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教學評估七年級歷史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6頁,滿分75分,考試時間70分鐘。2.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本試卷相應的位置上。3.答卷全部在答題卡上完成,答在本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5.本試卷任何人不能以任何形式外傳,翻印!如若發現,必追究法律責任」第I卷選擇題(共30分)本部分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選出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選項涂黑。1.西晉以后人才選拔逐漸以家世出身、門第高下作為唯一標準,形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隋朝時規定士人可以自由報考,經過分科考試,根據成績選拔人才、授予官職這表明科舉制A.推動人才選拔合理化B.促進了民間教育發展C.擴大了封建統治基礎D.禁錮了學術思想發展2.小張同學在參觀完隋唐洛陽城遺址后,對隋王朝二世而亡產生了疑惑,為此搜索到了如下述隋末社會景象的資料,據此可知隋朝末年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棄于匡床,萬戶則城郭空虛,千里則煙火斷滅。一《舊唐書·李密傳》A.朝廷腐敗B.民不聊生C.起義頻發D.經濟衰敗3.唐太宗的昭陵刻有李世民在建唐過程中所騎六匹駿馬的雕像,均雄勁有力。武則天在位期間,曾下令組織編撰《三教珠英》一書,儒、佛、道的內容都包括在其中。出土的三彩釉陶衡中,連牽馬的昆侖奴都昂首向天,沒有一絲卑怯的神情。這說明了唐朝的社會風氣A.兼容并包,崇文抑武B.昂揚進取,積極向上C.尚武輕文,民族壓追迫D.男女平等,思想開放4.“進之則箭下,人土也深;退之則箭上,入土也淺。”此工具名稱是A.翻車B.耬車C.筒車D.曲轅犁七年級歷史第1頁(共6頁)5.759年,杜甫作《無家別》一詩,當中有“寂寞天寶后,園廬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亂各東西。…四鄰何所有?一二老寡妻”之句。這表明當時的社會境況是A.連年災荒,起義不斷B.王室衰微,諸侯爭霸C.國力昌盛,衰勢初顯D.人煙斷絕,千里蕭條6.下圖為不同史料對祿東贊的記錄,根據下表史料可以推斷出“太宗許降文成公主,“丙辰,吐蕃贊普遣贊普使祿東贊來迎。召見其相祿東贊獻金五千兩史料顧問,進對合旨,太宗禮之,及珍玩數百以請婚,上有異諸藩”許以文成公主妻之”出處《舊唐書·吐蕃傳》《資治通鑒》《步輦圖》(局部)A.唐太宗開明的民族政策促進與西北地區的民族交融B.歷史文獻與圖片史料可直接還原歷史史實C.《步輦圖》取材于貞觀年間唐王朝與吐蕃的和親事件D.都是直接在歷史發生當時所產生的第一手史料7.以下是大歷同學整理的一張“文物身份證”。這件文物體現了唐代姓名:金背瑞獸葡萄鏡特點:波斯高浮雕工藝、神態各異的鸞鳥瑞獸、西域風格葡萄紋年齡:1300歲左右住址:西安博物院A.紙醉金迷的生活B.本土文化的守望C.兼收并蓄的風貌D.登峰造極的審美8.在西行路上,倍經艱難險阻,走過八百里大沙漠的行程,情況是“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四顧茫茫,人馬俱絕”。有時忍饑挨餓,有時盜賊威脅,但法師志向堅定,誓言:“不求得大法,誓不東歸一步。”材料體現了法師A.為法忘我、不怕犧牲的精神B.意志堅定、東渡傳法的精神C.披荊斬棘、開拓絲路的精神D.不辱使命、傳播文明的精神9.7世紀中葉,被醫家奉為治病指南的《本草經集注》因存在種種不足和錯誤而顯“不合時宜”,唐政府遂組織蘇敬等二十余賢才集體重修了豐富嚴謹的《唐本草》,頒布后對國內外醫藥學的發展都起了重大作用。這體現出A,國家力量助推醫學發展B.中國醫學技術領先于世界C.唐朝政府內部人才濟濟D.技術更新有利于鞏固統治10.武成王廟是古代國家祭祀兵家鼻祖呂尚的祠廟。唐玄宗時,曾下令在兩京及諸州各置太公廟一所,按文宣王廟的規格進行祭祀。但到宋代,僅在京師及個別地方保留武成王廟,祭祀規格也低于文宣王廟。這一現象反映出宋代A.文臣才能高于武將B實行崇文抑武方針C.輕視軍隊建設和武備D.推動社會階層流動七年級歷史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