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 學年度第二學期八年級年級期中考試試題學校: 姓名: 班級: 考號:一、選擇題1 .新華社 1949 年 10 月 1 日報道:“ 下午三時,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秘書長林伯渠宜布典 禮開始 ……毛主席親自開動有電線通往廣場中央國旗旗桿的電鈕,使第一面新國旗在新 中國首都徐徐上升。” 報道描述了A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B .開國大典C . 中共七大 D .香港回歸2 .歌曲《翻身農奴把歌唱》中唱道:“ 太陽啊霞光萬丈,雄鷹啊展翅飛翔 ……驅散烏云見 太陽,革命道路多寬廣 ……翻身農奴把歌唱,本福的歌聲傳四方。” 那么,西藏人民“ 驅 散烏云見太陽” 開始于A .渡江戰役取得勝利 B .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召開C .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D .西藏和平解放3 .小郵票見證大歷史,這張《中國人民志愿軍凱旋歸國紀念》郵票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是A .抗日戰爭 B .人民解放戰爭 C .一五計劃 D .抗美援朝戰爭4 .歷史興趣小組同學準備舉辦 “ 第一個五年計劃成果展示會”。他們找到了以下資料,適 合采用的有①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 ②第一批國產噴氣式飛機③武漢長江大橋 ④大慶油田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5 .“ 到 1957 年為止,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初的八年是一個大創新、成績斐然的時代。” 下列 成就屬于這個時代的是A .原子能工業從無到有 B .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C .武漢長江大橋的建成 D .秈型雜交水稻培育成功6 .十九大報告指出 “:中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 ……” 這一 “ 基本國情” 開始于A .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B .土地改革的完成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 中共十三大的召開7 .電視劇《老農民》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由于男勞力全被召去煉鐵,眼見地里豐收的地 瓜沒人收,牛大膽說顧不上了,先讓女勞力在地頭挖坑把地瓜埋地里,等上面檢查完了 再說,然而檢查通過后,地瓜卻爛在了地里。故事反映的歷史事件是A .土地改革的進行 B .“ 大躍進” 運動C .人民公社化運動 D .“ 文化大革命”8 .1956 年 7月 19 日,古城沈陽一架銀白色殲擊機滑跑了很短的距離,昂首直插藍天。《人 民日報》頭版頭條報道 “ 我國試制成功新的噴氣式飛機”。該項成就主要是由于A . 中共八大的勝利召開 B .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的提出C .“ 一五” 計劃的成功實施 D .工作重心轉移到了經濟建設上9 .以下說法最符合我國 1956—1966 年的時代特征的是A .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 B .社會主義建設的良好開端C .正確與失誤,成就和挫折錯綜交織 D .社會主義民主法制遭到嚴重踐踏10 .某網站征集“ 建黨一百周年” 專欄的解說詞:以簡練的語言概括建黨一百年至今每一年 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產生的影響,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其中,“ 1978 年的足跡” 的 解說詞應當是A .舉國歡慶,翻身做主 B .撥亂反正,風清氣正C .黑白顛倒,是非不分 D .十年動亂,經濟停滯11 .鄧小平同志曾說:“ 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 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 這段話深刻闡明了A .思想解放的重要性 B .破除迷信的重要性C .“ 兩個凡是” 的重要性 D .對外開放的重要性12 .歷史圖片可以反映出黨走過的歷程。下列四張圖片以黨代會為主題,其關鍵詞表述最恰 當的一組是A .經濟建設國企改革三步走戰略初級階段 B . 良好開端走自己的路市場經濟高質量發展 C .改革開放計劃經濟一國兩制科學發展D . 中國特色市場經濟初級階段進入新時代13 “ 1984 年,中國政府開放整個海岸,意味著實際開放半個中國,它是三十五年來中國政 府所采取的最大膽行動。” 這個 “ 大膽行動” 指的是A .設立經濟特區 B .開放14個沿海城市C .開發浦東新區 D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14 .2001 年 11 月 11 日晚,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了中國加入某世界組織議定書簽字儀 式。時任中國代表團團長、對外經濟貿易合作部部長石廣生代表中國政府在該組織議定 書上簽字,這一組織是A .聯合國 B .上海經合組織 C .亞太經合組織 D .世界貿易組織15 .宋慶齡曾感嘆:“ 在我看來,自從 1949 年 10 月 1 日——這具有歷史意義的日子以來, 中國最偉大的轉變就是我們的國號中有史以來第一次有了‘ 人民’ 這兩個字,它的重要 意義在于同樣有史以來第一次表明我們政府巨大力量的所在——人民”。這表明A .新生政權得到民眾的支持 B .人民社會地位發生根本變化C . 中國的國際地位顯著提高 D .新中國已獲得世界各國認可16 .下圖是 20世紀 50年代中國軍隊繳獲的美七師三十一團團旗和南朝鮮首都師白虎團團旗, 現收藏于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與這兩件文物相關的歷史是三十一團團旗 白虎團團旗A . 甲午戰敗,危機加劇 B .百團大戰,戰果輝煌C .渡江戰役,解放南京 D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17 .1956 年 1 月 11 日的《人民日報》社論寫道:最近幾天以來,首都各個區日夜鑼鼓喧天, 爆聲連連不斷,全市各大街上的私營廠、店,幾乎家家都掛上了紅幛,到處張燈結彩; 私營企業的職工和工商業資本家歡欣鼓舞。這則社論描述的是A .手工業生產合作化 B .“ 大躍進” 運動C .人民公社化運動 D .資本主義工商業公私合營18 .最能體現在如圖組歷史人物事跡的主題是焦裕祿 王進喜 雷鋒 鄧稼先A .開天辟地換新顏 B . 當家作主獻良策C .保家衛國立國威 D .艱苦創業促發展19 .毛主席的詩詞 “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中的 “ 一橋” 指A .南京長江大橋 B .錢塘江大橋 C .武漢長江大橋 D .上海浦東大橋20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敵人的機槍射口而英勇犧牲的戰斗英雄是A .邱少云 B .黃繼光 C .楊根思 D .羅盛教21 .2012 年 11 月 29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家博物館參觀 “ 復興之路” 展覽時,首次闡釋 了 “ 中國夢” 的概念。提出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就是A .獨立自主 B .改革開放 C . 自由平等 D . 民族復興22 .1984 年,安徽省創辦建國后的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中國安利人造革有限公司。該公 司產生的背景是A .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已經完成 B .城市經濟體制改革逐步展開C . 中國加入亞太經濟合作組織 D .市場經濟體制已在中國建立23 .2023 年 3 月 4 日,一年一度的 “ 兩會” 拉開帷幕,“ 兩會” 指的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的會議。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標志著我國哪一制 度的確立A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B .社會主義制度C .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D .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24 .初二某同學整理的筆記內容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一五計劃”、三大改造、中共八大、 “ 大躍進”。該同學的筆記主題應為A .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B .科技文化與社會生活C .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D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25 .新中國成立后,農業生產關系四次調整的先后順序是①土地改革 ②人民公社化運動③三大改造 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A . ①②③④ B . ④③①② C . ①③②④ D . ③④②①二、非選擇題26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進行了工業化建設和民主政治建設的探索。李老師設計了以“ 探 索 · 發展 · 革新” 為主題的探究性學習任務,請你一起參與完成任務。任務一【制度建設——完善民主法制】任務二【一五計劃——工業化起步】“ 一五” 計劃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圖 任務三【自我革命——永葆社會生機】“ 大躍進” 人民公社化運動→ 八字方針文化大革命“ 兩個凡是” →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1 )任務一中圖片反映的政治制度分別確立于什么會議?( 4 分)( 2 )觀察任務二《“ 一五” 計劃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圖》列舉“ 一五” 計劃建設成就。( 6 分)( 3 )中國共產黨的偉大不在于不犯錯誤,而在于從不諱疾忌醫,積極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 敢于直面問題,勇于自我革命。請結合任務三中學習筆記,以 “ 探索 · 發展 · 革新” 為主題,寫一篇小論文。(要求:題目自擬,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字數不 少于 200 字)( 8 分)27 .“ 中國夢” 關乎著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是億萬人民世代相傳的夙愿。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夢想藍圖】 材料一中共十九大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分為兩個一百年來安排。【夢想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核心人物 理論名稱鄧小平 ①江澤民 “ 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胡錦濤 科學發展觀習近平 ②【圓夢歷程】 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探究下列問題。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 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材料四以十一屆三中全會為起點,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新時期 ……中國農 民以特有的首創精神奏響了改革的序曲 ……深圳、珠海等四個經濟特區開始籌建,打開了中 國對外開放的窗口。——《復興之路》解說詞【筑夢新時代】 材料五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這是國家的夢,也是國人的夢 ……“ 中國夢 ”就是民 族復興夢,也是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中國人自我實現之夢,更是中華民族面對未來之夢。實現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為之努力。——《中國夢,需要每一個腳踏實地的足印》( 1 )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寫出圖中奮斗目標中 “ 第二個一百年” 的內容。( 3 分)( 2 )材料二中①②處的理論名稱分別是什么?( 4 分)( 3 )材料三兩幅圖所反映的歷史事件之間有什么因果關系?( 2 分)( 4 )根據材料四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發生了怎樣的 變化?材料中 “ 中國農民以特有的首創精神奏響了改革的序曲” 是指什么史實?( 4 分)( 5 )根據材料五及所學知識,談一談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你可以為實現中國夢作出什么 努力?( 4 分)28 .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的立國之戰,打出了國威、軍威,我們國家從此今非昔比。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正當中國人民為爭取財政經濟狀況的全面好轉而斗爭的時候, 1950 年 6 月,朝鮮戰爭 爆發。美軍不顧中國政府的多次警告,越過三八線,直逼中朝邊境的鴨綠江和圖們江。面對 嚴重威脅,毛澤東、中共中央以巨大的膽識和氣魄,作出重大決策——抗美援朝。1950 年 10 月 25 日到 1951 年 6 月的七個多月里,志愿軍同朝鮮人民軍一起,實行戰略 反攻,以運動戰連續進行了五次戰役,殲敵 23 萬余人。志愿軍根據毛澤東提出的“ 持久作戰,積極防御 ”的戰略方針以大規模的陣地戰頑強堅守,粉碎了美軍和韓軍的進攻。并于 1953 年發動強大的夏季反擊戰役,殲滅了美軍和韓軍 12 萬余人。——摘編自李穎《細節的力量:新中國的偉大實踐》材料二以下是抗美援朝戰爭的四種材料材料三在異常殘酷的戰爭中,志愿軍涌現出 30 多萬英雄模范和功臣,他們可歌可泣的英雄事 跡匯成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包括美、蘇在內的世界各國都感到必須重新估計中國在亞洲和國 際事務中的分量。通過這場戰爭,人民軍隊建設向國防現代化方向邁出了一大步。——《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 1 )根據材料一 ,概括抗美援朝戰爭的背景。( 3 分)( 2 )按照史料價值的不同,史料可以分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材料二中哪些屬于第 一手史料,哪些屬于第二手史料?(用序號表示,共 4 分)( 3 )列舉抗美援朝戰爭中你印象深刻的兩次戰役,列舉兩個 “ 最可愛的人”。(4分)( 4 )根據材料三,概括這次戰爭勝利的偉大意義。( 4 分)2024—2025 學年度第二學期八年級年級期中考試試 題答案一、選擇題(50 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D D B C C B C C B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B B D B D D D C B題號 21 22 23 24 25答案 D B A C C二、非選擇題26 .【答案】( 18 分)( 1 )1949 年 9月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1954 年 9月的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 一次會議。( 4 分)( 2 )①工業:鞍山鋼鐵公司無縫鋼管廠等三大工程、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沈陽第一機床廠, 沈陽飛機制造廠、東北工業基地形成;②交通運輸: 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寶成、鷹廈等鐵路30余條。(答 出 3點即可)(6分)( 3 )觀點: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鮮明的品格和最大的優勢。論述: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鮮明的品格和最大的優勢,是黨由弱小到強 大、從挫折中奮起、不斷走向成熟的重要法寶。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 黨帶領人民完成國民經濟恢復的任務,實行一五計劃,開展三大改造,推 動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的確立。但黨對社會主義建設之路認識不充分, 部分黨員干部被驕人成績沖昏頭腦,1958 年,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提出“ 鼓 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 的總路線,1958 年,黨和 政府錯誤發動了 “ 大躍進” 和人民公社化運動,造成三年國民經濟的嚴重 困難。為了克服困難,從 1960 年冬開始,中共中央對國民經濟實行“ 調整、 鞏固、充實、提高” 的方針,到 1965 年,國民經濟調整的任務基本完成。 由于黨內“ 左” 傾錯誤的發展,1966 年夏 ,“ 文化大革命” 全面發動起來。 1966 到 1976 年是十年 “ 文革” 時期,中國的民主與法制遭到嚴重破壞, 國民經濟損失巨大,教育科技文化事業遭到嚴重摧殘 ,“ 文化大革命” 是一 次內亂,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造成嚴重破壞。文化大革命結束后 ,“ 兩個凡 是” 的錯誤思想引起人們的普遍不滿。1978 年,思想理論界展開了一場真 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認識到只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是一 場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 開奠定了思想基礎,確定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 方針。綜上,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自 我革命精神是黨永葆青春活力的強大支撐。( 8 分)27 .【答案】( 17 分)( 1 )內容:“ 第二個一百年” :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00 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 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3 分)( 2 )① :鄧小平理論;②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4 分)( 3 )關系: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奠定了思想基礎。( 2 分)( 4 )變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史實: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4 分)( 5 )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用知識武裝自己,為祖國做貢獻;增強實踐能力,提升 自我水平。(言之有理皆可)( 4 分)28 .【答案】( 15 分)( 1 )美國侵略朝鮮嚴重威脅新中國的國家安全。( 3 分)( 2 )第一手史料② ;第二手史料①③④。( 4 分)( 3 )上甘嶺戰役、長津湖戰役等;黃繼光、邱少云等。( 4 分)( 3 )增強了民族的凝聚力,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推動了國防現代化建設。(任答兩 點即可得 4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