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 年中考歷史模擬試題四 (PDF版,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 年中考歷史模擬試題四 (PDF版,含答案)

資源簡介

2025 年中考模擬試題
歷史模擬(四)
溫馨提示:親愛的同學,下面的歷史問題是為展示你的學習成果而設計的,認真審
題,獨立思考,相信你一定會取得好成績。讓我們在對歷史的共同回望中,更好地珍惜今
天,綻放光彩!
說明:所有題目均在答題紙上作答,答在試卷上無效。
(本試題滿分:80分, 考試時間:90分鐘)
第Ⅰ卷(共 40 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40 小題,每小題 1分,共 40 分)
1.某中學七(2)班同學們準備排練一部舞臺劇,以展示我國粟種植的歷史、彩陶起源與
發展,你認為下列最適合同學們進行資料收集的遺址是( )
A.河姆渡遺址 B.山頂洞人遺址 C.半坡遺址 D.北京人遺址
2.“至于商朝的歷史,則因有近代殷墟出土的遺物以為佐證,已大體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圍。”
下列出土的遺物可以佐證商朝歷史的是
A.棉紡織品 B.景德鎮的瓷器 C.刻有文字的甲骨 D.圓形方孔半兩錢
3.右圖這幅漫畫所反映的思想屬于( )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4.《史記,平準書》記載: “漢興
七十余年之間,國家無事,非遇水
旱之災,民則人給家……京師之錢
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
陳陳相因,充溢露積于外,至腐敗
不可食。”材料反映出( )
A.江南地區已經得到開發 B.當時社會動蕩統治腐敗
C.漢初休養生息成效顯著 D.漢武帝加強了中央集權
5.絲綢之路是古代貫通亞歐、北非的重要貿易通道。通過這條道路,商人們將中國生產的
絲綢等運往中亞、西亞歐洲和北非,再把歐洲和中亞等地的奇珍異寶輸往中國。西漢時這
條道路的起點是( )
A.洛陽 B.長安 C.開封 D.大都
歷史模擬四 第 1頁(共 10 頁)
6.《晉書·謝安傳》載: “客問之,徐答云:‘小兒輩遂已破賊。’既罷,還內,過戶
限,心喜甚,不覺屐齒之折,其矯情鎮物如此。”材料中的破賊之戰指的是( )
A.長平之戰 B.巨鹿之戰 C.赤壁之戰 D.淝水之戰
7.以下是中國古代一位歷史人物年譜(部分)。該歷史人物是( )
公元 712 年 公元 713 年 公元前 716 年 公元 744 年 公元755年
封渤海國首領 加強縣令考核, 冊封回結首領 倉皇逃往
即皇帝位
為渤海郡王 裁減冗官 為懷仁可汗 四川
A.唐太宗 B.武則天 C.唐玄宗 D.隋煬帝
8.遼與北宋“和好年深,雙方休養生息,人人安居,不樂戰斗”。這描述的是( )
A.唐蕃和親的影響 B.春秋爭霸的影響
C.澶淵之盟的影響 D.元滅南宋的影響
9.下圖是我國古代貨幣演變示意圖,其反映了( )
A.商品經濟的發展 B.國家統一的需要 C.鑄鐵技術的進步 D.審美觀念的提高
10.某同學收集了馬致遠、鄭關祖、白樸、王實甫的人物資料,進行探究性學習,他探究
的主題是( )
A.漢賦的興起 B.唐詩的繁榮 C.宋詞的發展 D.元曲的流行
11.小明同學很想閱讀“四大名著”,聽老師說這四本小說是我國古代小說的經典之作。
小明想選一本關于魏、蜀、吳之間爭斗的長篇歷史小說來讀,他應選的是( )
A.《水滸傳》 B.《三國演義》 C.《西游記》 D.《紅樓夢》
12.乾隆六年(1741 年),人均占有土地約 6.2畝;到乾隆三十一年(1766 年),人均占地
約 3.56 畝;至道光元年(1821 年),人均土地面積大約只有 2.23畝。出現上述現象的主
要原因是( )
A.耕地面積減少 B.商品經濟發達 C.人口快速增長 D.生產技術革新
歷史模擬四 第 2頁(共 10 頁)
13.在 19世紀中葉,英國蓄意發動鴉片戰爭,背后最根本的原因是( )
A.打開中國市場,傾銷工業產品 B.對中國禁煙運動的報復心理
C.為了全力保護罪惡的鴉片貿易 D.為了加強中英之間的關系
14.“致遠藥彈盡,適與倭船吉野值,管帶……謂倭艦專恃吉野,茍沉是船,則我軍可以
集事(成事),遂鼓快車,向吉野沖突。”從材料中可以感受到( )
A.關天培舍生取義的民族氣節 B.左宗棠義無反顧的抗敵決心
C.馮子材臨危受命的愛國擔當 D.鄧世昌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15.魯迅的作品《故鄉》《風波》《藥》《阿Q正傳》向我們展現的是辛亥革命前后中國
社會的真實面貌和一群麻木、愚昧、冷漠的中國國民形象。由此可知辛亥革命( )
A.主張共和 B.建立民國 C.脫離群眾 D.暴力革命
16.(1912 年)2月 13 日,孫中山說:“近日滿清退位,中華民國成立,民族、民權兩
主義俱達到,唯有民生主義尚未著手,今后吾人所當致力的即在此事。”下列哪一事件開
始改變了他的看法( )
A.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 B.宋教仁案的發生
C.軍閥割據局面的出現 D.袁世凱復辟帝制
17.1924 年 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大會選出了國民黨中央
執行委員或中央候補執行委員,共產黨員李大釗、毛澤東、林伯渠等 10人當選,約占總數
的四分之一。這次大會的召開( )
A.決定了共產黨取得國民革命領導權
B.標志著國共兩黨合作的正式建立
C.顯示了共產黨掌握了獨立革命武裝
D.推翻了軍閥統治實現了全國統一
18.照片定格了歷史的瞬間,是第一手史料,下列按照拍攝時間的先后排序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
歷史模擬四 第 3頁(共 10 頁)
19.數據分析是歷史學習常用的重要方法。小華同學收集了一組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中國
抗戰的數據。這些數據表明( )
A.抗戰勝利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
B.中國人民的抗戰得到了世界各國援助
C.中國抗戰是近代以來抗擊侵略的第一次完全勝利
D.中國戰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重大貢獻
20.“他一生孤獨,最大的精神支柱是內心崇高的社會理想,是一個狀元告別仕途后仍然
念念不忘的興國之夢。”材料中“他”是( )
A.張謇 B.康有為 C.孫中山 D.陳獨秀
21.一場戰爭的偉大勝利,印證了毛澤東在 1950 年曾說過的一句話“打得一拳開,免得
百拳來”,該戰爭是中國人民站起來后屹立于世界東方的宣言書、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
興的重要里程碑。這場戰爭是( )
A.北伐戰爭 B.護國戰爭 C.人民解放戰爭 D.抗美援朝
22.1956 年 1月 1 日,生成傳統優良產品云錦的中興源絲織廠與南京 11 家小絲綢廠合
并,經過改組實行公私合營,經政府正式批準掛牌,定名為公私合營南京中興源絲織廠。
使云錦煥發生機的這一改組屬于( )
A.第一個五年計劃
B.“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C.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
D.對農業、手工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
23.右面是某同學以“黨的會議”為主題設計的兩枚書簽,請
將會議的關鍵詞依次補充完整( )
A.國企改革 市場經濟 B.市場經濟 鄧小平理論
C.計劃經濟 一國兩制 D.市場經濟 科學發展觀
歷史模擬四 第 4頁(共 10 頁)
24.新中國成立 70 多年來,中華民族圓了一個又一個夢:回歸夢、入世夢……你認為這些夢
想成真的最主要原因是我國( )
A.綜合國力提高 B.堅持獨立自主
C.實現民族獨立 D.已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25.面對強國強軍的時代要求,我國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將中國人民解放軍調整組建為
五大軍種,其中,火箭軍的前身是( )
A.海軍 B.空軍 C.第二炮兵部隊 D.戰略支援部隊
26.錢學森、錢三強、鄧稼先等一大批科學家,把個人理想與祖國命運、個人志向與民族
振興緊密聯系在一起,“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打破了有核大國的核壟斷,增
強了新中國的國防實力,鑄就了偉大的( )
A.井岡山精神 B.抗美援朝精神 C.鐵人精神 D.“兩彈一星”精神
27.神秘的古埃及文明于 2024 年 7月 18 日在上海博物館揭開了面紗,眾多珍貴的文物
和古老的遺跡綻放著閃耀的光彩,吸引著世界各地的人們前來觀賞。下列展出的珍貴文物
中屬于古埃及的是( )
A.司母戊鼎 B.象形文字 C.梵文印本 D.楔形文字
28.公元前 6世紀,喬達摩 · 悉達多創立佛教。早期佛教宣傳“眾生平等”的思想是為
了反對( )
A.婆羅門特權 B.國王特權 C.領主特權 D.教皇特權
29.這是一部再現古希臘社會圖景的不朽的世界文學名作,也是了解早期希臘社會的主要
文獻。 這部“文學名作”是( )
A.《天方夜譚》 B.《哈姆雷特》 C.《荷馬史詩》 D.《最后的晚餐》
30.同學們針對“西歐中世紀與大學的產生有關的因素”開展課上大討論,其中結論正確
的是( )
①國王與教會的反對 ②城市的自由和自治
③選拔官吏的需要 ④奴隸主統治的需要
A.① B.② C.③ D.④
歷史模擬四 第 5頁(共 10 頁)
31.“阿拉伯藝術成就集中體現在清真寺的建筑結構和裝飾上。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它
不斷吸收希臘、波斯、印度、兩河流域和埃及的古建筑特色,逐漸形成了阿拉伯——伊斯
蘭建筑藝術。”材料反映了阿拉伯文化的特征是( )
A.固步自封、呆板僵化 B.廣泛吸收、全盤照搬
C.兼容并蓄、獨具特色 D.保守狹隘、獨具一格
32.歐洲人探索世界的重要目的是追逐利益。文藝復興把好奇心視為美德,鼓勵人們盡可
能知道更多的事情,包括歐洲以外的世界。指南針和觀象儀能幫助船員繪制更為精準的地
圖和海圖。材料描述的是新航路開辟的( )
A.歷史背景 B.開始標志 C.完整歷程 D.深遠影響
33.恩格斯說“拿破侖走到哪里,哪里的徭役勞動、代役租、對老爺的貢賦等一大堆陳腐
廢物,連同老爺本身,就像被魔杖點了一下似的立即消失。”這表明明拿破侖( )
A.打擊了封建勢力
B.擴大了法國版圖
C.成為了獨裁君主
D.傷害了百姓利益
34.美國獨立之后北方工業迅速發展,19 世紀中期為了同歐洲競爭,北方各州迫切需要高
關稅進行貿易保護。南方各州的經濟命脈是種植棉花,其中約 90%出口到歐洲國家,所以
南方要求低關稅。美國南北方各州在關稅問題上針鋒相對,客觀上反映出這一時期( )
A.黑人奴隸存廢問題矛盾尖銳 B.美國社會內部貧富分化加劇
C.權力制衡成為南北各州共識 D.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基本形成
35.他是英國百科全書式的“全才”,在 1687 年發表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中,闡
述了其后兩百年間都被視作真理的三大運動定律,并定義了萬有引力定律。他是( )
A.牛頓 B.達爾文 C.愛因斯坦 D.諾貝爾
36.華盛頓會議期間,美、英兩國對中國代表提出的有關山東問題的部分要求表示支持。英
美這一做法的本質意圖為( )
A.尊重中國領土完整 B.維持戰后國際秩序
C.發揮國際聯盟作用 D.削弱日本在華勢力
歷史模擬四 第 6頁(共 10 頁)
37.20 世紀 20年代末 30年代初,美國流傳這樣一首民謠:“梅隆拉響汽笛,胡佛敲起
鐘,華爾街發出信號,美國往地獄沖。”這首民謠反映了( )
A.資本主義經濟大危機爆發 B.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
C.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火蔓延 D.蘇聯對美國軍事打擊
38.歐洲某國際組織不設內部關稅,成員國之間的商品、服務和旅游者可以不受限制,自
由流通和往來;絕大多數成員國的公民甚至可以在組織內各國自由選擇居住;可以使用統
一的貨幣。該“國際組織”是( )
A.歐洲聯盟 B.亞太經合組織
C.三國同盟 D.世界貿易組織
39.1990 年鄧小平在談及東歐劇變時指出:“由于東歐的變化而引起的問題還沒有完全
暴露出來。如果走東歐這條路,中國就完了”。材料中提到的東歐的變化實質上是( )
A.執政黨變化 B.國家名稱變化
C.社會制度變化 D.國家體制變化
40.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國際組織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經濟發展作出
了重要貢獻。其中,支撐、協調當今世界經濟和政治的兩大支柱是( )
A.世界貿易組織和聯合國 B.世界貿易組織和歐盟
C.歐盟和聯合國 D.世界貿易組織和國際聯盟
第Ⅱ卷(共 40 分)
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 4小題,共 40分)
41.中國的農耕文明,領先了世界幾千年。重農固本,是安民之基。農業是國民經濟
的基礎,是關系國計民生之大事。閱讀下列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0 分)
材料一
歷史模擬四 第 7頁(共 10 頁)
材料二 當時的江南地區,不像北方那樣戰亂不休,社會比較安定。在南下移民和當
地民眾共同努力下,大量荒地被開墾出來,耕地面積不斷增加,并興修了很多水利工程。
農業生產技術也有了很大的改進……南方的手工業也有了快速的進步……農業和手工業的
發展,促進了商業的交流和城市的繁榮。
材料三
材料四 ……而明代之后,易種而又高產的“五大農作物”被引進并迅速推廣于中華
大地,一舉改變了中華農業產業的基本生態景觀,改變了中國人的衣食結構。
——《“五大農作物”的引種與推廣》
(1)材料一中圖一圖二工具分別代表哪個時代,圖三鐵制農具和牛耕的出現對農業產生
的影響。(3 分)
(2)根據材料二及所學知識,概括北民南遷的原因。結合所學知識,寫出北民南遷為江
南地區的開發提供了哪些條件。(3 分)
(3)農業工具的創新極大地促進了生產的發展,材料三中圖一、圖二是唐朝出現的兩種
新農具,指出其名稱。(2 分)
(4)依據材料四列舉明朝從南美洲引進的農作物新品種。并說明其引進對社會發展產生
的影響。(2 分)
42.近代化始終是近代仁人志士追求的目標和方向,探索充滿艱辛,艱辛孕育新的發
展,這是普遍的規律。陳老師以“近代化的探尋”為主題,設計了下面的學習任務單,請
你參與完成。(10分)
材料一 中國的一些有識之士受到……圓明園被焚的極大刺激和震撼,感到學習西方
先進軍事技術勢在必行, 終于啟動了一場持續了 30 多年的“自強運動”。
——摘編自鄭家馨《中華文明同西歐工業文明的融會和碰撞》
材料二 戊戌新政不只是繼承了洋務新政的遺產……更多的是對洋務新政的超越。戊
戌新政的口號是“保國”……在這個口號的后面, 還有更為真實的“興西學” “興民
權”“開民智”口號和發展資本主義、建立君主立憲制度的目的。
——摘編自汪林茂《層次遞進的晚清三次新政》
歷史模擬四 第 8頁(共 10 頁)
材料三 “九十年前,在中國這塊古老的土地上,爆發了一場對中國歷史進程產生重
大影響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時代前列的歷史偉人,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者,是中國民主革
命的偉大先驅。他為追求民族獨立、 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貢獻了畢生精力。”
——江澤民《在紀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001 年 10 月 9 日)
材料四 受過西方教育或影響的新知識分子,鼓吹在國民生活的哲學基礎方面,進行
一場激烈變革。他們號召用現代西方的標準,重新評價中國的文化遺產,樂意地與引致中
國衰弱的那些因素決裂,并且決定接受西方的科學、民主和文化作為新秩序的基礎。
——摘編自徐中約《中國近代史》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列舉參與“自強運動”的代表人物及他們創辦的軍事
工業名稱。(各舉一個,2分)
(2)根據材料二,概括戊戌變法對洋務新政“超越”的主要表現。(2分)
(3)材料三中,孫中山領導這場革命的指導思想是什么?這場革命取得了哪些成果?(3
分)
(4)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史事。并據材料四,概括“新知識分子”
進行社會改造的主張。(3分)
43.人類社會的法治傳統源遠流長。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從《漢謨拉比法典》中可知,古巴比倫分為擁有公民權的自由民、無公民權
的自由民和奴隸三個嚴格的社會等級。奴隸制在古巴比倫相當發達……法典中有許多關于
租賃、雇傭、交換、借貸等方面的規定。
材料二 《十二銅表法》是羅馬法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此前的習慣法是口耳
相傳,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習慣法時任意曲伸,平民深受其苦。《十二銅表法》的出
現,使刑事訴訟中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訴訟中的裁決有了確定和公開的法律條文作為準繩,
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貴族的司法專斷。《十二銅表法》是平民與氏族貴族斗爭的產物。
———《西方法文化史綱》
材料三 由于它是歐洲歷史上第一部系統完整的法典,因此它不僅成為拜占庭帝國此
后歷代皇帝編纂法典的依據和藍本,而且成為歐洲各國的法律范本……該法繼續承認奴隸
制,但是,規定教、俗各界釋放奴隸,改善奴隸地位,承認奴隸具有人的地位。
——陳志強《拜占庭帝國史》
材料四 1804 年頒布的法國民法典標志著現代民法的開端,它以羅馬法為藍本,巧妙
地運用法律形式把剛剛形成的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規則直接“翻譯”成法的語言,它能反
映的首先是自由資本主義時期商品經濟和民主政治的客觀要求……確立了民事主體的獨立
地位,從根本上摧毀了封建的身份等級制度。
歷史模擬四 第 9頁(共 10 頁)
(1)依據材料一,概括古巴比倫社會的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漢謨拉比法典》
的歷史價值。(2分)
(2)根據材料二,概括《十二銅表法》的重大意義。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十二銅表法》
是羅馬法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的原因。(2分)
(3)材料三中的“法典”名稱是什么?根據材料指出,該“法典”的歷史地位及其進步
性。(3分)
(4)根據材料四,從政治和經濟兩個角度簡析法國民法典頒布的歷史意義。并列舉一例
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和擴展過程中起到相同作用的法律文件。(3分)
44.二戰后,世界局勢風云變幻,令人眼花繚亂,我們需要從中吸取歷史經驗教訓。
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要求。
材料 世界歷史大事年表(部分)
時間 事件
1947 年 杜魯門主義出臺
1949 年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
1968 年 日本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第二經濟大國
1978 年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改革開放的決策
20 世紀 80 年代后期 蘇聯戈爾巴喬夫改革
1989 年 東歐劇變開始
1991 年 蘇聯解體
1993 年 歐洲聯盟組成
1995 年 世界貿易組織成立
2010 年 中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位
2013 年 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
2017 年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首次寫入聯合國決議中
(1)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說明冷戰開始和結束的標志。(2分)
(2)選擇材料中相互關聯的事件,結合所學自定一個你想論述的觀點,并加以闡述或說
明。(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結構完整。8分)
歷史模擬四 第 10頁(共 10 頁)2025
貼 條 形 碼 區
2B
40
1 [A] [B] [C] [D] 6 [A] [B] [C] [D] 11 [A] [B] [C] [D] 16 [A] [B] [C] [D] 21 [A] [B] [C] [D]
2 [A] [B] [C] [D] 7 [A] [B] [C] [D] 12 [A] [B] [C] [D] 17 [A] [B] [C] [D] 22 [A] [B] [C] [D]
3 [A] [B] [C] [D] 8 [A] [B] [C] [D] 13 [A] [B] [C] [D] 18 [A] [B] [C] [D] 23 [A] [B] [C] [D]
4 [A] [B] [C] [D] 9 [A] [B] [C] [D] 14 [A] [B] [C] [D] 19 [A] [B] [C] [D] 24 [A] [B] [C] [D]
5 [A] [B] [C] [D] 10 [A] [B] [C] [D] 15 [A] [B] [C] [D] 20 [A] [B] [C] [D] 25 [A] [B] [C] [D]
26 [A] [B] [C] [D] 31 [A] [B] [C] [D] 36 [A] [B] [C] [D]
27 [A] [B] [C] [D] 32 [A] [B] [C] [D] 37 [A] [B] [C] [D]
28 [A] [B] [C] [D] 33 [A] [B] [C] [D] 38 [A] [B] [C] [D]
29 [A] [B] [C] [D] 34 [A] [B] [C] [D] 39 [A] [B] [C] [D]
30 [A] [B] [C] [D] 35 [A] [B] [C] [D] 40 [A] [B] [C] [D]
40
41. 10
1
3
2 原因: 1
條件: 2
2
2
42. 10
1
1
2
2
2
3 原因:
3
4 策略:
3
43. 10
1 特點: 1
歷史價值:
1
2 意義:
2
3 名稱: 1
歷史地位: 1
進步性:
1
4 歷史意義:
3
1
44. 10
1 開始的標志: 1
結束的標志: 1
2 事件:
觀點:
論述:
8
1二〇二五年歷史學科模擬試題(四)
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40小題,每小題1分,共40分)
1—5 CCACB 6—10 DCCAD 11—15 BCADC 16—20 BBCDA
21—25 DCBAC 26—30 DBACB 31—35 CAADA 36—40 DAACA
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40分)
41.(本題滿分為10分)
(1)圖一代表舊石器時代,圖二代表新石器時代。(2分)
圖三鐵制農具和牛耕的出現對農業產生的影響:使農業的深耕細作、山林的開發、耕地的擴大都具備了條件,糧食產量有了明顯增長。(1分)
(2)原因:北方多戰亂,南方相對安定。(1分)
條件:大量勞動力;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2分)
(3)筒車、曲轅犁。(2分)
(4)玉米,馬鈴薯,甘薯,花生,向日葵。(任一例)。(1分)
影響:提高了糧食產量,有利于緩解人口增長的壓力,促進了人口增長。(1分)
42.(本題滿分為10分)
(1)曾國藩 、李鴻章 、左宗棠等;(任答一個,1分)
安慶內軍械所、江南制造總局 、福州船政局等。(任答一個,1分)
(2)“ 興西學”“興民權”“開民智”口號;發展資本主義; 建立君主立憲制度的目的等。(任答兩條,2分)
(3)三民主義(1分);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 ,結束了 2000 多年的封建帝制 ;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任答兩條,2分)
(4)新文化運動(1分);用西方標準評價中國傳統文化;用西方的科學、民主和文化改
造中國。(2分)
43.(本題滿分為10分)
(1)特點:社會等級嚴格;奴隸制盛行;商品經濟活躍。(任答一項,1分)
歷史價值:《漢漠拉比法典》是研究古巴比倫文明的重要史料,通過法典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倫社會。(1分)
(2)意義:使刑事訴訟中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訴訟中的裁決有了確定和公開的法律條文作為準繩,限制了貴族的司法專斷。原因:它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是后世羅馬法典乃至歐洲法學的淵源。(2分)
(3)名稱:《羅馬民法大全》。歷史地位:是歐洲歷史上第一部系統完整的法典。進步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隸的地位,承認奴隸具有人的地位。(3分)
(4)歷史意義:政治上確立了民事主體的獨立地位,從根本上摧毀了封建的身份等級制度。經濟上促進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法律文件:《美國1787年憲法》 (3分)
44.(本題滿分為10分)
(1)開始的標志:杜魯門主義出臺。結束的標志:蘇聯解體。(2分)
(2)[示例1]選擇事件:杜魯門主義出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蘇聯戈爾巴喬夫改革,東歐劇變開始,蘇聯解體等。
觀點:歷史發展的進程中總是存在著許多不確定因素。
論述:1947年,杜魯門主義的出臺,標志著美蘇冷戰開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加劇了冷戰的軍事對抗色彩。美蘇冷戰,使世界長期不得安寧。1949年,德國分裂,歐洲冷戰對峙的局面基本形成。1989年 東歐劇變開始,社會主義陣營開始瓦解。1991年,蘇聯解體標志著冷戰結束,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1993年,歐洲聯盟組成,加速了歐洲一體化進程,推動世界朝多極化方向發展。
綜上所述,歷史發展的進程中總是存在著許多不確定因素,但阻擋不了人類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的步伐。
[示例2]選擇事件: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改革開放的決策,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首次寫入聯合國決議中等。
觀點:中國方案推動了世界和平發展。
論述: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改革開放的決策,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2013年中國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2017年“構建人命運共同體”的理念首次寫入聯合國決議中,在和平與發展的主題下,貢獻了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
綜上所述,中國順應了世界發展的潮流,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了中國貢獻。
其他恰當的觀點和論述亦可。(8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蓝旗| 新安县| 蒲城县| 鱼台县| 肥西县| 乐业县| 色达县| 毕节市| 蓝田县| 宜君县| 林口县| 红河县| 五原县| 布拖县| 海城市| 宁远县| 顺义区| 从化市| 盐山县| 鸡东县| 永和县| 乌审旗| 大化| 昭苏县| 万州区| 蒙城县| 南和县| 大足县| 临泉县| 峨山| 阜阳市| 靖边县| 临海市| 乡城县| 灵丘县| 固镇县| 宜城市| 宣汉县| 剑川县| 罗定市| 神农架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