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第5課 隋唐時期的民族交往與交融課前準備眺(tiào)望 絢(xuàn)爛 邏(luó)些灌溉(ɡuàn ɡài) 派遣(qiǎn) 突厥(jué)汗(hán)國 管轄(xiá) 回紇(hé) 回鶻(hú)絹帛(juàn bó) 大祚(zuò)榮 渤(bó)海粟(sù)末靺(mò)鞨(hé) 洱(ěr)海 皮邏(luó)閣 巴爾喀(kā)什湖 釋迦(jiā)牟(móu)尼 矗(chù)立課前準備:邊讀書邊標注生僻字的讀音,并準備好第5課學案課標要求:了解文成公主入藏等史事,從民族交往方面認識隋唐王朝在世界歷史上的重要地位。課程導入傳說,唐朝文成公主在遠嫁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的路上,途經赤嶺。她回首眺望,取出皇后所贈“日月寶鏡”,鏡中呈現出長安的絢爛景象。不料寶鏡失手落地,摔成兩半,分別落在東西兩座山上。此時,落日余暉與初生月色交相輝映,日月山由此得名,成為唐蕃友好的象征。你知道隋唐時期民族交往中還有與哪些民族建立聯系嗎?(一)青海日月山:課程導入(二)少數民族政權的分布:思考:唐朝前期邊疆主要少數民族有哪些?說出少數民族的名稱和位置。吐蕃回紇突厥靺鞨西域南詔文成公主入藏PART 1一、文成公主入藏吐蕃是由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權(一)背景吐蕃(1)唐太宗時,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統一了青藏高原的各個部落,定都邏些。他推廣灌溉技術,創制文字,頒行法令,設置官職官階等,采取了一系列發展生產、改革和完善制度的措施。(2)松贊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去唐朝請婚。唐太宗同意將文成公主嫁給他,并派專使護送文成公主遠行。吐蕃使者祿東贊受松贊干布派遣到唐求婚受到唐太宗接見。祿東贊運用聰明才智,為松贊干布娶回了美麗善良的文成公主。唐 閻立本 《步輦圖》(一)背景一、文成公主入藏祿東贊唐太宗帶去了蔬菜種子、茶葉、絲綢、工藝品以及佛經、醫藥、歷法、生產技術等書籍派遣貴族子弟到長安學習,請求唐朝給予蠶種及派遣工匠一、文成公主入藏(二)概況1、時間:641年2、內容:松贊干布為迎娶文成公主修建的布達拉宮是唐蕃友好往來、和同為一家的見證,反映了唐朝民族交往與交融的情況。(三)影響一、文成公主入藏材料一:文成公主入蕃時,皇帝宴請吐蕃使臣,大加賞賜,又送了大量珍寶、綾羅、衣飾及所需物品。并賜給馬、騾、駱駝等馱畜,公主還帶去佛經360部,黃金寶鞍、八鳥綢、奇香木等飾壤600種,食品制作和烹飪方面的書籍多種,工藝類書籍60種,100種診斷疾病的醫方,多種醫療器械,醫學論著4種,漢地的卜算書籍300種以及蔓菁等蔬菜種子。隨行的有25位侍女、一個樂隊和許多工匠。材料二:自從貴主和親后,一半胡風似漢家。——(唐)《隴西行》影響:唐蕃和親,促進了吐蕃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也增進了唐蕃的友好關系。(四)友好關系持續發展一、文成公主入藏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繼文成公主入藏后,唐和吐蕃還有哪些友好交往的史實?唐中宗唐玄宗唐穆宗金城公主嫁給尺帶珠丹尺帶珠丹上書稱:吐蕃與唐“和同為一家”唐蕃會盟訂立盟約“外甥是先皇帝舅宿親,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樂?!?br/>——尺帶珠丹上書唐朝皇帝據統計,從634-846年的二百多年間,唐蕃之間使臣往來共191次。唐使入蕃66次,蕃使入唐125次。一、文成公主入藏大昭寺拉薩大昭寺是松贊干布所建的一所藏傳佛教寺院。主殿坐東面西,高四層,兩側列有配殿。寺院內有釋迦牟尼殿、松贊干布殿等。寺內繪制有大型壁畫《文成公主進藏圖》。從大昭寺遠望可見布達拉宮,門前廣場上矗立的唐蕃會盟碑,表達了漢藏人民世代友好、親如一家的情誼。突厥PART 2二、突厥6世紀 中期隋朝630年唐高宗時744年8世紀 中后期興起于阿爾泰山地區,突厥汗國建立后,不斷開拓疆土,控制了整個西域分裂為東突厥和西突厥唐太宗擊敗東突厥,突厥接受冊封唐朝滅西突厥,中央政權完全統一西域。唐朝先后設置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唐朝聯合漠北回紇等出兵平定了后突厥汗國突厥解體,后與當地部族融合,退出歷史舞臺“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br/>開明的民族政策被尊奉為“天可汗”突厥回紇PART 3三、回紇(一)發展概況1、地點:2、統一:回紇是居住在漠北的游牧部落唐玄宗時,回紇首領骨力裴羅統一漠北,建立回紇汗國,成為大漠南北最強大的勢力回紇(二)唐與回紇三、回紇接受冊封骨力裴羅接受唐玄宗的冊封號懷仁可汗安史之亂爆發回紇曾出兵助唐平叛上表請求改名回鶻,獲得唐朝同意唐朝后期,雙方貿易往來頻繁,唐朝多用綿帛換取回鶻的馬匹出兵助唐請求改名貿易往來三、回紇(三)回鶻的消亡1、滅亡:2、融合:9世紀,回鶻部眾離散,汗國滅亡余眾一部分南下融入漢人等當地民眾中,其他西遷到河西走廊和西域。其中,大多數西遷到新疆地區,逐漸與當地民眾融合,成為維吾爾族先民的主體。渤海與南詔PART 4四、渤海和南詔(一)渤海1、發展概況:靺鞨是我國東北地區的古老民族,主要生活在黑龍江流域。其中一個分支粟末靺鞨于7世紀基本統一各部,建立政權。2、唐與渤海:唐玄宗封渤海國首領大祚榮為渤海郡王,以渤海為號。渤海與唐朝經貿往來頻繁,多次派遣留學生到唐朝求學,經濟文化發展很快,被稱為“海東盛國”靺鞨四、渤海和南詔(二)南詔1、發展概況:隋唐時期,云南蒼山洱海一帶分布著六個部落,稱為六詔,其中最南部的部落在唐朝支持下統一了其他五詔,南詔政權建立2、唐與南詔:唐玄宗冊封其首領皮邏閣為云南王。皮邏閣派孫子赴長安朝見唐玄宗。南詔崇尚儒學,多次派遣貴族大臣和子弟到成都求學,就學者多達上千人。南詔交往方式 交往民族 統治者 具體事例吐蕃 唐太宗 嫁與松贊干布唐中宗 金城公主嫁與尺帶珠丹突厥 唐太宗 發兵反擊,擊敗東、西突厥西域 唐太宗 設置 .武則天 設置 .回紇 唐玄宗 封首領為懷仁可汗靺鞨族 封首領為渤??ね?br/>南詔 封首領為云南王五、知識拓展文成公主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和親戰爭設置機構冊封恩威并施材料一:蕃人舊日不耕犁,相學如今種禾黍?!穷^山雞名角角,洛陽家家學胡樂。——王建《涼州行》材料二:女為胡婦學胡妝,伎進胡音務胡樂?!艉T與胡妝,五十年來競紛泊。——元稹《法曲》問題一:詩句中“蕃”、“胡”指的是什么?問題二:詩句反映出怎樣的社會情況?“蕃”:對外族或異國人的泛稱?!昂保簩Ρ狈胶臀鞑扛鹘M的稱呼。反映了唐朝時期民族交往交融頻繁,相互影響。五、知識拓展結合史料與材料,概括隋唐時期民族交往的意義隋唐時期,邊疆地區得到開發,中央王朝加強了對各族地區的統轄,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進一步發展和鞏固。五、知識拓展盛唐時的疆域,東到大海,西到咸海,西北到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地區,北達貝加爾湖,東北至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一帶,南及南海,超過了西漢鼎盛時期。地位:唐朝成為當時世界上版圖最大、勢力最強的國家。六、課堂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