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下歷史第12課 民族大團結微卷姓名: 自定義學號4位:一、判斷題1. (2分)我國目前已建立了內蒙古、新疆、廣西、青海、西藏5個民族自治區(qū)。 T F2. (2分)某同學在進行專題復習時搜集了兩幅對聯:“雜居聚居遵民意,五區(qū)人民得自治。”這里的“自治”是指民族平等制度。T F二、單選題3. (2分)2024年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京開幕,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出席大會,其中少數民族代表有438位,全國55個少數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這一現象充分表明 A B C DA. 我國堅持民族平等原則 B. 公民都享有選舉權與被選舉權C. 我國堅持民主集中制 D. 人民可直接參與管理國家事務4. (2分)2024年是浙江對口支援新疆阿克蘇地區(qū)的第十四年。十四年里,浙江4000多名干部人才奔赴西北邊陲,150余億元援疆資金注入戈壁綠洲。浙江行動旨在①消除民族之間的差異 ②促進民族共同繁榮③鞏固互助的民族關系 ④落實“一國兩制”方針 A B C D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5. (2分) 國家投入巨資對拉薩的布達拉宮、青海的塔爾寺、新疆的克孜爾千佛洞等文物古跡進行維修。其中僅在1989-1994年對布達拉宮的維修,就投入資金5500萬元。這說明了 A B C DA. 我國各族人民一律平等 B. 我國公民有了宗教信仰的自由C. 國家保護自然旅游資源 D. 國家保護少數民族的文化遺產6. (2分)歌曲《愛我中華》中唱到:“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為這一大好局面提供有力保障的我國一項基本制度是 A B C DA. 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 B. 政治協商制度 C.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D. “一國兩制”7. (2分)分析下表,對此解讀合理的是國家扶持少數民族資金統(tǒng)計表(部分) A B C D年份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扶持資金(一億元) 1.12 6.42 6.73 10.26A. 國家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 B. 國家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fā)展C. 民族地區(qū)推行社會主義改造 D. 少數民族聚居區(qū)設立自治機關8. (2分)1952年,我國民族自治地方農業(yè)總產值為46.5億元,到2014年,增長到1352.3億元。“增長”的原因有①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 ②國家重視少數民族地文化的保護和發(fā)展③實施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 ④國家對少數民族地區(qū)的重視 A B C D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三、材料解析題9. (10分)我國是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黨和政府十分重視民族地區(qū)的發(fā)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法律保障】1/2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應實行民族 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qū)域 民族區(qū)域自治是在國家統(tǒng)一領導區(qū)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區(qū) 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華 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qū)域域大小,分別建立各種民族自治機關。 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 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qū)域自治法》(1)上述法律共同保障了我國哪一基本政治制度?這一制度確立的基本前提是什么?【制度推進】(2)讀下圖,分別寫出我國最早建立的自治區(qū)和唯一既沿海又沿邊(邊疆)的自治區(qū)。(寫序號即可)【共同發(fā)展】西藏和平解放以來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年份 GDP/億元 人均GDP/元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人均壽命 /歲1951 1.29 114 56 35.52022 2132.64 58438 26675 71.1資料鏈接:(3)依據表格歸納西藏解放以來的發(fā)展變化,并依據資料鏈接分析西藏取得這些發(fā)展變化的原因。分2/2八下歷史第12課民族大團結微卷【答案】1. 錯誤 2. 錯誤 3. A 4. B 5. D 6. A 7. B8. C9. (1)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國家統(tǒng)一領導。( 2)①。⑤。( 3)變化:西藏地區(qū)經濟有了長足發(fā)展;西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均壽命也大幅提高。原因:1959年,黨和政府在西藏進行民主改革,建立人民民主政權,百萬農奴翻身做了主人;國家通過派出人員等方式加強西藏地區(qū)的經濟建設;國家進行西部大開發(fā),加強西藏的基礎設施建設,帶動了西藏的經濟社會發(fā)展。第1頁,共1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八下歷史第12課 民族大團結微卷 .docx 八下歷史第12課 民族大團結微卷 .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