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
從這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出,在我們的生活中,當家庭保護缺失時,法律就會發揮其重要作用,為我們的生活保駕護航。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探究的內容《法律保障生活》
(統編版)七年級
下
9.2法律保障生活
法律為我們護航
第九課
第四單元 生活在法治社會
學習目標
核心素養:
結合身邊的案例,理解法律的作用,初步形成按照法律要求規范自己行為的能力。
學習目標:
法治觀念
常見考查方式:
以違法案例、新法新規等為載體,考查法律的特征和作用(重點)。
生活觀察
人民法院對訴訟雙方當事人進行庭前調解
交警對過往機動車駕駛員進行酒精檢測
銀行柜員識別出電信詐騙后,阻止客戶向詐騙賬戶匯款
在醫院的取藥窗口,有退役軍人優先的標志
以上圖片反映的情境與哪些法律相關
思維點撥
圖片一:在醫院的取藥窗口,有退役軍人優先的標志,此情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保障法》相關;
圖片二:交警對過往機動車駕駛員進行酒精檢測,此情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相關;
圖片三:銀行員識別出電信詐騙后,阻止客戶向詐騙賬戶匯款,此情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相關;
圖片四:經過人民法院的調解,訴訟雙方當事人在庭前達成協議,順利解決糾紛,此情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相關。
結合以上情境思考,人們在生活中都要依據什么來從事各種活動?
法律
思維點撥
家庭生活
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法律是如何保障生活的。
有民法典、家庭教育促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為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長提供保障;
學校生活
在學校,有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職業教育法、教師法等為青少年的學習成長保駕護航;
思維點撥
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法律是如何保障生活的。
出門在外,有民法典、道路交通安全法、旅游法等為解決矛盾糾紛提供法律依據;
社會生活
網絡生活
網絡購物,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為消費者權益提供有效保障;等等。網絡安全有《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保護我們的權益。
法律的基本作用(價值)?
法律是調整社會關系、判斷是非曲直、處理矛盾和糾紛的標尺。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排隊乘車
制裁犯罪
以上圖片表明法律具有怎樣的作用?
法律具有維護社會秩序的作用
(3)通過調解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
(1)法律通過規范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實現社會的有序運行。
(2)通過建立和實行各種社會制度,維護社會的文明和諧;
體現:
法律除了讓社會的秩序變得井然有序之外,它還保護著社會的公共利益,讓我們的生活更有安全感!
探究分享
某小區四樓的業主陳某聽到樓下劉某家裝修聲音異常,便下樓溝通。陳某發現劉某屋內的承重墻已被拆掉,便向物業公司和其他業主告知了這一情況。之后,陳某發現家里的地板開始抖動,還出現了下沉,墻壁也出現了很多裂痕。200多戶居民被迫緊急疏散撤離。業主委員會要求劉某恢復原狀,但劉某表示,他砸的是自家的墻,與他人無關。無奈之下,業主委員會向有關部門舉報了劉某。該部門依法責令劉某停止違法行為,會同其他相關部門制訂墻體恢復方案,并追究劉某的法律責任。
結合相關法律知識,評價案例中劉某的行為。
案例中劉某的行為是侵犯他人合法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違法行為,影響了他人的正常居住,也影響了社會和諧。
法律保護社會公共利益。法律通過設定個人權利的界限,平衡個人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
結合上述案例,說說法律如何平衡個人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
此案例中表明法律具有怎樣的作用?
法律具有保護社會公共利益的作用
探究新知
什么是社會公共利益
法律通過設定個人權利的界限,平衡個人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
社會公共利益是全體社會成員的整體利益,蘊含每個人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
法律如何平衡個人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
個人在行使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不得濫用權利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個人權利的界限是什么?
相關鏈接
民法典第二百七十二條的規定:“業主對其建筑物專有部分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業主行使權利不得危及建筑物的安全,不得損害其他業主的合法權益。
憲法第五十一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個人權利的界限
個人權利的界限
這兩部法律條文給我們什么啟示?
個人在行使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不得濫用權利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法律不僅時刻保護著我們共享的公共資源、保護著社會的公共利益,它還像一臺強勁的引擎,為社會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法律通過規范市場競爭、鼓勵科技創新、推動民生保障,為社會發展保駕護航;
探究分享
為了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 農民全面發展,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第一條
為了發展醫療衛生與健康事業,保障公民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提高公民健康水平,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第一條
探究分享
為了改善中小企業經營環境,保障中小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 維護中小企業合法權益,支持中小企業創業創新,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擴大城鄉就業,發揮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第一條
思考:以上法律條文體現了法律具有哪方面作用。
法律具有促進社會發展的作用
探究新知
①法律為促進各行業各領域事業發展,建立健康有序、富有活力的社會秩序,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有力保障。②不斷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強調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新時代社會各項事業和各項工作中的矛盾和問題,實現社會生活的制度化、法治化。
法律促進社會發展的作用?
板書設計
4、法律具有促進社會發展的作用
2、法律具有維護社會秩序的作用。
3、法律具有保護公共利益的作用。
1、法律的基本作用
啟思導行
全國人大常委會每年都會公布年度立法工作計劃,為每年的立法工作確定“施工圖”,以緊跟黨中央決策部署,緊貼人民群眾美好生活對法治建設的呼聲期盼,緊扣全面推進國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提出的法律需求實際。
查閱全國人大常委會本年度立法工作計劃,據此談談本年度立法工作能為我們的生活提供哪些保障。
出臺環保法規可以讓我們生活的環境更優美,出臺網絡安全法可以保護我們的個人隱私,勞動法的出臺將更好地保護勞動者的權益
某學習小組以“法律與我們的生活”為主題開展研究性學習,制作了以下表格。登錄“中國人大網”或“國家法律法規數據庫”,查找并推薦一部新通過的法律,完成表格。
法律名稱 立法目的 指引我們行為的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 加強新時 代愛國主義教 育,傳承和弘 揚愛國主義精 神,凝聚全面 建設社會主義 現代化國家、 全面推進中華 民族偉大復興 的磅礴力量。 第三十七條任何公民和組織都應當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自覺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侮辱國旗、國歌、國徽或者其他有損國旗、國歌、國徽尊嚴的行為;
(二)歪曲、丑化、褻瀆、否定英雄烈士事跡和精神:
(三)宣揚、美化、否認侵略戰爭、侵略行為和屠殺慘案;
四)侵占、破壞、污損愛國主
義教育設施;
(五)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行為。
啟思導行
法律名稱 立法目的 指引我們行為的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 為了保障適齡兒童接受學前教育,規范學前教育實施,促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提高全民族素質,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六條 國家推進普及學前教育,構建覆蓋城鄉、布局合理、公益普惠、安全優質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
(一)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依法履行職責,合理配置資源,縮小城鄉之間、區域之間學前教育發展差距,為適齡兒童接受學前教育提供條件和支持。
(二)國家采取措施,傾斜支持農村地區、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發展學前教育事業;保障適齡的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兒、殘疾兒童和農村留守兒童等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
第七條 全社會應當為適齡兒童接受學前教育、健康快樂成長創造良好環境。
課堂訓練
B
1.在醫院的取藥窗口,有退役軍人優先的標志;交警對過往機動車駕駛員進行酒精檢測;經過人民法院的調解,訴訟雙方當事人在庭前達成協議,順利解決糾紛······這些情境說明
A.法律限制了我們的自由發展
B.法律保障著我們的生活
C.法律與我們的一生相依相伴
D.法律規定了我們的義務
課堂訓練
A
2. 2024年“夏季行動”開展以來,各地公安機關共破獲刑事案件53.5萬起,查處治安案件142.6萬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179.1萬名,排查化解矛盾糾紛192.2萬起,消除安全隱患264.6萬處;全國110刑事、治安警情同比分別下降16.8%、14.2%,較大道路交通事故同比下降18.5%。這表明
A.法律通過調解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保障人民安居樂業
B.法治已經成為全體社會成員的共識和遵循的基本準則
C.我國的人民群眾都能發自內心地擁護法律和遵守法律
D.法律規范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杜絕安全隱患的發生
A
課堂訓練
3.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車輛駕駛人、行人、乘車人以及與道路交通活動有關的單位和個人,都應當遵守本法。這表明
A.法律通過規范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來維護社會秩序
B.實現社會的有序運行只能通過國家嚴格執法來實現
C.法律通過調解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來維護社會秩序
D.作為社會一員,我們要為法律體系的完善貢獻力量
B
課堂訓練
4.近期,某市針對共享單車亂停亂放等問題,出臺了一項新的管理條例,規定了對違規停放行為的處罰措施,并加強了對共享單車企業的監管。這體現法律在解決這一社會問題中的作用是
①通過建立制度維護城市的秩序與和諧
②在解決共享單車問題中起決定性作用
③既約束企業的行為也保障市民的權益
④只對亂停亂放的市民起到懲罰的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課堂訓練
5. 《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安全保障法》第十二條規定:國家嚴格控制耕地轉為林地、草地、園地等其他農用地;禁止違規占用耕地綠化造林、挖湖造景等行為;禁止在國家批準的退耕還林還草計劃外擅自擴大退耕范圍。這告訴我們
A.有了法律,社會公共利益就能得到保障
B.法律加劇了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的矛盾
C.公民不得濫用權利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D.法律要保護公共利益就得損害個人利益
C
課堂訓練
6.市民張女士因點擊陌生人發來的網址鏈接,導致銀行卡上的2萬元存款被盜刷。張女士遂報警求助,最終所騙錢款被追回,詐騙者也受到了刑罰處罰。據此,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法律規范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
B.法律保護每個公民的合法權益
C.法律只打擊網絡電信詐騙行為
D.法律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
C
謝謝聆聽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