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2 《機械能及其轉化》 筑基提能同步分層練習設計(提升版) 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教科版2024)一、單選題1.(2023八下·肥西期末)如圖所示,是探究“動能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實驗的示意圖.小球從a處滾下,在c處與小木塊碰撞,并與小木塊共同運動到d處停下.下面的一些判斷正確的是( )A.從a到b,小球的勢能不變,動能增大B.從b到c,小球的勢能增大,動能增大C.到達c處,小球的勢能最小,動能最大D.到達d處,小球的動能為零,小木塊的動能最大【答案】C【知識點】機械能及其轉化【解析】【解答】AB.小球從a到b、從b到c時,質量不變,高度減小,重力勢能減小,速度變大,動能變大,故AB錯誤;C.在c處,小球到達平面,質量不變,高度最小,勢能最小,速度增大,動能最大,C正確;D.小球到達d處,質量不變,與c處相比高度不變,重力勢能不變,小球撞擊木塊后,到d點停止,速度為零,動能為零,D錯誤。故選C。【分析】質量一定時,速度變大,動能變大,速度為零,動能為零;高度變大,重力勢能變大。2.(2024八下·瑞金期末)如圖所示為乒乓球在水平地面上連續彈跳時產生的軌跡的一部分,該圖表明( )A.在圖中乒乓球的彈跳方向為自右向左B.乒乓球彈跳時機械能守恒C.乒乓球運動過程中重力勢能一直減小D.乒乓球某次彈起過程中,彈起瞬間的動能大于此過程最高點時的重力勢能【答案】D【知識點】機械能及其轉化【解析】【解答】AB.根據圖像,乒乓球在地面上連續彈跳中,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由于球與地面碰撞時,運動中有空氣阻力,小球的機械能逐漸變小;小球向上運動時,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下降時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因為機械能在逐漸減小,球跳起的高度逐漸減小,AB不符合題意;CD.乒乓球在向上運動時,高度變大,重力勢能增大,下降時重力勢能減小,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運動的物體克服阻力,機械能減小; 質量一定時,速度越大,動能越大,高度越大,重力勢能越大。3.(2024八下·灤南期末)如圖所示,一運動員在高山滑雪時,在一緩坡處勻速下滑。關于運動員機械能變化情況的說法正確的是( )A.重力勢能減小 B.動能逐漸增大C.機械能越來越大 D.機械能保持不變【答案】A【知識點】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機械能及其轉化【解析】【解答】運動員從斜坡勻速下滑,運動員的質量不變,高度變小,重力勢能變小;速度不變,動能不變,在下滑的過程中,要克服摩擦消耗能量,因此人的一部分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機械能的總量減小,減小的重力勢能克服摩擦力做功,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分析】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質量、速度。質量越大,速度越大,動能越大。重力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質量、被舉的高度。質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機械能的相互轉化:如果在轉化過程中沒有其他形式能的參與,則重力勢能全部轉化為動能,機械能的總量保持不變,如果需要克服摩擦做功,則有了能量的消耗,則重力勢能中的一部分轉化為動能。機械能=動能+勢能。4.(2024八下·衡水期末)很多同學喜歡騎山地車出行。下列關于山地車的結構及使用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自行車的車座做得較寬大是為了減小對臀部的壓力B.自行車的車把實際上是一個省力杠桿C.騎自行車上坡前用力蹬車是為了增大慣性D.騎自行車勻速下坡時動能和機械能都不變【答案】B【知識點】機械能及其轉化;慣性及其現象;減小壓強的方法及其應用;杠桿的分類【解析】【解答】A.在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故A錯誤;B.動力臂大于力臂,是省力杠桿,故B正確;C.慣性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故C錯誤;D.質量不變,速度不變,動能不變。高度降低,重力勢能減小,機械能減小,故D錯誤。故選B。【分析】(1)減小壓強的方法:在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在受力面積一定時,減小壓力來減小壓強。(2)聯系生活經驗,判斷杠桿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關系,再判斷它是屬于哪種類型的杠桿。(3)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慣性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4)由于存在摩擦,需克服摩擦做功,機械能轉化為內能。5.(2024八下·天河期末)圖甲為籃球投出后的運動軌跡,B為最高點,籃球在不同位置的機械能如圖乙,則籃球( )甲 乙A.在B點的速度為0 B.在A、B點的機械能相等C.從B到C過程,重力沒有做功 D.從A到B過程,重力勢能變大【答案】D【知識點】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機械能及其轉化【解析】【解答】A.由圖乙可知,籃球在B點時的動能不為0,所以速度也不為0,故A不符合題意;B.機械能為動能和勢能之和;由圖乙可知,籃球在A點的動能和重力勢能之和大于在B點的動能和重力勢能之和,即籃球在A點的機械能大于在B點的機械能,故B不符合題意;C.由圖乙可知,從B到C的過程中,籃球的重力勢能減小了,所以籃球重力做功了,故C不符合題意;D.由圖乙可知,籃球從A到B過程,重力勢能變大了,故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重力勢能和高度有關。籃球在A點的動能和重力勢能之和大于在B點的動能和重力勢能之和,有空氣阻力做功,機械能不守恒。6.(2024八下·丹東期末)2024年4月25日20時59分,搭載“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八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如圖所示,在火箭加速升空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的機械能不變B.“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的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C.“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的動能保持不變D.“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的重力勢能增大【答案】D【知識點】動能的影響因素;勢能的影響因素;機械能及其轉化【解析】【解答】火箭加速升空的過程中,飛船質量不變,速度增大,動能增大; 飛船上升的過程中,高度增加,質量不變,重力勢能增大;飛船的機械能增大。故D正確,ABC錯誤。故選D。【分析】火箭加速升空,質量一定,速度變大,動能變大,高度變大,重力勢能變大。7.(2024八下·西豐期末)2024年2月25日,中國乒乓球男隊以3:0的總比分戰勝法國男隊,連續11次奪得男團冠軍。如圖所示為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提拉回球的瞬間。下列有關乒乓球被提拉及旋轉上升過程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被提拉,主要是改變了它的運動狀態B.上升過程中,它的上部氣流速度快,壓強小C.上升過程中,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D.離開球拍后,由于受到慣性,而繼續上升【答案】D【知識點】機械能及其轉化;力的作用效果;慣性及其現象;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的探究實驗【解析】【解答】A.當小球的運動方向、速度改變,說明改變了其運動狀態,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小球旋轉上升,上部流速快,壓強小,下部流速小,壓強大,產生向上的壓強差,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上升過程中,速度變小,動能變小,高度增加,重力勢能增加,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離開球拍后,球由于具有慣性而繼續上升,慣性不是力,不能說受到慣性,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分析】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流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動能和質量、速度有關,重力勢能和質量、高度有關;慣性是物體繼續保持原來狀態的性質。8.(2024八下·綏棱期末)物理與生活息息相關,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甲圖:汽車安全帶做的比較寬——減小壓強B.乙圖:跳遠時助跑,使自己跳得更遠——利用慣性C.丙圖:彈簧發條式鐘表的鐘擺擺動——利用彈性勢能D.丁圖:輪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紋——減小摩擦【答案】D【知識點】機械能及其轉化;慣性及其現象;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減小壓強的方法及其應用【解析】【解答】A.為了在壓力不變時增大受力面積從而減小壓強,汽車安全帶做的比較寬,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人由于慣性會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跳遠時助跑,會跳得更遠,是利用了慣性,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彈簧發條式鐘表的發條擰緊后,彈簧發生形變,鐘擺擺動時,彈簧的彈性勢能轉化為鐘擺的機械能,是利用了彈簧的彈性勢能,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輪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紋是為了在壓力不變時,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從而增大摩擦,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分析】(1)根據汽車安全帶做的比較寬,是為了在壓力不變時增大受力面積從而減小壓強;(2)跳遠時助跑,人由于慣性會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會跳得更遠,是利用了慣性;(3)彈簧發條式鐘表的發條擰緊后,彈簧發生形變,鐘擺擺動時,彈簧的彈性勢能轉化為鐘擺的機械能,是利用了彈簧的彈性勢能;(4)輪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紋是為了在壓力不變時,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從而增大摩擦。二、多選題9.(2024八下·石家莊期末)2024年5月3日,搭載嫦娥六號探測器的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如圖甲。之后進入地月轉移軌道,開啟世界首次月背采樣返回之旅。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剛發射時,嫦娥六號相對于火箭是運動的B.嫦娥六號隨長征五號火箭加速升空時,它的機械能變大C.嫦娥六號著陸支架底面積大是為了減小對月面的壓強D.月面對嫦娥六號的支持力與嫦娥六號對月面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答案】B,C【知識點】機械能及其轉化;平衡力的辨別;參照物及其選擇【解析】【解答】A.剛發射時,嫦娥六號和火箭一起運動,沒有位置變化,是靜止的,A不符合題意;B.嫦娥六號隨火箭加速升空時,速度變大,動能變大,高度變大,重力勢能變大,機械能變大,B符合題意;C.嫦娥六號著陸支架底面積大,增大受力面積,可以減小對月面的壓強,C符合題意;D.月面對嫦娥六號的支持力與嫦娥六號對月面的壓力是力和反作用力,是相互作用力,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C.【分析】物體間沒有位置變化,是相對靜止的;質量一定時,速度變大,動能變大,高度變大,重力勢能變大,機械能變大;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可以減小壓強;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0.(2024八下·金沙期末)北京時間2024年4月21日7時4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四十二號02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下列關于發射過程中描述正確的是( )A.火箭上升過程中,02星的質量變小B.火箭上升過程中,02星相對于地面是運動的C.火箭升空的原理與噴氣式飛機升空原理相同D.火箭加速升空過程中機械能增大【答案】B,D【知識點】質量及其特性;機械能及其轉化;力作用的相互性;參照物及其選擇【解析】【解答】A.火箭上升時,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不變,質量不變,故A錯誤;B.火箭上升時,02星相對于地面的位置改變,是運動的,故B正確;C.火箭升空時,向下噴氣,地面有向上的反作用力,利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噴氣發動機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產生的推力,還利用了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來實現升空,故C錯誤;D.火箭加速升空時,質量不變,速度增大,高度升高,動能增大,重力勢能增大,機械能增大,故D正確。故選BD。【分析】質量是物體含有物質的多少;物體間有位置變化,是運動的;物體的動能和質量、速度有關,重力勢能和質量、高度有關。11.(2024八下·扶溝期末)如圖所示,小球做上下往復運動。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小球上下往復運動過程中,小球的機械能不變B.小球向下運動過程中,小球受到重力做功C.小球對彈簧施加拉力,彈簧對小球也施加拉力D.小球上下往復運動過程中,只有動能與重力勢能不斷相互轉化【知識點】機械能及其轉化;力作用的相互性;是否做功的判斷【解析】【解答】A.機械能減小,因為小球上下往復運動過程中,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故A錯誤,符合題意;B.受到重力對物體做功因為小球受豎直向下的重力作用,向下運動,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小球受到彈簧的拉力,彈簧也受到小球的拉力,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機械能包括動能與勢能,小球上下往復運動過程中,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機械能減小,轉化為其他形式能,不是只有動能與重力勢能不斷相互轉化,故D錯誤,符合題意。【分析】(1)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作用在兩個物體上;(2)機械能包括動能與勢能,其中動能的影響因素是質量與速度,重力勢能的影響因素是質量與高度,彈性勢能的影響因素是彈性形變量。12.(2023八下·鄭州期末)如圖所示,將一個重的物體沿斜面勻速拉到頂端虛線位置,沿斜面向上的拉力為,斜面長為、高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這個過程中做的有用功是B.這個過程中木塊受到的摩擦力是C.若將支撐塊向左移動,該斜面的機械效率變大D.增大物體的重力可提高該斜面的機械效率【答案】A,C【知識點】機械能及其轉化;摩擦力的大小;斜面的機械效率;功的計算及應用【解析】【解答】A:在這一過程中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Gh=5N1m=5J,故A正確;B:在這一過程中,由于拉力做的總功:W總=Fs=2N3m=6J,拉力做的額外功:W外=W總-W有=6J-5J=1J,根據W外=fs,可得:f=W外/s=1J/3m0.33N ,故B錯誤;C:若將支撐塊向左移動,斜面的傾斜程度將增大,物體對斜面的壓力將減小,從面使物體所受摩擦力將減小,所做額外功將減小,根據=可知斜面的機械效率將增大,故C正確;D:斜面的機械效率只與斜面的粗糙程度和斜面的傾角有關,與物重無關,只改變物重,不會改變斜面的機械效率,故D錯誤;綜上可知:本題應選:AC 。【分析】(1)沿斜面推拉物體,相當于把物體從斜面底端(地面)提高到斜面頂端,所做有用功的大小,用:W有=Gh進行計算;(2)已知斜面長度和拉力的大小,可通過W總=Fs計算出拉力所做的總功;然后再根據W外=W總-W有計算出額外功,再根據W外=fs計算出摩擦力的大小;(3)支撐塊向左移動,斜面的傾斜程度將增大,物體對斜面的壓力將減小,從面使物體所受摩擦力將減小,所做額外功將減小,可推知斜面的機械效率將增大;(4)斜面的機械效率只與斜面的粗糙程度和斜面的傾角有關,與物重無關。三、實驗填空題13.(2024八下·貴陽月考)細心的小明在課后籃球活動中發現,傳球時,籃球撞擊地面后能準確反彈到遠處隊友手中。小明覺得好奇:籃球撞擊地面后,反彈方向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與同學討論后,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1:與籃球撞擊地面時的入射方向有關;猜想2:與地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小明用彈性小球代替籃球,對小球撞擊水平地面后的反彈方向進行探究,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每次都讓彈性小球從壓縮相同長度的相同彈簧下端,由靜止彈出并撞擊水平地面,分別改變水平地面的粗糙程度和小球的入射方向與水平地面的夾角α,測出小球反彈方向與水平地面的夾角β,記錄數據如表:夾角α 20.0° 30.0° 45.0° 60.0° 70.0°玻璃地面 25.5° 34.7° 49.2° 63.5° 72.8°木板地面 28.6° 37.3° 51.6° 65.4° 74.1°水泥地面 30.9° 39.2° 53.9° 67.5° 76.6°(1)設計實驗時,分別采用玻璃地面、木板地面和水泥地面,是為了改變 。(2)分析實驗數據可知,其他條件相同時,夾角α越大,夾角β越 。(3)分析實驗數據可知,猜想2是 (選填“正確”或“錯誤”)的。(4)如圖(乙)所示,某次小球從A位置入射到水平地面O位置后反彈,則 (選填“B”“C”或“D”)位置最有可能是小球反彈后經過的位置。(5)小明分析發現,當α一定時,水平地面越光滑,β值與α越接近,他由此推理,如果水平地面與小球間沒有摩擦,則β與α應 (選填“相等”或“不相等”)。【答案】(1)地面的粗糙程度(2)大(3)正確(4)B(5)相等【知識點】機械能守恒條件【解析】【解答】(1)要驗證猜想2,需要改變地面的粗糙程度,實驗中通過分別采用玻璃地面、木板地面、水泥地面來改變地面的粗糙程度;(2)由實驗數據可知,當其他條件相同時,夾角a越大,夾角B隨之越大,所以猜想1是正確的;(3)分析實驗數據可知,其他條件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夾角3越大,說明猜想二是正確的;(4)分析實驗數據可知,夾角3總是大于夾角a,由此可判斷圖一中B位置最有可能是小球反彈后經過的位置;(5)由實驗數據可知,當夾角a一定時,水平地面越光滑,夾角3與夾角a越接近,由此推理,如果水平面與小球間沒有摩擦,則夾角3與夾角a相等,這種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叫做科學推理法,平面鏡成像規律、阿基米德原理可以用實驗直接驗證,牛頓第一定律不能用實驗直接驗證,是在實驗的基礎上推理得出的,用到了科學推理法,故選B故答案為:(1)地面的粗糙程度;(2)大;(3)正確;(4)B;(5)相等。【分析】(1)驗證猜想2,改變地面的粗糙程度;(2)根據控制變量法分析實驗數據可知當其他條件相同時,夾角a與夾角B之間的關系;(3)根據控制變量法分析實驗數據可知猜想二是否正確;(4)分析實驗數據可知夾角3總是大于夾角a,由此可判斷圖一中小球反彈后經過的位置;(5)由實驗數據可知,當夾角a一定時,水平地面越光滑,夾角3與夾角a越接近,由此推理,如果水平面與小球間沒有摩擦,則夾角3與夾角a相等,這種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叫做科學推理法,平面鏡成像規律、阿基米德原理可以用實驗直接驗證,牛頓第一定律不能用實驗直接驗證,是在實驗的基礎上推理得出的,用到了科學推理法。14.(2024八下·斗門期末)(1)小明為探究動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他設計了一個簡單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實驗步驟如下:將斜軌道固定在桌面上,將小球從軌道的不同高度處釋放,使其滾下并通過光電門。記錄小球的質量、釋放高度和通過光電門的速度.改變小球的質量和釋放高度,重復以上實驗,記錄多組數據,并利用自學的動能知識計算出動能值,如表所示。實驗序號 小球質量m(g) 釋放高度h(cm) 通過光電門速度v(m/s) 動能Ek(J)1 50 10 1.0 0.0252 50 20 1.4 0.0493 100 10 1.0 0.054 100 20 1.4 0.0985 200 10 1.0①分析實驗序號1、2實驗的數據可知,動能大小與 有關;分析實驗序號1、3的數據可知,動能大小與 有關;②根據表格中數據可推測,序號5實驗中動能的值為 J;(2)如圖所示是珠海長隆鸚鵡過山車。過山車在運行過程中,其動能和勢能的轉化不斷循環。在起始階段,過山車被拖升到最高點時,儲存了 ,在下滑和加速階段轉化為 和內能。過山車在運行過程中滿載重量越大,其機械能越 。過山車在整個運行過程中,機械能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答案】速度;質量;0.075;重力勢能;動能;大;減小【知識點】探究影響物體動能大小的因素;機械能及其轉化【解析】【解答】(1)由實驗序號1、2實驗的數據可知,質量相同的小球,從不同高度滑下,到達水平面時速度不同,具有的動能不同,說明動能大小與速度有關。分析實驗序號1、3的數據可知,質量不同的小球,從相同高度滑下,到達水平面時速度相同,具有的動能不同,說明動能大小與質量有關。對比實驗序號1、3的數據可知,速度相同,質量增大兩倍,動能增大兩倍,序號5實驗中,速度和1、3的速度相同,質量比實驗序號1的數據增大三倍,則動能增大三倍,則動能為0.075。(2)在下滑和加速階段,克服摩擦阻力做功,速度增加,高度減小,動能增加,機械能減小,重力勢能減小,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和內能。過山車在運行過程中滿載重量越大,動能和重力勢能越大,其機械能越大。過山車在整個運行過程中,過山車克服摩擦阻力做功,機械能減小。【分析】(1)①根據影響物體動能大小的因素有質量和速度,找出相同的量和變化的量,分析得出動能大小與變化量的關系;②根據表中數據分析質量與動能的定量關系;(2)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物體的質量、物體的速度;質量一定,速度越大,動能越大;重力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物體的質量、物體的高度,質量一定,所處的位置越高,重力勢能越大;機械能等于動能與勢能的總和;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時做功和熱傳遞;克服摩擦做功,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四、解答與計算題15.(2021八下·貴陽期末)如圖所示,一輕質彈簧兩端分別與豎直墻面和木塊固定連接,用木塊壓縮彈簧至水平光滑地面的A點。松手后木塊在A點和B點間來回運動,圖中O點是彈簧原長的位置。請寫出木塊從A點運動到B點過程中動能的變化情況,并從功能關系的角度闡述理由。【答案】解:木塊由A運動到B,動能先變大后變小,A點到O點的過程中彈力做功把彈簧的彈性勢能轉化為木塊的功能,所以木塊動能逐漸變大;O點到B點的過程中木塊克服彈簧的彈力做功將自身的動能轉化為彈簧的彈性勢能,則動能變小。【知識點】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機械能及其轉化【解析】【分析】物體受到力的作用,運動狀態會改變,速度改變,物體的動能改變;形狀改變,物體的彈性勢能改變;形變的物體使其他物體運動,實現動能和勢能轉化。16.(2021八下·綏濱期末)農用無人機的出現,是對現代農業發展的一次重大革命,它改變了傳統的農業打藥方式,加速了農業的發展。農用無人機在稻田上空水平勻速噴灑農藥的過程中,動能怎樣變化?重力勢能怎樣變化?慣性如何變化 引起這些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動能減小,重力勢能減小,慣性減小,質量減小【知識點】機械能及其轉化;慣性及其現象【解析】【解答】 農用無人機在稻田上空水平勻速噴灑農藥的過程中, 因為藥水質量減小,根據動能與質量有關,質量越小,動能越小,所以動能減小,根據重力勢能能與質量有關,質量越小,重力勢能越小,所以重力勢能減小,根據慣性與質量有關,質量越小,慣性越小,所以慣性減小。【分析】根據動能與質量有關,質量越小,動能越小,根據重力勢能能與質量有關,質量越小,重力勢能越小,根據慣性與質量有關,質量越小,慣性越小。17.(2023八下·商南期末)為創建良好的生活環境,我市環保部門使用如圖所示的霧炮車對街道進行除塵消毒,霧炮車的部分參數如表所示。某次作業時,霧炮車在大小恒定為6.0×103N的牽引力作用下,沿平直道路在5min內勻速直線行駛了1.2km。(g取10N/kg)問:空載質量m1/kg 6×103最大載重量m2/kg 4×103輪胎著地總面積S/m2 0.4(1)作業過程中,霧炮車的動能 ,霧炮車的機械能 。(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2)霧炮車滿載藥液時對水平路面的壓強是多少?(3)霧炮車作業過程中受到的阻力是多少?(4)霧炮車作業過程中牽引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答案】(1)變小;變小(2)裝滿水時,霧炮車對地面的壓力:F=G=(m1+m2)g=(6×103kg+4×103kg)×10N/kg=1×105N,車對地面的壓強:;答:霧炮車滿載藥液時對水平路面的壓強是2.5×105Pa;(3)沿平直道路在5min內勻速直線行駛了1.2km,處于平衡狀態,所受阻力f=F牽=6.0×103N;答:霧炮車作業過程中受到的阻力是6.0×103N;(4)霧炮車作業過程中牽引力做的功W=F牽s=6.0×103N×1.2×103m=7.2×106J,牽引力做功的功率。答:霧炮車作業過程中牽引力做功的功率是2.4×104W。【知識點】功率的計算;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機械能及其轉化;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功的計算及應用【解析】【分析】(1)考查動能,重力勢能和機械能的定義,難度不大。動能和重力勢能之和是機械能,物體質量越大,速度越大,動能越大;質量越大,高度越大,重力勢能越大;(2)在水平面上的物體壓力等于物體重力,壓強大小可由計算;(3)車水平勻速行駛時,牽引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4)由W=F牽s計算作業過程中做的功,由功率公式計算牽引力做功的功率。1 / 112.2 《機械能及其轉化》 筑基提能同步分層練習設計(提升版) 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教科版2024)一、單選題1.(2023八下·肥西期末)如圖所示,是探究“動能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實驗的示意圖.小球從a處滾下,在c處與小木塊碰撞,并與小木塊共同運動到d處停下.下面的一些判斷正確的是( )A.從a到b,小球的勢能不變,動能增大B.從b到c,小球的勢能增大,動能增大C.到達c處,小球的勢能最小,動能最大D.到達d處,小球的動能為零,小木塊的動能最大2.(2024八下·瑞金期末)如圖所示為乒乓球在水平地面上連續彈跳時產生的軌跡的一部分,該圖表明( )A.在圖中乒乓球的彈跳方向為自右向左B.乒乓球彈跳時機械能守恒C.乒乓球運動過程中重力勢能一直減小D.乒乓球某次彈起過程中,彈起瞬間的動能大于此過程最高點時的重力勢能3.(2024八下·灤南期末)如圖所示,一運動員在高山滑雪時,在一緩坡處勻速下滑。關于運動員機械能變化情況的說法正確的是( )A.重力勢能減小 B.動能逐漸增大C.機械能越來越大 D.機械能保持不變4.(2024八下·衡水期末)很多同學喜歡騎山地車出行。下列關于山地車的結構及使用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自行車的車座做得較寬大是為了減小對臀部的壓力B.自行車的車把實際上是一個省力杠桿C.騎自行車上坡前用力蹬車是為了增大慣性D.騎自行車勻速下坡時動能和機械能都不變5.(2024八下·天河期末)圖甲為籃球投出后的運動軌跡,B為最高點,籃球在不同位置的機械能如圖乙,則籃球( )甲 乙A.在B點的速度為0 B.在A、B點的機械能相等C.從B到C過程,重力沒有做功 D.從A到B過程,重力勢能變大6.(2024八下·丹東期末)2024年4月25日20時59分,搭載“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八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如圖所示,在火箭加速升空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的機械能不變B.“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的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C.“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的動能保持不變D.“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的重力勢能增大7.(2024八下·西豐期末)2024年2月25日,中國乒乓球男隊以3:0的總比分戰勝法國男隊,連續11次奪得男團冠軍。如圖所示為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提拉回球的瞬間。下列有關乒乓球被提拉及旋轉上升過程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被提拉,主要是改變了它的運動狀態B.上升過程中,它的上部氣流速度快,壓強小C.上升過程中,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D.離開球拍后,由于受到慣性,而繼續上升8.(2024八下·綏棱期末)物理與生活息息相關,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甲圖:汽車安全帶做的比較寬——減小壓強B.乙圖:跳遠時助跑,使自己跳得更遠——利用慣性C.丙圖:彈簧發條式鐘表的鐘擺擺動——利用彈性勢能D.丁圖:輪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紋——減小摩擦二、多選題9.(2024八下·石家莊期末)2024年5月3日,搭載嫦娥六號探測器的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如圖甲。之后進入地月轉移軌道,開啟世界首次月背采樣返回之旅。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剛發射時,嫦娥六號相對于火箭是運動的B.嫦娥六號隨長征五號火箭加速升空時,它的機械能變大C.嫦娥六號著陸支架底面積大是為了減小對月面的壓強D.月面對嫦娥六號的支持力與嫦娥六號對月面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10.(2024八下·金沙期末)北京時間2024年4月21日7時4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四十二號02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下列關于發射過程中描述正確的是( )A.火箭上升過程中,02星的質量變小B.火箭上升過程中,02星相對于地面是運動的C.火箭升空的原理與噴氣式飛機升空原理相同D.火箭加速升空過程中機械能增大11.(2024八下·扶溝期末)如圖所示,小球做上下往復運動。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小球上下往復運動過程中,小球的機械能不變B.小球向下運動過程中,小球受到重力做功C.小球對彈簧施加拉力,彈簧對小球也施加拉力D.小球上下往復運動過程中,只有動能與重力勢能不斷相互轉化12.(2023八下·鄭州期末)如圖所示,將一個重的物體沿斜面勻速拉到頂端虛線位置,沿斜面向上的拉力為,斜面長為、高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這個過程中做的有用功是B.這個過程中木塊受到的摩擦力是C.若將支撐塊向左移動,該斜面的機械效率變大D.增大物體的重力可提高該斜面的機械效率三、實驗填空題13.(2024八下·貴陽月考)細心的小明在課后籃球活動中發現,傳球時,籃球撞擊地面后能準確反彈到遠處隊友手中。小明覺得好奇:籃球撞擊地面后,反彈方向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與同學討論后,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1:與籃球撞擊地面時的入射方向有關;猜想2:與地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小明用彈性小球代替籃球,對小球撞擊水平地面后的反彈方向進行探究,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每次都讓彈性小球從壓縮相同長度的相同彈簧下端,由靜止彈出并撞擊水平地面,分別改變水平地面的粗糙程度和小球的入射方向與水平地面的夾角α,測出小球反彈方向與水平地面的夾角β,記錄數據如表:夾角α 20.0° 30.0° 45.0° 60.0° 70.0°玻璃地面 25.5° 34.7° 49.2° 63.5° 72.8°木板地面 28.6° 37.3° 51.6° 65.4° 74.1°水泥地面 30.9° 39.2° 53.9° 67.5° 76.6°(1)設計實驗時,分別采用玻璃地面、木板地面和水泥地面,是為了改變 。(2)分析實驗數據可知,其他條件相同時,夾角α越大,夾角β越 。(3)分析實驗數據可知,猜想2是 (選填“正確”或“錯誤”)的。(4)如圖(乙)所示,某次小球從A位置入射到水平地面O位置后反彈,則 (選填“B”“C”或“D”)位置最有可能是小球反彈后經過的位置。(5)小明分析發現,當α一定時,水平地面越光滑,β值與α越接近,他由此推理,如果水平地面與小球間沒有摩擦,則β與α應 (選填“相等”或“不相等”)。14.(2024八下·斗門期末)(1)小明為探究動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他設計了一個簡單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實驗步驟如下:將斜軌道固定在桌面上,將小球從軌道的不同高度處釋放,使其滾下并通過光電門。記錄小球的質量、釋放高度和通過光電門的速度.改變小球的質量和釋放高度,重復以上實驗,記錄多組數據,并利用自學的動能知識計算出動能值,如表所示。實驗序號 小球質量m(g) 釋放高度h(cm) 通過光電門速度v(m/s) 動能Ek(J)1 50 10 1.0 0.0252 50 20 1.4 0.0493 100 10 1.0 0.054 100 20 1.4 0.0985 200 10 1.0①分析實驗序號1、2實驗的數據可知,動能大小與 有關;分析實驗序號1、3的數據可知,動能大小與 有關;②根據表格中數據可推測,序號5實驗中動能的值為 J;(2)如圖所示是珠海長隆鸚鵡過山車。過山車在運行過程中,其動能和勢能的轉化不斷循環。在起始階段,過山車被拖升到最高點時,儲存了 ,在下滑和加速階段轉化為 和內能。過山車在運行過程中滿載重量越大,其機械能越 。過山車在整個運行過程中,機械能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四、解答與計算題15.(2021八下·貴陽期末)如圖所示,一輕質彈簧兩端分別與豎直墻面和木塊固定連接,用木塊壓縮彈簧至水平光滑地面的A點。松手后木塊在A點和B點間來回運動,圖中O點是彈簧原長的位置。請寫出木塊從A點運動到B點過程中動能的變化情況,并從功能關系的角度闡述理由。16.(2021八下·綏濱期末)農用無人機的出現,是對現代農業發展的一次重大革命,它改變了傳統的農業打藥方式,加速了農業的發展。農用無人機在稻田上空水平勻速噴灑農藥的過程中,動能怎樣變化?重力勢能怎樣變化?慣性如何變化 引起這些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17.(2023八下·商南期末)為創建良好的生活環境,我市環保部門使用如圖所示的霧炮車對街道進行除塵消毒,霧炮車的部分參數如表所示。某次作業時,霧炮車在大小恒定為6.0×103N的牽引力作用下,沿平直道路在5min內勻速直線行駛了1.2km。(g取10N/kg)問:空載質量m1/kg 6×103最大載重量m2/kg 4×103輪胎著地總面積S/m2 0.4(1)作業過程中,霧炮車的動能 ,霧炮車的機械能 。(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2)霧炮車滿載藥液時對水平路面的壓強是多少?(3)霧炮車作業過程中受到的阻力是多少?(4)霧炮車作業過程中牽引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識點】機械能及其轉化【解析】【解答】AB.小球從a到b、從b到c時,質量不變,高度減小,重力勢能減小,速度變大,動能變大,故AB錯誤;C.在c處,小球到達平面,質量不變,高度最小,勢能最小,速度增大,動能最大,C正確;D.小球到達d處,質量不變,與c處相比高度不變,重力勢能不變,小球撞擊木塊后,到d點停止,速度為零,動能為零,D錯誤。故選C。【分析】質量一定時,速度變大,動能變大,速度為零,動能為零;高度變大,重力勢能變大。2.【答案】D【知識點】機械能及其轉化【解析】【解答】AB.根據圖像,乒乓球在地面上連續彈跳中,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由于球與地面碰撞時,運動中有空氣阻力,小球的機械能逐漸變小;小球向上運動時,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下降時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因為機械能在逐漸減小,球跳起的高度逐漸減小,AB不符合題意;CD.乒乓球在向上運動時,高度變大,重力勢能增大,下降時重力勢能減小,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運動的物體克服阻力,機械能減小; 質量一定時,速度越大,動能越大,高度越大,重力勢能越大。3.【答案】A【知識點】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機械能及其轉化【解析】【解答】運動員從斜坡勻速下滑,運動員的質量不變,高度變小,重力勢能變小;速度不變,動能不變,在下滑的過程中,要克服摩擦消耗能量,因此人的一部分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機械能的總量減小,減小的重力勢能克服摩擦力做功,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分析】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質量、速度。質量越大,速度越大,動能越大。重力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質量、被舉的高度。質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機械能的相互轉化:如果在轉化過程中沒有其他形式能的參與,則重力勢能全部轉化為動能,機械能的總量保持不變,如果需要克服摩擦做功,則有了能量的消耗,則重力勢能中的一部分轉化為動能。機械能=動能+勢能。4.【答案】B【知識點】機械能及其轉化;慣性及其現象;減小壓強的方法及其應用;杠桿的分類【解析】【解答】A.在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故A錯誤;B.動力臂大于力臂,是省力杠桿,故B正確;C.慣性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故C錯誤;D.質量不變,速度不變,動能不變。高度降低,重力勢能減小,機械能減小,故D錯誤。故選B。【分析】(1)減小壓強的方法:在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在受力面積一定時,減小壓力來減小壓強。(2)聯系生活經驗,判斷杠桿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關系,再判斷它是屬于哪種類型的杠桿。(3)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慣性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4)由于存在摩擦,需克服摩擦做功,機械能轉化為內能。5.【答案】D【知識點】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機械能及其轉化【解析】【解答】A.由圖乙可知,籃球在B點時的動能不為0,所以速度也不為0,故A不符合題意;B.機械能為動能和勢能之和;由圖乙可知,籃球在A點的動能和重力勢能之和大于在B點的動能和重力勢能之和,即籃球在A點的機械能大于在B點的機械能,故B不符合題意;C.由圖乙可知,從B到C的過程中,籃球的重力勢能減小了,所以籃球重力做功了,故C不符合題意;D.由圖乙可知,籃球從A到B過程,重力勢能變大了,故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重力勢能和高度有關。籃球在A點的動能和重力勢能之和大于在B點的動能和重力勢能之和,有空氣阻力做功,機械能不守恒。6.【答案】D【知識點】動能的影響因素;勢能的影響因素;機械能及其轉化【解析】【解答】火箭加速升空的過程中,飛船質量不變,速度增大,動能增大; 飛船上升的過程中,高度增加,質量不變,重力勢能增大;飛船的機械能增大。故D正確,ABC錯誤。故選D。【分析】火箭加速升空,質量一定,速度變大,動能變大,高度變大,重力勢能變大。7.【答案】D【知識點】機械能及其轉化;力的作用效果;慣性及其現象;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的探究實驗【解析】【解答】A.當小球的運動方向、速度改變,說明改變了其運動狀態,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小球旋轉上升,上部流速快,壓強小,下部流速小,壓強大,產生向上的壓強差,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上升過程中,速度變小,動能變小,高度增加,重力勢能增加,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離開球拍后,球由于具有慣性而繼續上升,慣性不是力,不能說受到慣性,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分析】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流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動能和質量、速度有關,重力勢能和質量、高度有關;慣性是物體繼續保持原來狀態的性質。8.【答案】D【知識點】機械能及其轉化;慣性及其現象;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減小壓強的方法及其應用【解析】【解答】A.為了在壓力不變時增大受力面積從而減小壓強,汽車安全帶做的比較寬,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人由于慣性會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跳遠時助跑,會跳得更遠,是利用了慣性,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彈簧發條式鐘表的發條擰緊后,彈簧發生形變,鐘擺擺動時,彈簧的彈性勢能轉化為鐘擺的機械能,是利用了彈簧的彈性勢能,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輪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紋是為了在壓力不變時,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從而增大摩擦,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分析】(1)根據汽車安全帶做的比較寬,是為了在壓力不變時增大受力面積從而減小壓強;(2)跳遠時助跑,人由于慣性會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會跳得更遠,是利用了慣性;(3)彈簧發條式鐘表的發條擰緊后,彈簧發生形變,鐘擺擺動時,彈簧的彈性勢能轉化為鐘擺的機械能,是利用了彈簧的彈性勢能;(4)輪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紋是為了在壓力不變時,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從而增大摩擦。9.【答案】B,C【知識點】機械能及其轉化;平衡力的辨別;參照物及其選擇【解析】【解答】A.剛發射時,嫦娥六號和火箭一起運動,沒有位置變化,是靜止的,A不符合題意;B.嫦娥六號隨火箭加速升空時,速度變大,動能變大,高度變大,重力勢能變大,機械能變大,B符合題意;C.嫦娥六號著陸支架底面積大,增大受力面積,可以減小對月面的壓強,C符合題意;D.月面對嫦娥六號的支持力與嫦娥六號對月面的壓力是力和反作用力,是相互作用力,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C.【分析】物體間沒有位置變化,是相對靜止的;質量一定時,速度變大,動能變大,高度變大,重力勢能變大,機械能變大;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可以減小壓強;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0.【答案】B,D【知識點】質量及其特性;機械能及其轉化;力作用的相互性;參照物及其選擇【解析】【解答】A.火箭上升時,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不變,質量不變,故A錯誤;B.火箭上升時,02星相對于地面的位置改變,是運動的,故B正確;C.火箭升空時,向下噴氣,地面有向上的反作用力,利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噴氣發動機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產生的推力,還利用了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來實現升空,故C錯誤;D.火箭加速升空時,質量不變,速度增大,高度升高,動能增大,重力勢能增大,機械能增大,故D正確。故選BD。【分析】質量是物體含有物質的多少;物體間有位置變化,是運動的;物體的動能和質量、速度有關,重力勢能和質量、高度有關。【知識點】機械能及其轉化;力作用的相互性;是否做功的判斷【解析】【解答】A.機械能減小,因為小球上下往復運動過程中,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故A錯誤,符合題意;B.受到重力對物體做功因為小球受豎直向下的重力作用,向下運動,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小球受到彈簧的拉力,彈簧也受到小球的拉力,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機械能包括動能與勢能,小球上下往復運動過程中,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機械能減小,轉化為其他形式能,不是只有動能與重力勢能不斷相互轉化,故D錯誤,符合題意。【分析】(1)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作用在兩個物體上;(2)機械能包括動能與勢能,其中動能的影響因素是質量與速度,重力勢能的影響因素是質量與高度,彈性勢能的影響因素是彈性形變量。12.【答案】A,C【知識點】機械能及其轉化;摩擦力的大小;斜面的機械效率;功的計算及應用【解析】【解答】A:在這一過程中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Gh=5N1m=5J,故A正確;B:在這一過程中,由于拉力做的總功:W總=Fs=2N3m=6J,拉力做的額外功:W外=W總-W有=6J-5J=1J,根據W外=fs,可得:f=W外/s=1J/3m0.33N ,故B錯誤;C:若將支撐塊向左移動,斜面的傾斜程度將增大,物體對斜面的壓力將減小,從面使物體所受摩擦力將減小,所做額外功將減小,根據=可知斜面的機械效率將增大,故C正確;D:斜面的機械效率只與斜面的粗糙程度和斜面的傾角有關,與物重無關,只改變物重,不會改變斜面的機械效率,故D錯誤;綜上可知:本題應選:AC 。【分析】(1)沿斜面推拉物體,相當于把物體從斜面底端(地面)提高到斜面頂端,所做有用功的大小,用:W有=Gh進行計算;(2)已知斜面長度和拉力的大小,可通過W總=Fs計算出拉力所做的總功;然后再根據W外=W總-W有計算出額外功,再根據W外=fs計算出摩擦力的大小;(3)支撐塊向左移動,斜面的傾斜程度將增大,物體對斜面的壓力將減小,從面使物體所受摩擦力將減小,所做額外功將減小,可推知斜面的機械效率將增大;(4)斜面的機械效率只與斜面的粗糙程度和斜面的傾角有關,與物重無關。13.【答案】(1)地面的粗糙程度(2)大(3)正確(4)B(5)相等【知識點】機械能守恒條件【解析】【解答】(1)要驗證猜想2,需要改變地面的粗糙程度,實驗中通過分別采用玻璃地面、木板地面、水泥地面來改變地面的粗糙程度;(2)由實驗數據可知,當其他條件相同時,夾角a越大,夾角B隨之越大,所以猜想1是正確的;(3)分析實驗數據可知,其他條件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夾角3越大,說明猜想二是正確的;(4)分析實驗數據可知,夾角3總是大于夾角a,由此可判斷圖一中B位置最有可能是小球反彈后經過的位置;(5)由實驗數據可知,當夾角a一定時,水平地面越光滑,夾角3與夾角a越接近,由此推理,如果水平面與小球間沒有摩擦,則夾角3與夾角a相等,這種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叫做科學推理法,平面鏡成像規律、阿基米德原理可以用實驗直接驗證,牛頓第一定律不能用實驗直接驗證,是在實驗的基礎上推理得出的,用到了科學推理法,故選B故答案為:(1)地面的粗糙程度;(2)大;(3)正確;(4)B;(5)相等。【分析】(1)驗證猜想2,改變地面的粗糙程度;(2)根據控制變量法分析實驗數據可知當其他條件相同時,夾角a與夾角B之間的關系;(3)根據控制變量法分析實驗數據可知猜想二是否正確;(4)分析實驗數據可知夾角3總是大于夾角a,由此可判斷圖一中小球反彈后經過的位置;(5)由實驗數據可知,當夾角a一定時,水平地面越光滑,夾角3與夾角a越接近,由此推理,如果水平面與小球間沒有摩擦,則夾角3與夾角a相等,這種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叫做科學推理法,平面鏡成像規律、阿基米德原理可以用實驗直接驗證,牛頓第一定律不能用實驗直接驗證,是在實驗的基礎上推理得出的,用到了科學推理法。14.【答案】速度;質量;0.075;重力勢能;動能;大;減小【知識點】探究影響物體動能大小的因素;機械能及其轉化【解析】【解答】(1)由實驗序號1、2實驗的數據可知,質量相同的小球,從不同高度滑下,到達水平面時速度不同,具有的動能不同,說明動能大小與速度有關。分析實驗序號1、3的數據可知,質量不同的小球,從相同高度滑下,到達水平面時速度相同,具有的動能不同,說明動能大小與質量有關。對比實驗序號1、3的數據可知,速度相同,質量增大兩倍,動能增大兩倍,序號5實驗中,速度和1、3的速度相同,質量比實驗序號1的數據增大三倍,則動能增大三倍,則動能為0.075。(2)在下滑和加速階段,克服摩擦阻力做功,速度增加,高度減小,動能增加,機械能減小,重力勢能減小,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和內能。過山車在運行過程中滿載重量越大,動能和重力勢能越大,其機械能越大。過山車在整個運行過程中,過山車克服摩擦阻力做功,機械能減小。【分析】(1)①根據影響物體動能大小的因素有質量和速度,找出相同的量和變化的量,分析得出動能大小與變化量的關系;②根據表中數據分析質量與動能的定量關系;(2)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物體的質量、物體的速度;質量一定,速度越大,動能越大;重力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物體的質量、物體的高度,質量一定,所處的位置越高,重力勢能越大;機械能等于動能與勢能的總和;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時做功和熱傳遞;克服摩擦做功,機械能轉化為內能。15.【答案】解:木塊由A運動到B,動能先變大后變小,A點到O點的過程中彈力做功把彈簧的彈性勢能轉化為木塊的功能,所以木塊動能逐漸變大;O點到B點的過程中木塊克服彈簧的彈力做功將自身的動能轉化為彈簧的彈性勢能,則動能變小。【知識點】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機械能及其轉化【解析】【分析】物體受到力的作用,運動狀態會改變,速度改變,物體的動能改變;形狀改變,物體的彈性勢能改變;形變的物體使其他物體運動,實現動能和勢能轉化。16.【答案】動能減小,重力勢能減小,慣性減小,質量減小【知識點】機械能及其轉化;慣性及其現象【解析】【解答】 農用無人機在稻田上空水平勻速噴灑農藥的過程中, 因為藥水質量減小,根據動能與質量有關,質量越小,動能越小,所以動能減小,根據重力勢能能與質量有關,質量越小,重力勢能越小,所以重力勢能減小,根據慣性與質量有關,質量越小,慣性越小,所以慣性減小。【分析】根據動能與質量有關,質量越小,動能越小,根據重力勢能能與質量有關,質量越小,重力勢能越小,根據慣性與質量有關,質量越小,慣性越小。17.【答案】(1)變小;變小(2)裝滿水時,霧炮車對地面的壓力:F=G=(m1+m2)g=(6×103kg+4×103kg)×10N/kg=1×105N,車對地面的壓強:;答:霧炮車滿載藥液時對水平路面的壓強是2.5×105Pa;(3)沿平直道路在5min內勻速直線行駛了1.2km,處于平衡狀態,所受阻力f=F牽=6.0×103N;答:霧炮車作業過程中受到的阻力是6.0×103N;(4)霧炮車作業過程中牽引力做的功W=F牽s=6.0×103N×1.2×103m=7.2×106J,牽引力做功的功率。答:霧炮車作業過程中牽引力做功的功率是2.4×104W。【知識點】功率的計算;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機械能及其轉化;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功的計算及應用【解析】【分析】(1)考查動能,重力勢能和機械能的定義,難度不大。動能和重力勢能之和是機械能,物體質量越大,速度越大,動能越大;質量越大,高度越大,重力勢能越大;(2)在水平面上的物體壓力等于物體重力,壓強大小可由計算;(3)車水平勻速行駛時,牽引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4)由W=F牽s計算作業過程中做的功,由功率公式計算牽引力做功的功率。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2.2 《機械能及其轉化》 筑基提能同步分層練習設計(提升版) 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教科版2024)(學生版).docx 12.2 《機械能及其轉化》 筑基提能同步分層練習設計(提升版) 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教科版2024)(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