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義務教育西師大版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應用》說課一、說教材本課屬于西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周長》的第4課時,是周長知識從公式計算向實際應用過渡的關鍵環節。教材通過生活化的問題情境(如裝飾邊框、圍籬笆等),引導學生將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公式靈活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本課既鞏固了前幾課時的基礎知識,又為后續學習面積概念和復雜幾何問題奠定思維基礎。教材注重“數學與生活聯系”的理念,體現了“學以致用”的核心目標。二、學情分析:挑戰此外,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尚在培養階段,需要教師通過明確的任務分工和引導性問題幫助他們高效協作。優勢三年級學生已掌握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基本公式,但面對實際問題時,常因缺乏空間想象力和對“隱藏條件”的捕捉能力而出現錯誤。例如,學生容易忽略“圍籬笆時是否包含門的位置”或“裝飾材料是否需要拼接”等細節。三、說教學目標1:能結合生活情境,靈活選擇周長公式解決實際問題(如裝飾材料長度計算、場地規劃)。2:通過對比分析不同解題策略,發展優化意識和數學建模能力。教學重點:根據實際問題選擇合適的周長計算方法,并規范書寫解題步驟。教學難點:識別題目中的隱含條件(如“一面靠墻”“材料損耗”),培養審題細致性。四、說教學重難點動口、動手、動眼、動腦根據學生的特點結合我班學生學情五、說教法、學法教法主動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學法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含動畫演示)、實物模型(磁性長方形邊框、小柵欄道具)。學生準備:練習本、直尺、小組任務卡(含不同難度的問題)。六、說教學準備七、說教學過程情景導入長方形的周長=正方形的周長=(長+寬)×2邊長×4說一說上節課我們學習的周長公式。探索新知一根鐵絲剛好圍成了一個長8cm,寬6cm的長方形。如果用這根鐵絲圍成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什么沒有變?鐵絲長度不變8cm6cm長方形的周長=正方形的周長8cm6cm長方形的周長=正方形的周長?長方形的周長:(6+8)×2=28(cm)正方形的周長如何解決呢?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28(cm)長方形的周長:(6+8)×2=28(cm)正方形的周長正方形的邊長:28÷4=7(cm)答:這個正方形的邊長是7cm。周叔叔想用籬笆在房屋后面的空地上圍一個長10m,寬5m的長方形養雞場。至少需要多少米籬笆?靠墻的一面不用圍,節省材料。怎樣圍呢?墻是不是這樣圍需要的籬笆最少呢?議 一 議還可以怎么圍,需要多長的籬笆?1.一個長方形菜地,長10m,寬6m。四周裝上護欄,護欄長多少米?6m10m(10+6)×2=32(m)答:護欄長32m。三、鞏固提高思維導圖:學生用關鍵詞總結“應用周長的三大步驟”:審題(找隱藏條件)→選公式→計算驗證。自評互評:填寫學習單,從“知識掌握”“合作參與”兩個維度進行星級評價。引導學生歸納總結1、 必做題:課本第85頁第3題(計算操場跑道周長)。課本第85頁第5題(設計最短圍欄方案)。2、選做題:“測量自己書桌面的長和寬,計算為桌布縫制花邊需要的布料長度(考慮10厘米損耗)。”布置作業說板書、鞏固、提高的教學目的。板書設計我力求做到形象直觀,重點突出,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最終達到概括、鞏固、提高的教學目的。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應用核心步驟:1. 審題:找關鍵數據 → 畫圖標注2. 選公式:長方形周長 =(長+寬)×2正方形周長 = 邊長×43. 計算:注意單位統一案例區:(貼學生典型解題過程)課堂反思成功點:通過實物操作突破“一面靠墻”難點,90%學生能獨立完成變式題。改進點:部分小組討論時出現“旁觀者現象”,需優化任務分工機制。本課以“問題解決”為導向,通過真實情境激發學生主動探究,在合作中經歷“數學建模—實踐驗證—策略優化”的完整過程,培養用數學眼光觀察現實世界的能力。感謝聆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