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03 師長情誼考點1 師生之間1.(2024·貴州銅仁·中考真題)有的老師擔心學生失學而把自己有限的工資用來資助貧困學生,有的老師背著學生上學、牽著學生的手過急流、走險路,這些事跡感人至深、催人淚下。正如蘇聯教育家贊可夫所說:“當老師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是最重要的品質就是熱愛學生。”面對老師,我們應該( )①不忘師恩,尊重老師 ②平等相待,坦成友好③關心老師,理解老師 ④減少溝通,服從安排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師生交往。①②③:分析可知,老師為我們的成長付出了很多,我們應該銘記老師的教誨和付出,從內心尊重老師;老師和學生之間應該建立一種平等、和諧的關系,我們可以真誠地與老師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老師也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壓力,我們要關心老師的身心健康,理解老師的辛苦和付出;故①②③符合題意;④:良好的師生關系需要有效的溝通,我們應該主動與老師交流,而不是減少溝通;故④錯誤;故本題選A。考點2 親情之愛2.(2024·遼寧·中考真題)“餐桌上可口的菜肴熱氣騰騰,溫馨的廚房里有家人忙碌的身影”,這是寧寧放學回家時看到的情景。讓家更美好,寧寧應該( )①主動分擔家務勞動②完全聽從長輩的意見③增強家庭責任意識④與家庭成員和睦相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構建和諧家庭。①③④:結合教材知識可知,讓家更美好,寧寧應該主動分擔家務勞動、增強家庭責任意識、與家庭成員和睦相處;故①③④符合題意;②:這種做法是不合理的;雖然長輩的經驗和意見值得參考,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斷,應該在尊重長輩的基礎上,進行理性的分析和選擇;故②錯誤;故本題選C。3.(2024·山東濰坊·中考真題)孫老師是山東某初級中學的教師。他的父親早逝,母親患有阿爾茨海默病和孤獨癥,經常迷路走丟,于是孫老師決定帶著母親去上班。學校領導剛開始有顧慮,但在進行了細致的走訪調查后,確認不會影響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便打消了顧慮。如今,母子二人的故事成了學生眼前鮮活的教育示范。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①親情能激勵人們去創造奇跡 ②要用實際行動表達孝敬之心③要傳承孝親敬長的傳統美德 ④家是甜蜜溫暖輕松的避風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孝親敬長的原因和要求。②③:分析題文,孫老師帶著母親去上班,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對母親的照顧和關愛,這體現了要用實際行動表達孝敬之心;同時,孫老師的行為傳承了孝親敬長的傳統美德;故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用實際行動表達孝敬之心、要傳承孝親敬長的傳統美德;故②③符合題意;①:在這個故事中,并沒有體現孫老師因為親情創造了某種奇跡;故①不符合題意;④:故事重點強調的是孫老師對母親的孝敬,而非突出家是避風港這一特點;故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4.(2024·四川德陽·中考真題)積極參與圖中的活動( )①是每個中國公民的法定義務 ②有利于我們養成勞動的習慣③旨在提升青少年的勞動技能 ④能增強我們的家庭責任意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構建和諧家庭。①:題文內容屬于參與家務勞動,并未涉及法定義務,故①說法錯誤;②④:依據教材知識,結合題文內容可知,積極參與家務勞動有利于我們養成勞動的習慣,能增強我 們的家庭責任意識,故②④說法正確;③:參與家務勞動的目的在于養成良好勞動習慣,并非提升勞動技能,故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5.(2024·甘肅蘭州·中考真題)青春賦予我們生命的喜悅,也帶來成長的煩惱。針對下列成長的煩惱,建議合理的是( )序號 成長的煩惱 建議① “我已經13歲了,很多同學的個子都猛竄了一大截。可我還是很矮,真愁啊!” 悅納生理變化,追求外在美和內在美的統一② “期末考試時,同桌想抄我的古詩默寫,我拒絕了。這段時間他和我形同陌路,真郁悶。” 友誼是雙向的,朋友之間要共同分享③ “我在數學課上看小說,被老師發現了。不但沒收了小說,還被嚴厲批評,好難過!” 正確對待老師的批評,反省自己④ “學習上,媽媽總是給我定太高的目標,提太多的要求,我都有點喘不過氣來。” 培養獨立思維,盡量避免溝通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正確對待青春期生理變化、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與批評、友誼必須堅守原則、溝通傳遞愛。①:“同學都長高了,可是我還是很矮”,青春期身體的變化讓這位同學產生了煩惱。建議這位同學要正視身體的變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綻放,在追求形體等外在美的同時,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養,體現青春的內在美。故①符合題意;③:因為上課看小說,受到了老師批評,這位同學要正確對待老師的批評,理解老師的批評意味著關心、提醒和勸誡,可以幫助我們反省自己、彌補不足。故③符合題意;②:拒絕同桌抄襲的要求是正確的,友誼也要堅守原則,不能不加選擇地為朋友做任何事,故②說法錯誤;④:“避免溝通”錯誤。如果媽媽提的要求超出了自己的實際能力,可以跟媽媽多溝通,從而達成一致意見,故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6.(2024·四川自貢·中考真題)母親節這天,社區組織“謝謝媽媽”主題活動。在活動中,九年級學生小芳端上第一次親手做的菜請媽媽品嘗,媽媽幸福地說:這是女兒的味道,真好!現場響起熱烈的掌聲。材料表明( )①盡孝在當下,需要實際具體的行動②子女扶助和保護父母是每個中國公民的法定義務③積極參與家務勞動,是子女與父母溝通的最佳方式④孝親敬長,關愛他人,不僅僅是長大成人以后的事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孝親敬長的要求、構建和諧家庭。①④:在社區組織的活動中,小芳把第一次親手做的菜端給媽媽品嘗,媽媽感受到了來自女兒的愛心。材料說明盡孝在當下,孝親敬長,關愛他人,不僅僅是長大成人以后的事,我們要從現在開始,從身邊小事做起,用實際具體的行動表達對父母的愛。故①④說法正確;②: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故②說法錯誤;③:“親子之間良好的溝通方式有很多,子女積極參與家務勞動有利于增強家庭責任意識,為建設和諧家庭作出貢獻,故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專題03 師長情誼考點1 師生之間1.(2024·貴州銅仁·中考真題)有的老師擔心學生失學而把自己有限的工資用來資助貧困學生,有的老師背著學生上學、牽著學生的手過急流、走險路,這些事跡感人至深、催人淚下。正如蘇聯教育家贊可夫所說:“當老師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是最重要的品質就是熱愛學生。”面對老師,我們應該( )①不忘師恩,尊重老師 ②平等相待,坦成友好③關心老師,理解老師 ④減少溝通,服從安排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考點2 親情之愛2.(2024·遼寧·中考真題)“餐桌上可口的菜肴熱氣騰騰,溫馨的廚房里有家人忙碌的身影”,這是寧寧放學回家時看到的情景。讓家更美好,寧寧應該( )①主動分擔家務勞動②完全聽從長輩的意見③增強家庭責任意識④與家庭成員和睦相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2024·山東濰坊·中考真題)孫老師是山東某初級中學的教師。他的父親早逝,母親患有阿爾茨海默病和孤獨癥,經常迷路走丟,于是孫老師決定帶著母親去上班。學校領導剛開始有顧慮,但在進行了細致的走訪調查后,確認不會影響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便打消了顧慮。如今,母子二人的故事成了學生眼前鮮活的教育示范。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①親情能激勵人們去創造奇跡 ②要用實際行動表達孝敬之心③要傳承孝親敬長的傳統美德 ④家是甜蜜溫暖輕松的避風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2024·四川德陽·中考真題)積極參與圖中的活動( )①是每個中國公民的法定義務 ②有利于我們養成勞動的習慣③旨在提升青少年的勞動技能 ④能增強我們的家庭責任意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24·甘肅蘭州·中考真題)青春賦予我們生命的喜悅,也帶來成長的煩惱。針對下列成長的煩惱,建議合理的是( )序號 成長的煩惱 建議① “我已經13歲了,很多同學的個子都猛竄了一大截。可我還是很矮,真愁啊!” 悅納生理變化,追求外在美和內在美的統一② “期末考試時,同桌想抄我的古詩默寫,我拒絕了。這段時間他和我形同陌路,真郁悶。” 友誼是雙向的,朋友之間要共同分享③ “我在數學課上看小說,被老師發現了。不但沒收了小說,還被嚴厲批評,好難過!” 正確對待老師的批評,反省自己④ “學習上,媽媽總是給我定太高的目標,提太多的要求,我都有點喘不過氣來。” 培養獨立思維,盡量避免溝通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6.(2024·四川自貢·中考真題)母親節這天,社區組織“謝謝媽媽”主題活動。在活動中,九年級學生小芳端上第一次親手做的菜請媽媽品嘗,媽媽幸福地說:這是女兒的味道,真好!現場響起熱烈的掌聲。材料表明( )①盡孝在當下,需要實際具體的行動②子女扶助和保護父母是每個中國公民的法定義務③積極參與家務勞動,是子女與父母溝通的最佳方式④孝親敬長,關愛他人,不僅僅是長大成人以后的事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備戰2025年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分類匯編(全國通用)專題03師長情誼(第02期)(學生版).docx 備戰2025年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分類匯編(全國通用)專題03師長情誼(第02期)(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