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九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本題共 20小題,每小題 2分,共 40分。CCABA DCBBD ACABC BDBCD二、非選擇題:本題共 4小題,共 60分。21.(12分)(1)(每個角度 2分,總分不超過 4分)①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暢通溝通渠道,傾聽群眾呼聲;政府著力解決人民生活中的問題,為人民謀利益;②政府堅持依法行政,通過法定程序辦事,維護廣大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等。(2)(每個角度 2分,總分不超過 8分。)①體現全過程民主是社會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居民通過協商會提出改造建議、投票表決方案,直接參與社區公共事務決策,行使民主權利,彰顯人民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②體現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最廣泛:協商會覆蓋老年人、年輕人等不同群體,保障各類人群的知情權、參與權。最真實:政府公示方案并開通意見反饋渠道,居民監督小組全程監督施工,制度保障民主落實。最管用:改造后滿意度達 98%,民主決策轉化為實際民生成果。③體現協商民主的獨特優勢/是社會主義民主的特有形式:通過召開 3場協商會,平衡“保留涼亭”與“新增停車位”的矛盾,以“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達成共識,化解利益沖突。④體現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實踐/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成立居民監督小組,落實“自我管理、自我監督”,推動基層治理從“政府主導”向“居民共治”轉型。22.(16分)(1)調查報告結論(每個角度 2 分,共 6 分)①本市《環境保護法》實施十年來成效顯著:公眾環保意識普遍提升,92%受訪者知曉法律,88%了解企業減排責任,減少塑料使用(60%)、綠色出行(55%)、節約用電(50%)等行動普及率高。(2分)②但仍有部分問題:企業偷排污水廢氣、商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等違法行為存在,且僅 35%受訪者知曉舉報渠道。(2分)③總體看,市民參與度高,但執法監督和公眾維權意識需進一步加強。(2 分)(2)(任選三個角度,每一個角度 2分,共 6分)① 強化執法力度:環保部門應加強突擊檢查,對違法企業依法嚴懲,提高違法成本。② 推廣環保替代品:政府可提供補貼,鼓勵商家使用可降解材料,逐步淘汰不可降解塑料制品。③ 加強宣傳普及:通過社區講座、公益廣告等方式宣傳環保舉報熱線(如 12369),提高公眾監督意識。④ 建立激勵機制:對舉報違法行為并提供證據的市民給予獎勵,激發社會監督積極性。(3)(落實到節約用電、志愿者活動的具體措施每個方面 2分,不超過 4分)小明(節約用電):① 家中使用節能燈泡,養成隨手關燈的習慣;② 推廣“無電器日”,每周一天關閉非必要電器(如電視、游戲機);③ 在學校發起“教室節電挑戰”,統計各班用電量并公示結果。小剛(志愿者活動):① 加入“河湖清潔隊”,每月參與河道垃圾清理;② 參與植樹活動,在校園或社區種植綠植;③ 協助環保部門開展“企業開放日”,監督工廠排污情況并反饋問題。23.(17分)(1)參考答案角度(每點 1分,共 5分):① 農業穩產保供:糧食總產量連續穩定在 1100億斤以上;② 鄉村旅游興旺:游客量持續攀升,形成“泰山人家”等品牌;③電商助力增收:2024年 18個縣成為國家級電商示范縣,網絡零售額快速增長;④ 基礎設施完善:實現道路、網絡全覆蓋;⑤ 文化保護有效:傳統村落保護、非遺項目融入旅游。(2)評析角度參考(每個角度 2分,共 8分):① 肯定經濟的基礎作用:電商和旅游帶動農民增收,需解決“空心化”問題。② 指出片面性:過度開發破壞生態和文化,不能只看短期利益。③ 強調文化保護的重要性:傳統村落和呂劇是鄉村特色,文化流失會導致道德與法治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第 1 頁(共 2頁)鄉村失去魅力。強調生態保護的重要性:我們要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個別地區過度開發鄉村旅游,導致生態破壞。④ 提出綜合建議:發展經濟的同時保護環境、傳承文化、培養新農民。(3)(每個角度 2分,總分不超過 4分)角度一:從創新推動山東鄉村振興的角度(2 分);角度二:從山東新農村建設存在的短板和問題,必須加強創新角度作答。(2 分)(創新促進鄉村社會全面進步,可結合材料中通過文化創新,傳承鄉村文脈,避免過度商業化。創新應對發展短板,針對 “空心化”、人才短缺,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24.(15分)(1)① 中國堅持合作共贏理念、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通過中非合作論壇等平臺推動共同發展,與發展中國家共享機遇。(3分)② 中國持續擴大對外開放:舉辦進博會、縮減外資負面清單,為各國企業提供公平市場環境。(2分)③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方案惠及全球,展現大國擔當。(2分)(2)評分量表:等 級 等級描述能緊密結合材料中經濟、科技、脫貧等多領域成就,對于“奮斗精神”與中國夢的邏輯關系,能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中國智慧)水平 4(7~8 分) 和共同富裕/全球貢獻(中國擔當)角度進行充分論述,且觀點明確、層次清晰、術語規范、言之成文。能結合材料中經濟、科技、脫貧等多領域成就,對于“奮斗精神”與中國夢的邏輯關系,能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中國智慧)和水平 3(4~6 分)共同富裕/全球貢獻(中國擔當)角度進行合理論述,且觀點明確、層次清晰、術語規范、言之成文。能簡單列舉材料中的個別成就,未明確聯系奮斗與中國夢的關系,水平 2(1~3 分) 觀點不夠明確、層次不夠清晰、術語不夠規范水平 1(0 分) 未作答或作答與試題要求無關參考答案:奮斗鑄就輝煌——從新中國 76 年歷程看中國夢的實現新中國 76 年的奮斗歷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用實干托舉中國夢的生動實踐。從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到高鐵、公路網縱橫神州;從“兩彈一星”打破技術壟斷,到創新指數躋身全球前列,中國智慧體現在“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和“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戰略定力。脫貧攻堅惠及近 1億人口、高等教育普及率跨越式提升,彰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的中國擔當——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奮斗精神在公平正義中凝聚力量。習近平主席指出“持則可圓”,啟示我們:中國夢的實現既要依靠科技創新、改革開放的“硬實力”,也需傳承自力更生、團結協作的“軟實力”。新時代新征程,唯有將個人奮斗融入國家復興偉業,方能續寫“追則能達”的輝煌篇章。道德與法治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第 2 頁(共 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年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中考一模道德與法治試題.pdf 九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