)子宮
(3)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
【知識點】血液循環;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解析】【分析】(1)根據人體血液循環的知識解答;
(2)根據人體生殖和發育的知識解答;
(3)尿的形成主要包括兩個連續的生理過程:腎小球的過濾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人工透析的目的是除去血液中人體內產生的代謝廢物,如同尿的形成過程,其中透析液的成分與人體的血漿相似。
【解答】 (1)ECMO(體外肺膜氧合)技術應用于呼吸困難重癥患者的搶救。該技術可以將人體內引出來靜脈血,經過體外的氣體交換后,變為含氧豐富的動脈血液,再送回病人體內,使靜脈血變成動脈血。
(2)試管嬰兒技術讓男女雙方的生殖細胞在體外融合形成受精卵,并發育成早期胚胎。但試管嬰兒的胚胎發育主要還是在母體的子宮內完成的。
(3)血液透析過程實際上模擬了尿液形成過程中的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過濾(或濾過)作用,人工腎的透析膜相當于腎單位中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
19.【答案】(1)熱傳遞
(2)<
【知識點】物體內能的改變方法;比熱容
【解析】【分析】 (1)做功和熱傳遞都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熱傳遞是內能的轉移,做功是能的轉化。
(2)相同質量的不同物質吸收相同的熱量,溫度變化大的吸熱能力小,即比熱容小。
【解答】 (1)本實驗中,液體a、b是通過熱傳遞增大內能的;
(2)用相同的加熱器,加熱相同一段時間,溫度計甲的示數變化始終比乙快,由此可知,質量相同的液體a、b吸收相同的熱量,液體a升高的溫度多,說明液體a的比熱容小。
20.【答案】(1)靜脈血
(2)②
【知識點】血液循環;人體血液循環模型
【解析】【分析】(1)根據體循環的知識分析解答;
(2)根據圖片,結合體循環的知識分析解答。
【解答】 (1)手臂靜脈屬于體循環的靜脈血管,內流靜脈血。
(2)若藥物從手臂靜脈注射,在該模型中瓶②模擬右心房,因此該藥物經過的途徑:藥物上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左心室→主動脈等,所以藥物首先進入模型中的瓶右心房,故選②。
21.【答案】(1)分離轉移
(2)液化
(3)節能環保或操作簡便或推廣價值工或制作成本。
【知識點】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液化及液化現象
【解析】【分析】(1)根據“ 海水淡化是將海水中的鹽與水分開 ”確定屬于模型中的環節;
(2) 物質由氣態轉變為液態的過程叫做液化;
(3)根據對機械設備評價的知識分析解答。
【解答】 (1)海水淡化是將海水中的鹽與水分開,常用加熱蒸餾法將海水加熱形成水蒸氣。該方法屬于上述模型中的分離轉移。
(2)易拉罐中的咸水先經過汽化,后經過液化變成淡水;
(3)實驗裝置的評價可從裝置的結構是否合理完整、實驗效果是否明顯、裝置是否節能環保、操作是否簡便、裝置是否有推廣價值和制作成本是否廉價幾方面進行評價,指標三為節能環保或操作簡便或推廣價值工或制作成本。
22.【答案】(1)仍然平衡;
(2)Cl-
(3)80:117
【知識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解析】【分析】 (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實驗驗證現象分析;
(2)根據中和反應的微觀實質分析;
(3)根據化學方程式分析。
【解答】 (1)氫氧化鈉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圖1實驗中觀察到反應后天平仍然平衡,得出化學反應前后物質質量不變。
(2)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的實質是氫氧化鈉溶液中的氫氧根離子與鹽酸中的氫離子結合生成水分子,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少量稀鹽酸,氫氧根離子個數有剩余,鈉離子個數不變,新增加的離子是氯離子,故大圈“ ”表示 Cl-。
(3)根據化學方程式NaOH+HCl═NaCl+H2O知,參加反應的氫氧化鈉與生成的氯化鈉質量之比為40:58.5=80:117。
23.【答案】(1)作為干燥劑,吸收水分
(2)與氧氣
【知識點】金屬的腐蝕與防護
【解析】【分析】 (1)根據生石灰與水反應分析;
(2)根據B和C實驗變量為氧氣分析。
【解答】 (1)生石灰能與水發生反應,裝置A中生石灰的作用是作為干燥劑,吸收水分。
(2)裝置B中鐵絲因不接觸氧氣不生銹,C中鐵絲生銹,由兩實驗對比說明與鐵生銹條件之一是與氧氣接觸。
24.【答案】(1)光照強度
(2)“水綿傘”上升到水面所需的時間
(3)“增加光照強度”或“增加水綿數量”
【知識點】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
【解析】【分析】(1)根據描述分析哪個因素發生改變即可;
(2)水綿傘上升到水面所需的時間越短,說明水綿傘產生的氧氣更多;3
(3)“水綿傘”沒上浮,可能是浮力大小,或重力太小,據此分析解答。
【解答】 (1)根據題意可知,兩個相同的“水綿傘”離光源距離不同,故驗證的是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
(2)水綿傘當其表面氧氣多時,會增大其排開液體的體積,使其所受浮力增大,故需觀測:水綿傘上升到水面所需的時間;
(3)根據題意可知,“水綿傘”沒上浮,可能是浮力大小,或重力太小。故可改變:減輕配重,增加光照強度,增加水綿數量等。
25.【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
(2)反應物形狀
(3)A;不相等,理由是:二氧化碳溶于水。
【知識點】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解析】【分析】 (1)試管內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
(2)反應物接觸面積越大,反應速率越快。
(3)①單位時間內產生的氣體體積越大,則紅墨水上升更快;
②根據二氧化碳溶于水分析。
【解答】 (1)試管內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2) 小明 同學所設計的這個實驗,其目的是驗證在相同條件下,化學反應速率與反應物形狀有關。
(3)① 紅墨水 上升速度較快的是裝置A,是因為單位時間內A中產生氣體體積比B大。
故填A。
②試管內產生的氣體體積和細長玻璃導管中紅墨水上升的體積不相等,是因為二氧化碳溶于水。
26.【答案】(1)左
(2)C
(3)1.064
(4)偏小
【知識點】測定小燈泡的功率
【解析】【分析】(1)為了避免電流過大而燒毀用電器,要求變阻器的滑片調到阻值最大的位置;
(2)閉合開關,燈泡不亮,可能是電路存在斷路或燈泡短路或電路電流太小,燈泡功率太小不足以引起燈泡發光而造成的,燈泡不亮,應先觀察電流表和電壓表,看電流表和電壓表是否有示數,看電路是否存在斷路:
如果電流表有示數,應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看燈泡是否發光;
如果電流表無示數,再觀察電壓表有無示數,若電壓表也無示數,可能電路存在斷路,若電壓表有示數且接近電源電壓,可能燈泡斷路;
(3)根據電流表選用量程確定分度值讀數,利用P=UI求出小燈泡的額定功率;
(4)根據表中數據求出小燈泡電功率,據此分析回答。
【解答】(1)根據甲圖可知,閉合開關S前,應該將滑片移動到阻值最大的左端;
(2)閉合開關,燈泡不亮,可能是電路存在斷路或燈泡短路或電路電流太小(導致燈泡功率太小不足以使燈泡發光),燈泡不亮,應先觀察電流表,看電流表是否有示數,判斷電路是否存在斷路,
故選C;
如果電流表有示數,應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看燈泡是否能發光;
如果電流表無示數,再觀察電壓表有無示數,若電壓表也無示數,可能電路存在斷路,若電壓表有示數且接近電源電壓,可能燈泡斷路;
(3)當電壓表讀數為3.8V時,電流表示數如圖乙所示,此時的分度值為0.02A,電流表的示數為0.28A,
故該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PL=ULIL=3.8V×0.28A=1.064W;
(4)由表格數據可知,當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為0.7V時,小燈泡兩端電壓為3.4V,通過小燈泡電流為0.26A,
則小燈泡的電功率P=UI=3.4V×0.26A=0.884W<1.064W,
故計算得到的小燈泡“額定功率”比真實的小燈泡額定功率偏小。
27.【答案】(1)B
(2)不能
(3)減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或者將木塊換為小車
(4)當質量不變時,物體的速度越大,則動能越大
【知識點】動能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 (1)根據轉換法,通過比較木塊在同一水平面上被撞擊的距離來比較小球到達水平面時動能的大小,據此分析;
(2)實驗中小球動能的大小通過觀察木塊移動的距離來反映出來;若水平面絕對光滑,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分析木塊的運動狀態;
(3)木塊移動的越近,說明重力勢能轉化的動能就越小,可以從增強小球的重力勢能方面考慮。
(4)小球在斜面上的高度越大,則到達斜面底端時的速度越大,根據圖片對比得到動能大小與速度大小的關系即可。
【解答】 (1)根據轉換法,通過比較木塊在同一水平面上被撞擊的距離來比較小球到達水平面時動能的大小,“物體的動能”是指鋼球撞擊木塊時的動能;
故選B。
(2)根據轉換法,實驗中,是通過觀察木塊移動的距離的大小s判斷出小球具有的動能的大小;若水平面絕對光滑,木塊就會做勻速直線運動,無法比較木塊移動距離的遠近,達不到探究目的;
(3)在實驗過程中,發現木塊移動的距離較短而不易進行觀察和比較,說明可能是小球到達水平面時的動能小,可以增大小球的重力勢能,即實驗時,可以增大小球在斜面的高度或者增大球的質量,也可能是水平面對木塊的摩擦力較大,可以減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或者將木塊換為小車等方法;
(4)在甲和乙圖中,小球的質量相同,甲中小球在斜面上的高度大,到達斜面底端時速度大,同時木塊移動的距離大說明小球的動能大,那么得到結論:當質量不變時,物體的速度越大,則動能越大。
28.【答案】(1)將軟塑料滴瓶中的液體滴入熱濃硫酸中
(2)a
(3)還原性
(4)節約藥品,減少污染
【知識點】實驗步驟的探究
【解析】【分析】(1)在點燃酒精燈之前,要先通入氫氣,排除里面的空氣,避免發生爆炸;
(2)長管口浸在水中,起到液封的作用,從a管進入氣體后,會有部分水流出瓶外,從而收集廢氣;
(3)物質得到氧氣被氧化,具有還原性;失去氧氣被還原,具有氧化性。
(4)根據圖片分析該裝置的優點。
【解答】 (1)實驗開始時先通入一氧化碳,再點燃酒精噴燈加熱玻璃管中的氧化鐵,目的是排盡裝置中的空氣,防止加熱時發生爆炸,則步驟②中“點燃酒精噴燈”前應將軟塑料滴瓶中的液體滴入熱濃硫酸中,甲酸在熱濃硫酸的作用下分解生成一氧化碳氣體。
(2)甲圖實驗中沒有對尾氣進行處理,會污染環境,若用圖乙的裝置進行收集,氣體應從a口導入,將水從長導管排出。
(3)甲圖B處玻璃管中可觀察到紅棕色固體變為黑色,一氧化碳在高溫下與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此處反應體現了CO的還原性。
(4) 與傳統實驗裝置相比,微型實驗裝置可以節約藥品,減少污染。
29.【答案】(1)細胞膜
(2)敏感離子通道受體
【知識點】細胞的結構
【解析】【分析】(1)細胞膜能控制物質進出,細胞膜具有一定的選擇性,能讓對細胞生命活動有用的物質進入,把其他物質擋在細胞外面,同時,還能把細胞內產生的廢物排到細胞外;
(2) 神經元的功能是神經元受到刺激后能產生興奮,并能把興奮傳導到其它的神經元,神經元的細胞體主要集中在腦和脊髓里,神經元的突起主要集中在周圍神經系統里。
【解答】 (1)分析材料可知,該離子通道受體位于細胞膜。
(2)通過材料二可知,研究發現吃辣椒會感覺到熱,并發現該受體也可被43℃以上的高溫激活,是因為辣椒素與高溫一樣會激活神經細胞的敏感離子通道受體,激活之后會產生興奮,從而感知到熱。
30.【答案】(1)反應物濃度高、接觸面積大,反應速率快,快速增大容器內部壓強,使液體和泡沫快速被壓出
(2)發泡劑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和泡沫,覆蓋在可燃物表面,隔絕氧氣或空氣滅火
(3)該項目不符合優秀標準
【知識點】燃燒與滅火;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工程方案設計;工程的測試與改進
【解析】【分析】 (1)根據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分析;
(2)依據滅火原理解答;
(3)根據常見反應的碳酸鈉的質量,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列式計算出參加反應的濃鹽酸的質量即可。
【解答】 (1)制作簡易泡沫滅火器,需要液體、泡沫噴出速度快,噴射距離遠,選擇飽和碳酸鈉溶液時,反應物濃度高、接觸面積大,反應速率快,快速增大容器內部壓強,使液體和泡沫快速被壓出;
(2)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且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所以發泡劑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和泡沫,覆蓋在可燃物表面,隔絕氧氣或空氣滅火。
(3)設理論上需要質量分數為36.5%的濃鹽酸的質量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73
5.3g 36.5%x

解得:x=10g;
因為20g>10g,
所以該項目不符合優秀標準。
31.【答案】(1)解:根據題意可知,無人機的速度v=5m/s=18km/h,
則需要的時間:。
(2)解:無人機以最大起飛質量停放在水平地面,
對地面的壓力:F=G=mg=56kg×10N/kg=560N,
無人機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
(3)解:無人機以最大起飛質量、1.2m/s速度豎直向上勻速飛行,
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P=Gv=560N×1.2m/s=672W。
【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 (1)根據速度公式求無人機的飛行時間;
(2)根據F=G=mg求無人機對水平地面的壓力,根據壓強公式求無人機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
(3)無人機以最大起飛質量豎直向上勻速飛行,克服重力做功,由功率P=Gv無人機的功率。
32.【答案】(1)6×103kg
(2)解:重力做功只與物體始末位置的高度差有關,跟水平距離無關,
貨物在勻速提升的過程中克服重力做功W=G'h=1.2×104N×30m=3.6×105J;
(3)解:粗細均勻的直棒的重心在直棒的中點,以O1為軸,
動力G棒=m棒g=1kg×10N/kg=10N,
動力臂;
阻力臂l2=AO1=0.3m;
依據杠桿平衡條件得:G棒×l1=G配重×l2;
代入數據得:;
再由G=mg得:。
【知識點】重力的大小;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杠桿的平衡條件
【解析】【分析】 (1)由甲圖可知,動滑輪能夠拉起貨物的重力等于2倍繩子的拉力大小,再由G=mg可求貨物的質量;
(2)重力做功只與物體始末位置的高度差有關,跟水平距離無關,利用功的計算公式W=Fs即可求解;
(3)粗細均勻的直棒的重心在直棒的中點,由杠桿平衡條件可求配重的重力大小,再由G=mg可求配重的質量。
【解答】 (1)由甲圖可知,動滑輪能夠拉起貨物的最大重力等于2倍繩子的最大拉力大小,
則有:G=2F=2×3×104N=6×104N;
所以貨物的最大質量。
33.【答案】(1)提供種子萌發所需的氧氣
(2)解:當動觸點與靜觸點斷開時,電阻R1與R2串聯,總電阻最大,處于保溫狀態,豆芽機的保溫功率為55W,
則電路的總電阻為:,
根據電阻的串聯,R2=R總-R1=880Ω-440Ω=440Ω;
當動觸點與靜觸點接觸時,電路為只有R2的簡單電路,
則豆芽機加熱功率為:。
(3)合格;經計算可知,此款豆芽機溫度控制范圍23℃~26℃,由于綠豆萌發的適宜溫度范圍是20℃~25℃,則此款豆芽機能實現自動控溫但溫度偏高,所以應將其評定為合格。
【知識點】電阻和電阻的串聯、并聯;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工程方案設計;工程的測試與改進
【解析】【分析】(1)根據種子萌發需要氧氣分析;
(2)當動觸點與靜觸點斷開時,電阻R1與R2串聯,總電阻最大,處于保溫狀態,根據電阻的串聯和求出R2的阻值;當動觸點與靜觸點接觸時,電阻R1與R2并聯,總電阻最小,處于加熱狀態,根據電阻的并聯和求出加熱功率;
(3)電磁鐵銜鐵在電流大于60mA時吸合,根據歐姆定律求出控制電路總電阻,利用電阻的串聯求出Rx的阻值,根據圖丙確定豆芽機最低溫度;電磁鐵銜鐵在電流小于30mA時釋放,根據歐姆定律求出控制電路總電阻,利用電阻的串聯求出Rx的阻值,根據圖丙確定豆芽機最高溫度,然后與綠豆萌發的適宜溫度進行比較。
【解答】 (1) 圖甲中,蓋上有孔和控制發育盤中積水量的目的是: 提供種子萌發所需的氧氣 。
(3)電磁鐵銜鐵在電流大于60mA時吸合,
根據歐姆定律可知,,
根據電阻的串聯可知,Rx=R總1-R0=50Ω-25Ω=25Ω,
由圖乙可知,此時豆芽機的溫度為23℃;
電磁鐵銜鐵在電流小于30mA時釋放,
根據歐姆定律可知,,
根據電阻的串聯,Rx'=R總2-R0=100Ω-25Ω=75Ω,
由圖乙可知,此時豆芽機的溫度為26℃;
此款豆芽機溫度控制范圍23℃~26℃,由于綠豆萌發的適宜溫度范圍是20℃~25℃,則此款豆芽機能實現自動控溫但溫度偏高,所以應將其評定為合格。
1 / 1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崇德實驗學校2024學年第二學期獨立作業九年級科學模擬卷
1.(2025九下·永嘉月考)2025年新春,永嘉發起的“來楠溪江過大宋年”活動受到國內外游客的青睞。下列年俗活動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
【解析】【分析】 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屬于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
【解答】 根據題意可知,磨豆腐、搗年糕和貼春聯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發生物理變化,沒有發生化學變化,故A、B、C不合題意;
放煙花的過程中,煙花燃燒爆炸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氣體,發生化學變化,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2.(2025九下·永嘉月考)生活中處處有科學,下列日常工具在使用時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識點】杠桿的分類
【解析】【分析】 判斷杠桿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關系,再判斷它是屬于哪種類型的杠桿。
【解答】 A.獨輪車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故A不合題意;
B.釣魚竿在使用時,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故B符合題意;
C.開瓶器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故C不合題意;
D.大鍘刀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故D不合題意。
故選B。
3.(2025九下·永嘉月考)在做有關酸的性質實驗中,下列操作規范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
【解析】【分析】根據常見實驗操作的規范分析判斷。
【解答】A.向試管中傾倒液體試劑時,瓶塞要倒放,標簽要向著手心,瓶口緊挨試管口;圖中瓶塞沒有倒放、標簽沒有向著手心,故A正確;
B.使用膠頭滴管滴加少量液體時,注意膠頭滴管不能伸入到試管內或接觸試管內壁,故B錯誤;
C.向試管中放入鐵釘時,先將試管橫放,再將鐵釘放入試管內,然后慢慢將試管立起來,故C錯誤;
D.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方法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試紙,用潔凈、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滴到pH試紙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讀出pH。不能將pH試紙伸入待測液中,以免污染待測液,故D錯誤。
故選A。
4.(2025九下·永嘉月考)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實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推理概括出來的,這種研究方法稱為科學推理法。下列實驗中采用了該方法的是(  )
A.研究植物蒸騰作用的影響因素
B.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C.模擬星系運動
D.研究聲音傳播需要介質
【答案】D
【知識點】實驗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
【解析】【分析】分析各個選項中使用的物理研究方法即可。
【解答】A.研究植物蒸騰作用的影響因素,屬于實驗法,故A不符合題意;
B.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屬于實驗法,故B不符合題意;
C.模擬星系運動,屬于模擬實驗法,故C不符合題意;
D.研究聲音傳播需要介質,無法真正將鐘罩變為真空,而是通過不斷抽走鐘罩內的空氣是,發現聲音越來越弱,從而推理真空不能傳聲,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5.(2025九下·永嘉月考)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下列關于地球的認識正確的是(  )
A.地球自轉的方向為自東向西
B.地球是一個正球體
C.火山和地震多發生在板塊內部
D.地球從內到外分為地核、地幔、地殼三層
【答案】D
【知識點】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地球內部的結構;世界上火山地震帶的分布;地球自轉
【解析】【分析】地球是一個兩級稍扁,赤道略鼓的橢球體,地球從內到外分為地核、地幔、地殼三層,地球自轉的方向為自西向東;
【解答】A. 地球自轉的方向為自西向東,A錯誤;
B. 地球是一個兩級稍扁,赤道略鼓的橢球體,B錯誤;
C. 火山和地震多發生在板塊和板塊的交界處,C錯誤;
D. 地球從內到外分為地核、地幔、地殼三層 ,D正確;
故答案為:D.
6.(2025九下·永嘉月考)甌江中一艘貨船因偏離航道擱淺(如圖)。為使該貨船能回到航道繼續航行,下列措施一定不可行的是 (  )
A.借助浮筒使船上浮 B.將貨物搬到甲板上
C.清除貨船底部淤泥 D.將貨船拖回到航道
【答案】D
【知識點】浮力的變化
【解析】【分析】 根據增大浮力的方法和物體的浮沉條件分析。
【解答】 A.借助浮筒能增大浮力,可以使船上浮,故A不符合題意;
B.將貨船拖回到航道,可以使船繼續航行,故B不符合題意;
C.清除貨船底部淤泥,能增大船排開的水的體積,從而增大浮力,故C不符合題意;
D.將貨物搬到甲板上,船和貨物的總重力不變,在浮力不變的情況下,不能繼續航行,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7.(2025九下·永嘉月考)小明將小球豎直向上拋出,小球先上升后下落。不計空氣阻力,小球從離開手后到落回手中之前,此過程中能量變化的分析,正確的是 (  )
A.動能先增大后減小 B.勢能先減小后增大
C.機械能先減小后增大 D.機械能保持不變
【答案】D
【知識點】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
【解析】【分析】動能與質量和速度有關,重力勢能與質量和高度有關,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 將小球豎直向上拋出,小球先上升后下落,上升的過程中,高度變大,速度變小,故重力勢能變大,動能變小;
下落的過程中,重力勢能變小,動能變大;
因不計空氣阻力,小球的機械能守恒。
故選D。
8.(2025九下·永嘉月考)小明同學研究滑輪的作用,用重為0.2牛的滑輪,把2牛的鉤碼勻速提升1米。在不計繩重和摩擦的情況下,拉力F做的功為(  )
A.2.2焦 B.1.1焦 C.0焦 D.4.4焦
【答案】A
【知識點】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動滑輪及其工作特點
【解析】【分析】根據動滑輪的特點計算拉力,根據s=nh計算自由端移動的距離,最后根據W=Fs計算拉力做的功。
【解答】 不計繩重和摩擦,拉力:;
拉力端移動的距離:s=2h=2×1m=2m,
拉力做功:W=Fs=1.1N×2m=2.2J。
故選A。
9.(2025九下·永嘉月考)小明透過水杯看見《科學作業本》上的“科”字呈如圖所示的放大效果。下列選項中與其成像規律相同的是 (  )
A. B.
C. D.
【答案】D
【知識點】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探究實驗
【解析】【分析】 由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知,當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內時,得到正立、放大的虛像。
【解答】 由圖可知,透過水杯看到了正立、放大的“科”字的虛像,由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當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內時,得到正立、放大的虛像,選項D中,燭焰位于焦點與凸透鏡之間,成像規律相同。
故選D。
10.(2025九下·永嘉月考)為了減少汽車油耗,科學家通過研發新型泡沫金屬材料,來減輕汽車的自重。要實現減輕汽車自重的目的,泡沫金屬材料應具有的性質是(  )
A.熔點低 B.密度小 C.硬度大 D.著火點高
【答案】B
【知識點】常見金屬與金屬的物理性質及用途;金屬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重力的計算公式:G=mg;質量的計算公式:m=ρv
【解答】 要實現減輕汽車自重的目的, 就要減輕汽車的質量,在汽車體積不變的情況下,減輕質量的關鍵是要選取密度小的金屬材料;
故答案為:B.
11.(2025九下·永嘉月考)永嘉麥餅的主要原料有:麥粉、雞蛋、梅干菜、鮮肉等。麥餅進入人體后要經過一系列復雜的過程,才能為人體提供營養物質和大量熱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膽汁中的消化酶參與麥餅中脂肪的乳化
B.麥餅中的蛋白質可被消化系統直接吸收
C.麥餅中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主要在小腸
D.麥餅中的淀粉在小腸中開始被消化
【答案】C
【知識點】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解析】【分析】根據對食物消化和消化酶的知識分析判斷。
【解答】 A.膽汁中的沒有消化酶,膽汁參與胡辣湯中脂肪的乳化,故A錯誤;
B.胡辣湯中的蛋白質是大分子物質,必須消化成氨基酸才能被消化系統吸收,故B錯誤;
C.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所以胡辣湯中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主要在小腸,故C正確;
D. 淀粉的消化從口腔開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夠將部分淀粉分解為麥芽糖, 故D錯誤。
故選C。
12.(2025九下·永嘉月考) 位于溫州市蒼南縣的浙江三澳核電站二期工程將采用我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關于核電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核電站實現了核能→機械能→內能→電能的能量轉化
B.三澳核電站利用了核聚變為電站提供能量
C.核電站周圍核輻射嚴重,所以核電站要遠離城市
D.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線有α射線、β射線和γ射線
【答案】D
【知識點】核電站及其工作原理
【解析】【分析】 根據有關核電站的工作原理、過程、能量轉化以及能源與環境的知識分析判斷。
【解答】A.核電站發電的能量轉化過程是:核能→內能→機械能→電能,故A錯誤;
B. 三澳核電站的核反應堆中發生的是核裂變,故B錯誤;
C.核電站采用了有效的防護手段,在它的周圍核輻射稍高,故C錯誤;
D.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線有α射線、β射線和γ射線,故D正確。
故選D。
13.(2025九下·永嘉月考)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常需經歷一個不斷修正和完善的過程,如對酸的認識就是如此。下列各項是不同時期對酸的認識,其中與我們現在所學酸的定義最相近的是(  )
A.有酸味的物質
B.一切酸中都含有氧
C.只有氫才是酸不可缺少的元素
D.與堿作用時失去原有性質的物質
【答案】C
【知識點】酸、堿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據酸的定義分析。
【解答】酸是離解成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所以氫是酸中必不可缺少的元素,可能含有氧可能不含有氧;
故選C。
14.(2025九下·永嘉月考)利用顯微鏡觀察到的兩個視野分別為甲和乙,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若裝片往左移,則像也會往左移
B.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和反光鏡,則甲比乙亮
C.甲中所觀察到的實際范圍比乙中的小
D.若在甲視野看到模糊的像,則改換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像
【答案】B
【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
【解析】【分析】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大所觀察到的范圍越小,觀察到的細胞數目就越少,細胞體積就越大;反之,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小所觀察到的范圍越大,觀察到的細胞數目就越多,細胞體積就越小.因此,顯微鏡放大倍數越大,看到的細胞個數越少,細胞越大。
【解答】A、顯微鏡成的是倒像,若玻片往左移,則像應向右移動,A不符合題意;
B、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小看到的細胞數目越多,物像的放大倍數越小,體積變小,視野變得越亮,甲的放大倍數比乙小,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和反光鏡,甲的視野應比乙亮,B符合題意;
C、甲的放大倍數比乙小,甲視野能看到的細胞數目就比乙多,故甲中所觀察到的實際范圍比乙中的大,C不符合題意;
D、影像是否模糊,有多方面因素,換成乙后放大倍數過大,不一定清晰,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15.(2025九下·永嘉月考)向氯化鐵溶液中滴入幾滴氫氧化鈉溶液,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據氯化鐵和氫氧化鈉的反應產物分析判斷。
【解答】根據題意可知,氯化鐵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和氯化鈉,那么會觀察到下面有紅褐色沉淀生成,上層溶液變為黃色。
故A正確,而B、C、D錯誤。
故選A。
16.(2025九下·永嘉月考)我國自主研發的“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達到10909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記錄。“奮斗者”號外殼堅硬,下潛過程中體積保持不變,依靠調整配備的壓載鐵來實現下潛和上浮。
(1)潛水器浸沒后在下潛的過程中所受的液體壓強逐漸    。
(2)潛水器懸浮在海水中時,所受的浮力   重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1)增大
(2)等于
【知識點】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液體壓強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液體壓強計算公式p=ρ液gh可判斷潛水器在海水中下潛時受到的壓強的變化;
(2)根據物體懸浮條件分析解答。
【解答】 (1)“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在下潛的過程中,海水密度不變,深度變大,由p=ρ液gh可知,潛水器所受海水的壓強將逐漸增大;
(2)根據物體懸浮條件可知,潛水器懸浮在海水中時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重力。
17.(2025九下·永嘉月考)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如圖A和B為實驗室中常見的氣體發生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a的名稱是   。
(2)實驗室用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發生裝置應選擇   (選填“A”或“B”)。
(3)圖C為過氧化氫分解的過程示意圖,請將生成物的微觀粒子模型補充完整:   。
【答案】(1)分液漏斗
(2)B
(3)
【知識點】氣體裝置的裝配、連接、選擇與氣密性檢查
【解析】【分析】(1)根據所指儀器的名稱解答;
(2)根據反應器的狀態和反應條件選擇合適的發生裝置;
(3)根據過氧化氫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確定生成物的種類,再確定粒子模型。
【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 儀器a的名稱是分液漏斗;
(2)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應該選擇“固液常溫型”,故選B;
(3)根據過氧化氫分解的方程式得到,生成物為2個水分子和1個氧分子,則補充的微粒模型為: 。
18.(2025九下·永嘉月考)現代醫學技術的發展,給病人帶來了福音。
(1)ECMO(體外肺膜氧合)技術應用于呼吸困難重癥患者的搶救。該技術是在體外將脈血變成動脈血,實現人體與外界的   交換。
(2)試管嬰兒技術滿足了不能自然生育夫婦的愿望。試管嬰兒是用人工方法讓卵細胞和精子在體外受精并發育成早期胚胎,再移植到母體   內發育而誕生的嬰兒。
(3)人工腎應用于慢性腎炎和晚期尿毒癥的治療。人工腎的透析膜相當于腎臟中   ,起濾過作用。
【答案】(1)氣體
(2)子宮
(3)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
【知識點】血液循環;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解析】【分析】(1)根據人體血液循環的知識解答;
(2)根據人體生殖和發育的知識解答;
(3)尿的形成主要包括兩個連續的生理過程:腎小球的過濾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人工透析的目的是除去血液中人體內產生的代謝廢物,如同尿的形成過程,其中透析液的成分與人體的血漿相似。
【解答】 (1)ECMO(體外肺膜氧合)技術應用于呼吸困難重癥患者的搶救。該技術可以將人體內引出來靜脈血,經過體外的氣體交換后,變為含氧豐富的動脈血液,再送回病人體內,使靜脈血變成動脈血。
(2)試管嬰兒技術讓男女雙方的生殖細胞在體外融合形成受精卵,并發育成早期胚胎。但試管嬰兒的胚胎發育主要還是在母體的子宮內完成的。
(3)血液透析過程實際上模擬了尿液形成過程中的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過濾(或濾過)作用,人工腎的透析膜相當于腎單位中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
19.(2025九下·永嘉月考)為了比較液體a和液體b的比熱大小,小明分別稱取相同質量的a和b,在初溫相同條件下,利用如圖所示裝置在沸水中加熱。
(1)做功和熱傳遞是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途徑。本實驗中,液體a、b內能增加的途徑是    。
(2)實驗過程中,小明觀察到溫度計甲的示數變化始終比乙快。由此可知, 液體a的比熱   液體b的比熱(填“>”或“=”或“<”)
【答案】(1)熱傳遞
(2)<
【知識點】物體內能的改變方法;比熱容
【解析】【分析】 (1)做功和熱傳遞都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熱傳遞是內能的轉移,做功是能的轉化。
(2)相同質量的不同物質吸收相同的熱量,溫度變化大的吸熱能力小,即比熱容小。
【解答】 (1)本實驗中,液體a、b是通過熱傳遞增大內能的;
(2)用相同的加熱器,加熱相同一段時間,溫度計甲的示數變化始終比乙快,由此可知,質量相同的液體a、b吸收相同的熱量,液體a升高的溫度多,說明液體a的比熱容小。
20.(2025九下·永嘉月考)某項目化小組制作了如圖所示的“人體血液循環模型”(“→”表示血液流動方向)。
利用器材有:塑料管、小水泵(為“血液”循環提供動力.需外接電源)、水、單向閥、塑料瓶(2大2小, 上下連通)、肺泡模型、組織細胞模型等。請回答:
(1)靜脈注射時,醫生將藥液注射到患者手臂靜脈中,該靜脈流的是   。(選填“動脈血”或“靜脈血”)
(2)項目組通過本模型模擬該過程,藥液首先進入模型中的   (選填瓶①、瓶②、瓶③、瓶④)
【答案】(1)靜脈血
(2)②
【知識點】血液循環;人體血液循環模型
【解析】【分析】(1)根據體循環的知識分析解答;
(2)根據圖片,結合體循環的知識分析解答。
【解答】 (1)手臂靜脈屬于體循環的靜脈血管,內流靜脈血。
(2)若藥物從手臂靜脈注射,在該模型中瓶②模擬右心房,因此該藥物經過的途徑:藥物上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左心室→主動脈等,所以藥物首先進入模型中的瓶右心房,故選②。
21.(2025九下·永嘉月考)思維模型是依據事物發展內在規律建立的解決問題的基本框架,能引導有序思維、增進深度理解,促進問題解決。小明建構了“物質除雜”的思維模型(如圖)。
(1)海水淡化是將海水中的鹽與水分開,常用加熱蒸餾法將海水加熱形成水蒸氣。該方法屬于上述模型中的   (選填“分離轉移”或“反應轉化”)。
小明設計并制作了如圖的咸水淡化裝置,同時針對該裝置設計了評價表。“咸水淡化裝置”評價表(節選)
評價指標 優秀 合格 待改進
指標一:裝置結構 結構完整,有加熱、冷卻和收集裝置 結構較完整,缺少較好的冷卻裝置 結構不完整,有1處以上缺失
指標二:淡化效果 能從咸水中制得淡水,速度較快、連續穩定 能從咸水中制得淡水,但效果不明顯 不能從咸水中制得淡水
指標三: …… ······ ……·
(2)易拉罐中的咸水先經過汽化,后經過    (填勿態變化名稱)變成淡水流入容器。
(3)根據評價需要,請你提出一項評價指標寫在指標三“ ”處。   。
【答案】(1)分離轉移
(2)液化
(3)節能環保或操作簡便或推廣價值工或制作成本。
【知識點】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液化及液化現象
【解析】【分析】(1)根據“ 海水淡化是將海水中的鹽與水分開 ”確定屬于模型中的環節;
(2) 物質由氣態轉變為液態的過程叫做液化;
(3)根據對機械設備評價的知識分析解答。
【解答】 (1)海水淡化是將海水中的鹽與水分開,常用加熱蒸餾法將海水加熱形成水蒸氣。該方法屬于上述模型中的分離轉移。
(2)易拉罐中的咸水先經過汽化,后經過液化變成淡水;
(3)實驗裝置的評價可從裝置的結構是否合理完整、實驗效果是否明顯、裝置是否節能環保、操作是否簡便、裝置是否有推廣價值和制作成本是否廉價幾方面進行評價,指標三為節能環保或操作簡便或推廣價值工或制作成本。
22.(2025九下·永嘉月考)氫氧化鈉和鹽酸能發生反應,下面我們從不同角度來分析這一反應。
(1)宏觀分析:如圖1所示,將天平調平,取下錐形瓶,擠壓膠頭滴管,再將錐形瓶放回托盤。觀察到反應后天平    ,得出化學反應前后物質質量不變。
(2)微觀分析:圖2表示反應前后錐形瓶內溶液中存在的離子,其中的大圈“ ”表示    。(填離子符號)
(3)建立模型: 。定量分析:反應過程中消耗的氫氧化鈉和生成的氯化鈉的質量比是    。
【答案】(1)仍然平衡;
(2)Cl-
(3)80:117
【知識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解析】【分析】 (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實驗驗證現象分析;
(2)根據中和反應的微觀實質分析;
(3)根據化學方程式分析。
【解答】 (1)氫氧化鈉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圖1實驗中觀察到反應后天平仍然平衡,得出化學反應前后物質質量不變。
(2)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的實質是氫氧化鈉溶液中的氫氧根離子與鹽酸中的氫離子結合生成水分子,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少量稀鹽酸,氫氧根離子個數有剩余,鈉離子個數不變,新增加的離子是氯離子,故大圈“ ”表示 Cl-。
(3)根據化學方程式NaOH+HCl═NaCl+H2O知,參加反應的氫氧化鈉與生成的氯化鈉質量之比為40:58.5=80:117。
23.(2025九下·永嘉月考)室外的鐵制欄桿在多雨季節易生銹,小明對鐵生銹的條件進行了探索,實驗裝置如圖。3天后,發現只有裝置C中的鐵絲生銹了。
(1)裝置A中生石灰的作用是    。
(2)裝置B、C中的實驗現象說明與    接觸是鐵生銹的條件之一。
【答案】(1)作為干燥劑,吸收水分
(2)與氧氣
【知識點】金屬的腐蝕與防護
【解析】【分析】 (1)根據生石灰與水反應分析;
(2)根據B和C實驗變量為氧氣分析。
【解答】 (1)生石灰能與水發生反應,裝置A中生石灰的作用是作為干燥劑,吸收水分。
(2)裝置B中鐵絲因不接觸氧氣不生銹,C中鐵絲生銹,由兩實驗對比說明與鐵生銹條件之一是與氧氣接觸。
24.(2025九下·永嘉月考)圖甲是一個“水綿傘”:透明塑料袋中裝滿水和水綿(水生藻類植物),袋口的吸管能與外界連通,調節配重能使其直立于水底。光照一段時間后,發現“水綿傘”浮到水面。某同學自制了兩個相同的“水綿傘”,置于離光源距離不同的水底(水中各處溫度相同且不變),如圖乙,以驗證光合作用的影響因素。
(1)本實驗驗證的是   對光合作用的影響。
(2)實驗過程中,需要觀測的是   。
(3)該同學觀察了一整天,都沒發現“水綿傘”上浮。可如何改進實驗 (寫出一種)
【答案】(1)光照強度
(2)“水綿傘”上升到水面所需的時間
(3)“增加光照強度”或“增加水綿數量”
【知識點】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
【解析】【分析】(1)根據描述分析哪個因素發生改變即可;
(2)水綿傘上升到水面所需的時間越短,說明水綿傘產生的氧氣更多;3
(3)“水綿傘”沒上浮,可能是浮力大小,或重力太小,據此分析解答。
【解答】 (1)根據題意可知,兩個相同的“水綿傘”離光源距離不同,故驗證的是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
(2)水綿傘當其表面氧氣多時,會增大其排開液體的體積,使其所受浮力增大,故需觀測:水綿傘上升到水面所需的時間;
(3)根據題意可知,“水綿傘”沒上浮,可能是浮力大小,或重力太小。故可改變:減輕配重,增加光照強度,增加水綿數量等。
25.(2025九下·永嘉月考)小明同學組裝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試管里裝有等量的粉狀碳酸鈣和塊狀碳酸鈣,膠頭滴管里裝著相同濃度和體積的稀鹽酸,實驗開始時,將滴管中的稀鹽酸同時加入到小試管中,發現小試管中產生氣體的速度裝置A明顯快于裝置B。
(1)寫出試管內發生的化學方程式:   。
(2)小明同學所設計的這個實驗,其目的是驗證在相同條件下,化學反應速率與   有關。
(3)實驗過程中,小試管內產生氣體能使裝置A、B中的紅墨水沿著細長玻璃導管上升。
①紅墨水上升速度較快的是裝置    (選填“A”或“B”)。
②你認為試管內產生的氣體體積和細長玻璃導管中紅墨水上升的體積相等嗎 請做出判斷,并說明理由。   。
【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
(2)反應物形狀
(3)A;不相等,理由是:二氧化碳溶于水。
【知識點】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解析】【分析】 (1)試管內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
(2)反應物接觸面積越大,反應速率越快。
(3)①單位時間內產生的氣體體積越大,則紅墨水上升更快;
②根據二氧化碳溶于水分析。
【解答】 (1)試管內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2) 小明 同學所設計的這個實驗,其目的是驗證在相同條件下,化學反應速率與反應物形狀有關。
(3)① 紅墨水 上升速度較快的是裝置A,是因為單位時間內A中產生氣體體積比B大。
故填A。
②試管內產生的氣體體積和細長玻璃導管中紅墨水上升的體積不相等,是因為二氧化碳溶于水。
26.(2025九下·永嘉月考)在“測量小燈泡額定功率”實驗中,同學們進行如下研究。
【實驗器材】干電池3節,小燈泡(額定電壓為3.8V、電阻約為15Ω),滑動變阻器(4Ω 1A), 電流表,電壓表,開關, 導線若干(所有器材均完好)
【實驗方案】將量程為0~15V的電壓表并聯到小燈泡兩端,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使小燈泡正常發光,讀出并記錄電流表的示數。
(1)閉合開關S前,應先將滑片移至最    (選填“左”或“右”)端。
(2)實驗時閉合開關,若發現燈泡不亮,接下來最合理的操作是____。
A.更換小燈泡
B.檢查電路是否短路
C.觀察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
(3)當電壓表讀數為3.8V時,電流表示數如圖乙所示,該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   W。
【實驗反思】小明認為,電壓表選用0~15V量程進行實驗,因該量程下每一小格為0.5V,3.8V讀數不夠精確,導致計算得到的額定功率誤差較大。若電壓表換用0~3V的量程,將其并聯到滑動變阻器兩端,調節滑片使電壓表示數為0.7V,即可減小誤差。
【實驗改進】于是小明設計了如圖丙所示電路圖,電壓表V1選用0~15V量程,電壓表V2選用0~3V量程。進行實驗,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得到三次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
試驗次數 小燈泡兩端電壓 (V) 變阻器兩端電壓 (V) 電流 (A)
1 3.0 1.1 0.24
2 3.4 0.7 0.26
3 3.8 0.3 0.28
(4)小明按反思后的思路,利用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為0.7V時所測的數據,計算得到的小燈泡“額定功率”比真實的小燈泡額定功率    (選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反思交流】小金發現測得的小燈泡兩端電壓與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之和小于電源電壓。帶著這一疑問,繼續探究……
【答案】(1)左
(2)C
(3)1.064
(4)偏小
【知識點】測定小燈泡的功率
【解析】【分析】(1)為了避免電流過大而燒毀用電器,要求變阻器的滑片調到阻值最大的位置;
(2)閉合開關,燈泡不亮,可能是電路存在斷路或燈泡短路或電路電流太小,燈泡功率太小不足以引起燈泡發光而造成的,燈泡不亮,應先觀察電流表和電壓表,看電流表和電壓表是否有示數,看電路是否存在斷路:
如果電流表有示數,應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看燈泡是否發光;
如果電流表無示數,再觀察電壓表有無示數,若電壓表也無示數,可能電路存在斷路,若電壓表有示數且接近電源電壓,可能燈泡斷路;
(3)根據電流表選用量程確定分度值讀數,利用P=UI求出小燈泡的額定功率;
(4)根據表中數據求出小燈泡電功率,據此分析回答。
【解答】(1)根據甲圖可知,閉合開關S前,應該將滑片移動到阻值最大的左端;
(2)閉合開關,燈泡不亮,可能是電路存在斷路或燈泡短路或電路電流太小(導致燈泡功率太小不足以使燈泡發光),燈泡不亮,應先觀察電流表,看電流表是否有示數,判斷電路是否存在斷路,
故選C;
如果電流表有示數,應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看燈泡是否能發光;
如果電流表無示數,再觀察電壓表有無示數,若電壓表也無示數,可能電路存在斷路,若電壓表有示數且接近電源電壓,可能燈泡斷路;
(3)當電壓表讀數為3.8V時,電流表示數如圖乙所示,此時的分度值為0.02A,電流表的示數為0.28A,
故該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PL=ULIL=3.8V×0.28A=1.064W;
(4)由表格數據可知,當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為0.7V時,小燈泡兩端電壓為3.4V,通過小燈泡電流為0.26A,
則小燈泡的電功率P=UI=3.4V×0.26A=0.884W<1.064W,
故計算得到的小燈泡“額定功率”比真實的小燈泡額定功率偏小。
27.(2025九下·永嘉月考)為探究物體的動能跟哪些因素有關,利用斜槽、鋼球、木塊等器材在同一水平面上進行探究活動。鋼球從高為h的斜槽上滾下,在水平面上運動,運動的鋼球碰上木塊后,能將木塊撞出一段距離s,如圖所示。
(1)實驗中探究的“物體的動能”是指____(選填字母)
A.鋼球在斜面上的動能
B.鋼球撞擊木塊時的動能
C.木塊被撞擊后的動能
(2)若水平面是光滑的,   (選填“能”或“不能”)達到探究目的。
(3)實驗過程中,發現木塊移動的距離較短而不易觀察和比較。對此請寫出一條改進措施   。
(4)改進后用同一鋼球A先后從不同高度h1和h2的斜槽上由靜止滾下,將同一水平面上的木塊撞出的距離分別為s1和s2,如圖所示:可得出的結論為   。
【答案】(1)B
(2)不能
(3)減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或者將木塊換為小車
(4)當質量不變時,物體的速度越大,則動能越大
【知識點】動能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 (1)根據轉換法,通過比較木塊在同一水平面上被撞擊的距離來比較小球到達水平面時動能的大小,據此分析;
(2)實驗中小球動能的大小通過觀察木塊移動的距離來反映出來;若水平面絕對光滑,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分析木塊的運動狀態;
(3)木塊移動的越近,說明重力勢能轉化的動能就越小,可以從增強小球的重力勢能方面考慮。
(4)小球在斜面上的高度越大,則到達斜面底端時的速度越大,根據圖片對比得到動能大小與速度大小的關系即可。
【解答】 (1)根據轉換法,通過比較木塊在同一水平面上被撞擊的距離來比較小球到達水平面時動能的大小,“物體的動能”是指鋼球撞擊木塊時的動能;
故選B。
(2)根據轉換法,實驗中,是通過觀察木塊移動的距離的大小s判斷出小球具有的動能的大小;若水平面絕對光滑,木塊就會做勻速直線運動,無法比較木塊移動距離的遠近,達不到探究目的;
(3)在實驗過程中,發現木塊移動的距離較短而不易進行觀察和比較,說明可能是小球到達水平面時的動能小,可以增大小球的重力勢能,即實驗時,可以增大小球在斜面的高度或者增大球的質量,也可能是水平面對木塊的摩擦力較大,可以減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或者將木塊換為小車等方法;
(4)在甲和乙圖中,小球的質量相同,甲中小球在斜面上的高度大,到達斜面底端時速度大,同時木塊移動的距離大說明小球的動能大,那么得到結論:當質量不變時,物體的速度越大,則動能越大。
28.(2025九下·永嘉月考)某實驗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微型實驗裝置模擬工業煉鐵。
【查閱資料】甲酸(HCOOH)在熱濃硫酸存在時發生的反應:
【實驗步驟】
①如圖甲連接裝置,再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②裝入藥品,……,點燃酒精噴燈。
③實驗結束時,先停止加熱,等裝置冷卻到室溫后停止通入CO。
(1)為確保實驗安全,請將步驟②中“點燃酒精噴燈”前的具體操作補充完整:   。
(2)甲圖實驗中沒有對尾氣進行處理,會污染環境,若用圖乙的裝置進行收集,氣體應從    (選填“a”或“b”) 口導入。
(3)甲圖B處玻璃管中可觀察到紅棕色固體變為黑色,此處反應體現了CO的    (選填“氧化性”或“還原性”)。
(4)該微型實驗裝置的優點:   (寫出兩點)。
【答案】(1)將軟塑料滴瓶中的液體滴入熱濃硫酸中
(2)a
(3)還原性
(4)節約藥品,減少污染
【知識點】實驗步驟的探究
【解析】【分析】(1)在點燃酒精燈之前,要先通入氫氣,排除里面的空氣,避免發生爆炸;
(2)長管口浸在水中,起到液封的作用,從a管進入氣體后,會有部分水流出瓶外,從而收集廢氣;
(3)物質得到氧氣被氧化,具有還原性;失去氧氣被還原,具有氧化性。
(4)根據圖片分析該裝置的優點。
【解答】 (1)實驗開始時先通入一氧化碳,再點燃酒精噴燈加熱玻璃管中的氧化鐵,目的是排盡裝置中的空氣,防止加熱時發生爆炸,則步驟②中“點燃酒精噴燈”前應將軟塑料滴瓶中的液體滴入熱濃硫酸中,甲酸在熱濃硫酸的作用下分解生成一氧化碳氣體。
(2)甲圖實驗中沒有對尾氣進行處理,會污染環境,若用圖乙的裝置進行收集,氣體應從a口導入,將水從長導管排出。
(3)甲圖B處玻璃管中可觀察到紅棕色固體變為黑色,一氧化碳在高溫下與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此處反應體現了CO的還原性。
(4) 與傳統實驗裝置相比,微型實驗裝置可以節約藥品,減少污染。
29.(2025九下·永嘉月考)朱利葉斯因感知溫度研究領域所作出的貢獻,被授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材料一:在一段時間內,科學家們猜測,神經細胞對不同刺激的不同反應,很可能依賴于細胞的某種離子通道受體,它的開放與關閉影響著細胞內外離子的進出。
材料二:朱利葉斯以辣椒為切入點,于1997年發現辣椒素能激活某種細胞的敏感離子通道受體,并發現該受體也可被43℃以上的高溫激活,激活之后會產生興奮,從而感知到熱。
(1)分析材料可知,該離子通道受體位于    (填細胞結構);
(2)吃辣椒會感覺到熱,是因為辣椒素與高溫一樣會激活神經細胞的    。
【答案】(1)細胞膜
(2)敏感離子通道受體
【知識點】細胞的結構
【解析】【分析】(1)細胞膜能控制物質進出,細胞膜具有一定的選擇性,能讓對細胞生命活動有用的物質進入,把其他物質擋在細胞外面,同時,還能把細胞內產生的廢物排到細胞外;
(2) 神經元的功能是神經元受到刺激后能產生興奮,并能把興奮傳導到其它的神經元,神經元的細胞體主要集中在腦和脊髓里,神經元的突起主要集中在周圍神經系統里。
【解答】 (1)分析材料可知,該離子通道受體位于細胞膜。
(2)通過材料二可知,研究發現吃辣椒會感覺到熱,并發現該受體也可被43℃以上的高溫激活,是因為辣椒素與高溫一樣會激活神經細胞的敏感離子通道受體,激活之后會產生興奮,從而感知到熱。
30.(2025九下·永嘉月考)滅火器是常見的消防設備,有多種類型,某項目化小組計劃制作一款簡易泡沫滅火器模型。
【項目學習】在一個密閉的容器中裝有兩種物質,并添加發泡劑(混入氣體時能產生大量泡沫)。滅火器不使用時,兩種物質彼此分離;使用時,將兩種物質混合能快速產生大量氣體,將液體、泡沫從管口噴出。
【產品設計】器材:吸濾瓶,小試管,橡皮塞,乳膠管,細線等。
試劑:濃鹽酸,碳酸鈉粉末,飽和碳酸鈉溶液,發泡劑。裝置:如圖所示。
【評價量表】
指標 優秀 合格 待改進
指標一:噴射物的速度 液體、泡沫噴射距離大 液體、泡沫噴射距離較大 液體、泡沫噴射距離小
指標二:泡沫的量 泡沫多、均勻 泡沫多、不均勻 泡沫少、不均勻
指標三:噴出液體的安全性 酸性物質和堿性物質恰好完全反應 反應后酸性物質或堿性物質有少量剩余 噴出的液體酸性或堿性較強
【產品制作】
(1)從指標一考慮,小組需要選擇與鹽酸反應的碳酸鈉。經討論,大家一致認定選用飽和碳酸鈉溶液比碳酸鈉粉末效果好,其原因是   。
(2)泡沫滅火器產生的泡沫中含有水分,泡沫里的一個個“泡泡”也會幫助二氧化碳更好地“粘附”在燃燒物表面。請你解釋發泡劑能提升滅火效果的原理   。
(3)將含有5.3克溶質的飽和碳酸鈉溶液裝入吸濾瓶,小試管中裝入20克質量分數為36.5%濃鹽酸,按照指標三等級,該項目是否符合優秀標準   (選填“符合”或“不符合”),通過計算說明。
【答案】(1)反應物濃度高、接觸面積大,反應速率快,快速增大容器內部壓強,使液體和泡沫快速被壓出
(2)發泡劑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和泡沫,覆蓋在可燃物表面,隔絕氧氣或空氣滅火
(3)該項目不符合優秀標準
【知識點】燃燒與滅火;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工程方案設計;工程的測試與改進
【解析】【分析】 (1)根據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分析;
(2)依據滅火原理解答;
(3)根據常見反應的碳酸鈉的質量,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列式計算出參加反應的濃鹽酸的質量即可。
【解答】 (1)制作簡易泡沫滅火器,需要液體、泡沫噴出速度快,噴射距離遠,選擇飽和碳酸鈉溶液時,反應物濃度高、接觸面積大,反應速率快,快速增大容器內部壓強,使液體和泡沫快速被壓出;
(2)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且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所以發泡劑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和泡沫,覆蓋在可燃物表面,隔絕氧氣或空氣滅火。
(3)設理論上需要質量分數為36.5%的濃鹽酸的質量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73
5.3g 36.5%x

解得:x=10g;
因為20g>10g,
所以該項目不符合優秀標準。
31.(2025九下·永嘉月考)我國設計生產的無人機世界領先,具有高效、輕巧、功率大等特點,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軍事等領域。如圖為某型號農用無人機,主要用于播種、施肥、打藥等,銘牌上的部分參數如下表所示。完成下列問題:
整機型號 N420
最大起飛質量 56kg
藥箱額定容量 30L
作業速度 1~12m/s
(1)這款無人機以5m/s的作業速度共水平飛行3.6km,需要多少小時
(2)這款無人機以最大起飛質量停放在水平地面,對地面的壓強約7000Pa,無人機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約為多少m2
(3)若這款無人機以最大起飛質量,1.2m/s速度豎直向上勻速飛行,不計空氣阻力,則按此要求計算無人機的功率至少是多少w
【答案】(1)解:根據題意可知,無人機的速度v=5m/s=18km/h,
則需要的時間:。
(2)解:無人機以最大起飛質量停放在水平地面,
對地面的壓力:F=G=mg=56kg×10N/kg=560N,
無人機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
(3)解:無人機以最大起飛質量、1.2m/s速度豎直向上勻速飛行,
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P=Gv=560N×1.2m/s=672W。
【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 (1)根據速度公式求無人機的飛行時間;
(2)根據F=G=mg求無人機對水平地面的壓力,根據壓強公式求無人機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
(3)無人機以最大起飛質量豎直向上勻速飛行,克服重力做功,由功率P=Gv無人機的功率。
32.(2025九下·永嘉月考)建筑工地上經常用長臂大吊車來輸送建筑材料,安裝建筑構件,圖甲是其鋼絲繩纏繞簡化示意圖(其中動滑輪重、繩重及摩擦均不計)。喜歡實踐的小明同學,自己也嘗試設計了類似的吊車模型(如圖乙),其中AP為粗細均勻的直棒,長1.8米,質量為1千克,凳子寬度為40厘米,A端固定一個鉛塊M(忽略寬度大小)。
(1)若鋼絲繩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 牛,則能吊起貨物的質量不能超過    千克。
(2)若將重為 牛的貨物由地面沿豎直方向勻速提升30米,再沿水平方向移動20米,則此過程中克服貨物重力做功多少焦
(3)乙圖模型中AO1為30厘米,在沒掛物體時直棒剛好有繞O1點轉動的趨勢,則配重M的質量為多少千克
【答案】(1)6×103kg
(2)解:重力做功只與物體始末位置的高度差有關,跟水平距離無關,
貨物在勻速提升的過程中克服重力做功W=G'h=1.2×104N×30m=3.6×105J;
(3)解:粗細均勻的直棒的重心在直棒的中點,以O1為軸,
動力G棒=m棒g=1kg×10N/kg=10N,
動力臂;
阻力臂l2=AO1=0.3m;
依據杠桿平衡條件得:G棒×l1=G配重×l2;
代入數據得:;
再由G=mg得:。
【知識點】重力的大小;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杠桿的平衡條件
【解析】【分析】 (1)由甲圖可知,動滑輪能夠拉起貨物的重力等于2倍繩子的拉力大小,再由G=mg可求貨物的質量;
(2)重力做功只與物體始末位置的高度差有關,跟水平距離無關,利用功的計算公式W=Fs即可求解;
(3)粗細均勻的直棒的重心在直棒的中點,由杠桿平衡條件可求配重的重力大小,再由G=mg可求配重的質量。
【解答】 (1)由甲圖可知,動滑輪能夠拉起貨物的最大重力等于2倍繩子的最大拉力大小,
則有:G=2F=2×3×104N=6×104N;
所以貨物的最大質量。
33.(2025九下·永嘉月考)某學習小組開展“自制豆芽機”項目化學習活動,主要包括產品設計、功能調試、評價改進三個環節。
【產品設計】圖甲是小組成員完成的設計草圖,內容包括發育盒、淋水系統和控溫裝置。發育盒上有瀝水孔;淋水系統由水泵驅動,豆芽機中的水可通過內部管道和瀝水孔按箭頭方向流動,使用時可通過調節水流大小控制發育盒中的積水量。控溫裝置內部電路如圖乙所示,可實現加熱、保溫兩擋自動切換,其中R0是定值電阻, 為電熱絲,R 為熱敏電阻。
【功能調試】小組成員購置了相關配件進行產品制作與調試。配件的具體參數如下:控制電路電源電壓U為3V,R0為25Ω,R1為440Ω,R 的阻值與溫度的關系如圖丙所示,電磁鐵銜鐵在電流大于 60mA時吸合,小于30mA時釋放。
【評價改進】小科設計了評價量規(部分指標如表),并以此作為豆芽機評價改進的依據。
評價指標 作品等級
優秀 合格 待改進
氧氣提供 能夠提供充足的氧氣,不會出現缺氧情況 能夠提供充足的氧氣,偶爾出現缺氧情況 不能提供充足的氧氣,經常出現缺氧情況
溫度控制 能實現自動控溫并能提供適宜的溫度 能實現自動控溫但溫度偏高或偏低 不能自動控溫
(1)圖甲中,蓋上有孔和控制發育盤中積水量的目的是   。
(2)功能調試時,小科測得豆芽機的保溫功率為55W,請計算其加熱功率(寫出計算過程)。
(3)小科查閱資料發現綠豆萌發的適宜溫度范圍是20℃-25℃,根據評價量規,試通過數據分析來評定此款豆芽機“溫度控制”指標,你將其評定為   (填“優秀”、“合格”或“待改進”),通過計算說明理由   。
【答案】(1)提供種子萌發所需的氧氣
(2)解:當動觸點與靜觸點斷開時,電阻R1與R2串聯,總電阻最大,處于保溫狀態,豆芽機的保溫功率為55W,
則電路的總電阻為:,
根據電阻的串聯,R2=R總-R1=880Ω-440Ω=440Ω;
當動觸點與靜觸點接觸時,電路為只有R2的簡單電路,
則豆芽機加熱功率為:。
(3)合格;經計算可知,此款豆芽機溫度控制范圍23℃~26℃,由于綠豆萌發的適宜溫度范圍是20℃~25℃,則此款豆芽機能實現自動控溫但溫度偏高,所以應將其評定為合格。
【知識點】電阻和電阻的串聯、并聯;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工程方案設計;工程的測試與改進
【解析】【分析】(1)根據種子萌發需要氧氣分析;
(2)當動觸點與靜觸點斷開時,電阻R1與R2串聯,總電阻最大,處于保溫狀態,根據電阻的串聯和求出R2的阻值;當動觸點與靜觸點接觸時,電阻R1與R2并聯,總電阻最小,處于加熱狀態,根據電阻的并聯和求出加熱功率;
(3)電磁鐵銜鐵在電流大于60mA時吸合,根據歐姆定律求出控制電路總電阻,利用電阻的串聯求出Rx的阻值,根據圖丙確定豆芽機最低溫度;電磁鐵銜鐵在電流小于30mA時釋放,根據歐姆定律求出控制電路總電阻,利用電阻的串聯求出Rx的阻值,根據圖丙確定豆芽機最高溫度,然后與綠豆萌發的適宜溫度進行比較。
【解答】 (1) 圖甲中,蓋上有孔和控制發育盤中積水量的目的是: 提供種子萌發所需的氧氣 。
(3)電磁鐵銜鐵在電流大于60mA時吸合,
根據歐姆定律可知,,
根據電阻的串聯可知,Rx=R總1-R0=50Ω-25Ω=25Ω,
由圖乙可知,此時豆芽機的溫度為23℃;
電磁鐵銜鐵在電流小于30mA時釋放,
根據歐姆定律可知,,
根據電阻的串聯,Rx'=R總2-R0=100Ω-25Ω=75Ω,
由圖乙可知,此時豆芽機的溫度為26℃;
此款豆芽機溫度控制范圍23℃~26℃,由于綠豆萌發的適宜溫度范圍是20℃~25℃,則此款豆芽機能實現自動控溫但溫度偏高,所以應將其評定為合格。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惠市| 阳江市| 大竹县| 进贤县| 深州市| 东辽县| 遂川县| 小金县| 嵩明县| 施秉县| 南雄市| 鄢陵县| 固镇县| 乌拉特前旗| 监利县| 乐平市| 观塘区| 镇巴县| 嘉定区| 砚山县| 鄂尔多斯市| 东辽县| 宜春市| 资兴市| 勐海县| 汉阴县| 称多县| 乌兰县| 赞皇县| 平凉市| 德阳市| 曲阜市| 舞阳县| 七台河市| 广灵县| 鲁甸县| 平山县| 晋江市| 临澧县| 古蔺县| 绥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