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學年第二學期寧波金蘭教育合作組織期中聯考高一年級歷史學科參考答案一選擇題I(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題號123567P910答案DACCDBBABB題號1112答案AB二選擇題Ⅱ(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題號13141516171819202122答案CACADCADDA題號2324答案CC25.【答案】(1)措施:重視人才;翻譯、研究、攝取東西方文化;融合東西方文化;(3分)舉例:將印度的數字(阿拉伯數字)和中國的造紙術等發明傳入歐洲,促進了西歐文化的發展。(2分】(2)特點:繼承了古代希臘、羅馬文化;融匯了東西方文化;帶有宗教色彩(3分)地位:君士坦丁堡;是當時歐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成為溝通東西方的橋梁。(3分)26.【答案】(1)類型:實物(圖像)史料。(1分)變化:15世紀的世界地圖沒有美洲,16世紀的世界地圖有了美洲,且對世界的認知更加準確了。(2分)原因:新航路的開辟,人類建立起跨越大陸和海洋的全球性聯系,人類認識世界的視野更為開闊;早期的殖民擴張,西歐在發展國際貿易中,海洋意識增強;繪圖技術的提升了地圖繪制的科學性與精確性(3分)(2)貿易線路:傳統的印度洋貿易(1分);新興的大西洋貿易(三角貿易)(1分);太平洋貿易(澳門一長崎(1分),菲律賓至墨西哥之間或者馬尼拉大帆船(1分)如下圖(4分)》高一歷史學科試題第1頁(共2頁)影響:出現了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貿易中心轉移;商品種類與流通量成倍增長;股份公司和證券交易所出現;資本主義加速發展。(任答三點,3分)27.【答案1(1)盧梭基于先驗理性主義,主張保留私有制,通過思想解放,社會契約建立新制度以實現平等。(3分)】馬克思基于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主張消滅私有制,主張發動無產階級革命奪取政權,實現共產主義,以此實現平等。(3分)(2)原因:種族優越性;道德正當性。(2分)必要性:從工業革命后法國需要市場和原料產地的角度;從各列強掀起瓜分世界狂潮的角度:從世界交通貿易路線日益便捷的角度。(任意2項,4分)從柏林會議協議有利于開辟非洲殖民地角度;從狹隘民族主義(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泛濫)的角度;從普法戰爭失敗后法國需要提振國威的角度等亦可。(3)反駁:從世界文明多元化,文明平等,種族平等的角度;從近代法國倡導人權、自由、平等價值理念的角度;從殖民主義的罪惡的角度。(任意兩點,4分)高一歷史學科試題第2頁(共2頁)絕密★考試結束前2024學年第二學期寧波金蘭教育合作組織期中聯考高一年級歷史學科試題考生須知:1.本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2.答題前,在答題卷指定區域填寫班級、姓名、考場號、座位號及準考證號并填涂相應數字。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上,寫在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只需上交答題紙。選擇題部分一、選擇題I(本大題共12題,每小題2分,共24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古巴比倫王國漢謨拉比統治時期司法體制的規定:地方法官依據事理曲直按照《漢謨拉比法典》或當地習慣法做出裁決。下列有關該法律錯誤的是()A.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較為完整的成文法B.主要維護奴隸主的利益和權威C.涉及的內容包括社會結構等多個方面D.帝國形成比較完善的稅收體系2.文字極為重要,它能讓社會生活留下記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產生于以下哪個地區()A.古代西亞B.古代東亞C.古代埃及D.古代美洲3在某個帝國統治下,地中海地區保持了200多年的和平。由于奴隸和廣大平民的辛勤勞動,帝國內不同地區經濟聯系的加強,以及貿易的發展,帝國在1一2世紀空前繁榮,該帝國是指(A.波斯帝國B.亞歷山大帝國C.羅馬帝國D.拜占庭帝國4.10世紀初,基輔羅斯不斷擴張,版圖東至伏爾加河口,經克里米亞半島迄多瑙河口,北起拉多加湖,循波羅的海沿岸,南臨草原,一度成為東歐最強大的國家。1240年落入到以下哪個民族統治之下(A.斯拉夫人B.日耳曼人C.蒙古人D.拜占庭人5.中古時期,東亞的日本和朝鮮模仿中國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而佛教也由中國傳入日本和朝鮮。這反映了各區域文明()A.各自獨立發展B.相互武力攻伐C.發展極不平衡D.進行密切交流6據《綱要下》教材“自從他們控制東地中海商路后,西歐人就開始尋找經大西洋到達印度的航線。”該描述中的“他們”指的是()A羅馬人B.阿拉伯商人C.奧斯曼人D.拜占庭人7.下圖是1493年伊莎貝拉女王和斐迪南國王接見哥倫布的場景畫,美國學者莫里森對此事件評價說:“這是哥倫布一生幸運的最高點。”以下與哥倫布無關的是()高一歷史學科試題第1頁(共8頁)A.他熟悉《馬可·波羅行紀》B.他受葡萄牙王室委派航行C.他一直由大西洋向西航行D.他的航行未取得預期回報8.有學者指出某個國家爆發革命后,經過兩次內戰,議會獲勝,處死國王。隨后,又經歷了共和國、軍事獨裁和王朝復辟時期的反復斗爭,后又發生某種“革命”,革命成果獲得鞏固。與該學者描述相符合的是()A.英國B.法國C.德國D.意大利9.馮棠譯《舊制度與大革命》中描述“這場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毀若干世紀以來絕對統治歐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稱為封建制的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一致更簡單以人人地位平等為基礎的社會政治秩序。”這里的這場革命指的是(A.英國資產階級革命B.法國大革命C.美國資產階級革命D.1848年歐洲革命10.人們在探討工業革命為什么會在18世紀下半葉發生時,提出的推動工業革命誕生的諸多因素中合理的有()①擁有日益擴展的廣闊市場②工業資本家掌握國家政權③唯利是圖精神彌漫于社會④各國普遍形成了統一市場A.①②B.①③C.①③④D.②③④11.工業革命出現了下圖中蒸汽為動力的工廠。英國工業革命過程中有一位傳奇人物。他出身貧寒,憑發明創造成為了富有的紗廠主;他建立了近代第一-座水力紡紗廠,被譽為“工廠制度的建立者”。這位“傳奇人物”是(A.阿克萊特B哈格里夫斯C.瓦特D.貝爾▲使用蒸汽機為動力的工廠(繪畫作品)高一歷史學科試題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寧波市金蘭教育合作組織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聯考歷史試題.pdf 高一歷史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