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歷史學科質量檢測參考答案1-5:BCCCD 6-10:ABBAC11.示例一事件:第一屆政協會議召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觀點: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創了中國歷史新紀元。論述: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為新中國的成立做好籌備工作,初步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 和政治協商制度;1949年,開國大典在北京天安門舉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新中國的成立,結束了中國 100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綜上所述,一屆政協為新中國的成立做好準備,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12.( 1)領導人:毛澤東、鄧小平(2)特點:區域人口分布不均衡(1分)原因: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實行改革開放,開始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東部沿 海率先開放,經濟發展迅速,因此大量人口從西部流向東部,出現區域人口分布不均衡。(2分)(3)變化:實行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逐步推行,帶來了農村生產力的大解放,產生了大 量剩余勞動力;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邁出了對外開放的步伐;人們的生活越來越便捷;生活越來越豐富多 彩;人們的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4)中國為世界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13.(1)原因:我國東北受到美國威脅(2)時間:1972年;聯系:中美關系正常化為我國實行對外開放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我國的改革開放推動了中美的不斷發展。(3)臺灣問題(4)相互尊重、支持、合作、互不干涉內政;中國發展壯大、立足于世界舞臺。答案第 1 頁,共 2 頁一、 選擇題(共 10小題,每小題 2分,共 20分)1 .1949 年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在某一活動現場直播道:“ 國旗已經升到旗桿的頂尖,開始在人 民首都的晴空迎風招展。她象征著中國的歷史已經走入一個新的時代,我們的國旗——五星紅 旗將永遠飄揚在人民祖國的天地上。 ” 播音中 “ 新的時代” 始于( )A .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 B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C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 D .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2.1950 年冬,湖南省動工建水塘 9 .8 萬多個,修堤壩 2 .2 萬多座,修溝渠 4000 多千米,受 益田地 750 萬畝。1951 年,全國糧食產量達到 1 .4 億噸,比 1949 年增長 26 .9%。據此可知, 土地改革( )A .徹底摧毀了封建土地制度 B .改變我國農業生產落后的面貌C .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D .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3 .自 1987 年我國首次將水稻、辣椒等農作物送上太空以來,我國已經先后 30 多次通過返回 式衛星或載人航天器把上千植物種子送入太空。自空間站任務開展以來,神舟十三號等載人飛 船先后從太空帶回千余份農作物種子等航天育種材料;其中“ 出差 ” 時間最長種子在軌飛行達 11 個月。這表明我國( )A .農村產業結構進一步調整 B .政府高度重視航天技術革新C .科技自強助推國家發展 D .人民生活得到全方位的改善4 .1950 年冬,湖南省動工建水塘 9 .8 萬多個,修堤壩 2 .2 萬多座,修溝渠 4000 多千米, 受益田地 750 萬畝。 1951 年,全國糧食產量達到 1 .4 億噸,比 1949 年增長 26 .9%。據此可 知,土地改革( )A .徹底摧毀了封建土地制度 B .改變我國農業生產落后的面貌C .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D .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5 .下表反映了 20 世紀 50 年代中國經濟成分的變化。該表說明我國 ( )項目年份 國營經濟 合作社經濟 公私合營經濟 個體經濟 資本主義經濟1952年 19. 1% 1. 5% 0. 7% 71. 8% 6. 9%1956年 32. 2% 53. 4% 7. 3% 7. 1% 0A .完成了社會主義工業化 B .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C .實現了社會主義現代化 D .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 6 .“ 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省際人口遷移人數約為 100 萬人左右,2000 年即迅速增長到 1000 多萬人。 ” 改革開放初期省際人口遷移主要是流向( )A .廣東省 B .江蘇省 C .浙江省 D .安徽省7 .近年來,中國成功舉辦了多次國際盛會,如 2008 年在北京舉行的第 29 屆夏奧會,2010 年在 上海舉辦第 41 屆世博會 ……2022 年在北京舉辦的第 24 屆冬奧會等。中國能成功舉辦這些國際 盛會的根本原因是( )A .實行開放的對外政策 B .綜合國力的增強C .國際地位的提高 D .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8 .歷史圖片可以反映出歷史進程。下列四張圖片以黨代會為主題,其關鍵詞表述最恰當的一組是( )A .經濟建設、國企改革、三步走戰略、初級階段 B .良好開端、走自己的路、市場經濟、高質量發展 C .改革開放、計劃經濟、 一國兩制、科學發展D .中國特色、市場經濟、初級階段、進入新時代9 .2020 年 11 月 4 日,第七屆海峽兩岸(溫州)民營經濟創新發展論壇在溫州舉行。統計顯示, 近年來溫州累計引進涉臺項目 293 個,總投資 25 億,共簽約項目 133 個。材料表明( )A .兩岸經濟交流日益頻繁 B .粵港澳大灣區深度發展C .兩岸制度差異完全消除 D .溫州涉臺項目數量最多10 .在參與全球治理過程中,中國經歷了從被動應付、一般性參與、主動參與到主導參與的過程。 下列最能體現 “ 主導參與” 的是( )(A.提出“求同存異”外交方針C.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B .發展與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D .參與地區性國際組織的外交活動二、非選擇題 (本題 3 個小題,共 30 分。請將答案寫在答題卡的對應位置。 )11 .掌握歷史事件間的聯系是探究歷史的重要方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 分) 材料中國現代歷史事件(部分)時間 事件1949年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50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頒布1953年 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實行1954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頒布1956年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1958年 中共八大二次會議召開選擇材料中至少兩個相互關聯的事件,結合所學知識自定一個你想論述的觀點。加以闡述 或說明。(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12 .走中國特色道路,創新中國發展,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解決人類問題。(10 分)材料一 : 1840 年以后,意識到落后的中華民族求知若渴,四處尋找老師,學習美國、日本、蘇聯等不少國家,最后還是通過走“ 中國特色” 的道路,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這足以表明,強調“ 中 國特色” 在解決自身問題上,不僅具有必要性,更具有可行性。——摘編自顧駿《大國方略:中國怎樣走向世界》 材料二: 1978 年以來,中國人口總數不斷增長,其中城市人口比重情況,如圖所示:材料三: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陸的詞匯變異經濟類 生活類·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民工潮、經濟特區、轉口貿易; · 勞動密集型、自動化生產; · 下海、人才市場、跳槽;下海、款爺、創收 …… · 快餐店、信息處理、度假村、環球影城; · 電動摩托、電動三輪車、電動汽車; · 網絡游戲社區、大悅城、世貿天街 ……材料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 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 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摘自《中國共產黨簡史》(1)根據材料一 ,寫出兩位帶領中國人民走“ 中國特色” 道路的主要領導人。(2 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城市化發展的特點,簡析中國城市化發展出現這 樣特點的原因。(3 分)(3)依據材料三表格,結合所學,概括詞匯變異反映出的兩項社會變化。(4 分)(4) 根據材料四,簡述中國對世界現代化發展作出的貢獻。(1 分)13 .中美兩國是當今世界的焦點之一 ,兩國關系一波三折,牽動世界的神經。(10 分)材料一 中國人民支援朝鮮人民的抗美戰爭不只是道義上的責任,而且和我國全體人民的切身 利益密切相關,我們不出兵,整個東北邊防軍將被吸住,南滿電力將被控制 ……不參戰損失極大。——《各民主黨派聯合宣言》材料二 與美國關系正常化是中國實行對外開放政策、邁向世界的關鍵性第一步。 ……中國實 現對外開放與現代化戰略需要良好的國際環境。如果說在( 20 世紀)80 年代,改革開放只是發展中美關系的重要動力之一 ;到了 90 年代,改 革開放則成了發展中美關系的最主要動力。……中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為中國經濟融入世界經 濟提供了制度保證。十四大后中美關系之間的貿易、投資、技術合作迅猛發展。——《當代世界:中國的改革開放與中美關系》材料三 歷史表明,每當兩國對涉及對方核心和重大利益的問題處理得比較好,中美關系就比 較順暢和穩定。反之則會麻煩不斷。我們希望美方始終恪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精神,堅持一個中國 政策,以實際行動反對 “ 臺獨 ” ,支持兩岸關系和平發展。——2012 年 2 月 14 日習近平在美國友好團體歡迎午宴上的演講(1) 根據材料 一 ,概括指出中國參戰的原因。(2 分)(2) 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美關系正常化始于何時?根據材料二,歸納中美關系與中國改 革開放之間的內在聯系。(5 分)(3) 根據材料三,指出在中美關系上中方的核心和重大利益問題是什么?(2 分)(4) 綜合以上材料,你認為中美關系順利、穩定發展的前提是什么?( 1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第一中學、第二中學等校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卷.docx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第一中學、第二中學等校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卷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