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模擬道德與法治試題(一)注意事項:1.考試時間:6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4.測試范圍: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第一單元和第二單元(統編版)。5.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I卷(選擇題)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25題50分)1.短短幾個月,我市從嚴懲治了一批損害黨的形象、群眾反映強烈的貪污腐敗的黨員干部,并堅決防反彈回潮、緊盯頑固性、隱蔽隱性問題,加大查處問責力度。這段材料的主題可以確定為( )A.加強政府監督 B.良法保障善治 C.全面從嚴治黨 D.全面依法治國2.下列關于“憲法規定保證國家權力屬于人民”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①憲法確認我國的國家性質,明確公民當家作主的地位②廣大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直接行使管理國家事務的權力③憲法賦予公民廣泛的基本權利并規定國家武裝力量屬于人民④憲法規定我國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憲法確認公民的基本權利并保障其實現。下圖生動地展示了( )①憲法具有至高無上的法律權威②公民的生活需要憲法的保障③公民享有廣泛政治權利和自由④人民幸福的生活是最大的人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今年兩會期間,小閩了解到十四屆人大代表總人數為2977人,來自35個選舉單位,56個民族全覆蓋。為此他特意展示了部分數據,數據體現了( )①我國人權的主體廣泛②我國一切權力屬于人民③我國人權的內容廣泛④各族公民享有同等權利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5.改革開放45年特別是新時代10年來,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極大改變。黨團結帶領人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得到國際社會普遍贊譽。中國共產黨領導是( )①立法活動的基本要求②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之一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我國憲法第三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下列選項符合這一規定的有( )①某校開展課后延時服務工作,堅持學生家長自愿原則②我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③國務院要求各省政府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④村民委員會實行辦事公開制度,定期向村民會議匯報工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下面漫畫的寓意是( )①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權力的行為,都是犯罪行為②國家權力的行使不可任性,要減少權力的行使③通過編制公權力清單,嚴格劃定公權力的邊界④國家權力必須在憲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圍內行使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8.2023年春節期間掃黑反腐題材電視劇《狂飆》開播。該片聚焦反腐敗斗爭中的典型案例,顯示了黨中央嚴厲懲治腐敗的堅定意志,體現了憲法的核心價值追求是( )A.憲法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 B.擴大權力運行以保證公民權力的實現C.規范國家權力運行以保障公民權利 D.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所有利益9.權力是一匹烈馬,駕馭好,就會成為“千里馬”;駕馭不好,就會成為“害群之馬”,要讓權力成為“千里馬”而不是“害群之馬”需要( )A.人民直接行使權力 B.建立健全監督公權力行使的制度體系C.對違法犯罪分子的行為進行刑罰處罰 D.充分地保障我國公民當家作主的權利10.各級政府要依法接受同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自覺接受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主動接受社會和輿論的監督。這樣做是因為( )A.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可以徹底消除腐敗問題B.國家權力的行使可以任性,法無授權可以為C.完善權力制約和監督機制有利于預防權力腐敗D.要規范國家權力運行以保障公民直接參與管理國家事務11.學習了憲法的有關內容以后,小華對以下古代法治名言進行了解讀,恰當的是( )①治國憑圭臬,安邦靠準繩——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②立善法于一國,則一國治——我國憲法是全體公民意志的集中體現③治國無其法則亂,守法而不變則衰一一憲法一經制定不容更改④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尊崇憲法,保障憲法實施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12.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黨領導人民制定的憲法,集中了人民智慧,體現了全體人民共同意志,因而得到最廣大人民擁護和遵行,具有顯著優勢、堅實基礎、強大生命力。”這主要表明( )A.憲法規定了國家根本性質、根本任務 B.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實施憲法C.我國憲法是廣大人民群眾直接制定的 D.我國憲法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13.為增強憲法意識,某校組織開展憲法晨讀活動。如圖為憲法晨讀卡的部分內容,該內容說明憲法( )①要求公民積極行使監督權②規定國家機關的組織與職權③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④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2024年是我國憲法施行42周年。現行憲法實施以來,在黨中央領導下,全國人大先后5次對這部憲法的個別條款和內容作出了必要的修改,推動了法治建設和國家事業的發展。這表明( )A.憲法是普通法律的簡單相加B.中國共產黨領導我國人民制定和實施憲法法律C.加強合憲性審查是制定和修改憲法的核心價值追求D.憲法在我國法律體系中處于最高的法律地位15.2024年是八二憲法通過并頒布42周年,某校八年級(2)班舉行學習憲法主題活動。下面是同學們在主題活動中發表的觀點,其中正確的是()①憲法是“賢法”,也是良法,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②憲法是“閑法”,它在社會生活中很少發揮實際作用③憲法是“限法”,它通過限制公民權利保障國家權力運行④憲法是“纖法”,它篇幅不長,但規定國家生活中的根本問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某校研學小組對當地人大工作進行調研,了解到近期人大開展了以下兩項工作。結合憲法對當地政府出臺的新法規進行審查,對其不合理的要求相關部門修改或廢除。依法行使人大代表職責,對當地政府工作人員的執法行為進行憲法審查,發現有違憲行為,向有關部門檢舉。聚焦這兩項工作,推斷研學小組本次調研學習的議題可能是()A.堅持依憲治國 B.保證憲法實施 C.增強憲法意識 D.弘揚憲法精神17.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大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用好憲法賦予人大的監督權,實行正確監督、有效監督、依法監督。對此,下列觀點中正確的是( )A.權力需要監督,監督是權力正確行使的根本保證B.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只負責憲法的實施C.地方各級人大在本行政區域內只負責解釋憲法和法律D.人大監督制度在我國監督體系中具有基礎性意義18.隨著自媒體的急速發展,造謠、傳謠等典型的違規違法行為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容小覷,某些自媒體認為言論自由是自己的權利,可以無所顧忌地發表言論。對此,我們應該勸誡這些自媒體()①依法行使權利,不越界②公民的言論自由在網上是不受限制的③暢所欲言,法律保護言論自由④行使權利不得損害他人的、社會的利益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9.近日,中學生小州在網購中國農民豐收節吉祥物“龍龍”時,收到了假貨,在與商家協商退貨無果后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進行了投訴,但仍未得到合理解決,于是將該商家告上法院。小州的維權手段依次是( )A.和解→調解→民事訴訟 B.仲裁→和解→行政訴訟C.和解→調解→行政訴訟 D.民事訴訟→仲裁→和解20.小華在藥店買了一支電子體溫計,但使用一天后就出現了質量問題。小華維權的一般路徑是( )①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②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③請工商行政部門調解④與藥店店主協商解決A.①→③→④ B.③→④→② C.④→③→① D.④→③→②21.圖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間關系的直觀方法。下列圖示內容正確的是( )A. B. C. D.22.(24-25八年級下·安徽池州·期中)某班同學圍繞“公民對待權利與義務的態度”對全校學生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調查結果如下圖所示。這一結果說明()A.大多數學生認識到權利和義務是相統一的B.大多數學生割裂了權利和義務的關系C.大多數學生不能夠積極履行法定義務D.少部分學生沒有依照法定程序行使權利23.小斌和媽媽到飯館用餐,結賬時服務員說:“您是本店的會員,可以享受折扣。”媽媽回答道:“謝謝!請幫我開張發票。”服務員解釋道:“不好意思!本店會員制度中明確規定‘享受會員折扣就不能開發票’。”對此,小斌和媽媽表達了各自的看法,其中正確的是()①媽媽:那就不開發票了,打折更劃算②小斌:拒開發票是逃稅的行為,這樣做是違法的③媽媽:飯店對會員有規定,我們不能違反④小斌:會員制度違反了依法納稅的法律規定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4.現代社會的公民要不斷增強權利意識和義務觀念,適應社會發展需要。根據漫畫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漫畫①中兩人未履行依法納稅的義務,應追究其刑事責任②漫畫②中消費者的財產權被侵犯,可采用訴訟方式依法維權③漫畫③中抱著狗的女士侵犯了環衛阿姨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④漫畫④中男子栽臟陷害他人,沒有自覺履行遵守憲法法律的義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5.下面是小福同學對社會“微行為”的“微點評”,你認為不正確的是( )微行為 微點評A.小明給班里同學起侮辱性的外號 小明侵犯了同學的人格尊嚴權B.王某在名勝古跡上刻上“到此一游” 王某沒有履行遵守憲法和法律的基本權利C.小帥積極參與網上評議政府 公民積極行使監督權D.國家制定資助政策,不讓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國家保障經濟困難學生的受教育權A.AB.BC.CD.D第Ⅱ卷二、請根據下列各題要求,回答問題,共4大題,共50分26、判斷說理:請你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每題4分,共8分)(1)圖中監察全覆蓋的做法。()理由:(2)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經表決通過了新修訂的民營經濟促進法、學前教育法、社會救助法等。據此,小明認為我國法律的制定和修改由全國人大通過即可,與憲法無關。()理由:三、新聞點評題:27、時事評析時事:2023年12月4日是我國第十個國家憲法曰。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要堅定維護憲法權威和尊嚴,推動憲法完善和發展,更好發揮憲法在治國理政中的重要作用,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堅實保障。 點評:憲法的生命在于實施,憲法的權威也在于實施,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堅持和加強黨對憲法工作的全面領導,加快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確保憲法得到完整準確全面貫徹。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分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定維護憲法權威和尊嚴”的原因?四、分析說明題:28.以案說法,與法同行材料一 2023年10月24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部分內容摘錄如下:第一條 為了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凝聚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根據憲法,制定本法。第三十七條 任何公民和組織都應當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自覺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不得有下列行為:歪曲、丑化、褻瀆、否定英雄烈士事跡和精神……材料二 近日,公安部網安局通報一起侮辱英烈案件。曹某對抗洪搶險英雄發表侮辱言論,并在犧牲消防員及其家屬的短視頻作品評論區發表不當言論,最終被公安機關行政拘留十日并處500元罰款。(1)你從材料一劃線內容中獲取到什么信息?(2)結合材料二,從依法正確行使權利的角度對曹某的行為進行評析。29、【從嚴治黨】材料一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材料二 2024年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提請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審議。最高法工作報告顯示,人民法院始終堅持對腐敗犯罪依法嚴懲,2023 年審結貪污賄賂等職務犯罪案件2.4萬件。(1)結合中國共產黨的相關知識,說說“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關鍵在黨”的原因 (2)運用所學知識,請你談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應當如何正確行使職權 3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了解基本權利,依法行使權利”為主題,進行了一次實踐探究活動。現請你參與其中,“權利",一個美好的字眼,令人向往,終身相隨。某校八年級(2)班同學分小組以并完成以下任務:(1)請你為這次活動介紹兩種活動形式同學們圍繞這一主題搜集了以下素材:小閩網購了一箱水果。到貨后發現部分水果腐爛變質,小閩找到客服要求退貨和賠償,卻遭到拒絕。(2)小閩可以繼續維護自己的權益嗎?你認為小國可以采取哪些具體方式來維護自己的權利 (3)綜合以上材料,公民在行使權利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道德與法治期中模擬試卷(一)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C 2.A 3.C 4.A 5.D 6.C 7.D 8.C 9.B 10.C 11.D 12.D 13.D 14.B 15.B 16.B 17.A 18.A 19.A 20.D 21.C 22.A 23.D 24.D 25.B 二、判斷說理題 26. (1)判斷:正確 理由:監察全覆蓋是規范權力運行的體現。權力是把雙刃劍,規范運行才能保障人民利益,防止腐敗滋生。 (2)判斷:錯誤 理由:憲法是國家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普通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必須以憲法為依據,不得與憲法相抵觸。 三、新聞點評題 27. ①憲法是黨和人民意志的統一,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②憲法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權威和效力。 ③維護憲法權威有利于推進依法治國,為國家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四、分析說明題 28. (1)憲法是國家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據。 (2)曹某行為錯誤。公民行使權利不能超越界限,不得損害他人合法權益。曹某侮辱英烈侵犯人格尊嚴,違反法律,應受制裁。 29. (1)①中國共產黨是先鋒隊,宗旨是為人民服務,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特征。 ②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是國家和民族的根本所在。 (2)①權力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行使,不超越權限。 ②依法履職,不懈怠推諉,嚴格按法定程序行使權力。 ③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 30. (1)主題班會、知識競賽(或手抄報比賽、演講比賽等)。 (2)可以。方式:協商、調解、投訴、仲裁、訴訟。 (3)①不超越權利界限,不濫用權利。 ②不損害國家、社會、集體和他人利益。 ③依法定程序行使權利,通過合法途徑維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