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學霸培優課時精選 統編版 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冊8.這些東西哪里來基礎訓練一、填空題。1.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各種各樣的______________。它們很多是由______________提供的。2.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生活需求的提高,______________的生產也在不斷發展和變化。3.如今,走到世界各國,我們都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的商品。4.過去,在高科技領域“______________”的身影還不算多。現在,這種局面已經有所改善。二、判斷題。1.工業給我們提供了面條等食物的原材料。( )2.目前在世界上,“中國創造”還沒有一席之地。( )3.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工業。( )4.工業產品是機器加工生產的,所以浪費點沒有關系。( )5.我們書包里的學習用品和書本與農業無關,全是工業品。( )6.我國高鐵已經實現了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跨越。( )7.我們現在的生活已經很方便了,不需要再發明和制造新的產品。( )8.暑假,李亞同學和媽媽出國旅行,在國外看到了很多“中國制造”感覺中國很了不起。( )三、選擇題。1.不是來自工業生產的生活用品是( )。A.文具盒 B.冰箱C.汽車 D.牛奶2.學校組織同學們參觀工業博物館,下面物品和工業生產沒有關系的是( )。A.牙刷、牙膏 B.智能馬桶C.水杯 D.面粉3.下列不屬于工業行為的是( )。A.設計產品樣式 B.按步驟制作產品C.檢查產品是否合格 D.生產產品原材料4.夏明到美國游玩,美國市場上有很多商品上面印著“Made in China”個標志的意思是( )。A.美國制造 B.中國制造C.英國制造 D.法國制造5.中國高鐵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鐵路技術,這是“中國創造”。以下也屬“中國創造”的是( )。A.觀光車 B.運動衫C.小禮品 D.“神舟十一號”飛船6.下列不能體現工業產品的創新和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方便的是( )。A.空調的使用 B.電動車的普及C.雜交水稻的誕生 D.智能手機的使用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我們不需要“中國制造”B.我們不需要“中國創造”C.我們不僅需要“中國制造”,更需要“中國創造”D.我們只能在中國看到“中國制造”的產品能力提升四、簡答題。1.你家里用的、穿的哪些來自工業生產? (每項至少寫三條)2.簡要說說玩具小熊的生產要經歷哪些環節。3.當你吃著香噴噴的米飯時,可知道這小小的一粒米是怎樣來的嗎?請寫出大米的生產過程。4.曾經,在外國人眼里,中國就像一座為全球生產和加工產品的“大工廠”,各種貼著“中國制造”標簽的產品從中國走向海外市場,幾乎沒有什么自主創意和領先優勢。但今天,我們可以自豪地說我們實現了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跨越!看到這種變化,你有什么想法?并說說你了解的“中國創造”。五、辨析題。小雯說:“我們的吃、用、穿、住、行樣樣離不開農業,所以農業比工業重要。”小強說:“我們的學習用品、生活用品都是工業產品,所以工業比農業重要得多。”你怎么看待他倆的觀點?說說你的理由。六、材料分析題。材料一 “新四大發明”,2017年誕生的網絡流行詞,具體是指“高速鐵路、掃碼支付、共享單車和網絡購物”。2017年5 月,來自“一帶一路”沿線的20國青年評選出了中國的“新四大發明”:高鐵、掃碼支付、共享單車和網購。材料二 中國的高鐵創造了叫得響的“中國品牌”,已經實現了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跨越。一些國家與中國簽訂了引進高鐵技術的協議。材料三 北斗衛星 導航系統是中國正在實施的自主發展、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中國的北斗衛星定位系統現在已經全面建設完成,能夠覆蓋全球了。1.結合材料,說說你對“在高科技領域,中國創造也有了一席之地”這句話的理解。2.請說說你對某一個“中國創造” 的了解。教材課后解答一、你能發現洗衣機、電梯、空調等產品的誕生,幫助人們解決了什么問題嗎?(見課本第60頁)答:洗衣機解決了人們手洗衣服費時費力的問題,電梯解決了人們上下樓不方便的問題,空調讓人們避免了冬天的寒冷、夏天的炎熱。二、想一想,從人們的生活需要出發,我們還可以改善和發明哪些產品。(見課本第61頁)答:示例:我想發明一臺可以清掃垃圾的機器人。機器人可以幫助人們打掃馬路、人行道,這樣,我們的環境會變得越來越好。參考答案一、1.生活用品 工業生產 2.工業產品 3.中國制造 4.中國創造二、1.× 2.× 3.√ 4.× 5.× 6.√ 7.× 8.√三、1.D 2.D 3.A 4.B 5.D 6.C 7.C四、1.示例:用的:電冰箱、洗衣機、電視、電腦、床單等;穿的:毛衣、羽絨服襯衣裙子鞋子等。2.設計圖案樣式;準備原材料;車間生產半成品;裝飾成品;檢驗包裝;商店售賣。3.從稻種到大米的過程,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包括育秧、插秧、田間管理、收割、碾米等。4.“中國創造”就是中國創新、發明,版權持有者是中國而“中國制造”的產品沒有專利,版權不屬于中國,中國只是簡單地生產和加工。我國目前是工業大國,但不是工業強國,只有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才能真正從“中國制造”轉為“中國創造”。我國正處在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型階段,并已取得一定的成績。“中國創造”體現了中國人民積極探索、勇于創新的精神。中國高鐵、“神舟”系列飛船、國產大飛機C919、“奮斗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中國疫苗……五、我不同意他倆的觀點。在生活中工業和農業同等重要。農業是工業的基礎,農業為工業的發展提供原材料和發展動力;工業是農業發展的重要動力,工業為農業的發展提供生產器材。總之,工業和農業同等重要,兩者缺一不可。六、1.過去,高科技領域“中國創造”的身影還不算多。現在,這種局面已經有所改善,“中國創造”也有了一席之地。2.中國的神舟系列火箭是我國獨立自主研發的,多次成功完成了飛行任務,“神舟十一號”飛船更是將我們的宇航員送上了我們自己的空間站。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