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分層評價卷(十三)1.C [本題考查公民基本權利。給同學起帶有侮辱性的外號、嘲笑他人的缺點有損他人的人格尊嚴,侵犯了同學的名譽權,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2.B [本題考查違反義務須擔責。拒絕履行應盡的義務將受到法律的制裁,這警示我們法定義務具有強制性,違反法定義務就必須擔責,故B說法正確;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故A錯誤;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故C錯誤;公民必須按照法律要求去做,否則,就可能構成違法甚至犯罪,而不是一定會犯罪,故D錯誤;故本題選B。]3.D [本題考查正確行使公民權利。依據教材所學,“為教訓違規停放車輛的車主,居民老王買來油漆,在車身上寫上‘禁止亂停’”的做法是錯誤的,他在行使權利時超越了它本身的界限,做了法律所禁止的行為,是濫用權利的表現,啟示我們公民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他人的合法權益,①④符合題意;只有犯罪才會受到刑罰處罰,②錯誤;老王的行為超出了法律允許的界限,不應該肯定,③錯誤;故本題選D。]4.A [本題考查依法行使權利。分析春節游園規則制定的依據,探究元宵節民俗活動如何做到秩序井然,探討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應該怎樣依法維權,這三個子議題都體現了依法行使權利,故A符合題意;三個子議題并未涉及維護公平正義、依法履行義務,故B、C不符合題意;只有子議題三體現了善用法律維權,子議題一和子議題二并未體現,故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5.B [本題考查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小李誠信經營、依法納稅,被授予“文明誠信經營者”稱號,這體現了小李履行依法納稅的義務,享有榮譽權;小軍進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被限制乘坐高鐵,這體現了小軍既不履行義務,也不能享有權利,故①④符合題意;小景因參加母親河環保活動受到同學們點贊,這未體現法定義務,故②不符合題意;小華通過市長熱線反映學校附近的噪音污染問題,這體現了小華依法行使監督權,未涉及法定義務,故③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6.D [本題考查依法履行義務。某市公安交管部門嚴查“三超一疲勞”、酒駕醉駕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這警示駕駛員應增強義務觀念,自覺遵守交通法規,D正確;打擊交通違法行為的主體不是駕駛員,A錯誤;要遵守交通規則而不是錯開交通整治時間,B錯誤;“杜絕違法行為”的說法太絕對,C錯誤;故本題選D。]7.B [本題考查公民基本權利。新開發城鄉公益性崗位,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可以讓人們通過勞動,參與社會生產與服務活動,體現了保障公民的勞動權,故①符合題意;確保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占比70%以上,這體現了老年人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保障了公民的物質幫助權,故③符合題意;為符合條件的孤兒發放助學金,這體現了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權,故②錯誤;新建城鄉書房,打造新型文化空間,這體現了保障公民的文化權利,故④錯誤;故本題選B。]8.C [本題考查理性參與網絡生活的要求、犯罪的基本特征、依法求助的途徑、公民基本權利。漫畫體現了合理使用網絡的重要性,這告訴我們要理性參與網絡生活、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護個人的隱私;遇到“變臉”詐騙要及時報警止損,故①③正確;“人工智能使個人的財產權必受侵犯”說法過于絕對,故②錯誤;若詐騙公私財物,且數額較大的,則可能構成詐騙罪,故④錯誤;故本題選C。]9.B [本題考查公民基本義務。邊防官兵守衛祖國領土履行了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體現了依法履行服兵役義務,是具有強烈愛國之情的體現,①②④符合題意;“能杜絕侵犯我國主權的行為”的說法過于絕對,③錯誤;故本題選B。]10.C [本題考查依法納稅。材料中主播偷逃稅款沒有履行依法納稅義務,是非正義的行為,②④正確;政府對偷逃稅款行為進行處罰,是嚴格執法的表現,并不是為了增加國家財政收入,①錯誤;網絡平臺不是執法主體,無權依法打擊偷逃稅款行為,③錯誤;故本題選C。]11.D [本題考查違反義務須擔責。王某因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被公安榆陽分局予以行政處罰,這說明違反法定義務,應承擔相應責任,故D正確;公民在網絡上發表觀點,要遵守憲法和法律,故A錯誤;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才會受到刑罰處罰,故B錯誤;法律規范了公民享有的自由權利,故C錯誤;故本題選D。]12.B [本題考查權利和義務的關系。旅客在享受“靜音福利”的同時,也要遵守靜音規定,這說明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故B正確;A說法正確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故A不符合題意;“杜絕安全事故”說法太絕對,故C錯誤;他律和自律都很重要,故D錯誤;故本題選B。]13.(1)理發師的行為是違法行為,理發師侵犯了王女士的隱私權、肖像權(或人格尊嚴)。沒有做到尊重他人、平等待人,是缺乏責任心、踐踏規則的表現。(2)角度一:①要求理發師賠禮道歉。②保留直播視頻內容和消費記錄到消費者協會投訴。③向人民法院起訴。角度二:①恪守法律底線,尊重和保護他人的合法權益。②依法辦事,依法行使權利。③自覺做到尊法學法守法用法。14.(1)小光的受教育權、財產權、名譽權、健康權等受到了侵害。(2)面對校園欺凌,小光可以采取與小剛、小強和解的方式;請班主任或家長進行調解,必要時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依法維權。(3)①增強法律意識,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②法不可違,違法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③面對不法行為,要及時求助。15.C [本題考查公民基本權利、公民基本義務。樊錦詩捐款一千萬元人民幣用以支持北大的敦煌學研究,這是依法行使財產權的表現,A正確;沈忠芳為國造導彈隱姓埋名60余載,這是依法履行維護國家利益的義務的表現,B正確;某脫口秀演員發表侮辱軍人的言論,沒有依法行使權利,是違法行為,C錯誤;蔡旭哲被授予“ 英雄航天員”榮譽稱號,這是享有人格尊嚴權的表現,D正確。本題是逆向選擇題,故本題選C。]16.B [本題考查人身自由。①②③④:人身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嚴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故①②③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17.D [本題考查公民基本權利。漫畫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保護了公民的隱私權,隱私權屬于人格尊嚴權,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18.D [本題考查勞動權。教育部、人社部召開網絡視頻會議,要求各地各高校促進2021年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這一要求有利于更好地保障畢業生的勞動權,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19.D [本題考查合理利用網絡、人格尊嚴。漫畫中,網絡傳謠侮辱他人被行政拘留,這啟示我們互聯網非法外之地,公民要守住網絡表達的底線,網絡傳播謠言侮辱他人侵犯了公民的人格尊嚴權,故③④正確;材料沒有涉及網絡交友,故①不符合題意;②:依法嚴肅查處體現了厲行法治要推進嚴格執法,故②錯誤;故本題選D。]20.D [本題考查依法維權。小倩的父母仍不能積極履行撫養義務和承擔監護職責,這侵犯了小倩的合法權益,小倩可以主動與父母溝通,協商,及時尋求他人或法律幫助,采取合法的方式維權,②③④正確;“對父母的做法我們只能忍受”的說法過于絕對,①錯誤;故本題選D。]21.D [本題考查公民義務。某高校通過“暗補”的形式為經濟困難學生發放餐費,體現了關愛他人要講究策略,①不符合題意;張平就濟南市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建言獻策,體現了公民積極參與民主生活,②不符合題意;李安自覺完成2022年個稅申報并補繳稅款,體現了履行依法納稅義務,③符合題意;“00后”女大學生李希悅響應號召應征入伍,體現了履行依法服兵役義務,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22.B [本題考查依法維權、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材料中劉某的經歷警示我們依照法定程序,正確維護自身權利,依法履行義務,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違反刑事法律,應當依法承擔刑事責任,①②④正確;完善相關法律的主體不是公民,③錯誤;故本題選B。]23.(1)①電動自行車違規停放充電、非法改裝的行為是違背社會公德的行為,也是違法行為。②電動自行車違規停放充電、非法改裝等突出問題嚴重威脅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影響社會秩序,不利于社會穩定。(2)您這種行為存在很多安全隱患,不但會造成自己生命財產損失,也會給整棟樓帶來危險,這是不遵守社會規則的表現。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違反法定義務,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因此,我們要自覺履行法定義務,堅決制止電動自行車違規停放的行為。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課時分層評價卷(十三) 理解權利義務(說明:選擇題每題2分,本試卷共78分)1.給同學起外號是一種常見的現象,有褒義和貶義之分。如果給同學起帶有侮辱性的外號、嘲笑他人的缺點,就有損他人的人格尊嚴,侵犯了同學的( )[A]人身自由權 [B]隱私權[C]名譽權 [D]肖像權2.(2024·山東棗莊二模)不贍養父母、酒駕醉駕、違法停放汽車、擾亂公共秩序……生活中總有一些人違反法律,拒絕履行應盡的義務,最終不僅給他人、社會帶來損害,而且自己也要吞下違法的苦果。這警示我們( )[A]法律要求做的可以不做[B]違反法定義務就必須擔責[C]法律禁止做的也可以做[D]不按法律要求做就一定會犯罪3.某居民小區經常有人亂停車,嚴重干擾他人的正常通行。為教訓違規停放車輛的車主,居民老王買來油漆,在車身上寫上“禁止亂停”。下列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①公民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他人的合法權益 ②車主亂停亂放是違法行為,應該受到刑罰處罰 ③老王的行為維護了居民的利益,值得肯定 ④老王行使權利超越了它本身的界限,不值得提倡[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4.某老師開展議題式教學,圍繞主議題設計了以下三個子議題。據此推斷,這節課的主議題應該是( )子議題一:自由有界——分析春節游園規則制定的依據。子議題二:巡游有序——探究元宵節民俗活動如何做到秩序井然。子議題三:維權有度——探討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應該怎樣依法維權。[A]依法行使權利 [B]維護公平正義[C]依法履行義務 [D]善用法律維權5.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統一,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下列選項能夠直接體現這一觀點的是( )①小李誠信經營、依法納稅,被授予“文明誠信經營者”稱號②小景因參加母親河環保活動受到同學們點贊③小華通過市長熱線反映學校附近的噪音污染問題④小軍進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被限制乘坐高鐵[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2024年3月,某市公安交管部門聯合開展春季公路交通安全區域整治行動,嚴查“三超一疲勞”、酒駕醉駕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這警示駕駛員應( )[A]嚴格依法辦事,打擊交通違法行為[B]謹慎小心出行,錯開交通整治時間[C]杜絕違法行為,維護良好交通秩序[D]增強義務觀念,自覺遵守交通法規7.把“民生清單”變為“幸福賬單”,山東省20項重點民生實事2024年度工作方案公布。下表中的民生實事與其保障的公民權利對應一致的是( )民生實事 公民權利① 新開發城鄉公益性崗位10萬個,開展職業技能培訓40萬人次 勞動權② 為符合條件的孤兒按每人每學年1萬元標準發放助學金 人格權③ 發展家庭養老床位1萬張,確保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占比70%以上 物質幫助權④ 新建城鄉書房150家,打造新型文化空間200個 政治權利[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8.閱讀漫畫《警惕AI“變臉”詐騙》,從中得到的啟示有( )注:利用AI技術,模仿、偽造他人的聲音、面孔、視頻等信息進行詐騙,是一種新型的電信網絡詐騙。①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護個人的隱私 ②人工智能使個人的財產權必受侵犯 ③遇到“變臉”詐騙要及時報警止損 ④詐騙是嚴重的違法行為[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9.某邊防團駐守在西藏東南部,地處喜馬拉雅山脈和橫斷山脈的交匯處,擔負著百余公里邊境線的巡邏任務,守衛著祖國的每一寸領土。邊防官兵守衛祖國領土( )①履行了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 ②是具有強烈愛國之情的體現③能杜絕侵犯我國主權的行為 ④體現了依法履行服兵役義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稅務部門通過稅收大數據分析發現兩名帶貨主播涉嫌偷逃稅款,國家稅務總局統籌相關部門依法對這兩名主播作出追繳稅款、加收滯納金和罰款等處罰。對此,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①政府對偷逃稅款行為進行處罰,是為了增加國家財政收入 ②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③網絡平臺應嚴格執法,依法打擊偷逃稅款行為 ④偷逃稅款行為是非正義行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網民王某為博眼球、吸粉引流,將某廢品收購站起火視頻配以文字“榆林天然氣爆炸”發布在網絡平臺。隨后,王某因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被公安榆陽分局予以行政處罰。這說明( )[A]公民可以在網絡上任意發表觀點[B]危害社會就必定會受到刑罰處罰[C]法律限制了公民享有的自由權利[D]違反法定義務,應承擔相應責任12.自2024年1月20日起,鐵路部門提供“靜音車廂”服務的動車組列車拓展至72列,車廂內的語音播報音量是正常音量的30%至40%,旅客在享受“靜音福利”的同時,也要遵守靜音規定,如使用電子設備時關閉音源外放功能,不在車廂內大聲喧嘩等。下列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A]保護他人隱私,融洽人際關系[B]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C]維護乘車秩序,杜絕安全事故[D]積極改進規則,他律比自律重要13.市民王女士向媒體反映,自己剪發時理發師在沒有提前征得自己同意的情況下,將剪發過程用4部手機直播了出去,她要求停止直播,卻遭到拒絕。該理發師認為直播對顧客沒有損失,還稱她“落伍”,“現在直播常態化了,又不是明星,普通老百姓怕啥?”相關鏈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未經肖像權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得到尊重的權利,享有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1)結合材料及相關鏈接,請你對理發師的行為進行評析。(6分)(2)請你任選一個角度回答問題。(6分)角度一:為解決糾紛,請你為王女士提供建議和措施。角度二:為避免出現糾紛,你對商家利用網絡營銷有什么建議?14.【對校園欺凌說不】十三歲的小光是一位初中生,性格內向。小剛和小強坐在小光座位的后面,他們倆上課時經常用腳踢小光的凳子,搞惡作劇影響小光學習;有時他們會故意“借”小光的錢不還,還給小光起侮辱性外號。小光對他們倆很是不滿,但礙于爸爸媽媽都外出打工,自己是留守兒童,敢怒不敢言。一次,小光上廁所,小剛和小強為了在學校“立威”,召集幾名同學故意圍毆小光。小光惱羞成怒,沖出廁所,明知小剛站在樓梯口,故意使勁一推,小剛從樓梯摔了下去,腿部骨折。學校對三人分別給予不同紀律處分,并要求小光承擔民事賠償責任。(1)小光的哪些權利受到了侵害?(4分)(2)面對校園欺凌,小光應該怎樣保護自己?(4分)(3)學校對三人分別給予不同紀律處分,并要求小光承擔民事賠償責任,這告訴我們什么道理?(6分)15.(2023·山東臨沂中考)下列對公民的權利或義務判斷錯誤的是( )[A]樊錦詩捐款一千萬元人民幣用以支持北大的敦煌學研究——行使財產權[B]沈忠芳為國造導彈隱姓埋名60余載——履行維護國家利益的義務[C]某脫口秀演員發表侮辱軍人的言論——行使言論自由權[D]蔡旭哲被授予“ 英雄航天員”榮譽稱號——享有人格尊嚴權16.(2020·山東臨沂中考)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它包括( )①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②人格尊嚴不受侵犯 ③住宅不受侵犯 ④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A]②③ [B]①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17.(2022·山東淄博中考)下圖漫畫中的法律保護了公民的( )[A]政治自由權 [B]物質幫助權[C]文化教育權 [D]人格尊嚴權18.(2021·山東青島中考)據報道,教育部、人社部召開網絡視頻會議,要求各地各高校促進2021年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這一要求有利于更好地保障畢業生的( )[A]物質幫助權 [B]財產權[C]榮譽權 [D]勞動權19.(2022·山東菏澤中考)對漫畫理解正確的是( )①網絡交友要學會理性辨別,增強自我保護意識②依法嚴肅查處體現了厲行法治要推進科學立法③互聯網非法外之地,公民要守住網絡表達的底線④網絡傳播謠言侮辱他人侵犯了公民的人格尊嚴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2022·山東棗莊中考)《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實施后,小倩的父母仍不能積極履行撫養義務和承擔監護職責,造成家庭教育的缺失,嚴重影響了小倩的身心健康成長。對此,下面給小倩的建議正確的是( )①對父母的做法我們只能忍受 ②主動與父母溝通,協商 ③及時尋求他人或法律幫助 ④采取合法的方式維權[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21.(2023·山東濟南中考)下列行為屬于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的是( )①某高校通過“暗補”的形式為經濟困難學生發放餐費 ②張平就濟南市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建言獻策 ③李安自覺完成2022年個稅申報并補繳稅款 ④“00后”女大學生李希悅響應號召應征入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2022·山東日照中考)“轟隆,轟隆……”一樓裝修的“咆哮”聲又來了,家住九樓的劉某又一次從午休中驚醒!已多次與一樓業主交涉未果的他憤怒了,拿起啞鈴從家中推窗砸向一樓業主的豪華轎車,造成車輛損失2萬多元。事后劉某被判高空拋物罪,判處有期徒刑9個月,緩刑1年,并處罰金5 000元。本案警示我們( )①依照法定程序,正確維護自身權利 ②依法履行義務,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 ③完善相關法律,依法維護居民權益 ④違反刑事法律,應當依法承擔刑事責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3.(2024·山東棗莊中考)履行義務 守護安全為深入推進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行動,嚴格整治違規停放充電、非法改裝等突出問題,按照全國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工作專班統一部署要求,山東省決定于2024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在全省范圍內集中組織開展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夜查行動。5月23日晚,第一波次集中夜查在全省展開。據悉,累計現場清理違規停放充電的電動自行車13 541輛,檢查發現非法改裝電動自行車5輛。對電動自行車“進樓入戶”“飛線充電”行為屢勸不改、屢改屢犯的有關個人和非法改裝等問題,有關部門將依法從嚴查處。(1)為什么要嚴格整治電動自行車違規停放充電、非法改裝等突出問題?(6分)(2)如果發現家人或鄰居將電動自行車停放在樓道內,請你運用“依法履行義務”的有關內容勸說他。(6分)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中考道德與法治復習課時分層評價卷13理解權利義務.docx 中考道德與法治復習課時分層評價卷13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