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沖刺壓軸卷(三)歷史注意事項:1.本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準考證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選擇題的作答: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零3非選擇題的作答:用簽字筆直接答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域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城均無效。嗣4.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如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刷1.2003年,陜西省寶雞市出土的西周晚期青銅器“單氏速盤”刻有大量銘文,描繪了貴族迷的家族世系情況(如下)和歷代祖先輔助周王室的政績。這反映出當時長高祖單公一高祖公叔一高祖新室仲一高祖惠仲叁父一高祖零伯一亞祖站仲一皇考恭叔一逸注:兩周時期,兄弟長幼的秩序多按“伯(孟)仲叔季”排序區A.地方宗族內部派系斗爭激烈B.周王室對地方諸侯的約束力增強C.政治制度在社會轉型中嬗變D.宗法制下存在一定社會流動空間2.《岳麓秦簡·金布律》中規定:“黔首賣奴卑(婢)、馬牛及買者,各出廿二錢以質市亭”,由市亭數為交易立券書;市亭不僅需要在券書上標注奴婢、牛馬的市場均價,還須到奴婢、牛馬所在地予以核實。這體現出秦朝杯A.社會契約觀念日漸盛行B.通過立法改善營商環境C.國家治理的集權性特征D.市場物價干預機制完善3.唐貞觀年間,太宗下令修撰《氏族志》,規定:不須論數世之前,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淵源,止取婦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級。此舉主要目的是A.改革選官制度B.消除地方割據C.促進階層流動D.重構政治秩序4.元朝出現了眾多以蘇軾生平為原型的戲曲作品,下表為其中兩部的簡介。這些作品戲曲簡介放蕩不羈的蘇軾因得罪王安石被貶至黃州:和佛印同游時,肆意妄言道:“有酒有《花間四友東坡夢》肉我便吃,無酒無肉,我會舟中去也。”后被佛印參破紅塵的境界打動,請愿拜為佛家弟子《蘇子駱風雪貶黃州》蘇軾因王安石誣陪被貶黃州:歷經風雨摧折,為保妻兒果腹選擇向小人低頭。神宗惜才,將其召喚回京時,他卻以厭倦朝廷紛爭的理由,選擇歸隱鄉野A.反映出三教合一的歷史發展趨勢B.可用于研究元朝士人的時代境遇C.是用于蘇軾歷史評價的核心史料D.彰顯了士大夫對宋室正統的眷念5.萬歷九年(1581年),歙縣縣民項群控告休寧縣民孫濠強占項家祖墳。在爭論土地產權時,孫氏以魚鱗圖冊為主要依據,項氏則以錢糧票(萬歷年間官府發給納稅戶的繳稅憑證,含戶內人口、財產信息等)為證據。最終徽州府衙判決孫濠敗訴。由此可推知,當時【2025年沖刺壓軸卷(三)·歷史第1頁(共6頁)】G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