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期末測試卷(二)一、選擇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計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意的)1.2024年5月,教育部開展了以“全社會都行動起來,共促學生心理健康”為主題的首個全國學生心理健康宣傳教育月活動。活動的開展有助于青少年( )A.學習心理知識,提升健康素養B.克服青春煩惱,消除心理沖突C.杜絕心理問題,促進全面發展D.提高道德修養,助力青春成長2.對漫畫中女孩的行為理解正確的是 ( )①這是自尊自愛的體現②這是對待異性情感的正確舉措③她需要學會正確與異性交往④這不利于發現異性的優勢,不利于相互取長補短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夕陽西下,處在順境中的人可能會勾勒出一幅“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寧靜畫面;而處在逆境中的人可能會產生“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苦楚感受。這說明 ( )A.情緒復雜多變,有時難以捉摸B.人的情緒有時會受外部環境、生活事件等因素的影響C.激發積極情緒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絢麗多彩D.我們的成長過程不需要消極情緒4.非洲草原上有一種蝙蝠喜歡在野馬身上叮咬吸血,有的野馬因此被折磨致死。動物學家研究發現,蝙蝠所吸的血量非常少,野馬的死因并非蝙蝠的叮咬,而是被叮咬后的暴怒與狂奔。這啟示我們 ( )①人的情緒是短暫的、不穩定的、復雜的②情緒會相互感染,要用恰當方式表達③不要因為一些微小的事情而大動肝火④暴怒不能解決問題,要學會調節情緒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關注自己的情感狀態,不斷創造、積累美好的情感體驗,向他人傳遞積極情感,會讓我們的生命更有意義。以下行為不利于獲得積極情感體驗的是 ( )A.共同欣賞高雅的藝術B.交流名著閱讀的心得體會C.力所能及地幫助他人D.強迫他人認可自己的觀點6.跨語文古語鑒賞(新獨家原創,★★☆)下面的名言能夠體現自尊的有 ( )①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②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③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④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對下面漫畫中主人公的行為,點評正確的有( )①沒有考慮自己行為的影響,是不自尊的表現②缺乏廉恥之心,沒有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③沒有做到行己有恥,不尊重環衛工人的勞動成果④是在放松心情,放飛自我,快樂游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8.主題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下面詩句共同體現的品格是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A.自尊 B.自信 C.自立 D.自強9.小明雖然平時成績很好,但總擔心自己考不進理想的學校。為此,他感到非常煩惱。小明產生煩惱的主要原因是 ( )A.心胸狹隘 B.缺乏自信C.過于自負 D.過于依賴他人10. 2023年度山東省“新時代好少年”盧子辰,幼年雙耳失聰,通過佩戴助聽器、接受語言康復訓練,終于能夠像普通孩子一樣“聽”和“說”。之后憑借刻苦勤奮,她成為一名成績優異、全面發展的好學生。聽障世界里,她是頑強奮起的種子,沖破黑暗土壤,向著心中的夢想一路前行。盧子辰的事跡啟示我們要 ( )①自尊自愛,樂觀積極 ②自強不息,奮發有為③身殘志堅,勇奪第一 ④恃才傲物,飛揚青春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下面漫畫給我們中學生的啟示是( )A.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B.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C.人生規劃要趁早,生命意義莫強求D.擺脫父母早獨立,一帆風順任我行12.《禮記·禮運篇》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這是儒家乃至古代先賢世代尋求的社會理想,是善與美的統一。它與馬克思所設想的共產主義理想有一定的契合度,成為探索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追求理想社會、促進全人類發展共同奮斗的目標指向。這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 的核心思想理念。 ( )A.講仁愛 B.重民本 C.崇正義 D.求大同13.“重民本”思想是中華文明中一種具有系統理論形態的思想,不僅是文化傳統和內在觀念的延續,也在我國歷史文化發展和社會實踐中得以反復印證,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著中華文明永續發展。下面歷史符合“重民本”的是 ( )①漢代采用休養生息政策,呈現了“文景之治”②唐太宗認識到“民如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呈現了“貞觀之治”③漢武帝接受“推恩令”的建議,鞏固大一統王朝④清朝采用“地丁銀”制,呈現了“康乾盛世”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③④14.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4龍年春晚吉祥物形象“龍辰辰”從出土于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的綠松石龍形器中提取獨具上古特色的龍鼻作為設計元素,龍脊結構、龍腹紋來源于最早記載“中國”二字的西周何尊側面的四道扉棱和云雷紋,眉弓和龍肩上的裝飾取自河南博物院收藏的云紋銅禁紋飾,精美別致,增添了吉祥物的趣味和古韻。“龍辰辰”啟示我們 ( )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②要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③中華人文精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④中華文化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文化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5.舞蹈詩劇《只此青綠》是以“詩劇”為體裁,以“展卷、問篆、唱絲、尋石、習筆、淬墨、入畫”等篇章為綱目,將大宋美學與傳統韻味帶入奇幻山水之間。“樂中有畫,畫中有樂”,讓人體驗穿越千年的詩情畫意;“耳中見色,眼里聞聲”,讓人體驗經典藝術IP 與實景山水的絕妙合璧;“千里江山,展卷入夢”,讓人體驗別具一格、余味不絕的文化旅程。舞蹈詩劇《只此青綠》展現了中華人文精神的( )A.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B.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C.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D.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16.做中華人文精神的弘揚者,需要弘揚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我們要 ( )①積極進取,向著更高更遠的目標努力奮進②愛人利人,擇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③向榜樣學習,勇擔使命,久久為功④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為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7. 以下是各班根據學校要求設計的黑板報標題。由此推斷該校本期黑板報的主題是 ( )A.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B.不斷與時俱進,共筑生命家園C.弘揚傳統美德,提升道德品質D.關注民生問題,共享發展成果18.核心素養道德修養(新獨家原創,★☆☆)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中國人日用而不覺的道德標準。下面不符合這一道德標準的是 ( )A.陪家里老人散散步B.答應別人赴約的時間,會按時赴約C.在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D.在日常生活中講臟話19.(★☆☆)“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應該 D7204003 ( )A.關注法律體系建設,制定完備的法律B.從內心深處擁護法律,信仰法律的力量和價值,做到崇尚法律、遵守法律、捍衛法律C.嚴格執法,讓法治成為社會共識和基本準則D.制裁違法犯罪,促進社會公平正義20.核心素養 法治觀念(★★☆)下面漫畫警示我們 ( )①要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②要保護自己的隱私權(二)③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④違反法律會受到法律的制裁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1.核心素養法治觀念(★★☆)法律保護公民的肖像權,下列行為構成侵犯公民肖像權的是 ( )A.某商場開業,電視臺錄制了開業儀式的場景,碰巧將公民王某正在購物的鏡頭錄了下來。該鏡頭當晚在新聞中播出B.某影樓在未告知小王的情況下,把小王家的全家福照片印在了影樓的宣傳冊上以招攬生意C.小張將市民李某今年過年時隨意燃放煙花的行為用手機拍照,并向有關部門舉報D.公安人員發布包含有在逃人員照片的通緝令22.小欣有寫網絡小說的愛好。一次,她發現某平臺在未經她允許的情況下擅自轉載她創作的小說。小欣在與平臺協商無果的情況下,一紙訴狀將該平臺告到人民法院。小欣的行為是( )A.小題大做的,其維權方式有些過分B.天真幼稚的,這一行為不受法律保護C.非常明智的,維護了自身的知識產權D.不顧后果的,損害了讀者的利益23.我國法律依法保護公民合法的繼承權。下列關于財產繼承權的認識錯誤的是 ( )①保護公民繼承權,是法律保護公民合法私有財產權的體現②我國關于財產繼承的專門法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③公民的遺產繼承方式分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兩種④每個公民都依法享有繼承權,10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除外A. ①②③ B.②④C. ②③④ D.①③24.核心素養 法治觀念(★☆☆)某縣人民法院經過審理,判決被告人齊某犯非法采礦罪,依據刑法判處齊某有期徒刑和罰金。這告訴我們 ( )A.刑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B.我國刑法是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懲治犯罪的有力武器C.社會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征D.一切違法行為都要追究刑事責任25.(★☆☆)2024年4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涉婦女兒童案件情況。據介紹,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形勢依然嚴峻,校園暴力問題不容忽視。截至2024年4月16日,人民法院共審結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未成年人殺人、重傷害犯罪類案件4件4人,犯罪人年齡在12周歲至13周歲之間,被依法判處10年至15年有期徒刑。這讓依法追究“極惡少年”刑責成為法治的必然。這表明( )①法律對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將從重處罰②那種認為自己年齡小與違法犯罪無關、年齡小犯罪不受處罰的想法,是非常錯誤的③低齡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將不復存在④沒有不能管的“小霸王”,未成年人也須敬畏法律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二、非選擇題(共4小題,計50分)26.主題教育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新獨家原創,★★☆)【珍惜青春時光·婷婷的一天】2024年3月6日 小雨 我今天的心情就像這淅淅瀝瀝的小雨讓人心煩。 臉上的青春痘此起彼伏,同桌還不時地嘲弄我的痘痘,我都不想去上學了。 出門時,媽媽反復叮囑我,讓我穿上雨衣。我不耐煩地吼道:“我都長大了,不用你啰唆這些,我不穿!”然后我直接摔門而去。 體育課上,我又看到了同年級帥氣、英俊的小勇。陽光下打籃球的他,一跑一跳一投籃,直接讓我呆在了原地。直到同學叫我名字,我才羞紅了臉走開了。 回到家,我想起下周要參加舞蹈比賽,便緊張得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媽媽在我的央求下陪我看了一段小品,我才漸漸平靜了下來。(1)情境分析。(每空1分,共4分)①面對同桌不時地嘲弄婷婷臉上的痘痘,婷婷應該 。②出門時婷婷嫌媽媽啰唆,回家后又央求媽媽陪自己看小品,這體現了青春期 的矛盾心理。③面對生活中可能出現的朦朧情感,婷婷應該 。④媽媽陪婷婷看了一段小品,婷婷才漸漸平靜了下來。婷婷是在通過 的方法調節情緒。(2)含評分說明面對青春期的煩惱,請你為婷婷提出合理化建議。(6分)27.核心素養健全人格(新獨家原創,★★☆)【煥發青春活力】材料一 夏琳從小就被人稱為“假小子”,干什么事情都是大大咧咧、風風火火的。上了初中后,夏琳越來越愛照鏡子,越來越注重自己的儀容儀表和言談舉止,討論問題時也越來越喜歡發表自己的見解。有一次,因為爸爸說了她一句“你一個小孩子,懂個啥”,夏琳氣得哭了起來。(1)夏琳的變化反映了一種什么心理狀態 (1分)這種心理有什么積極作用 (4分)材料二 在一次數學考試中,小文和小麗都沒有考好。小文滿臉愁容,自怨自艾:“我太笨了,不是學數學的料,怎么學也不可能學好的。”小麗卻認為:“我這段時間學習不夠認真,學習方法也不太得當。我要好好反思,努力改進,下次爭取取得好成績。”小強這次成績不錯,他根本不把別人放在眼里,自我感覺特別好:“我就是數學天才,你們再怎么學也趕不上我。”(2)三個人分別是什么心理狀態 (3分)簡要分析三種心理狀態的區別。(3分)(3)向小麗學習,我們應該怎么辦 (3分)材料三 10年前,李娜成為首位獲得澳網單打冠軍的中國球員,鄭欽文還是那個坐在電視機前,為偶像歡呼的小女孩;10年后,沿著前輩走過的足跡,2024年8月,鄭欽文獲得了中國網球歷史上的第一枚奧運單打金牌。從以別人為榜樣,到成為別人的榜樣,鄭欽文在不斷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中破繭成蝶,也開啟了中國網球的新篇章。(4)鄭欽文在不斷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中破繭成蝶。這對我們有什么啟示 (4分)28.主題教育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提升青春的內涵】教育部早在2021年就印發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指南》強調中小學課程教材主要圍繞核心思想理念、中華人文精神、中華傳統美德三大主題,遴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內容。《指南》認為,開展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對于永續中華民族的根與魂,堅守中華民族的共同理想信念,筑牢民族文化自信、價值自信的根基,維護國家文化安全,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培養青少年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具有重要意義。(1)請你分別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中華人文精神、中華傳統美德的主要內容有哪些。(6分)(2)小文同學在學習《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摘錄了下面的古語名言。請你幫助她進行分類。(填寫序號即可)(3分)①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②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③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④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⑤由義為榮,背義為辱。⑥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⑦君子和而不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中華人文精神中華傳統美德(3)學校開展“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動,請你推薦三個能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名片”。(3分)29.核心素養法治觀念(2024陜西渭南臨渭區期末改編,17,★★☆)在學習法律有關的內容時,道德與法治老師組織學生開展了一次“模擬法庭”的活動。下面是理論探究小組準備“庭審”的一個案例。案件起因 小亮扮演的是被告陳某。大學生陳某迷戀上了網絡游戲。為滿足游戲體驗,陳某用生活費購買了大量的游戲裝備。隨著消費的不斷增加,他開始捉襟見肘。后來,他在網吧結識了一名社會上的不良人員,陳某與之多次結伴攔路搶劫,兩人最終被警方抓獲。案件經過 法庭上,小剛扮演的公訴人出示了陳某的犯罪證據。證據顯示,陳某搶劫他人財物共計1500元。法律小知識公訴人是指不用當事人而是由國家司法機關來直接提起訴訟的人。在中國,公訴人主要由人民檢察院的司法人員來擔任。其主要任務是站在國家的立場上,用事實和證據指控犯罪,從而達到打擊犯罪、保護人民、捍衛法律尊嚴的目的。(1)上述陳某的案件應該在下列所示的哪一個法庭中審理 (2分)(二)案件判決 小紅扮演的法官對被告陳某的判決結果如下:經本庭合議,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判處陳某行政拘留14天,罰款1000元,并向受害人賠禮道歉……(2)這個判決書中對于陳某的處罰是否合理 請說明理由。(4分)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3)理論探究小組決定就青少年學生如何預防違法犯罪寫一份倡議書。請你為理論探究小組同學的倡議書撰寫倡議部分的提綱。(至少兩個方面,4分)答案速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A D B D D B A B B A A D B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A C D A D B C B C B B C1. A 開展全國學生心理健康宣傳教育月活動有助于青少年學習心理知識,提升健康素養,A符合題意。“消除心理沖突”“杜絕心理問題”的觀點絕對,B、C錯誤。D中“道德修養”與題意不符。2. D 與異性正常交往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漫畫中女孩拒絕和男生一起跳繩,沒有認識到與異性交往的積極作用,③④評價正確。3. B 夕陽西下,不同情境中的人會有不同的情緒感受。這體現了人的情緒有時會受外部環境、生活事件等因素的影響,B符合題意。A、C與題意不符。消極情緒也會有積極作用,D錯誤。4. D 野馬的死因并非蝙蝠的叮咬,而是被叮咬后的暴怒與狂奔,這體現了③④觀點。①②觀點與題意不符,排除。5. D 我們可以通過與人交往、積極參與有意義的社會活動等方式獲得積極情感體驗。A、B、C均有助于獲得積極情感體驗;D的行為不利于獲得積極情感體驗。本題為逆向選擇題,故選D。6. B “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的意思是有志氣的人不喝盜泉里的水,剛直廉潔的人不接受帶有輕蔑性的施舍。①體現了自尊,符合題意。“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意思是樹想要靜止,風卻不停地刮動它的枝葉;子女想贍養父母,父母卻已離去。②未體現自尊,不符合題意。“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意思是如果能每天除舊更新,就要天天除舊更新,不間斷地更新又更新。③未體現自尊,不符合題意。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意思是豈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權貴,讓自己不能有舒心暢意的笑顏!④體現了自尊,符合題意。7. A 漫畫中主人公在景區亂扔垃圾,是不自尊、不知恥的表現,也是不尊重他人勞動成果的表現,①②③點評正確。④點評錯誤,排除。8. B 題干中的詩句共同體現了詩人對自身能力的肯定和彰顯,這是自信的表現,故選B。9. B 小明的想法是輕視自己、低估自己能力的表現。這說明小明缺乏自信,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排除。10. A 盧子辰克服雙耳失聰的困難,憑借刻苦勤奮成為一名成績優異、全面發展的好學生。這體現了她自尊自愛,樂觀積極;自強不息,奮發有為。①②符合題意。11. A 漫畫《小牛學耕》啟示我們中學生要學會在實踐中探求真知,A符合題意。B體現了要勤奮學習,不符合題意。“生命意義莫強求”“擺脫父母早獨立,一帆風順任我行”觀點錯誤,C、D排除。12. D 題干中的古語和共產主義理想都體現了將天下視作天下人的天下,體現了求大同的核心思想理念,故選 D。13. B 本題考查“重民本”的核心思想理念,①②④中的政策都體現了“重民本”的核心思想理念。“推恩令”與民生無關,③不符合題意。14. A 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③錯誤。④觀點明顯錯誤。“龍辰辰”啟示我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要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①②符合題意。15. C 舞蹈詩劇《只此青綠》“樂中有畫,畫中有樂”“耳中見色,眼里聞聲”等體現了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C符合題意。A、B、D與題意不符。16. D 本題考查弘揚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對青少年的要求。①②③④均符合題意,故選 D。17 A “以我之力 追我所愿”體現了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初心不改 奔流到海”表達了堅持初心、追求目標的決心;“吾有所愛 其名華夏”直接體現了愛國之情;“復興之夢 夢在不息”強調了為實現國家復興的夢想不懈奮斗。分析可知,這些標題都側重于展現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濃厚的愛國情懷,故A符合題意。18. D “陪家里老人散散步”符合孝,A不符合題意;“答應別人赴約的時間,會按時赴約”符合信,B不符合題意;“在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符合禮,C不符合題意;中華民族一貫以遵守道德為榮,以違背道德為恥,“在日常生活中講臟話”是不知羞恥的表現,D符合題意。19. B 作為社會一員,我們不僅要關注法律體系建設,為法律的完善貢獻力量,而且要從內心深處擁護法律,信仰法律的力量和價值,做到崇尚法律、遵守法律、捍衛法律,讓法治成為社會共識和基本準則。據此可知,B符合題意。“制定完備的法律”“嚴格執法”“制裁違法犯罪”不是社會一員應該做的,A、C、D不選。20. C 漫畫內容警示我們,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違反法律會受到法律的制裁,③④符合題意。漫畫未體現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與保護自己的隱私權,①②排除。21. B 影樓未經小王同意,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小王及其家人的肖像,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權,B符合題意。A、C、D不屬于侵犯他人肖像權的行為。22. C 法律保護公民的知識產權。某平臺的行為侵犯了小欣的知識產權,小欣是在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知識產權,C正確。A、B、D錯誤。23. B 我國法律規定,10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也依法享有繼承權,④錯誤。②錯誤,我國關于財產繼承的專門法律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①③本身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本題為逆向選擇題,故選B。24. B 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A錯誤。嚴重社會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征,只有犯罪才會追究刑事責任,C、D錯誤。被告人齊某犯非法采礦罪,依據刑法被判處刑罰,體現了B 觀點。25. C 材料表明,那種認為自己年齡小與違法犯罪無關、年齡小犯罪不受處罰的想法,是非常錯誤的;沒有不能管的“小霸王”,未成年人也須敬畏法律。②④說法正確且符合題意,故選C。26.答案:(1)①正確對待生理變化,不因自己的生理變化而焦慮或自卑;在塑造身體、儀表等外在美的同時,注重品德和文化修養,提升內在美。(1分)②獨立與依賴。(1分)③慎重對待,理智處理。(1分)④注意轉移。(1分)(2)①要學會積極面對青春期心理矛盾和困惑;可以參加集體活動,在集體的溫暖中接納和調整自己;求助老師、家長和心理醫生,化解煩惱,解決問題;學會自我調節,成為自己的“心理保健醫生”。②要學會正確與異性交往,把握交往的原則;學會正確處理異性情感,讓異性友誼成為美好青春的見證。③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做自己情緒的主人。評分說明回答出調節青春期心理矛盾做法中的任意一點可得2分;回答出異性交往、異性情感中的任意一點可得2分;回答出管理情緒中的任意一點可得2分。其他答案符合題意亦可酌情給分。解析:第(1)問,①面對同桌不時地嘲弄婷婷臉上的痘痘,婷婷應該正確對待青春期生理變化、提升內在美等。②出門時婷婷嫌媽媽啰唆體現了獨立意識;回家后又央求媽媽陪自己看小品體現了依賴心理。③面對生活中可能出現的朦朧情感,婷婷應該慎重對待,理智處理。④通過看小品的方式來緩解不良情緒的方法屬于注意轉移法。學生據此作答即可。第(2)問,結合日記中婷婷的煩惱,從調節青春期心理矛盾、異性交往、異性情感、學會管理情緒等角度回答即可。27 答案:(1)①自尊。(1分)②自尊的青春有光彩,自尊的人能認可自己;自尊的人知廉恥、明是非;自尊的人不愛慕虛榮。(4分)(2)①小文是自卑的心理狀態,小麗是自信的心理狀態,小強是自負的心理狀態。(3分)②a.自卑表現為輕視自己,認為自己不如別人,低估自己的能力,不敢嘗試。b.自信表現為能夠實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坦然面對真實的自己,從容應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問題。c.自負表現為過高地估計自己,自以為是,好高騖遠。(3分)(3)①找準定位,揚長避短;②專注當下,積極行動;③勇于探索,增強底氣;等等。(3分)(4)自強使人奮發向上;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在美好的青春年華里,我們手握歷史的接力棒,做自強不息的中國人;我們要樹立遠大理想;我們要求得真學問,練就真本領;等。(4分)解析:第(1)問,第一小問,夏琳的變化反映了自尊的心理狀態。第二小問,學生依據教材知識,回答出自尊的積極作用即可。第(2)問,第一小問,結合教材知識可以判斷,小文是自卑的心理狀態,小麗是自信的心理狀態,小強是自負的心理狀態。第二小問,學生運用教材知識答出自卑、自信、自負的表現即可。第(3)問,向小麗學習,就是要做一個自信的人。學生依據教材知識,回答做自信的人的要求即可。第(4)問屬于啟示類試題。學生依據教材知識,從自強的作用、做自強不息的中國人等角度回答即可。28.答案:(1)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主要有訴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2分②中華人文精神主要有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2分)③中華傳統美德主要有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風尚,精忠報國、振興中華的愛國情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等。(2分)(2)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 ①③④中華人文精神 ②⑦中華傳統美德 ⑤⑥(每一類占1分,共3分)(3)中國漢字、長城、故宮、敦煌莫高窟、太極拳、京劇等。(3分)解析:第(1)問考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中華人文精神、中華傳統美德的主要內容。這屬于教材核心知識,學生熟練記憶即可回答。第(2)問考查學生的知識儲備和人文底蘊。學生找到材料中名言與教材知識的結合點即可回答。第(3)問要求推薦能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名片”。答案具有開放性,只要是能夠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名片”都可以。29.答案:(1)②。(2分)(2)不合理。理由:因為判決書中的“行政拘留”和“罰款”都屬于行政處罰,“賠禮道歉”屬于民事責任。而陳某實施的是刑事違法行為(犯罪行為),應受到刑罰處罰。(4分)(3)①我們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違法犯罪的危害,依法自律,做自覺遵紀守法的人;②我們要認清危害,增強法治觀念,時刻警惕違法犯罪,遠離違法犯罪;③我們要明辨是非,杜絕不良行為;④我們要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增強自控力,嚴于律己,積極抵制不良心理和行為,防患于未然。(4分)解析:第(1)問,陳某攔路搶劫的行為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屬于刑事違法行為(犯罪行為),陳某已觸犯刑法,②所示為刑事法庭,陳某應在該法庭受審。第(2)問考查違法行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犯罪行為應受到刑罰處罰,判決書中的“行政拘留”和“罰款”屬于行政處罰,“賠禮道歉”屬于民事責任。因此該判決書中對于陳某的處罰不合理。學生據此作出判斷再說明理由即可。第(3)問考查如何預防違法犯罪,即嚴于律己的要求。這屬于教材基礎知識的再現,學生熟練記憶即可回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