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1.2 《滑輪》 筑基提能同步分層練習設計(基礎版) 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教科版2024)一、單選題1.(2024八下·霍邱期中)兩個物體A和B,質量分別為M和m,用跨過定滑輪的輕繩相連.A靜止于水平地面上,不計摩擦力,物體A對繩的拉力的大小與地面對物體A的支持力的大小分別是( )A. B.C. D.2.(2024八下·周口月考)一輛汽車不小心陷進泥潭后,司機按圖所示的方法安裝滑輪將汽車從泥潭中勻速拉出。他安裝的是( )A.動滑輪,能省力 B.動滑輪,能改變力的方向C.定滑輪,能省力 D.定滑輪,能改變力的方向3.(2024八下·德慶期中)用定滑輪勻速吊起重物,先后用F1、F2、F3沿圖中所示的方向拉繩子,則( )A.F1>F2>F3 B.F1<F2<F3 C.F3<F1<F2 D.F1=F2=F34.(2024八下·柳江期中)如圖是某小區使用的一種垃圾投放裝置的示意圖,人向下拉吊把就能打開垃圾桶桶蓋(桶蓋繞轉軸轉動),非常方便、衛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裝置中的滑輪是動滑輪B.繩子拉起桶蓋時,桶蓋可視為省力杠桿C.左端繩子的拉力大于右端繩子的拉力D.勻速拉動吊把時,吊把對繩子的拉力和繩子對吊把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5.(2022八下·臨漳期末)旗桿頂部裝有一個定滑輪,它能起到的作用是( )A.既不省力,也不能改變施力方向B.雖不省力,但能改變施力方向C.既省力,又能改變施力方向D.雖省力,但不能改變施力方向6.(2024八下·莒南期末)用下列裝置將同一物體勻速提高h,不計滑輪重、繩重及摩擦,最省力的是( )A. B. C. D.7.(2024八下·東莞期中)利用兩只滑輪和一根繩子,組成滑輪組將一重物水平拉動,滑輪組的裝配有如圖甲、乙所示的兩種情況,則( )A.甲種情況省力 B.乙種情況省力C.甲和乙省力情況一樣 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二、多選題8.(2024八下·宜州期末)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提升的重物,兩個相同的滑輪的重力均為,不計繩重和輪與軸的摩擦,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自由端拉力F為B.若物體上移,則自由端移動C.頂部與定滑輪相連的繩子拉力為D.若自由端拉繩子的速度為,物體移動的速度為9.(2024八下·柳州期中)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勻速拉動重為100N的物體A水平向左移動2m,A受到地面對它的摩擦力為30N(不計滑輪和繩重及滑輪與繩之間的摩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拉力F為50N B.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6mC.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D.拉力F為15N10.(2023八下·阜平期末)如圖所示滑輪組處于靜止狀態。已知每個滑輪重為 1 N,乙物體的重力為 5 N,不計繩重和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物體的重力是 9 NB.若在甲、乙兩物體下分別掛一個重力相同的鉤碼,甲會上升C.若讓甲物體上升 1 m,則乙物體需要下降 0.5 mD.若乙物體在勻速下降,則甲物體上升的速度小于乙物體下降的速度11.(2022八下·路南期末)下列對實驗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A.甲圖說明使用動滑輪可以省力B.乙圖處于水平平衡的杠桿用滑輪向左推動懸線時,杠桿右端下沉C.丙圖通過比較手指上的凹痕可以得出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有關D.丁圖木塊在木板上勻速滑動時,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三、實驗填空題12.(2024八下·呈貢期末)如圖所示,使滑輪組達到最省力的效果,請在圖中畫出繩子的繞法。13.(2024八下·西豐期末)暑假期間,李華幫父母設計了一個將糧食提升至房頂的滑輪組,如圖所示。當他拉著繩子自由端移動1.2m時,糧食上升了0.3m,請畫出他是如何對該滑輪組繞繩的。14.(2023八下·上海期中)某同學研究動滑輪的使用特點時,每次都勻速提起相同鉤碼(不計摩擦),實驗步驟如圖所示。(1)使用動滑輪時,可以省一半力。根據(a)(b)兩圖可知,實驗中所用動滑輪的重力為 牛;(2)分析比較(b)、(c)和(d)三圖可知,使用同一動滑輪勻速提起相同重物時 ;(3)根據上述分析,如果家里安裝日光燈,你認為圖中更合理的是 。(選填“甲”或“乙”)四、解答與計算題15.(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12.2滑輪練習題)小強想把一貨物吊到樓上去,已知貨物重1000 N,小強最大的拉力為300 N,如果使用滑輪組,至少需要幾個滑輪?如何裝配?16.在一木箱的兩側(如圖所示)各有一個小孔,小孔中各有繩子穿出,左側的繩上栓一個小車,用手拉右側的繩子,左邊的小車也向前運動,當繼續向右拉繩子時,右端繩子移動了10cm,左邊小車卻移動了20cm.木箱中有什么神秘的東西使物體比手運動得快?試畫出該裝置的示意圖.17.(2024八下·連州期末)小明用如題圖所示滑輪組裝置在10s內將質量為50kg的貨物勻速提升2m。繩子自由端拉力為F(不計滑輪組機械摩擦和動滑輪重,g 取10N/kg)。求:(1)該貨物上升的速度;(2)繩子自由端(手拉那端)移動的距離s;(3)拉力F 的大小。(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識點】力的合成與應用;定滑輪及其工作特點【解析】【解答】A、據圖可知,定滑輪不省力,且繩子的拉力處處相等,繩子的拉力為mg,由受力分析可知物體A的重力為Mg,繩子的拉力為mg,所以地面對物體A的支持力的大小為(M-m)g,C正確,ABD錯誤綜上選C【分析】根據受力分析判識選項1、定滑輪的工作特點:可以改變方向但是不省力,繩子的拉力處處相等,繩子的拉力為mg2、根據受力分析可知,繩子拉力為mg豎直向上,A的重力為Mg,據此計算地面對物體A的支持力2.【答案】A【知識點】動滑輪及其工作特點【解析】【解答】由圖可知,該滑輪能隨物體一起移動,屬于動滑輪,能夠省力,不能改變方向。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分析】動滑輪的工作特點:可以省力,但是費距離,定滑輪的工作特點:可以改變方向但是不省力。3.【答案】D【知識點】定滑輪及其工作特點【解析】【解答】ABCD、定滑輪拉同一重物G,沿三個不同方向,用的拉力大小相等,因為定滑輪相當于一等臂杠桿,只能改變力的方向,而不省力,故F1=F2=F3=G。故A、B、C錯誤,D正確。故選:D。【分析】要解答本題需掌握:定滑輪相當于一等臂杠桿,只能改變力的方向,而不省力。4.【答案】B【知識點】平衡力的辨別;杠桿的分類;定滑輪及其工作特點【解析】【解答】A.裝置中的滑輪固定不動,是定滑輪,A不符合題意;B.因為垃圾桶蓋的支點在右側邊緣,繩子拉起桶蓋時,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桶蓋可視為省力杠桿,B符合題意;C.在定滑輪上,左端繩子的拉力等于右端繩子的拉力,C不符合題意;D.吊把對繩子的拉力和繩子對吊把的拉力是力和反作用力,是相互作用力,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固定不動的滑輪是定滑輪,定滑輪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不省力;使用杠桿時,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物體間的力和反作用力,是相互作用力。5.【答案】B【知識點】定滑輪及其工作特點【解析】【解答】旗桿頂部裝有一個定滑輪,使用定滑輪的優點是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定滑輪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不能省力。6.【答案】D【知識點】定滑輪及其工作特點;動滑輪及其工作特點;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解析】【解答】ABCD.由圖A可知,該滑輪位置不隨物體位置變化而變化,所以是定滑輪,不能省力,即有;由圖B可知,該滑輪可以隨物體位置移動而移動,故為動滑輪,相當于動力臂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桿,所以可以省一半的力,即:;由圖C可知,該滑輪組承擔物重繩子股數為2股,由滑輪組的規律可知,繩子自由端拉力為:;由圖D可知,該滑輪組,由3段繩子承擔物重,繩子自由端拉力為:;由以上分析可知,圖D滑輪組最省力,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分析】(1)不計機械自重和摩擦,定滑輪利用F=G求F的大小;(2)動滑輪與滑輪組,確定n,不計機械自重和摩擦,利用求F的大小。7.【答案】B【知識點】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解析】【解答】ABCD、甲圖動滑輪上有二段繩子,拉力是物體所受阻力的一半,乙圖動滑輪上有三段繩子,拉力是物體所受阻力的,所以乙圖更省力。故ACD錯誤,B正確。故選:B。【分析】先判斷動滑輪上繩子的段數,物體所受的阻力相等,拉力的大小等于阻力的,n為動滑輪上繩子的段數,繩子段數越多,越省力。8.【答案】A,B【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解析】【解答】 A.由圖可知,承擔重力的繩子段數n=2,那么自由端拉力,故A正確;B.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s=nh=2×0.5m=1m,故B正確;C.對于定滑輪,其頂部與定滑輪相連的繩子拉力與定滑輪下端三段繩子的拉力及定滑輪自身重力平衡,所以頂部繩子拉力為F'=3F+G定=3×60N+20N=200N,故C錯誤;D.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與物體移動速度的關系為:v繩=nv物,若自由端拉繩子的速度為0.2m/s,則物體上升速度為:,故D錯誤。故選AB。【分析】 A.由圖判斷承擔重力的繩子段數n,根據計算繩子的拉力;B.根據s=nh計算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C.由圖可以判斷頂部與定滑輪相連的繩子的段數,根據每段繩子的拉力及定滑輪重力即可計算頂部與定滑輪相連的繩子拉力;D.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與物體移動速度的關系為:v繩=nv物。9.【答案】C,D【知識點】滑輪組及其工作特點;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解析】【解答】AD 、由圖可知,作用在動滑輪上繩子段數n=2,不計滑輪和繩重及滑輪與繩之間的摩擦,拉力的大小:;A錯誤,D正確;B、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繩=2s物=2×2m=4m;B錯誤;C、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由于物體A向左運動,因此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C正確。故答案為:CD。【分析】作用在動滑輪上繩子段數n=2,不計滑輪和繩重及滑輪與繩之間的摩擦,拉力的大小,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10.【答案】A,B,D【知識點】滑輪組及其工作特點;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解析】【解答】A:因為乙球的重力為5N,所以乙球對繩子的拉力F=5N,而,,甲物體的重力是 9 N A 正確B:甲向下的力等于2倍乙向下的拉力,及F甲=2F乙,所以當 在甲、乙兩物體下分別掛一個重力相同的鉤碼,甲會上升 B 正確C:因為動滑輪上繩子段數是2段,乙下降的距離是甲下降記錄的2倍,若讓甲物體上升 1 m,則乙物體需要下降 2 m C 錯誤D:因為動滑輪上繩子段數是2段,,若乙物體在勻速下降,則甲物體上升的速度小于乙物體下降的速度 D 正確故選ABD。【分析】由滑輪組的知識可以判斷。11.【答案】A,B【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壓強大小比較;杠桿的動態平衡分析;定滑輪及其工作特點【解析】【解答】A.由甲圖知道,右圖中彈簧測力計伸長和左圖相同,所以右圖彈簧測力計對繩的拉力等同于兩鉤碼的拉力,說明使用定滑輪不省力,A錯誤,符合題意;B.如果用定滑輪向左推動右側懸線時,定滑輪不省力也不費力,故拉力的大小不變,力的方向發生變化力臂減小,所以右邊力和力臂的乘積減小,小于左邊力和力臂的乘積,因此杠桿向左傾斜,即右端上翹,B錯誤,符合題意;C.丙圖鉛筆處于平衡狀態,說明左手與右手給鉛筆的作用力相等,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鉛筆給兩手的壓力相等。通過比較手指上的凹痕,說明同一壓力作用在支承物的表面上,受力面積小時,壓強大,可以得出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有關,C正確,不符合題意;D.木塊在木板上勻速滑動時,摩擦力與彈簧測力計的拉力為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B。【分析】定滑輪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不能省力;杠桿上的力一定時,改變力臂時,杠桿不能平衡;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物體勻速直線運動時,受到平衡力。12.【答案】【知識點】滑輪組的設計與組裝【解析】【解答】最省力,所以要從動滑輪開始纏繞、且纏繞過程中遵循一動一定,據此作圖【分析】動滑輪的工作特點:可以省力,但是費距離,定滑輪的工作特點:可以改變方向但是不省力,所以省力從動滑輪開始連接,改變力的方向從定滑輪開始連接13.【答案】【知識點】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滑輪組的設計與組裝【解析】【解答】根據繩子距離和物體距離的關系,計算承擔物體重力的繩子段數是:根據圖像,繩子的固定端應從定滑輪上開始纏繞,如圖:【分析】根據繩子距離和物體距離關系,計算繩子股數;結合定滑輪和動滑輪,組裝滑輪組。14.【答案】(1)由圖(a)可知,物體重力為不計繩重和摩擦,由動滑輪的特點可得則動滑輪的重力為(2)分析(b)、(c)和(d)三圖可知,使用動滑輪勻速提起同一重物時,拉力與豎直方向的夾角不同,拉力的大小不同,并且拉力與豎直方向夾角越大,拉力也越大(3)甲【知識點】動滑輪及其工作特點;滑輪組及其工作特點【解析】【解答】(1)、使用動滑輪時,可以省一半力。根據(a)(b)兩圖可知,實驗中所用動滑輪的重力為0.2N;(2)、分析比較(b)、(c)和(d)三圖可知,使用同一動滑輪勻速提起相同重物時拉力與豎直方向的夾角不同,拉力的大小不同,并且拉力與豎直方向夾角越大,拉力也越大;(3)、根據上述分析,如果家里安裝日光燈,你認為圖中更合理的是甲。【分析】(1)由圖(a)可知,物體重力為2N,不計繩重和摩擦,由動滑輪的特點可得則動滑輪的重力為G動=2F2-G物=2×1.1N-2N=0.2N。(2)分析比較(b)、(c)和(d)三圖可知,使用同一動滑輪勻速提起相同重物時拉力與豎直方向的夾角不同,拉力的大小不同,并且拉力與豎直方向夾角越大,拉力也越大;(3)由(2)可知,只有在拉力與豎直方向平行時,最省力,所以甲圖合理。15.【答案】3個滑輪,裝配如圖:【知識點】滑輪組及其工作特點【解析】【解答】動滑輪上繩子的股數n=1000N÷300N=3......100N≈4,所以,滑輪組的組裝情況是:【分析】根據物體的重力和人的最大拉力分析繩子的股數,再用最少的滑輪組裝成滑輪組.16.【答案】解:動滑輪的特殊使用方法可以起到省一半距離的目的.動滑輪的特殊使用方法,拉的是動滑輪的輪軸,被拉物體接在繞過滑輪的一段繩子上,另一段繩子固定在箱子上.故答案為: 【知識點】動滑輪及其工作特點【解析】【分析】右端繩子移動10cm,小車車前進了20cm,說明黑箱中的東西起到了一個省一半距離的作用;動滑輪正常使用時:省一半力,費二倍距離;特殊使用時,費2倍力,省一半距離.17.【答案】解:(1)貨物上升速度(2)滑輪組承擔物重繩子的股數繩子自由端(手拉那端)移動的距離(3)物體的重力不計滑輪組機械摩擦和動滑輪重,拉力F的大小【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重力及其大小的計算;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解析】【分析】(1)該貨物上升的速度為0.2m/s;(2)由圖可知,繩子股數為,所以繩子自由端(手拉那端)移動的距離s=nh;(3)不計滑輪組機械摩擦和動滑輪自重,根據可求得拉力F的大小。1 / 111.2 《滑輪》 筑基提能同步分層練習設計(基礎版) 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教科版2024)一、單選題1.(2024八下·霍邱期中)兩個物體A和B,質量分別為M和m,用跨過定滑輪的輕繩相連.A靜止于水平地面上,不計摩擦力,物體A對繩的拉力的大小與地面對物體A的支持力的大小分別是( )A. B.C. D.【答案】C【知識點】力的合成與應用;定滑輪及其工作特點【解析】【解答】A、據圖可知,定滑輪不省力,且繩子的拉力處處相等,繩子的拉力為mg,由受力分析可知物體A的重力為Mg,繩子的拉力為mg,所以地面對物體A的支持力的大小為(M-m)g,C正確,ABD錯誤綜上選C【分析】根據受力分析判識選項1、定滑輪的工作特點:可以改變方向但是不省力,繩子的拉力處處相等,繩子的拉力為mg2、根據受力分析可知,繩子拉力為mg豎直向上,A的重力為Mg,據此計算地面對物體A的支持力2.(2024八下·周口月考)一輛汽車不小心陷進泥潭后,司機按圖所示的方法安裝滑輪將汽車從泥潭中勻速拉出。他安裝的是( )A.動滑輪,能省力 B.動滑輪,能改變力的方向C.定滑輪,能省力 D.定滑輪,能改變力的方向【答案】A【知識點】動滑輪及其工作特點【解析】【解答】由圖可知,該滑輪能隨物體一起移動,屬于動滑輪,能夠省力,不能改變方向。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分析】動滑輪的工作特點:可以省力,但是費距離,定滑輪的工作特點:可以改變方向但是不省力。3.(2024八下·德慶期中)用定滑輪勻速吊起重物,先后用F1、F2、F3沿圖中所示的方向拉繩子,則( )A.F1>F2>F3 B.F1<F2<F3 C.F3<F1<F2 D.F1=F2=F3【答案】D【知識點】定滑輪及其工作特點【解析】【解答】ABCD、定滑輪拉同一重物G,沿三個不同方向,用的拉力大小相等,因為定滑輪相當于一等臂杠桿,只能改變力的方向,而不省力,故F1=F2=F3=G。故A、B、C錯誤,D正確。故選:D。【分析】要解答本題需掌握:定滑輪相當于一等臂杠桿,只能改變力的方向,而不省力。4.(2024八下·柳江期中)如圖是某小區使用的一種垃圾投放裝置的示意圖,人向下拉吊把就能打開垃圾桶桶蓋(桶蓋繞轉軸轉動),非常方便、衛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裝置中的滑輪是動滑輪B.繩子拉起桶蓋時,桶蓋可視為省力杠桿C.左端繩子的拉力大于右端繩子的拉力D.勻速拉動吊把時,吊把對繩子的拉力和繩子對吊把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答案】B【知識點】平衡力的辨別;杠桿的分類;定滑輪及其工作特點【解析】【解答】A.裝置中的滑輪固定不動,是定滑輪,A不符合題意;B.因為垃圾桶蓋的支點在右側邊緣,繩子拉起桶蓋時,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桶蓋可視為省力杠桿,B符合題意;C.在定滑輪上,左端繩子的拉力等于右端繩子的拉力,C不符合題意;D.吊把對繩子的拉力和繩子對吊把的拉力是力和反作用力,是相互作用力,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固定不動的滑輪是定滑輪,定滑輪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不省力;使用杠桿時,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物體間的力和反作用力,是相互作用力。5.(2022八下·臨漳期末)旗桿頂部裝有一個定滑輪,它能起到的作用是( )A.既不省力,也不能改變施力方向B.雖不省力,但能改變施力方向C.既省力,又能改變施力方向D.雖省力,但不能改變施力方向【答案】B【知識點】定滑輪及其工作特點【解析】【解答】旗桿頂部裝有一個定滑輪,使用定滑輪的優點是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定滑輪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不能省力。6.(2024八下·莒南期末)用下列裝置將同一物體勻速提高h,不計滑輪重、繩重及摩擦,最省力的是( )A. B. C. D.【答案】D【知識點】定滑輪及其工作特點;動滑輪及其工作特點;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解析】【解答】ABCD.由圖A可知,該滑輪位置不隨物體位置變化而變化,所以是定滑輪,不能省力,即有;由圖B可知,該滑輪可以隨物體位置移動而移動,故為動滑輪,相當于動力臂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桿,所以可以省一半的力,即:;由圖C可知,該滑輪組承擔物重繩子股數為2股,由滑輪組的規律可知,繩子自由端拉力為:;由圖D可知,該滑輪組,由3段繩子承擔物重,繩子自由端拉力為:;由以上分析可知,圖D滑輪組最省力,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分析】(1)不計機械自重和摩擦,定滑輪利用F=G求F的大小;(2)動滑輪與滑輪組,確定n,不計機械自重和摩擦,利用求F的大小。7.(2024八下·東莞期中)利用兩只滑輪和一根繩子,組成滑輪組將一重物水平拉動,滑輪組的裝配有如圖甲、乙所示的兩種情況,則( )A.甲種情況省力 B.乙種情況省力C.甲和乙省力情況一樣 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答案】B【知識點】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解析】【解答】ABCD、甲圖動滑輪上有二段繩子,拉力是物體所受阻力的一半,乙圖動滑輪上有三段繩子,拉力是物體所受阻力的,所以乙圖更省力。故ACD錯誤,B正確。故選:B。【分析】先判斷動滑輪上繩子的段數,物體所受的阻力相等,拉力的大小等于阻力的,n為動滑輪上繩子的段數,繩子段數越多,越省力。二、多選題8.(2024八下·宜州期末)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提升的重物,兩個相同的滑輪的重力均為,不計繩重和輪與軸的摩擦,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自由端拉力F為B.若物體上移,則自由端移動C.頂部與定滑輪相連的繩子拉力為D.若自由端拉繩子的速度為,物體移動的速度為【答案】A,B【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解析】【解答】 A.由圖可知,承擔重力的繩子段數n=2,那么自由端拉力,故A正確;B.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s=nh=2×0.5m=1m,故B正確;C.對于定滑輪,其頂部與定滑輪相連的繩子拉力與定滑輪下端三段繩子的拉力及定滑輪自身重力平衡,所以頂部繩子拉力為F'=3F+G定=3×60N+20N=200N,故C錯誤;D.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與物體移動速度的關系為:v繩=nv物,若自由端拉繩子的速度為0.2m/s,則物體上升速度為:,故D錯誤。故選AB。【分析】 A.由圖判斷承擔重力的繩子段數n,根據計算繩子的拉力;B.根據s=nh計算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C.由圖可以判斷頂部與定滑輪相連的繩子的段數,根據每段繩子的拉力及定滑輪重力即可計算頂部與定滑輪相連的繩子拉力;D.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與物體移動速度的關系為:v繩=nv物。9.(2024八下·柳州期中)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勻速拉動重為100N的物體A水平向左移動2m,A受到地面對它的摩擦力為30N(不計滑輪和繩重及滑輪與繩之間的摩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拉力F為50N B.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6mC.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D.拉力F為15N【答案】C,D【知識點】滑輪組及其工作特點;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解析】【解答】AD 、由圖可知,作用在動滑輪上繩子段數n=2,不計滑輪和繩重及滑輪與繩之間的摩擦,拉力的大小:;A錯誤,D正確;B、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繩=2s物=2×2m=4m;B錯誤;C、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由于物體A向左運動,因此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C正確。故答案為:CD。【分析】作用在動滑輪上繩子段數n=2,不計滑輪和繩重及滑輪與繩之間的摩擦,拉力的大小,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10.(2023八下·阜平期末)如圖所示滑輪組處于靜止狀態。已知每個滑輪重為 1 N,乙物體的重力為 5 N,不計繩重和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物體的重力是 9 NB.若在甲、乙兩物體下分別掛一個重力相同的鉤碼,甲會上升C.若讓甲物體上升 1 m,則乙物體需要下降 0.5 mD.若乙物體在勻速下降,則甲物體上升的速度小于乙物體下降的速度【答案】A,B,D【知識點】滑輪組及其工作特點;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解析】【解答】A:因為乙球的重力為5N,所以乙球對繩子的拉力F=5N,而,,甲物體的重力是 9 N A 正確B:甲向下的力等于2倍乙向下的拉力,及F甲=2F乙,所以當 在甲、乙兩物體下分別掛一個重力相同的鉤碼,甲會上升 B 正確C:因為動滑輪上繩子段數是2段,乙下降的距離是甲下降記錄的2倍,若讓甲物體上升 1 m,則乙物體需要下降 2 m C 錯誤D:因為動滑輪上繩子段數是2段,,若乙物體在勻速下降,則甲物體上升的速度小于乙物體下降的速度 D 正確故選ABD。【分析】由滑輪組的知識可以判斷。11.(2022八下·路南期末)下列對實驗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A.甲圖說明使用動滑輪可以省力B.乙圖處于水平平衡的杠桿用滑輪向左推動懸線時,杠桿右端下沉C.丙圖通過比較手指上的凹痕可以得出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有關D.丁圖木塊在木板上勻速滑動時,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答案】A,B【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壓強大小比較;杠桿的動態平衡分析;定滑輪及其工作特點【解析】【解答】A.由甲圖知道,右圖中彈簧測力計伸長和左圖相同,所以右圖彈簧測力計對繩的拉力等同于兩鉤碼的拉力,說明使用定滑輪不省力,A錯誤,符合題意;B.如果用定滑輪向左推動右側懸線時,定滑輪不省力也不費力,故拉力的大小不變,力的方向發生變化力臂減小,所以右邊力和力臂的乘積減小,小于左邊力和力臂的乘積,因此杠桿向左傾斜,即右端上翹,B錯誤,符合題意;C.丙圖鉛筆處于平衡狀態,說明左手與右手給鉛筆的作用力相等,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鉛筆給兩手的壓力相等。通過比較手指上的凹痕,說明同一壓力作用在支承物的表面上,受力面積小時,壓強大,可以得出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有關,C正確,不符合題意;D.木塊在木板上勻速滑動時,摩擦力與彈簧測力計的拉力為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B。【分析】定滑輪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不能省力;杠桿上的力一定時,改變力臂時,杠桿不能平衡;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物體勻速直線運動時,受到平衡力。三、實驗填空題12.(2024八下·呈貢期末)如圖所示,使滑輪組達到最省力的效果,請在圖中畫出繩子的繞法。【答案】【知識點】滑輪組的設計與組裝【解析】【解答】最省力,所以要從動滑輪開始纏繞、且纏繞過程中遵循一動一定,據此作圖【分析】動滑輪的工作特點:可以省力,但是費距離,定滑輪的工作特點:可以改變方向但是不省力,所以省力從動滑輪開始連接,改變力的方向從定滑輪開始連接13.(2024八下·西豐期末)暑假期間,李華幫父母設計了一個將糧食提升至房頂的滑輪組,如圖所示。當他拉著繩子自由端移動1.2m時,糧食上升了0.3m,請畫出他是如何對該滑輪組繞繩的。【答案】【知識點】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滑輪組的設計與組裝【解析】【解答】根據繩子距離和物體距離的關系,計算承擔物體重力的繩子段數是:根據圖像,繩子的固定端應從定滑輪上開始纏繞,如圖:【分析】根據繩子距離和物體距離關系,計算繩子股數;結合定滑輪和動滑輪,組裝滑輪組。14.(2023八下·上海期中)某同學研究動滑輪的使用特點時,每次都勻速提起相同鉤碼(不計摩擦),實驗步驟如圖所示。(1)使用動滑輪時,可以省一半力。根據(a)(b)兩圖可知,實驗中所用動滑輪的重力為 牛;(2)分析比較(b)、(c)和(d)三圖可知,使用同一動滑輪勻速提起相同重物時 ;(3)根據上述分析,如果家里安裝日光燈,你認為圖中更合理的是 。(選填“甲”或“乙”)【答案】(1)由圖(a)可知,物體重力為不計繩重和摩擦,由動滑輪的特點可得則動滑輪的重力為(2)分析(b)、(c)和(d)三圖可知,使用動滑輪勻速提起同一重物時,拉力與豎直方向的夾角不同,拉力的大小不同,并且拉力與豎直方向夾角越大,拉力也越大(3)甲【知識點】動滑輪及其工作特點;滑輪組及其工作特點【解析】【解答】(1)、使用動滑輪時,可以省一半力。根據(a)(b)兩圖可知,實驗中所用動滑輪的重力為0.2N;(2)、分析比較(b)、(c)和(d)三圖可知,使用同一動滑輪勻速提起相同重物時拉力與豎直方向的夾角不同,拉力的大小不同,并且拉力與豎直方向夾角越大,拉力也越大;(3)、根據上述分析,如果家里安裝日光燈,你認為圖中更合理的是甲。【分析】(1)由圖(a)可知,物體重力為2N,不計繩重和摩擦,由動滑輪的特點可得則動滑輪的重力為G動=2F2-G物=2×1.1N-2N=0.2N。(2)分析比較(b)、(c)和(d)三圖可知,使用同一動滑輪勻速提起相同重物時拉力與豎直方向的夾角不同,拉力的大小不同,并且拉力與豎直方向夾角越大,拉力也越大;(3)由(2)可知,只有在拉力與豎直方向平行時,最省力,所以甲圖合理。四、解答與計算題15.(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12.2滑輪練習題)小強想把一貨物吊到樓上去,已知貨物重1000 N,小強最大的拉力為300 N,如果使用滑輪組,至少需要幾個滑輪?如何裝配?【答案】3個滑輪,裝配如圖:【知識點】滑輪組及其工作特點【解析】【解答】動滑輪上繩子的股數n=1000N÷300N=3......100N≈4,所以,滑輪組的組裝情況是:【分析】根據物體的重力和人的最大拉力分析繩子的股數,再用最少的滑輪組裝成滑輪組.16.在一木箱的兩側(如圖所示)各有一個小孔,小孔中各有繩子穿出,左側的繩上栓一個小車,用手拉右側的繩子,左邊的小車也向前運動,當繼續向右拉繩子時,右端繩子移動了10cm,左邊小車卻移動了20cm.木箱中有什么神秘的東西使物體比手運動得快?試畫出該裝置的示意圖.【答案】解:動滑輪的特殊使用方法可以起到省一半距離的目的.動滑輪的特殊使用方法,拉的是動滑輪的輪軸,被拉物體接在繞過滑輪的一段繩子上,另一段繩子固定在箱子上.故答案為: 【知識點】動滑輪及其工作特點【解析】【分析】右端繩子移動10cm,小車車前進了20cm,說明黑箱中的東西起到了一個省一半距離的作用;動滑輪正常使用時:省一半力,費二倍距離;特殊使用時,費2倍力,省一半距離.17.(2024八下·連州期末)小明用如題圖所示滑輪組裝置在10s內將質量為50kg的貨物勻速提升2m。繩子自由端拉力為F(不計滑輪組機械摩擦和動滑輪重,g 取10N/kg)。求:(1)該貨物上升的速度;(2)繩子自由端(手拉那端)移動的距離s;(3)拉力F 的大小。(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答案】解:(1)貨物上升速度(2)滑輪組承擔物重繩子的股數繩子自由端(手拉那端)移動的距離(3)物體的重力不計滑輪組機械摩擦和動滑輪重,拉力F的大小【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重力及其大小的計算;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解析】【分析】(1)該貨物上升的速度為0.2m/s;(2)由圖可知,繩子股數為,所以繩子自由端(手拉那端)移動的距離s=nh;(3)不計滑輪組機械摩擦和動滑輪自重,根據可求得拉力F的大小。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1.2 《滑輪》 筑基提能同步分層練習設計(基礎版) 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教科版2024)(學生版).docx 11.2 《滑輪》 筑基提能同步分層練習設計(基礎版) 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教科版2024)(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