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濟南市2016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綱要地 理Ⅰ.命題指導思想一、命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頒布的《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和濟南市教育局頒布的《濟南市2016 年初中學生畢業評價及學業水平考試實施意見》 (濟教辦字〔2016〕7號)。二、命題以能力測試為主導,重視“新材料、新情境”的創設與運用,注重考查考生所學地理學科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考生多角度、創造性地思考和解決問題。三、命題保持相對穩定,體現新課程理念。四、命題力求科學、準確、公平、規范,試卷應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區分度和適當的難度。Ⅱ.考試內容及要求依據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參照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教育部審定2013)教材,結合濟南市的實際情況,確定2016年學業水平考試地理學科考試內容。一、 考試目標與要求考試內容是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側重于考查學生作為公民應當終身必備的地理知識和能力,兼顧考查學生在高中學習階段延續性的知識和能力,根據考生完成考試的基本思維過程,擬定地理學科的考核目標與要求(見下表)。其中,“目標”即綜合測試的能力目標,“要求”是分別對每一考核目標不同層次和水平的界定。 要 求目 標ⅠⅡ閱讀和獲取信息閱讀試題提供的圖文資料,理解試題要求獲取試題提供的信息,提煉信息的有效內容調動和運用知識將所學知識與試題內容建立正確的聯系準確的運用相關知識和有關信息認識和說明問題描述和分析事物正確表述事物的現象,準確描述事物的特征運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對地理事物進行分析、歸納,形成知識遷移能力提出和探討問題從試題資料中發現或提出科學的地理問題運用比較、綜合等方法探討和解決問題,初步具備判斷決策能力,體現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二、考試內容 考試內容主要包括《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導下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地理教科書》七、八年級的基本內容。對所列考試內容的考查程度不超過課程標準規定的要求。第一部分 地球和地圖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地球儀;經緯網;地球運動及其地理意義。2.地圖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圖例;在地圖上辨認地面的高低起伏。第二部分 世界地理海陸分布;海陸變遷。天氣、氣候的概念;氣溫與降水的分布;主要氣候類型。人口與人種;語言和宗教;聚落。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國際合作。掌握一個大洲(如亞洲)、五個地區(如東南亞、中東、歐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極地地區)、六個國家(如日本、印度、俄羅斯、澳大利亞、美國、巴西)等不同尺度區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初步掌握學習區域地理的一般方法。第三部分 中國地理1.疆域與行政區劃。2.人口數量、增長和分布以及人口政策;民族分布。 3.地形、地勢的主要特征及主要的山脈和地形區的分布。 4.氣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響的主要因素,主要自然災害。5.河流的基本特征;長江、黃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對本流域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影響。6.自然資源的主要類型;土地資源主要特點;水資源時空分布特點及其對于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大型工程。7.農業分布概況及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必要性,科技興農;工業分布特點及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狀況。8.交通運輸方式,鐵路干線的分布格局。9.民居、服飾、飲食的地方特色,地方文化特色對旅游業發展的影響。10.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地理單元的劃分依據和界線,四大地理單元的位置、范圍、區域自然地理特征及區域自然地理環境對生產、生活的影響。11.北京、香港和澳門、臺灣、東北三省、黃土高原、長江三角洲、塔里木盆地、三江源等不同尺度區域的位置與分布、聯系與差異、環境與發展。Ⅲ.考試形式及試卷結構一、考試形式采用閉卷、筆試形式??荚嚂r間為60分鐘。二、試卷結構試卷分為Ⅰ卷和Ⅱ卷兩部分,滿分為100分。Ⅰ卷為選擇題50分(單項選擇題和雙項選擇題);Ⅱ卷為非選擇題50分。 Ⅳ.題型示例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每小題選對得2分,共40分。通過學習地理,我們不僅能夠解釋很多奇特的自然現象,也能用所學的地理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據此完成1~3題。1.通過兩年的地理學習,你體會的“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是 A.記住了很多國家的首都 B.知道了石油資源的分布C.能用地理的眼光分析問題 D.會背誦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參考答案】C2.造成右圖中同一時刻三地影長不同的原因是 A.地球是球體 B.地球的自轉C.天氣的變化 D.地形的差異【參考答案】A3.曉明在放學的路上,發現照明的路燈冬季開得早,夏季開的晚,人們這樣做的主要原因是 A.氣候的變化 B.地區的差異 C.地球的自轉 D.地球的公轉【參考答案】D讀等高線地形圖,完成4~5題。4.圖中四地點可能出現瀑布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參考答案】A5.等高線地形圖中陰影區域的地形與下列哪幅景觀圖相近 【參考答案】B很多同學具備了運用地圖認識、了解國家的能力。讀下面四幅地圖,回答6~8題。6.四幅圖中,完全反映自然地理事物分布狀況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參考答案】C 7.②國有很多美稱,根據圖中信息可以把它稱為 A.地廣人稀的國家 B.世界活化石博物館 C.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D.坐在礦車上的國家【參考答案】D 8.根據圖中河流的流向判斷③④兩國地理特征,正確的是 A.③國的地勢是中部高、四周低 B.④國的地勢是東西部高、中部低C.河流夏季汛期③國比④國長 D.河流凌汛④國比③國更加突出 【參考答案】B 9.關于下圖中的海峽敘述,正確的是 A.①海峽的東側是世界面積最大的國家,西側是世界經濟最強大的國家B.②海峽海運繁忙,溝通了大西洋和北冰洋C.③海峽位于西半球,是歐洲與非洲的分界線D.④海峽因位置重要被稱為“十字路口的咽喉”【參考答案】D10.關于世界人口分布與海拔、緯度的關系敘述正確的是 A.世界人口分布隨海拔升高而增多 B.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上地區C.世界人口分布隨緯度升高而減少 D.世界人口集中分布20°N~60°N地區【參考答案】D二、雙項選擇題 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兩項符合題目要求的,每小題選對得2分,共10分。11.我國是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春夏季節易發生的災害是 【參考答案】AD 12.下列有關區域特征,對應正確的兩項是 A.東北三省——“白山黑水”之間 B.四川盆地——“魚米之鄉”C.香港和澳門——“東方明珠” D.塔里木盆地——“最大的黃土堆積區”【參考答案】AC2015年4月25日,尼泊爾發生8.1級地震。根據圖一信息回答13~15題。13.有關尼泊爾位置敘述正確的是 A.位于東半球 B.位于北溫帶 C.海陸兼備 D.北鄰印度【參考答案】AB14.尼泊爾位于哪兩大板塊之間 A.亞歐板塊 B.太平洋板塊 C.印度洋板塊 D.非洲板塊【參考答案】AC15.下列符合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是 A.尼泊爾大力發展淡水養殖業 B.德干高原均適宜種植水稻 C.雅魯藏布江谷地發展河谷農業 D.青藏高原主要發展畜牧業【參考答案】CD三、非選擇題16.(13分)生活地理。家住杭州的中學生張萌同學一家,國慶假期自駕來濟南旅游。依據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資料一: 旅行站點示意 資料二:杭州、濟南國慶期間天氣預報杭 州濟 南10月3日20℃—26℃14℃—23℃10月4日20℃—27℃10℃—19℃10月5日22℃—28℃12℃—21℃資料三:某地區水系圖 (1)下面是張萌旅游記錄的片段,請同學們幫忙補充完整。(7分)旅 程旅 游 記 錄行前準備考慮到近幾天的天氣情況,要準備 ① 、 ② 等物品。第一站從杭州出發,經過浙江省、上海市與 ③ 省,到達 ④ (河流)岸邊的南京市。第二站行駛中發現公路兩邊 ⑤ (耕地類型)越來越多,中午到達了第二站——被稱為“五省通衢”的 ⑥ 市。第三站汽車一直在地勢平坦的 ⑦ 平原上行駛,很快便抵達終點——“泉城”濟南。(2)濟南旅游資源豐富,請你向張萌一家推薦兩處景點。(2分)(3)資料三是張萌旅行途中經過的某地區水系圖。讀圖提取信息,歸納該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征。(4分)【參考答案】(1)①雨具;②外套;③江蘇;④長江;⑤旱地;⑥徐州;⑦華北。(每空1分,共7分)(2)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等(每景點1分,共2分。答案合理即可得分)(3)地勢:西南高,東北低(1分);氣候:降水豐沛(1分);河流:河流眾多(1分);資源:水資源豐富(1分)。(每點1分,共4分)17.(11分)區域差異。世界地區自然環境差異巨大,對人類的生活和生產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據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1)填圖定位。填圖:在圖上填注太平洋、印度洋與馬六甲海峽。(3分)(2)區域差異。參照文本框中對A地區的描述,完成對B(中南半島)的描述。(4分)(3)下列關于區域特點及發展差異的描述,判斷正誤,對的打√,錯的打×。(4分)①A地區一些國家在沙漠中建起眾多高樓,其經濟收入主要來源于石油出口。 ( )②B地區是伊斯蘭教的發源地,現在仍有許多國家信仰伊斯蘭教。 ( )③A地區水資源匱乏,農業灌溉多采用滴灌、噴灌,B地區水資源充足,不會發生旱災。 ( )④吳哥窟是B地著名的旅游勝地,它所在的國家是柬埔寨。 ( )【參考答案】 (1)在圖上填注太平洋、印度洋與馬六甲海峽。(3分) (2)位于北回歸線附近的大陸東岸,(1分)熱帶季風氣候為主,(1分)氣候濕熱,(1分)主要種植水稻和熱帶經濟作物(發展熱帶種植業)。(1分) (3)①√ ②×③×④√。(每答對一項得1分,共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