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專題07 數列求和(含解析)--高考數學二輪復習計算題型精練(新高考通用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專題07 數列求和(含解析)--高考數學二輪復習計算題型精練(新高考通用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數列求和的運算
1.等比數列的公比為2,且成等差數列.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若,求數列的前項和.
2.正項數列的前n項和為,已知.
(1)求證:數列為等差數列,并求出,;
(2)若,求數列的前2023項和.
3.已知數列為:1,1,2,1,1,2,3,1,1,2,1,1,2,3,4….即先取,接著復制該項粘貼在后面作為,并添加后繼數2作為;再復制所有項1,1,2并粘貼在后面作為,,,并添加后繼數3作為,…依次繼續下去.記表示數列中首次出現時對應的項數.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求.
4.已知等差數列的前項和為,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若,求數列的前項和.
5.已知是首項為2,公差為3的等差數列,數列滿足.
(1)證明是等比數列,并求的通項公式;
(2)若數列與中有公共項,即存在,使得成立.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將這些公共項排列,得到一個新的數列,記作,求.
6.設數列的前n項和為,已知.
(1)求的通項公式;
(2)設且,求數列的前n項和為.
7.已知數列滿足:,且對任意的,
(1)求,的值,并證明數列是等比數列;
(2)設,求數列的前項和.
8.已知正項數列的前項和為,且對任意,成等差數列,又正項等比數列的前項和為,.
(1)求數列和的通項公式;
(2)若數列滿足,是否存在正整數,使.若存在,求出的最大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9.已知各項均為正數的等比數列,其前項和為,滿足,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記為數列在區間中最大的項,求數列的前項和.
10.已知等差數列的公差,且滿足,,,成等比數列.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若數列滿足求數列的前2n項的和.
11.設是數列的前n項和,已知,.
(1)求,;
(2)令,求.
12.已知是遞增的等差數列,是等比數列,且,,,.
(1)求數列與的通項公式;
(2),數列滿足,求的前項和.
13.已知數列的前項和為,且.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記,求數列的前項和.
14.已知為數列的前n項和,,且.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若,求數列的前n項和.
15.已知函數的首項,且滿足.
(1)求證為等比數列,并求.
(2)對于實數,表示不超過的最大整數,求的值.
16.已知各項均為正數的數列{}滿足(正整數
(1)求證:數列是等比數列;
(2)求數列{}的前n項和.
17.已知在數列中,,且是公差為1的等差數列.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設,數列的前n項和為,求使得的最大整數m的值;
(3)設,求數列的前n項和
18.已知數列各項都不為,前項和為,且,數列滿足,.
(1)求數列和的通項公式;
(2)令,求數列的前項和為
19.已知等比數列的公比為2,數列滿足,,.
(1)求和的通項公式;
(2)記為數列的前n項和,證明:.
20.在數列中,,.
(1)求證:數列為等比數列,并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設,求數列的前項和.
21.記為數列的前項和,已知是公差為2的等差數列.
(1)求的通項公式;
(2)證明:.
22.已知數列滿足(n≥2,),.
(1)求證:數列為等比數列,并求的通項公式;
(2)求數列的前n項和.
23.已知數列是公差為的等差數列,且滿足.
(1)求的通項公式;
(2)設,求數列的前10項和.
24.已知數列的前n項和為,且.
(1)求的通項公式;
(2)求數列的前n項和.
25.已知等比數列的各項均為正數,且,.
(1)求的通項公式;
(2)數列滿足,求的前項和.
26.已知數列中,,,.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設,數列的前n項和,求證:.
27.數列滿足.
(1)求證:是等比數列;
(2)若,求的前項和為.
28.已知正數數列,,且滿足.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設,求數列的前項和.
29.已知數列、,滿足,,.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若,求數列的前項和.
30.已知數列中,,是數列的前項和,數列是公差為1的等差數列.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證明:.
31.已知在等差數列中,,.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求數列的前n項和.
32.記數列的前n項和為,已知,,.
(1)求,t;
(2)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3)求數列的前n項和.
33.數列中,,且.
(1)證明:數列為等比數列,并求出;
(2)記數列的前n項和為.若,求.
34.已知數列滿足,.
(1)記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求數列的前項和.
35.已知等比數列的前項和為,且,,成等差數列.
(1)求的值及數列的通項公式;
(2)若求數列的前項和
36.已知數列和,,,.
(1)求數列和的通項公式;
(2)求數列的前項和.
37.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為,已知,且成等差數列.
(1)求的通項公式;
(2)若,數列的前n項和.
38.已知數列的前n項和為,,且滿足.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設的前n項和為,求.
39.已知數列滿足:.
(1)證明:數列是等比數列;
(2)設,求數列的前項和.
40.已知正項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為,其中,.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及;
(2)若,求數列的前n項和.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數列求和的運算
1.等比數列的公比為2,且成等差數列.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若,求數列的前項和.
【答案】(1)(2)
【詳解】(1)已知等比數列的公比為2,且成等差數列,

,解得,
(2),
.
2.正項數列的前n項和為,已知.
(1)求證:數列為等差數列,并求出,;
(2)若,求數列的前2023項和.
【答案】(1);;(2).
【詳解】(1)由可得,,
又因為為正項數列的前n項和,所以,
因為,所以,
所以,數列為等差數列,
所以 ,,,所以.
(2),
.
3.已知數列為:1,1,2,1,1,2,3,1,1,2,1,1,2,3,4….即先取,接著復制該項粘貼在后面作為,并添加后繼數2作為;再復制所有項1,1,2并粘貼在后面作為,,,并添加后繼數3作為,…依次繼續下去.記表示數列中首次出現時對應的項數.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求.
【答案】(1)(2)
【詳解】(1)由題意知:,即,且,
所以數列是以為首項,為公比的等比數列,
所以,則.
(2)由(1)可知,,所以在前項中出現1次,
5在前項中出現2次,4在前項中出現次,3在前項中出現次,2在前項中出現次,1在前項中出現次,
所以.
4.已知等差數列的前項和為,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若,求數列的前項和.
【答案】(1)(2)
【詳解】(1)設公差為,由,,得,解得,
所以.
(2)由(1)可得,
所以

故數列的前項和為.
5.已知是首項為2,公差為3的等差數列,數列滿足.
(1)證明是等比數列,并求的通項公式;
(2)若數列與中有公共項,即存在,使得成立.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將這些公共項排列,得到一個新的數列,記作,求.
【答案】(1)證明見解析,,
(2)
【詳解】(1)由題意可得:,
而,變形可得:,
故是首項為3,公比為3的等比數列.
從而,即.
(2)由題意可得:,,令,
則,此時滿足條件,
即時為公共項,
所以
.
6.設數列的前n項和為,已知.
(1)求的通項公式;
(2)設且,求數列的前n項和為.
【答案】(1)
(2),
【詳解】(1)當時,,
當時,,
所以是首項為1,公比為2的等比數列,則.
(2)由題設知:,,
當為偶數時,;
當為奇數時,;
綜上,,.
7.已知數列滿足:,且對任意的,
(1)求,的值,并證明數列是等比數列;
(2)設,求數列的前項和.
【答案】(1),,證明見解析(2)
【詳解】(1),.
由題意得,
又,所以數列是等比數列.
(2)由(1)知.
運用分組求和,可得
.
8.已知正項數列的前項和為,且對任意,成等差數列,又正項等比數列的前項和為,.
(1)求數列和的通項公式;
(2)若數列滿足,是否存在正整數,使.若存在,求出的最大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答案】(1),(2)不存在,理由見解析
【詳解】(1)設的公比為,顯然,
由,可得,
解得或(舍去),又,所以,
又對任意,成等差數列,,
所以.
因為,
所以,所以,
故是以為首項,公差的等差數列,
所以,又,
所以,所以.
當時,,
時,滿足上式,
故.
(2),
設,
①,
②,
①-②,得

所以,
故不存在正整數,使.
9.已知各項均為正數的等比數列,其前項和為,滿足,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記為數列在區間中最大的項,求數列的前項和.
【答案】(1);(2).
【詳解】(1)設的公比為,則,又,
當時,,當時,,
兩式相減可得,,所以,
所以或(舍去),
所以,即,
所以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為;
(2)由,,可得,
所以,又,
所以,當且僅當時等號成立,
所以,
所以,
所以.
即.
10.已知等差數列的公差,且滿足,,,成等比數列.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若數列滿足求數列的前2n項的和.
【答案】(1)(2)
【詳解】(1)因為,,成等比數列,所以,
即,
解得或.
因為,所以,
所以.
(2)由(1)得
所以,
所以


所以數列的前2n項的和.
11.設是數列的前n項和,已知,.
(1)求,;
(2)令,求.
【答案】(1)(2)
【詳解】(1)由得即
,即,又,所以,
(2)當時,,
當時,,
兩式相加可得,得,
由于,所以
12.已知是遞增的等差數列,是等比數列,且,,,.
(1)求數列與的通項公式;
(2),數列滿足,求的前項和.
【答案】(1),(2)
【詳解】(1)解:由題意,設等差數列的公差為,
則,,,
因為數列為等比數列,則,即,
因為,解得,.
又因為,,所以,等比數列的公比為,
因此,.
(2)解:由,①
可得,所以,,
當時,,②
①②得,所以,,
不滿足,所以,.
當時,,
當時,,
也滿足,
綜上所述,對任意的,.
13.已知數列的前項和為,且.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記,求數列的前項和.
【答案】(1)(2)
【詳解】(1)當時,,解得,
當時,.
可得,
整理得:,
從而,
又,所以數列是首項為1,公比為2的等比數列;
所以,
所以,經檢驗,滿足,
綜上,數列的通項公式為;
(2)由(1)得,所以,所以,

所以
14.已知為數列的前n項和,,且.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若,求數列的前n項和.
【答案】(1)(2)
【詳解】(1)因為,
所以,
兩式相減得,
化簡得,
所以數列是以1為首項,2為公差的等差數列,
所以.
(2),
所以
所以.
15.已知函數的首項,且滿足.
(1)求證為等比數列,并求.
(2)對于實數,表示不超過的最大整數,求的值.
【答案】(1)證明見解析,(2)
【詳解】(1)因為,,
所以,
所以,
所以.
又因為,
所以數列是首項為,公比為的等比數列,
所以,
所以,所以.
(2)因為,
所以
.
設,
所以,
所以

所以,
所以.
因為,
所以,
所以,
所以.
16.已知各項均為正數的數列{}滿足(正整數
(1)求證:數列是等比數列;
(2)求數列{}的前n項和.
【答案】(1)證明見解析(2)
【詳解】(1)證明:已知遞推公式,兩邊同時加上3,
得:,
因為,
所以,
又,
所以數列是以為首項、以2為公比的等比數列.
(2)由(1),則,
所以
.
17.已知在數列中,,且是公差為1的等差數列.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設,數列的前n項和為,求使得的最大整數m的值;
(3)設,求數列的前n項和
【答案】(1)(2)8(3)
【詳解】(1)由可知,又是公差為1的等差數列,
所以,故.
(2),

則,整理得,
解得,故滿足條件的最大整數m的值為8.
(3)由題得,
則,

兩式相減得,
所以.
18.已知數列各項都不為,前項和為,且,數列滿足,.
(1)求數列和的通項公式;
(2)令,求數列的前項和為
【答案】(1);;(2)
【詳解】(1)由,可得,兩式相減得,整理得,因為數列各項都不為,所以數列是以為公比的等比數列.令,則,解得,故.
由題知,
所以
(2)由(1)得,所以,

兩式相減得,
所以.
19.已知等比數列的公比為2,數列滿足,,.
(1)求和的通項公式;
(2)記為數列的前n項和,證明:.
【答案】(1);(2)證明見解析
【詳解】(1)當時,,
又,解得.
所以是以2為首項,2為公比的等比數列,故.
則,即.
所以是以2為首項,1為公差的等差數列,故.
(2)由(1)可得,,所以.
則①,
②,
①-②可得,
所以.
因為,所以是遞增數列.
則,故.
20.在數列中,,.
(1)求證:數列為等比數列,并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設,求數列的前項和.
【答案】(1)證明見解析;;(2)
【詳解】(1),
當時,,
數列是首項為,公比為的等比數列,
,;
(2)
數列的前項和

21.記為數列的前項和,已知是公差為2的等差數列.
(1)求的通項公式;
(2)證明:.
【答案】(1)(2)證明見解析
【詳解】(1)因為,所以,
因為是公差為2的等差數列,所以,
所以.
(2),①
所以,②
① -②則,
所以.
22.已知數列滿足(n≥2,),.
(1)求證:數列為等比數列,并求的通項公式;
(2)求數列的前n項和.
【答案】(1)證明見解析,
(2)
【詳解】(1)∵,
∴,
所以,又,
∴是首項為2,公比為2的等比數列,
∴,
∴.
(2)∵,
∴,
當n為偶數時,

當n為奇數時,

綜上.
23.已知數列是公差為的等差數列,且滿足.
(1)求的通項公式;
(2)設,求數列的前10項和.
【答案】(1)(2)
【詳解】(1)因為是公差為的等差數列,,
所以當時,,
當時,,
因為,即,
解得,所以或(舍去),
所以;
(2)由(1)得,
.
所以.
24.已知數列的前n項和為,且.
(1)求的通項公式;
(2)求數列的前n項和.
【答案】(1)(2)
【詳解】(1)因為,所以當時,,
兩式相減,得,整理得,
即時,,又當時,,解得,
所以數列是以4為首項,2為公比的等比數列,
所以.
(2)由(1)知,所以,
令,易知,,
設數列的前項和為,則①,②,
由①-②,得,
即,
所以,
所以.
25.已知等比數列的各項均為正數,且,.
(1)求的通項公式;
(2)數列滿足,求的前項和.
【答案】(1);(2).
【詳解】(1)設數列的公比為,
則,,解得,
所以,即的通項公式為;
(2)由題可知,
則,

兩式相減得:

.
26.已知數列中,,,.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設,數列的前n項和,求證:.
【答案】(1)(2)證明見解析
【詳解】(1)解:因為,,
所以,
所以
當時, 滿足條件,
所以;
(2)因為,
所以,
所以,
所以 .
27.數列滿足.
(1)求證:是等比數列;
(2)若,求的前項和為.
【答案】(1)證明見解析(2)
【詳解】(1)
所以數列是以2為首項,2為公比的等比數列.
(2)由(1)可得,,所以,
設設其前項和為,
則①

減②得
所以
所以
28.已知正數數列,,且滿足.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設,求數列的前項和.
【答案】(1)(2)
【詳解】(1)∵,
∴,
又,∴,即.
又,
且,∴
(2),∴,,
又,
∴.
29.已知數列、,滿足,,.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若,求數列的前項和.
【答案】(1)(2)
【詳解】(1)解:因為,,則,,,
以此類推可知,對任意的,,所以,
即,,
又因為,所以是首項為,公比為的等比數列,
所以的通項公式為.
(2)解:,則,
所以,,
故.
30.已知數列中,,是數列的前項和,數列是公差為1的等差數列.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證明:.
【答案】(1)(2)證明見解析
【詳解】(1)因為數列是首項為2,公差為的等差數列,
所以,則,得(),
兩式相減得:,則,
(),
又適合上式,故.
另解:由得(),
故為常數列,
則,故.
(2)由(1)得,
所以,
則.
31.已知在等差數列中,,.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求數列的前n項和.
【答案】(1)
(2)且
【詳解】(1)若等差數列公差為,則,即,
由,則,
所以的通項公式.
(2)由題設,
當為偶數,則;
當為奇數,則;
所以且.
32.記數列的前n項和為,已知,,.
(1)求,t;
(2)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3)求數列的前n項和.
【答案】(1),t=2
(2)
(3)
【詳解】(1)由()可得,,,,
又,,則解得,t=2.
(2)由()可得,
當n為奇數時,,所以數列的奇數項是一個公差為3的等差數列,又,則;
當n為偶數時,,所以數列的偶數項是一個公差為3的等差數列,又,則,
則.
(3)

,則,
即.
33.數列中,,且.
(1)證明:數列為等比數列,并求出;
(2)記數列的前n項和為.若,求.
【答案】(1)證明見詳解,(2)1360
【詳解】(1)因為,
則,且,
所以數列是以首項為2,公比為2的等比數列,
故,可得.
(2)因為,即,
當時,則,解得;
當時,則,
兩式相減得:,整理得;
所以

即.
34.已知數列滿足,.
(1)記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求數列的前項和.
【答案】(1)(2)
【詳解】(1),,
又,,
又,
所以數列是以為首項,為公差的等差數列,
所以數列的通項公式為.
(2)由(1)得,
所以數列的前n項和為
=
.
35.已知等比數列的前項和為,且,,成等差數列.
(1)求的值及數列的通項公式;
(2)若求數列的前項和
【答案】(1),,;(2)
【詳解】(1),,成等差數列,
,即,
當時,,即,
當時,,
是等比數列,
,則,得,
數列的通項公式為,;
(2),
則前項和,

兩式相減可得

化簡可得.
36.已知數列和,,,.
(1)求數列和的通項公式;
(2)求數列的前項和.
【答案】(1),(2)
【詳解】(1)由,,得,
整理得,而,
所以數列是以為首項,公比為的等比數列,
所以,

.
(2),
設,
則,
兩式相減得,從而
.
37.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為,已知,且成等差數列.
(1)求的通項公式;
(2)若,數列的前n項和.
【答案】(1)(2)
【詳解】(1)設等比數列的公比為,因為成等差數列,
所以,
因為,所以,即,
所以.
(2)由(1)得,因為,所以,
所以,即;


兩式相減可得

所以.
38.已知數列的前n項和為,,且滿足.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設的前n項和為,求.
【答案】(1)(2)
【詳解】(1)因為,當時,,兩式作差得,
即,又,所以,當時,,
又當時,,解得,
可知數列是以首項為1,公差為2的等差數列,
所以,即
(2)由(1)知,所以,
.
39.已知數列滿足:.
(1)證明:數列是等比數列;
(2)設,求數列的前項和.
【答案】(1)證明見解析(2)
【詳解】(1)設,則,且,
因為,所以,
即是以4為首項,2為公比的等比數列,
則數列是等比數列.
(2)由(1)知,則,即,
則,

兩式相減得:,
所以.
40.已知正項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為,其中,.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及;
(2)若,求數列的前n項和.
【答案】(1),;
(2)
【詳解】(1)設等差數列的首項為,公差為,
則,則,
因為,所以,
化簡為,解得:或(舍),
所以,;
(2),

兩式相減得,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州区| 博白县| 钟山县| 彩票| 琼海市| 雷波县| 定结县| 井陉县| 海丰县| 七台河市| 鄂州市| 油尖旺区| 丰城市| 礼泉县| 普兰县| 类乌齐县| 永清县| 松桃| 牙克石市| 江都市| 玉屏| 嘉义市| 合水县| 长顺县| 嵊州市| 鄂伦春自治旗| 绥江县| 杭州市| 西宁市| 尉氏县| 皋兰县| 长宁区| 平阴县| 喀什市| 大余县| 新干县| 武城县| 营口市| 南华县| 兰考县| 安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