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姓名座位號(在此卷上答題無效)】2025年滁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學質量監測思想政治注意事項:1.答卷前,務必將自己的姓名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務必擦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馬克思指出:“在再生產的行為本身中,不但客觀條件改變著,例如鄉村變為城市,荒野變為開墾地等等,而且生產者也改變著,他煉出新的品質,通過生產而發展和改造著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觀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語言。”由此可見①物質資料的生產活動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②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對生產力有反作用③社會發展的最終目的是實現每個人自由全面的發展④物質資料的生產過程推動勞動者不斷實現自身發展A.①②B.①④C.②D.③④2.制度穩則國家穩,制度強則國家強。新時代新征程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緊緊圍繞制度建設這條主線,不斷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持續提升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以“中國之制”支撐、保障和成就“中國之治”。材料表明這一制度①為當代中國發展進步提供根本保障②是中國人民在長期實踐中創造出來的③是國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動的依據④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集中表現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在全球經濟風云變幻的2024年,中國民營企業在對外貿易舞臺上,成功創造了“三個首次”的輝煌成就:有進出口實績的民營企業數量首次突破60萬家,達到60.9萬家:首次成為我國高技術產品的最大進出口主體,占比達48.5%;民營企業占我國消費品進口比重首次超過50%,達到51.3%。以上成就的取得得益于我國①全面落實公平競爭的政策和制度,降低了民營企業的經營風險②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推動“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持續深化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路,發揮民營企業這一創新主體的作用④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地位平等、共同發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思想政治試卷第1頁(共6頁)掃描全能王創建4.2024年12月15日,試點兩年的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式推廣至全國。作為我國養老保險體系“第三支柱”的重要制度設計,個人養老金是指政府政策支持、個人自愿參加、市場化運營、實現養老保險補充功能的制度。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實施①后在通過市場化運作,滿足群眾的多樣化養老需求②是拓寬社會保險范圍,促進養老事業發展的重要舉措③有利于補齊養老保險短板,有效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④有利于加大再分配調節力度,發揮其互助共濟的功能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共中央提出要加快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要求全國各地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努力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這說明中國共產黨①遵循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積極履行經濟管理的職能②始終堅持科學理論的指導,牢牢把握發展的主動權③以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重要著力點,推進高質量發展④能把握時代脈搏順應時代潮流,始終走在時代前列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某市公安局聚焦企業群眾辦事“證明多、出具難、多頭跑”等難點堵點問題,創新研發“警民通·馬上辦”無證明辦事系統,群眾直接刷臉即可辦理相關公安業務,受到群眾廣泛好評。該市的做法①通過創新服務方式,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②依托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打造智能高效政府③旨在提升居民的辦事體驗,促進政務標準化④旨在推進數字機關建設,提升政府服務效能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人工智能(AI)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焦點。隨著AI技術的普及,人工智能監管問題也逐漸凸顯。數據隱私泄露、算法歧視、責任歸屬不清等問題,不僅引發了公眾的擔憂,也對社會的公平與正義提出了挑戰。解決這些問題,需要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領導立法,不斷完善相關法律體系②行政機關履行監察職能,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③司法機關培養兼具法律和技術專業人才,推進司法公正④公民不斷提升個人數字素養,增強法治意識和防范能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七星連珠”是一種天文現象。由于各行星環繞太陽運行的周期不同,它們在天空中的排列組合呈現千姿百態,“七星連珠”是其中比較罕見的一種。專家介紹,“七星連珠”是指太陽系內七顆行星在天空中排列成一條直線或者非常接近一條直線的現象,寬泛定義下的“七星連珠”三五年就會出現一次。材料蘊含的哲理有①運動是物質特有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②宇宙間的變化和發展過程有其固有的規律③行星不同的排列組合體現了聯系的多樣性④專家觀點是通過形象思維形成的理性認識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9.2024年“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展現了中國傳統建筑的魅力。在歲月的長河中,古建筑宛如一座座沉睡的寶藏,靜靜訴說著千年的故事。棉卯相扣,科科棋交錯,一磚一瓦都凝聚著先輩的智慧與匠心。材料體現了①中國傳統建筑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②不同國家和民族的傳統建筑各具魅力③中國古建筑是對人類文明的重大貢獻④中國古建筑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思想政治試卷第2頁(共6頁)掃描全能王創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