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交通不僅是致富之路,也是文明之路,也是強國之路!道路者,文明之母也,財富之脈也。試觀世界今日最文明之國,即道路最多之國,此其明證也,中國最繁盛之區,即交通最便利之地,此又一證也。故吾人欲由地方自治以圖文明進步,實業發達,非大修道路不為功。凡道路所經之地,則人口為之繁盛,地價為之增加,產業為之振興,社會為之活動。道路者,實地方之文野、貧富所由關也。——《孫中山全集》第5卷,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222-223頁在20世紀,各個國家又在交通領域出現了哪些新變化?中國又是如何緊跟世界潮流,在交通的哪些領域迎難趕上實現大幅跨越?高中歷史 選擇性必修二 經濟與社會生活 第五單元第13課 現代交通運輸的新變化20世紀以來,各國在交通領域出現了哪些新變化?中國又是如何實現跨越式發展?【課程標準】認識20世紀交通運輸的新變化對民眾生活及社會變遷的意義。汽車 世界中國公路 世界中國鐵路 世界中國【自主學習】閱讀教材并結合所學知識梳理有關陸上交通的大事年表,并概括20世紀陸上交通的新特點。1908年,美國的福特T型汽車是世界上第一款量產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汽車工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2021年底,中國汽車保有量超過3.02億輛。(一)陸上交通回顧:汽車是在哪一次工業革命中出現?誰被稱為“世界汽車之父”?卡爾·本茨對點訓練:福特汽車公司由于推行生產流水線(推動量產,使生產成本降低),生產效率大大提高,汽車售價由1910年的950美元下降到1924年的290美元,福特汽車也迅速得到普及,材料表明這一時期( )A.科技進步促進汽車產業發展 B.汽車的設計日益人性化C.美國政府大力發展汽車產業 D.壟斷組織控制產品生產一、交通運輸的新變化汽車 世界中國公路 世界中國鐵路 世界中國1908年,美國的福特T型汽車是世界上第一款量產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汽車工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2021年底,中國汽車保有量超過3.02億輛。兩次世界大戰之間高速公路出現,世界上第一條高速公路出現在德國,二戰后高速公路在各國廣泛發展1988年,中國大陸建成第一條高速公路--滬嘉高速。2020年底,中國高速公路總里程達16.91萬千米,位居世界第一。思考:哪些因素推動了高速公路的誕生?①社會經濟的進步;②汽車工業的發展;③戰爭的需要。一、交通運輸的新變化【自主學習】閱讀教材并結合所學知識梳理有關陸上交通的大事年表,并概括20世紀陸上交通的新特點。(一)陸上交通【思考】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國高速公路建設的特點及意義。材料: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國公路建設的投資主體由過去單一的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轉變為中央和地方政府交通主管部門、銀行等金融機構、中外各類經濟實體等。投資方式由過去單一的地方政府公共投資轉變為中央地方聯合投資、中外合資合作,以及外商獨資等多種形式。公路建設投資規模不斷擴大……截至2017年底,公路建設投資完成21253億元,全國公路總里程達到477.4萬千米。高速公路遍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形成全國高速公路網。世界銀行對此做出評價:在構建現代化高標準的國家公路網、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和促進社會團結方面,中國處于全球領先地位。——徐麗等《緩解制約支撐發展——收費公路的前世今生》特點:起步晚,發展快,成就巨大,投資主體多元,投資形式多樣。意義:①提高了公路通行能力和運輸效率,促進了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②大大方便了人們的生活;③推動了社會主義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④推動了改革開放進程;⑤促進了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開發;⑥推動了區域經濟一體化和世界經濟發展。一、交通運輸的新變化汽車 世界中國公路 世界中國鐵路 世界中國1908年,美國的福特T型汽車是世界上第一款量產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汽車工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2021年底,中國汽車保有量超過3.02億輛。兩次世界大戰之間高速公路出現,世界上第一條高速公路出現在德國,二戰后高速公路在各國廣泛發展1988年,中國大陸建成第一條高速公路--滬嘉高速。2021年底,中國高速公路總里程達16.91萬千米,位居世界第一。1964年,日本“東海道新干線”是世界上第一條商業運營高鐵。20世紀末開始建設高鐵;2008年京津城際鐵路通車,進入高鐵時代;2022年底,全國高鐵營業里程達4.2萬公里,穩居世界第一在海外承建的第一條高鐵——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至安卡拉的高鐵二期在2014年建成通車。一、交通運輸的新變化【自主學習】閱讀教材并結合所學知識梳理有關陸上交通的大事年表,并概括20世紀陸上交通的新特點。(一)陸上交通復興號自2010年10月26日,運行時速達350公里的滬杭高鐵開通的那一刻,中國高鐵,便向世界展示出一張“中國名片”,展現新時代“中國制造”的魅力。中國高鐵也被外國人評為“新四大發明”之一。中國高鐵—中國的一張名片中國第一條快速客運專線——秦沈客運專線正式運營,即中國第一條高鐵滬杭高鐵到2020年,中國國內高鐵規模達到3萬公里,覆蓋80%以上的大城市。 展望到2030年,在“四縱四橫”高速鐵路的基礎上,形成以“八縱八橫”主通道為骨架、區域連接線銜接、城際鐵路補充的高速鐵路網,實現省會城市高速鐵路通達、區際之間高效便捷相連。 ——《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問題探究】P80青藏鐵路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條鐵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孫中山在1919年明確提出了青藏鐵路的構想,但在20世紀上半期,這條鐵路始終只處在概念階段。1958年后……終于在2006年全線開通了青藏鐵路。中國為什么要克服萬難建設青藏鐵路?①青藏鐵路成為拉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②密切青藏地區與內地的聯系,促進與內地經濟文化交流,增進民族團結進步和共同繁榮③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維護國家主權一、交通運輸的新變化一、交通運輸的新變化【思考點】20世紀以來陸上交通的新特點?1、汽車逐步成為現代社會廣泛使用的重要交通工具。2、由一國發明到各國迅速普及。3、發展迅速,科學化、專業化,高速化、網絡化、人性化4、中國起步晚,發展快,如今已居于世界前列。1.世界的航運業(二)海上交通(1)航運技術提高:航海雷達的使用和海事衛星通信系統的發展。(2)船舶制造趨勢:大型化、專業化、高速化和自動化等。(3)海底隧道: 英法海底隧道(1994年開通),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和第二長的鐵路隧道。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2017年貫通),是世界最長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閱讀教材,概括20世紀海上交通進步的表現,并總結中國造船業發展的特點及原因。一、交通運輸的新變化2.中國的航運業時間 發展1978年前1982年2020年主要為國防建設服務,此后逐漸融入市場首次按國際標準建造并交付了出口船舶,中國造船企業正式進入世界造船市場。造船絕大部分用于出口,以載重噸計,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的國際市場份額均超過40%。特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造船業融入市場,發展迅速。“東風號”遠洋貨輪(二)海上交通閱讀教材,概括20世紀海上交通進步的表現,并總結中國造船業發展的特點及原因。原因:國家政策的調整,對于交通運輸業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一、交通運輸的新變化◎海洋交響號(目前全球最大郵輪)船上有40多家餐廳和酒吧,24個游泳池,2759個客艙,還有戲浪池和水滑梯、兩個大劇院、溜冰場、攀巖墻、旋轉木馬等,再加上數十個購物和娛樂中心。概況長度361m寬度65.7m噸位228081噸首航時間2018年載客量近9000人(6680名客人+2000名左右船員)一、交通運輸的新變化一、交通運輸的新變化時間 航線發展與飛機的改進1914年1919年20世紀上半期20世紀70年代開始寬體客機成為空中運輸的主流,空中通道把人類帶入前所未有的快捷時代。美國開通從洛杉磯到舊金山的航線---世界上第一條空中航線定期的國際航班在歐洲開通飛機的材質由布質和木質轉變為金屬,活塞式螺旋槳飛機為噴氣式飛機所代替,技術進步讓飛機提升了速度、載量和航距。◎1903年美國的萊特兄弟的試驗飛機◎波音747(三)航空運輸的發展1.世界航空:一、交通運輸的新變化馮如,是中國第一位飛機設計師、制造師和飛行家,被譽為"中國航空之父"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第一家航空公司——中蘇民用航空股份公司2019年,中國民用航空機場、飛機、定期航線等數量眾多,航空事業發展迅速。◎中蘇民用航空股份公司成立◎國產C919大飛機(三)航空運輸的發展2.中國航空:(三)航空運輸的發展2.中國航空:中國民航自成立以來,領導體制經過六次變動:一九四九年民航局成立時,建制屬中央軍委,行動上由空軍司令部指揮,業務上歸中央財政經濟委員會領導;一九五二年四月,建制改屬空軍,各項工作均由空軍領導;一九五四年十一月,改為國務院直屬局,由空軍和國務院第六辦公室分工領導;一九五八年二月,改為交通部部屬局,由空軍和交通部分工領導;一九六二年四月,又改為國務院直屬局,由空軍和國務院有關部委分工領導;一九六九年十一月,劃歸中國人民解放軍建制,成為空軍的組成部分,各項制度按軍隊的執行;一九八○年三月,再次改為國務院直屬局,由國務院直接領導。—王乃天主編《當代中國的民航事業》1980年鄧小平提出“民航一定要企業化”,拉開了民航管理體制“軍轉民和企業化”的改革序幕。 ——《教師教學用書》160頁p76【學思之窗】中國的民航領導體制在1980年前有何特點?為什么?特點:①領導體制變動頻繁;②總體上是軍隊領導為主、政企合一、軍民合一的管理體制,半軍事化的行業,基本實行軍事供給制。原因:當時計劃經濟體制、航空資源緊張。一、交通運輸的新變化新中國成立后,中國政府明確提出首先要創造一些基本條件恢復交通運輸。經過3年的國民經濟恢復期,修復了被破壞的交通運輸設施設備,恢復了水陸空運輸……1978年,改革開放揭開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篇章,交通運輸步入了快速發展階段。中國政府把交通運輸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放開交通運輸市場、建立社會化融資機制方面進行開創性探索,積極扭轉交通運輸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被動局面……1992年,中國確立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交通運輸不斷加大改革開放力度,各種運輸方式發展取得突破性進展。——《中國交通運輸發展》白皮書結合材料和所學思考中國交通運輸發展的原因。①國家、民族的獨立,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保障)②黨和政府的重視,政策鼓勵;(確立建設先進工業國的總任務)③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增強了綜合國力;⑤科學家和廣大科技工作者們的努力與奉獻。(技術支持)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設,推動交通運輸的發展;一、交通運輸的新變化1.交通進步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最大便利是人流和物流時間的縮短整合了交通、倉儲、通信、包裝等行業的物流業,更快捷和精準地輸送物資。各種交通網絡把世界聯系成為息息相關的整體,世界成為了“地球村”。2.促進了城市經濟的繁榮、人口的增長以及市區面積的擴大,使城市居民的工作與生活更為便捷。公共馬車地鐵公共汽車有軌電車史料閱讀p77:從“舊城” “河流” “鐵路” “電車道”可以看出,天津市的發展是隨著交通工具的變遷而變化的。二、社會生活新面貌3.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現代時間觀念逐漸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4.大眾旅游的潮流出現,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二、社會生活新面貌【思考】現代交通運輸的發展,對人們社會生活有什么消極影響?1.城市交通擁堵,交通事故頻發2.環境污染、噪聲污染加重3.進一步引發能源危機1.交通進步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最大便利是人流和物流時間的縮短。2.促進了城市經濟的繁榮、人口的增長以及市區面積的擴大,使城市居民的工作與生活更為便捷。3.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4.大眾旅游的潮流出現,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積極影響現代交通運輸在更寬闊的廣度和更深層次的寬度影響著人們的生活。二、社會生活新面貌參考措施:1.加強政府干預,合理交通需求控制;2.加強公交交通優先;3.增加道路交通投資供給;4.優化改善交通組織;5.提高交通信息化程度。學習拓展:針對日益嚴重的城市擁堵現象,你有哪些治理措施?二、社會生活新面貌學習延伸:中國近現代交通事業發展的不同特征1.近代:中國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呈現明顯的半殖民地特征,發展困難。近代鐵路主權被列強把持,便于列強對中國的經濟侵略。2.現代:中國交通運輸業在國家獨立、國力強盛的前提下迅速發展。鐵路主權等掌握在人民政府手中,便于發展地區經濟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017年10月18日,在十九大報告中,習總書記首次提到要加強“交通強國”建設,這標志著建設交通強國已經由行業愿景上升為國家戰略。從世界大國崛起的歷史進程來看,國家要強盛,交通須先行,交通運輸行業必須義不容辭地扛起先行的旗幟,踏上奮力從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邁進的新征程。交 通 強 國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強國。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基本形成,人民滿意度明顯提高,支撐國家現代化建設能力顯著增強;擁有發達的快速網、完善的干線網、廣泛的基礎網,城鄉區域交通協調發展達到新高度;基本形成“全國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區1小時通勤、城市群2小時通達、全國主要城市3小時覆蓋)和“全球123快貨物流圈”(國內1天送達、周邊國家2天送達、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旅客聯程運輸便捷順暢,貨物多式聯運高效經濟......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強國。 ——摘自中共中央、國務院《交通強國建設綱要》課堂小結當堂檢測2.(2024·黑吉遼高考·16)近年來,傳統燃油汽車企業加速轉型,造車“新勢力”不斷涌入電動汽車行業。據國際能源署統計,2011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不到4萬輛,2022年突破1000萬輛;2020年電動汽車占新車銷量比例不足5%,2022年達到14%。這反映了( )①低碳經濟成為發展趨勢 ②世界大國能源競爭愈演愈烈③清潔能源日益受到重視 ④交通出行方式發生重大變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