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1、冷戰開始的標志?結束的標志?兩極格局形成的標志?結束的標志?2、冷戰的表現?(美國采取的措施)3、國際格局的演變?前 課 復 習1947年杜魯門主義的發表;政治上,發表杜魯門主義經濟上,實行馬歇爾計劃軍事上,成立“北約”一戰后,形成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二戰后,形成兩極格局。1991年蘇聯解體1991年蘇聯解體1955年”華約”成立;第五單元 二戰后的世界變化第17課二戰后資本主義的新變化1、新的發展途徑——歐洲聯合2、新的經濟形態——美國發展(新經濟)3、新的經濟格局——日本崛起4、新的社會政策——社會保障一、新的發展途徑——歐洲聯合(歐洲一體化)50年代初:60、70年代:任務1:結合課本79頁和圖表,指出西歐國家的經濟在二戰后的變化,分析產生這些變化的原因?戰后西歐經濟恢復和發展的原因:①西歐國家憑借原有的工業基礎;②馬歇爾計劃的援助;③采用最先進的科技成果;④制定恰當的經濟發展政策。第三次科技革命國家干預經濟恢復甚至超過戰前水平經濟持續繁榮1945年8月原子彈1946年第一臺電腦1954年蘇聯原子能電站1957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1961年人類出現在太空1969年人類登上月球電子計算機解讀漫畫,說說西歐各國有何新想法?誰讓西歐重新強壯起來?有何目的?強壯起來的西歐身處怎樣環境?你認為法德討論的主題是什么?西歐各國走向聯合的關鍵?出于什么目的走向聯合?走向聯合法德的討論美蘇為求強大 趕快聯合美國控制西歐 對抗蘇聯法德和解聯合自強以提高國際地位50年代初1958年1967年1993年2002年組建歐洲煤鋼共同體歐洲經濟共同體、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合并為歐洲共同體任務2:閱讀課文,在時間軸上填充歐洲走向聯合的過程,概述其聯合過程的特點。特點:從經濟一體化走向經濟政治一體化二戰后,西歐國家經濟的恢復和發展。1. 背景:2. 目的:聯合自強以提高國際地位(p79)一、新的發展途徑——歐洲聯合3. 過程:組成歐洲聯盟(歐盟)統一貨幣歐元1993年1月1日,德國、荷蘭鋸開兩國邊界上隔離桿,歐盟國家之間的海關檢查從此結束。經濟合作組織經濟政治合作組織1)促進了西歐國家經濟的發展和國際地位的提高。2)推動世界政治朝多極化方向發展(抄)4、影響經濟__________地位__________發展提高“英國脫歐”說明了歐洲一體化進程并非一帆風順。事件:英國脫歐分析右邊漫畫,猜猜它表達了什么現實事件?該事件的出現說明了什么?二、新的經濟形態——美國發展”新經濟”任務3:根據走勢圖和課本80頁,概括二戰后美國經濟發展的特點以及原因?繁榮速度放緩進一步發展原因二戰后:20世紀七八十年代:20世紀90年代以后:美國積極拓展世界市場,應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產技術1974-1975經濟危機美越戰爭的影響出現以全球化和信息化為特征的“新經濟”第三次科技革命( )( )( )分析左圖,可以提取哪些歷史信息?信息1:戰后20年,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均有增長;信息2: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中,日本的經濟年平均增長率最快。三、新的經濟格局——日本崛起任務4:閱讀教材80頁內容,概括二戰后日本崛起的原因。①②③④崛起表現①崛起表現②:隨著經濟的發展,日本國際地位也得到提升。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日本謀求政治大國的欲望膨脹,軍費開支不斷增加,引起亞洲鄰國關注和不安 。◆明確提出要加入政治大國的行列;◆重整軍備,軍費開支居世界第二;◆以國際合作名義,接連向海外派兵;◆幾年多次要求成為常任理事國。【分析比較】結合所學,探討日本和西歐經濟迅速發展的相同原因,并思考其經濟的快速發展為我國經濟建設提供了哪些借鑒?都得到美國的經濟援助或扶持都制定了恰當的經濟發展政策都大力引進最先進的科學技術要善于抓住機遇,加強國際間經濟聯系制定適合本國國情的經濟發展戰略,堅持改革開放積極引進先進科技,大膽創新資本主義世界新變化:1950和1970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總值比重從(美國)一家獨大到(美國、日本、西歐)三足鼎立“社會有一個梯子和一張安全網,梯子用來供人們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網則用來防止人們跌入深淵。”——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說一說,撒切爾夫人所說的“安全網”是指什么?四、新的社會政策——社會保障制度概念:社會保障制度 =“福利國家”制度目的:任務5:觀看視頻,了解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的目的、過程及作用。美國頒布《社會保障法》英、法、聯邦德國建成“福利國家”美國修訂《社會保障法》羅斯福新政建立二戰后擴大20世紀50年代發展20世紀60、70年代進一步發展社會保障制度進一步發展過程:緩和社會矛盾,維護資產階級統治作用:有利于緩和階級矛盾,創造一個有利于經濟發展的穩定的社會環境。但不能解決資本主 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根據上面所學,總結戰后資本主義發展的新特點有哪些?二戰后資本主義的新變化:一、新的發展途徑——歐洲聯合(歐洲一體化)二、新的經濟形態——美國發展(新經濟)三、新的經濟格局——日本崛起四、新的社會政策——社會保障制度興起高科技革命、經濟的迅速發展、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資本主義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和改良能力。布 置作 業(1、2、4班):1、背記第17課《早讀晚誦本》2、完成《領跑》知識點填充及“達標檢測”、《課后精煉》。(5班):1、背記第17課《記憶手冊》2、完成《精準》的 “課后鞏固練習”拓展(三次科技革命)項目 第一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時間 18C60S—19C中 19C60、70S—20C初主要標志 蒸汽機的廣泛應用 電力和內燃機的 廣泛應用能源 煤炭 電力、石油時代 蒸汽時代 電氣時代經濟格局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初步形成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最終形成新興部門 交通運輸業、金屬冶煉業、機器制造業等 電力工業、汽車制造業、石油化工、現代塑料工業 信息技術產業、核工業、航空航天工業、生物工程特點 科學與技術尚未結合;英國;輕工業 科學與技術緊密結合; 幾乎同時進行;重工業; 生產與資本高度集中,壟斷組織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科學技術轉化生產力加快;滲透在各個領域20C40、50S—至今電子計算機廣泛運用核能、太陽能等新能源信息時代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