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沒有括號的除加、除減混合運算》說課義務教育西師大版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目錄04教學重難點03說學生02說教材0505說教學方法06說教學準備本課屬于西師大版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四則混合運算”的第二課時,是學生在掌握了加減混合運算、乘加(減)混合運算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除法與加減法的混合運算規則。教材通過生活化的購物情境引入問題(如“買文具”中的單價計算),引導學生理解“先算除法,再算加減”的運算順序,并強調運算的邏輯性和實際應用價值。本課內容既是對前一課時運算順序的延續,也為后續學習帶括號的混合運算奠定基礎,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說教材分析說學生三年級學生已具備加減乘除的基礎運算能力,但對運算順序的靈活應用仍存在困難,尤其是當除法與加減法同時出現時,容易混淆運算步驟。此外,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尚處于發展階段,需要通過具體情境和直觀操作幫助理解運算規則。教學中需注重從生活實例出發,結合對比分析、小組討論等方式,強化學生對運算順序的認知。說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掌握除加、除減混合運算的順序,能正確計算不含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通過情境分析和問題解決,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邏輯推理能力。說教學重難點理解并掌握“先算除法,后算加減”的運算順序。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在實際問題中靈活應用運算規則,避免機械記憶。說教學方法注重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互動教學法活動探究法操作演示法比較學習法小組合作法分析歸納法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提出問題,分析原因,得出結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驗能力。說教學準備教具:多媒體課件(含購物情境動畫)、實物圖片(文具價格卡)、運算順序對比題卡。學具:練習本、鉛筆、學案紙。分組:4人一組,便于討論與展示。教學過程1234情境創設探究新知知識應用課堂總結一、復習鋪墊,導入新課計算。710-45×3307+39×6 =710-135=307+234=575=541二、創設情境,探究新知買2個籃球用去70元。足球每個45元。你從圖中知道了哪些信息?每個足球比每個籃球多多少元?買2個籃球用去70元。足球每個45元。該如何解決呢?小組探究: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問題;2.小組內交流自己的解題過程,探討列出綜合算式,并說一說運算順序。足球:每個45元。籃球:買2個用去70元。先算買1個籃球需要多少錢。4570÷2-= 45 -35= 10(元)運算順序是怎樣的呢?答:每個足球比每個籃球多10元。說 一 說結合例1、例2的算式,說一說運算順序。7×6+55=42=97(元)+554570÷2-= 45-35= 10(元)一個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應該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議 一 議在一個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者只有乘、除法的運算順序。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說一說,算一算。64÷8+32,寫成兩個一步運算的算式。5×9=45,80-45=35。列成一個算式。64÷8=8,8+32=40。同桌間說一說,算一算。80-5×9=351.計算下面各題。85 ÷5 + 73=17+73=90200 -17 × 7=200-119=81472 -260 + 18=212+18=230課堂小結通過本堂課的學習你學會了… …你掌握了哪些技能… …你體會到… … 設計意圖:梳理知識脈絡,強化核心概念。學生自述:“今天我學會了______,我覺得需要注意______。”教師提煉:用思維導圖總結運算順序的兩種類型(含乘除、含加減除)。布置作業1、必做題:教材第58頁第2題(計算)、第3題(應用題)。2、選做題:設計一道生活中的除加混合運算問題并解答。板書設計沒有括號的除加、除減混合運算例:20÷4 + 2×3步驟:1. 先算除法:20÷4=52. 再算乘法:2×3=63. 最后相加:5+6=11運算規則:先除法,后加減!說教學評價和反思成功點:情境導入有效激發興趣,小組討論促進深度理解。改進點:部分學生在應用題列式時忽略單位換算,需在后續教學中加強審題指導。本課以“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為核心,通過真實情境引導學生從具象操作過渡到抽象運算,注重算理與算法的融合。教學中采用“問題驅動—合作探究—對比歸納”的模式,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和合作意識,落實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目標。說教學評價和反思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內在動機呈現具體現象引發積極思考設計實驗過程巧妙探索特征研討實驗現象總結規律認識應用相關知識遷移解釋應用建構科學觀念發展科學思維說課完畢,感謝聆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