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錢塘區教科版科學六下期末統考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錢塘區教科版科學六下期末統考卷

資源簡介

浙江省杭州市錢塘區教科版科學六下期末統考卷
1.(2024六下·錢塘期末)下列現象不是由水蒸發產生的是(  )。
A.
B.
C.
【答案】B
【知識點】水的蒸發;凝結
【解析】【分析】冬天窗玻璃上有小水珠是因為室內溫度較高且含有較多水蒸氣的空氣,遇到溫度較低的窗玻璃時,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附著在窗玻璃上,這一現象是液化現象,不是由水蒸發產生的。
2.(2024六下·錢塘期末)如圖,很多學生喜歡吃燒烤的食物,關于燒烤分析正確的是(  )。
A.熱通過熱對流傳給食物
B.熱通過熱傳導傳給烤架
C.燒烤運用的原理是物體之間存在溫度差會發生熱傳遞
【答案】C
【知識點】熱傳遞
【解析】【分析】A.燒烤時,食物離熱源較遠,所以熱主要通過熱輻射傳給食物,故A錯誤;
B.燒烤時,烤架在熱源上方,離熱源較遠,所以熱主要通過熱輻射傳給烤架,故B錯誤;
C.燒烤時,熱源的溫度較高,食物的溫度較低,所以食物從熱源吸收熱量,是熱傳遞現象,故C正確。
3.(2024六下·錢塘期末)下列變化都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制作蠟像、食物變餿
B.白糖燒焦、冷藏食物
C.白醋浸泡貝殼、咬過后的蘋果放久顏色變深
【答案】C
【知識點】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能夠產生新物質的變化屬于化學變化,食物變餿、白糖燒焦、白醋浸泡貝殼、咬過后的蘋果放久顏色變深等變化過程中都產生了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制作蠟像、冷藏食物只是物質的形態、大小發生了變化,屬于物理變化。故選C。
4.(2024六下·錢塘期末)關于氣球驅動小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氣球小車在行駛中會停下來,是因為受到摩擦力的緣故
B.氣球小車靜止在地面時,沒有受到地球的吸引力
C.氣球驅動小車的動力來自氣球的彈力
【答案】A
【知識點】摩擦力;摩擦力的應用
【解析】【分析】A.小車最終停下來是因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改變了小車的運動狀態,故A正確;
B.小車靜止在水平地面時,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故B錯誤;
C.圖中氣球向后噴氣,給氣體一個向后的力,根據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氣體會給氣球一個向前的力,推動小車前進,故C錯誤。
5.(2024六下·錢塘期末)在下列現象中光發生折射的是(  )。
A.人眼看到發光的星星
B.人眼看到墻壁上的書畫
C.太陽光經過三棱鏡后形成彩色光帶
【答案】C
【知識點】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人眼看到發光的星星是星星發出的光到達我們的眼睛,不屬于光的折射,A錯誤;
人眼看到墻壁上的書畫是書畫反射的光進入我們的眼睛,不屬于光的折射,B錯誤;
太陽光經過三棱鏡后會產生折射,由于不同色光的折射程度不同,從而形成彩色光帶,C正確;故選C。
6.(2024六下·錢塘期末)下列簡單機械在實際正常使用時一定省力的是(  )。
A.斜面 B.杠桿 C.輪軸
【答案】A
【知識點】斜面
【解析】【分析】杠桿有費力杠桿和不省力也不費力杠桿。輪軸是杠桿的一種變形,當輪帶動軸時,輪軸是省力的;當軸帶動輪時,輪軸是費力的。使用斜面時可以將物體的重力沿斜面和垂直斜面分解成兩個力,這兩個力都小于重力,所以斜面一定省力。故選A。
7.(2024六下·錢塘期末)關于人體,下列描述不正確的是(  )。
A.人體的運動系統由骨、神經和肌肉共同組成
B.放鞭炮時人會做出閉耳動作,是因為人體神經系統對鞭炮聲刺激作出反應
C.當你感到憤怒時,可以嘗試做幾次深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
【答案】A
【知識點】神經系統
【解析】【分析】A.人體的運動系統由骨、骨連結、肌肉組成,A錯誤。
B.放鞭炮時人會做出閉耳動作,這是通過神經系統對刺激所發生的有規律的反應,B正確。
C.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學會有效控制憤怒,感到憤怒的時候,我們可以先嘗試幾次深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C正確。
8.(2024六下·錢塘期末)關于遺傳和變異,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遺傳和變異是普遍存在的,是生物進化的基礎
B.生物的遺傳和變異導致了生物的多樣性
C.同卵雙胞胎相貌相近,說明雙胞胎孩子與父母相比沒有變異
【答案】C
【知識點】變異
【解析】【分析】生物體的形態特征、生理特征和行為方式叫做性狀,遺傳是指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在性狀上的相似性,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以及子代的個體之間在性狀上的差異叫變異。遺傳和變異是普遍存在的,是生物進化的基礎。生物的遺傳和變異導致了生物的多樣性。同卵雙胞胎相貌相近,說明雙胞胎孩子與父母相比遺傳較多,但不代表沒有變異,子代與父代之間、同一物種之間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一些不同的特征。故選C。
9.(2024六下·錢塘期末)分析表中太陽系八大行星的相關數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行星 與太陽的平均距離(萬千米) 赤道直徑 (千米)
水星 5800 4878
金星 10800 12104
地球 15000 12756
火星 22800 6787
木星 77800 142800
土星 142700 120000
天王星 287000 51200
海王星 449600 48600
A.太陽和地球構成了地月系
B.太陽系中體積最大的兩顆行星是木星和土星
C.金星凌日天像是指地球運行到太陽與金星之間,恰巧三者排成一條直線
【答案】B
【知識點】太陽系
【解析】【分析】從表中赤道直徑的數據可以看出,木星的赤道直徑為 142800 千米,土星的赤道直徑為 120000 千米,在八大行星中明顯大于其他行星,是體積最大的兩顆行星,B 選項正確。
10.(2024六下·錢塘期末)當太陽、地球、月球運行到(  )位置,能發生日食現象。
A. B. C.
【答案】B
【知識點】日食
【解析】【分析】當太陽、月球、地球位于同一直線上,月球處于太陽與地球之間時,沿直線傳播的太陽光被不透明的月球擋住,在月球的后面陽光照不到的地球上,形成影,在地球上看不到太陽,便形成日食,故B符合題意,AC不符合題意。
11.(2024六下·錢塘期末)如圖是某小組用橡皮泥小球、細線、紙板、手電筒在制作星座模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制作星座模型時運用了影子形成的原理
B.不同小組畫下來的圖像一定是相同的
C.星座是人為劃分的,但是星星之間是相互聯系的
【答案】A
【知識點】星座
【解析】【分析】光從不同角度照射星座模型,橡皮泥小球會在屏幕上投下影子,運用了影子形成的原理,A正確;
不同小組從不同角度照射同一個星座模型,會有不同的形狀。這是因為構成星座模型的星星的遠近不同,位置不同,B錯誤;
星座是人為劃分的,組成星座的恒星之間距離十分遙遠,沒有內在的聯系,C錯誤。
12.(2024六下·錢塘期末)下列從左到右三圖場景對應運用的科學方法分析解釋不正確的是(  )。
A.用罐頭盒、土豆泥、番茄醬、酒精燈進行實驗觀察火山噴發現象運用了模擬實驗的方法
B.用三種不同顏色的橡皮泥表示地球內部的不同結構運用了建模的方法
C.校園生物大搜索活動是一個有趣的活動但是沒有運用到科學方法
【答案】C
【知識點】調查校園生物
【解析】【分析】用罐頭盒、土豆泥、番茄醬、酒精燈進行實驗觀察火山噴發現象運用了模擬實驗的方法,A正確;用三種不同顏色的橡皮泥表示地球內部的不同結構運用了建模的方法,B正確;校園生物大搜索活動是一個有趣的活動,也運用到了一些科學方法,C錯誤。故選C。
13.(2024六下·錢塘期末)在設計塔臺時,下列(  )設計不是為了穩固塔臺。
A.多用三角形結構 B.上小下大 C.盡量少用材料
【答案】C
【知識點】塔臺
【解析】【分析】上小下大、上輕下重,采用三角形的框架結構都可以使塔臺更穩固,盡量少用材料是為了減少成本。故選C。
14.(2024六下·錢塘期末)下列是工程建設的基本步驟,正確的排序是(  )。
①明確問題②制作模型③評估改進④測試模型⑤實施建設⑥設計方案
A.⑥①②④③⑤ B.①⑥②④③⑤ C.①⑥②④⑤③
【答案】B
【知識點】認識工程
【解析】【分析】完成一項工程要經歷重要的工作階段,包括:明確一個要解決的問題;設計方案;制作一個模型;測試這個模型,評估并改進;再重新設計建立模型,再測試,再改進完善。循環往復,直到設計達到各種限制條件的要求,才開始實施建設。因此,以下工程建設的基本步驟正確的排序是:①→⑥→②→④→⑤→③。
15.(2024六下·錢塘期末)用顯微鏡觀察生物或表皮細胞時,下列有關操作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
A.用鑷子將撕取的洋蔥內表皮在載玻片的清水中展平是為了防止細胞重疊
B.觀察微小生物時先在載玻片上放少量脫脂棉,再在上面滴一滴水,是為了控制生物的運動速度
C.在顯微鏡下找到清晰的像后,如果移動顯微鏡不用再調節可以繼續觀察
【答案】C
【知識點】顯微鏡的結構與使用
【解析】【分析】用鑷子將撕取的洋蔥內表皮在載玻片的清水中展平是為了防止細胞重疊,A正確;觀察微小生物時先在載玻片上放少量脫脂棉,再在上面滴一滴水,是為了控制生物的運動速度,B正確;在顯微鏡下找到清晰的像后,如果移動顯微鏡需要再調節找到最清晰的像才可以繼續觀察,C錯誤。故選C。
16.(2024六下·錢塘期末)如圖是模擬地震成因的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該實驗中,泥土用來代表地核
B.圖甲操作是為了模擬相互擠壓巖層斷裂
C.該模擬實驗是為了收集證據證明我們關于地震成因的猜想
【答案】C
【知識點】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分析實驗可知,在該實驗中,泥土用來代表地殼,該模擬實驗是為了收集證據證明我們關于地震成因的猜想,圖甲操作是為了模擬巖層伸拉斷裂,AB錯誤,C正確。
17.(2024六下·錢塘期末)右表記錄的是學生測量的任意擺繩長度的擺1 分鐘擺動次數,下列關于科學探究要素分析正確的是(  )。
擺長/次數/組別 第 1小組 第2 小組 第3小組
擺繩長度/厘米 22 34 55
1分鐘擺動次數 63 50 39
A.擺的擺動次數是否與擺繩長度有關,這是作出猜想
B.擺的擺動次數可能與擺繩長度有關,這是作出猜想
C.用數據表匯總不同小組實驗數據,這是進行反思交流
【答案】B
【知識點】擺運動快慢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擺的擺動次數可能與擺繩長度有關”,這是對擺的擺動次數和擺繩長度之間關系的一種推測,屬于作出猜想,B 選項正確。
18.(2024六下·錢塘期末)如圖是車輛減速慢行的提醒標志,其中蘊含的科學原理是(  )。
A.物體的運動速度越快,動能越大
B.物體的運動速度越慢,動能越大
C.車輛質量大動能大
【答案】A
【知識點】運動物體的能量
【解析】【分析】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做動能;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有質量和速度;質量越大、速度越大,物體的動能就越大,所以車輛減速慢行,速度小,動能小,減少交通事故,故A符合題意,BC不符合題意。
19.(2024六下·錢塘期末)下列有關測量工具的用途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溫度計可用來測量大氣的溫度
B.量筒用于測量液體的體積
C.彈簧測力計只能測量物體受到的拉力大小
【答案】C
【知識點】彈簧測力計
【解析】【分析】溫度計是用來測量溫度的儀器,可用來測量大氣的溫度,A正確;量筒是用于測量液體的體積的儀器,B正確;彈簧測力計不僅可以用來測量物體受到的拉力大小,還可以測量物體的重力大小,C錯誤。故選C。
20.(2024六下·錢塘期末)如圖所示的紙上種菜是一種新型的種植方式,在疫情期間,很多人通過紙上種菜來獲得食物。要想探究紙上種菜是否需要光照,小金準備了兩個裝置進行實驗,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一個灑水,一個不灑水
B.一個放冰箱,一個不放冰箱
C.每天灑水,一個光照數小時,一個不進行光照
【答案】C
【知識點】對比實驗
【解析】【分析】對照實驗具有變量的唯一性,對照實驗是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這個不同的條件,就是唯一變量。選項中AB的變量都不是光照,C可探究紙上種菜是否需要光照,AB錯誤,C正確。
21.(2024六下·錢塘期末)生態養殖是在我國農村大力提倡的一種生產模式,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在有限的空間范圍內,人為地將不同種的動物群體以飼料為紐帶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循環鏈。右圖是農民將田魚養在稻田里,田魚能吃掉害蟲(如稻飛虱等),松土增氧,保肥增肥,改善水稻的生長發育。請讀圖并完成下列問題。
(1)稻田中的非生物有   、   、   等;稻田與我們學習制作的生態瓶這樣的整體都屬于   。
(2)寫出稻田中的一條食物鏈:   。秧苗的作用有   、   。
(3)從文本中找出能說明生物與非生物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語句并寫下來:   。
【答案】(1)水;土壤;空氣;生態系統
(2)水稻→稻飛虱→田魚;吸收二氧化碳,產生氧氣;為其他動物提供食物
(3)田魚能吃掉害蟲,松土增養,保肥增肥,改善水稻的生長發育
【知識點】食物鏈、食物網;生物與非生物
【解析】【分析】(1)非生物部分有陽光、空氣、水、溫度、土壤(泥沙)等;稻田中的非生物有陽光、水、空氣等。稻田與我們學習制作的生態瓶都既包括了環境,也包括了所有生物,是生物與環境構成的一個生態系統。
(2)稻田中的食物鏈有:水稻→害蟲一魚、水稻→魚。秧苗屬于生產者,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
物,儲存能量。
(3)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和非生物、生物和生物之間有著很密切的關系,它們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構成了一個整體。文本中能說明生物與非生物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語句是:農民將田魚養在稻田里,田魚能吃掉害蟲(如稻飛虱等),松土增氧,保肥增肥,改善水稻的生長發育。
22.(2024六下·錢塘期末)甲、乙兩圖是同一個生態瓶不同視角下的圖景,瓶內只有一條金魚、一株綠蘿和少量鵝卵石。請回答下列問題。
(1)盆中綠蘿的主要器官有   、   、葉,在葉上套一個干燥的小塑料袋,一段時間后,觀察到塑料袋內壁有   ,說明葉有   作用。
(2)金魚適應在水中生活,是因為它的呼吸器官是   。a圈與b圈集合了兩類不同的動物,金魚可以歸類到   圈中。
(3)圖乙中的金魚與圖甲相比看起來變大了,請解釋其中的科學原理   。
【答案】(1)根;莖;水珠;蒸騰
(2)鰓;a
(3)圖乙是從側面觀察金魚,圓形的玻璃缸相當于凸透鏡,凸透鏡具有放大作用
【知識點】葉的作用;魚的特點;凸透鏡;哺乳動物
【解析】【分析】(1)圖示盆中綠蘿的主要器官有根、莖、葉。植物體內的水分吸收周圍的熱后,變成水蒸氣,從葉的氣孔跑出,騰飛到空中,葉的這種作用叫做蒸騰作用。所以在綠蘿的葉子上套一個干燥的塑料袋,幾小時后,塑料袋內壁有水珠,說明葉具有蒸騰作用。
(2)魚的呼吸器官是鰓,鰓的特點是每一片鰓由許多鰓絲組成,內含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可以在水中充分進行氣體交換。a圈中有蠶、企鵝、青蛙,b圈中有蝙蝠、鯨、豬。a中的動物的體溫隨著外界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屬于變溫動物。b中的動物有良好的產熱和散熱功能,能夠維持體溫恒定,屬于恒溫動物。金魚屬于變溫動物,可歸入a。
(3)動物的生長需要有充足的營養物質為食,圖乙中的金魚與圖甲相比看起來變大了,是因為圖乙中的植物生長旺盛,為金魚提供了更為充足的食物。
23.(2024六下·錢塘期末)如圖為地球公轉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觀察示意圖可知,地球的運動特點是   。
(2)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舉行了杭州(2022年)第19屆亞運會,亞運會開幕的那天地球的位置大約在如圖的   處。
(3)地球從D處運動到C處,北半球測量正午時物體影長的變化是   。
(4)地球繞太陽從A處運動到B處需要的時間約為   天。
(5)當地球運動到B處時,北極狐的毛色是   色。
【答案】(1)傾斜著自西向東自轉和公轉
(2)C
(3)逐漸變長
(4)270
(5)白
【知識點】影長的四季變化;地球的公轉;四季成因
【解析】【分析】(1)由圖可知,圖中所示是地球的公轉,公轉一周就是一年,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
(2)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舉行杭州2022年第19屆亞運會,亞運會開幕的那天地球的位置大約在如圖的C秋分日(9月23日前后)至B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之間。
(3)從地球公轉示意圖可以看出,地球從D處運動到C處,陽光直射點從北回歸線到赤道,北半球測量正午時物體影長的變化是變長。
(4)地球繞太陽從A處運動回到A處需要的時間約為一年,地球繞太陽從A處運動到B處需要的時間為三個季節,約為273天。
(5)當地球運動到B處時,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是冬季,北極狐的毛色是白色。
24.(2024六下·錢塘期末)右圖是某同學在探究電磁鐵磁性強弱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裝置及現象,請回答下列問題。
(1)如圖裝置探究的科學問題是   。
(2)觀察分析實驗現象,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3)該實驗控制的相同條件是   、   等。
(4)請在裝置圖中用箭頭畫出電流方向。
(5)調換電池的正負極接線柱,預測小磁針的N極指向是否改變:   。
【答案】(1)電磁鐵磁性的強弱是否與線圈匝數有關
(2)線圈匝數越多,電磁鐵的磁性越強
(3)電流大小;鐵釘粗細
(4)圖略(電流方向為電池正極流向負極)
(5)改變
【知識點】電磁鐵的磁性;對比實驗
【解析】【分析】(1)圖中兩個電磁鐵串聯,通過它們的電流相等,線圈的匝數不同,探究電磁體磁性強弱與線圈匝數的關系。
(2)由圖可知,電磁鐵線圈匝數越多,吸引大頭針的個數越多,說明電磁鐵的磁性越強,可以得到電流相同時,線圈匝數越多,磁性越強。
(3)該實驗中,兩個電磁鐵串聯,通過它們的電流相等,線圈中都有鐵芯,鐵芯相同。
(4)電源的外部,電流從正極經過兩個電磁鐵回到電源的負極,如圖所示:
(5)調換電池的正負極接線柱,電磁鐵的上端的極性發生變化,小磁針的N極指向發生變化。
25.(2024六下·錢塘期末)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如圖所示的泡沫滅火器,內裝碳酸氫鈉與發沫劑的混合溶液,另有一玻璃瓶內膽,裝有硫酸鋁水溶液。使用時將筒身顛倒過來,碳酸氫鈉和硫酸鋁兩溶液混合后發生化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氣體泡沫,體積膨脹7~10倍,能覆蓋在易燃液體的表面上,一方面降低了液面的溫度;另一方面隔絕氧氣與可燃物,火就被撲滅。
(1)泡沫滅火器工作的化學反應原理是   。
(2)泡沫滅火器能滅火的原因是   。
(3)綠色植物利用太陽能將二氧化碳與水轉化為氧氣和為生物提供能量的物質,這個過程叫   ,該變化發生的能量轉化是   。
(4)下圖是人體吸入和呼出氣體成分比較柱狀圖,你判斷系列   圖例表示的是呼出氣體的成分,理由是   
(5)小李學了小蘇打和白醋反應能產生二氧化碳的知識后,想利用帶小孔的塑料瓶、氣球、小試管、橡皮管設計一個簡易泡沫滅火器(材料可自選),請你幫小李畫出實驗裝置圖,并簡述主要操作方法:   。
【答案】(1)碳酸氫鈉溶液和硫酸鋁溶液混合產生二氧化碳氣體
(2)二氧化碳氣體不能燃燒,也不助燃,泡沫附著在表面隔絕氧氣和可燃物
(3)光合作用;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
(4)2;人呼出的氣體和吸入的空氣相比,氧氣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升高
(5)略
【知識點】能量的轉化;化學變化;產生氣體的變化
【解析】【分析】(1)碳酸氫鈉和硫酸鋁反應生成硫酸鈉、氫氧化鋁和二氧化碳。泡沫滅火器就是運用這個原理制成的。
(2)反應生成的大量二氧化碳跟發泡劑混合形成液體泡沫,既降低了可燃物的溫度又隔絕了空氣;
(3)綠色植物利用太陽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氧氣和為生物提供能量的物質,這就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實質;此過程是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
(4)人體呼出的氣體和環境中的氣體是有差別的:人體呼出的氣體中,由于組織細胞的利用,氧氣減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同時水分增加了,可見系列2是呼出的氣體
(5)根據反應原理設計如圖:
按照裝置圖組裝后,將塑料瓶慢慢傾斜,使白醋與小蘇打反應,觀察氣球的變化情況。
1 / 1浙江省杭州市錢塘區教科版科學六下期末統考卷
1.(2024六下·錢塘期末)下列現象不是由水蒸發產生的是(  )。
A.
B.
C.
2.(2024六下·錢塘期末)如圖,很多學生喜歡吃燒烤的食物,關于燒烤分析正確的是(  )。
A.熱通過熱對流傳給食物
B.熱通過熱傳導傳給烤架
C.燒烤運用的原理是物體之間存在溫度差會發生熱傳遞
3.(2024六下·錢塘期末)下列變化都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制作蠟像、食物變餿
B.白糖燒焦、冷藏食物
C.白醋浸泡貝殼、咬過后的蘋果放久顏色變深
4.(2024六下·錢塘期末)關于氣球驅動小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氣球小車在行駛中會停下來,是因為受到摩擦力的緣故
B.氣球小車靜止在地面時,沒有受到地球的吸引力
C.氣球驅動小車的動力來自氣球的彈力
5.(2024六下·錢塘期末)在下列現象中光發生折射的是(  )。
A.人眼看到發光的星星
B.人眼看到墻壁上的書畫
C.太陽光經過三棱鏡后形成彩色光帶
6.(2024六下·錢塘期末)下列簡單機械在實際正常使用時一定省力的是(  )。
A.斜面 B.杠桿 C.輪軸
7.(2024六下·錢塘期末)關于人體,下列描述不正確的是(  )。
A.人體的運動系統由骨、神經和肌肉共同組成
B.放鞭炮時人會做出閉耳動作,是因為人體神經系統對鞭炮聲刺激作出反應
C.當你感到憤怒時,可以嘗試做幾次深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
8.(2024六下·錢塘期末)關于遺傳和變異,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遺傳和變異是普遍存在的,是生物進化的基礎
B.生物的遺傳和變異導致了生物的多樣性
C.同卵雙胞胎相貌相近,說明雙胞胎孩子與父母相比沒有變異
9.(2024六下·錢塘期末)分析表中太陽系八大行星的相關數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行星 與太陽的平均距離(萬千米) 赤道直徑 (千米)
水星 5800 4878
金星 10800 12104
地球 15000 12756
火星 22800 6787
木星 77800 142800
土星 142700 120000
天王星 287000 51200
海王星 449600 48600
A.太陽和地球構成了地月系
B.太陽系中體積最大的兩顆行星是木星和土星
C.金星凌日天像是指地球運行到太陽與金星之間,恰巧三者排成一條直線
10.(2024六下·錢塘期末)當太陽、地球、月球運行到(  )位置,能發生日食現象。
A. B. C.
11.(2024六下·錢塘期末)如圖是某小組用橡皮泥小球、細線、紙板、手電筒在制作星座模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制作星座模型時運用了影子形成的原理
B.不同小組畫下來的圖像一定是相同的
C.星座是人為劃分的,但是星星之間是相互聯系的
12.(2024六下·錢塘期末)下列從左到右三圖場景對應運用的科學方法分析解釋不正確的是(  )。
A.用罐頭盒、土豆泥、番茄醬、酒精燈進行實驗觀察火山噴發現象運用了模擬實驗的方法
B.用三種不同顏色的橡皮泥表示地球內部的不同結構運用了建模的方法
C.校園生物大搜索活動是一個有趣的活動但是沒有運用到科學方法
13.(2024六下·錢塘期末)在設計塔臺時,下列(  )設計不是為了穩固塔臺。
A.多用三角形結構 B.上小下大 C.盡量少用材料
14.(2024六下·錢塘期末)下列是工程建設的基本步驟,正確的排序是(  )。
①明確問題②制作模型③評估改進④測試模型⑤實施建設⑥設計方案
A.⑥①②④③⑤ B.①⑥②④③⑤ C.①⑥②④⑤③
15.(2024六下·錢塘期末)用顯微鏡觀察生物或表皮細胞時,下列有關操作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
A.用鑷子將撕取的洋蔥內表皮在載玻片的清水中展平是為了防止細胞重疊
B.觀察微小生物時先在載玻片上放少量脫脂棉,再在上面滴一滴水,是為了控制生物的運動速度
C.在顯微鏡下找到清晰的像后,如果移動顯微鏡不用再調節可以繼續觀察
16.(2024六下·錢塘期末)如圖是模擬地震成因的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該實驗中,泥土用來代表地核
B.圖甲操作是為了模擬相互擠壓巖層斷裂
C.該模擬實驗是為了收集證據證明我們關于地震成因的猜想
17.(2024六下·錢塘期末)右表記錄的是學生測量的任意擺繩長度的擺1 分鐘擺動次數,下列關于科學探究要素分析正確的是(  )。
擺長/次數/組別 第 1小組 第2 小組 第3小組
擺繩長度/厘米 22 34 55
1分鐘擺動次數 63 50 39
A.擺的擺動次數是否與擺繩長度有關,這是作出猜想
B.擺的擺動次數可能與擺繩長度有關,這是作出猜想
C.用數據表匯總不同小組實驗數據,這是進行反思交流
18.(2024六下·錢塘期末)如圖是車輛減速慢行的提醒標志,其中蘊含的科學原理是(  )。
A.物體的運動速度越快,動能越大
B.物體的運動速度越慢,動能越大
C.車輛質量大動能大
19.(2024六下·錢塘期末)下列有關測量工具的用途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溫度計可用來測量大氣的溫度
B.量筒用于測量液體的體積
C.彈簧測力計只能測量物體受到的拉力大小
20.(2024六下·錢塘期末)如圖所示的紙上種菜是一種新型的種植方式,在疫情期間,很多人通過紙上種菜來獲得食物。要想探究紙上種菜是否需要光照,小金準備了兩個裝置進行實驗,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一個灑水,一個不灑水
B.一個放冰箱,一個不放冰箱
C.每天灑水,一個光照數小時,一個不進行光照
21.(2024六下·錢塘期末)生態養殖是在我國農村大力提倡的一種生產模式,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在有限的空間范圍內,人為地將不同種的動物群體以飼料為紐帶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循環鏈。右圖是農民將田魚養在稻田里,田魚能吃掉害蟲(如稻飛虱等),松土增氧,保肥增肥,改善水稻的生長發育。請讀圖并完成下列問題。
(1)稻田中的非生物有   、   、   等;稻田與我們學習制作的生態瓶這樣的整體都屬于   。
(2)寫出稻田中的一條食物鏈:   。秧苗的作用有   、   。
(3)從文本中找出能說明生物與非生物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語句并寫下來:   。
22.(2024六下·錢塘期末)甲、乙兩圖是同一個生態瓶不同視角下的圖景,瓶內只有一條金魚、一株綠蘿和少量鵝卵石。請回答下列問題。
(1)盆中綠蘿的主要器官有   、   、葉,在葉上套一個干燥的小塑料袋,一段時間后,觀察到塑料袋內壁有   ,說明葉有   作用。
(2)金魚適應在水中生活,是因為它的呼吸器官是   。a圈與b圈集合了兩類不同的動物,金魚可以歸類到   圈中。
(3)圖乙中的金魚與圖甲相比看起來變大了,請解釋其中的科學原理   。
23.(2024六下·錢塘期末)如圖為地球公轉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觀察示意圖可知,地球的運動特點是   。
(2)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舉行了杭州(2022年)第19屆亞運會,亞運會開幕的那天地球的位置大約在如圖的   處。
(3)地球從D處運動到C處,北半球測量正午時物體影長的變化是   。
(4)地球繞太陽從A處運動到B處需要的時間約為   天。
(5)當地球運動到B處時,北極狐的毛色是   色。
24.(2024六下·錢塘期末)右圖是某同學在探究電磁鐵磁性強弱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裝置及現象,請回答下列問題。
(1)如圖裝置探究的科學問題是   。
(2)觀察分析實驗現象,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3)該實驗控制的相同條件是   、   等。
(4)請在裝置圖中用箭頭畫出電流方向。
(5)調換電池的正負極接線柱,預測小磁針的N極指向是否改變:   。
25.(2024六下·錢塘期末)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如圖所示的泡沫滅火器,內裝碳酸氫鈉與發沫劑的混合溶液,另有一玻璃瓶內膽,裝有硫酸鋁水溶液。使用時將筒身顛倒過來,碳酸氫鈉和硫酸鋁兩溶液混合后發生化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氣體泡沫,體積膨脹7~10倍,能覆蓋在易燃液體的表面上,一方面降低了液面的溫度;另一方面隔絕氧氣與可燃物,火就被撲滅。
(1)泡沫滅火器工作的化學反應原理是   。
(2)泡沫滅火器能滅火的原因是   。
(3)綠色植物利用太陽能將二氧化碳與水轉化為氧氣和為生物提供能量的物質,這個過程叫   ,該變化發生的能量轉化是   。
(4)下圖是人體吸入和呼出氣體成分比較柱狀圖,你判斷系列   圖例表示的是呼出氣體的成分,理由是   
(5)小李學了小蘇打和白醋反應能產生二氧化碳的知識后,想利用帶小孔的塑料瓶、氣球、小試管、橡皮管設計一個簡易泡沫滅火器(材料可自選),請你幫小李畫出實驗裝置圖,并簡述主要操作方法: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識點】水的蒸發;凝結
【解析】【分析】冬天窗玻璃上有小水珠是因為室內溫度較高且含有較多水蒸氣的空氣,遇到溫度較低的窗玻璃時,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附著在窗玻璃上,這一現象是液化現象,不是由水蒸發產生的。
2.【答案】C
【知識點】熱傳遞
【解析】【分析】A.燒烤時,食物離熱源較遠,所以熱主要通過熱輻射傳給食物,故A錯誤;
B.燒烤時,烤架在熱源上方,離熱源較遠,所以熱主要通過熱輻射傳給烤架,故B錯誤;
C.燒烤時,熱源的溫度較高,食物的溫度較低,所以食物從熱源吸收熱量,是熱傳遞現象,故C正確。
3.【答案】C
【知識點】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能夠產生新物質的變化屬于化學變化,食物變餿、白糖燒焦、白醋浸泡貝殼、咬過后的蘋果放久顏色變深等變化過程中都產生了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制作蠟像、冷藏食物只是物質的形態、大小發生了變化,屬于物理變化。故選C。
4.【答案】A
【知識點】摩擦力;摩擦力的應用
【解析】【分析】A.小車最終停下來是因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改變了小車的運動狀態,故A正確;
B.小車靜止在水平地面時,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故B錯誤;
C.圖中氣球向后噴氣,給氣體一個向后的力,根據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氣體會給氣球一個向前的力,推動小車前進,故C錯誤。
5.【答案】C
【知識點】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人眼看到發光的星星是星星發出的光到達我們的眼睛,不屬于光的折射,A錯誤;
人眼看到墻壁上的書畫是書畫反射的光進入我們的眼睛,不屬于光的折射,B錯誤;
太陽光經過三棱鏡后會產生折射,由于不同色光的折射程度不同,從而形成彩色光帶,C正確;故選C。
6.【答案】A
【知識點】斜面
【解析】【分析】杠桿有費力杠桿和不省力也不費力杠桿。輪軸是杠桿的一種變形,當輪帶動軸時,輪軸是省力的;當軸帶動輪時,輪軸是費力的。使用斜面時可以將物體的重力沿斜面和垂直斜面分解成兩個力,這兩個力都小于重力,所以斜面一定省力。故選A。
7.【答案】A
【知識點】神經系統
【解析】【分析】A.人體的運動系統由骨、骨連結、肌肉組成,A錯誤。
B.放鞭炮時人會做出閉耳動作,這是通過神經系統對刺激所發生的有規律的反應,B正確。
C.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學會有效控制憤怒,感到憤怒的時候,我們可以先嘗試幾次深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C正確。
8.【答案】C
【知識點】變異
【解析】【分析】生物體的形態特征、生理特征和行為方式叫做性狀,遺傳是指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在性狀上的相似性,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以及子代的個體之間在性狀上的差異叫變異。遺傳和變異是普遍存在的,是生物進化的基礎。生物的遺傳和變異導致了生物的多樣性。同卵雙胞胎相貌相近,說明雙胞胎孩子與父母相比遺傳較多,但不代表沒有變異,子代與父代之間、同一物種之間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一些不同的特征。故選C。
9.【答案】B
【知識點】太陽系
【解析】【分析】從表中赤道直徑的數據可以看出,木星的赤道直徑為 142800 千米,土星的赤道直徑為 120000 千米,在八大行星中明顯大于其他行星,是體積最大的兩顆行星,B 選項正確。
10.【答案】B
【知識點】日食
【解析】【分析】當太陽、月球、地球位于同一直線上,月球處于太陽與地球之間時,沿直線傳播的太陽光被不透明的月球擋住,在月球的后面陽光照不到的地球上,形成影,在地球上看不到太陽,便形成日食,故B符合題意,AC不符合題意。
11.【答案】A
【知識點】星座
【解析】【分析】光從不同角度照射星座模型,橡皮泥小球會在屏幕上投下影子,運用了影子形成的原理,A正確;
不同小組從不同角度照射同一個星座模型,會有不同的形狀。這是因為構成星座模型的星星的遠近不同,位置不同,B錯誤;
星座是人為劃分的,組成星座的恒星之間距離十分遙遠,沒有內在的聯系,C錯誤。
12.【答案】C
【知識點】調查校園生物
【解析】【分析】用罐頭盒、土豆泥、番茄醬、酒精燈進行實驗觀察火山噴發現象運用了模擬實驗的方法,A正確;用三種不同顏色的橡皮泥表示地球內部的不同結構運用了建模的方法,B正確;校園生物大搜索活動是一個有趣的活動,也運用到了一些科學方法,C錯誤。故選C。
13.【答案】C
【知識點】塔臺
【解析】【分析】上小下大、上輕下重,采用三角形的框架結構都可以使塔臺更穩固,盡量少用材料是為了減少成本。故選C。
14.【答案】B
【知識點】認識工程
【解析】【分析】完成一項工程要經歷重要的工作階段,包括:明確一個要解決的問題;設計方案;制作一個模型;測試這個模型,評估并改進;再重新設計建立模型,再測試,再改進完善。循環往復,直到設計達到各種限制條件的要求,才開始實施建設。因此,以下工程建設的基本步驟正確的排序是:①→⑥→②→④→⑤→③。
15.【答案】C
【知識點】顯微鏡的結構與使用
【解析】【分析】用鑷子將撕取的洋蔥內表皮在載玻片的清水中展平是為了防止細胞重疊,A正確;觀察微小生物時先在載玻片上放少量脫脂棉,再在上面滴一滴水,是為了控制生物的運動速度,B正確;在顯微鏡下找到清晰的像后,如果移動顯微鏡需要再調節找到最清晰的像才可以繼續觀察,C錯誤。故選C。
16.【答案】C
【知識點】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分析實驗可知,在該實驗中,泥土用來代表地殼,該模擬實驗是為了收集證據證明我們關于地震成因的猜想,圖甲操作是為了模擬巖層伸拉斷裂,AB錯誤,C正確。
17.【答案】B
【知識點】擺運動快慢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擺的擺動次數可能與擺繩長度有關”,這是對擺的擺動次數和擺繩長度之間關系的一種推測,屬于作出猜想,B 選項正確。
18.【答案】A
【知識點】運動物體的能量
【解析】【分析】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做動能;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有質量和速度;質量越大、速度越大,物體的動能就越大,所以車輛減速慢行,速度小,動能小,減少交通事故,故A符合題意,BC不符合題意。
19.【答案】C
【知識點】彈簧測力計
【解析】【分析】溫度計是用來測量溫度的儀器,可用來測量大氣的溫度,A正確;量筒是用于測量液體的體積的儀器,B正確;彈簧測力計不僅可以用來測量物體受到的拉力大小,還可以測量物體的重力大小,C錯誤。故選C。
20.【答案】C
【知識點】對比實驗
【解析】【分析】對照實驗具有變量的唯一性,對照實驗是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這個不同的條件,就是唯一變量。選項中AB的變量都不是光照,C可探究紙上種菜是否需要光照,AB錯誤,C正確。
21.【答案】(1)水;土壤;空氣;生態系統
(2)水稻→稻飛虱→田魚;吸收二氧化碳,產生氧氣;為其他動物提供食物
(3)田魚能吃掉害蟲,松土增養,保肥增肥,改善水稻的生長發育
【知識點】食物鏈、食物網;生物與非生物
【解析】【分析】(1)非生物部分有陽光、空氣、水、溫度、土壤(泥沙)等;稻田中的非生物有陽光、水、空氣等。稻田與我們學習制作的生態瓶都既包括了環境,也包括了所有生物,是生物與環境構成的一個生態系統。
(2)稻田中的食物鏈有:水稻→害蟲一魚、水稻→魚。秧苗屬于生產者,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
物,儲存能量。
(3)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和非生物、生物和生物之間有著很密切的關系,它們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構成了一個整體。文本中能說明生物與非生物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語句是:農民將田魚養在稻田里,田魚能吃掉害蟲(如稻飛虱等),松土增氧,保肥增肥,改善水稻的生長發育。
22.【答案】(1)根;莖;水珠;蒸騰
(2)鰓;a
(3)圖乙是從側面觀察金魚,圓形的玻璃缸相當于凸透鏡,凸透鏡具有放大作用
【知識點】葉的作用;魚的特點;凸透鏡;哺乳動物
【解析】【分析】(1)圖示盆中綠蘿的主要器官有根、莖、葉。植物體內的水分吸收周圍的熱后,變成水蒸氣,從葉的氣孔跑出,騰飛到空中,葉的這種作用叫做蒸騰作用。所以在綠蘿的葉子上套一個干燥的塑料袋,幾小時后,塑料袋內壁有水珠,說明葉具有蒸騰作用。
(2)魚的呼吸器官是鰓,鰓的特點是每一片鰓由許多鰓絲組成,內含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可以在水中充分進行氣體交換。a圈中有蠶、企鵝、青蛙,b圈中有蝙蝠、鯨、豬。a中的動物的體溫隨著外界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屬于變溫動物。b中的動物有良好的產熱和散熱功能,能夠維持體溫恒定,屬于恒溫動物。金魚屬于變溫動物,可歸入a。
(3)動物的生長需要有充足的營養物質為食,圖乙中的金魚與圖甲相比看起來變大了,是因為圖乙中的植物生長旺盛,為金魚提供了更為充足的食物。
23.【答案】(1)傾斜著自西向東自轉和公轉
(2)C
(3)逐漸變長
(4)270
(5)白
【知識點】影長的四季變化;地球的公轉;四季成因
【解析】【分析】(1)由圖可知,圖中所示是地球的公轉,公轉一周就是一年,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
(2)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舉行杭州2022年第19屆亞運會,亞運會開幕的那天地球的位置大約在如圖的C秋分日(9月23日前后)至B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之間。
(3)從地球公轉示意圖可以看出,地球從D處運動到C處,陽光直射點從北回歸線到赤道,北半球測量正午時物體影長的變化是變長。
(4)地球繞太陽從A處運動回到A處需要的時間約為一年,地球繞太陽從A處運動到B處需要的時間為三個季節,約為273天。
(5)當地球運動到B處時,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是冬季,北極狐的毛色是白色。
24.【答案】(1)電磁鐵磁性的強弱是否與線圈匝數有關
(2)線圈匝數越多,電磁鐵的磁性越強
(3)電流大小;鐵釘粗細
(4)圖略(電流方向為電池正極流向負極)
(5)改變
【知識點】電磁鐵的磁性;對比實驗
【解析】【分析】(1)圖中兩個電磁鐵串聯,通過它們的電流相等,線圈的匝數不同,探究電磁體磁性強弱與線圈匝數的關系。
(2)由圖可知,電磁鐵線圈匝數越多,吸引大頭針的個數越多,說明電磁鐵的磁性越強,可以得到電流相同時,線圈匝數越多,磁性越強。
(3)該實驗中,兩個電磁鐵串聯,通過它們的電流相等,線圈中都有鐵芯,鐵芯相同。
(4)電源的外部,電流從正極經過兩個電磁鐵回到電源的負極,如圖所示:
(5)調換電池的正負極接線柱,電磁鐵的上端的極性發生變化,小磁針的N極指向發生變化。
25.【答案】(1)碳酸氫鈉溶液和硫酸鋁溶液混合產生二氧化碳氣體
(2)二氧化碳氣體不能燃燒,也不助燃,泡沫附著在表面隔絕氧氣和可燃物
(3)光合作用;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
(4)2;人呼出的氣體和吸入的空氣相比,氧氣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升高
(5)略
【知識點】能量的轉化;化學變化;產生氣體的變化
【解析】【分析】(1)碳酸氫鈉和硫酸鋁反應生成硫酸鈉、氫氧化鋁和二氧化碳。泡沫滅火器就是運用這個原理制成的。
(2)反應生成的大量二氧化碳跟發泡劑混合形成液體泡沫,既降低了可燃物的溫度又隔絕了空氣;
(3)綠色植物利用太陽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氧氣和為生物提供能量的物質,這就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實質;此過程是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
(4)人體呼出的氣體和環境中的氣體是有差別的:人體呼出的氣體中,由于組織細胞的利用,氧氣減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同時水分增加了,可見系列2是呼出的氣體
(5)根據反應原理設計如圖:
按照裝置圖組裝后,將塑料瓶慢慢傾斜,使白醋與小蘇打反應,觀察氣球的變化情況。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胜| 永济市| 武鸣县| 汝阳县| 游戏| 淳化县| 格尔木市| 高州市| 永修县| 龙门县| 策勒县| 故城县| 依安县| 茌平县| 元朗区| 太仓市| 日照市| 平邑县| 仙游县| 灌云县| 枞阳县| 湄潭县| 汶上县| 台东市| 永州市| 柏乡县| 新化县| 聂荣县| 中西区| 兴山县| 察雅县| 措美县| 石屏县| 沙田区| 达孜县| 即墨市| 壶关县| 广州市| 元江| 武平县| 师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