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GREEN BUSINESS專題3 走向近代專題統編版九年級上學期中考復習大串講目錄CONTENTS01考情透視·目標導航02時空定位·知識導圖0303考點突破·核心素養04大單元·素養提升知識梳理+重難探究+真題演練大視野·考題預測05拓展01-04:單元概念、史料運用等考情透視·目標導航考情分析 課標要求 考向分析通過了解資本主義性質的手工工場和租地農場的出現,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歐社會經濟的重要變化;通過了解歐洲興起的文藝復興運動及其代表人物和作品,如《神曲》、莎士比亞的戲劇,初步理解“人文主義”的發展及其對人的思想解放的意義;通過哥倫布、麥哲倫等航海家的探險活動,以及新航路開辟后的殖民擴張、物種交換和全球貿易,了解資本原始積累的野蠻性和殘酷性,認識新航路開辟的世界影響,理解世界逐漸形成一個整體。 命題角度——社會轉型/生產關系。命題點:租地農場與手工工場的內容與影響;命題角度:思想解放/社會轉型/藝術審美。命題點:文藝復興運動的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作品、影響。(考查重點)命題角度:世界市場/經濟格局/文明交流,命題點:新航路開辟的背景、概況、影響。(考查重點)命題角度:世界市場/殖民掠奪。命題點:三角貿易的內容與影響。考查方式 選擇題、材料題為主、呈現新的歷史情境,考查考生綜合能力、綜合運用己有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探究新問題的能力。時空定位·知識導圖歐洲文明亞非文明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13C1492年手工工場14C中葉文藝復興16C殖民掠奪新航路開辟經濟租地農場手工工場階層市民階層資本主義萌芽新興資產階級文藝復興解放思想市場需求殖民擴張資本積累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產生與發展知識點一:西歐經濟和社會發展知識點二:文藝復興運動知識點三:探尋新航路知識點四:早期殖民掠奪考點突破·重難探究知識梳理知識點1 西歐經濟和社會發展新的生產和經營方式農業租地農場手工業手工工場雇傭關系產品面向市場(生產組織形式資本主義化)社會結構的變化農村富裕農民城市市民階層新的階級力量(早期資產階級)特點成為資本主義萌芽出現新興資產階級形成核心素養知識點1 西歐經濟和社會發展史料實證唯物史觀① 方式:集中的手工工場②工人-雇主形成雇傭關系,早期工人和早期資本家出現①背景:莊園逐漸瓦解②方式:租地農場③富裕農民成為農村主導階級力量生產方式資本主義化資本主義萌芽產生中世紀印刷工場中世紀農民在耕種實戰演練知識點1 西歐經濟和社會發展1.“一些□□□□通過承租、購買領主的土地,或者轉租、購買其他佃戶的地產等方式將土地集中起來,建立租地農場。他們采用新的生產方式經營,雇用少地或無地的農民耕種,并將產品推向市場。”“□□□□”應是( )A.富裕農民 B.手工業者 C.城市居民 D.封建領主2.某位同學在百度中輸入三個關鍵詞“墾殖運動”“租地農場”“遷徙稅”,他要搜索的主題應該是( )A.西歐城市的發展B.西歐經濟和社會的發展C.羅馬教會的興起D.西歐莊園的發展AB背景 概況 興起時間 發源地方式 核心 思想 性質 代表人物及作品 但丁 達芬奇 莎士比亞 影響 資本主義萌芽出現,資產階級不滿羅馬教廷對精神世界的控制。14世紀中葉意大利采取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方式。資產階級興起的反對教會“神權至上”提倡人文主義的新文化運動促進了人們思想的解放,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神曲》《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人文主義文藝復興表面上復興古希臘、羅馬文化,實際上是新興資產階級追求個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的運動,是資產階級思想文化解放運動,所以是“創新”,而不是“復古”。①被恩格斯譽為“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文藝復興的先驅、②“文學三杰”-但丁、彼特拉克、波伽丘“美術三杰”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知識點2文藝復興運動知識梳理核心素養知識點2 文藝復興運動史料實證③莎士比亞-文藝復興擴展時期-《哈姆雷特》《羅密歐和朱麗葉》①②③①但丁-文藝復興的先驅-《神曲》-抨擊教會②達·芬奇-《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作品都體現人文主義的思潮實戰演練知識點2 文藝復興運動1.有人對《蒙娜麗莎》推崇備至,也有人認為蒙娜麗莎并不好看。從歷史的角度和審美的角度審視,這幅畫的價值主要體現在( )A.能夠反映資本主義萌芽 B.可以印證古典文化復興C.充分呈現人文主義精神 D.足以凸顯理性主義追求2.有學者寫道:觀念、道德及藝術的思潮不斷地從意大利向北流了一個世紀,在1500﹣1600年之間,所有的西歐國家都承認她是新的科學、藝術及人文主義的文明之母。該學者描寫的是( )A.古埃及文明 B.古希臘哲學C.自由城市 D.文藝復興CD知識梳理知識點3 探尋新航路原因 根本 動力 直接 條件 客觀條件 主觀條件 時間 最早開辟的國家人物成就 影響 西歐商品經濟發展迅速,新生的資產階級渴望開拓市場。《馬可·波羅行記》激起歐洲人對東方的向往(黃金)奧斯曼土耳其控制了東西方傳統商路,導致貿易受阻。造船和航海技術的進步;地圓學說的流行;羅盤針的傳入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15世紀末開始葡萄牙和西班牙迪亞士-發現好望角達·伽馬開辟了從西歐直通東方國家的新航路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麥哲倫船隊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圓說的正確性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資本主義發展。歐洲與亞洲、非洲、美洲之間建立起了直接的商業聯系,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時間 人物 國別 航線 支持者1487-1488 葡萄牙 葡王室1492 意大利 西王室1497-1498 葡萄牙 葡王室1519-1522 葡萄牙 西王室新航路的開辟示意圖概況葡萄牙→非洲西海岸→好望角西班牙→大西洋→“美洲”葡萄牙→好望角→非洲東海岸→印度洋→印度西海岸西班牙→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西班牙迪亞士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實戰演練知識點3 探尋新航路1.如圖是拉丁美洲土著人口(1492﹣1825年)統計情況。拉美土著人口銳減的悲劇始于( )A.迪亞士到達好望角 B.哥倫布“發現”新大陸C.達 伽馬到達印度 D.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2.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說:“那時的西歐是無可匹敵的,它擁有向外猛沖的推動力——宗教動力、思想騷動、經濟活力、技術進步和有效地動員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國。材料指出了( )A.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基礎B.啟蒙運動的歷史影響C.新航路開辟的歷史背景D.殖民擴張的客觀作用BC知識梳理知識點4 早期殖民掠奪最早殖民國家 最大殖民國家典型方式 三角 貿易 出程 中程 歸程 影響 歐洲 美洲 亞非拉 世界 英國→非洲(火器、機械制品和酒等物品)非洲→美洲(黑奴賣給當地的種植園主)美洲→歐洲(蔗糖、煙草等產品返回英國)有助于世界市場逐漸形成。為美洲提供了大量勞動力,客觀上促進了美洲資本主義的發展。有助于歐洲殖民國家的資本的原始積累,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使非洲喪失了大量的精壯勞動力,給殖民地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葡萄牙和西班牙英國相關史實葡萄牙-16世紀中葉-澳門荷蘭-17世紀初-臺灣西班牙-無敵艦隊荷蘭-海上馬車夫英國-日不落帝國英法荷殖民爭霸從17世紀下半葉起,英國與荷蘭、法國發生了一系列戰爭英國憑借強大的實力最終戰勝了荷蘭和法國,在世界各地奪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詡為“日不落帝國”英國在大西洋進行的“三角貿易”示意圖歐洲非洲美洲出程火器、機械制品、酒中程擄獲黑奴歸程蔗糖、煙草知識點4早期殖民掠奪三角貿易充分體現了資本原始積累的血腥性野蠻性殘酷性實戰演練知識點4 早期殖民掠奪1.從17世紀下半葉起,與荷蘭、法國發生了一系列戰爭,憑借強大的實力最終戰勝了荷蘭和法國,在世界各地奪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詡為“日不落帝國”的國家是( )A.葡萄牙 B.英國 C.西班牙 D.美國2.一個個黑奴的軀體就是一塊塊磚。無數黑奴的血肉,就是無數的鋼筋水泥。極度繁榮的歐美城市倫敦、阿姆斯特丹、紐約等都是靠這些磚塊一層一層壘起來靠這些鋼筋水泥一點點澆灌而成的。由此可見,三角貿易對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所起的最重要的作用是( )A.積累了雄厚的原始資本B.提供了廣闊的市場C.摧毀了歐洲的封建統治D.促進了海外貿易的發展BA拓展01 大單元·單元概念拓展02 知識過關訓練大單元·素養拓展素養拓展01 大單元·單元概念殖民擴張結構變化富裕農民市民階層經濟變化租地農場手工工場新航路開辟文藝復興渴望開拓新市場資本原始積累資本主義萌芽新興資產階級不滿宗教神學控制思想大解放資本主義發展為資產階級革命奠定基礎+2.文藝復興時期,達 芬奇用畫作反映對人內心世界的探索;米開朗琪羅注重對人體的雄美及其所蘊含力量的表達;拉斐爾創作的許多圣母像都表現了人間女性的溫柔、甜美與幸福感。這說明文藝復興運動的核心思想是( )A.人文主義 B.民主和科學C.理性主義 D.馬克思主義1.在16世紀的意大利,以第一人稱書寫的日記或日志逐漸增多。這些日記或日志主要記載家庭和個人情況,喚醒了民眾的自我意識。這種現象的出現( )A.推動了啟蒙運動高漲 B.受到了文藝復興影響C.瓦解了封君封臣制度 D.保障了平民政治地位BA知識過關1 文藝復興知識過關2 探尋新航路3.下圖是某一時期全球物種交換示意圖。促使該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A.文藝復興 B.新航路開辟C.啟蒙運動 D.美國獨立戰爭4.1492年8月,他率領船隊從西班牙的巴羅斯啟航,10月到達巴哈馬群島中的圣薩爾瓦多島,后來他們又“發現”了古巴和海地,然后返航西班牙。這是他的第一次航行,在接下來的10年間,他還進行了三次西航。這里講述的航海家是( )A.迪亞士 B.達·芬奇 C.哥倫布 D.達·伽馬BC5.1526年,一位非洲國王控訴說,葡萄牙人每天都在抓走本地人并將他們賣掉,“以至于我們國家的人口正在大量喪失”;1549年,巴西的種植園已經有了非洲人勞作的記錄。這段材料可以佐證( )A.三角貿易的出現 B.工業革命的影響C.奴隸制度的消亡 D.殖民爭霸的加劇6.(2023·四川涼山·中考真題)從17世紀下半葉起,與荷蘭、法國發生了一系列戰爭,憑借強大的實力最終戰勝了荷蘭和法國,在世界各地奪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詡為“日不落帝國”的國家是( )A.葡萄牙 B.英國 C.西班牙 D.美國知識過關3 殖民掠奪ABGREEN BUSINESS謝謝聆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