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專題十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__2025年福建中考一輪復習收官測試卷(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專題十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__2025年福建中考一輪復習收官測試卷(含答案)

資源簡介

專題十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2.5分,共40分。
1.1905年春,中國近代化的兩位先驅者嚴復與孫中山先生曾在倫敦就改造中國的問題進行辯論。嚴復主張漸進、啟蒙,孫中山直言不諱地答道:“俟河之清,人壽幾何?君為思想家,鄙人乃實行家也”。作為“實行家”,這一年孫中山( )
A.建立興中會,開始民主革命 B.組織統一的革命政黨同盟會
C.組建新軍,籌備武昌起義 D.起草《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2.歷史解釋是以史料為依據,客觀認識和評判歷史的態度和方法。以下屬于歷史解釋的是( )
A.孫中山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B.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C.1913年孫中山等人發動二次革命
D.袁世凱下令以1916年為“中華帝國洪憲元年”
3.毛澤東在《紀念孫中山先生》一文中稱孫中山是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其中“先行”二字體現在孫中山( )
①最早提出推翻清政府的專制統治,拯救中國的革命目標
②最早采取武裝反抗清政府的斗爭方式
③最早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的斗爭綱領
④最早領導并發動武昌起義,點燃辛亥革命火炬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4.晚清秋瑾女士作詩:“北上聯軍八國眾,把我江山又贈送;白鬼西來作警鐘,漢人驚破奴才夢。”這首詩( )
A.肯定了發動民族起義才能救亡圖存 B.呼吁清政府進行全面改革
C.闡明了八國聯軍侵華促成民族覺醒 D.批判義和團盲目排外思想
5.“所謂原始史料,為目擊者的陳述、文獻以及事實自身的遺存,數者皆與事件同時。”下列屬于研究武昌起義的原始史料是( )
A.蔣翊武的《文學社舉義之計劃》 B.蔣廷黻的《中國近代史》中的相關敘述
C.漢陽扁擔山辛亥鐵血將士公墓 D.2012年的歷史紀錄片《武昌首義》
6.“辛亥革命槍聲一響,兩千多年蒼老的帝制在這里戛然停步,武昌首義十八星方旗一揮,東方古國沉重的車輪在這里改道轉向……”材料中所說的“戛然停步”是指( )
A.改變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
B.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終結
C.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
D.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的潮流
7.毛澤東曾稱贊《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在那個時期是一個比較好的東西……它帶有革命性、民主性”。其中,“革命性”主要是指它( )
A.規定中華民國的主權屬于全體國民 B.從根本上否定了君主專制制度
C.拒絕承認清廷與列強簽訂一切條約 D.規定中華民國的國民一律平等
8.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后制定了諸多法案,其中主要有:《商部章程》《商會簡明章程》《獎勵華商公司章程》《重訂鐵路簡明章程》《商人通律》……這些舉措( )
A.增強了清政府的國防力量 B.有利于民族工業的發展
C.增強了清政府的統治根基 D.直接引發了辛亥革命
9.辛亥革命后對于臨時政府的組成人選,宋教仁等主張全用革命黨不用舊官僚。但在臨時政府各部總長的最終名單中,同盟會會員僅居陸軍、外交、教育三部,其余六部均為立憲派或舊官僚。這份“最終名單”( )
A.說明君主專制尚未終結 B.是革命形勢發展的結果
C.反映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D.體現民主觀念深入人心
10.從1912年開始,以袁世凱為首的北京政府陸續頒布一系列尊孔復古的法令,1914年又頒布法令規定商會對地方官廳行文一律用“呈”“稟”,地方官廳對商會則用“令”“批”。這些法令一經頒布就遭到學界和商界的強烈反對。這說明當時( )
A.北洋政府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B.北洋政府重視工商業發展
C.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傳播 D.專制思想與民主觀念的沖突
11.1913年到1915年,袁世凱進行了一系列獨裁專制的活動,最終走上了復辟帝制的不歸路。其中直接暴露他想當皇帝的野心的是( )
A.強迫國會選舉他為正式大總統 B.解散國民黨和國會
C.頒布《中華民國約法》 D.修改總統選舉法
12.下圖為1916年《申報》上刊登的《竊國賊》戲劇廣告,轟動一時。該劇主要影射的時事是( )
A.“二次革命”的失敗 B.袁世凱倒行逆施
C.護國戰爭的勝利 D.北洋軍閥的割據
13.二十世紀20年代,魯迅在《南腔北調集〈自選集〉自序》中寫道:“見過辛亥革命,見過二次革命,見過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看來看去,就看得懷疑起來,于是失望、頹唐得很了。”這可以用來說明近代中國( )
A.民眾政治參與熱情高漲 B.選擇君主專制制度符合國情
C.掀起了思想解放潮流 D.探索民主共和道路艱難曲折
14.如表中的兩場戰爭反映的主題是( )
名稱 領導人 結果
二次革命 孫中山、黃興等 很快被袁世凱鎮壓下去
護國戰爭 蔡鍔、李烈釣、唐繼堯等 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在絕望中死去
A.袁世凱復辟帝制 B.民主與專制的斗爭
C.工人運動的發展 D.科學與愚昧的較量
15.下表呈現的是軍閥割據混戰造成的一些后果,這些后果體現了北洋軍閥割據( )
農戶 1914—1918年 減少1500多萬戶
耕地 1914—1918年 減少26000多萬畝
荒地 1914—1918年 增加49000多萬畝
陸軍 1914—1919年 增加92萬多人
軍費 1916—1918年 增加5000多萬元
A.阻礙了社會文化的發展 B.嚴重破壞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C.給日本侵華以可乘之機 D.導致袁世凱成功復辟帝制
16.對聯折射了社會生活,并有著鮮明的時代特色。1916年后,老百姓門口的對聯由“民國萬歲,天下太平”改為“民國萬稅,天下太貧”,這主要是因為( )
A.宣統帝下詔退位,社會秩序混亂 B.宋教仁遇刺,引發二次革命
C.護國運動爆發,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 D.軍閥割據混戰,國家陷入動亂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60分。
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在太平天國運動和第二次鴉片戰爭的雙重打擊下,清王朝的統治岌岌可危,清政府部分官員開始效法西方,創辦軍事和民用工業,編練新式陸海軍,興辦新式教育,一場歷時30多年的運動由此興起。這場運動給近代中國帶來了新產業,新知識、新觀念,逐步推動了中國近代化運動的開展。
——摘編自張海鵬等《中國近代史》(第二版)
材料二:由早期維新思想家發展而來的一批新式知識分子。在內憂外患的沖擊和中西文化的碰撞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個共同認識:要救國,只有維新,要維新,只有學外國,甲午戰后,他們作為資產階級維新派的代表,開始登上政治舞臺。1898年的戊戌變法,就是他們的第一次政治演出。
——摘編自李侃等《中國近代史(1840—1919)》(第四版)
材料三:1912年3月(即辛亥革命爆發半年左右),有人在《時報》上發表了以《新陳代謝》為題的文章,其中寫道:共和政體成,專制政體滅;中華民國成,清朝滅;總統成,皇帝滅;新內閣成,舊內閣滅;新官制成、舊官制滅;新教育興,舊教育滅;槍炮興,弓矢滅;新禮服興,翎頂補服滅,剪發興,辮子滅……
——摘編自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寫出“這場運動”的名稱及該運動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3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資產階級維新派的救國主張,列舉他們中的一位代表人物。(3分)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辛亥革命對中國社會產生的影響。(5分)
(4)綜合以上材料和問題,談談你對中國近代化早期探索的認識。(4分)
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清中葉以后,封建制日趨衰落。進入近代以后,社會制度沒有根本改變,相反卻更加腐敗。……宣揚“防民慎于防寇”,常常壓制、破壞人民群眾和愛國官兵的反侵略斗爭,導致反侵略斗爭失敗。……進入近代以后,西方資本主義強國經過工業革命,經濟和技術飛速發展,而中國經濟技術落后的局面沒有改變……在武器裝備、軍隊素質、綜合實力等方面遠遠落后于帝國主義列強。這是近代中國人民反侵略斗爭失敗的重要原因。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1)閱讀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國反侵略斗爭失敗的原因有哪些?(4分)
材料二 1894年,孫中山北上天津,上書李鴻章,提出變法自強等多項改革建議,遭到拒絕。失望之余,他開始認識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專制統治,才能拯救中國。
——摘自部編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
(2)根據材料二,概括孫中山救國方式的變化。(不得照抄原文)(2分)
材料三 下面是一些歷史學家或歷史偉人評價辛亥革命的觀點。
人物 觀點 引文出處
陳旭麓 辛亥革命……為2132年的歷史打了一個用鐵和血鑄成的句號。只有漫長的歷史才能稱量出這個句號的真正意義和重量,它是一條分界線。 《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
毛澤東 辛亥革命有它的勝利,它打倒了直接依賴帝國主義的清朝皇帝。但后來失敗了,沒有鞏固它的勝利,封建勢力代替了革命,袁世凱代替了孫中山。 《如何研究中共黨史》
章開沅 中華民族的三次騰飛中,辛亥革命算第一次騰飛,辛亥革命的影響不是短期能夠突出的,總要經過一些事件。它當時的任務就是解決帝制,建立共和。雖然三綱五常沒有最后消滅。 《辛亥革命需探索上下三百年》
(3)請針對材料三中的某一觀點,結合中國近代史的有關史實予以論證。(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9分)
19.閱讀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作民權保障,誰非后死者!為憲法流血,公真第一人!
——孫中山聞宋教仁遇難,親致挽聯
材料二:……袁世凱借機要挾民主革命派和清廷,大耍手腕,竊取了大總統的職位,不久又搞復辟,由于他倒行逆施,出賣國家和民族利益,引起全國人民的反對,只當了83天皇帝就見上帝去了。可見逆歷史潮流而動,肯定是短命的。
——毛澤東
材料三:夫去滿洲一專制,轉生出無數強盜之專制,其為毒之烈,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
——孫中山《建國方略》
(1)材料中的“憲法”是指什么?宋教仁做了什么事情,導致被刺殺?(4分)
(2)結合材料二,談談袁世凱復辟帝制為什么這么快就失敗了?(4分)
(3)材料三中,“去滿洲一專制”是指什么?“轉生出無數強盜之專制”是指什么?(3分)
(4)請結合所學談談,“無數強盜之專制”是怎樣“為毒之烈,較前尤甚”的?(4分)
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手抄報:人民英雄的故事
林則徐 清朝后期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民族英雄。林則徐看透了英國人的險惡目的,多次上書道光帝,堅決主張查禁鴉片。1838年底,道光帝委派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到①查禁鴉片。1839年6月,林則徐當眾銷毀收繳的鴉片,史稱“②”
孫中山 1866年11月12日生,廣東香山縣人。早年行醫,后投身于革命,□□□□□□□□□□□□□□□□□□□□□□□□□□□□□□□□□□□□□□□□□□□□□□□□□□□□□□□□□□□□。1925年3月12日病逝北京。他為中國耗盡畢生精力,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
③ 中國④思想傳播的先驅。1918年他接連發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熱情謳歌俄國十月革命。1919年《新青年》刊載了他的文章⑤,對馬克思主義做了較為系統的介紹。
張謇 江蘇南通人,清末狀元,甲午戰敗后他抱著⑥思想,創辦了⑦。張謇一生創辦了20多家企業,370多所學校,為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寶貴貢獻。
(1)結合所學知識,將序號中的內容補充完整。(5分)
(2)在整理孫中山資料時,部分簡介被墨水潑灑,請用所學的相關歷史事件幫他補充完整。(6分)
(3)回顧中國近代史結合所學知識,說說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應該怎么做?(4分)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據題干“作為實行家”,這一年孫中山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905年孫中山的主要活動是組織統一的革命政黨同盟會。因此,這一年孫中山組織了統一的革命政黨同盟會,B項正確;建立興中會是在I894年,排除A項;組建新軍,籌備武昌起義是在1911年,排除C項;起草《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在1912年,排除D項。故選B項。
2.答案:A
解析:歷史史實是指對歷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觀敘述,歷史解釋是以史料為依據,客觀地認識和評判歷史的態度和方法。選項BCD是對當時的歷史事件的客觀描述,反映的是歷史的真實情況,屬于歷史史實,排除;孫中山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對孫中山的評價,屬于歷史解釋,A正確。故選:A。
3.答案:A
4.答案:C
解析:根據題干信息“北上聯軍八國眾,把我江山又贈送;白鬼西來作警鐘,漢人驚破奴才夢”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充分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朽無能,從而促成了新的民族覺醒,秋瑾等革命黨人積極投身推翻清王朝統治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C項正確;題干強調的是民族覺醒,并未提及民族起義,排除A項;秋瑾是資產階級革命派的領導人物,主張推翻清政府,因此“呼吁清政府進行全面改革”不符合史實,排除B項;題干并未提及義和團運動,因此無法得出批判義和團盲目排外思想,排除D項。故選C項。
5.答案:A
解析:就性質而言,史料有原始史料(當時留下的實物、文件、記錄、日記、當事人的回憶錄、調查記錄),撰述史料(根據原始史料撰寫的歷史著作),原始史料史證價值最大。1911年,湖北革命組織文學社與共進會,在同盟會的推動下,積極謀劃起義,蔣翊武是革命黨人,1911年1月被推選為文學社社長,因此他的《文學社舉義之計劃》是當時留下的文件,是原始史料,A項正確;蔣廷蔽是中國現代歷史學家,其所著《中國近代史》是歷史著作,屬于間接史料,排除B項;漢陽扁擔山辛亥鐵血將士公墓為一處民國時期簡約式的烈士公墓,是為了紀念革命先驅,不能直接研究武昌起義,排除C項;2012年的歷史紀錄片《武昌首義》是影視作品,屬于間接史料,排除D項。故選:A。
6.答案:B
解析:根據題干“辛亥革命槍聲一響,兩千多年蒼老的帝制在這里戛然停步,武昌首義十八星方旗一揮,東方古國沉重的車輪在這里改道轉向……”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終結,B項正確;新中國的成立結束了改變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排除項;題干沒有反映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建立,排除C項;題干沒有反映辛亥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的潮流,排除D項。故選B項。
7.答案:B
解析:《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革命性主要體現在從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故B項正確。
8.答案:B
解析:根據題干信息“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后制定了諸多法案,其中主要有:《商部章程》《商會簡明章程》《獎勵華商公司章程》《重訂鐵路簡明章程》《商人通律》”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南京臨時政府的這些舉措的實行,有利于規范商業活動,促進民族工業的發展,B項正確;題干反映的是南京臨時政府的舉措,與清政府無關,且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排除AC項;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是建立南京臨時政府,“直接”引發了辛亥革命說法錯誤,排除D項。故選B項。
9.答案:C
解析:據題干“辛亥革命后對于臨時政府的組成人選,宋教仁等主張全用革命黨不用舊官僚。但在臨時政府各部總長的最終名單中,同盟會會員僅居陸軍、外交、教育三部,其余六部均為立憲派或舊官僚。”和所學知識可知,由于資產階級革命派軟弱與妥協性,加上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封建反動勢力過于強大,武昌起義后,許多省份是由立憲派和封建舊官僚相勾結控制地方政權的,導致臨時政府的組成人選出現題干所述現象,C項正確;辛亥革命結束了封建帝制,“說明君主專制尚未終結”不符合史實,排除A項;題干所述現象不符合革命形勢發展,排除B項;材料反映的是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不能體現民主觀念深入人心,排除D項。故選C項。
10.答案:D
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商會與地方官廳的行文方式的用詞存在等級上的差異,這反映了專制思想與民主觀念的沖突,D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專制思想,沒有體現北洋政府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排除A項;材料反映了專制思想與民主觀念的沖突,沒有體現北洋政府重視工商業發展,排除B項;材料沒有涉及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傳播,排除C項。故選:D。
11.答案:D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袁世凱修改總統選舉法,規定總統可無限期連任,可指定繼承人,直接暴露了他想當皇帝的野心。
12.答案:B
解析:根據材料“1916年”“《竊國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該廣告諷刺的時事是袁世凱復辟帝制。1915年末,袁世凱下令以1916年為“中華帝國洪憲元年”,準備在元旦舉行登基大典,引發國人不滿,B項正確;二次革命發動的時間是1913年,排除A項;護國戰爭的勝利,迫使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排除C項;北洋軍閥的割據是在袁世凱死后形成的,排除D項。故選:B。
13.答案:D
解析:A.材料體現不出民眾參政,故排除A。B.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專制,故排除B。C.材料體現不出掀起了思想解放潮流,故排除C。D結合材料“見過辛亥革命,見過二次革命,見過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看來看去,就看的懷疑起來,于是失望、頹唐得很了”并結合所學知識,民國建立后,社會秩序仍然很混亂,表明探索民主共和道路艱難曲折,故D正確。故選:D。
14.答案:B
解析:據所學知,二次革命和護國戰爭反映的主題是民主與專制的斗爭,A項與二次革命不符,CD兩項與兩次革命運動都沒有關系,排除。故選:B。
15.答案:B
16.答案:D
解析:結合所學可知,I916年,袁世凱死后,北洋軍閥分裂,中國陷入軍閥割據混戰時期,社會經濟凋敝,人民困苦不堪,D項正確;1912年,宣統帝下詔退位,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A項;193年,宋教仁遇刺,引發了二次革命,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B項;1915年底,護國運動爆發,袁世凱被迫于1916年取消帝制,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
17.答案:(1)洋務運動。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次近代化運動。
(2)變法維新。康有為、梁啟超。
(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促進了社會風俗的變革。
(4)中國近代化早期探索經歷了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到學習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學習西方思想文化的過程,體現了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特征。
解析:(1)根據材料一“在太平天國運動和第二次鴉片戰爭的雙重打擊下,清王朝的統治岌岌可危,清政府部分官員開始效法西方,創辦軍事和民用工業,編練新式陸海軍,興辦新式教育,一場歷時30多年的運動由此興起。”并結合所學可知,“這場運動”的名稱是洋務運動。根據材料一“這場運動給近代中國帶來了新產業,新知識、新觀念,逐步推動了中國近代化運動的開展。”可知,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次近代化運動。
(2)根據材料二“由早期維新思想家發展而來的一批新式知識分子。在內憂外患的沖擊和中西文化的碰撞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個共同認識:要救國,只有維新,要維新,只有學外國,甲午戰后,他們作為資產階級維新派的代表,開始登上政治舞臺。”并結合所學可知,資產階級維新派的救國主張是變法維新。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維新變法的主要代表者是康有為、梁啟超。
(3)根據材料三“共和政體成,專制政體滅;中華民國成,清朝滅;總統成,皇帝滅;新內閣成,舊內閣滅;新官制成、舊官制滅;新教育興,舊教育滅;槍炮興,弓矢滅;新禮服興,翎頂補服滅,剪發興,辮子滅”并結合所學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促進了社會風俗的變革。
(4)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中國近代化早期探索經歷了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到學習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學習西方思想文化的過程,體現了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特征。
18.答案:(1)原因:清政府本身的無能以及封建制度的腐朽(清政府統治腐朽和封建制度的落后);清政府經濟技術、武器準備、軍隊素質、綜合實力落后。
(2)變化:放棄改良,進行革命。
(3)觀點1:辛亥革命是一條分界線。
論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成立了中華民國,是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性質的文件,它肯定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則等。
總之,辛亥革命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響力推動了中國社會的變革,是一條分界線。
觀點2:辛亥革命有它的勝利,但后來失敗了。
論述:辛亥革命有偉大功績,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成立了中華民國,是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性質的文件,它肯定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則等。但最終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和人民的悲慘境遇;被袁世凱竊取了革命果實,袁世凱上臺后建立起北洋軍閥的統治,他破壞民主共和,復辟帝制;后來的二次革命、護國戰爭等資產階級領導的后續革命都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
綜上,辛亥革命有成功的地方,推翻了清朝,終結了帝制;也有失敗的地方,沒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務。
觀點3:辛亥革命是中華民族的第一次騰飛。
論述:辛亥革命雖然不徹底,保留了封建殘余,但積極影響是長期而持續的,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成立了中華民國,是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性質的文件,它肯定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則等。
綜上,辛亥革命雖不徹底,但影響是廣泛而深遠。
19.答案:(1)《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宋教仁組建國民黨,并在第一屆國會選舉中占據優勢,使袁世凱大為驚恐。
(2)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袁世凱稱帝不得人心;全國人民反對專制、贊成共和;袁世凱稱帝眾叛親離;袁世凱稱帝違背歷史發展潮流。
(3)推翻清朝專制統治。軍閥割據。
(4)軍閥為了爭奪地盤和鞏固政權,不惜出賣國家利益,依附帝國主義。大小軍閥連年混戰,中國陷入了軍閥割據紛爭的動亂之中。
20.答案:(1)①廣州②虎門銷煙③李大釗④馬克思主義⑤《我的馬克思主義觀》⑥實業救國⑦大生紗廠
(2)事件:1894年,成立興中會;1905年,成立中國同盟會;1911年,領導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統治;1912年,成立中華民國,任臨時大總統;1913年,發起二次革命;1915年,領導護國戰爭;1924年,促成第一次國共合作,創辦黃埔軍校等。
(3)做法:努力學習,發憤圖強;勤于思考,掌握先進的科學技術,勇于創新;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茶陵县| 寿光市| 积石山| 教育| 洛隆县| 醴陵市| 泾川县| 外汇| 云霄县| 竹山县| 从江县| 达日县| 景洪市| 桑日县| 洛阳市| 喀喇沁旗| 伊金霍洛旗| 苍山县| 高阳县| 蓬安县| 泰来县| 揭东县| 平凉市| 平顺县| 阳信县| 九寨沟县| 新密市| 米易县| 临沧市| 库车县| 大关县| 青海省| 平果县| 永福县| 龙南县| 阜平县| 年辖:市辖区| 怀仁县| 万源市| 定兴县| 兰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