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民族獨立國家發展的政治前提站起來毛澤東富起來鄧小平強起來習近平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中國近代史兩大歷史任務: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新中國成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新課導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了實行___________的歷史性決策改革開放對內改革對外開放起點: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城市目標: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增強企業活力學習目標壹O1唯物史觀O2家國情懷O3知道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和人民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開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知道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了解農村改革、城市改革、經濟特區建設、沿海港口城市開放、上海浦東開發開放、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等史事,認識改革開放對中國社會發展的重大意義和對世界的重要影響通過新時代中國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領域取得的成就,以及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高的史事,特別是取得脫貧攻堅的偉大勝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史事,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對中國社會發展的意義及對世界的貢獻;認識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意義和歷史經驗。史料實證第 9課對外開放目錄壹經濟特區的建立貳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叁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第 一 部 分經濟特區的建立經濟特區的建立壹1、原因:材料:世界經濟正在向全球化、集團化方向發展,任何國家孤立于世界經濟之外,都不可能獲得發展……對外開放是時代的潮流……材料:1978年中美日三國GDP和人均GDP比較材料:材料:現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中國在西方國家產業革命以后變得落伍了,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閉關自守。經驗證明,關起門來搞建設是不可能成功的,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 ——《鄧小平文選》歷史經驗教訓的總結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決策中國 美國 日本國內生產總值 3678億元(約1495億美元) 23515億美元 10136億美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385元(約156美元) 10564美元 8820美元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經濟落后,自身建設的需要只有開放才是唯一的出路!經濟特區的建立壹對外開放即打開國門,指在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礎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的原則,擴大對外貿易,吸收僑資、外資,引進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設備和經營管理方法,同世界各國發展經濟合作和技術交流。名詞解釋經濟特區的建立壹2、開始1980年,中央決定在廣東、福建兩省興辦_____________________4個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觀察經濟特區的分布特點,思考為何首先在廣東、福建兩省建立經濟特區?①臨近港澳臺,靠近國際市場②地處沿海,交通便利③著名的僑鄉,有利于吸引僑資春天的故事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跡般聚起座座金山鄧小平中央將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劃為經濟特區經濟特區的建立壹鄧小平明確指出:中央沒有錢,可以給些政策,你們自己去搞,殺出一條血路來。此后,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給予廣東、福建兩省對外經濟活動許多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并在1980年開始創辦經濟特區,也就是劃出一定范圍,在對外經濟活動中采取較國內其他地區更加開放的政策,吸引外部資金進行開發建設的特殊經濟區域。 ——P45知識拓展【思考】經濟特區“特”在哪?①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和經濟管理體制②在進出口、減免稅等方面提供便利和優惠條件③允許外國企業或個人以及華僑、港澳同胞進行投資活動“特”:經濟特區的建立壹改革開放前的深圳現在的深圳1984年,鄧小平視察深圳后,欣然題詞:“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證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經濟特區的建立壹4、意義:汕頭經濟特區珠海經濟特區廈門經濟特區特區是個窗口,是技術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識的窗口,也是對外政策的窗口。從特區可以引進技術,獲得知識,學到管理… …不僅在經濟方面、培養人才方面使我們得到好處,而且會擴大我國的對外影響。——《鄧小平文選》海南島經濟特區②擴大對外經濟交流,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①對引進外資、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推動國內的進一步改革;對外開放的試驗田第 二 部 分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貳沿海地區對外開放示意圖1980年 4個經濟特區1984年1985年1988年1990年1992年開放大連、天津、上海、福州等14個沿海城市開辟長三角、珠三角、閩三角為沿海經濟開放區海南島經濟特區建立上海浦東開發區建立點線面陸續開放重慶、武漢等沿江城市,滿洲里 等陸地邊境城市和昆明、烏魯木齊等內地省會和自治區首府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貳為什么我考慮深圳開放?因為它對著香港;開放珠海,因為它對著澳門;開放廈門,因為它對著臺灣;開放汕頭,因為它對著東南亞。浦東就不一樣了,浦東面對的是太平洋,是歐美,是全世界。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貳浦西浦東浦東成為令世人矚目的國際經濟、金融和貿易中心之一,極大推動了長江三角洲和整個長江流域的經濟發展。②對外開放是向世界上所有國家和地區開放。——《中國對外貿易》我國對外開放格局的特點: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連線)③對外開放的部分領域①對外開放格局形成示意圖第 三 部 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叁世界貿易組織成立于1995年簡稱WTO2001年12月,在經歷了長達15年艱難曲折的談判歷程后,中國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第143個成員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開辟了新途徑,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開拓了新空間主要職能降低關稅消除歧視組織談判制定規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叁近代對外開放 現代對外開放開始性質影響1842年,《南京條約》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列強入侵,被迫開放獨立自主,主動開放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漸加深,嚴重阻礙經濟發展促進了我國經濟發展,增強了我國綜合國力啟示:①民族獨立是國家發展的前提;②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必須堅持改革開放。課后小結2001年12月海南島經濟特區深圳沿海開放城市內 地沿海經濟開放區珠海 汕頭 廈門廣州上海等14個城市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南三角地區環渤海地區開放格局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上海浦東1990年對外開放特點: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80年代90年代21世紀20世紀“引進來”“走出去”第 三 部 分課后練習習題練習1.1987年,鄧小平豪邁地告訴外賓:“現在我可以放膽地說,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決定不僅是正確的,而且是成功的。”這主要是因為當時( )A.農村經濟改革順利推進 B.國民經濟調整任務基本完成C.深圳等地試驗成效明顯 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習題練習2.習近平總書記說:“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也就沒有中國的明天。”下列關于“改革開放”的說法,正確的有( )①經濟體制改革首先從城市開始②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③深圳等經濟特區的建立打開了對外開放的窗口④對外開放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格局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習題練習3.下圖是我國1981—2017年對外貿易總額增長示意圖(單位:億美元)。這說明,我國( )A.包產到戶普遍推行B.城市改革深入發展C.小康社會全面建成D.對外開放不斷擴大習題練習4.從“引進來”到“走出去”,意味著我國對外開放發展到了一個新層次。其中“走出去”的是( )A.開放沿海城市 B.開發上海浦東C.開放內陸城市 D.自由貿易試驗區習題練習5.以下從左至右所列四個城市體現了我國對外開放的格局。這格局是( )A.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經濟特區——內地B.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C.經濟特區——沿海經濟開放區——沿海開放城市——內地D.沿海經濟開放區——經濟特區——內地——沿海開放城市習題練習6.為了更好地參與經濟全球化,我國在2001年加入了哪一組織?( )A.世界貿易組織 B.聯合國C.東南亞國家聯盟 D.亞太經合組織感謝您的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