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5張PPT)古代世界的帝國與文明的交流綱要下第1單元 第2課就社會發展看,第一批文明都是農業文明。…農業文明具有一定的擴張性和外向性,原因在于:其一,農業文明的發展,使文明區內人口愈來愈多,人口在激增的情況下便有可能離開文明中心而向四周遷徙。其二,農業文明物質資料手段的先進性和可靠性,極易為文明周邊原始部族所了解、所模仿,從而發展農業。其三,農業的先進性使生產出現了剩余,從而使一部分人能脫離農業而從事工商業,而工商業在本質上又是需要與外界交往的。——劉景華:《人類六千年》(上)古代文明為什么會由獨立發展變成對外擴展、連成帝國?①資源有限,人地矛盾(擴展的動力)1.②擴展的條件:農耕文明區比較發達的社會分工、相對較高的勞動生產率、復雜的社會組織和管理系統一、古代文明的擴展2.擴展的表現(1)農耕文明的擴展:①古代埃及文明的擴展古代埃及擴張示意圖敘利亞和巴勒斯坦埃及新王朝時期:勢力曾達到兩河流域一、古代文明的擴展(1)農耕文明的擴展:②古代西亞文明的擴展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王國疆域圖古巴比倫王國:首次實現了兩河流域的統一勢力伸展到地中海東岸公元前7世紀的亞述帝國疆域武力戰爭一、古代文明的擴展亞述:統一兩河流域、小亞細亞的一部分,一度征服埃及(2)海洋文明(古代希臘文明)的擴展:古希臘人采用什么方式擴張?移民(殖民)據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記載,約公元前630年前后,鐵拉島七年無雨,顆粒無收,于是鐵拉人用抽簽的辦法從每兩兄弟中選一人到非洲殖民。中簽者淚流滿面地離開家鄉,結成生死與共的患難弟兄,終于在異鄉開辟出一片新天地。古希臘人在地中海和黑海地區的殖民示意圖東起黑海東岸、西到西班牙的廣大地區建立了數量眾多的城邦國家一、古代文明的擴展大河文明與海洋文明的擴張存在哪些不同?文明類型 大河文明 海洋文明擴展區域 西亞和北非的部分地區 地中海和黑海周邊地區擴展方式 武力戰爭(征服) 移民(殖民)特點影響因素 農耕文明區比較發達的社會分工、相對較高的勞動生產率、復雜的社會組織和管理系統 自身組織能力、航海技術和武器的優勢;自然條件的限制;工商業的發達程度擴張影響 古代文明各自的擴展,使不同文明區相互連接起來, 促進了大國的興起 被征服者服從征服者殖民城邦獨立自主,不受母邦控制既是農耕文明又是大河文明二、古代世界的帝國1.早期帝國——赫梯帝國、埃及新王國、亞述帝國赫梯帝國前17世紀—前8世紀埃及新王國時期約公元前1567—1085年亞述帝國古亞述時期(約前2500-前1500)、中亞述時期(約前1400-前1078)、新亞述時期(前935-前605)2.波斯帝國(1)擴張概況前6世紀,波斯興起于伊朗高原歐亞非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的帝國(2)制度波斯國王大流士宣稱:“凡忠信之士,我賜予恩典;凡不義之人,我嚴懲不貸……凡我給他們的命令,他們都遵行不誤。……靠阿胡拉瑪茲達之佑,我統治了這個王國。”——李鐵匠選譯《古代伊朗史料選輯》①中央:繼承西亞地區傳統的君主專制制度。國王是整個政權的核心和最高主宰,權力被認為來自神。②地方:實行行省制③從中央到地方比較完善的官僚體系和稅收系統二、古代世界的帝國3.亞歷山大帝國(又名馬其頓帝國)(1)擴張概況:前4世紀晚期:馬其頓亞歷山大率軍入侵波斯帝國歐亞非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的帝國(2)制度亞歷山大所建立的帝國,在許多方面都沿襲波斯帝國的舊規。他繼承波斯的專制政體,采用波斯的服飾和朝儀。他保留波斯行省的制度,起用不少波斯舊臣擔任行省的總督。他也保留埃及的宗教習慣,并且自居為神,要臣民把他當做神來崇拜。他在軍事上征服了波斯,在政治上卻為波斯的制度所溶化。從這一點說他的帝國應當視為波斯帝國歷史的繼續。——吳于廑《古代的希臘和羅馬》①亞歷山大繼承波斯帝國的基本制度,宣布君權神授,將政治、軍事等大權集于一身。②地方實行行省制,任用馬其頓人和希臘人擔任主要職務③推廣希臘文化。二、古代世界的帝國所謂希臘化是指亞歷山大大帝東征(公元前 334 -前 323 年)后的三個世紀里, 古希臘文明和小亞細亞、敘利亞、美索不達米亞、埃及以及印度的古老文明相融合的一種進程。材料1:亞歷山大及其繼承人都熱心于獎掖希臘文明 ,在整個亞歷山大帝國中到處都分布著希臘式的劇院、希臘式的廟宇 、希臘的文學與藝術、希臘的商業以及希臘式的城市 。這些新的希臘城市逐漸取代了雅典的文化中心地位,而成為新的希臘藝術 、文學和科學的中心。——陳恒《希臘化時代研究的歷史與現狀》第110-111頁材料2:亞歷山大及其繼承者在東方的土地上建立了300多座希臘城市,在每一座城市中都建有希臘式的會所、劇場和體育場,而希臘的巡回演出劇團則定期在這些城市的劇場中上演希臘的悲劇和喜劇。同時,東方文化中的君主專制主義和官僚體制、奢侈放蕩的享樂主義等不斷在對希臘文化進行著反向滲透。 ——趙林《西方文化概論》第49-50頁促進希臘文化的輸出推動東方文化的輸入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融4.羅馬帝國二、古代世界的帝國▲ 2 世紀初的羅馬帝國395年公元前509年公元前753年羅馬建城羅馬共和國建立羅馬帝國分裂西羅馬帝國滅亡1453年羅馬帝國建立公元前27年476年東羅馬帝國滅亡疆域廣闊(地中海成為內海)思考:看地圖,指出羅馬帝國的疆域特征?【史料閱讀】2世紀的演說家阿利斯提德對羅馬城作為商品匯聚地的描繪是:“所有的貨物,所有現存的和曾經存在的東西,貿易、航海、農業、金屬加工,任何曾經創造出來或者生長出來的東西,都在這里匯合。這里看不到的東西,肯定不存在于這個世界上。”——《致羅馬》英文版材料4:羅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則以法律。——德國法學家耶林格發展海外貿易,加強地區間經濟聯系。實行帝制中央行省制地方羅馬法(公民法-萬民法)經濟政治文化法律奴隸制社會羅馬皇帝行省總督帝國政治結構簡圖4.羅馬帝國二、古代世界的帝國4世紀末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國教。三大帝國 波斯帝國 亞歷山大帝國 羅馬帝國建立 公元前6世紀 公元前4世紀晚期 公元前27年衰亡 公元前4世紀晚期,滅于馬其頓 帝國分裂為三個希臘化國家 公元4世紀末帝國分裂疆域范圍 地跨亞非歐三大洲 統治概況 1.政治: (中央)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君權神授 (地方)行省制 2.經濟與社會: 稅收系統、貨幣制度、交通道路建設 1.政治: (中央)君主專制 (地方)行省制 2.文化: 推廣希臘文化,促進文化交融 1.政治:(中央)帝制(地方)行省制2. 經濟:發展海外貿易3. 文化:基督教定為國教4.法律:羅馬法【歸納小結】據表格,概括三大帝國的共同特點有哪些?1.依靠軍事征服(武力擴張)建立帝國2.地跨亞非歐三大洲4.依靠官僚體系和軍隊、行省制度和修建道路等措施加強控制3.實行君主專制材料:羅馬帝國實際上是一個皇帝,但是行省一個一個各自為政,都是一個個的“小王國”,所以羅馬帝國到后來是一個松散的東西。……當將領的,當元首的,當執行官的,包括元老院里邊的貴族,財富越來越集中在他們手里,因此,用我們現在的話就是驕奢淫逸、貪污腐化。……在古羅馬發展過程當中,比古羅馬人要野蠻的北方日耳曼人慢慢地強大起來了,越來越向羅馬逼近,直到和羅馬發生直接沖突,給羅馬造成非常大的壓力。——陳樂民《歐洲文明十五講》思考:結合【歷史縱橫】,分析羅馬帝國衰亡的原因是什么?軍事擴張建國,缺乏內部凝聚力政治腐敗,官僚體系和職業軍隊加重人民負擔階級矛盾尖銳,奴隸起義頻仍邊境壓力增大,蠻族入侵內因外因探究:文明的交流如何推動發展?三、整體化的世界——文明的交流宏觀認識:結合教材P12-13,完成有關古代文明交流的表格梳理。傳播方式具體表現 傳播內容和方向地域西亞埃及腓尼基 (西亞與埃及文明 的交匯點)羅馬帝國 與中國經貿往來、思想、文化和技術的傳播冶鐵技術——埃及和希臘農耕技術——中亞、歐洲和北非神話故事——成為希臘神話的重要內容雕刻藝術特別是人像雕刻——希臘向東:向西:腓尼基字母—阿拉馬字母—西亞、埃及以及印度等多種字母腓尼基字母—希臘字母—拉丁字母—歐洲幾乎所有字母文字的源頭。絲綢之路上的東西方的經貿和文化交流 古代埃及和希臘的雕刻(P12)【歸納小結】結合所學,歸納不同文明之間交往的方式和總趨勢。方式:①武力擴張的推動②和平友好往來總趨勢:交往不斷加強,相互影響不斷擴大【思考點】為什么字母文字會被廣泛流行?字母文字比較簡單,容易學習和掌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