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考考你圖1圖21.圖1反映的是哪部史書?編者是誰?成書于何時?2.圖2是什么時期的文物?由什么材料制成?該文物表面刻畫了哪些場景?見證了當時哪些方面的歷史?3.圖1、圖2代表的文物分別屬于什么類型的史料?哪個屬于第一手史料,哪個屬于第二手史料?理由是什么?《戰國策》、劉向、 西漢戰國、銅、習射、采桑、宴樂、水陸攻戰等農業、手工業、社會生活、文化藝術、軍事戰爭圖1屬于文獻史料圖2屬于實物史料圖2屬于第一手史料圖1屬于第二手史料圖2直接源于戰國時期,是歷史的直接見證;而圖1是后人根據當時的歷史資料編寫的史書。第6課 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學習目標:知道戰國七雄,以及商鞅變法等,了解這一時期的社會變革。BC100年BC200年BC300BC400BC5001.請在時間軸上標記以下時間: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前221年商鞅:約公元前390——前338年長平之戰:公元前260年元年2.長平之戰的交戰 雙方是?哪方獲勝?長平之戰與商鞅變法有無關系?3.趙國也經過改革(胡服騎射),又有諸多名將(廉頗、李牧、趙奢等)為什么會慘敗?趙括 紙上談兵戰國時期戰爭性質有什么變化?戰爭特點?你還知道哪些經典戰例和策略計謀?經典戰例戰役 交戰雙方 軍事策略 結果桂陵之戰馬陵之戰圍魏救趙減灶計長平之戰反間計孫臏/龐涓齊、魏孫臏/龐涓齊、魏趙、秦白起/廉頗、趙括齊勝魏敗魏大敗,齊強盛秦國大勝,加速統一進程參戰兵力多戰爭規模大戰爭特點交戰區域廣持續時間長蘇秦合縱,張儀連橫戰爭性質:春秋時期的爭霸轉變為兼并秦國 遠交近攻韓趙魏三家在春秋時期屬于哪個諸侯國?戰國時期齊國發生了什么變化?在課本34頁地圖上圈出來三 家 分 晉田氏代齊晉和齊都是周初分封的諸侯大國,戰國時期卻被大夫瓜分或者取代,這反映了什么現象?各種舊制度進一步走向瓦解新制度是如何確立的?商鞅變法統一度量衡中的“量”統一長度、容量、重量的標準商鞅變法的時代背景是怎樣的?還有哪些重要內容?又起到了什么作用?經濟發展,生產力水平提高新興地主階級崛起渴望獲得政治權利各諸侯國君主渴望在兼并戰爭中取勝大量私田被開墾各國變法商鞅變法背景:戰國時期鐵器使用日趨普遍牛耕進一步推廣燕國樂毅改革齊國鄒忌變法魏國李悝變法韓國申不害變法楚國吳起變法秦國商鞅變法趙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成效最大政治 ① ,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②廢除貴族的世襲特權③改革戶籍制度,加強對人民的管理④嚴明法度,禁止私斗經濟 ①廢除舊的土地制度② ,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③軍事 ,對有軍功者賞賜爵位并授予土地確立縣制獎勵耕織統一度量衡獎勵軍功加強對地方的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權內容及作用:商鞅變法集權富國強兵有利于新興地主階級掌權,觸動了舊貴族的利益提高生產積極性確立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提高軍隊戰斗力有利于經濟交流,促進商業貿易。增強財政收入。提高行政效率。有利于法律執行。為秦日后統一全國打下基礎。加強法制,嚴格執行,維護社會穩定,增強中央集權 。但是過于嚴苛會引起不滿例如連坐法1人犯罪集體受牽連原因:①商鞅變法順應了歷史發展趨勢;②符合秦國富國強兵的目的。成功的。順應了歷史潮流,增強了秦國的國力,實現了富國強兵的目的,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商鞅因為剝奪了舊貴族的特權和改變了土地制度觸動了統治階層的核心利益而被車裂,說明改革變法會觸動一些人的利益,要付出代價,商鞅變法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理由是什么?判斷一場變革成功或失敗的標準,不在于實施變法的人的生與死,而在于變法的目的是否達到,是否推動了社會進步。戰國時期的經濟發展雙鐮鐵范鐵鋤鐵犁鏵農業發展青銅冰鑒戰國時期楚國龍鳳虎紋絲織物魏·安邑銅橋足布齊·齊返邦大刀幣楚·“匡”仿貝銅錢秦·文信銅錢燕·明刀韓·唐是方足布趙·武平尖足布手工業商業發展時間主持修筑者地點作用影響公元前256 年蜀郡郡守李冰成都附近的岷江上防洪、灌溉、水運成都平原成為沃野閱讀課文37頁,歸納都江堰的知識點鐵農具和牛耕的進一步推廣社會變革政治經濟軍事生產力發展分封制瓦解思想文化開始進入封建社會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戰國時期奴隸制瓦解商鞅變法農業手工業商業百 家 爭鳴中國古代走向封建社會課堂小結戰國七雄龐涓孫臏圍魏救趙趙魏齊桂陵救命啊!魏齊圍魏救趙發生在公前354年,魏國大將龐涓率軍八萬,包圍趙國都城邯鄲。第二年趙國向齊國求救,齊王命孫臏率軍解邯鄲之圍,孫臏卻率軍進兵魏國。這是孫臏采取的避實擊虛的方針,置魏軍于被動地位。魏國內部空虛,都城大梁告急,龐涓趕忙從趙撤軍,回師自救,當疲憊之師魏軍行至桂陵時,被早已埋伏在此的齊軍打得大敗,生擒魏將龐涓,不久被放回國,再度為將。孫臏妙計,花最少的力氣獲得最大的成功。圍魏救趙之役從此成為經典的戰例,千百年來不斷被人們研究,借鑒和傳頌。桂陵之戰龐涓孫臏魏齊公元前342年,齊魏兩國又發生了馬陵之戰。齊國仍以孫臏為軍師,魏國又派龐涓帶兵10萬迎戰。孫臏主動后撤,采用減灶計(第一天,在撤出營地留下的軍灶,足夠10萬人吃飯用;第二天留下的軍灶只5萬人吃飯用,第三天只夠3萬人吃飯用)。龐涓察看軍灶變化,以為齊軍大量逃亡。于是,他輕敵猛進,追到馬陵。那時天已大黑,魏軍點火,見一棵樹上寫著“龐涓死于此樹之下”。這時齊軍萬箭齊發,魏軍主力被殲滅,龐涓拔劍自刎。從此,魏國大大削弱,齊國強大起來,孫臏名揚天下。魏齊減灶計馬陵之戰齊 楚 燕 韓 趙 魏秦合縱:合眾勢以攻一強蘇秦他立志要做一番大事業,“錐刺股”的故事就是這么來的。他改變策略,游說六國合縱抗秦,身任六國宰相 ,蘇秦以一己之力促成山東六國合縱,使強秦不敢出函谷關十五年,又配六國相印,叱咤風云。燕趙齊魏韓楚秦連橫事一強以攻眾弱張儀遠交近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