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柯坦中學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歷史試卷滿分100分,歷史、道德與法治的考試時間共120分鐘。2.本試卷包括“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試題卷”共4頁,“答題卷”共2頁。請務必在“答題卷”上答題,在“試題卷”上答題無效。3.考試結束后,請將“試題卷”和“答題卷”一并交回。一、單項選擇(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1.它為中小地主乃至平民開辟了人仕途徑,形成了由下層社會到上流社會的政治通道。正因為如此,唐太宗才說出了那句著名的得意之言:“天下英雄,人吾彀中矣!”這肯定了…【A.科舉制度的作用B.儒家學說的影響C.貞觀之治的繁榮D.社會風氣的凈化2.“川中水車如紡車,以細竹為之,車骨之末,縛以竹筒,旋轉時低則舀水,高則瀉水”。材料中描述的灌溉工具所使用的動力是…公…【A.畜力B.風力C.人力D.水力3.唐朝滅亡后,北方黃河流域先后出現了5個政權,歷經54年,每個政權統治平均約為10年,最短的不到4年。據此可知,這一時期…【】A.政權更迭十分頻繁B.民族交融不斷加深C.統一必是大勢所趨D.疆域面積不斷擴大4.《舊唐書》記載,“釋氈裘,襲紈綺,漸慕華風。仍遣酋豪子弟,請人國學,以習《詩》、《書》”。漢族先進的經濟文化促進了吐蕃社會習俗的改變和經濟文化的發展。這些變化開始于…【】A.安西都護府的正式設置B.唐太宗時文成公主人藏C.骨力裴羅接受玄宗冊封D.尺帶珠丹迎娶金城公主5.王建《涼州行》云:“多來中國收婦女,一半生男為漢語。蕃人舊日不耕犁,相學如今種禾黍。…城頭山雞鳴角角,洛陽家家學胡樂。”詩句反映了唐朝…【A.中外文化交流B.文學藝術多彩C.民族交往交融D.經濟十分繁榮6.圖1的郵票圖案內容分別為“西行求法”和“東歸譯經”。據此請問玄奘“西行”目的地和“東歸”的地點分別是…【】A.日本和洛陽B.大食和洛陽2020C.新羅和長安D.天竺和長安圖17.唐朝長安的一家書店,書架上擺滿了各類書籍,有儒家經典、詩詞集、醫術等。店內伙計告知顧客,這些書籍大多是通過一種先進的印刷技術制作而成,使得書籍的價格相對以往降低了不少,更多人能夠買得起書。這里提到的先進“技術”是…【】A.印章B.雕版印刷術C.墨拓石碑D.手抄筆錄法8.唐政府曾廣泛吸收社會人士參與歷法編制工作,如著名的天文學家僧一行,就曾主持編制過《大衍歷》,并且負責制造了不少天文儀器。這體現出…【】A.科學技術服務社會生產B.中國天文技術領先于世界C.國家力量推動科技發展D.政府加強了對文化的控制9.在百家講壇中對一位歷史人物有這樣的描述:“烽火燃,五十年,陳橋驛站披旗冕。…還一個,盛世繁華,文煌武烈。”這位人物建立了哪個朝代…【A.南宋B.北宋C.西夏D.遼七年級歷史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單項選擇(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題號1235618答案ADA公DBG題號9101112131415答案BADCBDA1.A根據題干和所學知識可知,科舉制的實施擴大了統治基礎,對社會階層的流動起到積極作用。故選A。2.D根據題干和所學知識可知,材料描述的灌溉工具是簡車,使用的動力是水力。故選D。3.A據材料和所學可知,唐朝滅亡之后,北方黃河流域相繼出現了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個政權,歷經54年,每個政權統治平均約為10年,最短的不到4年。由此可知五代時期政權更迭頻繁。故選A。4.B根據題干并結合所學可知,文成公主入藏后,開始進行一系列改革,包括改變服飾、風俗習慣,并派遣貴族子弟到唐朝學習儒家經典,這些措施加強了唐蕃的聯系,促進了吐蕃的經濟文化的發展。故選B。5.C根據題干并結合所學可知,這首詩描寫的是漢族和少數民族互相學習的情形,這反映了唐朝的民族交往交融。故選C。6.D根據題干“西行求法”和“東歸譯經”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太宗貞觀年間,玄奘不畏艱險,西行天竺學習佛法。10多年后,玄奘攜帶大量佛經回到長安,此后主持譯經工作,為中國佛教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所以“西行求法”和“東歸譯經”分別對應的地名分別是天竺、長安。故選D。7.B根據題干和所學知識可知,唐朝時期使用的先進印刷技術是雕版印刷術,它的出現使得書籍的生產效率大大提高,成本也隨之降低。故選B。8.C根據題干可知,唐政府主動吸收社會人士,如僧一行,參與歷法編制和天文儀器制造,體現了國家通過組織人才和資源推動科技發展。故選C。9.B根據材料“烽火燃,五十年,陳橋驛站披旗冕”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960年,后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建立北宋,趙匡胤就是來太祖,因此題干人物建立北宋。故選B。10.A根據題干“做人莫作軍,做鐵莫做針”“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可知,宋朝軍人地位低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與宋朝實行的崇文抑武政策有關。為防止唐末以來武將專權、政權動蕩的歷史積弊,宋太祖推行崇文抑武政策,使文官得到重用,扭轉了五代十國時期尚武輕文的風氣,杜絕了武將跋扈和兵變政移的情況發生,有利于政權的穩固和社會的安定。故選A。11.D根據題干“1069年”“擺脫統治危機,實現富國強兵”等信息可知,這一歷史事件是王安石實行變法。故選D。12.C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契丹人居住在遼河上游,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材料“行營到處即為家,卓穹廬數乘車。千里山川無土著,四時畋獵是生涯”是北宋太子少師蘇頌于使遼時對契丹人游牧生活的寫照。故選C。13.B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燕云十六州大致相當于今北京及河北、山西北部一帶,位于圖中的②處。故選B。14.D根據題干“宋向金稱臣”“屈己就和”和所學知識可知,1141年,宋金達成和議。南宋向金稱臣,并送錢物。南宋統治者滿足于現狀,偏安江南一隅。故選D。15.A根據題干“風波亭”“百世清風關岳并”和所學知識可知,“有宋一人”是岳飛,他的歷史功績是北上抗金。故選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年級歷史答案.pdf 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柯坦中學2024-2025學年下學期4月七年級期中歷史試題.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