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11 勇擔社會責任考點1 責任與角色同在1.(2024·云南·中考真題)2024年5月,廣東梅大高速塌方災害發(fā)生后,有人不懼危險成功攔截多輛行駛中的車輛,有人奮不顧身救起多名傷員……他們的行為( )①詮釋了對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②彰顯了平凡中的偉大③體現了見義勇為的責任擔當 ④自覺履行了法定義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精神生命、承擔責任、在平凡中創(chuàng)造偉大。①②③:分析題文可知,題干的這些人的行為體現了對生命的珍視和保護,詮釋了對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他們在危險情況下的勇敢舉動展現出平凡人身上的偉大之處;不懼危險去攔截車輛、救傷員,體現了見義勇為的責任擔當,故①②③正確;④:這屬于道德層面的高尚行為,并不是法定義務,故④錯誤;故本題選A。考點2 我對誰負責,誰對我負責2.(2024·黑龍江齊齊哈爾·中考真題)在我國相繼承辦的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第十九屆杭州亞運會期間,志愿者們熱情服務,贏得了社會各界人士的贊許。對此,下列評論正確的是( )A.志愿服務促進自身價值的實現B.參與志愿服務是為了獲得表彰和贊許C.志愿服務體現扶危濟困的美德D.參與志愿服務更重要的是獲得物質回報【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服務社會的意義。A:志愿者們熱情服務,在為他人和社會做出貢獻的同時,也能夠提升自己的能力、豐富自己的閱歷,從而促進自身價值的實現;故A符合題意;B:志愿服務的初衷應該是無私奉獻、幫助他人和服務社會,而不是為了獲得外在的表彰和贊許;故B錯誤;C:題干中提到的是在大型活動中的志愿服務,并沒有體現扶危濟困的美德;故C不符合題意;D:志愿服務是一種自愿的、無償的行為,其重點在于奉獻和付出,而不是追求物質回報;故D錯誤;故本題選A。3.(2024·貴州黔東南·中考真題)2023年全國“新時代好少年”品學兼優(yōu)、朝氣蓬勃,在傳承紅色基因、弘揚中華文化、探索科學奧秘、踐行生態(tài)理念、熱心公益活動、促進民族團結等方面表現突出,展現了新時代青少年的風貌。這啟示我們( )A.服務和奉獻社會一定要得到回報 B.務必要履行奉獻社會的法定義務C.要積極服務社會,承擔社會責任 D.服務社會成了中學生的首要任務【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服務和奉獻社會。C:從題文中新時代好少年的表現可知,新時代的好少年具有服務和奉獻社會的優(yōu)秀品質。我們要向這些好少年學習,積極服務社會,承擔社會責任,故C符合題意;A:“一定要得到回報”錯誤。承擔責任、服務和奉獻社會,需要付出一定代價,也意味著可能會獲得相應回報,但不一定會得到回報,故A說法錯誤;B:服務和奉獻社會不是公民的法定義務,故B說法錯誤;D:中學階段,學習是中學生的重要任務,故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4.(2024·河南·中考真題)中學生小勇每周都抽空去敬老院做志愿者,為老人讀書讀報,陪老人聊天,堅持兩年不間斷。敬老院給學校發(fā)來一封感謝信。下列名句最適合用在這封感謝信中的是( )A.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B.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C.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D.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關愛他人。C:分析題文,小勇每周抽空去敬老院做志愿者,關愛老人,這種愛人、敬人的行為,符合“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所表達的付出愛和尊敬會得到回報的含義;故C符合題意;A:“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強調的是學習與思考的關系;故A不符合題意;B:“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表達的是為了國家利益不惜犧牲個人的決心;故B不符合題意;D:“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體現的是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故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5.(2024·湖北·中考真題)“安頓落難者,照顧鄉(xiāng)親們,一句話驅散冷雨,一握手溫暖人心。”孟二梅帶領社區(qū)居民讓近千名被困乘客在暴雨中免受凍餓。獲評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是因為她( )A.在勞動中創(chuàng)造物質財富 B.在工作中恪守誠實信用C.在奉獻中承擔社會責任 D.在逆境中增強生命韌性【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服務社會。D:分析題文,孟二梅帶領社區(qū)居民幫助近千名被困乘客在暴雨中免受凍餓,獲評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是因為她在奉獻中承擔了社會責任;故D符合題意;A:材料重點強調的是她對他人的幫助和奉獻,而非在勞動中創(chuàng)造物質財富;故A錯誤;B:材料中沒有體現她在工作中恪守誠實信用;故B不符合題意;D:在逆境中增強生命韌性并非她獲評的主要原因,重點在于她對社會的奉獻和責任擔當;故D錯誤;故本題選C。6.(2024·山西·中考真題)今年“五一”假期,我省的青年志愿者們前往許多景區(qū)和路段為游客提供咨詢、講解服務,讓八方游客感受到了山西人民的熱情好客。這說明志愿者們( )A.行己有恥,見賢思齊 B.樂觀開朗,懂得謙讓C.理性平和,熱愛生活 D.熱心公益,服務社會【答案】D【詳解】本題考查服務社會。D:分析題文,青年志愿者們在“五一”假期前往景區(qū)和路段為游客提供咨詢、講解服務,這一行為體現了他們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主動為他人和社會提供幫助和服務,展現了熱心公益、服務社會的精神風貌;故D符合題意;ABC:選項觀點都不符合題干的主旨;故ABC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7.(2024·新疆·中考真題)杭州亞運會3.76萬名賽會志愿者“小青荷”,以專業(yè)、友善、周到的服務,為賽會順利舉辦提供保障,他們的微笑也成為亮麗的名片。志愿者參加公益活動是( )①履行法定義務的表現,有利于養(yǎng)成親社會行為②愛崗敬業(yè)的表現,有利于推動社會經濟發(fā)展③服務社會的表現,有利于提高自身道德境界④文明有禮的表現,有利于展現國家形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詳解】本題考查服務社會的意義。③④:分析題文,志愿者參加公益活動是服務社會的表現,通過幫助他人、為社會做出貢獻,能夠提高自身的道德境界;志愿者以專業(yè)、友善、周到的服務,其微笑成為亮麗的名片,這是文明有禮的表現,有利于展現國家形象,故③④正確;①:志愿者參加公益活動是自愿的行為,并非履行法定義務,故①錯誤;②:志愿者的行為重點在于服務社會和展現良好形象,并不是推動社會經濟發(fā)展;故②錯誤;故本題選D。8.(2024·山東煙臺·中考真題)生活中我們常常能看到一些暖心的小舉動:垃圾袋外特別貼上“玻璃碴請小心”的紙條以提醒保潔人員;在遺失了井蓋的路邊豎起警示標識以提醒路人;為腳步匆忙、滿頭大汗的快遞小哥遞上一杯水……從這些暖心舉動中,可以感悟到( )①關愛他人是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潤滑劑②關愛是維持人際關系的唯一橋梁③關愛不分大小,貴在有愛心④我們應推己及人,學會關心體貼和幫助他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關愛他人。①③④:分析題文可知,題干的這些暖心舉動體現了關愛他人對社會和諧的積極作用;這些小舉動雖小但體現了愛心;這些行為正是推己及人,關心他人的表現,故①③④正確;②:“唯一橋梁”說法太絕對;關愛是維持人際關系的重要橋梁,故②錯誤;故本題選C。9.(2024·安徽·中考真題)2024年是我國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實施20周年。20年來,西部計劃發(fā)揮共青團的優(yōu)勢,有效推動50余萬名高校畢業(yè)生到以西部地區(qū)為主的基層開展志愿服務,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這啟示我們要( )A.奉獻社會 B.學會感恩 C.關愛他人 D.體味親情【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服務社會。A:分析題文,西部計劃推動眾多高校畢業(yè)生到基層開展志愿服務,啟示我們要奉獻社會;奉獻社會意味著積極投身于社會公益事業(yè),不計較個人得失,為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故A正確;B:學會感恩是對所獲得的支持和幫助心懷感激,并以積極的行動回報社會;題干沒有體現學會感恩;故B不符合題意;C:關愛他人強調對他人的關心和愛護,傳遞溫暖和善意;題干沒有體現關愛他人;故C不符合題意;D:“體味親情”在這一情境中也沒有體現;故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10.(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題)年過六旬的老人結伴而來,殘障者由志愿者攙扶著就座,環(huán)衛(wèi)工人被請進幽靜的座位……這溫情的一幕發(fā)生在某市“家之味”餐廳。俗話說,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但“家之味”卻為這些弱勢群體提供免費午餐,惠及有需要的人,讓小城愛意滿滿。“家之味提供免費午餐,蘊含著( )①“文明有禮,與人為善”的社會風尚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相處之道③“樂善好施,熱心公益”的美好品德④“共同富裕,天下大同”的社會理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詳解】本題考查文明有禮、尊重關愛他人、服務社會。①③:分析題文可知,“殘障者由志愿者攙扶著就座,環(huán)衛(wèi)工人被請進幽靜的座位”,體現了文明有禮、與人為善的社會風尚;“為弱勢群體提供免費午餐,惠及有需要的人”,體現了樂善好施、熱心公益的美好品德。故①③符合題意;②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社會風尚、共同富裕,天下大同的社會理想,在題文中未體現出來,故②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11.(2024·河南·中考真題)中學生小明和伙伴們利用暑假在社區(qū)組織了“墨緣·大手拉小手”活動,他們發(fā)揮特長、分工協作,每周三和周五下午教小學生書法和國畫。一個暑假下來,小明和伙伴們收獲了很多“粉絲”,小朋友們親切地稱他們“墨哥哥”“墨姐姐”。為了讓課堂秩序更好、小學生們進步更快,他們還鉆研起兒童心理學和國畫技法教學。小明和伙伴們感覺自己的表達能力、交際能力和組織能力都大大提升了。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對“墨哥哥”“墨姐姐”的行為進行評析。【答案】“墨哥哥”“墨姐姐”利用暑假在社區(qū)教小學生書法和國畫,是親社會行為,這有利于他們在社會中成長;他們的行為是關愛他人、服務社會的表現;他們的行為是活出生命精彩、實現生命價值的表現,得到了小朋友們的肯定;他們發(fā)揮特長、分工協作完成任務,是善于合作的表現;他們鉆研兒童心理學和國畫技法教學,讓小學生們進步更快,是主動增強能力、提升素質、承擔責任的表現;等等。【分析】考點考查:親社會行為、服務社會、生命的價值、善于合作、承擔責任。能力考查: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材料,解答問題的能力。核心素養(yǎng):道德修養(yǎng)、健全人格、責任意識。【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公民,需要運用親社會行為、服務社會、生命的價值、善于合作的、承擔責任的有關知識,從評析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墨哥哥”“墨姐姐”利用暑假在社區(qū)教小學生書法和國畫→可鏈接親社會行為的意義+是關愛他人、服務社會的表現+活出生命精彩、實現生命價值的表現;關鍵詞②:他們發(fā)揮特長、分工協作完成任務→可鏈接善于合作;關鍵詞③:他們鉆研兒童心理學和國畫技法教學,讓小學生們進步更快→可鏈接主動增強能力、提升素質、承擔責任的表現;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12.(2024·天津·中考真題)結合下圖,談談你對關愛他人的理解。【答案】關愛傳遞著美好情感,給人帶來溫暖;關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際氛圍,促進社會文明進步;關愛他人,收獲幸福。【分析】考點考查:關愛他人的意義。能力考查: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材料,解答問題的能力。核心素養(yǎng):道德修養(yǎng)、健全人格。【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公民,需要運用關愛他人的有關知識,從理解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兩位年輕人幫助老奶奶→可鏈接關愛他人的意義。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13.(2024·四川宜賓·中考真題)贈人玫瑰,手留余香。最近各地熱傳的一些“暗語”,讓贈人玫瑰不再帶刺:在成都的一家面館,顧客只要說“牛肉面不要牛肉”,就可以免費吃碗面;蘇州的一個早餐攤點關了收款碼提示音,有困難的客戶吃完就可以直接走人;濟南的一家餐館,求助者只要說“A套餐”,就不用再掏腰包……材料中的“暗語”行為,對關愛他人有何啟示?【答案】①關愛他人要尊重他人的尊嚴和隱私,考慮他人的內心感受,不傷害他人的自尊心。這些“暗語”以一種委婉、含蓄的方式給予他人幫助,避免了讓受助者感到尷尬或自尊心受損,讓他們能夠體面地接受幫助。②關愛他人要講究方式方法,注重細節(jié)。通過巧妙設計的“暗語”,能夠更貼心地滿足有困難者的需求,體現出對他們的關心是真誠而細膩的。【分析】考點考查:關愛他人的要求。能力考查: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材料,解答問題的能力。核心素養(yǎng):道德修養(yǎng)。【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公民,需要運用關愛他人的有關知識,從啟示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各地熱傳的關于幫助他人的“暗語”→可鏈接尊重他人的尊嚴和隱私,考慮他人的內心感受,不傷害他人的自尊心;講究方式方法,注重細節(jié)。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專題11 勇擔社會責任考點1 責任與角色同在1.(2024·云南·中考真題)2024年5月,廣東梅大高速塌方災害發(fā)生后,有人不懼危險成功攔截多輛行駛中的車輛,有人奮不顧身救起多名傷員……他們的行為( )①詮釋了對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②彰顯了平凡中的偉大③體現了見義勇為的責任擔當 ④自覺履行了法定義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考點2 我對誰負責,誰對我負責2.(2024·黑龍江齊齊哈爾·中考真題)在我國相繼承辦的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第十九屆杭州亞運會期間,志愿者們熱情服務,贏得了社會各界人士的贊許。對此,下列評論正確的是( )A.志愿服務促進自身價值的實現B.參與志愿服務是為了獲得表彰和贊許C.志愿服務體現扶危濟困的美德D.參與志愿服務更重要的是獲得物質回報3.(2024·貴州黔東南·中考真題)2023年全國“新時代好少年”品學兼優(yōu)、朝氣蓬勃,在傳承紅色基因、弘揚中華文化、探索科學奧秘、踐行生態(tài)理念、熱心公益活動、促進民族團結等方面表現突出,展現了新時代青少年的風貌。這啟示我們( )A.服務和奉獻社會一定要得到回報 B.務必要履行奉獻社會的法定義務C.要積極服務社會,承擔社會責任 D.服務社會成了中學生的首要任務4.(2024·河南·中考真題)中學生小勇每周都抽空去敬老院做志愿者,為老人讀書讀報,陪老人聊天,堅持兩年不間斷。敬老院給學校發(fā)來一封感謝信。下列名句最適合用在這封感謝信中的是( )A.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B.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C.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D.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5.(2024·湖北·中考真題)“安頓落難者,照顧鄉(xiāng)親們,一句話驅散冷雨,一握手溫暖人心。”孟二梅帶領社區(qū)居民讓近千名被困乘客在暴雨中免受凍餓。獲評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是因為她( )A.在勞動中創(chuàng)造物質財富 B.在工作中恪守誠實信用C.在奉獻中承擔社會責任 D.在逆境中增強生命韌性6.(2024·山西·中考真題)今年“五一”假期,我省的青年志愿者們前往許多景區(qū)和路段為游客提供咨詢、講解服務,讓八方游客感受到了山西人民的熱情好客。這說明志愿者們( )A.行己有恥,見賢思齊 B.樂觀開朗,懂得謙讓C.理性平和,熱愛生活 D.熱心公益,服務社會7.(2024·新疆·中考真題)杭州亞運會3.76萬名賽會志愿者“小青荷”,以專業(yè)、友善、周到的服務,為賽會順利舉辦提供保障,他們的微笑也成為亮麗的名片。志愿者參加公益活動是( )①履行法定義務的表現,有利于養(yǎng)成親社會行為②愛崗敬業(yè)的表現,有利于推動社會經濟發(fā)展③服務社會的表現,有利于提高自身道德境界④文明有禮的表現,有利于展現國家形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2024·山東煙臺·中考真題)生活中我們常常能看到一些暖心的小舉動:垃圾袋外特別貼上“玻璃碴請小心”的紙條以提醒保潔人員;在遺失了井蓋的路邊豎起警示標識以提醒路人;為腳步匆忙、滿頭大汗的快遞小哥遞上一杯水……從這些暖心舉動中,可以感悟到( )①關愛他人是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潤滑劑②關愛是維持人際關系的唯一橋梁③關愛不分大小,貴在有愛心④我們應推己及人,學會關心體貼和幫助他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2024·安徽·中考真題)2024年是我國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實施20周年。20年來,西部計劃發(fā)揮共青團的優(yōu)勢,有效推動50余萬名高校畢業(yè)生到以西部地區(qū)為主的基層開展志愿服務,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這啟示我們要( )A.奉獻社會 B.學會感恩 C.關愛他人 D.體味親情10.(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題)年過六旬的老人結伴而來,殘障者由志愿者攙扶著就座,環(huán)衛(wèi)工人被請進幽靜的座位……這溫情的一幕發(fā)生在某市“家之味”餐廳。俗話說,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但“家之味”卻為這些弱勢群體提供免費午餐,惠及有需要的人,讓小城愛意滿滿。“家之味提供免費午餐,蘊含著( )①“文明有禮,與人為善”的社會風尚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相處之道③“樂善好施,熱心公益”的美好品德④“共同富裕,天下大同”的社會理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2024·河南·中考真題)中學生小明和伙伴們利用暑假在社區(qū)組織了“墨緣·大手拉小手”活動,他們發(fā)揮特長、分工協作,每周三和周五下午教小學生書法和國畫。一個暑假下來,小明和伙伴們收獲了很多“粉絲”,小朋友們親切地稱他們“墨哥哥”“墨姐姐”。為了讓課堂秩序更好、小學生們進步更快,他們還鉆研起兒童心理學和國畫技法教學。小明和伙伴們感覺自己的表達能力、交際能力和組織能力都大大提升了。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對“墨哥哥”“墨姐姐”的行為進行評析。12.(2024·天津·中考真題)結合下圖,談談你對關愛他人的理解。13.(2024·四川宜賓·中考真題)贈人玫瑰,手留余香。最近各地熱傳的一些“暗語”,讓贈人玫瑰不再帶刺:在成都的一家面館,顧客只要說“牛肉面不要牛肉”,就可以免費吃碗面;蘇州的一個早餐攤點關了收款碼提示音,有困難的客戶吃完就可以直接走人;濟南的一家餐館,求助者只要說“A套餐”,就不用再掏腰包……材料中的“暗語”行為,對關愛他人有何啟示?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備戰(zhàn)2025年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分類匯編(全國通用)專題11勇擔社會責任(學生版).docx 備戰(zhàn)2025年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分類匯編(全國通用)專題11勇擔社會責任(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