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轉基因產品的安全性引發社會的廣泛關注目 錄轉基因產品已經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01理性看待轉基因技術的應用0201轉基因產品已經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轉基因產品已經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轉基因大豆草甘膦作為常用的除草劑會把普通大豆植株與雜草一起殺死。20 世紀80 年代,孟山都公司研究人員從矮牽牛中克隆獲得了草甘膦抗性基因,并將該基因導入大豆基因組中,進而培育出抗草甘膦大豆品種。這種轉基因大豆于1994 年被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 批準,較早成為商業化大規模生產的轉基因作物之一。隨著轉基因作物的推廣,人們開始擔心轉基因的安全性以及轉基因食品是否危及人類健康的問題,但科學界的共識是轉基因作物的安全性是可以保證的。那么,關于“轉基因”的爭議,你是怎樣思考的呢?轉基因產品已經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非轉基因大米和轉基因大米,你會選擇吃哪個?轉基因產品已經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生物技術的安全與倫理當代生命科學之所以成為世界自然科學的熱點和重點,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分子生物學的突破性成就,使生命科學在自然科學中的地位發生變化;第二,生物技術(biotechnology) 為人類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就像炸藥的研制成功和原子能科學的發展那樣,生物技術也可能成為一把“雙刃劍”。轉基因產品已經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一、轉基因食物1.轉基因生物:指含有重組DNA 的生物2.轉基因食品:轉基因生物本身或其加工產品,它可來自轉基因的植物、動物、微生物等現階段的轉基因食品主要來自轉基因作物轉基因豬轉基因大米轉基因產品已經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1985年第一種轉基因作物——轉基因煙草問世后,轉基因作物以迅猛的勢頭發展起來1986年,抗除草劑煙草獲得成功1994年,美國批準第一個轉基因作物產品——延熟保鮮轉基因番茄進入市場2000年,全球種植轉基因作物達4420萬hm2,創造經濟效益達30億美元3.轉基因作物的發展轉基因產品已經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4.轉基因作物的現狀轉基因作物的大本營在美洲。2000 年,僅在美國,轉基因作物的種植面積就占全世界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的 70%,而且每年都在不斷增加。若再加上加拿大和阿根廷,這三個國家的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占全世界的 98%。2000年,我國轉基因抗蟲棉的推廣面積達 3.7×105 hm2,防治棉花害蟲農藥用量明顯減少。轉基因產品已經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二、轉基因技術的應用1.轉基因植物方面科學家已經培育出了大批具有抗蟲,抗病,抗除草劑和耐儲藏等新性狀的農作物,如:大豆,玉米,棉花,油菜,水稻等2.轉基因動物方面①將生長激素基因、促生長激素釋放激素基因轉入動物體內,培育出大批生長迅速、營養品質優良的轉基因家畜、家禽;②導入某些抗病毒基因,培育抵抗相應病毒的動物新品種;③建立某些人類疾病的轉基因動物模型,模擬疾病的發生和發展過程,為研究該疾病的致病機制和開發治療藥物提供依據。轉基因熒光豬轉基因小鼠轉基因產品已經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3.轉基因微生物方面把某些重組DNA轉移到細菌中表達獲得成功,隨后,便出現了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各種重組微生物。(1)清除石油污染例如假單胞桿菌(2)基因制藥生產稀缺的生化藥品(胰島素、干擾素)轉基因產品已經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02理性看待轉基因技術的應用理性看待轉基因技術的應用隨著轉基因產品進入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轉基因技術的安全性問題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理性看待轉基因技術的應用一、轉基因產品的安全性問題由于科學發展水平的限制,目前科學家對基因結構、基因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基因的調控機制等都了解得相當有限,再加上轉移的基因雖然是功能已知的基因,但不少是異種生物的基因。同時,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組的部位往往是隨機的,因此在轉基因生物中,有時候會出現一些人們意想不到的情況。這一切令環保人士憂心忡忡,在全世界引發了激烈的爭論,爭論的關鍵問題有兩個:1.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2.轉基因作物的環境安全性理性看待轉基因技術的應用1.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尤其令人關注(1)轉入的外源基因或基因產物是否對人畜有毒害(2)轉入了控制過敏源基因的植物產品是否會對過敏人群造成不利影響2.實例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將巴西堅果中富含蛋氨酸的蛋白質基因轉入大豆,結果發現這種轉基因大豆汁對人的皮膚有刺激作用,可誘發強烈的過敏反應。在這之后,科學家就不再種植這種轉基因大豆了。理性看待轉基因技術的應用理性看待轉基因技術的應用二、轉基因作物的環境安全性轉基因作物的環境安全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由于導入新的外源基因,轉基因作物獲得或增強了生存競爭和繁殖能力,使其在很多方面都強于親本或野生種。若被推廣種植,這些轉基因作物釋放在自然環境中的機會就特別大,因其具有野生種所沒有的各種抗性,將會迅速地成為新的優勢種群,進而也可能變為“雜草”,影響生態平衡。例如:加拿大商業化種植具有抗除草劑及自播種特性的轉基因油菜,僅幾年后,便在農田中發現了對多種除草劑具有耐抗性的雜草化油菜植株理性看待轉基因技術的應用2.在自然條件下,栽培作物種內、栽培作物與其近緣野生種間、栽培作物和雜草之間都有可能發生基因漂移,即轉入的基因可能會從轉基因植物的體內擴散到環境中。轉基因作物中的一些抗除草劑、抗殺蟲劑和抗病毒的抗性基因就有可能通過花粉雜交等途徑向其同種或近緣野生種轉移,使其獲得轉基因生物體的抗性特征,成為對其他作物構成嚴重威脅的“超級雜草”。例如:有研究表明,轉 Bt 基因抗蟲棉對第一、第二代棉鈴蟲有很好的抵抗作用,但第三代、第四代棉鈴蟲已對該轉基因棉產生了抗性。理性看待轉基因技術的應用實際上,轉基因技術及其應用就是伴隨著質疑、擔憂甚至反對的聲音而不斷發展的。轉基因產品既具有潛在的巨大經濟效益,也可能存在一定的風險性,因此,如何理性看待轉基因技術的應用,怎樣才能達到人類趨利避害的目標已是當務之急。隨著對轉基因生物認識的逐步深入,人們從一開始的恐懼和極其嚴格的限制,逐漸認識到可以通過科學的檢測和管理,控制轉基因生物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理性看待轉基因技術的應用三、轉基因生物的檢測與管理建立合理的風險評價原則是科學管理的基礎,科學家以及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都在積極努力,希望找到既能確保安全,又能研究、開發和利用好轉基因技術的適用原則。目前,各國政府和科學家均制定了符合科學道理、適合各國國情的法律和法規,每一例轉基因產品在準予商業化生產之前都必須經過嚴格的檢測和審批。理性看待轉基因技術的應用第一類是以美國、加拿大等轉基因產品生產和出口大國為代表,認為轉基因產品的安全性與傳統生物技術沒有本質區別管理應針對生物技術產品,而不是生物技術本身。第二類是以歐盟及其成員國為代表,認為轉基因技術本身具有潛在的危險性,只要與轉基因相關的活動,都應進行安全性評價并接受管理。第三類介于兩者之間,對生物安全問題始終給予密切關注和高度重視,并陸續出臺了一些政策、法規,我國就屬于這一類。1.對轉基因生物的管理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理性看待轉基因技術的應用2.我國為了保證轉基因食物的安全性,都采取了哪些監控和預防措施?(1)立法是監控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的有力措施。例如,中國已制定了《農業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實施辦法》(1996年)、《轉基因農產品安全管理臨時措施》(2002年)和《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辦法》(2002年)等法規。(2)多環節監控。轉基因農作物研究、從實驗室走向大田試驗各階段,以及產品商品化都有相應法規或規定進行嚴格的監控,只有在每一階段試驗獲得認可證書后,才可進入下一階段。理性看待轉基因技術的應用四、理性看待轉基因技術1.轉基因產品上市要求(1)清晰地了解轉基因技術的原理和操作流程;(2)應該看到人們的觀點受到許多復雜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因素的影響;(3)要靠確鑿的證據和嚴謹的邏輯進行思考和辯論;(4)堅持正確的社會輿論導向:社會與論導向正確,往往有利于決策者作出正確的決策,從而促進科技技術的發展。轉基因作為一項技術本身是中性的,由這項技術研發出來的產品需要經過一系列的安全性評價,符合相應標準后才能上市。2.多維度、多視角地理性看待課堂小結轉基因產品和安全性理智看待轉基因技術轉基因產品安全性的爭論轉基因技術的應用微生物方面動物方面植物方面轉基因食品安全轉基因作物環境安全建立法規正確的輿論導向社會的監督隨堂練習1.2024年1月23日農業農村部根據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化工作部署及有關法規標準規定,審定通過了部分轉基因玉米、大豆品種,并向26家企業發放了轉基因玉米、大豆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轉基因玉米、大豆可以商業化種植,并不能說明轉基因食品不存在安全性問題B.工業生產的轉基因玉米油、大豆油一定要進行標識C.一經發現轉基因玉米、大豆食品有害,就應該禁止轉基因技術的應用D.可通過轉入目的基因和花粉敗育基因培育轉基因玉米,以減少基因污染解析:轉基因作物對自然、人體等的影響是未知的,所以盡管轉基因玉米、大豆可以商業化種植,但并不能說明轉基因食品不存在安全性問題;工業生產的轉基因大豆油、玉米油等轉基因食用油一定要進行標識:轉基因技術本身是中性的,如果確實有證據表明轉基因玉米、大豆食品有害,就應該禁止它們的使用,不應該禁止轉基因技術的應用;轉基因玉米培育過程中,除目的基因外還導入了能使花粉敗育的基因,可以減少基因的擴散,從面減少基因污染的發生。C解析:A.轉基因技術的安全問題需要驗證才能得到證實,對動物基因進行編輯可能存在安全性問題,A錯誤;B、對于器官衰竭患者來說,跨物種器官移植手術給予了他們更多的希望與機會,B正確;C、其他物種的器官經基因編輯后都能移植到人體且也可能會引起排斥反應,C錯誤;D.跨物種器官移植手術并獲成功,是對供體生物進行的基因編輯,而不是對人體基因進行大規模編輯,D錯誤。2.近日某醫學中心科學家們完成了世界首例將豬的心臟移植到人體的跨物種器官移植手術并獲成功,該技術起始時需要對豬的相關基因進行編輯處理。這項成果無疑給器官移植技術帶來了更寬廣的發展空間,也給生命科學帶來了更多的希望與思考。下列關于該過程的推測正確的是( )A. 對動物基因進行編輯不存在安全性與倫理問題B. 對于器官衰竭患者來說,該成果給予了他們更多的希望與機會C. 任何物種的器官經基因編輯后都能移植到人體且不引起排斥反應D. 該成功標志著對人體基因進行大規模編輯以確保異種器官移植的時代來臨B3.蚊蟲分布范圍廣,數量多,其中的雌蚊會叮咬人類,可傳播多種傳染病。研究者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可以實現對雙鏈DNA的精確切割)和同源重組修復技術修改了蚊蟲受精卵中的某個基因,使擁有該基因的受精卵發育成雄蚊,且該基因可遺傳給子代,進而使群體中雄蚊比例升高。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與限制性內切核酸酶的功能相似B.轉基因滅蚊技術通過提高蚊蟲的死亡率來達到滅蚊的目的C.轉基因滅蚊技術具有效果顯著、可持續等特點D.該技術有可能造成目的基因擴散到自然界其他生物中,導致基因污染解析: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與限制性內切核酸酶的功能相似,都可對DNA進行切割,A正確:轉基因滅蚊技術是通過提高蚊蟲群體中雄蚊比例,從而降低蚊蟲群體出生率,來達到滅蚊的目的的,B錯誤;由題意可知,轉基因蚊的基因可遺傳給子代,使群體中雄蚊比例升高,具有效果顯著、可持續等特點,C正確;轉基因雄蚊可能與近緣物種雜交,導致目的基因擴散到自然界其他生物中,導致基因污染,D正確。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