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思想 政治邏輯與思維人 亦 k所北第一框判斷的概述《邏輯與思維》第五課 正確運用判斷《笑林廣記》中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有個郵差遞送緊急公文,當官的恐怕他走得慢,撥一匹馬讓他騎。 郵差趕著馬跑,別人問他:“如此急事,怎么不騎馬 跑 ”郵差回答說:"六只腳走,豈不比四只更快!> 這個送信人的認識錯在哪里 提示:這個送信人認為"腳越多走得越快",這是一個不符合實際的假判斷,所以這 個送信人才會做出傻事。這啟示:要正確認識事物必須對事物做出正確的判定。◆什么是判斷 判斷有何基本特征 判斷的表達與基本類型有哪些 探究與分享一、判斷及其基本特征一、判斷及其基本特征1、 使用判斷的原因我們認識事 物 ,必然會對事物作出判定,或者肯定它們是什么、相互之間有什么關 系,或者否定它們是什么、相互之間有什么關系。在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認識活動中,就使用了判斷。沒有判斷能力的人,往往對一件需要做的事無法開始,即使開始也無力進行。——牛頓2、判斷含義: 判斷就是對認識對象有所斷定的思維形式(1)對認識對象有所斷定。斷定的方式有兩種:一是肯定,二是否 定。如果既不肯定什么,又不否定什么,就不是判斷。(2)判斷有真假之分。既然判斷是對認識對象情況的斷定,判斷就有與認識對象實際情況 是否符合的問題。①符合認識對象實際情況的判斷就是真判斷;②不符合認識對象實際 情況的判斷就是假判斷。【示范評析】看到某個小鎮山清水秀,小李問道: “你們有何感想 ”小張說: “這里的人有環境保護意識。”小趙說: “這里沒有污染環境的企業。” 這里,小李既沒有肯定什么也沒有否定什么;小張的話表達了一種肯定;小趙的話 表達了一種否定。3、判斷的基本特征"這個梨是黃的"若梨的屬性確實是黃的,即認識主 體和認識客體達到了一致性,"這個梨是黃的"就是 真判斷。假設"這個梨是黃的"這個判斷是真的,則"這個梨 不是黃的”就是假的。形式邏輯關注的側重點只在于 判斷的形式,以及判斷形式之間的關系。"現在是上午8點整"其一,這是一個判斷,理由在 于對當下時間有所斷定;其二,這個判斷究竟是真還 是假,要看說話者所指的時間在什么時區等其他因素。①判斷來源于人們的社會實踐,其正確與否要經受社會實踐的檢驗。②符合實際的判斷就是真判斷,不符合實際的判斷就是假判斷。③有斷定就會有真假,判斷的這兩個基本特征是相互聯系的。哲學認識論 形式邏輯 日常生活 側重于思維的內容側重于思維的形式需要借助于語 境哲學認識論、形式邏輯和日常生活 三個領域斷定判斷真假的標準:思 考 : 來 源 于社會實踐 的判斷都是 真判斷嗎 4、 檢驗判斷正確與否的標準:社會實踐二、判斷的表達與類型1、判斷的表達——語句語句1: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指南O(1)判斷是通過語句表達的。 判斷是語句的思想內容,語句是判斷的語言形式。 語句2:蝙蝠到底屬于鳥還是屬于哺乳動物 (2) 不做斷定、沒有真假的語句并不表達判斷。語句3:這是新學生寢室。(3)對于含義不明確的語句,我們需要依據語言的具體情況排除歧義,才能準確把握這些語句與其所表達的判斷之間的關系。以下三個語句都試圖表達判斷:1.這是新學生宿舍。“新”的含義表達不明確。因為這句話既可以表達“新學生”,也可以表達“新宿舍”2.來到海邊,小張盡情地呼吸著空氣、陽光和海水。語句中概念搭配不當。因為能呼吸的只有空氣,不應該包括陽光和海水。語句表達的條件判斷是錯誤的。因為吸煙只是患肺癌的可能條件,不是必然條件。上述表達是否明確或準確,為什么 3.一旦吸煙,就會患肺癌。(1)北京是中國的首都。(2)這事不可能是小王干的。(3)你是新來的同學嗎 (4)邏輯學真是一門有意思的學科啊!(5)啊,我的天哪!(6)難道會有無因之果嗎 (7)會議期間請關閉手機。(8)請您多提寶貴意見!肯定判斷否定判斷疑問句,不是判斷 感嘆句,是判斷 感嘆句,不是判斷 反問句,是判斷不是判斷,沒有斷定祈使句,不是判斷下列語句屬于判斷嗎 關系:判斷是語句的思想內容,語句是判斷的語言形式。 ①不作斷定、沒有真假的語句并不表達判斷。 (一般來說,陳述句、反問句和部分感嘆句可以表達判 斷,疑問句、祈使句、大部分感嘆句不表達判斷)政治老師不美嗎 明天下雨嗎 請你給我講一下這道題吧!②同一個判斷可以用不同的語句表達。 (多句一義)所有人都應該遵守交通規則;沒有人不應該遵守交通規則;難道有人不應該遵守交通規則嗎 ③同一個語句可以表達不同的判斷。(一句多義)他走了。 →他離開了/他死了。④對于含義不明確的語句,我們需要依據語言 的具體情況排除歧義,才能準確把握這些語句 與其所表達的判斷之間的關系。這是新學生寢室;來到海邊,游客盡情地呼吸著空氣、陽 光和海水;中國隊大敗美國隊;一旦吸煙,就會患肺癌。判斷與語句的關系2、判斷的類型:依據判斷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斷,判斷分為簡單判斷和復合判斷。(1)簡單判斷:指直接由概念構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斷的判斷。簡單判斷包括性質判斷和關系判斷。(2)復合判斷:本身包含其他判斷的判斷叫作復合判斷。復合判斷包括聯言判斷、選言判斷和假言判斷。直接由概念構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斷的判斷判斷聯言判斷— 本身包含其他判斷的判斷簡單判斷—復合判斷—性質判斷關系判斷選言判斷假言判斷總類型 簡單判斷 拆 解后是“概念” 復合判斷 拆解后是“判斷” 含義 是指直接由概念構成 而不包含其他判斷的判斷。 本身包含其他判斷的判斷,叫作復合判斷。 類型 性質判斷 關系判斷 聯言判斷 選言判斷假言判斷定義 斷定事物具 有或不具有 某種性質的 簡單判斷 斷定事物與 事物之間關 系的簡單判 斷 斷定事物幾種 情況同時存在 的判斷 斷定對象在幾種 可能情況下,至 少有一種情況存 在的判斷斷定一個事物 情況存在是另 一個事物情況 存在的條件舉例 雪是白色的。 張三和李四是 同學。 他不但有扎實的理 論基礎,而且有豐 富的實踐經驗。 選民在選舉時,要 么投贊成票,要么 投反對票,要么投 棄權票。如果明天天氣好,我就去爬山。判斷的類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文:"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 立冬代表著冬季的開始,陽退陰生、生氣閉蓄,萬物開始收藏。由此從一個側面表明 ( )①判斷是語句的思想內容,語句是判斷的形式②判斷來源于人們的社會實踐,是實踐的反映③人們依據社會實踐作出的判斷都是真判斷④判斷必須對認識對象作出肯定或否定斷定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詳解】①:材料旨在說明判斷來源于人們的社會實踐,沒有體現判斷和語句的關系,①錯誤;②④:判斷就是對認識對象有所斷定的思維方式,由材料可知,判斷來源于 人們的社會實踐,是實踐的反映,判斷必須對認識對象作出肯定或否定斷定,②④正 確;③:依據社會實踐作出的判斷并不都是真判斷,③錯誤。【詳解】②③:簡單判斷分為性質判斷和關系判斷。是斷定認識對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種性質的性質判斷,“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主導”“高二(1)班的有些同學不是 團員”的對事物某種性質的判斷,屬于性質判斷。②③符合題意;①④: “中國位于 亞洲東部”“張三比李四大五歲,李四比王五大五歲”,這兩項是斷定認識對象之間 關系的判斷,是關系判斷,①④與題意不符;簡單判斷分為性質判斷和關系判斷。下列判斷中屬于性質判斷的是()①中國位于亞洲東部②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主導③高二(1)班的有些同學不是團員④張三比李四大五歲,李四比王五大五歲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22天津)“北京冬奧會的成功,是中國的成功,也是世界的成功。”這一判斷是( )A.假言判斷B.聯言判斷C.關系判斷D.選言判斷有所斷定判斷的基本特征有真假之分簡單判斷判斷的類型復合判斷(1)性質判斷(2)關系判斷(1)聯言判斷(2)選言判斷(3)假言判斷判斷的含義:對認識對象有所斷定的思維形式判斷的表達形式 通過語句表達判斷的概述來源檢驗 標準社會實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