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22課 從局部抗戰到全國抗戰 課件(共37張PPT)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中歷史 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22課 從局部抗戰到全國抗戰 課件(共37張PPT)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中歷史 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

資源簡介

(共37張PPT)
日本人為炫耀“九一八”事變而建成的柳條湖事件標桿與爆破地點紀念碑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鐵道“守備隊”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并栽贓嫁禍于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借口,炮轟沈陽北大營,是為“九一八事變”。次日,日軍侵占沈陽,又陸續侵占了東北三省。
當這段鐵軌在1931年9月18日深夜被炸毀時,現場的中國士兵接到的是'不準抵抗'的命令。這個坐標點引發的戰火,將在未來14年里蔓延到我們國土的93%區域。為何局部的軍事沖突會演變為全民族的生死之戰?今天讓我們以'戰略棋盤'的視角,解析這場戰爭升級的歷史必然性。"
第22課
從局部抗戰到全國抗戰
1.了解日本軍國主義的侵華罪行;
2.認識中國共產黨是全民族團結抗戰的中流砥柱;
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南方游擊隊改變為新四軍
材料二: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后,日本工業產值下降32.9%,出口減少76.5%
--(《日本經濟史》數據)。
1931年日本關東軍《解決滿蒙問題方案》提出:“滿蒙的農礦資源是帝國自給自足絕對必需之地區”。
材料一:“惟欲征服支那(中國),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田中奏折》
根據材料并結合教材,分析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原因?
歷史原因:①征服滿蒙是日本的既定國策
直接原因:經濟危機的影響,日本為轉嫁危機,擺脫困境。
一、局部抗戰
材料三:1931年9月22日,九一八事變爆發后第四天,蔣介石在南京國民黨中央黨部發表演說稱:
“攘外必先安內,統一方能御侮。未有國不統一而能取勝于外者。”
有利時機:1931年國共內戰給日本造成可乘之機。
材料四:“九一八”事變前,日本與英美達成秘密諒解,英國支持日本的行動,美國表示“不聞滿洲事變”。
——齊世榮,“中國抗日戰爭與國際關系” [J].世界歷史
對日本占領東北僅采取“不承認主義”,未切斷貿易往來。
--美國“史汀生主義”(1932年)
一、局部抗戰
材料三:日本必須通過戰爭獲取生存空間,建立以日本為中心的‘東亞新秩序’。
--1931年關東軍參謀石原莞爾《戰爭史大觀》
關東軍高級參謀板垣征四郎在1931年5月宣稱:“滿蒙問題的最終解決,必須依靠軍事行動。”
--(《板垣征四郎審訊記錄》)
政治軍事驅動:日本軍國主義思想濃厚
國際:英美等國推行縱容日本侵略的“綏靖”政策
一、局部抗戰
1.局部侵華
(2)表現:
①九一八事變——標志著中國局部抗戰的開始
◎九一八事變形勢圖
中國方面
國民政府:9月19日召開緊急會議,決定“訴諸國聯”,未對日宣戰。蔣介石日記(9月20日)寫道:“倭寇兇橫,非局部可了,然此時唯有忍耐。”
東北軍:張學良在北平協和醫院下令“避免擴大事態”,9月19日致電南京:“我軍絕無抵抗,已令各部力持鎮靜。”
國際社會
國聯調查:1932年李頓調查團認定日本為侵略方,但僅要求日軍撤至鐵路附屬地,未實施制裁。
美國反應:國務卿史汀生提出“不承認主義”,但未切斷對日貿易(1932年美國對日廢鋼出口量反增3倍
一、局部抗戰
(2)表現:
②一·二八事變
1932年1月28日,日軍又在上海挑起侵略戰爭。駐守上海的十九路軍奮起抵抗,得到全國民眾的積極支援。
③建立偽滿洲國
◎偽滿皇宮(勤民樓)
◎偽滿時期的溥儀
◎偽滿洲國行政區劃圖
事件結果:
由于國民黨政府堅持不抵抗政策,拒絕給予第十九路軍等抗日部隊足夠的支持,同時又受到國際上英美等國 “調停” 的壓力,最終在 1932 年 5 月 5 日,國民黨政府與日本簽訂了《淞滬停戰協定》。協定規定上海為 “非武裝區”,中國軍隊不得在上海至蘇州、昆山一帶駐扎,而日軍卻可以留駐上海,這實際上是承認了日本對上海的部分占領。
一、局部抗戰
(2)表現:
③建立偽滿洲國
材料 我上小學五年級時,開始學日語...1939年我初中畢業,考入了奉天第五國民高等學校四學年。那時,每天都有日語課,我們這樣的學生大都可以用日語說日常用語,可以聽日本人講課——除了“共存共榮”,就是什么“王道樂土”,是日本人把“滿洲人”(他們不說東北人)從水深火熱之中救了出來,什么“天照大神”、“天皇陛下皇恩浩蕩”等愚民話語。反正是教我們崇拜日本人,連到奉天上街經過日本神社和忠靈塔都
必須停下來脫帽敬禮。 ——馮志良口述
日本在偽滿洲國推行奴化教育
一、局部抗戰
(2)表現:
④華北事變——中日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
日本逼迫國民政府簽署了一系列協定,實際上控制了熱河、河北、察哈爾三省,進而又加緊策動所謂“華北自治運動”。日本蓄意制造的這一連串事件,總稱“華北事變”。
◎日本策劃華北五省自治圖
《何梅協定》簽訂:1935 年 5 月,日本借口中國國民政府援助東北義勇軍進入灤東非武裝區,破壞《塘沽協定》,向國民政府提出對華北統治權的無理要求,并從東北調遣日軍入關,進行武力威脅。7 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代理委員長何應欽復函日本華北駐屯軍司令官梅津美治郎,接受了日方要求,這就是《何梅協定》。協定規定中國軍隊撤出河北,取締一切抗日活動等,使中國在河北的主權大部分喪失。
一、局部抗戰
2.抗日救亡運動的興起
(1)背景
①日本侵略加劇了民族危機。
②國民政府寄希望于英美等國調停,
對日本侵略實行不抵抗政策。
(2)表現:
①東北人民革命軍堅持抗戰。
◎東北抗日聯軍
趙尚志 在東北抗聯史上,他與楊靖宇合稱“南楊北趙”,曾任北滿抗聯總司令。1942年2月12日,趙尚志被特務偷襲,重傷被俘后犧牲,殘暴的日軍割下他的頭顱,將尸身丟棄。
楊靖宇 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建立者和領導人之一,他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情況下,最后孤身一人與大量日寇周旋戰斗幾晝夜后壯烈犧牲。他犧牲后,日寇割下他的頭顱,并剖腹檢驗,在他的胃里只發現了未消化的草根、樹皮和棉絮。
一、局部抗戰
2.抗日救亡運動的興起
(2)表現:
②長城抗戰:1933年,日軍由東北向長城沿線進犯,遭到中國軍隊的頑強抵抗。
山海關戰斗:山海關于 1 月 3 日失守。
熱河戰役:日軍在短短十幾天內就占領了熱河省會承德及大片地區。
長城各口戰斗:日軍占領熱河后,繼續向長城各口推進,中國軍隊在喜峰口、羅文峪、古北口等地與日軍展開了激烈的戰斗。
結果
《塘沽協定》簽訂:由于國民黨政府堅持 “攘外必先安內” 的政策,沒有給予前線抗日部隊足夠的支持,同時在日軍的軍事壓力和外交訛詐下,1933 年 5 月 31 日,國民政府與日本簽訂了《塘沽協定》。協定規定中國軍隊撤至延慶、昌平、高麗營、順義、通州、香河、寶坻、林亭口、寧河、蘆臺所連之線以西、以南地區,實際上承認了日本對東北、熱河的占領,也為日軍進一步侵略華北敞開了大門。
趙一曼(1905-1936)
為國赴難舍小家
寧兒:
母親對于你沒有能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斗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
…………我最親愛的孩子啊!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際行動來教育你,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你的母親趙一曼于車中
④一二·九運動
爆發:1935年12月9日,北平學生游行示威。
影響:宣傳了中國共產黨“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救國主張,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新覺醒。
一、局部抗戰
3.西安事變
(1)背景
①1935年8月1日,中共發表“八一宣言”,號召“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②1935年底,中共中央召開瓦窯堡會議,確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
③在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感召下,張學良在西北地區實行聯共抗日。
(2)經過: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動兵諫,以武力逼蔣抗日。經過各方努力,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民族大義的抉擇
處死蔣介石?
紛爭四起;國民黨親日派掌權;日本滅亡中國的步伐勢必加快。
和平解決?
可以有力地推動國民黨向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方向轉變。
12月22日,由宋氏兄妹代表蔣介石在一份保證文件上簽了字。在這份保證文件中,蔣介石同意:(一)宣布并開始武裝抗擊日本侵略者;(二)停止進攻中國共產黨;(三)容納共產黨共同抗日;(四)把親日派官員從國民政府中請出去。蔣介石的顧問、美籍澳大利亞人端納,作為“見證人”,也在文件上簽了字。
(3)影響:
①成為扭轉時局的樞紐,促進了中共中央聯蔣抗日方針的實現。
②十年內戰局面基本結束,全國團結抗戰的局面初步形成。
二、全國抗戰的開始
1.七七事變——中國全面抗戰開始
◎位于宛平城內的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七七事變”敵我攻防示意圖
1937年7月7日晚,日軍以軍事演習中一名士兵失蹤為借口,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遭拒,日軍炮轟盧溝橋,中國守軍奮起抵抗。這就是“盧溝橋事變”,又稱七七事變。
二、全國抗戰的開始
2.第二次國共合作
(1)通電全國:盧溝橋事變第二天,中國共產黨就發出了抗戰宣言: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
(2)廬山談話:
①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邀請各黨派及無黨派人士在廬山談話,聽取各方人士對抗日救國的意見。
②7月17日的第二次談話會上,蔣介石發表了準備抗戰的講話。
材料一 全中國的同胞們!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 ——中國共產黨為日軍進攻盧溝橋通電
材料二 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蔣介石 “最后關頭”演說
◎1937年7月20日,申報刊出廬山講話全文
二、全國抗戰的開始
2.第二次國共合作
(3)洛川會議:1937年8月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陜北洛川召開擴大會議,標志中國共產黨全面抗戰路線的形成。
(4)軍隊改編:紅軍主力改變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南方八省紅軍游擊隊改變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
(5)實現合作:9月22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表了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國共合作抗戰宣言。第二天,蔣介石發表談話,承認中國共產黨的合法地位。
◎洛川會議舊址
◎八路軍、新四軍臂章
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南方游擊隊改變為新四軍
1935年8月
1935年12月
中共發表“八一宣言”,號召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1936年12月
中共召開瓦窯堡會議,確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
1937年7月
七七事變后,中共發表抗日通電,蔣介石發表廬山談話,表示準備抗戰
中共洛川會議,全面抗戰路線形成;
八一三事變后,西北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南方八省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
1937年9月
國民黨公布了中共提交的國共合作抗戰宣言,之后蔣介石承認中共合法地位。標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
1937年8月
僅僅是國共兩黨的統一戰線嗎?
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南方游擊隊改變為新四軍
國共合作后延安大禮堂的旗幟和標語
華北一普通莊戶大門口“抗戰到底”的對聯
抗日期間乞丐也捐一頓飯錢
五臺山抗日“和尚連”
婦女納鞋底支持抗戰
1940年陳嘉庚率南洋僑胞慰問團抵達延安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下的全民族抗戰
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南方游擊隊改變為新四軍
徐悲鴻《愚公移山》
蒙古騎兵抗擊日本
華僑肅丕居之女結婚,將賀禮1.8萬元全部捐獻給祖國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下的全民族抗戰
積極訓練、宣傳抗戰的臺灣少年團
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南方游擊隊改變為新四軍
在北平盧溝橋外進行夜間演習之日軍,遭到中國駐軍數十發子彈的“非法射擊”,目前雙方交涉破裂,陷入戰斗狀態。
——《朝日新聞》1937.7.8報道
中國第二十九軍第三十七師第二一九團第三營對日軍實施“非法射擊”,而日軍“隱忍自重,沒有反擊”,只是在要求中方道歉被拒后才“開始應戰”;此后經中日交涉,決定各自后撤,但“中國軍隊毫無撤退誠意,并再三向我軍攻擊”
——《東京日日新聞》報道
怎么看待盧溝橋事變后日本媒體的反應?
三、日軍的侵華暴行
用虛假的謊言掩蓋真相,推卸戰爭責任
三、日軍的侵華暴行
1.南京大屠殺
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陷南京,進行了持續六周的燒殺劫掠,屠殺手無寸鐵的中國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達30萬人以上。
材料: ……不知從哪兒拉來一個支那人……西本提出了一個殘忍的提議,就是把這個支那人裝入袋中,澆上那輛汽車中的汽油,然后點火……西本像玩足球一樣把袋子踢來踢去,像給蔬菜施肥一樣向袋子撒尿……在袋子上系了兩顆手榴彈,隨后將袋子扔進了池塘。火漸漸地滅掉了,袋子向下沉著,水的波紋也慢慢地平靜下來。突然,“澎!”手榴彈爆炸了,掀起了水花。 ——《東史郎日記》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三、日軍的侵華暴行
2.殖民統治
(1)政治上:實行“以華制華”方針,在占領區扶植傀儡政權。
◎1940年3月30日,偽“國民政府”在南京成立。汪精衛出任偽政府主席,宣誓為其主子“效忠”
◎1940年4月,日本人為了讓汪精衛更好地為其“效忠”,將其母接到南京
◎1941年底汪偽政府、偽滿洲國和日本政府代表在南京舉行所謂的慶祝“三國共同宣言”紀念大會
三、日軍的侵華暴行
2.殖民統治
(2)經濟上:
①對占領區:大肆進行野蠻的經濟掠奪;實行“糧食統制”,強行“征購”和“配給”;強迫青壯年到日本和中國東北做苦力。
②在敵后抗日根據地:實行“三光”政策;推行“治安強化運動”,對抗日根據地進行瘋狂“掃蕩”。
治安強化運動
“準治安區”
(即敵我爭奪的游擊區)
“非治安區”
(即敵后抗日根據地)
“治安區”
(即敵占區)
實行保甲制度,調查戶口,推行連坐法,擴大偽軍,加強特務活動;著重對人民的欺騙懷柔,宣揚“王道樂土”
實行“大檢舉”,恐怖政策與懷柔政策兼施,普遍修筑封鎖溝墻和碉堡,并實行所謂“絕緣政策”,制造無人區
加緊“掃蕩”,實行極其野蠻殘忍的“三光政策”(殺光、燒光、搶光),企圖扼殺敵后抗日根據地軍民的生存條件
◎“治安強化運動”示意圖
三、日軍的侵華暴行
3.重慶大轟炸
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日軍對重慶進行了長達五年半的戰略轟炸和無差別轟炸,死者超過1萬人。
材料 1938年10月4日,日本正式轟炸重慶市區,從1939年1月開始,日機空襲迅速升級,對重慶的轟炸愈來愈猛烈。重慶大轟炸被認為是與南京大屠殺同等性質的事件。據不完全統計,日機空襲重慶共達218次,出動飛機9513架次,投彈21593枚,炸死市民11889人、炸傷14100人,炸毀房屋3萬多幢,30所大中學校曾被轟炸。
◎油畫《重慶大轟炸》
三、日軍的侵華暴行
4.實施細菌戰
日軍侵華期間,踐踏國際公法,實施細菌戰,殘殺中國軍民。
材料: 曾為“人只喝水不吃干糧”這個試驗的研究者菅原敏作過助手的日本人栗原義雄回憶說:“在這個實驗中,人喝普通水能存活45天,蒸餾水能存活33天。持續喝蒸餾水的人臨近死亡時大喊:‘大人,讓我喝口有味道的水吧’。” ——[日]常石敬一:《醫學者們的組織犯罪》
三、日軍的侵華暴行
4.實施細菌戰
材料: 侵華日軍細菌戰致患者亡者人數統計:
東北地區:第731部隊和第100部隊散播細菌,使疫病流行約38個市縣旗,至少致病者達5.4萬余人,其中死亡約4.3萬余人。
華北和西北地區:北支(甲)1855部隊散播細菌,使疫病波及113個縣旗,致病者達約100萬人,其中死亡約30萬人。
華中和華東地區:榮字第1644部隊與第731部隊配合進行細菌戰,使疫病流行于40個市縣,至少致病達32萬人,其中死亡約7萬人。
華南和西南地區:波字8604部隊和第731部隊配合散播細菌,使疫病流行于約107個縣,致病達100萬余人,其中死亡24萬人。
合計:日軍實施細菌攻擊作戰,造成290多個市縣旗鼠疫、霍亂、傷寒等疫病爆發,致使中國237萬余人患病,其中死亡約65萬人。
——《日本侵華細菌戰研究報告》,轉引自《細菌戰:沉重但必須面對的話題》,《中國文化報》2015年9月1日
三、日軍的侵華暴行
5.推行“慰安婦”制度
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南方游擊隊改變為新四軍
1937年日轟炸上海火車站幸存娃娃的哭泣
1937年日本兒童町內挖戰壕慶日軍勝利
來自美國HurstNews gency中國攝影記者 王小亭
今井一編《圖說昭和的歷史.6,走向大戰之道》第120頁
一哭一笑
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南方游擊隊改變為新四軍
1937.12.15 南京
日本兵在吃水餃
1938年1月16日,日本軍官在給中國小孩分發糖果
日本歷史教科書中的插圖
1937.12.20 南京日軍野戰醫院
養傷的中國傷兵
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南方游擊隊改變為新四軍
1938.01.16 日本軍官
給中國小孩分發糖果
日本歷史教科書中的插圖
日本兵和中國小孩一起玩玩具
“這場戰爭歷時多久并不取決于中國政府。至關重要的是,日中兩國應該表明他們不過于關注不幸的過去。”
——據《紐約時報》報道,日本政府的一名發言人表示
一個選擇性失憶的
日本政府發言人
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南方游擊隊改變為新四軍
牢記歷史,堅決反對日本帝國主義死灰復燃;
落后就要挨打,發展是硬道理;
尊重歷史,崇尚和平,面向未來。
一個民族的自省比
一個民族的寬容更重要
勿忘國恥,警鐘長鳴
課堂總結
從局部抗戰到全面抗戰
局部抗戰
全面抗戰的開始
日軍的侵華暴行
局部侵華
背景
九一八事變——標志著中國局部抗戰的開始
一·二八事變(淞滬抗戰)
建立偽滿洲國:奴化教育
華北事變——中日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
抗日救亡運動的興起
背景
從“東北人民革命軍”到“東北抗日聯軍”
一二·九運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次大規模學生愛國運動
西安事變——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背景、經過、影響
七七事變——中國全面抗戰的開始
第二次國共合作:通電全國→廬山談話→洛川會議→改編軍隊→實現合作
南京大屠殺
殖民統治:政治上、經濟上
重慶大轟炸
實施細菌戰
推行“慰安婦”制度
1.新四軍成立初,中共中央強調“保存南方革命運動的戰略支點”,到正式開拔后強調“獨立自主的敵后游擊戰”,再到1938年秋中共六屆六中全會后定位為“發展江南(浙、皖南、蘇南)閩粵贛游擊戰爭之‘產婆’”。中共中央戰略決策的發展( )
A.推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
B.說明敵后戰場成為抗戰的主戰場
C.依托于對全國抗戰形勢的研判
D.回擊了國民黨頑固派的反共高潮
C
[解析] 材料表明中共中央對新四軍的戰略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做出合適的調整,這是在抗爭形勢一直在變化之下中共中央的具體調整,C項正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于1937年9月,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A項;百團大戰之后敵后戰場逐漸成為主戰場,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B項;材料強調的是中共的抗日,與回擊國民黨頑固派的反共高潮無關,排除D項。
2.如圖所示,《東方雜志》第三十卷第一號刊行時,以“新年特大號”為題,以豐子愷的畫作(一個兒童在水盆里洗刷地球儀上中國版圖部分的污垢)為封面。這寓意( )
A.繼續開展新文化運動
B.國民大革命即將席卷全國
C.期盼國人能洗雪國恥
D.用思想啟蒙呼應全面抗戰
C
[解析] 根據材料“一個兒童在水盆里洗刷地球儀上中國版圖部分的污垢”以及時間民國22年(1933年),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寓意是期盼國人能洗雪國恥,C項正確;新文化運動主張民主與科學,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項;國民大革命是從1924年到1927年,排除B項;這時是局部抗戰,排除D項。
3.1933—1936年,偽滿重刊《清實錄》,日本指派專人對《清實錄》逐卷檢查,將有礙日本的相關內容進行“挖改”,如將“倭”字改成“日”字,將有關甲午中日戰爭的記載大段刪除。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徑的目的是( )
A.打破東亞傳統宗藩秩序
B.淡化中國人的民族意識
C.消解隔閡實現東亞共榮
D.推動偽滿州國史學發展
B
[解析] 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1933年到1936年期間,日本占據東北地區,受到日本扶植的偽滿洲國重新刊刻《清實錄》,而日本將有礙日本的內容大量刪改,其主要目的是為了篡改日本侵略中國的事實,進而淡化中國人的民族意識,B項正確;這一時期東亞的傳統宗藩秩序已經蕩然無存,排除A項;C項描述是日本制造的美化日本侵略的輿論,不是日本刪改《清實錄》的目的,排除;日本的上述舉措不利于滿洲史學的發展,排除D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陵县| 双辽市| 肇州县| 利川市| 晴隆县| 海宁市| 临武县| 会东县| 洪泽县| 墨江| 澜沧| 砀山县| 祁连县| 探索| 德庆县| 泽库县| 盱眙县| 宣恩县| 和政县| 武清区| 逊克县| 虹口区| 江源县| 仙居县| 通州市| 垣曲县| 湘西| 沁阳市| 长葛市| 绥中县| 满洲里市| 定襄县| 年辖:市辖区| 诸城市| 哈巴河县| 建瓯市| 北海市| 澄江县| 丹凤县| 黄陵县| 东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