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專題二十 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2025屆中考歷史一輪復習收官測試卷 (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專題二十 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2025屆中考歷史一輪復習收官測試卷 (含答案)

資源簡介

專題二十 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
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國慶閱兵展示著新時代人民軍隊的新構成、新風貌。新中國軍隊建設的發展歷程是( )
①華東軍區海軍建立
②第二炮兵部隊成立
③遼寧艦交接入列
④仿制成功殲—5型殲擊機
A.①④②③ B.④①②③ C.②③①④ D.③①④②
2.如下表為建國以來空軍部分主力機型介紹,由此可見我國空軍建設( )
年代 機型 特點
1956年 殲5 仿制蘇聯米格-17
1964年 殲6 仿制蘇聯米格-19并改進發展
1969年 殲8 在蘇聯米格-21基礎上自主設計和制造
1998年 殲-10 自主設計制造,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A.完全依賴蘇聯援助 B.得益于改革開放的政策
C.逐步進行自主研發 D.緊跟歐美國家建設步伐
3.利用表格對歷史知識進行整理,有利于進一步認識歷史。下表研究的主題是( )
時間 內容
1966年 中國組建第二炮兵部隊(2015年更名為火箭軍)
2014年 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強調軍隊政治工作要為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2024年 我國第三艘航空母艦“福建艦”開展首次航行試驗
A.我國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發展
B.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
C.國家重視科學技術研究
D.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4.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國防和軍隊建設發展迅速,實現了由單一軍種到諸軍兵種合成的轉變,武器裝備不斷向現代化邁進。下列事件出現在改革開放以后的是( )
A.華東軍區海軍建立 B.組建第二炮兵部隊
C.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D.“遼寧艦”交接入列
5.“我是中國海軍護航編隊,如需幫助,請在16頻道呼叫我。”自2008年以來,這條以漢英雙語播發的通告從未間斷。中國海軍護航編隊助力亞丁灣、索馬里這個世界上“最危險海域”重新成為“黃金航道”。這表明中國海軍( )
A.裝備日趨完善 B.維護世界和平 C.防御體系健全 D.守護國土安全
6.2024年,海軍政委袁華智上將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海軍發展航母沒有技術瓶頸,航母艦隊未來將繼續走向深藍”。據此可知我國( )
A.已實現國防現代化 B.積極推進科技強軍
C.邁入發達國家行列 D.科技發展領先全球
7.它是1966年組建的,它是中國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這里的“它”是( )
A.第二炮兵部隊 B.常規導彈部隊 C.核導彈部隊 D.作戰保障部隊
8.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儀式上,陸上作戰、信息作戰、特種作戰、防空反導、海上作戰、空中作戰、綜合保障、反恐維穩、戰略打擊9個作戰群按作戰編組接受檢閱。這次閱兵反映了( )
A.新時代強軍之路的成就 B.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C.導彈部隊的建立和發展 D.海軍武器裝備的更新
9.觀察下表所示中國軍費數據的變化,對此解讀最準確的是( )
年份 軍費(人民幣) GDP中軍費占比
1978 167億元 4.6%
1985 191億元 2.1%
1990 290億元 1.5%
2009 4805億元 1.4%
2019 11898億元 1.3%
(注:GDP即國內生產總值,是衡量國家經濟總量的一項指標)
A.國家注重國防建設 B.國家經濟飛速增長
C.軍費投入比例失調 D.富國與強軍的統一
10.1974年,中國政府贈送給聯合國一件大型藝術掛毯——《長城》。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長城遏制和化解了無數次沖突和戰爭,其文化意蘊具有重要的外交價值。這使得“長城外交”成為新時代中國外交的新“王牌”。其“文化意蘊”指的是( )
A.無為而治 B.民主自由 C.以和為貴 D.重義輕利
11.新中國的成立,結束了我國百年的屈辱外交,翻開了外交事業的新篇章。同新中國一起成長起來的外交政策是( )
A.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C.“求同存異”方針 D.全方位外交
12.1949年我國護照為單頁版,1950版、1953版、1958版護照為中俄文對照,1971版、1975版改為中法英文對照。我國護照語種變化的原因反映了( )
A.“一國兩制”的政策 B.經濟實力的強弱
C.改革開放的曲折歷程 D.國際關系的變遷
13.2023年3月26日,中國同洪都拉斯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洪都拉斯共和國關于建立外交關系的聯合公報》。外交部發言人指出:“我們愿同洪都拉斯方面加強高層交往,不斷增進政治互信和相互了解,本著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精神,同洪都拉斯方面共同推動各領域的交流合作。”處理中洪關系要堅持( )
A.思想建黨,政治建軍 B.“一國兩制”方針
C.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D.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14.1955年非裔美國作家理查德·賴特以觀察員的身份參加了一次會議,借用他形象的說法,這次會議是“遭鄙視的、受侮辱的、受傷害的、一無所有的——簡而言之,受壓迫的——人種聚集到了一起”。該會議是( )
A.華盛頓會議 B.開羅會議 C.雅爾塔會議 D.萬隆會議
15.1954年的日內瓦會議是一次成功的會議。中國代表團團長周恩來在會上進行了積極的外交努力,會議最終就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問題簽署了一系列協議。從而緩和了亞洲及世界的緊張局勢,鞏固了中國南方邊陲的安全。這證明( )
A.國際爭端可以用和平協商方式解決 B.與會國家完全贊同和平共處原則
C.會議促進了亞非國家之間團結合作 D.會議消弭了朝鮮南北方矛盾沖突
16.下圖為我國與各國建立外交關系情況示意圖。其中(1970-1980年)處取得的外交成就是( )
A.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 B.提出“求同存異”方針
C.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D.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17.大熊貓是中國國寶,曾被作為高規格的國禮贈送給外國(見下表),對此解讀正確的是( )
年代 1957年 1965年 1972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1978年 1980年
接受國 蘇聯 朝鮮 美國 日本 法國 美國 西班牙 聯邦德國
A.中國與亞非拉國家尚未建交 B.外交重心已轉向西方
C.反映了中國外交政策的變化 D.美日先后與中國建交
18.1979年1月2日,可口可樂與中國糧油集團簽署合同,獲準向中國出售第一批瓶裝可口可樂,并在中國設廠裝瓶裝罐。北京裝瓶廠投產后,為了盡快打開市場,可口可樂總公司開始協助北京分公司搞促銷,一時間人潮如涌,可口可樂公司在中國的年銷售額從零開始逐漸猛增。可口可樂能成功進入中國主要得益于下列哪個因素( )
A.中國人民的強烈需求 B.品牌方營銷策略的成功
C.中美關系逐漸正常化 D.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19.某同學梳理筆記時,繪制了一個示意圖。據此判斷示意圖主要反映了( )
A.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B.公正合理世界新秩序
C.政治經濟體制的改革 D.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強
20.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于3月28日在海南博鰲開幕。此次年會以“亞洲與世界:共同的挑戰,共同的責任”為主題。與這一主題對應的中國外交工作是( )
A.致力于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 B.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經濟合作
C.改善和發展與周邊國家友好關系 D.積極發展與歐盟國家的關系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題,共60分。
2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下面是中國人民海軍發展大事記(部分)
時間大事記
1949年4月華東軍區海軍領導機構在江蘇泰州白馬廟成立,人民海軍誕生
1971年12月中國第一艘導彈驅逐艦下水服役
1974年8月我國第一艘核潛艇服役
1983年8月我國第一艘彈道導彈核潛艇服役
20世紀末中國海軍先后裝備了大批2500噸級053系列導彈護衛艦
2012年9月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交接入列
2017年6月海軍055型萬噸級導彈驅逐艦首艦下水
2017年9月首艘四萬多噸級補給艦“呼倫湖艦”,正式加入海軍戰斗序列
2022年6月中國第三艘航空母艦“福建艦”下水
——摘編自李貞、呂安琪、崔瀟宇《人民海軍:向海圖強向洋圖興》等
(1)根據材料指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支海軍部隊的名稱是什么?(2分)
(2)根據材料,概括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人民海軍的發展趨勢。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推動現代化人民海軍發展的原因。(8分)
(3)結合材料中海軍的發展歷程,談談你對軍隊建設的認識。(5分)
22.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國防和軍隊建設發展迅速,筑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鋼鐵長城。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5分)
【歷史影像】
材料一:
(1)請結合史實,簡述圖片反映的歷史事件。(要求:語言簡潔,觀點正確,思想健康。)(2分)
【歷史報刊】
材料二:中國今天第一次將它的導彈家族展現在世界面前,足以證明它有覆蓋全球每一個角落的自信和能力。今后美蘇兩國在處理世界事務時,不得不考慮中國戰略導彈部隊的存在。
——摘編自英國《泰晤士報》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中國戰略導彈部隊的作用。(3分)
材料三:中國第一艘航母交接入列,是海軍建設發展的一個標志性、階段性成果,標志著中國實現了航母“零”的突破,向海上強國的目標邁出了重要一步。
——摘編自《人民日報》
(3)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三中《人民日報》報道的歷史事件,并談談你對該事件的認識。(3分)
【歷史年表】
材料四:
時間 事件
1949年11月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部成立,標志著人民空軍正式誕生
1956年9月 我國仿制成功殲-5型殲擊機
1966年7月 中國組建第二炮兵部隊
2017年5月 我國自主研制出口型武裝直升機直-19E在哈爾濱首飛成功
(4)根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我國取得這些成就的主要原因。(4分)
(5)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人民軍隊的認識。(3分)
23.可口可樂是美國公司開發的飲品,在今天的中國也屬常見的飲料。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5分)
可口可樂在華史話:
1927年可口可樂在上海落戶,隨后在天津、青島也相繼建立了瓶裝廠。
1948年中國成為美國本土之外第一個銷量突破100萬箱的市場。
1949年可口可樂撤出了中國,在大陸市場絕跡30年。
1978年可口可樂公司與中國糧油進出口總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成為第一家進入中國的外國企業。
1981年可口可樂在北京建成生產工廠。當年可口可樂并未得到市場認可,年銷量只有200噸。
1986年中國立法保護外商和外資權益。可口可樂公司采取合作辦廠的方式,中美各控股50%,這是第一個中美合作企業。此后公司又在南寧、大連、南京、杭州、天津等成功地建廠,年銷量飆升至17萬噸。
2017年可口可樂在中國累計投資超過130億美元,建廠45家(99%為本地員工),為中國消費者提供17個品牌的60多種飲料,每年上繳利稅達16億元人民幣。
——《開放中國:改革的40年記憶》
(1)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分析1949年可口可樂絕跡中國大陸市場的原因。(5分)
(2)20世紀80年代,可口可樂在中國大陸市場有哪些發展?促成這些發展的原因又有哪些?(6分)
(3)綜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可口可樂公司在中國市場的潮起潮落?(4分)
2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5分)
材料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正值世界民族解放運動高漲、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初步形成并走向對峙之際。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成立的那一天起,就始終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贏得了世界進步力量的支持。
——摘編自人民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歷史 必修 第一冊》
材料二 (20世紀)70年代上半期是中國外交突破性大發展的時期,到1976年,同中國建交的國家已經有110多個,這包括了當時世界上的絕大多數國家。我國外交所取得的成就極大地改善了中國的安全環境,拓展了中國外交活動的舞臺,也為中國的改革開放和更加積極地參與國際事務創造了有利前提,打下了基礎。
——摘編自《中國共產黨簡史》
材料三 中國參與創建或參加的部分國際組織
注:整理自中國地圖出版社《中國歷史地圖冊八年級下冊》
(1)根據材料一,指出新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國際背景。(5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列舉兩項20世紀70年代中國外交的突出成就。(5分)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說說中國積極參與創建或參加國際組織的意義。(5分)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在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第一支海軍部隊—華東軍區海軍建立;1966年,中國組建第二炮兵部隊;2012年9月,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交接入列;1956年,我國仿制成功殲-5型殲擊機。①④②③排列順序正確,故A符合題意;BCD排列順序錯誤,排除。故選:A。
2.答案:C
解析: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我國空軍戰斗機從仿制逐漸走上自主設計、研發的道路,逐步進行自主研發,C項正確;建國初期,我國空軍建設依賴蘇聯援助,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我國空軍逐步進行自主研發,經濟發展得益于改革開放的政策,排除B項;緊跟歐美國家建設步伐在材料中未體現,排除D項。故選C項。
3.答案:A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由圖表中“中國組建第二炮兵部隊(2015年更名為火箭軍);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強調軍隊政治工作要為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提供堅強政治保證;我國第三艘航空母艦·福建艦·開展首次航行試驗”可知,表格反映了我國導彈部隊發展、新時代強軍之路及海軍的發展,因此表格研究的主題是國防和軍隊建設發展迅速,A項正確,材料主要強調的是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發展,與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無關,排除B項;材料沒有體現國家重視科學技術研究,主要反映的是國防和軍隊建設,排除C項;表格信息沒有中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相關內容,主要強調的是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發展,排除D項。故選A項。
4.答案:D
解析:據所學可知,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2012年,“遼寧艦”交接入列,符合題意,D項正確;華東軍區海軍建立在1949年4月,組建第二炮兵部隊在1966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在1964年,排除ABC三項。故選:D。
5.答案:B
解析:根據題干“我是中國海軍護航編隊,如需幫助,請在16頻道呼叫我。”“中國海軍護航編隊助力亞丁灣、索馬里這個世界上‘最危險海域’重新成為‘黃金航道’”等信息表明中國海軍積極維護世界和平,展現了中國積極維護世界和平的大國形象,B項正確;題干未涉及我國海軍裝備,例如導彈驅逐艦、核潛艇、航空母艦等,排除A項;防御體系是由兵力部署、陣地編成、火力配系、障礙物配系、戰斗(戰役)保障和后勤保障等防御的要素所組成的有機整體,題干未體現防御體系是否健全,排除C項;中國海軍護航編隊助力亞丁灣、索馬里不是守護我國國土,不能說明守護國土安全,排除D項。故選B項。
6.答案:B
解析:根據材料“中國海軍發展航母沒有技術瓶頸,航母艦隊未來將繼續走向深藍”可知,我國積極推進科技強軍,就是以科學技術加強和推進軍隊建設,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現代化建設的指導原則和根本途徑,B項正確;我國還沒有實現國防現代化,不符合史實,排除A項;我國是發展中國家,排除C項;材料說明我國科技強軍取得突出成就,但并不能說明我國科技發展領先全球,排除D項。故選:B。
7.答案:A
解析:A.根據題干材料“它是1966年組建的,它是中國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可知,1966年,中國組建第二炮兵部隊(現已更名為火箭軍)。它是中國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主要擔負遏制他國對中國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擊和常規導彈精確打擊任務,符合題意。B常規導彈部隊是第二炮兵部隊的組成部分,排除。C.核導彈部隊是第二炮兵部隊的組成部分,排除。D.作戰保障部隊是第二炮兵部隊的組成部分,排除。故選:A。
8.答案:A
解析:根據題干中關鍵信息“閱兵儀式”“陸上作戰、信息作戰、特種作戰、防空反導、海上作戰、空中作戰、綜合保障、反恐維穩、戰略打擊9個作戰群按作戰編組接受檢閱”,結合所學知識進行篩選,材料表明我國新時代的強軍取得巨大成就。B、C、D不符合題意,故而選A。
9.答案:D
解析:根據表格可知,從1978年到2019年,我國的軍費迅速增長,但在GDP中的占比卻逐漸下降,這說明我國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體現了我國富國與強軍的統一,D正確;國家注重國防建設、國家經濟飛速增長說法片面,排除AB;軍費投入比例失調說法錯誤,排除C。
10.答案:C
解析:根據題干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長城遏制和化解了無數次沖突和戰爭,其文化意蘊具有重要的外交價值;新中國成立后奉行獨立戰爭的和平外交政策,積極與世界各國建立友好關系,1974年,中國政府贈送給聯合國的藝術掛毯《長城》體現了中國以和為貴的文化底蘊,故C符合題意;題干材料反映的是“以和為貴”,不是無為而治,排除A;《長城》體現的是中國以和為貴的文化底蘊,與“民主自由”不符,排除C;《長城》體現的是中國以和為貴的文化底蘊,與“重義輕利”不符,排除D。故選:C。
11.答案:A
解析:A新中國的成立,結束了我國百年屈辱外交,翻開了外交事業的新篇章。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新中國一起成長起來。新中國建立以后,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國展開積極的外交活動,在建國的第一年里,就同蘇聯等7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以便恢復經濟建設創造一個好的外部環境。A符合題意。B.193年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排除B。C.1955年提出“求同存異”方針,排除C。D改革開放后實行全方位外交,排除D。故選:A。
12.答案:D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50年代由于新中國外交上采取一邊倒政策,主要是同社會主義國家有外交關系,護照采取了中俄文對照;70年代前期護照改為中法英文對照,也體現了中蘇關系的惡化以及與西方國家的建交熱潮:80年代護照上不再注明使用的限定范圍,反映了中國已走上對外開放的道路。故護照語種的變遷體現了國際關系的變化,D項正確;“一國兩制”的政策正式提出是中國共產黨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排除A項;經濟實力的強弱護照語種變化無關,排除B項;與改革開放的政策與80年代護照上不再注明使用的限定范圍有關,排除C項。故選D項。
13.答案:D
解析:根據題干材料“我們愿同洪都拉斯方面加強高層交往,不斷增進政治互信和相互了解,本著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精神,同洪都拉斯方面共同推動各領域的交流合作”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繼續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其他國家發展友好合作關系,D項正確;1929年12月,古田會議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原則,與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無關,排除A項;“一國兩制”指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國家的主體實行社會主義,香港、澳門和臺灣實行資本主義,與處理中洪關系無關,排除B項;1956年毛澤東提出在科學文化工作中實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與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無關,排除C項。故選D項。
14.答案:D
解析:根據題干“1955年”“遭鄙視的、受侮辱的、受傷害的、一無所有的——簡而言之,受壓迫的——人種聚集到了一起”和所學知識可知,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亞的萬隆,來自亞洲、非洲的29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舉行了第一次亞非會議,也就是萬隆會議。萬隆會議提高了亞非國家和地區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亞非拉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從萬隆會議開始,發展中國家作為一支新興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國際舞臺,D項正確;華盛頓會議召開于1921年,是美國主導的重新瓜分遠東和太平洋地區殖民地的會議,排除A項;開羅會議召開于1943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美英商討反攻日本的戰略及戰后國際局勢安排的會議,排除B項;雅爾塔會議召開于194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制定戰后新秩序和列強利益分配的美英蘇首腦會議,排除C項。故選D項。
15.答案:A
解析:根據題干信息“中國代表團團長周恩來在會上進行了積極的外交努力,會議最終就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問題簽署了一系列協議。從而緩和了亞洲及世界的緊張局勢,鞏固了中國南方邊陲的安全”可知,通過召開國際會議,解決了印度支那和平問題,這說明國際爭端可以用和平協商的方式解決,A項正確;“與會國家完全贊同和平共處原則”說法絕對化,且從題干材料中也無法得出相關的結論,排除B項;萬隆會議促進了亞非國家之間的團結合作,而非日內瓦會議,排除C項;題干反映的是印度支那問題,并未提及朝鮮問題,排除D項。故選A項。
16.答案:C
解析:新中國外交事業的發展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是1971年取得的外交成就,符合題意,C項正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首次提出于1953年,A項排除;1955年提出“求同存異”方針,B項排除;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D項排除。
17.答案:C
解析:A.題干表格中只是列舉了部分國家,并不代表沒有與亞非拉國家建交,排除A項。B.熊貓外交體現了中國外交政策變化,并不代表外交中心轉向西方,排除B項。C.根據題干“大熊貓是中國國寶,曾被作為高規格的國禮贈送給外國”和結合所學知識,1972年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中國向美國贈送熊貓,1972年,中日建交,中國向日本贈送熊貓,說明熊貓外交反映了中國外交發展的歷程,反映了中國外交政策的變化,C項正確。D.日本與中國建交是在1972年,美國與中國建交是在1979年,排除D項。故選:C。
18.答案:C
解析:根據題干“1979年,可口可樂與中國糧油集團簽署合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說明中美關系逐漸走向正常化,C項正確;中國人民的強烈需求、品牌方營銷策略的成功不是可口可樂進入中國的主要因素,排除AB項;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與題干無關,排除D項。故選C項。
19.答案:A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改革開放后,中國注重改善和發展與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注重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政治經濟合作,積極發展全球伙伴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積極拓展多邊外交,加強與聯合國的合作。例如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和舉辦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等。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這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表現,A正確;材料反映的是中國特色外交,不能反映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排除B;材料未體現政治經濟體制的改革,排除C;材料未體現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強,排除D。故選:A。
20.答案:A
解析:根據材料內容“亞洲與世界:共同的挑戰,共同的責任”可知,這一主題對應中國的外交是致力于同世界各國合作,實現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A項正確;主題內容是亞洲與世界的共同挑戰和責任,不是局限于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合作,排除B項;主題內容是亞洲與世界的共同挑戰和責任,不是局限于周邊國家友好關系,排除C項;主題內容是亞洲與世界的共同挑戰和責任,不是局限于與歐盟國家的關系,排除D項。故選A項。
21.答案:(1)名稱:華東軍區海軍。
(2)趨勢:我國海軍武器準備不斷更新,向現代化、正規化有序邁進。原因:黨和國家的重視;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科技進步。
(3)認識:要堅持黨的領導;要以保衛國家為使命;要加大科技投入;建設現代化軍隊。
解析:(1)名稱:根據材料“1949年4月華東軍區海軍領導機構在江蘇泰州白馬廟成立,人民海軍誕生”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名稱為華東軍區海軍。
(2)趨勢:根據材料海軍建立后的發展歷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我國海軍武器準備不斷更新,向現代化、正規化有序邁進。原因:結合所學知識,可從國家、經濟發展和科技等角度進行論述,如:黨和國家的重視;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科技進步。
(3)認識:綜合上述材料軍隊建設要從宗旨及如何發展的角度進行論述,如:要堅持黨的領導;要以保衛國家為使命;要加大科技投入;建設現代化軍隊。
22.答案:(1)簡述:1950年10月,應朝鮮黨和政府請求,中國黨和政府決定入朝作戰。毛澤東派遣以彭德懷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開赴朝鮮戰場,抗美援朝,保家衛國,與朝鮮軍民并肩作戰。
(2)作用:增強了我國的國防實力和防衛作戰能力,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
(3)事件:2012年,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交接入列。認識:中國海軍建設取得重大成就,在軍事上震懾他國,提高了中國的國防實力。
(4)原因:新中國的成立;黨中央的正確決策;堅持科技興軍,科研水平提高;改革開放后國家經濟的迅速發展;科學家的無私奉獻(科技人才勤奮工作);廣大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
(5)認識:人民軍隊是保家衛國,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鋼鐵長城;建設強大的國防和軍隊是實現中國夢的前提和保障;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走科技興軍道路;加強國防科技創新,持續推進國防建設和改革等。
解析:(1)簡述:根據圖片結合所學可知,圖片反映的歷史事件是抗美援朝戰爭。1950年10月,應朝鮮黨和政府請求,中國黨和政府決定入朝作戰。毛澤東派遣以彭德懷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開赴朝鮮戰場,抗美援朝,保家衛國,與朝鮮軍民并肩作戰。
(2)作用:根據材料二“中國今天第一次將它的導彈家族展現在世界面前,足以證明它有覆蓋全球每一個角落的自信和能力。今后美蘇兩國在處理世界事務時,不得不考慮中國戰略導彈部隊的存在。”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國戰略導彈部隊的作用是:增強了我國的國防實力和防衛作戰能力,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
(3)事件:根據材料三“中國第一艘航母交接入列,”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三中《人民日報》報道的歷史事件是2012年,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交接入列。認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遼寧號”交接入列,使中國海軍建設取得重大成就,在軍事上震懾他國,提高了中國的國防實力。
(4)原因:根據材料四表格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中國成立后,國防建設取得了重大成就。我國取得這些成就的主要原因有:新中國的成立;黨中央的正確決策;堅持科技興軍,科研水平提高;改革開放后國家經濟的迅速發展;科學家的無私奉獻(科技人才勤奮工作);廣大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
(5)認識:綜合上述材料可知,人民軍隊是保家衛國,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鋼鐵長城;建設強大的國防和軍隊是實現中國夢的前提和保障;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走科技興軍道路;加強國防科技創新,持續推進國防建設和改革等。
23.答案:(1)原因:新中國奉行獨立自主方針;美國對中國采取敵對政策;中美關系處于惡化狀態。
(2)發展:年銷量從200噸到17萬噸;在多地建立生產工廠。
原因:中國立法保護外資和外商權益;中美合作辦廠;改革開放深入開展。
(3)看待:雙方積極地合作,外國企業獲得可觀收益;中國獲得技術、管理經驗、就業機會、財政收入,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是個雙贏的局面。兩國關系的惡化,不利于雙方的經濟交流。脫鉤斷鏈沒有出路,友好合作促進雙方共贏。
解析:(1)原因:根據材料中的時間1949年,可結合中國的外交政策、中美關系等角度分析,如新中國奉行獨立自主方針;美國對中國采取敵對政策;中美關系處于惡化狀態。
(2)發展:根據材料“1981年可口可樂在北京建成生產工廠。當年可口可樂并未得到市場認可,年銷量只有200噸。”“年銷量飆升至17萬噸。”得出年銷量從200噸到17萬噸;根據材料“此后公司又在南寧、大連、南京、杭州、天津等地成功建廠”得出在多地建立生產工廠。
原因:根據材料“1986年中國立法保護外商和外資權益。”得出中國立法保護外資和外商權益;根據材料“這是第一個中美合作企業”得出中美合作辦廠;結合中國改革開放的實際情況得出改革開放深入開展。
(3)看待:根據上述材料中美關系友好和惡化對可口可樂發展的影響可知合作的益處,因此課程合作的益處和關系惡化的消極影響分析,如雙方積極的合作,外國企業獲得可觀收益;中國獲得技術、管理經驗、就業機會、財政收入,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是個雙贏的局面。兩國關系的惡化,不利于雙方的經濟交流。脫鉤斷鏈沒有出路,友好合作促進雙方共贏。
24.答案:(1)世界民族解放運動高漲;兩大陣營對峙。
(2)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或中美關系正常化);中日建交(或中日邦交正常化)。
(3)有利于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有利于推動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和現代化建設;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國際合作;有利于推動全球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祁阳县| 会理县| 龙胜| 临夏县| 丹寨县| 伊金霍洛旗| 广德县| 响水县| 政和县| 乐安县| 阿城市| 会宁县| 长白| 富民县| 高淳县| 定日县| 常山县| 黔西县| 辽中县| 江安县| 无极县| 磴口县| 仙游县| 宜黄县| 封丘县| 丽水市| 迁西县| 崇义县| 建瓯市| 隆尧县| 阿合奇县| 黎平县| 明溪县| 正宁县| 上饶市| 清远市| 日土县| 福海县| 专栏| 读书| 陕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