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寧波市慈溪市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測試 初一科學學科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寧波市慈溪市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測試 初一科學學科試卷

資源簡介

浙江省寧波市慈溪市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測試 初一科學學科試卷
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請選出每小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錯選均不給分)
1.(2025七上·慈溪期末)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 (  )
A.葉綠體 B.細胞質 C.細胞核 D.細胞
2.(2025七上·慈溪期末)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到處都是不毛之地,而云南的西雙版納卻植物繁茂,影響兩地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
A.陽光 B.空氣 C.溫度 D.水分
3.(2025七上·慈溪期末)下列實驗操作符合規范的是 (  )
A. B.
C. D.
4.(2025七上·慈溪期末)下列估測值與實際最相符的是 (  )
A.人覺得舒適的環境溫度為37℃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為1.1m/s
C.中學生的身高約為162mm D.一只雞蛋的體積約為
5.(2025七上·慈溪期末)壹元硬幣的外觀有銀白色的金屬光澤,一些同學認為它可能是鐵制成的,在探究過程中,有同學提出: “我們可以先拿磁鐵來吸一下。”“拿磁鐵來吸一下”這一過程,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  )
A.提出問題 B.建立猜想 C.搜集證據 D.交流評價
6.(2025七上·慈溪期末)下列不能作為“水滴魚屬于生物”的依據的是 (  )
A.雌性水滴魚能產卵 B.可自主生長
C.能對刺激做出反應 D.能從海底浮起
7.(2025七上·慈溪期末)5000年前我國就種植水稻,現在仍然以水稻為主要糧食作物,而且不斷培育了一些新的品種,這一事實說明水稻具有生物的什么特征 (  )
A.生長和發育 B.繁殖
C.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 D.遺傳和變異
8.(2025七上·慈溪期末)三球運動演示模型制作評價表的作用不包含下列選項中的(  )
A.幫助我們明確模型的制作工藝
B.指導我們選擇合適的工具
C.幫助我們明確模型設計的限制條件
D.幫助我們理解模型的科學原理
9.(2025七上·慈溪期末)如圖是小科制作洋蔥鱗片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部分操作,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
A.⑤→③→②→①→④ B.⑤→③→②→④→①
C.③→⑤→②→①→④ D.③→⑤→②→④→①
10.(2025七上·慈溪期末)“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兩句詩中所描述的“綠”,分別是自然界中的哪些植物類群 (  )
A.藻類植物和蕨類植物 B.藻類植物和苔蘚植物
C.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 D.蕨類植物和苔蘚植物
11.(2025七上·慈溪期末)水螅、蚯蚓、章魚、血吸蟲分別屬于(  )
A.軟體動物、線蟲動物、魚類、扁形動物
B.刺胞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線蟲動物
C.軟體動物、環節動物、魚類、扁形動物
D.刺胞動物、線蟲動物、軟體動物、線蟲動物
12.(2025七上·慈溪期末)下列不屬于節肢動物主要特征的是 (  )
A.身體由很多體節構成 B.有兩對翅,三對足
C.附肢也分節 D.體表有外骨骼
13.(2025七上·慈溪期末)購房者都要在購房前考慮房子的光照情況,并且到實地進行觀察,你認為在哪一天的正午去觀察較為適宜 (  )
A.夏至日 B.冬至日 C.秋分日 D.春分日
14.(2025七上·慈溪期末)北京時間2024年5月3日10時22分,太陽爆發了一個強耀斑。耀斑對我國上空電離層產生了影響。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及時發布預報預警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常見的太陽活動主要有黑子、耀斑和日珥
B.太陽耀斑主要發生在太陽的光球層
C.大陽大氣層由內向外分別是色球層、光球層和日冕層
D.太陽耀斑對居民生活幾乎沒有影響
15.(2025七上·慈溪期末)如圖為太陽系部分天體的運行模式圖,地球上每天的晝夜交替主要與圖中的哪一運動有關 (  )
A.A 運動 B.B運動 C.C運動 D.D運動
16.(2025七上·慈溪期末)下列對人們認識宇宙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蓋天說”的觀點是受神話影響提出的,沒有科學依據
B.“地心說”的提出阻礙了科學進步,沒有科學價值
C.人們對宇宙的認識經歷了“天圓地方”、 “地心說”、 “日心說”等階段
D.人們已探索到宇宙的邊界,對宇宙的認識近乎完美
17.(2025七上·慈溪期末)小科同學使用刻度尺測量一本書的寬度,四次測量記錄的結果分別為:12.34cm、12.36cm、12.34cm、12.46cm。下列對測量結果分析正確的是 (  )
A.若采用更精密的測量工具可以準確測出實際長度
B.數據“12.36cm”中的“3”和“6”都是估讀的
C.小科同學測量時所選用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1mm
D.通過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得出該書寬度是12.35cm
18.(2025七上·慈溪期末)小科用量筒量取液體,將量筒平放且面對刻度線。初次視線與量筒內液體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讀數為30mL,倒出部分液體后,向下俯視凹液面的最低處,讀數為10mL,則小科實際倒出液體的體積是 (  )
A.大于20mL B.小于20mL
C.等于20mL D.大于或小于20mL
19.(2025七上·慈溪期末)有一支使用過的體溫計,水銀面指在38.3℃,小科同學在未甩的情況下,分別測量患病同學的體溫,測得的結果第一次為38.3℃,第二次為39.2℃,第三次為39.2℃,則(  )
A.只有第一、二次正確
B.第二次肯定正確,第一、三次一定錯誤
C.只有第一、三次正確
D.第二次肯定正確,第一、三次也可能正確
20.(2025七上·慈溪期末)校園里植物種類繁多,分布廣泛,同學們根據校園中幾種常見植物的葉片的特征編成如右檢索表。根據檢索表,可推知圖甲所代表的植物是(  )
A.桂花 B.茶花 C.蘇鐵 D.女貞
21.(2025七上·慈溪期末)最近,在浙江杭州、湖州等地發現了號稱植物界“大熊貓”的中華水韭,其株高15-30厘米,根莖肉質、塊狀,葉多汁、鮮綠色、線形,孢子囊橢圓形。在植物分類上中華水韭屬于(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類植物 D.藻類植物
22.(2025七上·慈溪期末)在“第二次全國陸生野生動物調查”中,麗水市南部山區發現了一新物種,被命名為麗水異角蟾,其幼體生活在水中,成體以陸棲為主,在水中產卵。據此推測,該物種屬于 (  )
A.魚類 B.哺乳類 C.爬行類 D.兩棲類
23.(2025七上·慈溪期末)天文單位是天文學中計量天體之間距離的一種單位,其數值取地球和太陽之間的平均距離。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到太陽的距離如下表所示,據此推測小行星帶到太陽的距離可能是 (  )
行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距離/天文單位 0.39 0.72 1.00 1.52 5.20 9.54 19.18 30.11
A.0.80天文單位 B.1.20天文單位
C.2.80天文單位 D.7.20天文單位
24.(2025七上·慈溪期末)天文學家認為,恒星在誕生之初會像人類的同卵多胞胎一樣有著一個或多個孿生“兄弟”。據報道,一顆編號為“HD162826”的恒星被確定為太陽的孿生“兄弟”。以下不能用以確認“HD162826”為太陽孿生“兄弟”身份的是 (  )
A.年齡和太陽相同 B.質量和太陽相近
C.內部化學成分和太陽相似 D.形成位置和太陽相吻合
25.(2025七上·慈溪期末)如圖所示,甲圖種1是我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亞洲黑熊,種2是我國“國寶”大熊貓,種3是黑白花紋的中華田園貓。它們的毛色均是黑白相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圖中3種動物的毛色類似(都是黑白相間),但這不屬于遺傳現象
B.由圖乙可知,與大熊貓親緣關系最近的是中華田園貓
C.由圖乙可知, “屬”是生物學分類的最小單位
D.中華田園貓身體柔軟,因為它是無脊椎動物
二、填空題(本題共7小題,每空2分,共30分)
26.(2025七上·慈溪期末)如圖所示,用甲、乙兩把刻度尺測量同一物體的長度,操作正確的是   刻度尺,該物體的長度是   cm。
27.(2025七上·慈溪期末)楊梅是慈溪特產之一,因其果實酸甜多汁、營養豐富而廣受人們喜愛。
(1)楊梅樹沒有骨骼卻高大挺拔,這與細胞結構中的   (填序號和名稱,下同)有關。
(2)楊梅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是   ,它是植物細胞特有的結構之一。
(3)有些家庭喜歡自制楊梅燒酒,做法是將楊梅浸入白酒中,一段時間后,白酒變成紅色液體,這是因為酒精破壞了楊梅細胞的   。
28.(2025七上·慈溪期末)下列分別是蝸牛、青蛙、蝴蝶、牛4種動物。請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回答。
(1)動物生活環境不同,呼吸器官也有所區別。上述動物中一生會出現3種呼吸器官的是   (填字母代號)。
(2)小科把上述動物中的A、C分為一類,B、D分為另一類,則他的分類依據是體內是否有   。
29.(2025七上·慈溪期末)如圖為覆盆子和蛇莓,其中覆盆子的果實味道酸甜,有多種藥物價值,具有補腎壯陽的作用,而蛇莓因與常見的覆盆子外形相似,很多人因此而誤食。
(1)覆盆子和蛇莓外形相似,它們都是薔薇科的植物。但它們屬于不同的   (填“屬”或“目”),所以還有許多不同。
(2)為幫助大家分辨兩種植物,小科整理歸納了它們的主要區別,如下表所示:
植物名稱 覆盆子 蛇莓
莖 直立,長有倒鉤刺 短,粗壯,有柔毛
葉 長卵形或橢圓形 倒卵形或菱狀長圓形
花 花瓣匙形,被短柔毛或無毛,白色 花瓣倒卵形,黃色
果實 近球形,密被短絨毛 瘦果卵形,光滑或具不明顯突起
據表信息可判斷   (填“甲”或“乙”)植物是覆盆子。
30.(2025七上·慈溪期末)讀天體系統層次示意圖,回答問題。
(1)寫出標號代表的天體系統的名稱:③   。
(2)我們目前觀測到的宇宙,除②外的部分是   (填天體系統名稱)。
31.(2025七上·慈溪期末)小科同學在實驗室發現了一支溫度計,刻度清晰均勻但標注的溫度看不清了。他決定給這個溫度計重新標注溫度。在標準大氣壓下,小科用它測量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讀數為-5℃,此時水銀柱長6cm;用它測量沸水的溫度時,讀數為105℃,此時水銀柱長為26cm。
(1) 如果實際氣溫為30℃, 水銀柱長為    cm。
(2)當外界實際溫度為   ℃時,溫度計的示數等于實際溫度。
32.(2025七上·慈溪期末)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號探測器返回艙帶著月球車采集的月壤樣本成功返回了地球。
(1)下列是月球車建設的基本步驟,正確的順序是____。 (填選項)
①在限制的條件下進行設計 ②制作一個月球車模型 ③建設實體月球車 ④測試這個模型,評估并改進 ⑤明確月球車在月球環境中可能遇到的問題
A.①②④⑤③ B.⑤①②④③ C.⑤②④①③
(2)月球車在進行某次爬坡實驗時,輸入指令后出現故障,合理的做法是____。 (填選項)
A.核對指令和各方面數據,尋找故障原因
B.拆開月球車,檢查每一個零件是否出現故障
C.放棄該月球車,重新制作新模型
三、實驗與探究題(本題共3小題,每空2分,共20分)
33.(2025七上·慈溪期末)如圖分別為鏡頭、顯微鏡以及在顯微鏡視野中先后看到的不同的細胞圖像,請據圖回答。
(1)圖乙顯微鏡中所標的d指   (填結構名稱)。
(2)使用甲圖中的鏡頭觀察洋蔥鱗片內表皮細胞時,視野中觀察到細胞數目最少的鏡頭組合是   (填序號)。
(3)實驗中,要使觀察到的效果由丙圖中的①變成④,應將裝片向   移動。
34.(2025七上·慈溪期末)如圖是小科設計的一個氣體溫度計的示意圖。瓶中裝的是氣體,瓶塞不漏氣,彎管中間有一段液柱。
(1)這個溫度計是根據氣體的   性質來測量溫度的。
(2)A、B兩處刻度對應的溫度關系是: A   B(填“>”“<”或“=”)。
(3)使用中發現玻璃管中液柱移動不明顯,導致示數不夠精確。對此請你提出一條提高測量精確度的建議:   。
35.(2025七上·慈溪期末)
(1)小科用兩個硬紙筒探究小孔成像,如圖所示,眼睛在屏的   (填“左”或“右”)邊觀察,他發現蠟燭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離小孔越遠,像就越   (填“大”或“小”)。
(2)上題中,當蠟燭作順時針轉動時,小科觀察到屏上的像將作   (填“順時針”或“逆時針”)轉動。
(3)若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將小孔用黑色硬紙板遮擋住一半,則屏上像的大小和亮度的變化情況是____。 (填選項)。
A.大小不變,亮度變暗
B.大小變小,亮度不變
C.大小變小,亮度變暗
四、綜合題(本題共3小題,每空2分,共20分)
36.(2025七上·慈溪期末)小科家里裝修,所用墻紙的規格是‘ (寬×長),厚度為0.63mm”,他想測量一下墻紙厚度是否屬實,實驗步驟如下:
A.用刻度尺測出一張廢棄的墻紙長度為 L;
B.把紙緊密地環繞在圓柱形玻璃管上,數出圈數為n圈;
C.用刻度尺測出玻璃管的直徑為D1;
D.用刻度尺測出圓環的直徑為D2。
(1)以上實驗步驟中,沒有必要的是   (用字母代號表示)。
(2)根據小科的測量,墻紙厚度的表達式為   。
(3)小科一共測了三次,每次墻紙都重新繞過,并放在刻度尺的不同位置進行讀數,結果三次讀數都不相同,產生誤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 (填選項,可多選)
A.每次繞的松緊程度不同 B.刻度尺的刻度不均勻
C.墻紙厚度不均勻 D.讀數時小數點記錯
37.(2025七上·慈溪期末)從胡克觀察細胞到細胞學說的建立,經歷了近200年。
材料一:1665年,胡克用自制的顯微鏡觀察軟木塞時發現了許多蜂窩狀的小室,他將其命名為“細胞”,后來發現他當時看到的只是細胞壁。
材料二:1838年,植物學家施萊登對植物的柱頭、花粉、胚珠等組織進行研究,指出細胞是構成植物體的基本單位:1839年,動物學家施旺對魚、蛙、豬等多種動物細胞研究后,提出細胞是所有動物組織的基礎。在此基礎上,他們提出了細胞學說,認為動物和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1)下列哪一項不屬于“細胞學說”的主要內容 ____。 (填選項,下同)
A.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
B.所有植物和動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C.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D.細胞只能由細胞分裂而來
(2)根據細胞學說的發展史,同學們提出如下觀點,其中正確的是____。 (可多選)
A.科學的發展離不開技術的支持,技術可以促進科學發展
B.胡克將細胞壁當成了細胞,因此他的發現沒有科學價值
C.細胞學說是以相關科學家的研究為基礎,運用觀察、分析等方法形成的
D.經過200年的發展,細胞學說已非常完善,因此不需要再發展
(3)繼胡克自制顯微鏡后至今,顯微鏡技術經歷了若干個發展階段,其中包括:A.光學顯微鏡;B.激光掃描顯微鏡;C.電子顯微鏡。對此,請按照顯微鏡發展先后順序排序:   。(用字母代號表示)
38.(2025七上·慈溪期末)如圖為創下多項世界第一的重慶朝天門長江大橋,大橋主橋長932m。
(1)橋下一輪船正在勻速通過,以   為參照物,輪船是靜止的,以   為參照物,輪船是運動的。
(2)如果過橋路人步行速度為1.2m/s,他通過主橋所用時間為多少
(3)某班學生前來參觀大橋,排隊通過橋面。整個隊伍長50m,假設隊伍的行進速度也是1.2m/s,那么隊伍通過整座橋需要多少時間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識點】細胞是生物體結構與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解析】【分析】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葉綠體等。
【解答】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故答案為:D。
2.【答案】D
【知識點】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解析】【分析】環境中影響生物生活的各種因素叫生態因素,分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溫度、水、空氣、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環境中影響某種生物個體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種和不同種的生物個體。
【解答】沙漠干旱缺水,而水是生物體的主要組成分,水分影響生物的生長和發育,并決定陸生生物的分布。新疆的塔克拉干沙漠上到處都是不毛之地,只有靠近水源的地方出現綠洲,而云南的西雙版納卻植物繁茂,因此影響這些植物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水分。
故答案為:D。
3.【答案】B
【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
【解析】【分析】A、根據量筒量取液體時讀數的方法進行解答;
B、根據向試管中滴加液體的操作進行解答;
C、根據溫度計使用的方法進行解答;
D、根據加熱試管中的液體的操作方法進行解答。
【解答】A、使用量筒量取液體,讀數時,視線與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不能仰視或俯視,故A錯誤;
B、向試管中滴加液體時,滴管豎直置于試管口的正上方,不能將滴加伸入試管內部,故B正確;
C、用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時,將溫度計的玻璃泡浸入液體中,玻璃泡不能觸碰容器壁和容器底,故C錯誤;
D、加熱試管中的液體時,試管與水平面夾角約45°,試管夾夾在試管的中上部,用酒精燈外焰加熱,液體不超過試管容積的1/3,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4.【答案】B
【知識點】估測
【解析】【分析】首先對題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個初步的了解,對于選項中的單位,可根據需要進行相應的換算或轉換,排除與生活實際相差較遠的選項,找出符合生活實際的答案。對物體長度、質量、溫度等進行估測,是初中物理的一項基本要求,平時結合所學知識對身邊的如:人高、教室高、一步長、步行速度、體溫、氣溫等等,多觀察多思考,必要時做出正確判斷。
【解答】A、人體正常體溫在37℃左右,感覺舒適的溫度在23℃左右,故A不符合實際;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m/s左右,故B符合實際;
C、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學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2cm=1620mm左右,故C不符合實際;
D、1只雞蛋的體積約為50g,其體積約為50cm3,故D不符合實際。
故答案為:B。
5.【答案】C
【知識點】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
【解析】【分析】根據科學探究的主要環節有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或設計方案)→進行實驗→收集證據→解釋與結論→反思與評價→拓展與遷移,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根據題意,“拿磁鐵來吸一下”這一過程,是一個具體的實驗操作的過程,屬于搜集證據的環節。
故答案為:C。
6.【答案】D
【知識點】識別生物與非生物
【解析】【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②生物能進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④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⑤生物能生長和繁殖;⑥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⑦生物有遺傳和變異對的特性。
【解答】A、雌性水滴魚能夠產卵說明它能夠繁殖,能夠做為水滴魚屬于生物的依據,故A不符合題意;
B、可自主生長屬于生物的特征,能夠做為水滴魚屬于生物的依據,故B不符合題意;
C、能夠對刺激做出反應能夠做為水滴魚屬于生物的依據,故C不符合題意;
D、能從海底浮起不能做為水滴魚屬于生物的依據,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7.【答案】D
【知識點】生物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遺傳和變異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現象。
【解答】5000年前我國就種植水稻,現在仍然以水稻為主要糧食作物,說明了生物具有遺傳現象;現在我們不斷培育了一些新的品種,說明水稻具有變異現象。
故答案為:D。
8.【答案】D
【知識點】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模型與符號
【解析】【分析】模型制作評價表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設計,以全面評估模型制作的各個方面。
【解答】A、制作評價表通常會涉及對模型制作工藝的要求和評價標準,比如模型的拼接工藝是否精細、材料的處理工藝是否得當等。通過評價表可以讓制作者清楚了解到模型制作工藝方面需要達到的水平,所以它能幫助我們明確模型的制作工藝,故A不符合題意;
B、制作評價表可能會提及制作模型所需的工具相關內容。例如,如果模型需要切割材料,評價表可能會要求使用合適的切割工具以保證切割精度,這就可以指導我們選擇合適的工具,故B不符合題意;
C、模型設計往往存在一些限制條件,如材料的可獲取性、成本限制、制作時間限制等。評價表可以明確這些限制條件,比如規定模型制作成本不能超過一定金額,或者必須在特定時間內完成等,幫助制作者在設計模型時考慮這些因素,故C不符合題意;
D、模型的科學原理主要是通過對模型所代表的科學現象、規律的學習和理解來掌握的,而制作評價表主要側重于對模型制作過程、工藝、符合要求程度等方面的評價,并不直接幫助我們理解模型背后的科學原理,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9.【答案】B
【知識點】觀察細胞
【解析】【分析】圖中①染和吸、②展、③撕、④蓋、⑤滴。
【解答】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臨時裝片的實驗步驟簡要的概括為:擦、⑤滴、③撕、展②、④蓋、①染、吸。故正確的操作順序是⑤→③→②→④→①。
故答案為:B。
10.【答案】B
【知識點】孢子植物
【解析】【分析】植物根據生殖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孢子植物和種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來繁殖后代,包括藻類植物、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種子植物用種子來繁殖后代,種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種子裸露著,其外沒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實。
【解答】藻類植物大多數生活在水中結構簡單,大多是單細胞個體,即使是多細胞個體也沒有根莖葉的分化,屬于低等植物,藻類植物的細胞內有葉綠素,因而植物體呈現綠色,春天氣溫升高藻類植物大量繁殖將湖水染綠。所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描寫的生物屬于藻類植物。苔蘚植物無根,起固著作用的是假根,有莖、葉的分化,體內無輸導組織,植株矮小,受精過程離不開水,適于生活在陰濕處,可見“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中描寫的應該是低矮的苔蘚植物。
故答案為:B。
11.【答案】B
【知識點】常見的無脊椎動物
【解析】【分析】(1)刺胞動物是一類結構簡單的多細胞動物,身體輻射對稱,體壁僅由內、外兩層細胞構成,消化腔有口無肛門;
(2)軟體動物身體柔軟、不分節,分為頭、足和內臟團,外套膜分泌貝殼。還有它們的行動緩慢,因為硬殼的影響;
(3)環節動物身體呈圓筒型,有許多彼此相似的體節組成,靠剛毛或疣足輔助運動;
(4)線蟲動物身體細長,呈圓柱形,體表有角質層,有口有肛門。
【解答】水螅屬于刺胞動物,蚯蚓屬于環節動物,章魚屬于軟體動物,血吸蟲屬于線蟲動物。
故答案為:B。
12.【答案】B
【知識點】常見的無脊椎動物
【解析】【分析】節肢動物的主要特征是:身體分部,足和觸角均分節,體表有外骨骼。
【解答】節肢動物的主要特征是:身體分部(身體由很多體節構成),足和觸角均分節,體表有外骨骼。所以ACD都是節肢動物的特征。有兩對翅,三對足是昆蟲的主要特征,不是所有節肢動物具有的,不屬于節肢動物的特征。B正確。
故答案為:B。
13.【答案】B
【知識點】陽歷和地球公轉的關系
【解析】【分析】太陽光線的直射點有規律的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各地正午太陽高度也隨之發生有規律的變化。太陽高度是指太陽光線與水平面的夾角,太陽光線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陽高度最大,太陽輻射最強。
【解答】購房者都要在購房前考慮房子的光照情況,并且到實地進行觀察,在冬至日這一天的正午去觀察較為適宜,此時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太陽高度最小。
故答案為:B。
14.【答案】A
【知識點】太陽的結構與概況
【解析】【分析】太陽大氣層從內向外分為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太陽活動主要有黑子、耀斑、太陽風,其中黑子分布在光球層,耀斑分布在色球層,太陽風分布在日冕層。黑子的大小和多少是太陽活動的主要標志,耀斑是太陽活動最激烈的顯示,太陽活動的平均周期約是11年。當太陽活動劇烈時,其發射的電磁波進入地球大氣層,會引起電離層擾動,使地球上的無線電短波通信受到影響,甚至出現短暫的中斷。太陽大氣拋出的高能帶電粒子會擾亂地球磁場,是地球磁場突然出現“磁暴”現象,導致羅盤指針劇烈顫動,不能正確指示方向。如果太陽大氣拋出的高能帶電粒子高速沖入兩極地區的高空大氣,并與那里的稀薄大氣相互碰撞,還會出現美麗的極光;許多自然災害的發生也與太陽活動存在著一定的相關性。
【解答】A、根據課本內容可知,常見的太陽活動主要有黑子、耀斑和日珥,故A正確;
B、太陽耀斑主要發生在太陽的色球層,故B錯誤;
C、太陽大氣層由內向外分別是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故C錯誤;
D、太陽耀斑影響無線電短波通信,影響磁場,對居民生活有影響,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15.【答案】B
【知識點】地球自轉;地球公轉
【解析】【分析】地球圍繞地軸進行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自轉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是晝夜交替、日月星辰東升西落和時間差異。地球自轉的同時還圍繞太陽進行公轉,公轉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東,公轉產生的現象有季節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五帶的產生、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等。
【解答】地球上每天的晝夜交替是地球自轉運動造成的。讀圖可得,B所示的是地球自轉運動。
故答案為:B。
16.【答案】C
【知識點】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解析】【分析】】1、早期的蓋天說是認為天圓地方的,認為“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穹隆狀的天覆蓋在呈正方形的平直大地上,但圓蓋形的天與正方形的大地邊緣無法吻合。
2、地心說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他天體都圍繞著地球旋轉。
3、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是指:地球是球形的。證明:如果在船桅頂放一個光源,當船駛離海岸時,岸上的人們會看見亮光逐漸降低,直至消失。地球在運動,并且24小時自轉一周。證明:因為天空比大地大的太多,如果無限大的天穹在旋轉而地球不動,是不可想象的。太陽是不動的,而且位于太陽系中心,地球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圍繞太陽做圓周運動,只有月亮環繞地球運行。
【解答】A.“蓋天說”雖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是古人根據對自然現象的觀察等得出的,并非完全沒有科學依據,故A錯誤;
B.“地心說”在當時的歷史時期是一種重要的學說,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天文學等學科的發展,有一定的科學價值,故B錯誤;
C.人們對宇宙的認識確實經歷了從認為天圓地方,到地心說,再到日心說等不同的階段,故C正確;
D.目前人類還沒有探索到宇宙的邊界,對宇宙的認識還有很多未知之處,遠非近乎完美,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17.【答案】D
【知識點】長度的測量;誤差分析
【解析】【分析】A、采用更精密的測量工具可以減小誤差,但不能避免誤差;
B、測量結果最后一位數字為估計值,其它為準確值;
C、倒數第二位數字對應的單位為刻度尺的分度值;
D、找出測量結果中錯誤的數據剔除,求平均值得出該書寬度。
【解答】A、若采用更精密的測量工具可以減小誤差,但不能避免,故A錯誤;
B、測量結果最后一位數字為估計值,其它為準確值,數據“12.36cm”中的只有“6”是估讀的,故B錯誤;
C、倒數第二位數字對應的單位為刻度尺的分度值,12.36cm中“3”對應的單位為mm,故小科同學測量時所選用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故C錯誤;
D、12.34cm、12.36cm、12.34cm、12.46cm四個測量結果,12.46準確值與其它三個不同,是錯誤的,要剔除,通過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得出該書寬度是,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18.【答案】A
【知識點】體積的測量
【解析】【分析】根據量筒的讀數與實際值的關系來判斷該學生實際倒出液體的體積大小。
【解答】初次視線與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讀數為30mL是正確的量液方法,倒出部分液體后,向下俯視凹液面的最低處,讀數為10mL,俯視讀數偏大,但量取的液體實際體積正好偏小,即剩余體積小于10mL,所以該學生實際倒出液體的體積是肯定大于20mL。
故答案為:A。
19.【答案】D
【知識點】溫度及溫度的測量
【解析】【分析】體溫計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非常細的縮口,它可以使體溫計玻璃泡上方的水銀不能很快的流回玻璃泡中,所以體溫計可以離開人體讀數,同時體溫計在使用前要用力甩一下,將水銀甩回玻璃泡中。
【解答】體溫計的液柱只能自動上升,不能自動下降。如果待測人的溫度高于溫度計原來的示數38.3℃,體溫計中液面就會上升,如果要待測人的體溫等于或低于溫度計原來的示數38.3℃,溫度計示數顯示38.3℃,所以用讀數為38.3℃的體溫計依次測量第一次為38.3℃,第一次的體溫低于或等于38.3℃,第二次為39.2℃,測完第二次后未甩示數為39.2℃,若第三次的體溫低于或等于39.2℃,體溫計的示數都為39.2℃,故第二次肯定正確,第一次和第三次也可能正確,故ABC錯誤,D正確。
故答案為:D。
20.【答案】B
【知識點】利用檢索表來辨認生物
【解析】【分析】圖中的葉片特點為:葉互生,葉橢圓,邊緣有齒。
【解答】A、桂花葉片的特征為:葉對生,葉橢圓,葉邊緣有齒,故A不符合題意;
B、茶花葉片的特征為:葉互生,葉橢圓,邊緣有齒,故B符合題意;
C、蘇鐵葉片的特征為:葉從莖頂部生出,羽狀復葉,大型,故C不符合題意;
D、桂花葉片的特征為:葉對生,葉橢圓,邊緣有齒,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21.【答案】C
【知識點】生物的分類方法和分類單位
【解析】【分析】(1)苔蘚植物大多生活在潮濕的陸地環境.有莖和葉,但是莖中沒有導管,葉中沒有葉脈,即沒有輸導組織,根是假根,吸水能力、保水能力較差。
(2)蕨類植物有了根、莖、葉的分化,體內有輸導組織,一般比較高大,蕨類植物用孢子繁殖,屬于孢子植物。
(3)種子植物中分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它們都有根、莖、葉、種子等器官。
【解答】中華水韭,根莖肉質,塊狀,葉多汁,草質,線形,用孢子來繁殖后代。由此可見:中華水韭有了根、莖、葉的分化,用孢子來繁殖后代,具有蕨類植物的主要特征,可見C正確。
故選C。
22.【答案】D
【知識點】常見的脊椎動物
【解析】【分析】兩棲動物是指: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濕的陸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膚呼吸.如青蛙、蟾蜍等。
【解答】 麗水異角蟾,幼體生活在水中,成體以陸棲為主,在水中產卵,屬于兩棲動物。
故答案為:D。
23.【答案】C
【知識點】太陽系的組成;行星及其衛星
【解析】【分析】太陽系是一個以太陽為中心,受太陽引力約束在一起的天體系統,包括太陽、行星及其衛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行星際物質。
【解答】小行星帶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根據表格內容可知,火星到太陽的距離是1.52天文單位,木星到太陽的距離是5.21天文單位,選項中在此范圍的是2.80天文單位。
故答案為:C。
24.【答案】A
【知識點】太陽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分析】根據恒星的構成和恒星形成和演化過程來判斷。
【解答】天文學家們對每一顆恒星的大氣化學成分進行精確地測量;要想被確認為太陽的“兄弟”,這顆恒星在大約46億年之前的位置必須與太陽當時的位置相切合,與此同時這顆恒星的年齡也必須是與太陽相同的,另外它的化學成分豐度,如鐵、硅、氧和其他重元素的豐度應當是相接近的,但恒星HD 162826質量比太陽大15%左右;因此被確定為太陽的孿生“兄弟”的編號為“HD 162826”的恒星具有BCD三個特點,故BCD不符合題意,而A不能用以確認它們是講孿生兄弟,故A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25.【答案】D
【知識點】生物的分類方法和分類單位;常見的脊椎動物
【解析】【分析】在對生物進行分類時,親緣關系越近,它們的相似點越多,親緣關系越遠,它們的相似點越少。
【解答】A.3種動物的行色類似是對環境的適應,而不是遺傳的現象,故A正確;
B.從乙圖可知,與大熊貓親緣關系最近的是亞洲黑熊,而不是中華田園貓,故B錯誤;
C.生物學分類最小的單位是種,不是屬,故C錯誤;
D.中華田園貓身體柔軟,但它屬于脊椎動物,故D錯誤。
故答案為:D。
26.【答案】甲;2.20
【知識點】長度的測量
【解析】【分析】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時,刻度應盡量與被測長度靠近,據此解答。
【解答】在圖中,乙刻度尺的刻度離被測長度較遠,故甲操作正確;
從圖中可知,甲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則被測物體長度為2.20cm。
27.【答案】(1)①細胞壁
(2)③葉綠體
(3)②細胞膜
【知識點】細胞的結構
【解析】【分析】圖中①細胞壁、②細胞膜、③葉綠體、④細胞核、⑤液泡、⑥細胞質。
【解答】(1)細胞壁有保護和支持的功能。楊梅樹沒有骨骼卻高大挺拔,這與細胞結構中的①細胞壁有關。
(2)楊梅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是③葉綠體,它是植物細胞特有的結構之一。
(3)細胞膜有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有些家庭喜歡自制楊梅燒酒,做法是將楊梅浸入白酒中,一段時間后,白酒變成紅色液體,這是因為酒精破壞了楊梅細胞的②細胞膜。
28.【答案】(1)B
(2)脊柱
【知識點】常見的脊椎動物
【解析】【分析】圖中A蝸牛屬于軟體動物、B青蛙屬于兩棲動物、C蝴蝶屬于節肢動物、D牛屬于哺乳動物。
【解答】(1)圖中B青蛙,幼體用鰓呼吸,成體用肺和皮膚呼吸,因此一生中有三個呼吸器官。
(2)圖中A蝸牛、C蝴蝶分為一類,兩者體內均無脊椎骨形成的脊柱;B青蛙和D牛分為另一類,體內均有脊柱。即分類依據是體內是否有脊柱。
29.【答案】(1)屬
(2)甲
【知識點】生物的分類方法和分類單位
【解析】【分析】(1)根據覆盆子和蛇莓分別屬于什么屬進行解答;
(2)從表格中的信息找出哪種植物屬于覆盆子。
【解答】(1)覆盆子屬于薔薇目薔薇科懸鉤子屬植物,而蛇莓屬于薔薇目薔薇科蛇莓屬植物;由此可見,它們屬于同目同科不同屬的植物;
(2)從表格中的信息可知:甲是覆盆子。
30.【答案】(1)太陽系
(2)河外星系
【知識點】銀河系和宇宙
【解析】【分析】地球所處的天體系統按從大到小的層次,依次為可觀測 宇宙、銀河系、太陽系和地月系。
【解答】(1)可觀測宇宙是目前人類所知道的最大的天體系統,包括銀河系和河外星系。地球所處的天體系統按從大到小的層次,依次為可觀測 宇宙、銀河系、太陽系和地月系。讀圖可知,③是太陽系。
(2)我們目前觀測到的宇宙,除②外的部分是河外星系。
31.【答案】(1)12
(2)55
【知識點】溫度及溫度的測量
【解析】【分析】(1)先計算出水銀柱1cm表示的溫度,進一步計算出實際溫度為30℃水銀柱的長度;
(2)設溫度為x℃時,溫度計的示數等于實際溫度,然后進行列式計算即可。
【解答】(1)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此時水銀柱長6cm,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為100℃,水銀柱長度為26cm,則1cm表示的溫度為:,則實際溫度為30℃時,水銀柱長度為:;
(2)設溫度為x℃時,溫度計的示數等于實際溫度,
解得:x=55。
32.【答案】(1)B
(2)A
【知識點】工程方案設計
【解析】【分析】工程設計的基本步驟:明確問題,明確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前期研究,通過各種渠道,尋找相關的信息,了解問題的來龍去脈,并制作成文本或圖表;設計方案,針對要解決的問題,提出盡可能多的解決方案;方案篩選,分析每一個方案的優點和缺點,篩選出最佳方案;設計制作,根據篩選出的最佳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測試改進,對設計制作出的模型或原型進行測試,根據測試結果,反思并改進模型或原型;展示交流,對最終的設計方案進行展示交流。
【解答】(1)解題步驟:首先要明確月球車在月球環境中可能遇到的問題(⑤),只有先清楚可能面臨的狀況,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展后續工作;
接著在限制的條件下進行設計(①),根據所明確的問題和條件來規劃月球車的方案;
然后制作一個月球車模型(②),將設計方案初步實體化。之后測試這個模型,評估并改進(④),通過測試發現模型存在的不足并加以完善;
最后建設實體月球車(③),在模型不斷改進成熟的基礎上,建造真正的月球車;
因此正確的順序是⑤①②④③;
故答案為:B;
(2)A、合理。當月球車在進行爬坡實驗輸入指令后出現故障時,首先應該核對指令和各方面數據,尋找故障原因,通過核對指令和各方面數據來尋找故障原因,能夠更有針對性、更高效地解決問題,同時也有助于積累經驗,為后續的改進和優化提供依據;
B、不合理。直接拆開月球車檢查每一個零件是否出現故障,不僅費時費力,還可能在拆解過程中造成新的問題或損壞零件;
C、不合理。放棄該月球車,重新制作新模型則是一種資源的極大浪費,并且不能從這次故障中吸取經驗教訓;
故答案為:A。
33.【答案】(1)粗準焦螺旋
(2)②③
(3)右下方
【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
【解析】【分析】圖甲示顯微鏡的鏡頭;①②無螺紋,為目鏡;③④有螺紋,為物鏡;鏡身上的數字代表其放大倍數;
圖乙示顯微鏡的結構:a目鏡;b物鏡;c反光鏡;d粗準焦螺旋;e細準焦螺旋。
【解答】(1)觀圖可知,圖乙中d是粗準焦螺旋;
(2)顯微鏡放大倍數最大時,視野中觀察到的細胞數目最少,因此要使觀察到的細胞數目最少,需要選擇放大倍數最大的目鏡②和物鏡③;
(3)用顯微鏡觀察,標本移動的方向正好與物像移動的方向相反,丙圖中視野①中的物像偏右下方,向右下方移動玻片,物像會向左上方移動到視野的中央成為視野④。
34.【答案】(1)熱脹冷縮
(2)>
(3)換用更細的玻璃管或換用容積更大的燒瓶
【知識點】溫度及溫度的測量
【解析】【分析】(1)本題的溫度計是利用氣體的熱脹冷縮原理;
(2)瓶內氣體受熱以后,體積膨脹,瓶內氣體會推動彎管中間的液柱由B處向A處移動,從而判斷AB溫度的高低;
(3)為提高精確程度將玻璃泡做大些,玻璃管做細些。
【解答】(1)這是個氣體溫度計,所以是根據氣體的熱脹冷縮來測量溫度的;
(2)溫度升高時,瓶內氣體就要膨脹,所以會把液柱向左推,故A處的溫度大于B處的溫度;
(3)實際使用中發現該溫度計玻璃管中液柱變化不明顯,導致示數不準確。對此可以換用更細的玻璃管,換用容積更大的燒瓶。
35.【答案】(1)右;大
(2)順時針
(3)A
【知識點】光的直線傳播及應用
【解析】【分析】(1)眼睛應該在光屏一側觀察;
根據光的直線傳播原理,可判斷像的變化情況;
(2)根據小孔成像的特點及成因進行分析;
(3)若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將小孔用黑色硬紙板遮擋起一半,則透過的光線會減少,亮度變暗,但大小不變。
【解答】(1)眼睛應該在光屏一側觀察,故眼睛應該在屏的右側觀察;
根據光的直線傳播原理,蠟燭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離小孔越遠,像就越大;
(2)因為光線沿直線傳播,蠟燭順時針旋轉時,蠟燭各點成的像也順時針旋轉,塑料薄膜上成的像順時針旋轉;
(3)若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將小孔用黑色硬紙板遮擋起一半,則透過的光線會減少,亮度變暗,但大小不變,故A正確,BC錯誤,故選A。
36.【答案】(1)A
(2)
(3)A;B;C
【知識點】長度的測量;特殊測量方法
【解析】【分析】(1)在測量中,遇到比較小的物理量無法直接測量的話,就要積少成多法。
(2)用圓環的直徑D2減去鉛筆的直徑D1除去2n就是墻紙的厚度;
(3)在測量過程中,由于測量的人或工具的原因,導致測量值與物體的真實值之間存在差異,叫誤差。
【解答】(1)正確測量一張墻紙的方法:找一支圓鉛筆,把紙緊密地環繞在圓柱形鉛筆上,數出圈數為n圈,用刻度尺測出鉛筆的直徑為D1,用刻度尺測出圓環的直徑為D2,所以沒有必要的步驟為A;
(2)用圓環的直徑D2減去鉛筆的直徑D1除去2n就是墻紙的厚度,
所以墻紙的厚度的表達式:;
(3)在測量原理和方法一樣的情況下,誤差是由于測量者的人為客觀原因及測量工具本身的準確程度引起的,例如:
A.人在繞紙的時候,可能用力的大小不同,造成松緊程度不同,會產生誤差,故A符合題意;
B.刻度尺的刻度不均勻,會導致誤差的產生,故B符合題意;
C、墻紙自身可能粗細不夠均勻,會導致誤差的產生,故C符合題意;
D.讀數時由于粗心,小數點記錯位置,屬于測量錯誤,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BC。
37.【答案】(1)A
(2)A;C
(3)ACB
【知識點】細胞的發現和細胞學說
【解析】【分析】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解答】(1)不屬于“細胞學說”主要內容的是A選項,細胞學說并沒有包括所有生物,如病毒就不是由細胞構成的。
故選C;
(2)A.科學的發展離不開技術的支持,例如顯微鏡技術的發展就促進了細胞學的進步,故A正確;
B.胡克雖然將細胞壁誤認為是細胞,但他的發現為后來的細胞學研究奠定了基礎,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故B錯誤;
C.細胞學說的形成是基于相關科學家的研究,并通過觀察和分析得出的結論,故C正確;
D.任何科學理論都需要不斷發展和完善,細胞學說也不例外,故D錯誤;
故選AC;
(3)顯微鏡技術的發展先后順序為A、C、B,即首先是光學顯微鏡,然后是電子顯微鏡,最后是激光掃描顯微鏡。
38.【答案】(1)船上的乘客;地面(或橋等)
(2)他通過主橋所用時間:
(3)隊伍通過整座橋的時間:
【知識點】機械運動的分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被研究的物體與所選的標準即參照物之間的相對位置是否發生了改變,如果發生改變,則物體是運動的;如果未發生變化,則物體是靜止的;
(2)根據的變形公式計算即可;
(3)隊伍的排頭進入橋開始計時,隊伍的排尾下橋結束,因此整個隊伍所走路程為橋和隊伍的總長,然后運用時間公式計算即可。
【解答】(1)橋下一輪船正在勻速通過,以船上的乘客為參照物,輪船的位置不發生變化,是靜止的;以地面或橋為參照物,輪船的位置不斷發生變化,輪船運動的;
(2)將他通過主橋時所走的路程和所用的時間代入計算出他通過主橋所用的時間;
(3)隊伍通過整座橋時,所走路程等于隊伍長度加橋長,再根據計算隊伍通過整橋所需要的時間。
1 / 1浙江省寧波市慈溪市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測試 初一科學學科試卷
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請選出每小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錯選均不給分)
1.(2025七上·慈溪期末)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 (  )
A.葉綠體 B.細胞質 C.細胞核 D.細胞
【答案】D
【知識點】細胞是生物體結構與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解析】【分析】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葉綠體等。
【解答】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故答案為:D。
2.(2025七上·慈溪期末)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到處都是不毛之地,而云南的西雙版納卻植物繁茂,影響兩地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
A.陽光 B.空氣 C.溫度 D.水分
【答案】D
【知識點】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解析】【分析】環境中影響生物生活的各種因素叫生態因素,分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溫度、水、空氣、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環境中影響某種生物個體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種和不同種的生物個體。
【解答】沙漠干旱缺水,而水是生物體的主要組成分,水分影響生物的生長和發育,并決定陸生生物的分布。新疆的塔克拉干沙漠上到處都是不毛之地,只有靠近水源的地方出現綠洲,而云南的西雙版納卻植物繁茂,因此影響這些植物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水分。
故答案為:D。
3.(2025七上·慈溪期末)下列實驗操作符合規范的是 (  )
A. B.
C. D.
【答案】B
【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
【解析】【分析】A、根據量筒量取液體時讀數的方法進行解答;
B、根據向試管中滴加液體的操作進行解答;
C、根據溫度計使用的方法進行解答;
D、根據加熱試管中的液體的操作方法進行解答。
【解答】A、使用量筒量取液體,讀數時,視線與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不能仰視或俯視,故A錯誤;
B、向試管中滴加液體時,滴管豎直置于試管口的正上方,不能將滴加伸入試管內部,故B正確;
C、用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時,將溫度計的玻璃泡浸入液體中,玻璃泡不能觸碰容器壁和容器底,故C錯誤;
D、加熱試管中的液體時,試管與水平面夾角約45°,試管夾夾在試管的中上部,用酒精燈外焰加熱,液體不超過試管容積的1/3,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4.(2025七上·慈溪期末)下列估測值與實際最相符的是 (  )
A.人覺得舒適的環境溫度為37℃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為1.1m/s
C.中學生的身高約為162mm D.一只雞蛋的體積約為
【答案】B
【知識點】估測
【解析】【分析】首先對題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個初步的了解,對于選項中的單位,可根據需要進行相應的換算或轉換,排除與生活實際相差較遠的選項,找出符合生活實際的答案。對物體長度、質量、溫度等進行估測,是初中物理的一項基本要求,平時結合所學知識對身邊的如:人高、教室高、一步長、步行速度、體溫、氣溫等等,多觀察多思考,必要時做出正確判斷。
【解答】A、人體正常體溫在37℃左右,感覺舒適的溫度在23℃左右,故A不符合實際;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m/s左右,故B符合實際;
C、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學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2cm=1620mm左右,故C不符合實際;
D、1只雞蛋的體積約為50g,其體積約為50cm3,故D不符合實際。
故答案為:B。
5.(2025七上·慈溪期末)壹元硬幣的外觀有銀白色的金屬光澤,一些同學認為它可能是鐵制成的,在探究過程中,有同學提出: “我們可以先拿磁鐵來吸一下。”“拿磁鐵來吸一下”這一過程,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  )
A.提出問題 B.建立猜想 C.搜集證據 D.交流評價
【答案】C
【知識點】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
【解析】【分析】根據科學探究的主要環節有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或設計方案)→進行實驗→收集證據→解釋與結論→反思與評價→拓展與遷移,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根據題意,“拿磁鐵來吸一下”這一過程,是一個具體的實驗操作的過程,屬于搜集證據的環節。
故答案為:C。
6.(2025七上·慈溪期末)下列不能作為“水滴魚屬于生物”的依據的是 (  )
A.雌性水滴魚能產卵 B.可自主生長
C.能對刺激做出反應 D.能從海底浮起
【答案】D
【知識點】識別生物與非生物
【解析】【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②生物能進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④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⑤生物能生長和繁殖;⑥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⑦生物有遺傳和變異對的特性。
【解答】A、雌性水滴魚能夠產卵說明它能夠繁殖,能夠做為水滴魚屬于生物的依據,故A不符合題意;
B、可自主生長屬于生物的特征,能夠做為水滴魚屬于生物的依據,故B不符合題意;
C、能夠對刺激做出反應能夠做為水滴魚屬于生物的依據,故C不符合題意;
D、能從海底浮起不能做為水滴魚屬于生物的依據,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7.(2025七上·慈溪期末)5000年前我國就種植水稻,現在仍然以水稻為主要糧食作物,而且不斷培育了一些新的品種,這一事實說明水稻具有生物的什么特征 (  )
A.生長和發育 B.繁殖
C.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 D.遺傳和變異
【答案】D
【知識點】生物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遺傳和變異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現象。
【解答】5000年前我國就種植水稻,現在仍然以水稻為主要糧食作物,說明了生物具有遺傳現象;現在我們不斷培育了一些新的品種,說明水稻具有變異現象。
故答案為:D。
8.(2025七上·慈溪期末)三球運動演示模型制作評價表的作用不包含下列選項中的(  )
A.幫助我們明確模型的制作工藝
B.指導我們選擇合適的工具
C.幫助我們明確模型設計的限制條件
D.幫助我們理解模型的科學原理
【答案】D
【知識點】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模型與符號
【解析】【分析】模型制作評價表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設計,以全面評估模型制作的各個方面。
【解答】A、制作評價表通常會涉及對模型制作工藝的要求和評價標準,比如模型的拼接工藝是否精細、材料的處理工藝是否得當等。通過評價表可以讓制作者清楚了解到模型制作工藝方面需要達到的水平,所以它能幫助我們明確模型的制作工藝,故A不符合題意;
B、制作評價表可能會提及制作模型所需的工具相關內容。例如,如果模型需要切割材料,評價表可能會要求使用合適的切割工具以保證切割精度,這就可以指導我們選擇合適的工具,故B不符合題意;
C、模型設計往往存在一些限制條件,如材料的可獲取性、成本限制、制作時間限制等。評價表可以明確這些限制條件,比如規定模型制作成本不能超過一定金額,或者必須在特定時間內完成等,幫助制作者在設計模型時考慮這些因素,故C不符合題意;
D、模型的科學原理主要是通過對模型所代表的科學現象、規律的學習和理解來掌握的,而制作評價表主要側重于對模型制作過程、工藝、符合要求程度等方面的評價,并不直接幫助我們理解模型背后的科學原理,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9.(2025七上·慈溪期末)如圖是小科制作洋蔥鱗片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部分操作,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
A.⑤→③→②→①→④ B.⑤→③→②→④→①
C.③→⑤→②→①→④ D.③→⑤→②→④→①
【答案】B
【知識點】觀察細胞
【解析】【分析】圖中①染和吸、②展、③撕、④蓋、⑤滴。
【解答】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臨時裝片的實驗步驟簡要的概括為:擦、⑤滴、③撕、展②、④蓋、①染、吸。故正確的操作順序是⑤→③→②→④→①。
故答案為:B。
10.(2025七上·慈溪期末)“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兩句詩中所描述的“綠”,分別是自然界中的哪些植物類群 (  )
A.藻類植物和蕨類植物 B.藻類植物和苔蘚植物
C.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 D.蕨類植物和苔蘚植物
【答案】B
【知識點】孢子植物
【解析】【分析】植物根據生殖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孢子植物和種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來繁殖后代,包括藻類植物、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種子植物用種子來繁殖后代,種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種子裸露著,其外沒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實。
【解答】藻類植物大多數生活在水中結構簡單,大多是單細胞個體,即使是多細胞個體也沒有根莖葉的分化,屬于低等植物,藻類植物的細胞內有葉綠素,因而植物體呈現綠色,春天氣溫升高藻類植物大量繁殖將湖水染綠。所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描寫的生物屬于藻類植物。苔蘚植物無根,起固著作用的是假根,有莖、葉的分化,體內無輸導組織,植株矮小,受精過程離不開水,適于生活在陰濕處,可見“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中描寫的應該是低矮的苔蘚植物。
故答案為:B。
11.(2025七上·慈溪期末)水螅、蚯蚓、章魚、血吸蟲分別屬于(  )
A.軟體動物、線蟲動物、魚類、扁形動物
B.刺胞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線蟲動物
C.軟體動物、環節動物、魚類、扁形動物
D.刺胞動物、線蟲動物、軟體動物、線蟲動物
【答案】B
【知識點】常見的無脊椎動物
【解析】【分析】(1)刺胞動物是一類結構簡單的多細胞動物,身體輻射對稱,體壁僅由內、外兩層細胞構成,消化腔有口無肛門;
(2)軟體動物身體柔軟、不分節,分為頭、足和內臟團,外套膜分泌貝殼。還有它們的行動緩慢,因為硬殼的影響;
(3)環節動物身體呈圓筒型,有許多彼此相似的體節組成,靠剛毛或疣足輔助運動;
(4)線蟲動物身體細長,呈圓柱形,體表有角質層,有口有肛門。
【解答】水螅屬于刺胞動物,蚯蚓屬于環節動物,章魚屬于軟體動物,血吸蟲屬于線蟲動物。
故答案為:B。
12.(2025七上·慈溪期末)下列不屬于節肢動物主要特征的是 (  )
A.身體由很多體節構成 B.有兩對翅,三對足
C.附肢也分節 D.體表有外骨骼
【答案】B
【知識點】常見的無脊椎動物
【解析】【分析】節肢動物的主要特征是:身體分部,足和觸角均分節,體表有外骨骼。
【解答】節肢動物的主要特征是:身體分部(身體由很多體節構成),足和觸角均分節,體表有外骨骼。所以ACD都是節肢動物的特征。有兩對翅,三對足是昆蟲的主要特征,不是所有節肢動物具有的,不屬于節肢動物的特征。B正確。
故答案為:B。
13.(2025七上·慈溪期末)購房者都要在購房前考慮房子的光照情況,并且到實地進行觀察,你認為在哪一天的正午去觀察較為適宜 (  )
A.夏至日 B.冬至日 C.秋分日 D.春分日
【答案】B
【知識點】陽歷和地球公轉的關系
【解析】【分析】太陽光線的直射點有規律的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各地正午太陽高度也隨之發生有規律的變化。太陽高度是指太陽光線與水平面的夾角,太陽光線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陽高度最大,太陽輻射最強。
【解答】購房者都要在購房前考慮房子的光照情況,并且到實地進行觀察,在冬至日這一天的正午去觀察較為適宜,此時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太陽高度最小。
故答案為:B。
14.(2025七上·慈溪期末)北京時間2024年5月3日10時22分,太陽爆發了一個強耀斑。耀斑對我國上空電離層產生了影響。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及時發布預報預警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常見的太陽活動主要有黑子、耀斑和日珥
B.太陽耀斑主要發生在太陽的光球層
C.大陽大氣層由內向外分別是色球層、光球層和日冕層
D.太陽耀斑對居民生活幾乎沒有影響
【答案】A
【知識點】太陽的結構與概況
【解析】【分析】太陽大氣層從內向外分為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太陽活動主要有黑子、耀斑、太陽風,其中黑子分布在光球層,耀斑分布在色球層,太陽風分布在日冕層。黑子的大小和多少是太陽活動的主要標志,耀斑是太陽活動最激烈的顯示,太陽活動的平均周期約是11年。當太陽活動劇烈時,其發射的電磁波進入地球大氣層,會引起電離層擾動,使地球上的無線電短波通信受到影響,甚至出現短暫的中斷。太陽大氣拋出的高能帶電粒子會擾亂地球磁場,是地球磁場突然出現“磁暴”現象,導致羅盤指針劇烈顫動,不能正確指示方向。如果太陽大氣拋出的高能帶電粒子高速沖入兩極地區的高空大氣,并與那里的稀薄大氣相互碰撞,還會出現美麗的極光;許多自然災害的發生也與太陽活動存在著一定的相關性。
【解答】A、根據課本內容可知,常見的太陽活動主要有黑子、耀斑和日珥,故A正確;
B、太陽耀斑主要發生在太陽的色球層,故B錯誤;
C、太陽大氣層由內向外分別是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故C錯誤;
D、太陽耀斑影響無線電短波通信,影響磁場,對居民生活有影響,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15.(2025七上·慈溪期末)如圖為太陽系部分天體的運行模式圖,地球上每天的晝夜交替主要與圖中的哪一運動有關 (  )
A.A 運動 B.B運動 C.C運動 D.D運動
【答案】B
【知識點】地球自轉;地球公轉
【解析】【分析】地球圍繞地軸進行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自轉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是晝夜交替、日月星辰東升西落和時間差異。地球自轉的同時還圍繞太陽進行公轉,公轉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東,公轉產生的現象有季節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五帶的產生、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等。
【解答】地球上每天的晝夜交替是地球自轉運動造成的。讀圖可得,B所示的是地球自轉運動。
故答案為:B。
16.(2025七上·慈溪期末)下列對人們認識宇宙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蓋天說”的觀點是受神話影響提出的,沒有科學依據
B.“地心說”的提出阻礙了科學進步,沒有科學價值
C.人們對宇宙的認識經歷了“天圓地方”、 “地心說”、 “日心說”等階段
D.人們已探索到宇宙的邊界,對宇宙的認識近乎完美
【答案】C
【知識點】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解析】【分析】】1、早期的蓋天說是認為天圓地方的,認為“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穹隆狀的天覆蓋在呈正方形的平直大地上,但圓蓋形的天與正方形的大地邊緣無法吻合。
2、地心說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他天體都圍繞著地球旋轉。
3、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是指:地球是球形的。證明:如果在船桅頂放一個光源,當船駛離海岸時,岸上的人們會看見亮光逐漸降低,直至消失。地球在運動,并且24小時自轉一周。證明:因為天空比大地大的太多,如果無限大的天穹在旋轉而地球不動,是不可想象的。太陽是不動的,而且位于太陽系中心,地球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圍繞太陽做圓周運動,只有月亮環繞地球運行。
【解答】A.“蓋天說”雖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是古人根據對自然現象的觀察等得出的,并非完全沒有科學依據,故A錯誤;
B.“地心說”在當時的歷史時期是一種重要的學說,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天文學等學科的發展,有一定的科學價值,故B錯誤;
C.人們對宇宙的認識確實經歷了從認為天圓地方,到地心說,再到日心說等不同的階段,故C正確;
D.目前人類還沒有探索到宇宙的邊界,對宇宙的認識還有很多未知之處,遠非近乎完美,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17.(2025七上·慈溪期末)小科同學使用刻度尺測量一本書的寬度,四次測量記錄的結果分別為:12.34cm、12.36cm、12.34cm、12.46cm。下列對測量結果分析正確的是 (  )
A.若采用更精密的測量工具可以準確測出實際長度
B.數據“12.36cm”中的“3”和“6”都是估讀的
C.小科同學測量時所選用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1mm
D.通過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得出該書寬度是12.35cm
【答案】D
【知識點】長度的測量;誤差分析
【解析】【分析】A、采用更精密的測量工具可以減小誤差,但不能避免誤差;
B、測量結果最后一位數字為估計值,其它為準確值;
C、倒數第二位數字對應的單位為刻度尺的分度值;
D、找出測量結果中錯誤的數據剔除,求平均值得出該書寬度。
【解答】A、若采用更精密的測量工具可以減小誤差,但不能避免,故A錯誤;
B、測量結果最后一位數字為估計值,其它為準確值,數據“12.36cm”中的只有“6”是估讀的,故B錯誤;
C、倒數第二位數字對應的單位為刻度尺的分度值,12.36cm中“3”對應的單位為mm,故小科同學測量時所選用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故C錯誤;
D、12.34cm、12.36cm、12.34cm、12.46cm四個測量結果,12.46準確值與其它三個不同,是錯誤的,要剔除,通過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得出該書寬度是,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18.(2025七上·慈溪期末)小科用量筒量取液體,將量筒平放且面對刻度線。初次視線與量筒內液體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讀數為30mL,倒出部分液體后,向下俯視凹液面的最低處,讀數為10mL,則小科實際倒出液體的體積是 (  )
A.大于20mL B.小于20mL
C.等于20mL D.大于或小于20mL
【答案】A
【知識點】體積的測量
【解析】【分析】根據量筒的讀數與實際值的關系來判斷該學生實際倒出液體的體積大小。
【解答】初次視線與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讀數為30mL是正確的量液方法,倒出部分液體后,向下俯視凹液面的最低處,讀數為10mL,俯視讀數偏大,但量取的液體實際體積正好偏小,即剩余體積小于10mL,所以該學生實際倒出液體的體積是肯定大于20mL。
故答案為:A。
19.(2025七上·慈溪期末)有一支使用過的體溫計,水銀面指在38.3℃,小科同學在未甩的情況下,分別測量患病同學的體溫,測得的結果第一次為38.3℃,第二次為39.2℃,第三次為39.2℃,則(  )
A.只有第一、二次正確
B.第二次肯定正確,第一、三次一定錯誤
C.只有第一、三次正確
D.第二次肯定正確,第一、三次也可能正確
【答案】D
【知識點】溫度及溫度的測量
【解析】【分析】體溫計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非常細的縮口,它可以使體溫計玻璃泡上方的水銀不能很快的流回玻璃泡中,所以體溫計可以離開人體讀數,同時體溫計在使用前要用力甩一下,將水銀甩回玻璃泡中。
【解答】體溫計的液柱只能自動上升,不能自動下降。如果待測人的溫度高于溫度計原來的示數38.3℃,體溫計中液面就會上升,如果要待測人的體溫等于或低于溫度計原來的示數38.3℃,溫度計示數顯示38.3℃,所以用讀數為38.3℃的體溫計依次測量第一次為38.3℃,第一次的體溫低于或等于38.3℃,第二次為39.2℃,測完第二次后未甩示數為39.2℃,若第三次的體溫低于或等于39.2℃,體溫計的示數都為39.2℃,故第二次肯定正確,第一次和第三次也可能正確,故ABC錯誤,D正確。
故答案為:D。
20.(2025七上·慈溪期末)校園里植物種類繁多,分布廣泛,同學們根據校園中幾種常見植物的葉片的特征編成如右檢索表。根據檢索表,可推知圖甲所代表的植物是(  )
A.桂花 B.茶花 C.蘇鐵 D.女貞
【答案】B
【知識點】利用檢索表來辨認生物
【解析】【分析】圖中的葉片特點為:葉互生,葉橢圓,邊緣有齒。
【解答】A、桂花葉片的特征為:葉對生,葉橢圓,葉邊緣有齒,故A不符合題意;
B、茶花葉片的特征為:葉互生,葉橢圓,邊緣有齒,故B符合題意;
C、蘇鐵葉片的特征為:葉從莖頂部生出,羽狀復葉,大型,故C不符合題意;
D、桂花葉片的特征為:葉對生,葉橢圓,邊緣有齒,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21.(2025七上·慈溪期末)最近,在浙江杭州、湖州等地發現了號稱植物界“大熊貓”的中華水韭,其株高15-30厘米,根莖肉質、塊狀,葉多汁、鮮綠色、線形,孢子囊橢圓形。在植物分類上中華水韭屬于(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類植物 D.藻類植物
【答案】C
【知識點】生物的分類方法和分類單位
【解析】【分析】(1)苔蘚植物大多生活在潮濕的陸地環境.有莖和葉,但是莖中沒有導管,葉中沒有葉脈,即沒有輸導組織,根是假根,吸水能力、保水能力較差。
(2)蕨類植物有了根、莖、葉的分化,體內有輸導組織,一般比較高大,蕨類植物用孢子繁殖,屬于孢子植物。
(3)種子植物中分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它們都有根、莖、葉、種子等器官。
【解答】中華水韭,根莖肉質,塊狀,葉多汁,草質,線形,用孢子來繁殖后代。由此可見:中華水韭有了根、莖、葉的分化,用孢子來繁殖后代,具有蕨類植物的主要特征,可見C正確。
故選C。
22.(2025七上·慈溪期末)在“第二次全國陸生野生動物調查”中,麗水市南部山區發現了一新物種,被命名為麗水異角蟾,其幼體生活在水中,成體以陸棲為主,在水中產卵。據此推測,該物種屬于 (  )
A.魚類 B.哺乳類 C.爬行類 D.兩棲類
【答案】D
【知識點】常見的脊椎動物
【解析】【分析】兩棲動物是指: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濕的陸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膚呼吸.如青蛙、蟾蜍等。
【解答】 麗水異角蟾,幼體生活在水中,成體以陸棲為主,在水中產卵,屬于兩棲動物。
故答案為:D。
23.(2025七上·慈溪期末)天文單位是天文學中計量天體之間距離的一種單位,其數值取地球和太陽之間的平均距離。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到太陽的距離如下表所示,據此推測小行星帶到太陽的距離可能是 (  )
行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距離/天文單位 0.39 0.72 1.00 1.52 5.20 9.54 19.18 30.11
A.0.80天文單位 B.1.20天文單位
C.2.80天文單位 D.7.20天文單位
【答案】C
【知識點】太陽系的組成;行星及其衛星
【解析】【分析】太陽系是一個以太陽為中心,受太陽引力約束在一起的天體系統,包括太陽、行星及其衛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行星際物質。
【解答】小行星帶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根據表格內容可知,火星到太陽的距離是1.52天文單位,木星到太陽的距離是5.21天文單位,選項中在此范圍的是2.80天文單位。
故答案為:C。
24.(2025七上·慈溪期末)天文學家認為,恒星在誕生之初會像人類的同卵多胞胎一樣有著一個或多個孿生“兄弟”。據報道,一顆編號為“HD162826”的恒星被確定為太陽的孿生“兄弟”。以下不能用以確認“HD162826”為太陽孿生“兄弟”身份的是 (  )
A.年齡和太陽相同 B.質量和太陽相近
C.內部化學成分和太陽相似 D.形成位置和太陽相吻合
【答案】A
【知識點】太陽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分析】根據恒星的構成和恒星形成和演化過程來判斷。
【解答】天文學家們對每一顆恒星的大氣化學成分進行精確地測量;要想被確認為太陽的“兄弟”,這顆恒星在大約46億年之前的位置必須與太陽當時的位置相切合,與此同時這顆恒星的年齡也必須是與太陽相同的,另外它的化學成分豐度,如鐵、硅、氧和其他重元素的豐度應當是相接近的,但恒星HD 162826質量比太陽大15%左右;因此被確定為太陽的孿生“兄弟”的編號為“HD 162826”的恒星具有BCD三個特點,故BCD不符合題意,而A不能用以確認它們是講孿生兄弟,故A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25.(2025七上·慈溪期末)如圖所示,甲圖種1是我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亞洲黑熊,種2是我國“國寶”大熊貓,種3是黑白花紋的中華田園貓。它們的毛色均是黑白相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圖中3種動物的毛色類似(都是黑白相間),但這不屬于遺傳現象
B.由圖乙可知,與大熊貓親緣關系最近的是中華田園貓
C.由圖乙可知, “屬”是生物學分類的最小單位
D.中華田園貓身體柔軟,因為它是無脊椎動物
【答案】D
【知識點】生物的分類方法和分類單位;常見的脊椎動物
【解析】【分析】在對生物進行分類時,親緣關系越近,它們的相似點越多,親緣關系越遠,它們的相似點越少。
【解答】A.3種動物的行色類似是對環境的適應,而不是遺傳的現象,故A正確;
B.從乙圖可知,與大熊貓親緣關系最近的是亞洲黑熊,而不是中華田園貓,故B錯誤;
C.生物學分類最小的單位是種,不是屬,故C錯誤;
D.中華田園貓身體柔軟,但它屬于脊椎動物,故D錯誤。
故答案為:D。
二、填空題(本題共7小題,每空2分,共30分)
26.(2025七上·慈溪期末)如圖所示,用甲、乙兩把刻度尺測量同一物體的長度,操作正確的是   刻度尺,該物體的長度是   cm。
【答案】甲;2.20
【知識點】長度的測量
【解析】【分析】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時,刻度應盡量與被測長度靠近,據此解答。
【解答】在圖中,乙刻度尺的刻度離被測長度較遠,故甲操作正確;
從圖中可知,甲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則被測物體長度為2.20cm。
27.(2025七上·慈溪期末)楊梅是慈溪特產之一,因其果實酸甜多汁、營養豐富而廣受人們喜愛。
(1)楊梅樹沒有骨骼卻高大挺拔,這與細胞結構中的   (填序號和名稱,下同)有關。
(2)楊梅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是   ,它是植物細胞特有的結構之一。
(3)有些家庭喜歡自制楊梅燒酒,做法是將楊梅浸入白酒中,一段時間后,白酒變成紅色液體,這是因為酒精破壞了楊梅細胞的   。
【答案】(1)①細胞壁
(2)③葉綠體
(3)②細胞膜
【知識點】細胞的結構
【解析】【分析】圖中①細胞壁、②細胞膜、③葉綠體、④細胞核、⑤液泡、⑥細胞質。
【解答】(1)細胞壁有保護和支持的功能。楊梅樹沒有骨骼卻高大挺拔,這與細胞結構中的①細胞壁有關。
(2)楊梅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是③葉綠體,它是植物細胞特有的結構之一。
(3)細胞膜有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有些家庭喜歡自制楊梅燒酒,做法是將楊梅浸入白酒中,一段時間后,白酒變成紅色液體,這是因為酒精破壞了楊梅細胞的②細胞膜。
28.(2025七上·慈溪期末)下列分別是蝸牛、青蛙、蝴蝶、牛4種動物。請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回答。
(1)動物生活環境不同,呼吸器官也有所區別。上述動物中一生會出現3種呼吸器官的是   (填字母代號)。
(2)小科把上述動物中的A、C分為一類,B、D分為另一類,則他的分類依據是體內是否有   。
【答案】(1)B
(2)脊柱
【知識點】常見的脊椎動物
【解析】【分析】圖中A蝸牛屬于軟體動物、B青蛙屬于兩棲動物、C蝴蝶屬于節肢動物、D牛屬于哺乳動物。
【解答】(1)圖中B青蛙,幼體用鰓呼吸,成體用肺和皮膚呼吸,因此一生中有三個呼吸器官。
(2)圖中A蝸牛、C蝴蝶分為一類,兩者體內均無脊椎骨形成的脊柱;B青蛙和D牛分為另一類,體內均有脊柱。即分類依據是體內是否有脊柱。
29.(2025七上·慈溪期末)如圖為覆盆子和蛇莓,其中覆盆子的果實味道酸甜,有多種藥物價值,具有補腎壯陽的作用,而蛇莓因與常見的覆盆子外形相似,很多人因此而誤食。
(1)覆盆子和蛇莓外形相似,它們都是薔薇科的植物。但它們屬于不同的   (填“屬”或“目”),所以還有許多不同。
(2)為幫助大家分辨兩種植物,小科整理歸納了它們的主要區別,如下表所示:
植物名稱 覆盆子 蛇莓
莖 直立,長有倒鉤刺 短,粗壯,有柔毛
葉 長卵形或橢圓形 倒卵形或菱狀長圓形
花 花瓣匙形,被短柔毛或無毛,白色 花瓣倒卵形,黃色
果實 近球形,密被短絨毛 瘦果卵形,光滑或具不明顯突起
據表信息可判斷   (填“甲”或“乙”)植物是覆盆子。
【答案】(1)屬
(2)甲
【知識點】生物的分類方法和分類單位
【解析】【分析】(1)根據覆盆子和蛇莓分別屬于什么屬進行解答;
(2)從表格中的信息找出哪種植物屬于覆盆子。
【解答】(1)覆盆子屬于薔薇目薔薇科懸鉤子屬植物,而蛇莓屬于薔薇目薔薇科蛇莓屬植物;由此可見,它們屬于同目同科不同屬的植物;
(2)從表格中的信息可知:甲是覆盆子。
30.(2025七上·慈溪期末)讀天體系統層次示意圖,回答問題。
(1)寫出標號代表的天體系統的名稱:③   。
(2)我們目前觀測到的宇宙,除②外的部分是   (填天體系統名稱)。
【答案】(1)太陽系
(2)河外星系
【知識點】銀河系和宇宙
【解析】【分析】地球所處的天體系統按從大到小的層次,依次為可觀測 宇宙、銀河系、太陽系和地月系。
【解答】(1)可觀測宇宙是目前人類所知道的最大的天體系統,包括銀河系和河外星系。地球所處的天體系統按從大到小的層次,依次為可觀測 宇宙、銀河系、太陽系和地月系。讀圖可知,③是太陽系。
(2)我們目前觀測到的宇宙,除②外的部分是河外星系。
31.(2025七上·慈溪期末)小科同學在實驗室發現了一支溫度計,刻度清晰均勻但標注的溫度看不清了。他決定給這個溫度計重新標注溫度。在標準大氣壓下,小科用它測量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讀數為-5℃,此時水銀柱長6cm;用它測量沸水的溫度時,讀數為105℃,此時水銀柱長為26cm。
(1) 如果實際氣溫為30℃, 水銀柱長為    cm。
(2)當外界實際溫度為   ℃時,溫度計的示數等于實際溫度。
【答案】(1)12
(2)55
【知識點】溫度及溫度的測量
【解析】【分析】(1)先計算出水銀柱1cm表示的溫度,進一步計算出實際溫度為30℃水銀柱的長度;
(2)設溫度為x℃時,溫度計的示數等于實際溫度,然后進行列式計算即可。
【解答】(1)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此時水銀柱長6cm,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為100℃,水銀柱長度為26cm,則1cm表示的溫度為:,則實際溫度為30℃時,水銀柱長度為:;
(2)設溫度為x℃時,溫度計的示數等于實際溫度,
解得:x=55。
32.(2025七上·慈溪期末)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號探測器返回艙帶著月球車采集的月壤樣本成功返回了地球。
(1)下列是月球車建設的基本步驟,正確的順序是____。 (填選項)
①在限制的條件下進行設計 ②制作一個月球車模型 ③建設實體月球車 ④測試這個模型,評估并改進 ⑤明確月球車在月球環境中可能遇到的問題
A.①②④⑤③ B.⑤①②④③ C.⑤②④①③
(2)月球車在進行某次爬坡實驗時,輸入指令后出現故障,合理的做法是____。 (填選項)
A.核對指令和各方面數據,尋找故障原因
B.拆開月球車,檢查每一個零件是否出現故障
C.放棄該月球車,重新制作新模型
【答案】(1)B
(2)A
【知識點】工程方案設計
【解析】【分析】工程設計的基本步驟:明確問題,明確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前期研究,通過各種渠道,尋找相關的信息,了解問題的來龍去脈,并制作成文本或圖表;設計方案,針對要解決的問題,提出盡可能多的解決方案;方案篩選,分析每一個方案的優點和缺點,篩選出最佳方案;設計制作,根據篩選出的最佳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測試改進,對設計制作出的模型或原型進行測試,根據測試結果,反思并改進模型或原型;展示交流,對最終的設計方案進行展示交流。
【解答】(1)解題步驟:首先要明確月球車在月球環境中可能遇到的問題(⑤),只有先清楚可能面臨的狀況,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展后續工作;
接著在限制的條件下進行設計(①),根據所明確的問題和條件來規劃月球車的方案;
然后制作一個月球車模型(②),將設計方案初步實體化。之后測試這個模型,評估并改進(④),通過測試發現模型存在的不足并加以完善;
最后建設實體月球車(③),在模型不斷改進成熟的基礎上,建造真正的月球車;
因此正確的順序是⑤①②④③;
故答案為:B;
(2)A、合理。當月球車在進行爬坡實驗輸入指令后出現故障時,首先應該核對指令和各方面數據,尋找故障原因,通過核對指令和各方面數據來尋找故障原因,能夠更有針對性、更高效地解決問題,同時也有助于積累經驗,為后續的改進和優化提供依據;
B、不合理。直接拆開月球車檢查每一個零件是否出現故障,不僅費時費力,還可能在拆解過程中造成新的問題或損壞零件;
C、不合理。放棄該月球車,重新制作新模型則是一種資源的極大浪費,并且不能從這次故障中吸取經驗教訓;
故答案為:A。
三、實驗與探究題(本題共3小題,每空2分,共20分)
33.(2025七上·慈溪期末)如圖分別為鏡頭、顯微鏡以及在顯微鏡視野中先后看到的不同的細胞圖像,請據圖回答。
(1)圖乙顯微鏡中所標的d指   (填結構名稱)。
(2)使用甲圖中的鏡頭觀察洋蔥鱗片內表皮細胞時,視野中觀察到細胞數目最少的鏡頭組合是   (填序號)。
(3)實驗中,要使觀察到的效果由丙圖中的①變成④,應將裝片向   移動。
【答案】(1)粗準焦螺旋
(2)②③
(3)右下方
【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
【解析】【分析】圖甲示顯微鏡的鏡頭;①②無螺紋,為目鏡;③④有螺紋,為物鏡;鏡身上的數字代表其放大倍數;
圖乙示顯微鏡的結構:a目鏡;b物鏡;c反光鏡;d粗準焦螺旋;e細準焦螺旋。
【解答】(1)觀圖可知,圖乙中d是粗準焦螺旋;
(2)顯微鏡放大倍數最大時,視野中觀察到的細胞數目最少,因此要使觀察到的細胞數目最少,需要選擇放大倍數最大的目鏡②和物鏡③;
(3)用顯微鏡觀察,標本移動的方向正好與物像移動的方向相反,丙圖中視野①中的物像偏右下方,向右下方移動玻片,物像會向左上方移動到視野的中央成為視野④。
34.(2025七上·慈溪期末)如圖是小科設計的一個氣體溫度計的示意圖。瓶中裝的是氣體,瓶塞不漏氣,彎管中間有一段液柱。
(1)這個溫度計是根據氣體的   性質來測量溫度的。
(2)A、B兩處刻度對應的溫度關系是: A   B(填“>”“<”或“=”)。
(3)使用中發現玻璃管中液柱移動不明顯,導致示數不夠精確。對此請你提出一條提高測量精確度的建議:   。
【答案】(1)熱脹冷縮
(2)>
(3)換用更細的玻璃管或換用容積更大的燒瓶
【知識點】溫度及溫度的測量
【解析】【分析】(1)本題的溫度計是利用氣體的熱脹冷縮原理;
(2)瓶內氣體受熱以后,體積膨脹,瓶內氣體會推動彎管中間的液柱由B處向A處移動,從而判斷AB溫度的高低;
(3)為提高精確程度將玻璃泡做大些,玻璃管做細些。
【解答】(1)這是個氣體溫度計,所以是根據氣體的熱脹冷縮來測量溫度的;
(2)溫度升高時,瓶內氣體就要膨脹,所以會把液柱向左推,故A處的溫度大于B處的溫度;
(3)實際使用中發現該溫度計玻璃管中液柱變化不明顯,導致示數不準確。對此可以換用更細的玻璃管,換用容積更大的燒瓶。
35.(2025七上·慈溪期末)
(1)小科用兩個硬紙筒探究小孔成像,如圖所示,眼睛在屏的   (填“左”或“右”)邊觀察,他發現蠟燭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離小孔越遠,像就越   (填“大”或“小”)。
(2)上題中,當蠟燭作順時針轉動時,小科觀察到屏上的像將作   (填“順時針”或“逆時針”)轉動。
(3)若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將小孔用黑色硬紙板遮擋住一半,則屏上像的大小和亮度的變化情況是____。 (填選項)。
A.大小不變,亮度變暗
B.大小變小,亮度不變
C.大小變小,亮度變暗
【答案】(1)右;大
(2)順時針
(3)A
【知識點】光的直線傳播及應用
【解析】【分析】(1)眼睛應該在光屏一側觀察;
根據光的直線傳播原理,可判斷像的變化情況;
(2)根據小孔成像的特點及成因進行分析;
(3)若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將小孔用黑色硬紙板遮擋起一半,則透過的光線會減少,亮度變暗,但大小不變。
【解答】(1)眼睛應該在光屏一側觀察,故眼睛應該在屏的右側觀察;
根據光的直線傳播原理,蠟燭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離小孔越遠,像就越大;
(2)因為光線沿直線傳播,蠟燭順時針旋轉時,蠟燭各點成的像也順時針旋轉,塑料薄膜上成的像順時針旋轉;
(3)若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將小孔用黑色硬紙板遮擋起一半,則透過的光線會減少,亮度變暗,但大小不變,故A正確,BC錯誤,故選A。
四、綜合題(本題共3小題,每空2分,共20分)
36.(2025七上·慈溪期末)小科家里裝修,所用墻紙的規格是‘ (寬×長),厚度為0.63mm”,他想測量一下墻紙厚度是否屬實,實驗步驟如下:
A.用刻度尺測出一張廢棄的墻紙長度為 L;
B.把紙緊密地環繞在圓柱形玻璃管上,數出圈數為n圈;
C.用刻度尺測出玻璃管的直徑為D1;
D.用刻度尺測出圓環的直徑為D2。
(1)以上實驗步驟中,沒有必要的是   (用字母代號表示)。
(2)根據小科的測量,墻紙厚度的表達式為   。
(3)小科一共測了三次,每次墻紙都重新繞過,并放在刻度尺的不同位置進行讀數,結果三次讀數都不相同,產生誤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 (填選項,可多選)
A.每次繞的松緊程度不同 B.刻度尺的刻度不均勻
C.墻紙厚度不均勻 D.讀數時小數點記錯
【答案】(1)A
(2)
(3)A;B;C
【知識點】長度的測量;特殊測量方法
【解析】【分析】(1)在測量中,遇到比較小的物理量無法直接測量的話,就要積少成多法。
(2)用圓環的直徑D2減去鉛筆的直徑D1除去2n就是墻紙的厚度;
(3)在測量過程中,由于測量的人或工具的原因,導致測量值與物體的真實值之間存在差異,叫誤差。
【解答】(1)正確測量一張墻紙的方法:找一支圓鉛筆,把紙緊密地環繞在圓柱形鉛筆上,數出圈數為n圈,用刻度尺測出鉛筆的直徑為D1,用刻度尺測出圓環的直徑為D2,所以沒有必要的步驟為A;
(2)用圓環的直徑D2減去鉛筆的直徑D1除去2n就是墻紙的厚度,
所以墻紙的厚度的表達式:;
(3)在測量原理和方法一樣的情況下,誤差是由于測量者的人為客觀原因及測量工具本身的準確程度引起的,例如:
A.人在繞紙的時候,可能用力的大小不同,造成松緊程度不同,會產生誤差,故A符合題意;
B.刻度尺的刻度不均勻,會導致誤差的產生,故B符合題意;
C、墻紙自身可能粗細不夠均勻,會導致誤差的產生,故C符合題意;
D.讀數時由于粗心,小數點記錯位置,屬于測量錯誤,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BC。
37.(2025七上·慈溪期末)從胡克觀察細胞到細胞學說的建立,經歷了近200年。
材料一:1665年,胡克用自制的顯微鏡觀察軟木塞時發現了許多蜂窩狀的小室,他將其命名為“細胞”,后來發現他當時看到的只是細胞壁。
材料二:1838年,植物學家施萊登對植物的柱頭、花粉、胚珠等組織進行研究,指出細胞是構成植物體的基本單位:1839年,動物學家施旺對魚、蛙、豬等多種動物細胞研究后,提出細胞是所有動物組織的基礎。在此基礎上,他們提出了細胞學說,認為動物和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1)下列哪一項不屬于“細胞學說”的主要內容 ____。 (填選項,下同)
A.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
B.所有植物和動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C.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D.細胞只能由細胞分裂而來
(2)根據細胞學說的發展史,同學們提出如下觀點,其中正確的是____。 (可多選)
A.科學的發展離不開技術的支持,技術可以促進科學發展
B.胡克將細胞壁當成了細胞,因此他的發現沒有科學價值
C.細胞學說是以相關科學家的研究為基礎,運用觀察、分析等方法形成的
D.經過200年的發展,細胞學說已非常完善,因此不需要再發展
(3)繼胡克自制顯微鏡后至今,顯微鏡技術經歷了若干個發展階段,其中包括:A.光學顯微鏡;B.激光掃描顯微鏡;C.電子顯微鏡。對此,請按照顯微鏡發展先后順序排序:   。(用字母代號表示)
【答案】(1)A
(2)A;C
(3)ACB
【知識點】細胞的發現和細胞學說
【解析】【分析】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解答】(1)不屬于“細胞學說”主要內容的是A選項,細胞學說并沒有包括所有生物,如病毒就不是由細胞構成的。
故選C;
(2)A.科學的發展離不開技術的支持,例如顯微鏡技術的發展就促進了細胞學的進步,故A正確;
B.胡克雖然將細胞壁誤認為是細胞,但他的發現為后來的細胞學研究奠定了基礎,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故B錯誤;
C.細胞學說的形成是基于相關科學家的研究,并通過觀察和分析得出的結論,故C正確;
D.任何科學理論都需要不斷發展和完善,細胞學說也不例外,故D錯誤;
故選AC;
(3)顯微鏡技術的發展先后順序為A、C、B,即首先是光學顯微鏡,然后是電子顯微鏡,最后是激光掃描顯微鏡。
38.(2025七上·慈溪期末)如圖為創下多項世界第一的重慶朝天門長江大橋,大橋主橋長932m。
(1)橋下一輪船正在勻速通過,以   為參照物,輪船是靜止的,以   為參照物,輪船是運動的。
(2)如果過橋路人步行速度為1.2m/s,他通過主橋所用時間為多少
(3)某班學生前來參觀大橋,排隊通過橋面。整個隊伍長50m,假設隊伍的行進速度也是1.2m/s,那么隊伍通過整座橋需要多少時間
【答案】(1)船上的乘客;地面(或橋等)
(2)他通過主橋所用時間:
(3)隊伍通過整座橋的時間:
【知識點】機械運動的分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被研究的物體與所選的標準即參照物之間的相對位置是否發生了改變,如果發生改變,則物體是運動的;如果未發生變化,則物體是靜止的;
(2)根據的變形公式計算即可;
(3)隊伍的排頭進入橋開始計時,隊伍的排尾下橋結束,因此整個隊伍所走路程為橋和隊伍的總長,然后運用時間公式計算即可。
【解答】(1)橋下一輪船正在勻速通過,以船上的乘客為參照物,輪船的位置不發生變化,是靜止的;以地面或橋為參照物,輪船的位置不斷發生變化,輪船運動的;
(2)將他通過主橋時所走的路程和所用的時間代入計算出他通過主橋所用的時間;
(3)隊伍通過整座橋時,所走路程等于隊伍長度加橋長,再根據計算隊伍通過整橋所需要的時間。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唐山市| 韩城市| 新建县| 祁东县| 广饶县| 丰县| 佛坪县| 松溪县| 临颍县| 新乐市| 长子县| 乌兰察布市| 茌平县| 河池市| 广安市| 阳西县| 青阳县| 清苑县| 镇远县| 婺源县| 米泉市| 海口市| 辛集市| 保康县| 台北市| 天长市| 夹江县| 河间市| 乌兰浩特市| 保亭| 和林格尔县| 山西省| 天津市| 成安县| 错那县| 莱阳市| 六枝特区| 平度市| 富源县| 永清县| 德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