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睿惠州市知行學校期中考試初一年級歷史試卷時間:80分鐘滿分:100分注意雜項:1,答萌前埔寫好自已的姓名、翔飯、考號等俏愈2,萌將答案正確埔馬在答避卡.上第I卷(選擇題)一、選幫題(每趣2分,共60分)1.桔束三國兩晉南北朝近四百年分裂,重新統一中國的封建王朝是()A,察朝B.漢柳C.隋朝D,元朝2大運河北抵祁郡,南至余杭,同時進通五大水系,運河沿岸形成大片良田。對灌和運輸都有重要意義,帚動了沿河城市的整體興盛。這反喚了大運河()A.葆動政治中心南移B.促進了中外經濟交流C.促進了南北徑濟的發展D.使江南地區成為經濟中心3.假如你是一位唐朝的讀書人,從江南的余杭(今杭州)經水路赴洛陽趕考。依次會經過下列師一段運河()①水濟桑②邗溝③通濟渠④江南河L③①②B.④③②c.④②③D.③②④4.“貧苦子弟,類告靡謊自勉,埋首窗下…即紈傍子弟,亦知苦讀,以獲科第、否則顯富不榮。”材料中描述的現象最早出現在A,西晉B.隋期C.唐朝D.北宋5.貞觀初,太宗皆對公蜘說:“人欲自照,必須明鏡:主欲知過,必借忠臣。°為此,太宗()A,報著從簡和輕輻薄賦B.知人普任和虛心納諫C.重視人民群眾的作用D,拳行開明的民族政策6.有史學家認為,從桊漢起,官飲體制就是中用制度的核心問題,而這個核心問圖又可以分成兩個大的子問避,一是官傲的選拔問愿,二是宮像體系內部的權力制衡問愿。隋唐時期統治者解決·官僚體系內部的權力制衡”問題的重要舉指是A.整顱吏治B.制定法神C,確立三省六部制D.實行科舉制7,武劃天進音立無字,由后大評說自己的功過,干列的評價你認為最恰當的應該是A.提高了中國古代婦女地位B.政啟開元,治宏貞觀C.善于納諫,開創“貞況之治D.勵精圖治,唐朝進入全盛時期試卷第1頁,總7貞8.某歷史興趣小組在探究“文景之治”“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等封建社會的治世局面的出現原因時,發現共同點有①國家統、社會安定是治世出現的前提②統治者普于用人,注重科舉選才③統治者童視衣業生產,注意誠輕百姓負粗④統治者推行墾荒政策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9.以下為中國古代某一王朝的興衰示意圖,和圖中①②③對應正確的是()黃氖急義81年陽降。A.①文景之治②貞觀之治③開元盛世B.①光武中興②貞觀之治③安史之亂C.①開元盛世②安史之亂③貞觀之治D.①貞觀之治②開元盛世③安史之亂10.文物是鮮活的歷史。下列能反映唐朝生產力水平提高的文物是A.司母成鼎B,指南針C.筒車D.《消明上河圖》11.唐太宗曾說:“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唐朝統治者的這種“撫九族以仁”的做法,說明當時()A.統治者放棄了對邊疆用兵B,“和親”是當時最有效的策略C.各族之間關系自古一直非常和陸D,統治者實行了比較開明的民族政策12.“藉人舊日不耕犁,相學如今種禾黍。…城頭山雞鳴角角,洛陽家家學胡樂”“女為胡婦學胡妝,伎進胡音務胡樂。…音胡騎與胡妝,五十年來競紛泊”。這兩首唐詩主要反映了()A.體現出唐朝兼容并包的社會風尚B.反映出唐朝時期經濟繁榮的景象C.展現了唐朝社會安定政治清明D.說明唐政府迫使少數民族漢化3.李白的詩豪邁奔放、清新飄逸。而杜甫的詩沉郁悲恰、語言凝重,導致二人不同創作風格的主要原因是()A.對祖國山河的感觸不同B.所受的教育程度不同C.對仕途道路的認識不同D.所處的社會現實不同14.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日本在支援湖北高校捐贈物的包裝箱上附了一句“山州異域,風月同天”,此詩句出自唐玄宗時期日本長屋親王《繡袈裟衣緣》。當時唐朝一位試巒第2頁,總7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