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14 理解權利義務考點1 公民權利1.(2024·黑龍江齊齊哈爾·中考真題)某社區部分居民在跳廣場舞時步伐統一,別人卻聽不到音樂聲。原來他們都佩戴了耳機,通過接收播放器的指定頻道來聽音樂。“靜音模式”的廣場舞受到了附近居民的贊賞,這主要是因為跳舞居民( )A.維護了社區居民的住宅權B.放棄權利的同時履行了應盡的義務C.維護了社區居民的文化權利D.依法行使權利的同時尊重了他人權利2.(2024·甘肅臨夏·中考真題)近年來,網絡微短劇“異軍突起”。以此為切入點,小隴搜集到如下資料:※資料1:微短劇時間短、節奏快,成為年輕人緩解生活壓力、舒緩焦慮情緒的“清新劑” ※資料2:短視頻平臺微短劇誘導付費成為2023年第四季度消費維權輿情熱點之一 ※資料3:2023年11月,國家啟動網絡微短劇專項整治工作,打擊違規低質微短劇圍繞上述資料,以下點評正確的是( )A.小隴說:權利行使有界限,網絡不是法外之地B.路路說:公民享有文化權利,微短劇創作自己說了算C.凌云說:網絡搭建新平臺,只要觀眾喜歡,內容無所謂D.美美說:微短劇無品味,短劇付費有“陷阱”,應全面禁止3.(2024·湖北·中考真題)某班同學圍繞“公民基本權利”這一主題,進行了課堂情景劇表演。☆劇情一:小麗的爸爸參加新一屆縣人大代表選舉,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劇情二:小麗的媽媽通過“網絡問政”欄目對某國家機關的工作提出批評建議……劇情中小麗的爸爸和媽媽,分別行使的公民基本權利是( )A.政治自由 監督權B.政治自由 維護國家利益C.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監督權D.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維護國家利益4.(2024·福建·中考真題)下列對如圖的寓意解讀正確的是( )A.網絡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B.該消費者通過訴訟的方式依法維權C.消費者協會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D.商家不得采用“掃碼”形式讓顧客點餐5.(2024·天津·中考真題)在我國,公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公民參與管理國家和管理社會的基礎是( )A.享有受教育權 B.享有物質幫助權C.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D.行使選舉權和被選舉權6.(2024·四川樂山·中考真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一些不法分子利用AI技術模仿、偽造他人的聲音、面孔、視頻等信息進行詐騙(如下圖所示)。對此類行為認識正確的是( )①它侵犯了公民的財產權 ②受害者只能通過訴訟維權③它侵犯了公民的人格尊嚴 ④這是利用高科技致富的手段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24·福建·中考真題)暑假期間,小閩一家外出旅游。出發前,媽媽到派出所更換即將過期的身份證;行車途中,爸爸主動禮讓行人;景區內,小閩勸阻弟弟不要亂涂亂刻。據此,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①媽媽能夠自覺地履行義務②爸爸維護了他人的人格尊嚴③小閩具有較強的法律意識④弟弟的行為受到法律的保護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2024·四川眉山·中考真題)近年來,微短劇憑借時長短、節奏快、劇情緊湊吸引了許多觀眾。然而,不少微短劇需要充值會員或付費購買才能觀看全部內容,但觀眾充值后,經常遇到劇集變短、無法觀看、二次付費等問題。上海陳女士就陷入了這種“陷阱”,她應該( )①撥打電話、尋求消協幫助 ②自認倒霉,再不看微短劇③加強監管、打擊不良商家 ④聯系商家,追回多付錢款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2024·四川眉山·中考真題)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下列行為值得我們點贊的是( )A.長江流域禁漁期間,某男子在河邊夜釣B.中考期間,廣場舞愛好者暫停跳舞活動C.某愛狗人士遛狗不拴繩,犬只咬傷他人D.某攝影愛好者在軍事禁區拍攝軍港機密10.(2024·甘肅白銀·中考真題)下圖漫畫中的行為,侵犯了公民的( )A.隱私權 B.肖像權 C.財產權 D.榮譽權11.(2024·江蘇鹽城·中考真題)殷某因某軟件公司將其聲音智能化處理后對外出售牽利,將軟件公司告上注庭,法院判決該公司賠禮道歉并賠償損失,殷某的行為告訴我們( )A.權利和義務是相統一的 B.人人守法已成為全民共識C.訴訟是維權的最佳選擇 D.應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12.(2024·江蘇蘇州·中考真題)蘇州市人民政府網站公布了《關于調整蘇州市最低工資標準的通知》,從2024年1月1日起執行。實施最低工資標準( )1.調整月最低工資標準。蘇州市區、張家港市、常熟市、太倉市、昆山市均執行江蘇省一類地區月最低工資標準,由原2280元/月調整為2490元/月。 2.……A.說明每個公民都享有物質幫助權 B.體現公民可以取得社會保障收入C.維護了公民獲得勞動報酬的權利 D.保障了公民享有的基本政治權利13.(2024·云南·中考真題)關于圖中的消費者能否維權,認識正確的是( )《會員到期“被自動續費”》A.不能,這是她不仔細導致的B.不能,商家已提供會員服務C.能,可與平臺客服協商,嘗試解決糾紛D.能,最好的辦法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14.(2024·四川宜賓·中考真題)下列對憲法規定的內容,理解正確的是( )序號 憲法規定的內容 知識理解① 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財產權②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 物質幫助權③ 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護 人格尊嚴不受侵犯④ 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A.① B.② C.③ D.④15.(2024·四川涼山·中考真題)依照憲法規定,我國公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和自由,下列哪項權利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權利,行使這項權利是公民參與管理國家和管理社會的基礎。( )A.人身自由 B.受教育權C.遵守憲法和法律 D.選舉權和被選舉權16.(2024·江西·中考真題)陽光心理社、機器人社、籃球社、合唱社、蔬菜種植社……為響應“雙減”政策,助力學生全面發展,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陽光心理社成員常傾聽同學們的心聲,并給予他們幫助和關懷。某天,陽光心理社收到了一位同學的“心語卡”(見圖)。(1)假如你是該社成員,請為這位同學提供解決煩惱的合理建議。▲學校倡議同學們創建更多類型的社團,大家熱情響應。(2)你打算與志同道合的師長和伙伴創建一個公益類社團,需草擬社團章程。請填寫以下內容。社團章程 社團名稱:______ 社團宗旨:______ ……17.(2024·云南·中考真題)【弘揚憲法精神 治理網絡空間】時代越是發展,社會越是進步,人們就越發感受到憲法的力量和溫度。◆制定愛國主義教育法,修訂反間諜法、保守國家秘密法……翻開一部部法律,開宗明義指出“根據憲法,制定本法”。◆黨領導人民制定和實施憲法,最根本的目的是維護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愿、保障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在2023年國家憲法日開展的“憲法晨讀”活動中,8000多萬名師生同步參與,營造了尊崇憲法的儀式感。(1)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談談憲法的力量和溫度給你的啟示。截至2023年6月,國內短視頻用戶規模約為10.26億人。與此同時,自媒體造假現象也引發關注。為吸粉引流,自媒體從業者徐某某與薛某編造“秦朗丟失寒假作業”的視頻,散布虛假信息。同時,部分網民不分真偽、輕信盲從,導致事件不斷發酵。因擾亂公共秩序,公安機關依法對徐某某、薛某及其所在公司作出行政處罰。可見,自媒體和網民都需要反思,勿讓謊言成為流量密碼。(2)結合材料,運用依法行使權利與合理利用網絡的相關知識,說說你對“勿讓謊言成為流量密碼”的理解。考點2 公民義務18.(2024·貴州黔東南·中考真題)漫畫《挑“擔子”》的寓意告訴我們( )①享有權利的數量必須和履行義務的數量相一致②只重權利而輕視義務,人生之路就會磕磕絆絆③權利和義務相統一,兩者不可偏廢、缺一不可④享有多少權利就履行多少義務,兩者完全對等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②19.(2024·四川樂山·中考真題)近年來,電瓶車已成為城市居民常用代步工具。但個別居民借口小區停放場所和充換電設施數量不夠,將自己的電瓶車進樓入戶、“飛線”充電,帶來嚴重安全隱患。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①電瓶車在哪里存放和充電是車主的自由②違規充電完全是因為小區集中充電設施不夠③電瓶車主必須堅持權利和義務的統一④電瓶車存放和充電必須堅持安全第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24·江蘇蘇州·中考真題)某些手機APP商家為了逐利,將取消自動續費的選項隱藏在難以察覺的位置,使消費者被迫“自動續費”。據此回答以下小題。費力尋找 曹一作20.漫畫“費力尋找”(圖)的主要寓意是( )A.消費者要避免使用APP B.消費者要學會“信息節食”C.經營者需要依法誠信經營 D.經營者的行為違反了刑法21.2024年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規定經營者自動續費服務應當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同時規定消費者不得利用投訴、舉報牟取不正當利益。上述規定說明( )A.權利與義務是完全對等的 B.公民一切權益受法律保護C.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 D.權利意識比義務觀念更重要22.(2024·四川廣安·中考真題)對以下社會生活情境的分析,你贊同的是( )選項 情境 分析① 大學二年級學生趙某應征入伍 趙某依法履行服兵役的義務② 藏族醫生堅持為本村的多個民族群眾免費診治 該醫生的行為維護了民族團結③ 某廠實行“嚴格管理”,對離廠工人搜身后才允許離開 該廠的行為侵犯了工人的人身自由④ 小劉的媽媽每月從單位領取勞動報酬 小劉媽媽享有物質幫助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3.(2024·云南·中考真題)下列圖示中,概念之間的關系正確的是( )A. B.C. D.24.(2024·四川宜賓·中考真題)下列對如圖漫畫理解正確的是( )①權利和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②享有多少權利就只履行多少義務③權利與義務相統一,不能重權利而輕義務④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5.(2024·四川南充·中考真題)對下列“微行為”的評價,你贊同的是( )微行為 微評價八年級學生小王拒絕了父親讓其輟學打工的要求 ①小王維護了自己的人身自由權小張大學畢業后應征入伍,到邊疆保衛祖國 ②小張履行了依法服兵役的義務市民小趙按號有序就醫,自覺遵守公共秩序 ③小趙履行了依法納稅的義務市民小李發現疑似間諜行為,立即向國安機關舉報 ④小李履行了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6.(2024·四川達州·中考真題)在我國,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下列行為體現公民既在享受權利,又在履行義務的是( )A.李某主動按時繳納應繳稅款 B.小亮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士兵C.小麗在校學習按時完成作業 D.唐某參加縣人大代表的選舉27.(2024·河南·中考真題)中學生小剛課余時間喜歡上網,他在網絡上多次散布同學小德的隱私,給小德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困擾。小德和家長要求其停止侵害并賠禮道歉,但是小剛不予理睬,小德和家長最后選擇了報警。面對警察的詢問,小剛說:“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我有上網發表言論的自由。我是未成年人,國家法律給予我特殊保護,就算違法我也不用承擔責任。”結合材料,聯系所學道德與法治課程內容,對小剛的觀點進行辨別與分析。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專題14 理解權利義務考點1 公民權利1.(2024·黑龍江齊齊哈爾·中考真題)某社區部分居民在跳廣場舞時步伐統一,別人卻聽不到音樂聲。原來他們都佩戴了耳機,通過接收播放器的指定頻道來聽音樂。“靜音模式”的廣場舞受到了附近居民的贊賞,這主要是因為跳舞居民( )A.維護了社區居民的住宅權B.放棄權利的同時履行了應盡的義務C.維護了社區居民的文化權利D.依法行使權利的同時尊重了他人權利【答案】D【詳解】本題考查依法行使權利。D:分析題文,跳舞居民有跳廣場舞的權利,但他們通過佩戴耳機接收指定頻道聽音樂的方式,避免了廣場舞音樂對附近居民造成干擾,既依法行使了自己跳舞的權利,又充分尊重了附近居民享受安靜生活環境的權利;這體現了依法行使權利的同時尊重了他人權利;故D符合題意;A:住宅權主要指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題干未涉及,故A不符合題意;B: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但不能簡單地說放棄權利的同時履行義務,故B錯誤;C:維護了社區居民的文化權利在本題中未體現,故C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2.(2024·甘肅臨夏·中考真題)近年來,網絡微短劇“異軍突起”。以此為切入點,小隴搜集到如下資料:※資料1:微短劇時間短、節奏快,成為年輕人緩解生活壓力、舒緩焦慮情緒的“清新劑” ※資料2:短視頻平臺微短劇誘導付費成為2023年第四季度消費維權輿情熱點之一 ※資料3:2023年11月,國家啟動網絡微短劇專項整治工作,打擊違規低質微短劇圍繞上述資料,以下點評正確的是( )A.小隴說:權利行使有界限,網絡不是法外之地B.路路說:公民享有文化權利,微短劇創作自己說了算C.凌云說:網絡搭建新平臺,只要觀眾喜歡,內容無所謂D.美美說:微短劇無品味,短劇付費有“陷阱”,應全面禁止【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權利行使有界限、理性參與網絡生活的要求。A:分析題文,網絡微短劇的發展需要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內進行,不能隨意侵犯他人權利、違反法律法規;這說明權利行使有界限,網絡不是法外之地;故A符合題意;B:路路的說法錯誤,公民享有文化權利,但微短劇創作不能自己說了算,要遵守法律法規和道德規范,不能傳播不良內容;故B錯誤;C:凌云的說法錯誤,網絡搭建新平臺,但微短劇的內容必須合法、健康、積極,不能只追求觀眾喜歡而不顧內容質量;故C錯誤;D:美美的說法錯誤,不能因為微短劇存在一些問題就全面禁止,而應該通過整治和規范,使其健康發展;故D錯誤;故本題選A。3.(2024·湖北·中考真題)某班同學圍繞“公民基本權利”這一主題,進行了課堂情景劇表演。☆劇情一:小麗的爸爸參加新一屆縣人大代表選舉,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劇情二:小麗的媽媽通過“網絡問政”欄目對某國家機關的工作提出批評建議……劇情中小麗的爸爸和媽媽,分別行使的公民基本權利是( )A.政治自由 監督權B.政治自由 維護國家利益C.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監督權D.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維護國家利益【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公民的政治權利。C: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小麗的爸爸參加縣人大代表選舉并投票,行使的是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小麗的媽媽通過“網絡問政”欄目對某國家機關的工作提出批評建議,行使的是監督權;故C符合題意;A:小麗爸爸的行為對應的是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不是政治自由;媽媽行使的是監督權;故A說法錯誤;B:爸爸行使的不是政治自由,也不是維護國家利益;媽媽也不是履行維護國家利益的義務;故B說法錯誤;D:爸爸行使的是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媽媽行使的是監督權,不是維護國家利益;故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4.(2024·福建·中考真題)下列對如圖的寓意解讀正確的是( )A.網絡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B.該消費者通過訴訟的方式依法維權C.消費者協會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D.商家不得采用“掃碼”形式讓顧客點餐【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消費者權益。C:分析漫畫,消費者協會要求經營者不得強制消費者“掃碼點餐”,這說明消費者協會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故C符合題意;A:圖中主要體現的是消費者協會對經營者強制消費者“掃碼點餐”這一行為的規范,而非強調網絡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故A不符合題意;B:消費者向消費者協會投訴,不是向人民法院起訴,不是通過訴訟方式依法維權;故B說法錯誤;D:商家不是不得采用“掃碼”形式讓顧客點餐,而是不得強制消費者只能“掃碼點餐”;故D錯誤;故本題選C。5.(2024·天津·中考真題)在我國,公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公民參與管理國家和管理社會的基礎是( )A.享有受教育權 B.享有物質幫助權C.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D.行使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答案】D【詳解】本題考查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地位。D:結合教材知識可知,在我國,公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公民參與管理國家和管理社會的基礎是行使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故D符合題意;ABC:都不符合題干的主旨;故ABC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6.(2024·四川樂山·中考真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一些不法分子利用AI技術模仿、偽造他人的聲音、面孔、視頻等信息進行詐騙(如下圖所示)。對此類行為認識正確的是( )①它侵犯了公民的財產權 ②受害者只能通過訴訟維權③它侵犯了公民的人格尊嚴 ④這是利用高科技致富的手段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詳解】本題考查財產權和人格尊嚴權。①③:分析題文,利用AI技術模仿、偽造他人的聲音、面孔、視頻等信息進行詐騙,侵犯了公民的財產權,使得受害者遭受財產損失。同時,這種行為也侵犯了公民的人格尊嚴,如肖像權、名譽權等;故①③符合題意;②:受害者維權的途徑不僅僅只有訴訟,還可以通過協商、調解、投訴等方式;故②說法錯誤;④:這不是利用高科技致富的正當手段,而是違法犯罪行為;故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7.(2024·福建·中考真題)暑假期間,小閩一家外出旅游。出發前,媽媽到派出所更換即將過期的身份證;行車途中,爸爸主動禮讓行人;景區內,小閩勸阻弟弟不要亂涂亂刻。據此,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①媽媽能夠自覺地履行義務②爸爸維護了他人的人格尊嚴③小閩具有較強的法律意識④弟弟的行為受到法律的保護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遵守憲法和法律。①:媽媽到派出所更換即將過期的身份證,這是媽媽能夠自覺履行公民義務的表現,故①說法正確;②:爸爸主動禮讓行人,維護的是行人的生命安全,而非他人的人格尊嚴,故②說法錯誤;③:小閩勸阻弟弟不要亂涂亂刻,說明小閩具有較強的法律意識,知道要愛護景區的公共財物,故③說法正確;④:弟弟亂涂亂刻的行為是不文明、不合法的,不是受到法律保護的行為,故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8.(2024·四川眉山·中考真題)近年來,微短劇憑借時長短、節奏快、劇情緊湊吸引了許多觀眾。然而,不少微短劇需要充值會員或付費購買才能觀看全部內容,但觀眾充值后,經常遇到劇集變短、無法觀看、二次付費等問題。上海陳女士就陷入了這種“陷阱”,她應該( )①撥打電話、尋求消協幫助 ②自認倒霉,再不看微短劇③加強監管、打擊不良商家 ④聯系商家,追回多付錢款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詳解】本題考查依法維權。①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針對陳女士的消費問題,她可以撥打電話、尋求消協幫助;消費者協會可以為消費者提供維權的指導和幫助,是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有效途徑之一;也可以聯系商家,追回多付錢款:先與商家進行溝通協商,嘗試解決問題,要求退回不該支付的款項;故①④符合題意;②:自認倒霉,再不看微短劇,這種做法是消極的,不利于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也無法促使商家改進服務;故②錯誤;③:加強監管、打擊不良商家,這是相關政府部門的職責,消費者個人難以直接做到;故③錯誤;故本題選B。9.(2024·四川眉山·中考真題)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下列行為值得我們點贊的是( )A.長江流域禁漁期間,某男子在河邊夜釣B.中考期間,廣場舞愛好者暫停跳舞活動C.某愛狗人士遛狗不拴繩,犬只咬傷他人D.某攝影愛好者在軍事禁區拍攝軍港機密【答案】B【詳解】本題考查依法行使權利。B:而中考期間廣場舞愛好者暫停跳舞活動,是在行使自身權利的同時,充分考慮到他人的權利和社會公共利益,沒有損害他人合法的自由和權利,這種行為值得點贊;故B符合題意;A:長江流域禁漁期間某男子在河邊夜釣,違反了禁漁規定,損害了公共利益;故A錯誤;C:某愛狗人士遛狗不拴繩導致犬只咬傷他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權利;故C錯誤;D:某攝影愛好者在軍事禁區拍攝軍港機密,危害了國家安全;故D錯誤;故本題選B。10.(2024·甘肅白銀·中考真題)下圖漫畫中的行為,侵犯了公民的( )A.隱私權 B.肖像權 C.財產權 D.榮譽權【答案】B【詳解】本題考查肖像權。ABCD:結合教材知識可知,肖像權是公民可以同意或不同意他人利用自己肖像的權利。AI 換臉未經本人同意使用其肖像,屬于侵犯肖像權的行為;故B符合題意;AC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11.(2024·江蘇鹽城·中考真題)殷某因某軟件公司將其聲音智能化處理后對外出售牽利,將軟件公司告上注庭,法院判決該公司賠禮道歉并賠償損失,殷某的行為告訴我們( )A.權利和義務是相統一的 B.人人守法已成為全民共識C.訴訟是維權的最佳選擇 D.應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答案】D【詳解】本題考查依法維權。D:分析題文,殷某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這表明當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應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故D正確;A:權利和義務相統一在材料中未體現;故A不符合題意;B:“人人守法已成為全民共識”說法過于絕對;故B錯誤;C:“訴訟是維權的最佳選擇”不準確,維權途徑有多種,訴訟只是其中之一,不一定是最佳選擇;故C錯誤;故本題選D。12.(2024·江蘇蘇州·中考真題)蘇州市人民政府網站公布了《關于調整蘇州市最低工資標準的通知》,從2024年1月1日起執行。實施最低工資標準( )1.調整月最低工資標準。蘇州市區、張家港市、常熟市、太倉市、昆山市均執行江蘇省一類地區月最低工資標準,由原2280元/月調整為2490元/月。 2.……A.說明每個公民都享有物質幫助權 B.體現公民可以取得社會保障收入C.維護了公民獲得勞動報酬的權利 D.保障了公民享有的基本政治權利【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勞動權。C: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實施最低工資標準主要是為了維護勞動者獲得勞動報酬的權利,確保勞動者在付出勞動后能夠獲得合理的報酬,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故C符合題意;A:物質幫助權是指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實施最低工資標準并非直接說明每個公民都享有物質幫助權,故A不符合題意;B:實施最低工資標準體現的是公民通過勞動獲得合理報酬,而非取得社會保障收入,故B不符合題意;D:公民的基本政治權利是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實施最低工資標準與保障公民享有的基本政治權利無關,故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13.(2024·云南·中考真題)關于圖中的消費者能否維權,認識正確的是( )《會員到期“被自動續費”》A.不能,這是她不仔細導致的B.不能,商家已提供會員服務C.能,可與平臺客服協商,嘗試解決糾紛D.能,最好的辦法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依法維權的途徑。AC:分析題文,雖然消費者可能存在不仔細的情況,但商家在自動續費時也應該盡到明確告知和提醒的義務,消費者有權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消費者可以先與平臺客服協商,嘗試解決糾紛,故C符合題意;A錯誤;B:商家做法存在問題,消費者可以維權;故B錯誤;D: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不一定是最好的辦法,因為訴訟成本相對較高,應該先嘗試通過協商等較為便捷的途徑解決;故D錯誤;故本題選C。14.(2024·四川宜賓·中考真題)下列對憲法規定的內容,理解正確的是( )序號 憲法規定的內容 知識理解① 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財產權②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 物質幫助權③ 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護 人格尊嚴不受侵犯④ 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D【詳解】本題考查公民的權利、憲法的地位。①:“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體現的是公民的住宅權,不是財產權,故①說法錯誤;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體現的是財產權,不是物質幫助權,故②說法錯誤;③:“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護”體現的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權利,不是人格尊嚴不受侵犯,故③說法錯誤;④:“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體現了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故④說法正確;故本題選D。15.(2024·四川涼山·中考真題)依照憲法規定,我國公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和自由,下列哪項權利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權利,行使這項權利是公民參與管理國家和管理社會的基礎。( )A.人身自由 B.受教育權C.遵守憲法和法律 D.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答案】D【詳解】本題考查選舉與被選舉權。D:結合教材知識可知,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權利,行使這項權利是公民參與管理國家和管理社會的基礎;故D符合題意;ABC: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的權利;受教育權是公民的文化權利;遵守憲法和法律是公民的基本義務;故ABC都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16.(2024·江西·中考真題)陽光心理社、機器人社、籃球社、合唱社、蔬菜種植社……為響應“雙減”政策,助力學生全面發展,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陽光心理社成員常傾聽同學們的心聲,并給予他們幫助和關懷。某天,陽光心理社收到了一位同學的“心語卡”(見圖)。(1)假如你是該社成員,請為這位同學提供解決煩惱的合理建議。▲學校倡議同學們創建更多類型的社團,大家熱情響應。(2)你打算與志同道合的師長和伙伴創建一個公益類社團,需草擬社團章程。請填寫以下內容。社團章程 社團名稱:______ 社團宗旨:______ ……【答案】(1)①學會合理調節情緒,如:與老師、父母交流,散散步、聽聽音樂,等等。②學會正確對待交友中受到的傷害,在冷靜后,你可以選擇寬容對方或結束這段友誼。③可以要求對方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2)例答:社團名稱:學雷鋒志愿者社團社團宗旨: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分析】考點考查:學會調節情緒、呵護友誼、依法維權、奉獻社會的要求。能力考查: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述事物的能力。核心素養:健全人格、責任意識。【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青少年,需要運用學會調節情緒、呵護友誼、依法維權的有關知識,從建議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我很難過,很受傷,情緒很低落→可鏈接學會合理調節情緒;關鍵詞②:我的秘密被我最好的朋友公開,我很難過很受傷→可鏈接學會正確對待交友中受到的傷害,在冷靜后,可以選擇寬容對方或結束這段友誼;關鍵詞③:我的好朋友公開了我的秘密→可鏈接可以要求對方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2)本題考查為社團擬定名稱并說明宗旨,屬于開放性試題,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17.(2024·云南·中考真題)【弘揚憲法精神 治理網絡空間】時代越是發展,社會越是進步,人們就越發感受到憲法的力量和溫度。◆制定愛國主義教育法,修訂反間諜法、保守國家秘密法……翻開一部部法律,開宗明義指出“根據憲法,制定本法”。◆黨領導人民制定和實施憲法,最根本的目的是維護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愿、保障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在2023年國家憲法日開展的“憲法晨讀”活動中,8000多萬名師生同步參與,營造了尊崇憲法的儀式感。(1)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談談憲法的力量和溫度給你的啟示。截至2023年6月,國內短視頻用戶規模約為10.26億人。與此同時,自媒體造假現象也引發關注。為吸粉引流,自媒體從業者徐某某與薛某編造“秦朗丟失寒假作業”的視頻,散布虛假信息。同時,部分網民不分真偽、輕信盲從,導致事件不斷發酵。因擾亂公共秩序,公安機關依法對徐某某、薛某及其所在公司作出行政處罰。可見,自媒體和網民都需要反思,勿讓謊言成為流量密碼。(2)結合材料,運用依法行使權利與合理利用網絡的相關知識,說說你對“勿讓謊言成為流量密碼”的理解。【答案】(1)①從“根據憲法,制定本法”可以看出,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權威,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依據,這體現了憲法在國家法治體系中的根本性作用,啟示我們要維護憲法的至上地位。②黨領導人民制定和實施憲法以維護人民利益等,表明憲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其根本目的是保障人民的權利,這啟示我們要認識到憲法與人民的緊密聯系,積極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同時也要以人民為中心,推動憲法的實施和發展。③國家憲法日的“憲法晨讀”活動營造了尊崇憲法的儀式感,這提醒我們憲法需要被尊重和維護,要在全社會形成尊崇憲法的氛圍,我們要通過各種形式加強對憲法的學習和宣傳,增強憲法意識,自覺遵守憲法,捍衛憲法尊嚴。(2)①從依法行使權利角度來看,自媒體從業者編造虛假信息,違反了法律規定。公民在行使言論自由等權利時,必須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不能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徐某某與薛某為了吸粉引流而編造謊言,侵犯了他人權益,也擾亂了社會秩序,沒有依法正確行使權利。②從合理利用網絡角度分析,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自媒體應該遵守道德和法律規范,利用網絡傳播真實、積極的信息。網民在網絡中也應該保持理性和判斷力,不盲目輕信和傳播未經證實的信息,共同營造健康、文明、有序的網絡環境。部分網民輕信盲從虛假信息,助推了事件發酵,沒有做到合理利用網絡。只有自媒體和網民都樹立正確意識,依法行使權利、合理利用網絡,才能避免謊言成為獲取流量的不正當手段,維護良好的網絡生態和社會秩序。【分析】考點考查:憲法的地位、憲法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增強憲法意識、依法行使權利、合理利用網絡。能力考查: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材料,解答問題的能力。核心素養:政治認同、法治觀念。【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公民,需要運用憲法的地位、憲法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增強憲法意識的有關知識,從啟示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根據憲法,制定本法→可鏈接憲法的法律地位+我們要維護憲法的至上地位。關鍵詞②:黨領導人民制定和實施憲法;維護人民利益、增進人民福祉→可鏈接憲法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要認識到憲法與人民的緊密聯系;關鍵詞③:國家憲法日開展的“憲法晨讀”活動→可鏈接增強憲法意識的要求;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公民,需要運用依法行使權利、合理利用網絡的有關知識,從理解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自媒體從業者編造虛假信息被依法處罰→可鏈接公民如何正確行使權利+公民如何合理使用網絡;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考點2 公民義務18.(2024·貴州黔東南·中考真題)漫畫《挑“擔子”》的寓意告訴我們( )①享有權利的數量必須和履行義務的數量相一致②只重權利而輕視義務,人生之路就會磕磕絆絆③權利和義務相統一,兩者不可偏廢、缺一不可④享有多少權利就履行多少義務,兩者完全對等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②【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公民要堅持權利與義務的統一。②③: 從漫畫中左側人物的挑擔行為中可知,權利和義務一肩挑,就能行穩致遠;從漫畫右側人物的挑擔行為中可知,只重權利而輕視義務,人生之路就會磕磕絆絆。漫畫的寓意告訴我們要堅持權利與義務相統一,兩者不可偏廢、缺一不可,故②③符合題意;①:漫畫啟示我們要堅持權利與義務相統一,而不是在數量上完全一致,故①說法錯誤;④:“兩者完全對等”錯誤,公民的權利義務相統一,不是完全對等,故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19.(2024·四川樂山·中考真題)近年來,電瓶車已成為城市居民常用代步工具。但個別居民借口小區停放場所和充換電設施數量不夠,將自己的電瓶車進樓入戶、“飛線”充電,帶來嚴重安全隱患。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①電瓶車在哪里存放和充電是車主的自由②違規充電完全是因為小區集中充電設施不夠③電瓶車主必須堅持權利和義務的統一④電瓶車存放和充電必須堅持安全第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詳解】本題考查權利和義務相統一。③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能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電瓶車進樓入戶、“飛線”充電存在嚴重安全隱患,損害了公共安全;因此,電瓶車主必須堅持權利和義務的統一,在享受使用電瓶車便利的權利時,也要履行保障安全的義務;電瓶車存放和充電必須堅持安全第一,這是保障公共安全和自身安全的必要要求;故③④符合題意;①:電瓶車在哪里存放和充電不是車主隨心所欲的自由,要符合相關規定和保障公共安全;故①說法錯誤;②:違規充電不僅是因為小區集中充電設施不夠,也有車主自身安全意識淡薄等原因;故②說法錯誤;故本題選D。(2024·江蘇蘇州·中考真題)某些手機APP商家為了逐利,將取消自動續費的選項隱藏在難以察覺的位置,使消費者被迫“自動續費”。據此回答以下小題。費力尋找 曹一作20.漫畫“費力尋找”(圖)的主要寓意是( )A.消費者要避免使用APP B.消費者要學會“信息節食”C.經營者需要依法誠信經營 D.經營者的行為違反了刑法21.2024年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規定經營者自動續費服務應當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同時規定消費者不得利用投訴、舉報牟取不正當利益。上述規定說明( )A.權利與義務是完全對等的 B.公民一切權益受法律保護C.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 D.權利意識比義務觀念更重要【答案】20.C 21.C【解析】20.本題考查踐行誠信。C:分析漫畫,漫畫“費力尋找自動續費”,商家將取消自動續費的選項隱藏在難以察覺的位置,使得消費者難以取消自動續費,這種行為反映了部分經營者為了自身利益,沒有依法誠信經營,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故C符合題意;A:“消費者要避免使用 APP”過于極端,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故A錯誤;B:“消費者要學會‘信息節食’”與漫畫主旨不符,漫畫主要強調的是經營者的不當行為,而非消費者的信息處理問題;故B不符合題意;D:“經營者的行為違反了刑法”不準確,這種行為一般屬于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不一定達到違反刑法的程度;故D錯誤;故本題選C。21.本題考查權利和義務的關系。C:分析題文,《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規定經營者自動續費服務應當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保障了消費者的知情權等合法權利;同時規定消費者不得利用投訴、舉報牟取不正當利益,這是對消費者義務的要求。這說明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沒有無權利的義務,也沒有無義務的權利;故C符合題意;A:權利與義務不是完全對等的,而是相互依存、不可分離的,故A錯誤;B:公民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不是一切權益,故B錯誤;D:權利意識和義務觀念同等重要,不能說權利意識比義務觀念更重要,故D錯誤;故本題選C。22.(2024·四川廣安·中考真題)對以下社會生活情境的分析,你贊同的是( )選項 情境 分析① 大學二年級學生趙某應征入伍 趙某依法履行服兵役的義務② 藏族醫生堅持為本村的多個民族群眾免費診治 該醫生的行為維護了民族團結③ 某廠實行“嚴格管理”,對離廠工人搜身后才允許離開 該廠的行為侵犯了工人的人身自由④ 小劉的媽媽每月從單位領取勞動報酬 小劉媽媽享有物質幫助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依法服兵役、維護國家利益、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勞動權。①②③:趙某應征入伍,體現了依法服兵役的義務;藏族醫生為多個民族群眾免費診治,維護民族團結,履行了維護國家利益的義務;工廠以“嚴格管理”為名,對工人進行非法搜身,侵犯了工人的人身自由。故①②③說法正確;④:依據教材知識,勞動權是指有勞動能力的公民有勞動就業和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小劉的媽媽從單位領取勞動報酬,說明她享有勞動權,而非物質幫助權。故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23.(2024·云南·中考真題)下列圖示中,概念之間的關系正確的是( )A. B.C. D.【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對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的認識和理解。A:人身自由與文化權利是并列關系,不是包含關系;故A錯誤;B:依法納稅與依法服兵役是并列關系,不是交叉關系;故B錯誤;C:人格尊嚴包括姓名權、隱私權,故C正確;D:選舉權與財產權是并列關系;故D錯誤;故本題選C。24.(2024·四川宜賓·中考真題)下列對如圖漫畫理解正確的是( )①權利和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②享有多少權利就只履行多少義務③權利與義務相統一,不能重權利而輕義務④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權利和義務的關系。①:權利和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漫畫中體現了權利和義務是不可分割的整體,故①正確;②:權利和義務不是簡單的數量對應關系,不能說享有多少權利就只履行多少義務,而是應全面履行義務,該故②錯誤;③:權利與義務相統一,不能只重視權利而輕視義務,漫畫強調了要正確對待權利和義務的關系,故③正確;④: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這是權利義務關系的正確表述,漫畫也有所體現,故④正確;故本題選C。25.(2024·四川南充·中考真題)對下列“微行為”的評價,你贊同的是( )微行為 微評價八年級學生小王拒絕了父親讓其輟學打工的要求 ①小王維護了自己的人身自由權小張大學畢業后應征入伍,到邊疆保衛祖國 ②小張履行了依法服兵役的義務市民小趙按號有序就醫,自覺遵守公共秩序 ③小趙履行了依法納稅的義務市民小李發現疑似間諜行為,立即向國安機關舉報 ④小李履行了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公民的權利和義務。①:八年級學生小王拒絕父親讓其輟學打工的要求,是維護了自己的受教育權,而不是人身自由權,故①錯誤;②:小張大學畢業后應征入伍,到邊疆保衛祖國,這是履行了依法服兵役的義務,故②正確;③:市民小趙按號有序就醫,是自覺遵守公共秩序,履行遵守憲法和法律的義務,而不是履行依法納稅的義務,故③錯誤;④:市民小李發現疑似間諜行為,立即向國安機關舉報,這是履行了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故④正確;故本題選C。26.(2024·四川達州·中考真題)在我國,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下列行為體現公民既在享受權利,又在履行義務的是( )A.李某主動按時繳納應繳稅款 B.小亮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士兵C.小麗在校學習按時完成作業 D.唐某參加縣人大代表的選舉【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公民權利與義務的關系。C:依據教材知識,勞動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也是公民的基本義務。因此小麗同學在校按時完成作業,體現了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故C符合題意;ABD:李某按時繳納稅款,體現了公民履行依法納稅的義務;小亮成為一名戰士,體現了公民履行依法服兵役的義務;唐某參加縣人大代表的選舉,體現了公民行使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故AB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27.(2024·河南·中考真題)中學生小剛課余時間喜歡上網,他在網絡上多次散布同學小德的隱私,給小德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困擾。小德和家長要求其停止侵害并賠禮道歉,但是小剛不予理睬,小德和家長最后選擇了報警。面對警察的詢問,小剛說:“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我有上網發表言論的自由。我是未成年人,國家法律給予我特殊保護,就算違法我也不用承擔責任。”結合材料,聯系所學道德與法治課程內容,對小剛的觀點進行辨別與分析。【答案】小剛有一定的法律意識,但是他認為未成年人違法不用承擔責任的觀點是錯誤的。依據我國憲法規定,公民享有言論自由,但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小剛有上網發表言論的自由,但在網絡上散布小德的隱私,侵犯了小德的隱私權,違反了法定義務,必須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由于未成年人身心發育尚不成熟,他們的生存和發展又事關國家的未來,我國法律給予未成年人特殊關愛和保護。我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的違法行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所以,小剛作為未成年人,在受到法律特殊保護的同時,依然應該對自己的違法行為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我們要從小剛的身上吸取教訓,提高媒介素養,增強法治觀念,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做自覺守法的人。【分析】考點考查:依法行使權利,違反義務須擔責,未成年人保護,權利和義務相統一。能力考查: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材料,解答問題的能力。核心素養:道德修養、法治觀念。【詳解】第一步:讀題,提煉辯題。觀點: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我有上網發表言論的自由。我是未成年人,國家法律給予我特殊保護,就算違法我也不用承擔責任。第二步:根據所學知識和材料信息,判斷觀點正誤。判斷正誤:錯誤;論據①:公民享有言論自由+依法行使權利的要求+違反義務須擔責;論據②:加強未成年人保護的原因+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備戰2025年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分類匯編(全國通用)專題14理解權利義務(第01期)(學生版).docx 備戰2025年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分類匯編(全國通用)專題14理解權利義務(第01期)(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