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貴州師范大學貴安新區附屬初級中學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4月質量監測九年級歷史試卷第I卷(選擇題共24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下列各題的備選答案中,只有一項是正確或符合題意的答案。1.拉丁美洲獨立運動給西班牙殖民者以毀滅性的打擊。西班牙殖民帝國的瓦解,正是歐洲中世紀與近代之交的一個封建堡壘的徹底崩潰。從世界全局來看,拉丁美洲獨立運動()A.促進了拉丁美洲資本主義的發展B.加速了歐洲封建制度的崩潰C.奠定了拉丁美洲各國的政治格局D.有利于世界近代社會的轉型2.普希金賦詩贊美彼得一世說:“用一只專制的手,他勇敢地播下啟蒙的種子?!辈牧现械摹胺N子”是指(A.保留了農奴制度B.推行革命的手段十分專橫C.加強了中央集權D.開啟了俄國的近代化進程3.1861年,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頒布廢除農奴制的法令;1862年,美國總統林肯發表《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兩者相同的歷史作用是A.都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勞動力B.都維護了國家統C.都完全消除了種族歧視D.都改變了國家性質4.美國北方和南方的人都對這場戰爭躍躍欲試,充滿期待,就像一場賭博,都把賭注押在自己這一方。這個斗爭之所以爆發,是因為這兩種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陸上和平共處了?!斑@兩種制度”斗爭的焦點是(A.南北統一問題B.奴隸制的存廢問題C.資本主義的發展問題D.林肯當選為總統5.歷史圖片記錄歷史的瞬間,帶領人們回到過去一窺究竟。下列兩幅圖片所反映的歷史事件的共同點是(圖1簽署《獨立宣言》時的場景圖2林肯宣讀《解放黑人奴隸宣言》A.宣告了美國的延生B.有利于美國的發展C.加速了美國的分裂D.沖擊了美國的經濟6.下表是1878年、1893年日本不同經濟類型所占比重的變化情況。這些變化出現的直接原因是(時間資本主義經濟地主經濟個體經濟1878年約20%約18%約60%1893年35%—40%約17%約45%A.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B.“殖產興業”,大力發展近代經濟C.實行征兵制,建立新式軍隊D.提倡“文明開化”,向西方學習7.史論結合是學習歷史的基本方法。19世紀六七十年代,為順應時代潮流,世界上許多國家不約而同地進行了改革或革命。某班同學對此進行了探究并得出結論,下列史實與結論對應正確的是A.俄國廢除農奴制—徹底消除了封建殘余B.美國南北戰爭一實現了美國的獨立C.中國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D.日本明治維新是一次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8.人類一直在利用科技向“距離”挑戰。下面在人類挑戰“距離”的示意圖中,“乙”處所處的時代是(距離在太空遨游在藍天飛翔在陸地馳騁甲乙丙時間A.手工工場時代B.“蒸汽時代”C.“電氣時代”D.“信息時代”9.約翰·皮爾龐特·摩根于1901年正式成立美國鋼鐵公司,他首先通過拾高產品價格、提升行業門檻來擠壓中小公司,然后趁其財務吃緊時進行兼并或收購,最終控制了全國65%的鋼產量。其做法反映了A.手工工場的消失B.壟斷組織的發展C.工廠制度的出現D.流水線的衰落答案:1.D2.D3.A4.B5.B6.B7.D8.C9.B10.C11.A12.D13.章西女王14.文明開化15.電力16.免費義務教育17.人間喜劇18.(1)答:生產工具:由手工生產變為機器生產,更加便利化、精細化、專業化。勞作方式:從簡單到復雜;農業生產技術逐步提高,科技含量逐漸提高。(2)答:①1861年農奴制改革;②日本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實現了富國強兵,開始躋身資本主義強國之列。方式:改革或革命。(3)答:觀點:科學理論推動思想進步和社會發展,論述:達爾文和牛頓對人類發展作出了自己獨特的貢獻。1859年,達爾文的著作《物種起源出版,該書所宣揚的進化論觀點打破了千百年來“上帝創造萬物”的神創論,在生物科學領域掀起了一場偉大革命。1687年,牛頓的科學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出版,物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牛頓的科學發現,使人類對客觀世界的探索向前邁了一大步。上述人物的著作和理論大大推動了當時人們思想的進步,并為后續經濟、政治領域的變革奠定了基礎。19.(1)答:頒布者:亞歷山大二世。同意。理由:①《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只涉及少數黑人,并未改變美國的社會性質。②《解放法令》涉及大多數人口,并促使俄國走上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是俄國歷史上的重要轉折點,所以意義更重大(或不同意。理由:①盡管《解放法令》廢除了農奴制,解放了大多數人口,但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且高價贖買土地的農奴背上了沉重的經濟包袱,俄國資本主義發展緩慢而沉重。②《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廢除了黑人奴隸制,使內戰上升為一場捍衛人權的正義戰爭,不僅扭轉了戰局,還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其進步性不亞于《解放法令》)。(2)答:政治上,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經濟上,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教育上,興辦新式學校,推廣教育。(3)答:性質:都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結果:都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都是兩國近代歷史上重大的轉折點;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20.(1)答:新能源:電力;新動力:內燃機。變化:急劇增長。(2)答:科學研究同工業生產緊密結合;幾乎同時發生在幾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3)答:通過立法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社會各階層的廣泛參與和斗爭促進了環境污染的治理和環境的改善。(4)答:加強科技創新,注重科技成果的轉化;堅持發展經濟與環境保護相結合,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等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答案.pdf 貴州師范大學貴安新區附屬初級中學2024-2025學年度九年級下學期4月質量監測歷史試卷.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