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三亞市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模擬測試(一)歷史學科(考試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特別提醒:1、選擇題用2B鉛筆填涂,其余答案一律用黑色筆填寫在答題卡上,寫在試題上無效。2.答題前請認真閱讀試題有關說明。3.請合理分配答題時間。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20小題,滿分60分)1.下圖為我國不同地區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器物,這些器物均有“龍”的元素。這說明A.中原地區較高的文明程度B.玉器制造業的水平高超C.中華文化多元一體的特點D.黃河流域孕育早期國家圖一粉繪龍紋胸登(山西陶寺遺址)用二玉綺龍(內蒙古紅山文化清址)圖三玉龍(安雀凌家滾道址】2.《黃帝內經》認為人體的生理節律、氣血盛衰順應時序的變遷,是有節律地運行的,并提出對應春夏秋冬四季的養生方法。據此可知,《黃帝內經》A.論述辨證施治觀念B.凸顯順應自然理念C.奠定中醫理論基礎D.蘊含儒家人本思想3.右圖為中國某一歷史時期朝代(政權)更替示意圖,圖中序號①②代表的政權分別是魏六北朝A.東漢西晉B.西晉南宋南朝C.西晉東晉D.北魏前秦4.某興趣小組在歷史探究學習中,圍繞主題收集史料,摘錄如下表。由此判斷他們是在探究A.經濟重心南移內容出處B.城市商業繁榮楚越之地、地廣人希(稀】《史記》C.民族關系發展(南方)百姓樂業,谷帛殷阜,幾乎家給人足矣《晉書》D.對外交流頻繁國家根本,仰給東南《宋史》5.列強取得了在中國開設工廠、修筑鐵路、開采礦山等特權,標志著列強由對華商品輸出進入了資本輸出的新階段。這種局面出現在A.鴉片戰爭后B.甲午中日戰爭后C.戊戌變法后D.八國聯軍侵華后6.史學家蔣廷黻在《中國近代史》中寫道:“曾國藩對于洪秀全采取大包圍的戰略,同時英、美、法三國也給了曾、李、左不少的幫助。同治二年(1864年)湘軍在曾國荃領導之下打進南京,洪秀全自殺,太平天國就此亡了。”上述材料有助于分析太平天國運動A.爆發的背景B.起義的經過C.失敗的原因D.深遠的影響7.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是中國人面對“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而進行的艱辛探索,其共同點為A.維護封建統治B.挽救民族危機C.宣傳維新變法D.追求民主共和8.歷史史實是指對歷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觀敘述,歷史評價是對歷史現象或事件進行態度與價值的評判表達。下列敘述屬于歷史評價的是A.西安事變發生后中共主張和平解決B.七七事變爆發后中國守軍奮起抵抗C.百團大戰振奮了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D.上甘嶺戰役中志愿軍多次擊退敵軍9.1950年以來,我國農村先后經歷了從土地改革到農業合作化,再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等一系列政策調整。這些改革和政策調整從根本上是為了A.徹底廢除封建土地制度B.完成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C.擴大農民的生產自主權D.適應當時的生產力發展水平歷史試卷第1頁(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