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中考科學三輪沖刺每日一練(第2天)一.選擇題(共10小題)1.植物豆腐柴(如圖),其葉子是制作金華特色小吃“觀音豆腐”的主要原料,豆腐柴一般生長在山坡、溪溝兩側的灌叢中,四月發芽,五月開花結果。豆腐柴所屬的植物種類是( ?。?br/>A.苔蘚植物 B.蕨類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2.“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智慧的結晶。下列關于節氣中物態變化正確的是( ?。?br/>A.“谷雨”,雨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汽化形成的B.“白露”,露是空氣中的小冰晶熔化形成的C.“霜降”,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形成的D.“大雪”,雪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固形成的3.隨著科技的發展,自然界的許多神奇現象不斷被揭開神秘的面紗。下列光現象主要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br/>A.海市蜃樓 B.水中倒影C.樹影斑駁 D.日食景觀4.接種甲型H1N1流感疫苗能有效預防甲型H1N1流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甲型H1N1流感病毒具有細胞結構B.從免疫學角度看,接種的流感疫苗屬于抗原C.接種疫苗后人體獲得的免疫屬于非特異性免疫D.從預防傳染病的措施看,接種疫苗屬于切斷傳播途徑5.如圖為一種蒸汽船玩具,在玻璃瓶內裝適量水,將小船放置在水面上,點燃蠟燭加熱玻璃瓶一段時間,產生大量水蒸氣,并和受熱膨脹的空氣一起從細窄的吸管沖出,推動小船前進。下列有關該實驗的說法不合理的是( ?。?br/>A.加熱過程中,玻璃瓶內的水通過熱傳遞的方式增大內能B.吸管處出現白霧,沖出的水蒸氣內能減小,溫度降低C.蒸汽推動小船前進,小船的動能增大,重力勢能不變D.蒸汽推動小船前進能的轉化方式和內燃機的做功沖程相同6.下列物質的性質與用途不對應的一項是( )A.氫氧化鋁能與胃酸反應——治療胃酸過多癥B.鹽酸具有酸性——除鐵銹C.熟石灰能與酸反應——改良酸性土壤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冶煉金屬7.人體體溫調節的過程如圖所示,根據圖示過程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當機體受到寒冷刺激時,機體可通過E使皮膚血管擴張,增加散熱B.當機體受到炎熱刺激時,機體主要依靠E和F散熱C.人體體溫只依靠神經調節來完成D.人生病體溫處于上升階段時,其產熱小于散熱8.如圖是物質甲和乙反應生成丙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B.甲、乙、丙都是有機物C.該反應中參加反應的甲和乙質量比為1:1D.該反應在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發生了改變9.如圖所示電路,電源電壓恒為6V電流表量程為0~0.6A,電壓表量程為0~3V,滑動變阻器R的規格為“20Ω,1A”,定值電阻R0的規格為“10Ω,0.5A”。為了保證電路安全,閉合開關后,在滑動變阻器滑片移動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滑動變阻器R接入電路的阻值變化范圍2~20ΩB.電流表示數允許變化范圍是0.2~0.5AC.電路的最小電功率為1.2WD.電阻R0的最小電功率為0.9W10.將鋅粉持續加入到100g含有AgNO3和Cu(NO3)2兩種溶質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應。當加入鋅粉的質量為6.5g時,溶液質量最??;當加入鋅粉的質量為13.0g時,恰好完全反應。下列是反應中的相關量隨加入鋅的質量變化的關系圖,其中正確的是( ?。?br/>A. B.C. D.二.填空題(共8小題)11.如圖是冬奧會上的冰壺項目比賽。(1)冰壺被投擲出去后,能繼續向前運動是由于冰壺具有 。(2)運動員會在冰壺前面用毛刷不停地擦拭冰面,目的是通過 的方式改變冰面的內能,從而使冰面熔化形成水膜,減小摩擦力。12.“黃巖,一座甜了千年的城”的城市名片被叫響,黃巖蜜橘已有1700多年栽培歷史,是黃巖人心中的第一甜。(1)本地早果實呈扁圓形,皮薄,汁多,有香氣。這些性狀是由 決定的。(2)蜜桔入口時,酸甜的汁液主要來自圖乙中的 。(3)果農在栽培蜜桔時往往用到嫁接技術(如圖丙所示),想要嫁接時植株易于成活,關鍵在于接穗和砧木的 緊貼。13.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認識、改造和應用物質方面有著很多實踐。(1)戰國《呂氏春秋》中記載:“金柔錫柔,合兩柔則剛”(“金”指銅單質,“錫”指錫單質,“剛”指堅硬)。這句話說明銅錫合金具有的特性是 。(2)戰國《周禮》中記載:“煤餅燒礪房成灰”(“礪房”即牡礪殼,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古代勞動人民將此“灰”溶于水制得堿液,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4.構建類價二維圖是化學學習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方法。如圖表示的是硫元素的類價二維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a對應物質的類別是 ,c點對應物質的化學式為 。(2)根據類價二維圖信息,從含硫物質中選擇合適物質完成下列化學方程式:Na2S2O3+ =Na2SO4+b↑+S↓+H2O(寫化學式)。15.2021年,泰順烏巖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植物新物種浙南木犀,立刻對其實施了保護。浙南木犀有聚傘花序(如圖所示),花梗有柔毛,葉緣有尖銳的細鋸齒。(1)從植物分類上看,浙南木犀屬于 植物。(2)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是為了提高生態系統的 。(3)葉緣鋸齒對植物適應高溫干旱等環境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這一性狀 。A.由基因決定的B.為了適應環境而改變的性狀C.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D.是高溫干旱等環境因素所導致形成的16.人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各系統既有分工又協調配合。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1:心臟與器官X的關系示意圖;材料2:人的神經系統中,由神經中樞發出,分布到心臟的A神經和B神經可支配心臟的活動。心臟的反應取決于A神經和B神經興奮的強度大小;緊張時,A神經興奮占優勢,心跳加速,血壓增高;安靜時,B神經興奮占優勢,心跳放緩,血壓降低。(1)若血液由③流出,首先進入 (填寫血管名稱);流經X后,變為含氧豐富的動脈血,則X代表的器官是 。(2)若X代表的器官是小腸,葡萄糖被其吸收進入血液,經血液循環流入心臟,最先進入心臟的部位是 (選填圖中序號)。(3)若使用某藥物阻斷A神經傳導,再刺激B神經使其興奮,則血壓會 (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17.2024年4月25日搭載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八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成功發射,4月26日,神舟十八號與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對接形成組合體,并于11月4日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1)如圖甲所示,以上升的火箭為參照物,地面是 (填”運動”或“靜止”)的。(2)圖乙是返回艙進入大氣層時與空氣劇烈摩擦的場景,此過程通過 (填“做功”或“熱傳遞”)的方式改變內能。(3)返回艙返回的最后著陸階段,當降到距離地面1m高度時,反推發動機點火,讓返回艙落地速度降到約3m/s,該過程用時最多需 s。(計算結果精確到兩位小數)18.小科對一包固體粉末中的成分進行鑒別,粉末中可能含有CaCO3、NaCl、Na2CO3、K2SO4、KOH、CaCl2中的一種或幾種,實驗操作步驟及現象如圖所示。試回答下列問題:(1)僅由步驟Ⅰ可知,固體粉末中不可能含有的物質是 (填化學式)。(2)步驟Ⅱ中分離出B和C的操作稱為 。(3)結論:固體粉末中一定含有 。三.解答題(共3小題)19.我市正在大力建設高湖濕地公園。圖1為高湖濕地生態系統的部分生物組成的食物網,圖2表示圖1某條食物鏈中四種生物的相對數量,請根據圖示回答以下問題。(1)圖1中,若要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生物部分還缺少的成分是 。(2)圖2中的乙對應圖1中的生物是 。(3)政府規定濕地周邊禁止建化工廠,因為化工廠產生的廢水會破壞生態環境,有毒有害物質流入食物網,導致生態難以恢復。這說明濕地生態系統的 是有一定限度的。20.小科自制了一個輕質桿秤,如圖甲所示,秤砣的質量為0.2千克,秤鉤懸掛處A與提紐處O點之間的距離為4厘米。秤盤上不放重物,秤砣移至提紐處O點,桿秤恰好水平平衡。(1)秤盤上放重物,移動秤砣中,發現提紐右側翹起,應將秤砣向 移動(選填“左”或“右”)。(2)移動秤砣至B處,桿秤水平平衡,如圖乙所示,測得OB=10cm,則被測重物的質量為多少?(3)該桿秤的刻度是否均勻,列式說明。21.太陽能將成為全球未來供電的主要能源。某學校開展了“制作太陽能動力小車”的項目活動。小科制作的小車已經完成,測定的參數如下:小車的質量為100g,車長8cm、寬6.5cm、高3cm,輪胎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為2cm2。完成下列問題:(1)小車靜止在水平地面時,對地面的壓強為多少?(2)某次測試中,小車在陽光照射下行駛40米用時1分20秒,該次測試中小車的速度為多少?(3)測試中,小車以最快速度0.8m/s在水平地面上勻速直線行駛,若受到的阻力為重力的0.1倍,此時小車的功率為多少瓦?2025中考科學三輪沖刺每日一練(第2天)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10小題)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C A B C D B A D C一.選擇題(共10小題)1.【分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植物的分類,可以從藻類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特征和花生的特點方面來切入。【解答】解:藻類植物、蕨類植物都屬于孢子植物,不產生種子,裸子植物的胚珠外面無子房壁發育成果皮,種子裸露,僅僅被一鱗片覆蓋起來;被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發育成果皮,胚珠發育成種子,種子包被上果皮構成果實,根據題意,豆腐柴四月發芽,五月開花結果。所以豆腐柴所屬的植物種類是被子植物。故選:D。2.【分析】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由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由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由固態變為液態叫熔化,由液態變為固態叫凝固。【解答】解:A、雨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故A錯誤;B、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液態的小水滴,故B錯誤;C、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為固態的冰晶,故C正確;D、雪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為固態的冰晶,故D錯誤。故選:C。3.【分析】(1)光在同種、均勻、透明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產生的現象有小孔成像、激光準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線傳播到兩種介質的表面上時會發生光的反射現象,例如水面上出現岸上物體的倒影、平面鏡成像、玻璃等光滑物體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線在同種不均勻介質中傳播或者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就會出現光的折射現象,例如水池底變淺、水中筷子變彎、海市蜃樓、凸透鏡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A、海市蜃樓是光在密度不均勻的空氣中傳播時,經過折射造成的結果,故A正確;B、平靜水面上景物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錯誤;C、樹影斑駁的形成說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由于光的直線傳播,被物體擋住后,物體后面就會呈現出陰影區域,就是影子,故C錯誤;D、日食景觀屬于光的直線傳播,故D錯誤。故選:A。4.【分析】非特異性免疫是生來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對多種病原體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線。特異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線,產生抗體,消滅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對特定的病原體有防御作用。是患過這種病或注射過疫苗后獲得的。【解答】解:A、病毒沒有細胞結構,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A錯誤。B、通過接種流感疫苗,能刺激人產生抗體對抗流感病毒,因此從免疫學角度看,接種的流感疫苗屬于抗原。B正確。C、接接種用的疫苗是由減毒的、低毒的、滅活的病原體,種疫苗后人體會產生相應的抗體,所以接種疫苗后人體獲得的免疫屬于特異性免疫。C錯誤。D、從預防傳染病的措施看,接種疫苗能提高人的免疫能力,屬于保護易感人群。D錯誤。故選:B。5.【分析】(1)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有兩種:做功和熱傳遞。(2)物體對外做功,內能減少,溫度降低。(3)動能與質量和速度有關;重力勢能與質量和高度有關。(4)蒸汽船前進與內燃機的做功沖程相同。【解答】解:A、加熱過程中,玻璃瓶內的水通過熱傳遞的方式增大內能,故A正確;B、吸管處出現白霧,沖出的水蒸氣內能減小,溫度降低,故B正確;C、蒸汽推動小船前進,水蒸氣的質量減小,速度增大,小船的動能增大,重力勢能變小,故C錯誤;D、蒸汽推動小船前進能的轉化方式和內燃機的做功沖程相同,故D正確。故選:C。6.【分析】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根據常見物質的性質與用途,進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氫氧化鋁能與胃酸(鹽酸)反應,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癥,故選項性質與用途對應。B、鹽酸具有酸性,能與鐵銹(主要成分氧化鐵)反應,可用于除鐵銹,故選項性質與用途對應。C、熟石灰(氫氧化鈣)能與土壤內酸性物質發生反應,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選項性質與用途對應。D、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可用于冶煉金屬,而不是因為其具有可燃性,故選項性質與用途不對應。故選:D。7.【分析】1、寒冷環境→皮膚冷覺感受器→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增加產熱(骨骼肌戰栗、立毛肌收縮、甲狀腺激素等分泌增加),減少散熱(毛細血管收縮、汗腺分泌減少)→體溫維持相對恒定。2、炎熱環境→皮膚溫覺感受器→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增加散熱(毛細血管舒張、汗腺分泌增加)→體溫維持相對恒定。【解答】解:A、當機體受到寒冷刺激時,可通過E使皮膚血管收縮,減少散熱,A錯誤。B、當機體受到炎熱刺激時,機體主要依靠E和F散熱,B正確。C、人體體溫調節的過程是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共同完成的,C錯誤。D、人生病體溫處于上升階段時,其產熱大于散熱,D錯誤。故選:B。8.【分析】根據物質甲與乙反應生成丙的微觀示意圖,寫出反應的方程式,根據方程式的意義、反應的特點、微粒的構成分析判斷有關的說法。【解答】解:由微觀反應示意圖可知,該反應是由C2H4和H2O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C2H6O,化學方程式為C2H4+H2OC2H6O。A.由化學方程式可知,該反應是由兩種物質反應生成另一種新物質,符合“多變一”的特征,屬于化合反應,選項說法正確;B.乙是水,不含碳元素,不屬于有機物,選項說法錯誤;C.由化學方程式可知,該反應中參加反應的甲(C2H4)和乙(H2O)質量比為28:18≠1:1,選項說法錯誤;D.由微觀反應示意圖以及化學反應的實質可知,該反應在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選項說法錯誤。故選:A。9.【分析】由電路圖可知,R0與R串聯,電壓表測R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1)當電壓表的示數為3V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最大,電路電流最小,根據串聯電路電壓規律和歐姆定律求出電路中的最小電流,根據歐姆定律求出電路的總電阻,再根據串聯電路電阻規律求出滑動變阻器接入點的最大阻值;(2)根據滑動變阻器、定值電阻的規格和電流表的量程確定電路中的最大電流,根據歐姆定律求出此時電路的總電阻,根據串聯電阻規律求出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最小阻值;(3)根據電路中的最小電流,根據P=UI求出電路的最小功率;(4)根據電路中的最小電流,利用P=I2R求出電阻R0消耗的最小電功率。【解答】解:由電路圖可知,R0與R串聯,電壓表測R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AB、當電壓表的最大示數為3V時,根據串聯電路的分壓規律可知,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最大,電路電流最??;因串聯電路兩端電壓等于各部分電路兩端電壓之和,所以定值電阻R0兩端電壓:U0=U﹣UR=6V﹣3V=3V;此時電路中的最小電流:I?。絀00.3A;由I可知,此時電路的總電阻:R總大20Ω;因串聯電路中總電阻等于各分電阻之和,所以,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最大阻值:R2大=R總大﹣R0=20Ω﹣10Ω=10Ω;因電流表的量程為0~0.6A,定值電阻R0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0.5A,滑動變阻器R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1A,所以,電路中的最大電流I大=0.5A;則電流表示數允許變化范圍是0.3A~0.5A;此時電路中的總電阻:R總小12Ω;此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最小電阻:R2小=R總小﹣R0=12Ω﹣10Ω=2Ω;變阻器R接入電路阻變化范圍為2Ω~10Ω;故AB錯誤;C、電路中的最小電流為I?。?.3A,電路消耗的最小電功率為P=UI?。?V×0.3A=1.8W,故C錯誤;D、電阻R0消耗的最小電功率為:P'=R0=(0.3A)2×10Ω=0.9W,故D正確。故選:D。10.【分析】將鋅粉持續加入到100g含有AgNO3和Cu(NO3)2兩種溶質的混合溶液中,鋅先與硝酸銀反應生成銀和硝酸鋅,化學方程式為Zn+2AgNO3=Zn(NO3)2+2Ag,每65份質量的鋅完全反應生成216份質量的銀,溶液質量減小,硝酸銀反應結束,鋅再與硝酸銅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銅,化學方程式為Zn+Cu(NO3)2=Zn(NO3)2+Cu,每65份質量的鋅完全反應生成64份質量的銅,溶液質量增加,當加入鋅粉的質量為6.5g時,溶液質量最小,說明硝酸銀恰好完全反應。Zn+2AgNO3=Zn(NO3)2+2Ag65 340 189 2166.5g 34g 18.9g 21.6gZn+Cu(NO3)2=Zn(NO3)2+Cu65 188 189 646.5g 18.8g 18.9g 6.4g【解答】解:A、由分析可知,混合溶液中硝酸銀質量為34g,當加入鋅從0到6.5g,鋅與硝酸銀反應,硝酸銀質量減小,鋅為6.5g,硝酸銀質量為0,故A錯誤。B、鋅先與硝酸銀反應生成銀和硝酸鋅,此時硝酸銅質量不變,當鋅大于6.5g鋅與硝酸銅反應,硝酸銅質量減小,當鋅質量為13g時硝酸銅完全反應,硝酸銅質量為0,故B錯誤。C、由分析可知,6.5g鋅反應生成銀質量為21.6g,當鋅的質量為13g時生成固體總質量為21.6g+6.4g=28.0g,故C正確。D、當鋅為6.5g時硝酸鋅的質量分數為22.3%,當鋅質量為13g,硝酸鋅的質量分數為44.5%,故D錯誤。故選:C。二.填空題(共8小題)11.【分析】慣性是物體保持原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有兩種:做功和熱傳遞。【解答】解:(1)冰壺被投擲出去后,由于冰壺具有慣性,能繼續向前運動;(2)運動員會在冰壺前面用毛刷不停地擦拭冰面,機械能轉化為冰面的內能,通過做功的方式使冰面內能增大,溫度升高。故答案為:(1)慣性;(2)做功。12.【分析】嫁接是指把一個植物體的芽或枝,接在另一個植物體上,使結合在一起的兩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物體。【解答】解:(1)基因決定性狀,因此本地早果實呈扁圓形,皮薄,汁多,有香氣,這些性狀是由基因決定的。(2)液泡中有細胞液,細胞液中含有各種物質,蜜桔入口時,酸甜的汁液主要來自圖乙中的液泡。(3)蜜桔嫁接時應當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以確保成活,因為形成層具有很強的分裂能力,能不斷分裂產生新細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長在一起,易于成活。故答案為:(1)基因(2)液泡(3)形成層13.【分析】根據合金的性質、碳酸鈣高溫分解的產物是氧化鈣以及氧化鈣與水的反應進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金柔錫柔,合兩柔則剛,說明銅錫合金具有硬度大的特性,故填:硬度大;(2)煤餅燒礪房成灰則是碳酸鈣高溫反應氧化鈣,此“灰”溶于水制得堿液,則是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O=Ca(OH)2,故填:CaO+H2O=Ca(OH)2。14.【分析】(1)根據物質的類別以及元素的化合價來分析。(2)根據物質的性質和質量守恒定律來分析。【解答】解:(1)a對應物質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且其中有一種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氧化物;d點對應物質是一種酸,其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4價,則該物質的化學式為H2SO3;(2)根據類價二維圖信息,方程式中的b物質是二氧化硫,由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及數目不變可知,方程式中橫線上應填入的化學式是:H2SO4。故答案為:(1)氧化物;H2SO3;(2)H2SO4。15.【分析】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但這種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擾超過這個限度,生態系統就會遭到破壞。【解答】解:(1)浙南木犀能夠產生種子,且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屬于被子植物。(2)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種平衡是一種動態平衡,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平衡是因為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由于這種能力與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和數量有關,生物的種類和數量越多,這種能力就越強,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是為了提高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3)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葉緣鋸齒是由基因決定的;葉緣鋸齒有利于植物適應高溫干旱等環境,達爾文認為這是植物在長期的生存斗爭過程中經過自然選擇的結果,AC正確。故答案為:(1)被子。(2)自動調節能力。(3)AC。16.【分析】(1)體循環的路線是: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身體各部分的毛細血管網→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右心房,血液由含氧豐富的動脈血變成含氧少的靜脈血。(2)肺循環的路線是: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靜脈血變成含氧豐富的動脈血。題圖中:①右心房、②左心房、③右心室、④左心室。【解答】解:(1)肺循環的路線:肺循環的路線為: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肺循環的起點是右心室。若血液由③右心室流出,首先進入肺動脈,然后氧氣由肺泡擴散到血液里,與血紅蛋白結合,二氧化碳由血液擴散到肺泡里;這樣,血液流經肺部毛細血管后就由靜脈血變成了動脈血。動脈血由肺靜脈運回左心房,而后隨血液循環運往全身。故X代表的器官是肺。(2)葡萄糖進入小腸經下腔靜脈→①右心房→③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肺靜脈→②左心房→④左心室→主動脈,最后到達腦組織。若X代表的器官是小腸,葡萄糖被其吸收進入血液,經血液循環流入心臟,最先進入心臟的部位是①右心房。(3)A神經和B神經上都沒有神經節,因此都屬于反射弧結構中的傳出神經。緊張時,A傳出神經活動占優勢,心跳加強,加快血液由④左心室流出,首先進入主動脈。使用某藥物阻斷A神經傳導,再刺激B神經使其興奮,則血壓降低。故答案為:(1)肺動脈;肺。(2)①。(3)降低。17.【分析】(1)在研究物體運動時,要選擇參照的標準,即參照物,物體的位置相對于參照物發生變化,則運動,不發生變化,則靜止。(2)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式:做功和熱傳遞。(3)利用速度公式計算需要的時間。【解答】解:(1)如圖甲所示,以上升的火箭為參照物,地面相對于火箭的位置發生了變化,所以地面是運動的。(2)火箭高速運動過程中,與空氣摩擦而溫度急劇升高,這是以做功的方式改變火箭的內能。(3)根據v可得,該過程用時最多需要的時間:t0.33s。故答案為:(1)運動;(2)做功;(3)0.33。18.【分析】碳酸鈣難溶于水,碳酸鈉和氯化鈣不能共存,碳酸根離子和鋇離子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鋇沉淀,硫酸根離子和鋇離子反應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鋇沉淀,氫氧化鉀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鉀和水,碳酸鉀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鉀;取樣品,溶于足量水,得到無色溶液,所以一定不含碳酸鈣,加入氯化鋇生成的白色沉淀中加硫酸會生成無色氣體,所以樣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鈉,一定不含氯化鈣,無色溶液C中通入二氧化碳會生成白色沉淀,所以樣品中一定含有氫氧化鉀,題中的現象不能確定是否含有硫酸鉀、氯化鈉;據此分析解答。【解答】解:(1)碳酸鈣難溶于水,僅由步驟Ⅰ可知,固體粉末中不可能含有的物質是CaCO3;(2)步驟Ⅱ中分離出B(固體)和C(液體)的操作稱為過濾;(3)結論:固體粉末中一定含有:Na2CO3、KOH。故答案為:(1)CaCO3;(2)過濾;(3)Na2CO3、KOH。三.解答題(共3小題)19.【分析】1、圖1中的食物鏈有:水生植物→浮游動物→鷺、水生植物→浮游動物→蟹→鷺、水生植物→蟹→鷺、水生植物→魚→鷺。2、圖2中的食物鏈是:丁→甲→乙→丙。【解答】解:(1)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溫度等,生物部分由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組成。圖1中水生植物是生產者,浮游動物、蟹等動物是生產者,故若要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生物部分還缺少的成分是分解者。(2)生物位于食物鏈中的營養級越高,相對數量越少,故圖2中的食物鏈是丁→甲→乙→丙,對應圖1中的食物鏈水生植物→浮游動物→蟹→鷺,則乙對應圖1中的生物是蟹。(3)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對穩定的,這說明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自我)調節能力。這種自動(自我)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故政府規定濕地周邊禁止建化工廠,因為化工廠產生的廢水會破壞生態環境,有毒有害物質流入食物網,導致生態難以恢復。這說明濕地生態系統的自動(自我)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故答案為:(1)分解者;(2)蟹;(3)自動(自我)調節能力。20.【分析】(1)根據杠桿力與力臂的乘積較大的一側會下沉分析;(2)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計算;(3)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列式分析。【解答】解:(1)秤盤上放重物,移動秤砣中,發現提紐右側翹起,說明右側的力與力臂的乘積較小,故需要增大其力臂,應將秤砣向右移動;(2)移動秤砣至B處,桿秤水平平衡,如圖乙所示,測得OB=10cm,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知,mg×OA=m'g×OB;代入數據m×10N/kg×4cm=0.2kg×10N/kg×10cm解得m=0.5kg;(3)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知,mg×OA=m'g×OB;當OA、m'保持不變時,物體的質量與OB成正比,故刻度是均勻的。故答案為:(1)右。(2)被測重物的質量為0.5kg;(3)是均勻的。21.【分析】(1)根據G=mg求小車的重力,小車對水平地面的壓力大小等于小車的重力,根據p求小車對地面的壓強;(2)根據v求該次測試中小車的速度;(3)根據f=0.1G計算出小車受到的阻力,根據二力平衡條件求出小車的牽引力,利用PFv求此時小車的功率。【解答】解:(1)小車的重力:G=mg=100×10﹣3kg×10N/kg=1N,小車對水平地面的壓力:F=G=1N,則小車對地面的壓強:p5000Pa;(2)測試過程中小車行駛的時間:t=1min20s=80s,則該次測試中小車的速度:v0.5m/s;(3)小車受到的阻力:f=0.1G=0.1×1N=0.1N,因為小車在水平地面上勻速直線運動,所以小車的牽引力:F=f=0.1N,則此時小車的功率:PFv=0.1N×0.8m/s=0.08W。答:(1)小車靜止在水平地面時,對地面的壓強為5000Pa;(2)該次測試中小車的速度為0.5m/s;(3)此時小車的功率為0.08W。第1頁(共1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